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书课标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公开课教案设计_36

教科书课标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公开课教案设计_36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一、背景与目标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能溶于水,但是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本课以食盐和小苏打这两种常见的家用物品为例开展实验,效果非常明显:食盐比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一般在20℃时,30毫升水里能溶解11克食盐,30毫升水里能溶解3克小苏打。

不仅如此,教材还特别强调了实验的公平性和做实验的方法。

另外,教材后半部分以汽水为例,让学生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旨在让学生明白除了部分固体和液体,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1).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4).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5).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本课核心培养: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对比实验公平性的原则;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对象的合理描述。

二、教学准备教师实验用具:装30毫升水的烧杯1个、搅拌棒1个、不同颜号的勺子2个、汽水1瓶、大号注射器1个。

分组实验用具:装30毫升水的烧杯2个、搅拌棒2个、牙签2根、小勺2个食盐1份(每份50克)、小苏打1份(每份30克);所有上述材料都贴上红绿两种颜色的纸,更明显地区分。

装有汽水的注射器1个。

三、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师:大家好,初次见面,我姓高,你们可以叫我高老师。

下午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两种白色固体。

(展示)一种是食盐,一种是小苏打——小苏打在生活中也常用到,比如:制作面包等。

2、如果我把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怎样?再往里加呢?最多能溶解多少?能无限溶解吗?我们把一定的水里最多能溶解的食盐称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极限思维的思考,理解溶解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个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溶解能力与温度、搅拌等因素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溶解和溶液》这一单元,对溶解的概念、溶液的特点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溶解能力与温度、搅拌等因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难点:溶解能力与温度、搅拌等因素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固体物质(如食盐、糖、沙子等)、水、温度计、搅拌器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溶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溶解的概念,以及溶液的特点。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固体物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然后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2.4不同物质在⽔中的溶解能⼒教案4、不同物质在⽔中的溶解能⼒【教学⽬标】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中的溶解能⼒不同。

过程与⽅法:研究⾷盐和⼩苏打在⽔中的溶解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地观察、⽐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活中应⽤的⼴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中的溶解能⼒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盐和⼩苏打在⽔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天平1、量筒1、装50毫升⽔的杯⼦2、玻璃棒2、⼩勺1、⾷盐20克、⼩苏打20克【教学过程】⼀、新课引⼊师:前⾯我们学习了物质在⽔中的溶解,知道有些固体可以溶解在⽔中,也知道有些固体不能溶解在⽔中,你能说⼀说吗?⽣:⾷盐、糖、味精等可以溶解在⽔中;沙⼦、⾯粉等不能溶解在⽔中。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喝过盐⽔吗?如果你觉的味道淡了,我们可以怎么办啊?(这个问题设计得⽋考虑,其实⽣活中我们很少去喝盐⽔,⽽且这个盐⽔也不宜多放盐。

)这⾥或者这样提问⽐较妥:刚才同学们说盐能溶解在⽔中,那么下⾯⽼师要考考⼤家了,如果我们在⼀杯⽔⾥不断地放盐,那么那些盐会最终全部溶于⽔吗?⽣:可以往⽔⾥⾯放盐。

师:很好。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试过如果我们⼀直向⽔中放盐,那些盐会不会最终都溶解在⽔⾥呢?到底⽔⾥⾯⼜能溶解多少盐呢?(这段可以不要了)⽣:会全部溶解;不会全部溶解。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待会⼉就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

师:出⽰⼩苏打。

师:同学们,⼤家来看⽼师现在出⽰的物质,你们看看它和我们⽣活中的⾷盐有什么相似的地⽅?学⽣回答师:其实这种物质叫⼩苏打,它和⾷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但是它们的颜⾊、状态都⼀样,如果我把它们分别放⼊同样多的两杯⽔⾥,它们溶解的量会不会⼀样多呢?⽣:⼀样;不⼀样。

