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化工CO_2回收多联产系统
IGCC与多联产
优点
高效:43-45%,比亚临界高5-7%,若采用 H级燃气轮机效率有望达到48-52% 清洁:21世纪最清洁的煤电技术 燃料适应性广:能够清洁利用高硫煤 省水:为同容量常规燃煤机组的1/2-2/3 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受燃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小 技术的继承性强:天然气联合循环改造,多联产
多联产
多联产系统是指利用从单一的设备(气化炉) 中产生的"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来 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生产,以得到多种具有 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液体燃料(甲醇、F-T 合成燃料、二甲醇、城市煤气、氢气)、以及 用于工艺过程的热和进行发电等。多联产系统 能够从系统的高度出发,结合各种生产技术路 线的优越性,使生产过程耦合到一起,彼此取 长补短,从而达到能源的高利用效率、低能耗、 低投资和运行成本、以及最少的全生命周期污 染物排放。
中国能源的出路
除了加速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最重要的方面是要 努力探索煤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积极发展现代 化的煤炭利用技术(非直接燃烧方式)。发展以煤(或石 油焦)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通过煤(或焦炭)气化和化 工反应一次通过方式实现电力、液体燃料、化工产品、 供热、合成气的联产,是解决我国能源、环境、液体 燃料短缺等重要问题的战略方向。下图是对我国燃煤 电站装机容量的预测,自2000年以后燃煤电站的增量 增势显著,在增量中必须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多联产。 若按照燃煤电站的现有技术发展,将来技术路线锁定, 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来扭转局面。因此,实施以煤气 化为核心的多联产战略刻不容缓。
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系统
上图是对我国多联产系统的简单阐释。煤经气 化后得到合成气(CO+H2),净化以后可用于生 产化工原料、液体燃料(合成油、甲醇、二甲 醚等)和电力。多联产将动力与化工过程按最 优原则有机地耦合,联产高附加值液体燃料, 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简化系统,从而降低投 资和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在 节能减排上有显著的效益。这种多联产系统在 化工产品、液体燃料和电力之间可以按市场需 求或是发电的“峰谷”差进行适当调节,有很 好的灵活性。
煤的多联产技术
浙江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发以煤热解气化为核心的煤分级转 化综合利用的研究单位之一。早在1981 年就提出了循环流 化床煤热解气化热、电、气多联产综合利用方案,自行设计 并建造的1MW 煤热解气化燃烧分级转化试验装置上进行了部 分气化燃烧验,并在上面对不同的煤种和不同运行参数进行 了大量试验,证实了技术上和工艺上的可行性,于1995 年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利用该技术开发了12 MW 及300 MW 循 环流化床多联产装置,下图为该多联产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 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国外主要有气化燃烧技术与联合循环发电相结 合的先进燃煤发电技术。以煤部分气化为基础的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的主 要代表有美国Foster Wheeler 公司开发的第二代增压循环流化床联合 循环(APFBC)和英国Babcock 公司开发的空气气化循环(ABGC)。近 年来,日本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自行开发研究的结合, 设计出了第二 代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 APFBC ) 和增压内部循环流化床联合循环 (PICFG)。煤的多联Biblioteka 技术翟裕 2011115287
所谓“多联产”,煤多联产技术是指以煤为原料,集成煤热解焦化、 燃烧发电、气化与化工合成、废弃物处理与污染控制单元工艺,以生产 洁净燃料、化学品、电力、热力、制冷等多种产品为目标,通过多种工 艺的耦合与联产,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工程投资, 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过程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单元工艺优化组合与产 品方案灵活可调的“资源-化工-能源-环境”一体化的煤转化技术集成 系统,故有时也自称为煤多联产系统。
以煤热解燃烧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
以为热解的多联产技术正是针对 煤中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在化学 性质上的差异,分阶段实施煤的 热解和燃烧的分级转化利用。以 煤热解燃烧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 用热载体提供煤热解所需的热量, 通过热解可以得到工业用气或民 用燃料气,并通过焦油分离、精 制获得苯、萘、酚、蒽、菲等多 种芳烃化合物,半焦直接燃烧生 产蒸汽用于供热或发电。目前大 多数以煤热解为基础的多联产技 术主要包括热解、燃烧和热电生 产单元技术的集成,可以为城镇 提供煤气,蒸汽和电力,也有在 以上联产基础上利用热解气进一 步合成甲醇等下游化学品。总体 上讲,以煤热解的多联产系统可 表示为图所示。
煤基多联产系统的研究进展
21 0 2年 4月
广
州
化
工
Vo . 0 No 8 14 . Ap i. rl201 2
Gua g h u Ch m ia nd sr n z o e c lI u ty
煤 基 多联 产 系统 的研 究 进展
李春学 ,王宇光 ,司崇殿 ,姜继霞
