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能够掌握相关诗歌鉴赏技巧,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文学艺术的感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代诗歌鉴赏:学习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了解他们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2. 文言文阅读:学习《论语》中的经典文章,了解孔子的思想和人生哲学,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论语》中的经典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重点分析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意境。

2.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以及诗歌的抽象表达和意象建构,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单元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背景知识和观看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听力训练:通过听课文录音和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诗歌创作等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播放音频等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逐段分析《论语》中的经典文章,讲解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3. 诗歌鉴赏:学习唐代诗人的作品,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分享对文言文和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分析文本。

必修三第三单元备课说明

必修三第三单元备课说明

必修三第三单元备课说明2016.3.15单元内容:古代议论性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两篇,汉代散文一篇,唐代散文一篇。

《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孟子散文是对话体论辩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

《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荀子散文体制宏大,逻辑性强。

《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之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贾谊散文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勇于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主张,写得深切著明。

《师说》韩愈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

韩愈散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

教学重点:1.熟读背诵课文,2.理解并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通过教辅资料之基础梳理题及课后练习题来落实文言知识点),3.积累古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赏析每篇散文的论证手法,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

2.了解诸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能力培养: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教学设想: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

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步骤:第一步,学生自读,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并用笔圈出重难点;第二步,教师检查自读情况,对重点文言知识点和古文化常识进行强调;第三步,教师引领学生理清文章结构,结合背景分析文章写作特点。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理解孟子“仁政”的思想。

人教版必修三英语第三单元教案TalkingaboutPhysicalAppearance

人教版必修三英语第三单元教案TalkingaboutPhysicalAppearance

人教版必修三英语第三单元教案TalkingaboutPhysicalAppearance--Talking about PhysicalAppearance(Unit 3)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讲述的是如何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涉及到的语法主要是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同时还有一些逊色与胜任的表达方式。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教学如何使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描述技巧,从而进行更准确地表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熟练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并使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相关的逊色与胜任的表达方式。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阅读、听力和口语练习,达到基本的交流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辨别身体部位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使其能够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

2.鼓励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扬创新思维,锻炼自我表达的勇气和能力。

教学重点:1.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和逊色与胜任的表达方式的掌握。

2.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运用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和逊色与胜任的表达方式。

2.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提高其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 ( Pre-task preparation)1.教师准备相关的物品,以便于学生在描述一个人的外貌时有具体的东西可以参考。

2.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课文,了解相关的语言点和表达方式。

二.引入 (Introduction)1.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者是展示图片,引入对话题的思考。

2.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趣的人物,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新课教学 (New content)1.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adjectives)a.讲解基本的用法和规则。

剖析《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中的主题探究教学设计

剖析《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中的主题探究教学设计

本文旨在分析《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中的主题探究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突出了主题探究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

一、教学目该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主题探究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主题探究。

通过阅读实例,让学生形成主题探究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步骤该教学设计涵盖了三个步骤:预习,课堂学习和学生团队合作探究。

1.预习:学生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了解课文主题和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2.课堂学习:a.了解主题探究的过程教师通过授课的方式,简要介绍主题探究的过程,包括如何确定主题,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信息等。

b.阅读实例教师介绍主题探究的实例,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逐步了解主题探究的具体操作。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转化抽象概念为实际操作。

c.课堂讨论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主题,并就主题进行思维和讨论。

同时,教师能够即时提供答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题和内容。

3.学生团队合作探究a.组建学生团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三到五个成员。

b.探究主题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主题并独立进行探究,主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探究主题的范围必须在本单元内。

c.资料收集和分析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采访、观察等方式收集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分类、分析、总结等操作,最终得出结论。

d.学生展示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展示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主题探究成果,展示可以通过PPT、报告等形式进行。

三、教学效果该教学设计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促进学生思考主题通过阅读实例、课堂讨论和小组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主题并形成相关的想法和观点。

2.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小组探究中,学生需要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系统地理解主题和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unit3单元整体教学

人教版必修三unit3单元整体教学

人教版必修三 unit 3 单元整体教学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能够正确运用于语境中。

2. 了解并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法知识,包括定语从句、虚拟语气等。

3. 理解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材料,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和情感表达。

