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3、干支之节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由干支日而成的节日: 正月上辛、正月上辰、三月上巳、二月 及其八月上丁。 此外古代一些节日的节期的制定和干支 日有关的还有: 社日、三伏、黄梅天(季)。
二、岁时民俗的形成,和古人对数字的 信仰观念有一定的联系
除了上述的岁时节日外,还有一组形成 序列的节日: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 月七、九月九。这种安排和道家的阴阳观念 有关。根据万物皆有阴阳的观念,奇数为阳, 偶数为阴,阳气意味着光明、有力、兴旺, 所以节日多取月日的复合基数,以求吉利。
的便是各民族都有的“年节”。
五、社交游乐节日 主要内容是通过歌舞游艺活动进行社交 往来。汉民族中这种单一性质的社交游乐节 日较少,而在少数民族中则较多。如大理白 族的传统盛会“绕山林”,西北甘肃汉、回、 东乡、保安、撒拉等族的六月六莲花山“花 儿会”,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蒙古族 传统盛会“那达慕”等。
三、纪念节日 纪念节日,主要内容是追念民族英 雄及地方历史上受崇拜人物的和活动。 如寒食节与纪念介子推,端午节与 纪念屈原。
四、庆贺节日 是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 福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它和具有庆贺成分的 祭祀等节日的不同,还在于构成连续性或系 列化的喜庆活动,在时间上形成一组节日, 有一定的阶段性。在民间,这种节日大多属 于全民性的、最大的节日。其中最有代表性
节日。
2、朔望(晦)之节 定在朔日的,如正月初一“元旦”节
(后因称阳历一月一日为元旦,改称春节), 十月初一“十月朔”节(“十月朝”节)。 定在望日的,如正月十五上元节,二月十五 真元节、三月十五龙王节、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定在晦 日的,如正月晦日送穷节,七月三十地藏节。 等等。
岁时节日民俗概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岁时节日民俗概念篇一:第六讲岁时节日民俗第六讲岁时节日民俗【教学目的】掌握岁时节日民俗形成的原因,掌握我国岁时民俗节日的分类及特征;了解汉族及我国主要少数民族岁时节日及其民俗。
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一、岁时节日民俗概述二、中国汉族岁时节日民俗三、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一、岁时节日民俗概述岁时节日民俗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俗。
这两个部分是有紧密联系的。
岁时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
而节日民俗是岁时民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岁时节日。
在不同的岁时节日中,同样传承下来的是不同的民俗事象。
据此,我们认为,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象。
一般有周期性,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一)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岁时节日民俗在精神民俗内容中是最丰富的一种民俗。
它的最初形成,是和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导致了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
人们对天文知识的认识,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观察。
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历法产生了。
有了历法,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和安排生活就方便多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是根据天文、历法知识来划定一年中的时序节令,将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纳入自然规律之中,逐步形成不同的风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为感谢上天的恩赐,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一般在农闲时候)举行祭祀仪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这样,节日就产生了。
不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就是相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其内容也不尽相同。
因此,节日及其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累积的过程。
岁时节日民俗的活动及特点
岁时节日民俗的活动及特点岁时节日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个岁时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岁时节日的活动及其特点。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最盛大的节日。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贴春联、贴门神、除旧布新、放鞭炮、团圆饭、走亲访友、舞龙舞狮等。
这些活动都寓意着希望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平平安安。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华人世界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最具特色的活动是赏花灯、走龙游舞、猜灯谜、吃元宵等。
其中,猜灯谜更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环节,人们在赏灯的同时,还要猜灯谜,增添了乐趣和神秘感。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扫墓祭奠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回家祭祖、扫墓,并将鲜花和食品供奉在坟墓前,以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敬意。
因此,清明节的特点就是庄重、肃穆。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有民族特色之一的节日,也是一个讲究的节日。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等。
