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班幼儿舞蹈表现力的研究报告
中班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舞蹈表现力
中班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舞蹈表现力2023年,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文化艺术也更加繁荣发展。
而幼儿舞蹈教育更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知。
而在中班阶段,逐步培养孩子的舞蹈表现力,更是成为了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中班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孩子的情感表现。
情感表现是舞蹈表现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孩子们对于舞蹈的情感、理解和感受的表达。
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情感的培养和引导。
通过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身体语言的交流和各种表演技巧的训练,帮助孩子们理解舞蹈的情感内涵,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动物和物品的表现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各种情感的表现方式和技巧,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
其次,中班舞蹈教学还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动作表现。
对于孩子们来说,动作表现是舞蹈表达的基础,也是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孩子们的基本动作技能和协调能力,并注重他们动作表现的规范和精细度。
可以通过舞蹈游戏、形体训练和集体动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动作表现能力,使他们在表演时更加流畅和自如。
最后,中班舞蹈教学还需关注孩子们的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是舞蹈表现力的高级形态,不仅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舞蹈技巧和表达能力,更需要他们拥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意,引导他们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同时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注重引导孩子们自由探索,不断挖掘和发掘自己的舞蹈潜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在中班舞蹈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舞蹈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
注重情感表现、动作表现和创意表达,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孩子们理解、体验和表达舞蹈的内涵,精心培养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在表演时更加自信和优秀,成为有艺术气息的优秀中班幼儿。
浅谈幼儿舞蹈教研活动(3篇)
第1篇摘要:幼儿舞蹈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舞蹈教研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幼儿舞蹈是一种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基础,通过舞蹈动作、音乐、节奏等形式,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情感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我国,幼儿舞蹈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为了提高幼儿舞蹈教育的质量,开展幼儿舞蹈教研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舞蹈教研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幼儿舞蹈教研活动的意义1. 提高幼儿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舞蹈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
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幼儿舞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 促进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幼儿舞蹈教研活动有助于推动幼儿舞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
通过教研活动,可以总结出适合我国幼儿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为幼儿舞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幼儿舞蹈教研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4. 丰富幼儿校园文化生活幼儿舞蹈教研活动有助于丰富幼儿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通过组织幼儿舞蹈比赛、演出等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幼儿舞蹈教研活动的内容1. 幼儿舞蹈教育理论研讨教研活动可以围绕幼儿舞蹈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研讨。
通过探讨,教师可以明确幼儿舞蹈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幼儿舞蹈教学观摩教研活动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幼儿舞蹈教学观摩,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幼儿舞蹈创编与排练教研活动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幼儿舞蹈创编与排练,通过创编和排练,提高教师的舞蹈创作能力和编排水平,丰富幼儿舞蹈教学内容。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舞蹈课堂中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舞蹈课堂中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一、活动目标在幼儿园舞蹈课堂中,我们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达到以下目标:1.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2.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让他们能够更灵活地掌握舞蹈动作;3.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舞蹈表演中展示个人才艺。
二、活动内容1. 音乐选择为了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我们应该选择旋律明快且节奏感强的音乐。
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烈的童声歌曲,让幼儿在跳舞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律动。
