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套同步学案(含答案)
二六皇帝的新装【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想像和联想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3、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重点是领会作品内涵,养成诚实价值观【学习难点】难点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3、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更衣()称职()随声附和()的确()赏赐()陛下()滑稽()骇人听闻()爵士()御聘()2、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呈报:滑稽:骇人听闻:不可救药:3、本文选自,体裁是一篇,作者是(国家)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2)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找出文中陌生的字,借助工具书掌握它的音、形、义。
【合作探究】5、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6、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学案附答案
教师寄语: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学习目标 1 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 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 凝成( )___________________ 诱惑( )___________________一瞬间( )________________ __ 隐秘( )___________________ 喧腾( )___________________ 痴想( )_________________ 二、 理解探究 2、听读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 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3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三、合作释疑 4、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 ⑴ “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⑵ 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⑶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⑷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⑸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 ⑹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5、再探 ⑴ “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⑵ 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⑶ 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⑷ 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 睛”蕴含着怎样的意 味和感情? ⑸ 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四、课内精读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 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_________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_______在远方为我_______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_________?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_________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_________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_________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_________你的眼睛…… 1、依据课文为上文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2、解释画线词语的含义: ⑴ 一座座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一次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何理解? ⑴ 诱惑着我的山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⑵ 漫湿我枯干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 5、你心中的希望是什么?你是如何追求希望的?五、拓展延伸 乡愁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 纪念白求恩学案(含答案)
12 纪念白求恩学案学习目标1.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
3.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1.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白求恩纪念歌(朱子奇)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 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一/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
/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二、导学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2-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二)写作背景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时,曾随加拿大志愿军到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1938年3月到延安,不久转到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年。
(文中“50多岁”是当年毛泽东估计的,不准确)三、导读理解1.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
从阅读角度来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理结合,大大增强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
七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学案
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1.在山的那边4.一写我童年时候的想望和困惑;二写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
5.诗人说,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就是说,“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山那边是海,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
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险。
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山指的是重重艰难险阻。
6.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7.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8.“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9.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10.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
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11.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
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③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④“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12.示例:北大是我心中的“海”,我渴望在北大的图书馆尽情地翻阅我喜欢的书籍,尽管现在我没有能力考取重点学校,但我仍然会去拼搏奋斗。
我想,只要我有坚定的信念,我会爬过一座座象征困难的“群山”,最终圆我的北大梦。
13.①深根依然喧腾翻攀③翻④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14.①“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生活环境、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人生道路的曲折、历史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等等。
2024秋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
2024秋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思考·探究·积累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
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课文描绘了五幅春日图景。
1.春草图(草报春),2.春花图(花争春),3.春风图(风唱春),4.春雨图(雨润春),5.迎春图(人迎春)。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韵味,清新,活泼,优美。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与同学分享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参考“课文研读”的相关内容,可以欣赏课文中的一处描写,也可以欣赏一个段落。
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创见。
三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参考答案:第一问参见“问题探究”3中的分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二问,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可以写一个比喻句,也可以写多个比喻句。
四朗读下列语句,注意重音和停连,并想象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
...,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1.两个“盼望着”,语气应该是递进的,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
“春天”本无脚步,是作者想象有的。
没说“来了”,只说“近了”,是从春天刚起步说起。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上来就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2.小草偷偷地...。