端午节的活动多以娱乐和驱邪为主,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人们在这一天会一起赏月、吃月饼、品尝柚子、猜灯谜等。
中秋节的特点在于家庭团圆和传统文化的强调。
除了上述的几个节日,每个月都有一些节日和活动,如端阳节、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和特点,如端阳节人们戴香囊、吃菖蒲酒、赛龙舟,七夕节人们在河边放上一对鸳鸯或纸船,重阳节人们登高望远、插茱萸,腊八节人们喝腊八粥。
这些活动都丰富了岁时节日的内容,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岁时节日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亲情和友情,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岁时节日的活动和特点,让传统文化在当代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第七讲 岁时节日民俗
1、元旦(春节)
• 古人十分重视正月初一的元旦,《汉书》中有‚三元‛、‚三朝‛、 ‚四始‛之说。 • 三元为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 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 四始是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 • 总之一年的时日月岁皆从元日开始,古人又称之为‚履端‛。
名称流变
• 元旦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东汉崔寔[shí] 《四民月令》说:‚正月元 旦,是谓正日。‛ • 宋朝人蒲积中编《岁时杂咏》一书中‚元日‛部分从三国到宋朝的诗 歌,就有正旦、元正、元日、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朝元、岁 旦、新正等名称,其中以元旦最普遍。 • 明清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一般称正月初一为元旦。
鸡人创世神话的关键是鸡和人,也就是正月初一 至初七只有“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
人胜节
• 唐人李商隐《人日即事》诗谓:‚镂金作胜传荆风,剪彩为人起晋 风。‛认为‚剪彩为人‛即晋之‚人胜‛,镂金箔为人也是‚作胜‛, 看来虽然两种‚胜‛材料胜节‛。如李乂《奉和人 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有‚幸陪人胜节,长愿奉垂衣‛之句,便
• 《太平御览》: ‚一说云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也。‛ • 叶舒宪《中国神话研究》:这是中国的鸡人创世神话,试图解决的是 宇宙时空的由来问题。认为鸡作为象征性的表象符号,是同东方日出、 光明取代黑暗、阳气战胜阴邪、新春脱胎于寒冬等现象相联系的。鸡 在神话中实际表达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开始。
元明时期
文财神爷‛财帛星君和‚武财神爷‛关圣帝君 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爷‛,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 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 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武财神爷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 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 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 宝的财神爷爷。
家乡的风俗 岁时节令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岁时节令的习俗家乡的风俗源远流长,每逢岁时节令,都有特定的习俗与传统,代代相传,让人感受到家乡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的家乡,一年四季,不同的节气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春天到来的时候,是家乡最热闹的时刻。
这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贴上红彤彤的对联,门框上悬挂着大红灯笼,为家里增添喜庆的氛围。
人们还会踩着高跷、玩着滚铁环、舞着龙灯,场面热闹非凡。
在春节这一天,全家团聚,吃着团圆饭,分享着快乐,祝福着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而就在春节之后,清明节也是家乡的重要节日。
在清明节这天,人们会祭拜祖先,扫墓祭祖,通常会带上鲜花、食物、茶叶等祭品,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挂柳、踏青等民俗活动,让清明节充满了浓厚的民间风情。
随着夏日的到来,农村地区的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立夏这天,人们会在家中熬菜汤、吃艾叶饭,以此来驱除瘴气,预防疾病。
而夏至这一天,则是吃鱼的好时机,表示吉祥富贵。
在这个炎炎夏日,各种习俗让家乡的风俗更加多彩多姿。
秋天的丰收季节,是最值得期待的时刻。
中秋节是秋天的重要节日,这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寓意团圆美满。
除此之外,重阳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爬山赏景、喝茱萸酒、佩艾叶戴花,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最后,冬天的到来,也让家乡变得格外宁静。
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吃饺子,象征着团圆幸福。
元旦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彩灯,为新的一年祈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乡的风俗让人倍感温馨和幸福。
总的来说,家乡的风俗习俗与岁时节令紧密相连,虽然时间已过去很久,但每一个传统习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这些习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让我们一起珍惜家乡的风俗,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家乡的风俗习俗永存人心。
愿家乡的风俗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璀璨夺目,永不凋零。