2. 动作设计在设计舞蹈动作时,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情况,选择简单明了的动作。
动作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意性,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又能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3. 分组合作为了让幼儿在舞蹈表演中更好地展示个人才艺,我们可以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独立的舞蹈段落。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鼓励幼儿通过合作、协作的方式完成舞蹈设计、排练和表演。
4. 表演训练在舞蹈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表演训练。
通过表演训练,帮助幼儿克服舞台表演的紧张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艺术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演出场景,进行多次的表演训练,提高幼儿的舞台表演素养。
三、活动效果经过此次教研活动,我们观察到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的舞蹈动作更加流畅,舞台表演更加自信和大胆。
同时,幼儿在小组合作中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了倾听和合作。
在教研活动后的家长会上,我们展示了幼儿的舞蹈表演,家长们对此次舞蹈课程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他们表示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对幼儿园的舞蹈课程感到满意。
四、总结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舞蹈课堂中,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和精心指导,我们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而其中,舞蹈表现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有益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和培育方式。
通过学习和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动作表达和艺术感知,孩子们能够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本文将从教学价值、教学目标、教学区域、教学准备、教学介绍、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教学价值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蹈的表现形式和情感交流,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同时,舞蹈可以增强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节奏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和舞蹈技巧,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和自信心。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幼儿的舞蹈动作表达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2.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能够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互相配合。
教学区域教学区域应提供舞蹈教学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理想的教学区域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进行舞蹈动作训练,地板要平整,没有杂物,以防幼儿受伤。
墙上可以贴上与舞蹈相关的图片或海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配备一些音乐设备,以便播放音乐,让幼儿进行动作训练时更加有节奏感。
教学准备在教学之前,老师需要准备好适合幼儿年龄的舞蹈课程,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音乐和动作。
同时,还需要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保证每个孩子的学习效果。
教具准备方面,可以准备一些音乐器材如铃铛、打击乐器等,以及一些舞蹈小道具如彩带、花束等,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
教学介绍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应对舞蹈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舞蹈的形式、动作特点和背后的故事或意义等。
浅谈舞蹈中幼儿表现力的培养
研究浅谈舞蹈中幼儿表现力的培养吴悠表现力——主要指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所显示自身潜在能力特点的凸显和流露。
艺术表现力主要指通过美的事物、美的作品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感染人,调动人的积极情感,激发人们运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对事物、作品的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应当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展示自我风采。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在艺术创造中的个性化表现。
本文通过案例,阐述了幼儿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策略,旨在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提高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一、排练中幼儿的“表现力”现状在排练舞蹈《兵娃娃》的过程中,奥奥动作力度明显不足,总做不够落落大方,无法表现军人英姿飒爽的肢体动作;文西在排练中表情僵硬、小玮总是一副笑嘻嘻、懒洋洋的样子,没有表现出军人情绪饱满、眼神坚定的神态;很多小朋友在排练一齐喊话的环节中,存在语速不一致,声音软绵无力等问题,无法通过整齐硬朗、铿锵有力的声音传达军人的气魄。
随着排练的持续进行,幼儿虽然能够做出舞蹈动作,但是仅仅停留在动作模仿的层面上,缺乏积极的改编或动作创作。
二、幼儿排练中“表现力”现状的成因(一)年龄特点幼儿在年龄特点的影响下,存在好动、好模仿以及好游戏的天性,排练作为发生在规则下的活动,需要幼儿用身体某一部分的感知觉器官参与到活动中来,幼儿会产生一种不适应感,再加上幼儿由于语言、动作和思维发育不完全,在表现过程中具有心有余力不足的感受。
(二)幼儿经验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做出身体反应。
可见,幼儿的生活、认知、以及操作经验是其进行表现活动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幼儿表现兴趣和表现能力的基础。
但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比较匮乏,在《兵娃娃》排练过程中,由于幼儿对解放军缺乏直观形象的认知,不了解解放军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特点,这就导致幼儿对表现对象的表现兴趣淡薄,无法完成良好的感受和表现活动。
舞蹈教学:少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孩子表现力的相关研究