Th e eo me ta d p o e s o o l— b s d C e d v l p n n r g s f c a r a e O—p o u to y t m r u r d c in s se we e s mma ie rz d,a e e o me to h y tm nd d v lp n f t e s se wa r s c e sp o pe t d. Ke r y wo ds:c a o l—b s d C a e O—p o ucin s se ;c a a i c t n;o t m n e r t n r d to y t m o lg sf a i i o pi mu i tg ai o
( 1济宁 学院化 学与化 工 系, 山东 曲阜 230 ;2邹城 市第五 中学 ,山 东 邹城 7 10 2 30 ) 7 50
摘 要 : 随着我国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 益提高, 煤基多联产系统作为一种资源利用率高、 环保效果好
的生产 系统 , 能更好的解 决我国现在所 面临的能源 和环境 问题 , 是未来煤化工 产业 的发展方 向。本文章综 述有关煤基 多联 产系统 的
Absr c :W i h n r a i g s o tg f r s u c s a d t e g o n o c r o n io me tl i i a,c a ta t t t e i c e sn h ra e o e o r e n h r wi g c n e n f r e vr n n a n Ch n h o l— b sd C a e O—p o u to y t m s a r s u c tl ai n a d e vr n n a fe t fa b t rp o u to y t m ,wh c a r d cin s se a e o r e u ii t n n io me t lef cs o et r d c in s se z o e ih c n
燃煤烟气化学吸收碳捕集系统分析与优化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8年第37卷第6期·2406·化 工 进展燃煤烟气化学吸收碳捕集系统分析与优化何卉,方梦祥,王涛,葛坤(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7)摘要:系统工艺优化是有效降低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成本的手段之一。
本文以1000MW 燃煤机组燃烧后烟气化学吸收CO 2捕集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系统碳捕集能耗模型和成本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各流程参数对碳捕集能耗及成本的影响规律并获得基于正交设计的最优参数组合。
结果显示:CO 2脱除率、吸收剂质量浓度、贫富液换热器端差能显著影响系统碳捕集能耗及成本。
随着CO 2脱除率的增加(50%~90%)、吸收剂浓度的增大,脱碳系统的CO 2避免成本下降,而对于贫富液换热器端差,存在一个最优值7℃,使得CO 2避免成本最小。
本次研究得到的优化方案的再生热耗为3.61GJ/tCO 2,相比基础方案下降10.9%;单位投资为3156.7元/kW ,相比基础方案下降12.2%;单位运行成本为177.3元/tCO 2,相比基础方案下降8.0%;CO 2避免成本为315.86元/tCO 2,与基础方案的364.52元/tCO 2相比,下降13.3%。
关键词:碳捕集;化学吸收;能耗;成本;模型;优化中图分类号:TQ0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8)06–2406–07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1417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post-combustion CO 2 capture system basedon chemical absorptionHE Hui ,F ANG Mengxiang ,WANG Tao ,GE Ku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ystem is known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efficiently lower the cost of CO 2 chemical absorption capture technology. Energy penalty model and cost model were established for a post-combustion CO 2 chemical absorption system of a 1000MW coal-fired plant.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 parameters was investigated and an optimized scheme was obtained. Results showthat CO 2 removal efficiency ,absorbent concentration and termi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rich-lean heat exchanger can affect the energy penalty and cost obviously. CO 2 avoided cost would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 2 removal efficiency (50% to 90%)or the absorbent concentration. There is an optimal termi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rich-lean heat exchanger as 7℃ to reach the lowest CO 2 avoided cost. The regeneration energy penalty of the optimized scheme is 3.61GJ/tCO 2,10.9% lower than that of the base case. The unit capital expenditure and operation cost is 3156.7CNY/kW and 177.3CNY/tCO 2,respectively ,having reduction of 12.2% and 8.0% over the base case. CO 2 avoided cost of the optimized scheme is 315.86CNY/tCO 2,which is 13.3% lower than 364.52CNY/tCO 2 of the base case. Key words :CO 2 capture ;chemical absorption ;energy penalty ;cost ;model ;optimization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被广泛认为是造成全球变暖,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1]。