中国民俗文化第三章岁时节日民俗ppt课件
谷雨 4月19--21日
夏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季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秋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 9月7--9日
季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十二次——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 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人们把周天分为 十二分,称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 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 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 法。
十二辰——中国古代对周天的一种划分 法,大抵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 等分为十二个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 十二支名称来表示,即: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
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 一个节气,即立春——正月节、雨水— —正月中,惊蛰——二月节、春分—— 二月中,……以此类推,节气和中气相 间,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是30天,大于 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 要比上一个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 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把这个没 有中气的月份设置为闰月。“无中气置 闰”,始于汉武帝。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国家之一,殷周时代,历法尚 疏,农事活动,主要靠观察日月星辰来进行。到了春秋 时代,用土圭测日以定冬至、夏至,置闰月以定四时成 岁的制度逐渐完善,因此农事活动有了更可靠的依据。 根据文献记载,甲骨文中就有星名、日蚀、月蚀的记载。
中国古代关于天象的记述,有七政、二十八宿、四象、 三垣、十二次、分野之说。七政是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 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yao)。
甲骨文年字
从宋朝开始,农业经济重心南移。水稻经济 的发达,使农民更加繁忙,春祈秋报的节日格局 已经不能适应要求,文化形态必然受到影响,以 北方文化为基础的节日格局不能不发生变化。
岁时节日民俗
四、节俗的特点
纪念性和周期性 周期性是指时间的一种简单的重复或轮回,而纪
念性则是指在此基础上的有一定文化客体内容 的活动的定期举行。任何节俗都有纪念意义, 也正是如此,节俗才能世代相沿承袭。
四、节俗的特点
稳定性和发展性 没有稳定性,节俗就不可能流传下来;同时,没
有发展的节俗也不会长久。稳定性与发展性是 对立统一的,是相互促进的动力源。
第三节 我国主要的节俗
一、春节
1、“年”的含义及来历
“年”最早的含义是指作物的生长周期。《说文·禾 部》:“年,谷熟也。”
甲骨文“年” 字
金文“年”字
《说文》“年” 字
一、春节
1、“年”的含义及来历
夏商时期产生“夏历(农历)”。夏以正月初 一(朔日)为“岁首”。商以十二月初一为 “祀首”。
“年”的名称开始出现于周代。周以十一月初 一为“年”。秦以九月初一为“年”。西汉武 帝时期恢复夏历。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辛 亥革命后,公历与农历分开。
四、端午节
“端午”的含义
“端”即“开始”,因“午”与“五”为通假字, 故又称“端五”。“五”为奇数,为阳,所以又 称“端阳节”。原指每月五日,后来专指五月五 日。唐时因避玄宗讳而正式改称“端午节”。又 称“重五节”、“浴兰节”、“蒲节”等。正式 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 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和防病防疫的记载。 到宋代才由官方定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金风 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五、七夕(乞巧、女儿)节
主要节俗 1 祭拜牛郎织女
五、七夕(乞巧、女儿)节
主要节俗 2 乞巧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1983-2003)岁时节日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1]岁时节日是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岁时节俗一直是民俗的主干。
对于岁时节日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但都重视岁时节日民俗的社会服务意义。
传统的岁时节日是自然时间与社会生活时间谐调的产物,是在一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生活节奏体系。
岁时节日自汉魏以来形成体系之后,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段落标志,人们的生产、祭祀、纪念、社交、娱乐等诸项活动大都依傍着岁时节日开展。
它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整合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成为民众时间生活的社会依据。
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节日“随着人民能力、智力等的发达和经历时间的长久,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
它不仅满足了人民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
它独特地尽着一种文化功能。
”[2]岁时节日不仅在中国民众传统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与中国岁时节日悠久历史相媲美的是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料积存,自《荆楚岁时记》之后,中国有着基本完整的岁时民俗文献系列,以及大量的笔记类杂史资料,还有丰富的田野资料。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利用这些资料对传统的岁时节日民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拓了不少新领域,发表了不少具有创见的学术论文。