少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孩子表现力的相关研究摘要:在少儿艺术教育中,舞蹈属于重要内容,在增强儿童体质的同时,可对儿童艺术水平、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培养。
同时,通过舞蹈对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还能够对其大脑想象空间进行扩展,促进其思想表达、情感抒发与控制能力的培养。
对此,本文基于舞蹈表现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相关的舞蹈教学建议。
关键词:儿童舞蹈;教学;表现力;培养一、前言对于儿童舞蹈教学,以往家长、教师的观念大多为对孩子的身体进行锻炼,以促进其健康的维持,大多未涉及孩子表现力方面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儿童舞蹈教学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对此,相关儿童舞蹈教师需积极对观念进行转变,有意识地将表现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体系中,通过多种措施对孩子的表现力进行培养,促进其艺术水平、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二、表现力培养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价值舞蹈这有着较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精神内涵,也属于表演艺术的一种,只有通过肢体动作对人物进行刻画、对故事情节进行展现,才能够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传递给观众。
总的来说,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对孩子的表现力进行培养,具有以下多个方面的价值:首先,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对美的理解与感受能力方面,儿童尚处于较弱状态,进行舞蹈教学时,需注重此能力的培养。
此时,对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引导其应用美的姿态来对自己进行展现,通过舞蹈作品的形象来对世界进行认识,可使孩子感受与欣赏美的能力提升。
其次,使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与成人一样,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不会全部外露,但在获得成功、遇到挫折等时,儿童会有不同的表现。
对此,教师可通过表现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舞蹈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达,并通过舞蹈对不同从场景、情景进行展现,以使其情感世界更为丰富。
最后,使孩子的艺术修养得以提升,舞蹈不仅是身体上的律动与舞台的一种娱乐形成,更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身体的律动、表情等对故事、自己内心世界进行表现,可使孩子艺术修养得以提升。
《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研究》 课题中期汇报材料 我们的课题《培养
《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研究》课题中期汇报材料我们的课题《培养《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研究》——课题中期汇报材料我们的课题《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的研究》自2006年11月立项以来,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吴中区教科室专家的指导下,对课题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
全园老师个个参与研究活动,在园内形成了人人都是课题研究者的氛围。
课题定了之后,考虑到这个课题比较大,很难操作,于是,我们又根据我们教学实际,分别从音乐、美术、语言着三大学科领域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把科研与教研结合起来,确立了三个子课题《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在文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这样,我们研究的范围小了,可操作性也强了。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做的是在园内创设艺术环境,营造艺术的氛围。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幼儿园的三个层面根据子课题分别创设了“品”、“秀”、“舞”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氛围。
一楼以语言为主,二楼以美术为主,三楼以音乐为主。
在一楼我们创设了图书角,小剧场,在走道的两块版面上,我们分别布置了经典的成语故事和童话故事,一方面让幼儿接触、了解一些比较经典的、传统的语成故事和童话故事,同时,布置在那里,也想让家长了解我们本阶段实施的内容,从而配合我们一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准备也分成几个阶段,这一阶段是让幼儿欣赏了解一些国内的、古代的内容。
等到下一次我们我们还准备收集国外的,近代的内容,具体由课题组组长介绍)。
二楼以美术为主,在二楼的走道里,我们将创设让幼儿欣赏的、操作的几个区域如涂鸦区、编织区、印染区等。
二楼的版面上我们布置了一些名画的欣赏(第一阶段布置的是很有名的花鸟画欣赏,这一些画的作者以国内为主 [齐白石、张大千],第二阶段我们布置了一些抽象画的欣赏[米罗、梵高、毕加索]我们布置这一版面的意图也有很多,一是想幼儿通过欣赏对美术活动有更浓厚的兴趣,二是对一些比较有名的中外画家有一定的了解,增长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三是我觉得教师在收集布置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幼儿表现力培养总结
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幼儿表现力培养总结引言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培养幼儿表现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情感、身体协调性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对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幼儿表现力的培养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幼儿表现力的重要性幼儿表现力是指幼儿通过动作、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式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意愿传达给他人的能力。
培养幼儿表现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表演舞蹈,幼儿可以更好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交流能力。
2.身体协调性:舞蹈需要幼儿运用全身肌肉,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审美修养: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蹈表演,幼儿可以培养审美修养,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
4.自信心培养:成功完成一次舞蹈表演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表演的热情。