...,绿绿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2.“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
“嫩嫩的,绿绿的”是定语后置,本来应该放在“小草”前面。
后置之后,改变了正常的语序,造成语言的抑扬顿挫效果,而且句子变短了,也造成一种短而快的语流节奏。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这一长串短句,有一种鲜明的语言节奏。
七上语文学案答案
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一课时)问题探究一、略二、1. 文学之门2. 指的是“青少年读者”。
用“你”好像作者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 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4. 略达标训练1.略2.(1)亲近文学,阅读……重要的途径。
(2)不能。
因为“憧憬”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想”则大多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3)优秀的文学作品能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能真实地记录一个社会在每个不同时代的精神和情感。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
(4)要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说说自己读后增长了哪些知识,情感任何得到丰富的。
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二课时)问题探究1. 略2. “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那种具有某一学科的高深的知识,却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不了解历史、社会、自然、人生意义的人。
这句话是对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的评价,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语破的,道出了对文学一无所知者的本质特征。
说明了文学作品对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性。
3. 略4. 略5. 议论引导青少年读者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拓展延伸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突出表现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3.①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
②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4.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5.喜欢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遗事》《红楼梦》;不喜欢的作品:《荡寇志》《精忠说岳》。
喜欢的理由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没有人物个性。
6.略繁星问题探究一、略二、1.热爱之情铺垫2.仰望——欲睡——沉睡3.(1)A B E(2)C D F 作用: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前面的实景是为后面的想像和联想张本。
通过虚实结合,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套同步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套同步学案(含答案)二六皇帝的新装【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想像和联想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3、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重点是领会作品内涵,养成诚实价值观【学习难点】难点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3、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更衣()称职()随声附和()的确()赏赐()陛下()滑稽()骇人听闻()爵士()御聘()2、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呈报:滑稽:骇人听闻:不可救药:3、本文选自,体裁是一篇,作者是(国家)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2)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找出文中陌生的字,借助工具书掌握它的音、形、义。
【合作探究】5、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6、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 在山的那边一、 1. 略 2. 本义,现实中的山;比喻义(象征义) ,困难,艰难险阻。
3. 童年时期;长大以后。
渴望海;追寻海。
向往和困惑;感悟和信念。
妈妈;读者。
4. 略二、 1. 神往大山外面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渴望实现理想,追寻理想生活。
2.神往大山外面的世界,渴望实现理想。
“我”不愿告诉别人。
3.“铁青着脸” ,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
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 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4.“枯干的心灵” ,比喻失去理想的心、疲惫失望的心。
5.“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这个信念深埋在我心里,我不断为之 而努力。
三、 1 .我的幻想全然落空。
2 .(1)现实中的山和海。
(2)山,困难;海,理想。
3 .坚定 信念,孜孜以求,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4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 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5 .略6.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母亲,新娘;对比;思想爱国的情怀。
走一步 , 再走一步一、略 二、 1. , , , 2.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作用:交代时间的变化,衬托人物恐惧的心理。
3. 明智,教子有方,充满智慧。
4.5.6. 略三、1①盈 ②嫩 2 •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或:平凡) 3.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 •蒲公英 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6 •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又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7 •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3 短文两篇一、1.敛 z a n b ei 恕 gu o g 型2. 蝉(ch 印)(鸣蝉 ) 敛(li an )(收敛 ) 恕(sh 0)(宽恕 ) 微(w e )(细微 ) 禅(ch 岔)(禅院 ) 剑(ji cn )(刀剑 )怒(n 0)愤怒 ) 徽(hu i )国徽)3.① 收敛 ② 聒聒 ③ 卑微 ④一丝不苟 4. A . 5. 略二、6.烦T 惊T 叹T 恕 7.首尾照应 “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照应文 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 。
北师版七(上)学案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参考答案2010.09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学指导:2、 záo qí shuài cuán chán mì shāi yuān dǐng t ì tǎng shú liǎn suǐ bǐ shuî tuì bï zāi3、(1)①“从……到……”表示这篇文章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
②点明了作者写作的两个场景。
③按空间转换顺序叙写童年趣事。
(2)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百草园”的生活,可以从文章的第一部分看出。
“三味书屋”可从第二部分看出。
4、(1)“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园中景物园中故事园中活动。
(3)①调动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味觉等。
②抓住季节特点,有春季、夏季和秋季。
③巧用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按照植物——动物——植物的顺序。
④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4)孩子们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
对孩子而言是神秘而又充满探险情趣的,是极具诱惑力的。
(5)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天性。
收获平台:1、朝花夕拾周树人豫才文学思想革命2、cuán聚拢;liǎn收藏;ǎo使劲扭过去;dǐng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hǎn稀少。
3、如:不必说高雅富贵的年牡丹,美丽清纯的百合,也不必说活泼可爱的蓝精灵,高贵典雅的君子兰,但是一朵淡雅清香的勿忘我就让人陶醉不已。
不必说足球场上的激烈拼杀,也不必说乒乓球台上的风风火火,单是篮球筐下传球投篮的精妙配合,就充满着无限乐趣。
4、本篇文章的文题,引导我们对课文的结构和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è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学案(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学案(附答案)人教版语七年级上第1《在的那边》学案教师寄语: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凝成()___________________诱惑()___________________一瞬间()__________________隐秘()___________________喧腾()___________________痴想()_________________二、理解探究2、听读录音,学生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3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三、合作释疑4、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⑴“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⑵怎样理解“那边的啊,铁青着脸”?⑶“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⑷“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⑸“一颗从小飘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的” ?⑹“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再探⑴“在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⑵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⑶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⑷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⑸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四、内精读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_________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_______在远方为我_______──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的那边,_________?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_________过无数座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_________上这样一座顶而在这座的那边,就是_________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_________你的眼睛……1、依据为上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答案