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在岁时节日研究领域还存在着较大的学术空间需要展拓。
本文就1983年至2003年近二十年来中国各类杂志与出版社发表刊出的有关岁时节日成果进行了全景扫描与解剖分析,给研究者提供一份学术参考。
一、岁时节日论著刊印发表概述(一)1983年前的岁时节日民俗论著简述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对于民间岁时节日的民俗学探讨也始于这一时期。
从“五四”前后到1983年间,有关岁时节日的论著以汉族居多,少数民俗岁时节日有所涉及,但数量较少。
古代之清代岁时节日习俗
清代岁时节日习俗(一)日趋繁盛的民间传统节日清代民间传统节日不可胜数,但规模之大、流传之广、内容日趋丰富的当数年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人们在这些节日习俗中不断创造了多彩斑斓的文化氛围和吉祥喜庆的气息。
1.清代年俗年节,是我国各民族普遍重视的节日。
由于各民族所使用的历法不尽相同,生活习惯不同,因此年节的时间亦有先后之分。
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过的年节是指阴历年。
清代一过腊八,年事活动便逐步开始,直至正月十六送罢瘟神,整个年节才算结束。
苗族的苗年从夏历十月初五过到十一月二十五日。
彝族的彝年一般于彝历十月上旬由毕摩(巫师)占卜吉日举行,节期三日。
羌族的羌年定于夏历十月初一。
水族的端节于每年水历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阴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传统习俗分批过节。
哈尼族过十月年,节期约五日。
塔吉克族要在三月间举行‚奇地前笛尔‛年节。
藏族的藏历年是在藏历正月初一举行。
可以说,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年节习俗,但是,汉族的年节习俗发展至清代,不仅流传地区、民族得以扩大和增加,而且因城市商文化的繁荣和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等诸多因素使年节习俗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轻松的吉庆氛围。
实际上,年节习俗按内容可划分两大时间段:腊月初八至除夕为辞旧岁;正月初一至十六为迎新年。
辞旧岁多与驱邪避秽相关,迎新年多与纳吉祈福相连。
(1)腊八食粥清代腊八,全国大部分汉族地区都要喝腊八粥,此粥已从原来的‚七宝粥‛、‚五味粥‛的基础上增至‚八宝‛,并加以点缀,成为既好吃、又好看的腊八粥。
它‚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粥,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尽管腊八食粥以驱鬼的古俗不复存在,但食粥以祈年丰人旺的古俗仍依稀可见,并增加了悦人的成份。
(2)过小年小年通常是在腊月二十三祭罢灶神之后,于二十四日夜举行。
过小年乃是为了提前过年,提前驱灾免难,招财纳吉,清人笔记中有关于安庆相城(今属安徽)县人过小年的情景:‚二十四晚,设酒醴以延祖先,自密室达门面,内外洞澈,灯烛辉煌,而花炮之声达于四巷,几与除(夕)夜无异,土人谓之小年。
宁都县民俗风情-
宁都县民俗风情-1、岁时节令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节。
有吃“汤圆”、闹花灯、舞龙灯、样古史、禳神、打甑盖等习俗。
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日。
取百花盛开之意而得名。
这天,农村家家用糯谷爆禾泡,以示丰登大熟之意。
妇女围坐食擂茶,女孩子要在这天穿耳环孔。
择此日结婚的多,取花好月圆、良辰美景为吉庆。
晚上烧花灯(头年结婚的新妇,由娘家和内亲送来观音送子灯和麒麟灯,要在这天晚上烧去麒麟灯,而观音送子灯则待新妇生子后的次年花朝节晚上烧去)。
清明节:古以寒食后第二天(一说第三天)为清明节,今以日历所定节气日为准。
家家户户都进行扫墓祭祖。
旧时,以族或房支办酒筵,男丁参加宴会,名为祭祖食“清酒”。
女人头戴扁柏或桃、柳枝。
谷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立夏节:这天,腊味、盐蛋、米粉肉是不能少的,故有“腊杂节”之俗称。
还有吃糯米糖、烹狗、燉鸡、吃补品的习惯,俗称“补夏”。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五月节”,又称“端阳”、“重午”。
食粽子、麦糍(又叫煎鱼),喝雄黄酒,家家门窗上挂着葛藤捆卷的菖蒲、艾枝。
县城有龙舟竞赛,各龙舟队在节前要向辖区内逐家发送糖、肉包子、粽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七月半”。
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农历七月十二日,备办茶酒香烛供奉祖宗,名叫“接太公太婆回堂”。
节日,将纸钱、金银锭装于大纸包内,纸包写明某祖受用、某寄字样,并祭以鸭血,入夜整包焚烧,俗称“烧包”。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最尚月饼,民俗多以饼相赠。
夜晚,中老年盛行赏月,青少年有摸青(窃少许蔬菜瓜果),妇女们有“接月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
有登高、饮茱萸菊花酒。
至今吃油炸芋包、薯包的习俗仍旧盛行。
以上俗称“四时八节”。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也有少数乡村二十四日过小年的。
从前,节前之夜送灶群,自节日起不吃粥,不吃霉豆腐,妇女不入娘家,更不能在娘家住宿。
大年:即除夕,俗称“大年晡”。
这天,贴门神、春联,点香烛,要备三荤三素酒茶鸡汤,敬祖先,俗称“上汤”。
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实际上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
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 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 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 一般有周期性,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 泛参与。
蒙古 新年:正月初一。
“那达慕大会”一般在每年夏秋季举行。那达慕在 蒙语中为娱乐或游戏的意思。主要是摔跤、赛马、 射箭等娱乐活动。
东南亚六国
泼水节,是缅甸的传统节日。在公立4月13日
前后欢庆4天。 光明节,是缅甸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在缅历7 月14 ——16日举行三天活动。主要特点是电 灯祭拜佛塔以示佛法昌明。 独立日,这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的重要的纪念日。分别是1898年6月12日; 1957、8、31;1945、8、17.