4.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单词和短语的掌握及运用。

2. 定语从句的理解和使用。

3. 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与分析。

4.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复杂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2. 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词汇和短语的学习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能够正确运用于日常交流和写作表达中。

2. 语法知识的讲解重点讲解定语从句和虚拟语气等语法知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并能够正确应用于实际语境中。

3. 阅读材料的学习与理解导入本单元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学意义和情感表达,并进行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五、教学手段1. PPT课件2. 多媒体设备3. 教材配套音频4. 课堂练习题册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教学、作业练习、阅读分析及口语表达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八、课外拓展在整体教学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包括文学作品赏析、英语报刊阅读、影视欣赏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

2024秋季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

2024秋季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2024秋季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理解民族精神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的核心作用。

2.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内涵,理解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3.法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弘扬民族精神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联系。

4.公共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要素。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如何将中华民族精神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其现代价值。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资料)•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事迹•当代弘扬民族精神的典型案例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具体案例展开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精神的力量。

•案例分析法:选取历史和现代典型案例,分析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作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引入:讲述一个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如岳飞精忠报国、钱学森回国建设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设疑激思:提问:“这些故事背后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何意义?”2. 新课教学2.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定义阐述: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强调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要素解析:详细讲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结合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实例进行说明。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表现•历史回顾:按照时间线索,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件和人物,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

interest, the teacher can hold a competition among them.教学重点1.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and speaking skills.2. Let students read and act the play.3. Have students learn to use the expressions t o order food.教学难点1.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o use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skimming, scanning, and so on.2. Get students to act the play.3. Have students make a dialogue at the restaurant.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Get students to learn some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art.2. Get students to read the play.3. Let students learn the expressions of ordering food.过程与方法目标1.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and enable them to learn how to use different reading strategies to read different reading materials.2. Enable student s to understand and act out the play.3. Have students learn how to use the expressions to order foo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of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and acting this play.2.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group cooperation and teamwork.四、教学方法Problems probing method. Work in groupsMake a quiz for the students to find out how much they already know about Mark Twain, Ask students to answer questions by groups. The questions are as follows:1.What was the real name of Mark Twain?2.What was his job?3.Can you name one of his famous novels?五、教学过程→Step 1 Revision1. Check the homework exercises.2.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 words of U3.→Step 2 Warming up1. Ask students to make a list of all the changes that Henry has made to his life.2. Have them in pairs discuss what difference they think this will make to the way people treat him and report their ideas to the class.3. Learn more about Mark Twain. Then list some popular novels such as The Adventures of TomSawyer,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百度知道]→Step 3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million pound note[百度知道]Step 4 listen to the tape1. Ask the all turn to Page 17.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ctⅠ, Scene 3.2. Let them listen carefully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3. Play the tape again to check and have the correct answers.→Step 5 Reading and speaking task1.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irs.1) Where did Henry come from?2) Why was Henry in London?3) What happened to Henry?→Step5 See the movie [百度知道]Let a group retell the story and start a role play.→Step 6 Think overDo you know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pound and RMB?[百度知道]→Step 6 Homework1. Finish the Workbook exercises.2. Review the contents of the unit and complete Summing Up on Page 24.六、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很有挖掘、开发的价值,通过the waiter和老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细致刻画出两个市井人物的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

人教版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reading for writing教案

人教版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reading for writing教案

人教版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reading for writing教案Unit 3 Reading for Writing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一些重大节日的传统方法和历史。

2.通过阅读和写作技能的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3.帮助学生在词汇、语法和写作方面提高自己的技能。

【教学重点】。

1.学生必须熟悉传统的节日和庆典。

2.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不同的庆典和文化。

3.学生必须能够用英语发表意见和写作思考。

【教学难点】。

1.如何根据文本理解文化和庆典活动。

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口语表达能力。

3.如何评估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教学,黑板讲解,学生讨论,学生阅读练习,学生写作,小组互动,学生演讲,并采用查询等策略。

【教学步骤】。

Step 1 概述课程和目标。

教师向学生介绍第三单元的主题,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预期的技能水平,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期望能够达到的技能和知识。

Step 2 学术词汇表和口头表达。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术语的列表,这些术语与节日和庆典有关,或与文化和习俗有关。