师:好的,带着前⾯的猜测,我们进⼊今天的实验,来看⼀看到底⽔中能溶解多少盐,再看看不同的固体在⽔中能溶解的是否⼀样多。

师:这⾥有两包固体,⼀包是⼤家熟悉的⾷盐,另⼀包叫做⼩苏打。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_137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_137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中。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

实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理解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教师实验用具:装50毫升水的烧杯1只、搅拌棒1个、汽水1瓶、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用具:装50毫升水的烧杯2只、搅拌棒2个、食盐20克分为8份、小苏打20克分为8份、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两种物质,你能够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物质?老师提醒大家这两种物质在厨房经常用到。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说食盐和小苏打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新课探究1、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而且都能溶解在水中。

那你预测下谁的溶解水平强?2、学生汇报,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个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是溶解水平不同,想一想溶解水平是什么意思?(溶解水平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数量)3、光有预测吗行?我们得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做这个对比实验需要什么器材?4、小组讨论做这个对比实验,怎样做才公平?哪些条件要相同?强调如何做这个对比实验公平,相同温度的水、两杯水要一样多,每份食盐和小苏打要一样多,要同时实行搅拌。

5、看书了解实验的要点和步骤,再小结实验步骤。

6、教师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教师示范。

7、分工合作,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实验。

(学生实验完后即时填写实验报告单)8、实验汇报交流。

9﹑师:在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10、小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三、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1、拿一瓶雪碧观察静止时的状态(瓶内没有气泡),再用力摇动时瓶内发生的现象(瓶内有气泡产生),老师手没摇晃前,说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教科2001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_5

教科2001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_5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

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二)科学技能目标: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

实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三)科学态度目标:在溶解实验中理解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

(二)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三.教学用具分组实验: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搅拌棒2个、2克装小苏打10包、2克装食盐10包、注射器1个。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生:食盐、高锰酸钾、洗发水、酒精......(预设)板书:固体液体(气体?)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小苏打,谁理解他,来介绍一下。

生:...... ppt补充,由同学来介绍。

师:“他”能溶解在水中吗?生:能/不能(预设)教师做演示实验,发现小苏打在水中慢慢减少,最后消失。

师:小苏打溶解了吗?如我继续加小苏打呢?追问如果我无限的加小苏打呢?小结:一定的水中能溶解的小苏打的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能够说水中溶解的小苏打越多,溶解水平越强,溶解的越少,溶解水平越弱。

师:水能够溶解小苏打,也能溶解食盐,你们认为两种物质的溶解水平一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以小苏打和食盐为例,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板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多少)(二)研究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水平1、猜测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水平谁比较强2、引导实验设计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实验呢?生:......师补充:怎样实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生:水要一样多,每次加入的食盐和小苏打的量一样多......师引导:待前一份食盐(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份。

最后一份不溶解的食盐(小苏打)不计入统计3.学生小组实验组内分为两小组,三人做食盐的溶解实验,三人做小苏打的溶解实验4.数据整理与分析溶解水平的比较: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水平强。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教案1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教案1
(四)PPT出示课外资料,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溶解现象,请同学们课后去认真观察,把你们的发现收集起来,日后一起分享。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一些气体也能在水中溶解。
课外活动
收集有关溶解的现象。
(一)提出问题。
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很多的固体和液体能在水中溶解,并且它们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那么,同学们有没有看到过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呢?(一些饮料:如汽水)
(二)观察交流。
教师通过摇晃汽水、打开瓶盖等方式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探讨:
1.发现了什么?
2.气体是从哪儿来的?
3.为什么气体能在饮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溶解,打开瓶盖后它怎么又跑出来了?
1.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核心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

重点: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汽水2.开瓶器1.注射器1.多媒体(气体溶解的课外资料)课件1.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科学概念: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科学词汇:溶解能力、公平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溶解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溶解概念理解不深,对溶解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认识尚不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溶解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难点:溶解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2.比较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讨论法: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固体物质(如食盐、糖、沙子等)、清水、烧杯、量筒、搅拌棒等。