汉族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东北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满族 过年 每当年节将近的时候,满族家家户户打扫庭
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三十晚上点 上灯,彻夜不熄。年三十家家包饺子,讲究 有褶子。码放饺子要横竖成行,意味来年财 路四通八达。除夕饺子有的里面包上铜钱, 谁吃到了谁就有好运气。总之,这些讲究都 是希望新的一年有个好光景。
西南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族
藏族 藏历年 雪顿节 沐浴节
西南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族
傣族:泼水节亦称浴佛节。每年公历四月即清明节 后第七天开始举行,历时三至四天。每年的这天清 晨,虔诚的佛教徒沐浴更衣,在佛寺院中心用沙堆 成宝塔,围坐在宝塔四周厅佛诵经布道,祈求丰年。 之后,全寨人民各挑水一担,泼在佛像身上,为佛 洗尘。随后身着节日盛装的傣族男女老少从四面八 方敲着铜锣,打着象脚鼓涌向街头,把一盆盆圣洁 的水泼向对方,以示美好的祝愿,直到人人全身湿 透。节日期间,还要赛龙舟、跳孔雀舞,青年男女 趁过节“丢包”定情。夜晚,燃放五颜六色的烟花, 大家围着熊熊的篝火,载歌载舞,欢闹通宵。
岁时节日民俗
隋炀帝每逢正月十五设戏歌舞
唐玄宗每值上元夜“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宋代皇帝观灯已成礼俗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首, 那人却在,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灯火阑珊处。
民众历史感情的积淀
宗教因素的渗透
佛道教信仰和传统信仰交织在一起,互相影 影 佛道教 佛道教始 响,互相适应,共同得到了发展。佛道教 佛道教 终没有摆脱信仰的深远影响 深远影响而占主导地位, 深远影响 进一步地世俗 世俗化、民间化。同时也极大地影 世俗 影 响和规范了传统信仰,使一部分传统的信仰 者逐步地上升为带有佛道教 佛道教性质的民间信仰 佛道教 者。 一些本来是宗教信徒的节日,也被插进 岁时节日序列,成为教、俗共度的节日。最 为典型的是“佛诞日”和“中元节”。
节日习俗来源于原始宗教信仰,意在敬天祈 年、驱灾辟邪,供品、歌舞旨在娱神。后来, 逐渐演变为人神共享。 到现在,信仰迷信色彩逐渐退化,娱乐、审 美、社交、联谊、经济的功能逐渐沉淀。
二、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
1、春节,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二十三 糖瓜粘( 过小年)祭灶官
准备发面饼、盘灶饼、芝麻糖、草料、毛公鸡: 灶饼让灶王爷在来回天宫的路上充饥; 芝麻糖用来粘灶王爷的嘴,让他没法说坏话; 公鸡是送给灶王爷的“天马”;草料,喂“天马 物品供奉在灶官像前, 燃香叩头,烧纸熬糖, 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灶官像揭下焚烧 祈祷 毕,燃炮送其上路。
中元节、盂兰盆节
天津节日民俗
天津节日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
节日可分为农时祭祀节日、宗教节日、民族传统节日等。
民俗活动内容分单一性和综合性两类。
单一性指节日活动目的单纯;综合性节日指节日目的多样化,包含了诸多民俗活动。
天津民间对岁时节日十分讲究,且重奢华,讲排场,求丰盛,对此不惜钱财、人力。
岁时节日按农历而行,沿袭至今。
春季节日打春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
中国民间将其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
后来民间又将其作为节日,改叫“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
打春牛本是农民为祈祷丰收的年景而举行的祈祷活动,后来传入城市,成为人们祈福驱难并伴有自娱自乐内容的重要民俗活动。
被打的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
是由地方长官或村庄里威望较高的长辈主持派人制作,在立春之日将春牛放置一个空旷场地,率人们绕春牛转3圈后对牛进行拜祭。
然后用丝绸缠扎的鞭子往牛身上猛打3下,是为“打春牛”,以督促人们春回大地,赶紧耕种。
无论是泥牛还是纸牛,都是先用竹子、铁丝、柳条等扎好骨架,或糊泥、或糊纸。
若是泥牛,在打春牛时必须将糊在牛身上的泥巴打掉,把骨架同纸牛一样烧掉为止。
届时,人们要燃放鞭炮,敲锣打鼓,以此迎接春天的到来。
扮春婆,是在立春的前二三日时,由一些好事者面涂脂粉,做些忸怩丑态,人戏称其为“春婆”。
在市井抢吃抢喝,叫做“春婆抢春”。
扮春官是一些喜热闹之人,通常是请一些光头人装扮,着纱帽大红官衣,倒骑牛背,进行表演,他们时而被人们拖下牛背,时而将纱帽甩掉,露出光头,引逗人们发笑。
迎拗芒是迎接立春的芒神,拗芒通常也是由真人装扮,其服饰打扮是按每年历法干支,时有改变,有时不戴斗笠,也有时穿芒鞋,或赤一足、赤双足等。
用以预示未来一年的雨水大小,年景如何等等。
打春这天,民间讲究吃春饼,吃油炸春卷,有的家庭更做春柳,即用鸡蛋摊片儿切丝,拌上切成小段的春韭。
还讲究吃紫心萝卜,称“咬春”,据说吃萝卜可使人们一年不犯困。
如今,民间只保留了饮食上的风俗,打春牛、扮春婆、扮春官、迎拗芒等民俗活动都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陆续消亡。
西藏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Vol.22.No.2June.2007第22卷第2期2007年6月西藏大学学报JOURNALOFTIBETUNIVERSITY雪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条件,催生了高原人的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的表现方式就是“岁时”。
“岁时”就是一种时间组合的概念系统。
“岁”指一年的时间周期,人们对观察日月运行规律的,形成了时间的量度观念,如日出日落为一天、月圆月缺为一月、寒来暑往为一年。
“时”指一岁之中的时令季节。
从古时的物候历法到后来确定节气和划分春夏秋冬四时,时令季节组成的年度时间,即古人所说的“四时成岁”。
人们在岁年中依照四季的时序进行各种人事活动。
岁时的划定和由此而形成的民俗事象是丰富多彩,渊源流长。
在西藏不同的岁时节日有着不同的民俗活动。
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记载着雪域高原祖先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显示了西藏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反映出雪域民众那种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自律。
岁时民俗的由来“岁时”是雪域人们“对时间的感受以及对时间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号,是依据自然变化的规律提炼出来的时间系统”。
自古以来生活在特殊自然环境中的雪域人们对季节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十分重视自然界的变化。
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力试图揭开宇宙之谜,由此诞生了神话、原始宗教,也随之出现了古朴的自然历法。
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转变化,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星星的时显时隐,大自然中的下霜下雨,冰冻冰融,植物的萌芽、长叶、开花、结果,动物的迁徙等等,通过长期的观察,逐步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比如生活在藏北高寒地区的牧民,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善于用星光、云团、风向预测天气变化情况,逐步总结出一套以每月15满月时所处的星宿位置,以星宿命名十二个月份:一月星宿、二月翼宿、三月角宿、四月氐宿、五月心宿、六月箕宿、七月牛宿、八月室宿、九月娄宿、十月昴宿、十一月觜宿、十二鬼宿。