教师会冷静地对每一个术语进行解释。

后,要求学生反复说这些术语,以尽量熟练掌握,并进行口头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在英语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Step 3 阅读理解和分析。

教师分配课文,有可能包括多个篇章,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技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估。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寻找关键内容。

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解释课文。

教师可以通过黑板引导讨论,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Step 4 串讲和口头演讲。

要求学生口述内容,并向同学们展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看看他们能否进一步理解所学到的新知识。

通过“串课”和口头演讲,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维和理解。

Step 5 搜集资料、撰写文章。

学生阅读文本,了解庆典和历史文化的细节,并搜集资料,构建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下自己的文章。

Step 6 小组分享和讨论。

高中语文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语文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说明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古代议论散文。

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一是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熟读背诵课文。

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常用词。

只有将一篇文言文的每个词语的意思都弄清楚了,才有可能将整篇文章读懂。

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意义,对文言文词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掌握、积累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X的翻译练习,在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的朗读背诵,是文言阅读教学的主要训练方式。

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质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遇到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把疑问提出来。

语言文字,有浅层意思,有深层含义。

无论浅层深层,有疑而问,都是质疑。

本单元要求的质疑,主要指这一类。

这一类质疑,就是钻研精神。

只有质疑解难,才能达到深入透彻的理解。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那么小进,大疑那么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另一类质疑,是不同意作者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

这一类质疑,那么是怀疑精神。

没有怀疑精神,只能墨守成规。

只有勇于怀疑,才不致盲从,把认识推向前进。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怀疑,常常是获得真理的先导。

质疑解难的过程往往是“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

怎样从“无疑〞到“有疑〞呢?一句话,就是要深入钻研。

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头脑中会不断出现问题:“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跟事实符合不符合〞,如此等等。

本来没有疑问的地方就会发现疑问。

深入浅出的文章,言简意丰的文章,更要深入钻研,细心玩味。

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

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门径和方法,如怎样联系上下文,达到融会贯通;怎样联系实例,达到化难为易;怎样参考有关资料,到文章外面去寻求答案等等。

英语必修三unit3 教案

英语必修三unit3 教案

英语必修三unit3 教案教案标题:英语必修三 Unit 3 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有关环境问题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3.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2. 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单元教材和相关练习题。

3. 词汇表和短语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环境问题的话题。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Step 2:词汇和短语学习(1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词汇和短语的图片或示意图,呈现新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跟读并重复词汇和短语,教师进行发音指导。

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词汇和短语的记忆和巩固练习,如词汇卡片配对、填空等。

Step 3:听力训练(20分钟)1. 教师播放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听取关键信息。

2. 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练习,如选择题、填空等。

3. 教师进行听力答案讲解和反馈。

Step 4:口语表达(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有关环境问题的话题,如"Should plastic bagsbe banned?"。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互动交流。

3.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Step 5: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文章或短文。

2. 学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3. 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和解释。

Step 6:写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讨论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短文。

2. 学生相互交换作文,并进行修改和改进。

必修三英语unit3教案

必修三英语unit3教案

必修三英语unit3教案教案标题:必修三英语 Unit 3 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本、多媒体设备、教学PPT、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相关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课的主题。

Step 2: 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等方式,讲解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

2. 结合例句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Step 3: 听说训练(20分钟)1. 播放相关录音或视频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2. 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口语练习,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Step 4: 阅读训练(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和主题。

Step 5: 写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写作任务,如写一篇短文、写一封信等。

2.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质量。

Step 6: 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法和词汇。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相互检查答案。

Step 7: 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必修三英语unit3说课稿

必修三英语unit3说课稿

必修三英语unit3说课稿在编写必修三英语Unit 3的说课稿时,我们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以及评价与反馈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说课稿内容:课程名称:必修三英语Unit 3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

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文化差异的热情。

教学内容:1. 核心词汇:包括本单元出现的新单词和短语。

2. 语法点:本单元涉及的语法结构,如时态、语态等。

3. 阅读材料:选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口语练习: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

3. 情景模拟:创设真实或模拟的语言使用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语言。

教学过程:1. 导入(Lead-in):通过图片、视频或问题引入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介绍新词汇和语法点,通过例句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Practice):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填空、改错、翻译等,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4. 应用(Application):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Summary):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学生活动:1. 个人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小组合作: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指定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展示(Presentation):在班级前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评价与反馈: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高中语文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语文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说明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古代议论散文。