二、幼儿表现力培养的方法和技巧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培养幼儿的表现力:1.激发兴趣:幼儿对舞蹈感兴趣时,他们会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展现出更好的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趣的舞蹈视频、讲解舞蹈的历史典故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2.肢体语言训练:幼儿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肢体语言来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肢体语言训练的游戏,例如模仿动物的动作、模仿自然界的景物等,使幼儿能够更自如地运用肢体语言。
3.面部表情训练:面部表情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一起观察并模仿不同情感的面部表情,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表达不同情感。
4.情感体验:将幼儿带入不同的情感体验中,例如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飞翔在天空中,或者是一朵在阳光下绽放的花朵。
通过情感体验,幼儿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并表现出不同情感。
5.舞蹈动作训练:舞蹈是培养幼儿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能力的舞蹈动作进行训练,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舞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三、创建有利于表现力培养的教学环境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需要创造有利于表现力培养的教学环境:1.激发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浅谈培养幼儿舞蹈的表现力
250浅谈培养幼儿舞蹈的表现力713304 陕西省乾县石牛社区中心幼儿园 陕西 乾县 吴会霞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罗素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要满足人的自身需要,教育要发展人,发展人的潜能,突出人的特长,打好创造的基石。
表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运用、表现,培养幼儿的表现能力,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幼教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幼儿表现力的培养。
一、增强幼儿表现自信心教师是孩子的引导者,是他们活动的关注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句鼓励的话,会让幼儿觉得自己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同,这对幼儿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反之,教师的一句讽刺、挖苦的话将会使幼儿表现力的火花就此熄灭。
我们要知道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是幼儿迈向成功的基点。
所以就要关注、支持幼儿的表现,以赞赏的目光赏识他们的表现,用鼓励的话语激励他们大胆表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表现活动中,我们要不吝啬自己的赞扬,给每位孩子以鼓励,让他们都能勇敢地迈向表现的舞台,大胆表现自己。
二、舞台表演是提升幼儿表现力的平台我们让幼儿观看电视、VCD中的一些节目,让幼儿欣赏别人精彩的表演,仔细观察、揣摩表演者的表情、神态,谈谈自己的体会,再结合自己上舞台的经验,逐步摸索出上舞台表演的要素:要有大胆的气魄、动听的声音、优美的舞姿等等,让幼儿在平时的表演中注意这些要素,并及时纠正幼儿不当的表演,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努力让幼儿表现得尽善尽美。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大胆地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给他们布置一个表演的舞台。
让他们尽可能的表现自己,因为这是一方展现幼儿风采的天地,在这里,小朋友们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
每逢节日,更要抓住时机。
如元旦节、六一节的庆祝活动,我们用拉花、皱纹纸,或者是和幼儿一起制作的简单的吊饰来布置教室、活动场地,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激起他们上台表演的浓厚兴趣。
幼儿园舞蹈教育课程实验报告
幼儿园舞蹈教育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探究幼儿园舞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战略;2. 分析教师的角色和幼儿的学习特点,增进对幼儿的理解;3. 创设各种歌舞活动,开拓幼儿的舞蹈表现力;4. 体验和掌握教学基本原则,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实验内容1. 活动目标:以幼儿中心为核心,按照季节、节日、主题等需求,创设歌舞活动,让幼儿主动参与、自我感受。
2. 活动形式:(1)集体活动:开展各种集体活动,进行歌咏、舞蹈、格言等主题活动,增强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分组活动: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进行舞蹈表演、游戏、大型运动等,增加互动学习的体验。
(3)个人活动:进行个人表演、创新表演、独唱、独舞等,帮助孩子在自我表现中提升自信。
三、实验步骤1. 分析孩子特点和发展阶段,创设符合幼儿认知和能力习惯的活动,确保活动目标达成。
2. 教师训练: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舞蹈表现力和舞蹈教学水平,及时反馈幼儿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创建活动环境:活动环境要快乐、温馨、人性化,针对孩子们特定的兴趣、能力、经验和成长阅历等多方面进行设计。
4. 制定实施计划:在整体和分群的情况下根据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幼儿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实施计划。
5. 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根据活动内容,确定学习方式、学习难点和重点,制作充分的教材。
6. 活动实施:教师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教学活动,在设定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
四、实验结果1. 幼儿在听、唱、舞、乐等方面的认知、表达和表演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在团体、小组、个人表演和互动中体现自信和自主。
2. 教师提高了舞蹈教育的水平和复杂性,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计划,挖掘幼儿的兴趣和主题资源,拓宽幼儿的视野。
3. 幼儿对于舞蹈教育加深了认识,体验了到不一样的课堂,回家后不断地模仿动作,主动提出再学习的愿望,重新审视舞蹈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
五、实验感想1. 舞蹈教育适合幼儿阶段,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增强幼儿内在动力和生活信心的有效方式。
关于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舞蹈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多家幼儿园的老师、家长和孩子进行了调查。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文献,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园舞蹈教育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教学内容与形式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内容包括基本舞步、舞蹈组合、舞蹈表演等。