史前在雅隆地区流传的《雅桑岗卓巴拉杰》(g.Yavbzangsgangvbrogpalhargyal)的故事中记述纺线老妇人的“月算法”有这样的叙述:“一至七天后的第一天为月上弦,月光可照亮上半夜;七加七的后一天(正月十五),月亮正满圆照一夜;三七的第三天,月弓朝下月亮下半夜;四七的后一天,称为无月光夜”。
第七章 岁时节日民俗
• 春节传统习俗
•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 守岁:在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
年的到来的习俗
•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 旧迎新的一种方式。
•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 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 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 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三、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 2、西北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1)蒙古族
• (1)年节。 • (2)那达慕大会。
–2)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
• (1)宰牲节。 • (2)开斋节。 • (3)圣纪节。 • (4)那吾鲁孜节。
三、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 3、西南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1)藏族
第七章 岁时节日民俗
• 一 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 二 中国汉族岁时节日民俗 • 三 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 四 中国港澳台地区岁时节日民俗 • 五 节日民俗与旅游
• 岁时节日民俗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 • 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俗。 • 岁时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
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 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
• 2、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传统节日中的诸 多节俗,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 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通 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欲坠年,反过 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 化和巩固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
• 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节日丰富的缘起,与各种原始信仰有关。
关于春节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民风民俗有哪些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那么春节的民风民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春节的民风民俗有哪些1:祭灶神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2:观社火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
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
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
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3:中国结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
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
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
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
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
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
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4:扫尘“二十四,扫尘日”。
迎新首先要除旧。
第五章岁时节令民俗
3、关于现代节日
现代节日,是指近现代才产生的节日。从根本意义 上说,现代节日,不能算传统节日。因为,大多数现 代节日的形成,与农业生产,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 变化,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这些新节日,多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或是在某 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些纪念日或社会公共活动日。 只是因为它们也是以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且各有特 定的活动内容,因而具有了“节日”的形态,在现实 生活中,发挥着“节日”的功能。
节气虽然并不等于节日,但节气使一批“常日”被 特别地突出出来,为节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如立春、 清明、夏至、冬至,与后来形成的有关节日关系至为 密切,特别是清明,后来从节气演变为很重要的传统 节日“清明节”。
(2)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传统的节俗活动五彩缤纷,虽然在它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有许多后续的内涵融入其间,然而,深究各种 节俗活动产生的最初根源,却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又 永恒的推动力:人们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 平安。
1、试举例说明岁时节日形成的两大要素。 2、谈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3、在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中,起主要作用的因 素有哪些? 4、谈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5、你如何看待现代新节日?
