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第三次浪潮》是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代表作之一。阐述了由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作者认为,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个事情名之曰“第三次浪潮文明”。第三次浪潮时期,以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这个时代,鼓励个人人性发展,但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培养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在第三次浪潮条件下发展新的民主,摈弃谬误和吓人的观念。“第三次浪潮文明”,是对未来社会设计的一种蓝图,其立足点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一些重要观点。20年前的《第三次浪潮》在打开国门之初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冲击,其影响至今仍然连绵不绝。当前,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信息经济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形态。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同时也必将对企业的管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管理
一、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已出现。发展到了今天,信息化早已成为了一种知识产业,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
从概念上来说,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手段,并将这些手段最大化地应用到社会中的各个经济领域当中,去完善我国的信息产业体系,最终能够达到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的根本目的,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得以更加进步。和传统的工业化相比,信息化能够形成一个全新的经济和社会格局,在这个全新的格局中,信息化作为国有企业中管理的基础,竞争的关键,自一出现就成为了比物质和能源来说更加重要的企业资源。
(一)信息化对企业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影响
1、企业信息化手段的采用,使得经济生活完全打破文化习俗的影响,排除了语言交际的障碍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使整个世界联为一体。网络本已客观存在,无论你上不上去都面临着由网络带来的全球化竞争。这对企业而言,明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网络本身所能提供的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经营成本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从这些功能角度说,它显然是一个潜在的已经看得见的对企业比较成本发生巨大影响的现代工具手段,所以企业信息化本身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要素流转方式的变化。在发展信息化问题上,必须十分强调物流配送能力,强调物流体制方式的改造。应当看到,我们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留传下来的整个物流系统已经严重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体系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很好地研究自身既有的销售网络应当如何加以改造。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一些大公司在选择合资合作伙伴时,十分关注中方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网络基础。企业信息化的出现对物流系统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3、结算方式和企业间信用问题。在企业的运作环境当中,整个银行服务和企业自身对资金流控制能力以及在企业运作当中的信用形象、结算方式的变化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企业信息化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好的信用系统来支撑,没有一个法律体系来支撑,根本就是镜花水月。
(二)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挑战
信息化本身只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这种工具和手段是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而支付能力、信誉能力是参与的门槛。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挑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用在企业信息化中独特的资本能力对传统经营理念的挑战。
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信用观念,这是我们经济生活中需要特别强调的东西,因为在企业信息化活动当中,完全凭借着你自己的陈述、你的账号、你的密码,银行只能提供与此相关的服务和监督。在我国的法律和整个社会信用还不是非常完善的情况下,就只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自律能力。现代企业信息化活动和谈判活动当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信用背景,信用支撑实际上发挥了一种独特的资本功能。
2、订货过程的变化对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是见货数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但是,在企业信息化条件下交易方式已经行不通。这就是,过去那种眼见为实的商务活动观念必须转变,由于不能看到货,只是在网上了解货物的品种、规格、报价、需求量,对于企业而言,商品的质量、商品的标准必须明确。因此需要有新的适应企业信息化的企业经营标准。可见,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挑战。运用信息化进行企业管理,必须有新的管理观念,而这种观念最终落实在企业管理流程的再造上。
三、企业管理者如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应用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在推进企业信息化时,既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兼顾企业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立足应用,讲求实效。要从解决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人手,找准切入点,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做文章,实施重点突破,探索走出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信息化建设路子。坚持先进适用、量力而行、系统建设的原则,处理好先进与实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选用合适的技术设备和进行网络建设,克服片面强调技术设备、功能越先进越好的倾向。有效整合、配置用好企业现有的信息化人才、技术和装备资源,
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要防止发生抛开现有基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益。
(二)加快人才培养引进
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对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步伐,特别注重开发当前企业和项目急需的“领军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具体将通过市场选聘引进、内部挖潜调整和建立后备队伍等措施予以实施。
(三)进行体制和管理创新
就企业而言,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通过推进企业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如果不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整合优化原有的组织结构、不加快转变落后的经营机制、不改造更新陈旧的设备,只是简单地采用了计算机,上了互联网,不仅难以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作用,还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系统推进。一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互为促进。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四个方面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持,而企业信息化建设,又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重要基础的。我们必须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相互促进,提供及时而又准确的资产和生产经营等各方面信息,更好地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先进性。二是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要按照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科学整合企业内部分工体系,精简管理层次,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