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必修四讲解与例题第3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拿来主义

鲁迅杂文的美,固然与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直接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思考,以及来自于对敌人的恨和对祖国的爱。这篇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关于文化遗产的文章,不仅在当时具有当头棒喝、澄清思想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在指导我们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本文,一要深刻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二要学习比喻论证的手法。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了华北,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队伍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18部。

★《且介亭杂文》,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共三集。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因此鲁迅先生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之情。“且介亭”表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1.注字音

2.写汉字

3.解词义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指责;碰壁。

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

自诩:自我夸耀。

冠冕:“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

摩登:英译词,“现代的”“时髦的”的意思。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4.辨用法

(1)不免未免

①德国企业严谨认真的作风让BISC的决策详尽周全,有效规避了风险,而另一方面,这种按部就班的决策模式______过于保守,无法适应变化多端的中国市场,容易错失许多良机。

②在全球掀起苹果热潮的情况下,乔布斯这位超级天才的去世______令人感到遗憾。

“不免”与“未免”是一组副词,都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但“不免”是“免不了”的意思,加强语气,有“定然会”的意思。而“未免”则表示不以为然,有“实在不能不说是”的意思,缓和句子语气。

(2)残羹冷炙嗟来之食

①庸人自己了无新意,只得在前人吃喝拉撒之后留下的食槽边找点儿______,聊以度日。

②大丈夫当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听闻不平事,能拍案而起,饥寒交迫时,不食______。

两者都有“别人施舍的东西”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更强调了侮辱性。

(3)故弄玄虚弄虚作假

①鲁迅先生时常为民请命,对那些______诓骗民众的御用文人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②我们提倡实事求是,反对在工作中______。

两者都有“使用一定的手法欺骗人”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和使用的语境略有不同。“故弄玄虚”,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多用在书面语中。“弄虚作假”,指不真实,耍花招欺骗人。“弄虚作假”的讽刺意味不如“故弄玄虚”严重,多用在口语中。

答案:1.zhìsuǐpìjǐgěi xǔzhái qíguān guàn

2.磕瞌蹩鳖佳嘉摩摹

4.(1)未免不免(2)残羹冷炙嗟来之食(3)故弄玄虚弄虚作假

1.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点评:“给枪炮打破了大门”指的是西方侵略者用武力迫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碰了一串钉子”指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文章使用老百姓口语中常用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把“闭关主义”必然演化为“送去主义”的深刻道理一语道破,暗含对“闭关主义”者的揶揄。

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点评:这两句话是对国民党卖国政府的辛辣嘲讽。“大师”“发扬国光”在这里加上引号,表示讽刺与否定。为数已经不多的“几张古画和新画”,表示卖国政府已经把民族财富“送”得差不多了。“捧”“一路的挂过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送去主义”者的卖国嘴脸,向人们展示了其可怜相、寒酸相。在“古董”“古画”送得所剩不多之后,又开始了“送”活人(梅兰芳博士),可见其卑鄙至极。且不说中国画和中国戏剧与“象征主义”有没有联系,单就“催进”一词来看,简直就是“没落”;而“顺便”“传道”之说,是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点评:这一句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这是欲抑先扬的笔法,表面上肯定,实质上否定。明明要批判,却先做肯定,然后揭示这种“肯定”的荒谬。这种欲擒故纵之法常用于驳论,叫做“归谬法”,也叫“引申论证”。“丰富”“大度”在这里都是反语。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点评:“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把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强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了讽刺鞭挞。

1.本文论证的是“拿来主义”,但作者为什么要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提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正是因为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才导致了国家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之后,就由排外变成了媚外。“闭关”是历史,“送去”是现状,批判二者是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关注现实。又因为“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相对立的,“送去主义”的实质就是卖国主义,揭露批判“送去主义”是为了廓清人们的模糊认识,让人们认识到“送去主义”的危害性,为提出“拿来主义”作了必要铺垫。

2.文中的“大宅子”以及作者列举的对“大宅子”的三种态度各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批判这三种态度?

提示:文中的“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因为“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指的是那种面对旧的文化遗产惊慌失措不敢接受的懦弱无能的态度;“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指的是故意毁坏文化遗产显示自己革命彻底的极“左”的态度;因为“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指的是那种对旧的文化遗产不分好坏而全盘继承的态度。因为这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做法和态度都是错误的、极其有害的,都不利于我们正确地继承旧文化、创造新文化。

3.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在中国已经是经济强国,拿来主义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提示:作者所论述的“拿来主义”的主张,跟马克思、列宁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吻合的,就其见解来说,这篇文章仍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保持封闭的自给自足状态(“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都不可能取得经济的迅速发展,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拒绝接受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发展进步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在接受外国的科学文化时必须要有“挑选”,要摒弃外来的一切腐朽的东西,要按自己民族的需要去吸取、去发展、去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