参考书目
1、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3年。 4、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
作为展销、促销的一种手段而偶一为之,对于 开拓视野、交流信息、促进经贸活动的开展,以及与 之相关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的整顿等项工作,应该 说,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过滥的“人造 节日”活动却不宜提倡;而且,也不可能作为“节日” 存活下来、持续下去。因为,它不符合节日自身发展 的规律。
12节日民俗
民俗
又传说是民间拜山林神的活动。但在长期的 节日发展中,“绕山林”的主题始终以社交 游乐为重点。 在如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原意正 是游艺大会。在这个盛会上举行传统文娱、 体育等节目。 男儿三艺(摔跤、赛马、射箭)。
民俗
冬至
冬至,时间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 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 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 至”。
民俗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 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 至日的重视。 唐宋时,以冬至与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 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 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 贺往来,一如年节。”并且放假七日。
民俗
民俗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 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 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 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 而始兴“佛成道节”。
民俗
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 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为了纪念此事,中国佛教徒于每年腊月 初八日熬制腊八粥供佛。
民俗
祭祀节日。主要内容以供献天地、祭礼神灵、 祭奠祖先亡灵、祈禳灾邪、祛恶避瘟等信仰 习俗为标志的节日。 例如七月十五中元节“盂兰盆供”正是由目 莲僧救母的宗教传说形成的超度亡魂的大祭 礼,自梁武帝时兴起延续至现代。
民俗
又如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日是盛大节日活 动。“敖包”又音译为“鄂博”,是神灵所在 之地,用土石堆标志。 敖包神是蒙古自古代萨满神之一,为氏族部落 最高的保护神。 旧俗每逢农历六七月间,草原各地要举行敖包 大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是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
那里保存着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及天文历法等各类民俗文化遗产。
它不仅在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具有民俗学的研究价值。
怎样看待岁时节日民俗在旅游中的地位?民间风俗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迷人世界,它广泛地存在于民间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劳作山林、织造畜牧。
岁时节日,信奉崇拜之中,民间风俗本身蕴含着深刻的异质文化内涵。
而旅游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旅游者变换原有的文化环境,谈起求知,改变生活节律,吸取其他地方的地域文化。
地区民间风俗中蕴涵着许多有助于激发游客旅游好奇心和旅游兴趣的成分,对吸引游客起着积极的作用。
另外,民间风俗中许多行为活动成分本身就是特色的旅游吸引物。
民间风俗是祖先创造和积累下的文化财富,它对群众的行为方式、旅游观念、景区建设、旅游讲解内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规划开发民间风俗文化,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旅游文化价值,改变原有的部分迷信成分,引导民俗文化发展,使其为地域旅游经济发展服务。
岁时节日是民俗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岁时节
日,主要指与天时、物侯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点时日。
目前关于岁时节日最重要的一本书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它记载荆楚岁时节日习俗的著作,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北京师范大学的萧放对此书深有研究,其博士论文《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
你可以参考岁时节日主要与岁时节日民俗联系在一起。
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
既而可以分为农时祭祀节日、宗教节日、民族传统节日等。
民俗活动内容分单一性和综合性两类。
单一性指节日活动目的的单纯;综合性节日指节日目的的多样化,包含了诸多民俗活动。
岁时节日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是我们历代祖先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适应生活的,生产的各种需要和欲求而创制出来,修增过来和传承下来的。
它凭借着现实的各种条件,发挥着众人的智慧、能力和想象为人们的生存、安宁、健康等要求服务。
由于随着人们能力、智力等的发达和经历时间的长久,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
它不仅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