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一是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熟读背诵课文。

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常用词。

只有将一篇文言文的每个词语的意思都弄清楚了,才有可能将整篇文章读懂。

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意义,对文言文词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掌握、积累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的翻译练习,在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的朗读背诵,是文言阅读教学的主要训练方式。

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质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遇到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把疑问提出来。

语言文字,有浅层意思,有深层含义。

无论浅层深层,有疑而问,都是质疑。

本单元要求的质疑,主要指这一类。

这一类质疑,就是钻研精神。

只有质疑解难,才能达到深入透彻的理解。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另一类质疑,是不同意作者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

这一类质疑,则是怀疑精神。

没有怀疑精神,只能墨守成规。

只有勇于怀疑,才不致盲从,把认识推向前进。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怀疑,常常是获得真理的先导。

质疑解难的过程往往是“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

怎样从“无疑”到“有疑”呢?一句话,就是要深入钻研。

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头脑中会不断出现问题:“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跟事实符合不符合”,如此等等。

本来没有疑问的地方就会发现疑问。

深入浅出的文章,言简意丰的文章,更要深入钻研,细心玩味。

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

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门径和方法,如怎样联系上下文,达到融会贯通;怎样联系实例,达到化难为易;怎样参考有关资料,到文章外面去寻求答案等等。

英语必修三unit3教案

英语必修三unit3教案

英语必修三unit3教案教案标题:Exploring Culture through Language - Unit 3: English Compulsory 3 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探索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理解力。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2. 学习并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的理解和接受。

2. 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

3. 录音设备和音频材料。

4. 文化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国际文化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跨文化主题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不同文化背景对语言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目标。

2. 分享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的例子,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通过PPT和多媒体素材,讲解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听说训练(20分钟)1. 听力练习:播放相关录音材料,要求学生听取关键信息并回答问题。

2. 口语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并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鼓励他们使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

四、阅读训练(15分钟)1. 学生阅读相关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 分组讨论阅读材料中提到的文化差异,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五、写作训练(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

六、拓展活动(10分钟)1. 分组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并进行同学间的互动和讨论。

2. 观看相关文化视频,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跨文化视野。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由一个黑人孩子为了黑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足球梦想的故事,扩展到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反映了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一起看看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欢迎查阅!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及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质疑——点拨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我期待着那一天》主要内容:由一个黑人孩子为了黑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足球梦想的故事,扩展到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反映了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以及仍然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武装冲突。

让我们期待那真正和平、民主、自由的一天。

二、导入:的确,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及差的环境里生活。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其实这个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有一个梦想》。

(1分钟)三、复习:上节课我们理清了*的结构层次,领悟了*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明确:通过这次演讲唤醒黑人,给黑人以信心,去为争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

(2分钟)四、学生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默记30秒。

(2分钟)五、品味精彩语言(独立思考3分钟,讨论3分钟)1、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美国没有屡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明确:空头支票指“虚假的承诺,不能兑现的空话”表达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觉地投入战斗。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 第三册Unit 3 教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 第三册Unit 3  教案

M3 U3 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设计&学案一、文本解读该阅读文本是一则旅行日记。

在日记中,中国学生Li Lan记录了自己的加州之行,并主要介绍了在旧金山一天的行程和所见所闻所感,从最初对地震后重建的旧金山的建筑产生兴趣到探索这个城市,慢慢体会到多元文化对它的不同方面的影响。

旅行日记与日记相似,首行是日期,正文即主体部分,常以第一人称讲述在旅行地参观的景点、参与的活动和旅行的感受。

本篇旅行日记结构清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再旧金山一天的行程。

第一段描述了作者对旧金山的第一印象。

第二、三、四分别叙述了作者上午、下午、傍晚在旧金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

第五段叙述了第二天的行程安排。

贯穿该旅行日记的主线是旧金山的多元文化,作者在一天的旅行过程中体验和体会到了多元文化在这个城市的各个方面的体现。

在阅读策略方面,学生通过寻读快速浏览文本,找到一些特殊信息,如时间、地点等;通过细读文本,提取、梳理和加工作者活动、感想、印象等,并用结构图呈现出来(Classify and organize information by drawing a diagram)。