教学方式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为主,辅以简单的讲解和指导。
一些幼儿园还会根据节日、季节等开展特色舞蹈教学活动,如中秋节赏月舞蹈、春天放风筝舞蹈等。
分析认为,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舞蹈基本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表现力。
但是,过于机械式的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师资力量与教学环境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的舞蹈教师都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
然而,部分幼儿园存在教师流动性大、培训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稳定。
教学环境方面,一些幼儿园的舞蹈教室设施简陋,缺乏专业的舞蹈道具和音响设备。
分析认为,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稳定性,有助于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改善教学环境,增加投入,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也是必要的。
3. 家长参与与评价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会关注孩子在舞蹈课上的表现,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
一些家长还会主动参与孩子的舞蹈排练和表演,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然而,部分家长对舞蹈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孩子的兴趣和全面发展。
分析认为,加强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对舞蹈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舞蹈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舞蹈教学:幼儿舞蹈表现力培养
幼儿舞蹈表现力培养摘要:本文通过肢体表现力和情感表现力两方面来分析了幼儿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
文章指出肢体表现力就像是笔,而情感表现力则是颜料,只有笔和颜料的结合才可以将舞蹈这幅绚丽的画卷完美的呈现出来。
关键词:肢体表现力;情感表现力;幼儿;舞蹈教学幼儿舞蹈教学中表现力应该分为两项,一是肢体表现力;二是情感表现力。
肢体表现力就是指表现出的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优美性;而情感表现力自然是指在舞蹈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具有真切性和丰富性等。
如此,我们就来通过这两点简单分析一下,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表现力该如何培养。
我们先来说说肢体表现力。
每一个舞蹈都是靠不同的舞蹈动作堆砌起来的,如果说一个舞蹈作品是一栋建筑,那么动作就是那些一砖一瓦,所以,肢体表现力是舞蹈的基础。
在幼儿舞蹈课堂上,肢体的学习最初便是模仿了。
模仿老师,模仿各种生物或各种形态,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一种本能天性。
所以,作为老师,要精心安排好每一节课,让幼儿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肢体表现力。
一、设置快乐的情景对于幼儿舞蹈课堂来说,一堂生动有趣的舞蹈课比一堂严格要求的舞蹈课堂有质量的多。
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孩子们两两做伙伴来进行动作教学,这样既触动了孩子的兴趣,也让孩子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了知识。
例如:学习舞蹈《小燕子》,这种耳熟能详的歌曲会让幼儿有一种熟悉感,这种熟悉感会使幼儿的兴趣和课堂质量提升,让孩子们边跳边唱,这样课堂氛围就显得轻松愉快了。
在孩子们边跳边唱的过程中,让她们进行面对面的动作交流———“飞呀飞”、“跑呀跑”、转圈、拍手等搭配的肢体动作。
在这样快乐的氛围下,肢体的动作自然就放松下来,久而久之,肢体的动作表现力就会加强。
二、利用合适的道具道具在舞蹈作品中常常出现,经常作为辅助和点睛之笔来用。
而在幼儿舞蹈课堂上,道具可以激发起孩子对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常常发现,在课程上运用道具孩子会比较活跃。
例如:我教授舞蹈组合《跳皮筋》,当我没有将皮筋带入课堂的时候,我发现孩子迈步跳的时候幅度很小,有的孩子基本不抬脚,仅仅只是双脚贴着地面蹭过去。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舞蹈表现力研究总结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舞蹈表现力研究总结
本文主要围绕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舞蹈表现力进行研究,并对此进行总结。
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舞蹈表现力来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归纳总结,梳理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研究者认为在幼儿园教学中,舞蹈表现力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因为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舞蹈形式的表现,通过舞蹈可以展示出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性认知。
其次,幼儿教师在使用舞蹈表现力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
例如,应准确选择音乐,并在合适的时机运用舞蹈表现力。
同时,教师的身体语言和情感表现也需要与音乐表达的情感保持一致,这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另外,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舞蹈表现力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使用,如视觉艺术和戏剧表演。
这些形式的结合可以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
最后,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研究的限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研究
者认为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舞蹈表现力,以及
幼儿表现力的评估和改进。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
总体而言,本文围绕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舞蹈表现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研究者发现,舞蹈表现力是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幼儿教师如何准确地运用舞蹈表现力,并探讨幼儿表现力的评估和改进。
幼儿园舞蹈教学研究总结
