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古代史不同考点考察角度分析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知识点考查角度分析

(一)中国古代史

一:政治史部分:

先秦史部分

1:从分封制的文化整合、认同考察(已考)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1.(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0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高考·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

03.(2011年新课标1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从分封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性考察(未考)

A:王族,从所封位置上来看集中在黄河流域(晋、鲁)或者具有军事战略价值的地方(燕、鲁)。

B:功臣,以齐国为例,地处东方作为大藩,大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为了与鲁国一起防止商的旧邦造反;有些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周天子想将功高盖主的吕尚调离中心区域的手段。C:古代帝王后代,主要是为了拉拢人心,维护统治。

3从违反分封制规定考察分封制或者礼乐制的瓦解(已考)

分封制的瓦解从浅层次来讲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西周初年,封国面积较小,彼此不交,矛盾较少,也不会形成彼此之间的争夺。

2:西周时期周天子的总体国力远大于其它诸侯,故而就算有反叛之心而无反叛之力。

3:礼乐制刚刚推行,授其约束,心思固然较少。

4:西周时各诸侯国四周均有蛮夷之族,诸侯本身力量不强,内忧不解何以对外。

5:上述情况一变,加上平王弑父,礼乐宗法始乱,故而有了春秋之乱世。

(原创)据《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这反映了()

A:宗法制的瓦解 B:等级制度的颠覆

C:分封制的奔溃 D:礼乐制度的破坏

01(2017·海南高考·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02.(2013·全国新课标卷I高考·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4从分封制的进步性入手考察(未考)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

(原创)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这反映了()

A:殷商以前“天子”“诸侯”彼此平等

B:自周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国家概念

C: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文明的演进

D:官僚政治开始于西周分封制

秦汉宋唐史部分

1:皇权加强

增加宰相的人数

01(2012·山东高考·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02(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增加内侍人数(未考)

(原创)汉武帝继位之初,严助、朱卖臣等皆以侍中(皇帝私仆非朝廷官员)贵幸用事,可以参与朝政,甚至经常和大臣辩论政事,这()

A:不拘一格重用人才B:开辟入仕的新途径

C:沿袭了朝议论制度D: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分割相的职权(未考)

(原创)宋太宗在位时,任命曹彬攻打幽州,时任宰相的李昉去不知晓此事;攻打辽国时,一日之内六次召见枢密院讨论,而中书事先不预知。这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