煤基多联产系统的经济分析与优化方法
案例四:某洁净煤技术的经济评估与优化建议
总结词
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详细描述
某洁净煤技术采用多联产系统,将煤炭清洁、发电、制甲醇等工艺进行组合,通 过对技术的经济评估和优化建议,提高了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减少了环境污染。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煤基多联产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
特点
高能量转化效率、资源综合利用、多 种产品联合生产、环境友好等。
系统组成与流程
系统组成
煤基多联产系统主要包括燃烧系统、气体净化系统、蒸汽轮机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产品生产系统等。
流程
煤炭经过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进入余热回收系统回收余热,同时产生蒸汽;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发电系统 发电;燃烧产生的气体经过净化系统净化后,进入产品生产系统生产产品。
2
未来研究应加强煤基多联产系统的环境影响和能 源效率的定量分析,为系统优化提供更全面的支 持。
3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政策调整,煤基多联产 系统的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可能会发生变化,需 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发展前景与挑战
01
煤基多联产系统具有较好的市 场前景和推广价值,特别是在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的地区。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是一种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数学优化方法。 在煤基多联产系统中,非线性规划可用于优化系统中 的非线性方程和不等式约束条件。
非线性规划的优点是可以处理非线性问题,适用于处 理一些复杂的约束条件。但是,非线性规划的求解速 度相对较慢,且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初始解,否则可 能得到不正确的最优解。
内部收益率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内部收益率是衡量煤基多联产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项目投资所能获得的潜在最大回报率。
以煤热解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的热效率分析
c e c l u l n o rp o u t n . eh n ls n h ss a d p we e e a i n a e t et p c l n o f r t e h mi a e d p we r d c i s M t a o y t e i n o rg n r t r i a e t m f a o o h y o o h
smp e tc g n r to y tm .T i a e t d e , y u i g t e mo y a c to ,t e ma fiin y o i ls o e e ai n s se h sp p rsu is b sn h r d n mi smeh d h r le fce c f P l- e e ain s s m a e nc a e ma e o p st n. u t e o a e t t ip re e e ai n o y g n r t y t b s do o l h r l c m o i o F rh ri c mp r si wi d s e s dg n r t . o e t d i t h o Ke r s e e g o sr ain p l - e e ain s se ; eh n l y te i ; GCC; B ywo d : n r y c n ev to ; oy g n r to y tm m t a o n h ss I s CF
化工高级工程师答辩试题
化工高级工程师答辩试题1 高级工程师(化工类)答辩公共题{化工类公共题}·化工一、影响塑料绝缘性能的因素有那些主要是塑料中的不饱和健和极性分子、外界温度等。
二、粉尘和烟尘有什么区别一般来说0.1μm粉尘为生产中产生的0.1μm直径在10μm以下的叫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三、热量传递基本方式有种热器形式。
热量传递三种基本方式常用的换热器形式板式、扩展表现换热器热式四、影响传热的因素有那些1、温差2、流体的流动状态3、换热面积4、换热介质的物化特性5、换热器的结垢情况6、换热方式等五、在化工生产中搅拌的作用有那些常用搅拌形式。
1、制备均匀混合物2、促进传质结晶、浸取等3、促进传热。
常用的搅拌形式框式、螺杆式等2 六、什么是溶液结晶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一般有四种方式发结晶、真空绝热、加压结晶等。
七、什么是蒸馏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混合物中各组份挥发度、蒸汽压的不同将各种组份分离开来。
从其蒸馏过程可分为简单蒸馏、多级蒸馏馏等。
常用的蒸馏设备有规整八、连续多级蒸馏精馏段是较使高温度和轻组分含量较少的气相与较低温度和轻组分含量较高的液相相互接触而产生新的气、液两相提馏段是使易挥发组分从液体中提馏出来加轻组分回收率。
对于重组分则在提馏段提高其纯度九、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的作用是加速化学反应并使反应选择定向。
它不能改变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3 十、气体输送设备通常分几类气体输送设备也可以按工作原理分为离心式,旋转式,往复式以及喷射式等。
按气体出口压强①通风机0.15kgf/cm21~1.15②鼓风机0.15~3kgf/cm2<4③压缩机3kgf/cm2>4④真空泵在设备内造成负压,终压为大气压,压缩比由真空度决定。
一般特点:①动力消耗大:对一定的质量流量,由于气体的密度小,其体积流量很大。
因此气体输送管中的流速比液体要大得多,前者经济流速(15~25m/s)约为后者(1~3m/s)的10倍。
浅谈煤基多联产技术