幼儿园舞蹈教学研究总结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身体素质、发展感官协调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因此,对幼儿园舞蹈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幼儿园舞蹈教学应具备的特点1.趣味性和生动性幼儿园舞蹈教学应该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幼儿的注意力非常短暂,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生动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简单性和易于理解性幼儿园舞蹈教学应该尽量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发展特点。
教师应该把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步骤,让幼儿易于理解。
3.灵活性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认知能力处于不断变化的发展阶段,因此幼儿园舞蹈教学应该具有灵活性。
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确保教学效果最优。
4.安全性和健康性幼儿园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安全性和健康性。
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避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伤害,同时也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二、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1.模仿法模仿法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方法。
教师应该通过示范、口头指导等方式,让幼儿进行模仿和学习。
通过反复训练,幼儿可以逐渐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分步法分步法是在模仿法的基础上进行拆解和分解动作,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学习单个动作,再逐步组合和嵌入整个舞蹈中。
3.游戏法游戏法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方法。
通过将舞蹈与游戏相结合,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舞蹈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
4.童谣法童谣法是一种通过歌曲来辅助舞蹈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歌曲来配合舞蹈动作的学习,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舞蹈内容。
5.情境法情境法是一种通过情景模拟来进行舞蹈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具体情景中,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和角色来学习舞蹈动作和表现技巧。
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培养孩子的音乐表现力和舞蹈能力
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培养孩子的音乐表现力和舞蹈能力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艺术的重要阶段,音乐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班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对世界好奇、想象力丰富、表现欲望强烈的阶段,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舞蹈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理论基础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美国幼儿园音乐舞蹈教育家、舞蹈学家伊莉蓮.古斯丁提出,幼儿舞蹈教学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创造。
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身体发展规律,设计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舞蹈教案。
二、教案设计 1. 音乐启蒙:在教学最初阶段,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和音乐情境创设,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2. 舞蹈基础动作训练:在音乐启蒙的基础上,引入基础舞蹈动作的训练,如转圈、起伏、跳跃等,培养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3. 舞蹈创作:通过音乐的启发,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舞蹈创作,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想象力。
4. 舞蹈表演:最后阶段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小型舞蹈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幼儿舞蹈教学的培养目标,如培养孩子的音乐表现力、舞蹈能力和自信心。
2. 教材准备:选择适合中班幼儿的音乐和舞蹈教材,并准备相关的教具和道具。
3. 教学流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引导孩子们逐步掌握舞蹈基础动作和创作技巧。
4. 教学评估:定期对孩子们进行舞蹈表现和创作能力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多年,我深切地感受到舞蹈教学对幼儿的影响。
通过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舞蹈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在音乐和舞蹈中可以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展示出对美的独特认知,这对他们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舞蹈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在幼儿园教育中,舞蹈教育是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舞蹈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教研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舞蹈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总结如下: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舞蹈教育的认识,明确舞蹈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丰富教师的舞蹈教学经验,提高舞蹈教学水平。
3. 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舞蹈素养。
三、教研内容1. 舞蹈教育理念的学习本次教研活动首先对舞蹈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师们共同学习了舞蹈教育的定义、目标、原则和方法,明确了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舞蹈教材的筛选与整理针对幼儿园舞蹈教学,教师们对现有的舞蹈教材进行了筛选与整理,挑选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舞蹈作品。
