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一、被动与主动
(一)英语多用被动式原因
1、施事的原因。
2、句法的要求。
(1)为了使句子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2)为了使句子平衡。
(3)修辞的考虑。
(4)文体的需要。
(二)汉英多主动式原因
1、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2、使用受事主语(Receptor subject)导致大量的“当然被动句”。
3、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4、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用通称(generic person)或泛称作主语。
5、当不便使用被动式时,汉语可采用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1)处置式(即“把字式”或“将字式”)
(2)“为……所”式。
(3)“是……的”式。
(4)“……的是”
(5)“……加以/予以”式。
二、物称与人称(Impersonal vs Personal )
(一)、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
1、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
2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代词“it”除了用来代替除人以外的生物或事物之外还广泛用作填补词expletive。
(二)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物称表达法:汉语常用主动式,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
三、静态与动态(Static vs. Dynamic)
1、名词化倾向是英语的特征之一
2、名词作为施事者对动词的替代
3、名词构成标题式短语对形容词的替代
4、名词优势引起的介词优势
5、动词的弱化
6、形容词副词对动词的替代
7、动词连用是汉语的常态
8、动词可以充当汉语的任何句子成份
9、汉语句子中的动词可重复重叠
一、被动与主动
(Passive vs.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在某些文体中,使用被动句几乎成了一种表达习惯。Baker指出:“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也滋长了被动句”。
(一)英语多用被动式原因
1、施事的原因。人们表达思想的时候,通常使用主动句。但当主动句的施事(agent) 由于以下的原因而不需要或不可能指明时,英语往往采用被动句:(1)施事未知而难以言明。
The murderer was caught yesterday,and it is said that he will be hanged.
凶手已于昨天被捕,据说他将会被绞死。
(2)施事从上下文中可以不言自明。
She told me that her master had dismissed her.No reason had been assigned; no objection had been made to her conduct. She had been forbidden to appeal to her mistress.
她告诉我,她的男主人已解雇了她。男主人没有讲明任何理由,对她的行为没有任何异议,也不许她向女主人申诉。
(3)施事不如受事重要,或受事需要强调。
Her only son was run over by a car.
她的独子被汽车轧了。
(4)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不要指明施事,如为了使叙述显得圆通、得体,或为了表达某种微妙的情绪。
Some things have been said here tonight that ought not to have been spoken.
今晚有人在此讲了些不该讲的话。
2、句法的要求。英语重形合,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不便于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往往采用被动式。
(1)为了使句子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Some kinds of plastics can be forced through machines which separate them into long,thin strings,called “fibres”, and these fibres can be made into cloth.有几种塑料可以压入机器并分离成细长的纤维,这种纤维可以用来织布。
(2)为了使句子平衡,保持末端中心(end focus)和末端重量(end weight),以符合主语简短、谓语复杂的表达习惯。
I was astounded that he was prepared to give me a job.
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3)修辞的考虑。英语修辞学主张不要过分使用被动句,但适当使用被动句可以使表达方法灵活多变,避免句型单调,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如使用被动式可以减少以填补词“it”、“there”引导的句式,使句子比较干脆、有力。试比
较:
There are many ways to vary the basic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 of subject-verb-object.
有许多方法可以变换英语“主一动一宾”基本句型。
The basic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 of subject-vetb-object can be varied in many ways.
英语“主一动一宾”基本句型可以用许多方法加以变换。
(4)文体的需要。
某些文体较多使用被动句,以迎合其表达的需要。信息性文体主要指科技文体、新闻文体、公文文体及论述文体。科技论文注重事理和活动的客观叙述,力戒作者的主观臆断,因而常常避免提及施事。新闻报道注重口气客观、间接,叙事翔实、冷静,施事往往难以言明,也不宜言明。公文则注重叙述公正、无私,口气客观、正式。
英语有过分使用被动语态的倾向,正式文体尤其如此。英美语言学者都主张多用主动语态,不要滥用被动语态。许多学者认为被动语态虽有不少用处,但显得罗唆、间接、无力、隐晦,故弄玄虚而深不可测,使交际者之间隔着一层被动的烟幕。
(二)汉英多主动式原因
1、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古代汉语的被动式是用“为”字或“为……所”结构来表示的(如《论语》“不为酒困”、杜甫诗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没有“被字式”,被动意义一般借助主动式来表示。到了近代,汉语才有了“被字式”。“被”字是从“遭受”的意义演变而来的(如《后汉书·贾复传》“身被十二创”)。“被字式”曾被称为“不幸语态”(inflictive voice),主要用以表达对主语而言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unpleasant or undesirable),如“被捕”、“被杀”、“被剥削”、“被压迫”等。现代汉语受西方语言的影响,“被字式”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有时也可以用来表达并非不如意的事,如“被选为工会主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等,但大多数被动意义不用“被字式”。按照汉语的习惯,如果句中无须指出施事,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又不致发生混淆,一般就不用结构被动式(用介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而用意义被动式。试比较:
It was done.这件事已做了。(不说“这件事已被做了”)
It was well done.这件事做得好。(不说“这件事已被做得好”)
It was poorly done.这件事做得不好。/这件事搞坏了。/这件事被弄坏了。/这件事给弄糟了。
英语表达这三种意义都可以用被动式,但汉语却用主动式,只有第三种意义才用被动式。
除了“被”字之外,“让”、“给”、“叫”、“挨”、“受”、“遭”、“蒙”等也可构成被动式,但也大多表达类似“被字式”的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