1.忆读书第一课时【解决问题Ⅰ】:略【解决问题Ⅱ】概括段落内容见《教师用书》第4—5页,顺序是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解决问题Ⅲ】略【达标检测】1.时间幼时少时经验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略3. 略第二课时【解决问题Ⅰ】见《教师用书》第5页“思想内容要点”【解决问题Ⅱ】1.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
这样的书要精彩、人物如生,要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
胜一筹作者是通过多读书,学会挑选和比较后得出来的。
2.略【解决问题Ⅲ】略【达标检测】1.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2.喜欢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逸事》、《红楼梦》;不喜欢的作用:国文教科书、《荡寇志》、《精忠说岳》。
喜欢的理由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没有人物个性。
3.《繁星》冰心“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或者“任何的成功,在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奋斗和努力,付出了血汗才能到达成功的巅峰。
” 4.略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第一课时【解决问题Ⅰ】略【解决问题Ⅱ】1.十三岁的马克吐温在叔父离家外出一周时,独立办了一期《汉尼巴尔周报》。
2、3,见《教师用书》第37—38页。
【达标检测】1.见课下注释2.同“二级问题2”。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Ⅰ】1.示例: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伶俐、求上进、有志气的人,我认为作者是一个敢说敢做,有正义感,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善于实践,会推销自己,有创意的人,我最欣赏他的敢说敢做,有正义感,这一特点是从文中他给一个新来的“俗不可耐”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看出来的。
(答案不唯一)2.这期报纸畅销的直接原因是马克吐温写了很多的新鲜事,大家很感兴趣。
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参考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参考答案1 在山的那一边一、课前自学(三) 1.chī发呆的想2.yǐn隐蔽,不外露3.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4.níng:凝结;聚集5.yòu吸引,招引6.xuān喧闹沸腾7.水满湿润8.失去水分,没有水9.shùn一眨眼之间(四)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什么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2.从表面上来说,“山那边还是山”这样的发现,自然不过是“山那边是海”一类幼稚幻想的破灭。
然而,“山”在诗中,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
所以,这种挫折也就预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的象征。
3.略二、课堂导学1.(1)海(2)用信念凝成的海,全新的世界。
2.(1)山,山——铁青着脸色,无数座山。
(2)小学——中学——大学(时间长、困难大、苦、坎坷多)三、达标练习1.D 点拔:“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应读做“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一次又一次”连读,极言失望的次数之多。
2.这是拟人手法。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爱。
3.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的富有诱惑力。
神往山那边的大海,是童年的全部幻想,所以山顶是具有诱惑力的。
4.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
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
四、巩固练习1.yóu zhǎi 点拨:“邮”字常读为“yōu”,要注意习惯的误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全册(附练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歌咏自然1.理解、积累本单元新学的词语。
2.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3.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诵读品味,融入文本意境,领会思想内容、艺术境界。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1.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2.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
所选诗文,有古代诗歌也有现代散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精彩篇章,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优美。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辞兼美的写景散文。
文章从山、水两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思路清晰,安排有序。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色彩和谐的意境美。
《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
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
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中,《观沧海》一诗,曹操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描写自然世界的诗文,兼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质。
教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美景美情”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尝美的过程,多角度解读课文。
初1语文学案的参考答案.doc
初一语文学案的参考答案初一语文学案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为你打开一扇门》学案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裨益b 诠释q un 广袤m o憧憬chōng jǐng 潜移默化qi n2. 解释下列词语含义诠释说明、解释。
憧憬向往裨益益处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3.思考并简答(1)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你是指谁? 门可以做怎样的理解读者自己入口、领域(2)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文学之门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二、成语积累查词典,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1.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3.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4.不速之客没有约请而自到的客人。
三、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章情节概括:汤姆耍斗,东躲西藏汤姆很顽劣,像一匹野驴,经常逃学,总是挨他姨妈的揍,这天在路上,他遇见了刚搬到这地一个男孩子,汤姆见他作为一个孩子,却穿的如此整洁而极是气愤,两人胡说一气,然后滚在尘土中打了起来,汤姆打赢了。
第二章情节概括:无奈刷墙,战绩辉煌这个胜利者的衣服因为打架而破烂污秽,姨妈罚他去把墙刷白,汤姆把刷墙说成是可以放纵恣意的艺术,过路的孩子都眼红了,情愿把心爱的东西交给他,以换取一次刷墙的机会,汤姆就坐在一旁,一边吃苹果,一边让阳光晒着。
《繁星》学案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半明半昧m i 模糊m 霎眼sh纳凉n 摇摇欲坠zhu2.解释下列词语含义昧昏暗霎眼眨眼3.选择恰当的汉字填在下边的横线上。
七年级上册学案答案
1在山的那边1.①chī②mì③huî④喧⑤瞬⑥凝⑦铁⑧幻 2.(1)B A (2)A B 3.D 5.(1)理想境界重重困难(2)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3)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阅读拓展】1、这首诗的韵脚,是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都押“an”韵 2、在这首诗里,“山的那有一边”是外面的世界,是走出大山 3、“脚下的小城就在山间蜿蜒”,用“蜿蜒”显示交通的闭塞,显示祖祖辈辈走出大山的努力的曲折。
不能改为“繁衍”或者“冒着炊烟”,因为那样不能表达这一含义。
4、因为在第一首中,主要是表现一种为了梦想坚持努力不懈最终到达终点的思想,而第二首主要是表现一个人想突破,想让心境更开阔,梦想更长远,但是没有付之于行动。
更喜欢第一首。
在你心中有了梦想,更重要的是坚持努力,永不放弃,即使失败了,也要鼓起勇气,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2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B 2.(1)俏(峭)篷(蓬)(2)幕(暮)涯(崖)(3)毫(豪)蔓(漫)4.A 6.(1)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2)五十七年前的七月费城“我”、父亲、内德等小朋友游戏玩厌,去爬悬崖爬上悬崖,陷入困境父亲帮助,摆脱困境二、1、环境描写写出傍晚悬崖四周环境的寂静,衬托出我陷入困境时极度恐惧的心理,也为下文父亲的到来作铺垫。
2、被抛弃的委屈、绝望、恐惧成功的喜悦、对父亲的感激3、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4、毫无信心有了信心信心大增产生成就感3短文两篇1.Liǎn guōshùbēi 零暂脆痕2.(1)精致(2)躺(3)艺术4.(2)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比要好好的活着要活得精彩,要为后世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先抑后扬对比【拓展阅读】1.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蚂蚱,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