同时,结合教材特点,教师们对舞蹈动作、音乐、道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3. 舞蹈教学方法的探讨针对舞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们共同探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将舞蹈动作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舞蹈。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幼儿直观地学习舞蹈动作。
(4)合作教学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舞蹈作品。
4. 舞蹈教学案例分享为了提高教师们的舞蹈教学水平,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案例。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教研成果1. 教师舞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舞蹈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舞蹈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2. 幼儿舞蹈素养得到提升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幼儿的舞蹈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幼儿们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舞蹈动作掌握得更加熟练,舞蹈表现力更加丰富。
幼儿园舞蹈课程的表现力培养
幼儿园舞蹈课程的表现力培养引言舞蹈是一门艺术,它能够通过肢体动作、音乐与节奏的结合,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并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舞蹈不仅是一种活动方式,更是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在幼儿园舞蹈课程中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表现力。
一、课程设置与目标1.课程设置幼儿园舞蹈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集体活动,让孩子们体验舞蹈的乐趣,提升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课程应包括舞蹈基本功的培养、舞蹈动作的学习以及舞蹈表演的实践等内容。
2.目标设定•培养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培养孩子们的舞蹈基本功,包括步伐、姿势、动作等方面。
•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启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舞蹈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1.课程设计针对幼儿园舞蹈课程的表现力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以下课程内容:•舞蹈基本功训练:集中训练孩子们的姿势、动作和节奏感,提升他们的舞蹈基本功。
•舞蹈动作学习:引导孩子们学习各种舞蹈动作,如转身、跳跃等,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
•舞蹈编排与排练: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舞蹈编排,让他们参与创作过程,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舞台表演与演出:安排舞台表演和演出机会,让孩子们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的舞蹈成果,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2.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舞蹈学习,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舞蹈。
•示范教学:老师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孩子们模仿,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舞蹈技巧。
•分组合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舞蹈编排和排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舞台表演训练:安排孩子们进行舞台表演训练,模拟真实演出情境,帮助他们适应舞台环境,提升演出能力。
三、培养孩子表现力的方法和技巧1.鼓励表达和沟通在舞蹈课程中,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培养他们表现力的重要方法。
幼儿园舞蹈教学实验总结报告
幼儿园舞蹈教学实验总结报告幼儿园舞蹈教学实验总结报告一、引言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舞蹈基础和教学经验,同时需要注重幼儿的发展需求,在课堂中注重情感体验的培养,建立互信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舞蹈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三、实验内容1.舞蹈教学须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幼儿思维和感性的统一。
通过体验、感受、演绎、创造,使幼儿愉悦学习、身心协调发展。
2.舞蹈教学须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加强肢体语言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析舞蹈动机、韵律节奏、身体动作及表达情感等要素,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使幼儿逐步掌握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
3.舞蹈教学须注重情感教育的培养。
通过引导幼儿体验自己和别人的情感、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来加强情感教育的培养,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实验教学法,采用小组授课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1.小组授课(1)选材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幼儿,选用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舞蹈作为教学材料,以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
(2)教案设计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不同的教案,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材讲解通过细致耐心的文化教育,引导幼儿尊重科学、尊重艺术,注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
2.个别教学(1)教学内容的设置因个体差异巨大,有的孩子体能好、感情外向,对于舞蹈教学上不会遇到太大问题;有些孩子则反之。
个别教学正好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让教学更加有效。
(2)个别指导的时间调控在多人集体中,一些需要更多资源或者更多时间的幼儿,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情绪受到大的影响,就需要专业教练的指导。