2.教学课件:实验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3.教学辅助工具:白板、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物质溶解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固体物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操练(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操作。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数据。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溶解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能够感知到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物质的基本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溶解能力的差异,并引导他们通过实验现象找到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感知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食盐、糖、面粉、水、烧杯、量筒、搅拌棒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分发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教师引导讨论,讲解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如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单,完成实验总结。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质溶解能力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例如,煮饭时为什么要先溶解糖和盐?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 学
准 备
每小组装50ml水的烧杯2个、玻璃板2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汽水


过程教学设计Fra bibliotek二次备课
一.情景问题引入:
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盐能溶解在水中,在一杯水中不断地加盐,盐会不断地溶解吗?(不会)一杯水中所能溶解盐的多少,这就是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板书:溶解能力)
自主学习:怎样进行实验?阅读29页实验方法,并回答:
1盐和小苏打溶解在水中的比较实验中,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2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第一小份没有溶解完就加第二小份的做法对吗?加到什么时候为止?
3如果杯底有剩余的,怎样估计剩余的?
4提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放物质,另一人搅拌,其余人观察并作好记录。迅速有序完成后整理好器材,举手示意。
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如氧气、二氧化碳。水中的生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要求手写,300字)
教师备课
课 题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课 时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3.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 学
重、难点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小苏打和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这就是本节我们要探究的问题。(补充板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出示目标:能通过实验比较出小苏打和盐,哪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科学探究: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科学态度: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实验准备:两个100ml烧杯,一塑料杯的水,量筒,两根玻璃棒,一个勺子,食盐和小苏打各一瓶。

教学环节:一、提出问题Ppt出示:红醋、胶水、洗发水,这三种溶解于水中的液体,它们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一样吗?在搅拌过程中,你有发现什么问题吗?归纳: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二、猜想与假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厨房里的两位常客——食盐与小苏打。

Ppt简介小苏打,思考一下,这两位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谁强呢,为什么?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

三、制定计划师:今天在实验室,我们可以怎样公平、公正地来比较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呢?Ppt出示试验计划,学生说一说实验的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实验步骤。

相同条件:同样多的水,分次放入的量一样多,同时用木棒搅拌师:各组桌上已准备20毫升的两杯水,讲坛上也准备了2克一份的食盐与小苏打。

不同条件:放入食盐和小苏打的总量师简介对比实验的概念实验步骤:在两个烧杯中各量取20ml的水,分别加入一勺的食盐与小苏打,等食盐或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勺。

直到不能溶解了,再进行比较。

四、实验并记录Ppt出示实验注意点:消失后倒轻声实验及时记录整理桌面学生动手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五、汇报交流实验结束后由将各组的数据书写在黑板上,提问,根据黑板上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生:20毫升水中溶解的食盐比较多,小苏打比较少,可见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小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师: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某些固体、液体都能溶解在水中,那么气体呢,它能溶解在水中吗?Ppt出示冒气的可乐图片,师:我们一起来观察水中的气体吧。

教科版科学四上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可能无法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情况,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能运用溶解能力的大小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沙子、食盐、糖、水、烧杯、玻璃棒等。

2.课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溶解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溶解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深入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质溶解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

同时,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溶解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和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

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理解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等。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溶解的概念,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难点: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物质溶解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食盐、糖、沙子、水、烧杯、搅拌棒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变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知识?它们有什么特点?”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例如:“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些什么规律?”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等。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教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2.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解的概念和实例;2. 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3.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引入:1. 进入实验室,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和实验场所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实验的重要性。

探究:2. 导入溶解的概念:与学生讨论溶解的意义和溶解的实例,例如糖溶解在水中、盐溶解在水中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不能。

3. 讨论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学生一起探讨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例如溶质的种类、温度、搅拌等。

4. 进行实验观察:将不同物质(如糖、盐、红砂糖、沙子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总结:5. 总结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6. 归纳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与学生归纳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例如一般情况下,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拓展:7. 拓展实验: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他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加深对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实验杯、勺子、纸巾等;2. 实验药品:糖、盐、红砂糖、沙子等;3. PPT或板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观察结果;2. 学生对溶解概念和溶解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表现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1. 在引入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3. 在总结和归纳环节,要加大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拓展知识的广度。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教案标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差异。