二、课时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1. 运用寻读策略,寻找、提取旅行时间、地点、图片,分析语篇类型。

2. 运用提取、梳理、加工、归纳等策略,寻找和梳理旅行活动,归纳和推断作者旅行的感想,并用结构图加以呈现,积累相关主题语言。

3.讨论旧金山多元文化的特点和成因。

4. 讨论多元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旧金山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影响;指导学生使用结构图分类和整理文本信息,从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逻辑。

四、设计思路教师首先以一则San Francisco的介绍视频为导入,要求学生找出视频中涉及的地点,随后分享want to know,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主题词汇;讨论diverse culture的意思,引出单元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寻读定位旅行地点、时间、图片,分析旅行日记的语篇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提取、梳理、加工信息等阅读策略,持续默读,聚焦文本主要内容,分组完成作者旅行见闻和感想的结构图;然后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概括旧金山多元文化的特点,推断、归纳多元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后引导学生以V-log的形式介绍这个多元文化的为特点的城市,整合输出语言。

必修三unit3 教案

必修三unit3 教案

必修三unit3 教案教案标题:必修三 Unit 3 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短语;2.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使用被动语态;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讨论和描述不同的城市。

教学重点:1. 词汇和短语的掌握;2. 被动语态的正确使用;3. 城市的描述和讨论。

教学难点:1. 被动语态的正确使用;2. 城市的描述和讨论。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单词卡片和图片;3. 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城市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城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城市和不喜欢的城市,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2: 词汇和短语学习(15分钟)1. 分发单词卡片,让学生阅读并尝试发音。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解释单词的意思。

3.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和短语的搭配练习,例如:“traffic jam”,“skyscraper”等。

Step 3: 语法学习(2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被动语态的用法和结构,并解释其基本规则。

2. 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句,让他们尝试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巩固被动语态的用法。

Step 4: 阅读和讨论(20分钟)1. 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有关不同城市的文章。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不同城市的看法和观点。

3. 鼓励学生使用被动语态和所学的词汇和短语来描述和讨论城市。

Step 5: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被动语态的正确使用和城市描述的技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城市的短文,使用被动语态和所学的词汇和短语进行描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短语,理解并正确使用被动语态,能够用英语进行城市的描述和讨论。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作业,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5.观察与思考: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法治现象,记录一则与全面依法治国相关的事例,分析其背后的法治原则和作用。要求:不少于300字,真实、具体。
6.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本关于法治建设的书籍或文章,如《法治的细节》等,撰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少于500字,体现对法治建设的理解和思考。
7.家庭作业:请家长参与,与学生一起讨论家庭中的法治问题,如家庭规则制定、遵守等,共同撰写一篇家庭法治故事。要求:不少于600字,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
3.开展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的力量,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法治的情感,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思维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3.情感态度:学生对法治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尚需加强,部分学生可能对法治存在误解和质疑。
4.学习兴趣:学生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较为关注,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全面依法治国的兴趣。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正确的法治观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坚定的法治信仰。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重难点:
-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独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说明
一、单元编排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语文必修一”至“语文必修五”五个模块。

而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要完成“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教学的内容是古代议论性散文。

有议论治国得失的《寡人之于国也》,有总结国家兴亡教训的《过秦论》,有讨论治学、求师的态度方法的《劝学》《师说》。

二、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是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而朗读、背诵、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和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单元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对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要求,制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想、层次,识记积累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

2、鉴赏学习文章的论证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是对话体论辩文,说理形象,明白晓畅,论辩有力,气势雄浑;《劝学》说理透辟,逻辑严密,骈散结合,琅琅上口;《过秦论》深切著明,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师说》取精用宏,浑浩流转。

3、是注意训练质疑解难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1、认真诵读,通过诵读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妙处。

重视朗读和背诵指导。

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动对文意的理解,以“读”促进语感的培养。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提高自身修养。

关注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作者思想的内涵,了解作者创作的风格。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劝学》学习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2.翻译全文,理解文意,学习本文比喻论证方法以及论证的逻辑。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了解作者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过秦论》学习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
3、
4、5段。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师说》学习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二)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