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舞蹈教学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注重情感教育的培养,加强肢体语言和表演能力的培养,同时考虑到幼儿个体差异的影响,采用小组授课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在舞蹈教学中愉悦学习,身心协调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幼儿舞蹈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幼儿舞蹈教学实验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李岚清副总理曾强调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园抓起,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科技技术发展、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新世纪,中化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中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现存幼儿园的儿童,正是将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非常重大,要使他们将来能承担这一重任,就必须从现在抓起,从幼儿阶段起实施素质教育,因为幼儿时期正是身体成长、智力形成、习惯养成、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十分很重要。
幼儿舞蹈是教学的一个分点,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了: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培养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
在艺术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崭新的新文化社会,年轻的爸爸妈妈正逐渐意识到拥有健康、自信而良好的形体,是下一代成为高素质一代所不可缺的条件,幼儿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是人的一生中的重要阶段,组织幼儿参加适宜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其骨骼、肌肉、心脏和呼吸器官的健康发育,而且有利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生理机能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幼儿的新陈代谢,同时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二、实验对象、周期、方法:(一)实验对象:确定第一幼儿园小二班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人数34人,年龄3岁。
(二)实验时间:(共三年)本实验于2001年3月――2004年7月,周期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1年3月――2001年7月)2.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4年3月)3.总结阶段(2004年2月――2004年7月)(三)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问卷法、观察法、调查法、对比法等多种方法,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进行实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中班幼儿舞蹈表现力的研究报告
培养中班幼儿舞蹈表现力的研究报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开展,我们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独特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发挥幼儿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能为幼儿自由表现自我提供广阔的天地。
其中舞蹈活动又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④如何使幼儿在舞蹈活动中更充分的表现自我,成为我研究的题目,下面就从——幼儿舞蹈活动中表现力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孩子们刚升入中班时,我发现当他们听见音乐时,都会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
这说明幼儿喜欢在舞蹈活动中进行表现,可一旦有人看时,幼儿的表情就拘紧了,动作更少了,甚至不动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应如何让幼儿的动作更美,表情更自然,并能大胆的表现自我呢?这是需要我认真分析和研究的。
二、研究目的
1、探索中班幼儿在舞蹈活动中表现力发展的可能性。
2、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舞蹈活动中表现力的发展。
三、研究对象
4岁—5岁半的中班幼儿35人
,女孩19人,男孩16人。
四、研究方法及步骤
观察法:对每位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每个人不同的真实反映及动作。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能够培养中班幼儿舞蹈表现力的方法。
具体的研究步骤:
1、学期初对全体幼儿进行初次观察和评价。
2、对幼儿实施为期一年的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确定教育目标:
A、引导幼儿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不断丰富和美化幼儿舞蹈动作,
B、帮助幼儿在舞蹈动作中树立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
◆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宽松和谐的环境能给幼儿心情愉悦的感觉,能使幼儿更好的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能更好的使幼儿表现自我。
尊重幼儿富有个性的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欣赏幼儿美的表现是教师创设环境的关键。
◆利用各种教育途经:
A、日常生
活的随机教育
《纲要》中要求我们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于是在入园,晨间活动、课间操、离园等环节,让幼儿去欣赏音乐,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丰富幼儿生活化动作。
B、区域游戏活动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活动区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可以自由选择音乐,自由的去分配角色,选择材料进行表演,幼儿在互相欣赏中,锻炼了胆量,体验了表现的快乐。
C、专门的教育活动
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美的动作得到提升,可以比较集中
的理解音乐的性质,可以在集体中树立幼儿的形象,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D、家园合作
家长是我们最好的教育伙伴,家庭的影响对幼儿作用很大,家长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会直接提高幼儿对舞蹈表现的兴趣,形成敢于表现的良好个性品质。
3、学年末进行第二次观察评价,完善研究目标、方法和途径。
五、研究结果
1、舞蹈表现力观察测试结果:(中三班幼儿35人)
时间
内容
项目
[1][2][3][4]下一页
《培养中班幼儿舞蹈表现力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