2. 掌握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水的特性和溶解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则不能。

实验设计:1. 提供不同种类的物质,如盐、糖、沙子、酒精等,并准备一些透明的容器。

2. 将每种物质分别加入容器中的水中,观察并记录每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细节,并用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1. 将每种物质分别加入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中,观察物质的变化。

2. 观察物质是否完全溶解,若未完全溶解,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3. 记录每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可以用文字描述、绘制观察图表等方式。

实验总结: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差异。

2. 学生可以讨论和解释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原因,如分子结构、极性等。

3.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与教师和同学分享。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探究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水的温度、物质的浓度等条件,观察对溶解能力的影响。

3.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3. 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解释和探究能力。

教案延伸:1. 可以与其他科目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如化学、地理等,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2.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使用盐可以融化冰雪。

教案资源:1. 不同物质(如盐、糖、沙子、酒精等)2. 透明容器3. 放大镜4. 实验记录表5. 实验报告模板教案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接触有毒或危险的物质。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50毫升水的烧杯2、玻璃棒1、小勺2、食盐20克、小苏打
板书设计
凡事发生,必有利我!因为凡事都是我赋予它意义,它才对我有意义。

而我的思维模式已经调整成“赋予所有事情对我有利的意义”了。

什么叫做说话的高手?说的人家舒服、感动,同时愿意按你说的做。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你对爱的定义是什么?通过你说话我就知道。

哭泣女:“给他做了20年饭,从来没听他夸我一句。

”——她的爱是“肯定、赞许”
委屈男:“不管她做的好吃不好吃,我不全都吃掉了嘛”——他的爱是“行动”
“纪念日、生日,买个包包就完了,从没见他在家过!”——她的爱是“陪伴”,他的爱是“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3、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每小组装50ml水的烧杯2个、玻璃板2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汽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两张图片相同吗?哪里不同?认识吗?颗粒状的是食盐,粉末状的是小苏打。

把食盐放入水中,会怎么样?溶解。

你怎么知道?小苏打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好,我们来试一试?小苏打怎么样了?也溶解了。

2、其实啊,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而且都能溶解在水中。

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比较它们俩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溶解能力是什么意思?生发言。

是指溶解的速度,还是在水中溶解的数量。

溶解能力是指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数量。

2、那食盐和小苏打,究竟谁溶解得更多,溶解能力更强呢?谁来猜一猜?如何验证你的猜测呀。

做实验。

好,在实验前,老师还是想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才比较公平。

好,现在开始讨论。

(之前的想法是让学生设计一份实验单,但2次试教效果都不理想,学生在画画和写字上浪费很长时间,可能是因为四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决定让它们简单地讨论怎样做实验更公平)
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4、汇报实验方法:他们的方法合理吗?有没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水的什么一样?为了方便比较,我们今天统一将水量定为50毫升。

毛老师这里有几个小问题,
小苏打和食盐要怎么加?怎么保证每一次加的量要相同?一勺加进去后,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加第二勺?是的,实验过程中,要耐心地等杯里的物质溶解完后才可以加第二勺。

这个实验最后要统计的数据是什么?加入水中溶解的份数。

5、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老师整理出一份实验方法,一起来看一下,有没有问题?好,现在开始实验,并及时记录数据。

6、动手做实验
7、汇报:好,现在我们实验已经完成了,每位小组按顺序来汇报一下你们记录的结果。

8、这些记录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谁溶解得更多?说明了什么?
9、拓展:如果换成糖呢、味精呢,还是给50毫升的水,你们觉得溶解能力会怎样吗?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振荡雪碧,你看到了什么?有很多气泡。

老师手没摇晃前,说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

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预设1:时间充足。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好玩的实验,想不想玩?先来看怎么玩?阅读要求。

组长上来领注射器,边观察边记录。

预设2:除了二氧化碳,其他气体也会溶解在水中吗?读一读课件上的两段文字,你又了解了哪些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