检视一下我国的岁时节日系列,不难发现,节期的最初选择与确立,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
在距今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已经出现。
农业生产要求掌握准确的农事季节。
而在上古时代,人们还没有完善的历法与计时工具,只能依靠对天气和物象的观察来决定农时、指导生产、安排生活,即所谓的观象授时。
所以,我国古代天文知识发达甚早。
在对天象的观测中,最早引起关注的是与人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二十八宿”。
在现存的最早的古文文献殷墟甲骨卜辞和商代金文中,已有不少对二十八宿中部分星宿的叙述和记载。
《尚书·尧典》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其中所记载的天象,据研究反映的是三代以前的情况,由此说明,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懂得利用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座来定时了。
对天象的观测及记录,使人对天象周期性变华的规律有了认识。
日月运行的规律,形成了人们对时间的量度观念;日出日落,是为一天;月圆月缺,是为一月;日远日近,寒来暑往,谷物由播种到成熟,是为一年。
经过长期的观察,人们发现,年月日三者之间,呈现一种大致相通相属的运行规律,但年月又都不是日的整倍数。
于是,殷周时已开始置闰。
历法发明以后,人们继续以天象,物侯来检验历法的准确度,不断地充实、完善它。
为了更精确地反映司机、气温、降雨、物侯等方面的变化,以指导农业生产,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二十四等分。
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视位置—实际上是解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它客观上反映了四季中天象、物侯的变化,成了古代农业社会安排生产活动的主要依据。
节气虽然并不等于“节日”,但节气使一批“常日”被特别地突出出来,为节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如立春、清明雨后来形成的有关节日关系至为密切,特别是“清明”,后来演变为“清明节”。
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
在考察各种节俗活动的成因时,不能离开这个视点。
传统的节俗活动可以说是五彩缤纷、难以尽述。
虽然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后续的内涵融入期间,然而,深究各种节俗活动产生的最初根源,却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永恒的推动力:即人们期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
从某种意义来说,节日
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直接相关。
一是自然崇拜。
早期的人类,总是不能把自己和大自然分离开来,冰因无法驾驭它而把所有的自然力都当作一种超凡的神力加以崇拜。
二是灵魂崇拜。
第三,各种节日风俗还与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为了消灾远祸,防患于未然,古人有很浓的禁忌观念,体现在节日中,便形成许多禁忌习俗。
诸如初一忌杀鸡、寒食禁火、二月“龙抬头”日闰中忌动针线、四月八忌住娘家,年节忌打碎器物、忌说不吉利语……为保平安,人们处处设防。
与此同时还伴以各种禳灾、祛邪、厌胜等巫术手段,以希望达到求吉免灾的目的。
所以迷信、禁忌、巫术既是传统节俗产生的土壤,也是传统节俗内容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岁时风俗源自上古。
如果说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和温床;那么,祈祷人寿年丰则是岁时节日的人生寄托,是节俗形成的原发性动因。
岁时节日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萌芽期。
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出现有关节日的民俗。
汉代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
其一是神话传说的嵌入。
节俗的起源,是古代的原始信仰崇拜。
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发展,原始信仰逐渐削弱。
对民所的“所以然”必须重新给予解释,才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存在和发展。
汉代是一个历史传说相当活跃的时代,各种上古神话传说广泛流传,给民俗的重新解释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中秋节。
其二是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一般而言,节日风俗多由民间约定俗成。
但在特殊情况下,对民俗的发展演变可以起直接的促进作用,例如元宵节。
其三是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
历史人物传说,常常是广大民众历史观的一种艺术表现。
现代节日,指的是近现代才产生的节日。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现代节日,不能算是传统岁时节日。
因为大多数现代节日的形成与农业生产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新节日多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或是在某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些纪念日或社会公共活动日。
只是因为它们也是一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且各有特定的活动内容,因而也称节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节日的功能。
如植树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等。
岁时节日民俗可以让人们在忙碌工作之后,休息假日之余放松自己的心情,带着家人及朋友出去游玩,
感受节日的快乐,同时也能把中国的传统节日继续发扬下去。
可见研究岁时节日民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