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蚂蚱艰难脱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套同步学案(含答案)-5
十六化石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本文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2、走近作者张锋,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
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
3、相关资料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
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自学积累】自学指导:多读,掌握字词,体会诗歌的味道,别忘了想象内容呀!1、给加点字注音(1)骸骨()(2)潜行()(3)葱茏()()(4)猛犸()(5)逝去()2、解释词语。
(1)腐朽:(2)化为乌有:(3)潜行:(4)海枯石烂:(5)葱茏:(6)叹服: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其貌不洋()坐想其成()以逸代劳()故技重演()针贬时弊()言不由中()出神入画()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指导探究】探究指导:组长组织大家集体学习,多读,结合工具书理解。
5、《化石吟》的“吟”的含义是什么?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精读精练】(一)、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9、化石所重现地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10、为什么说“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11、“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指代什么?从诗句中找出与之相适应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在山的那边》学案
教师寄语: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学习目标 1 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凝成()___________________诱惑()___________________一瞬间()__________________隐秘()___________________喧腾()___________________痴想()_________________二、理解探究 2、听读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3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三、合作释疑4、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⑴“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⑵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⑶“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⑷“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⑸“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
⑹“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5、再探⑴“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⑵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⑶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⑷
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⑸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四、课
内精读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_________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
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
_______在远方为我_______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_________?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_________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
之后你终会_________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
_________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_________你的眼睛…… 1、依据课文为上文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2、解释画线词语的含义:⑴一座座表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
次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何理解?⑴诱惑着我的山顶: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⑵
漫湿我枯干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
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5、你心中
的希望是什么?你是如何追求希望的?五、拓展延伸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
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
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
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
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
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
那头练习:《乡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构成四节诗的核心,而这一切无不
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出了“乡愁”的底蕴,最难抑、最伤感的“乡愁”,莫过于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作者以_______、_______象征祖国,又充分运用了强烈的_______手法,含蓄、委婉地把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⑴凝成(níng):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⑵诱惑(huò):文中作吸引、招引。
⑶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
⑷隐秘(mì):隐蔽,不外露。
⑸喧腾(xuān):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似的。
⑹痴想(chī):发呆地想。
二、理解探究 2、(略) 3、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4、⑴王家
新创作谈中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我想,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
──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
”作者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⑵“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
是“我”心情沮
丧时的主观感觉。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
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是“铁青着脸”。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⑶“痴想”
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
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
⑷“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
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⑸“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⑹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
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
海
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5、⑴小时候理解的山是指具体的、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
今天,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体验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是重重困难,道道难关。
⑵“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
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
着我,鼓舞着我。
诗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
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
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
眼前。
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是“信念凝成的海”。
⑶“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王家新创作谈》)⑷由“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
照亮前后的心情是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让人兴奋、惊喜。
⑸诗人富有坚韧的信念,但语调并不总
是高亢的。
他没有回避生活的真实,在诗歌第一部分,他以一个孩子的语调写出,“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从负面描写的挫折感,反过来从感官和情绪上增进了“山/海”对立的真实性,使诗歌得以在一种强有力的冲突中,饱满地完成了最后的“海”与“山”的逆转。
同时,这种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诗获得了一种恰当的节奏。
四、课内精读1、深根依然喧腾是海吗翻攀海呀照亮
2、⑴追求信念的路途坎坷遥远⑵执著追求3、
⑴翻过山顶是“我”幻想成真正的必然,因而具有诱惑力⑵ 执著的追求变失望为希望4、①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②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5、略。
五、课外阅读邮票船票
坟墓海峡母亲新娘对比思念故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