浅谈煤基多联产技术煤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而煤基多联产技术是一种利用煤炭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煤基多联产技术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一、煤基多联产技术概述煤基多联产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工艺和设备,在煤炭的化学能、热能、电能等多种能源之间进行转化、协同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
煤基多联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燃气化技术。
通过燃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进而可制取合成油、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化学品,还可以用于发电和供热。
2.热电联产技术。
通过燃煤发电同时产生热水和蒸汽,进而实现高效的热电联产,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物的释放。
3.燃料电池技术。
采用燃料电池技术将合成气直接转化成电能,不仅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还能够避免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排放。
4.煤基低温干馏技术。
利用煤的低温干馏技术可以得到大量的煤气和煤焦油,这些产物可以直接用于供热、供电以及生产化学产品等领域。
5.煤基高温裂解技术。
通过煤基高温裂解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生产石墨、异丙醇、二甲醚等产品,进一步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煤基多联产技术特点煤基多联产技术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资源利用率高。
煤基多联产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多元化利用,不仅可以直接将煤炭转化为电能、热能、燃气等多种能源,还可以进一步生产出各种化学产品,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环保效果显著。
煤基多联产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炭的排放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深度利用效应,从而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3.技术先进性强。
煤基多联产技术是一种高效、先进的综合利用技术,它涉及到化工、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需要广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支持。
因此,煤基多联产技术的实现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条件和先进的装备设施。
三、煤基多联产技术应用前景煤基多联产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方面:1.热电联产。
煤化工净化中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碳(CO2)的减排技术研究
煤化工净化中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碳(CO2)的减排技术研究摘要:煤化工中CO和CO2的减排技术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一步。
通过催化剂氧化、煤气化、脱硫脱碳、CCS技术、水合物捕集技术和生物吸收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煤化工过程中CO和CO2的排放量,保护环境、提高能源效率、推动可持续能源转型。
关键词:煤化工净化;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减排技术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减少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煤化工作为重要的化学工业部门之一,面临着减少CO和CO2的排放压力。
本文通过对煤化工中CO和CO2的排放来源及其相应的减排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探讨了CO和CO2减排技术在煤化工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1.煤化工中CO和CO2的排放来源1.1煤炭燃烧过程中的CO和CO2排放煤炭是煤化工生产的主要原料,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
在燃烧过程中,煤炭中的碳、氢等有机物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CO和CO2。
这些排放物不仅会导致大气污染,还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燃烧过程中,CO和CO2排放的数量和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煤种、燃烧方式、炉膛结构等。
其中,煤种是决定CO和CO2排放特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煤种中的含碳量和灰分含量不同,燃烧产物也会有差异。
此外,燃烧方式也会影响CO和CO2的生成,例如在非完全燃烧条件下,CO的生成量会增加。
1.2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CO和CO2排放除了煤炭燃烧导致的CO和CO2排放外,煤化工生产过程本身也会产生这些气体的排放。
煤化工是利用煤炭作为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过程,包括煤气化、煤制气和煤焦油加工等环节。
在煤气化过程中,将煤炭通过高温和缺氧条件下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气主要由CO、CO2、H2、N2等组成。
由于煤气化反应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不完全燃烧,使得合成气中CO和CO2的含量相对较高。
CO_(2)转化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
CO_(2)转化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杨刚;汪晨曦;罗春林;郭泽宇;刘敏;张洪雷;徐梦侠;吴韬【期刊名称】《能源环境保护》【年(卷),期】2024(38)3【摘要】2022年全球CO_(2)排放量约为360.7亿t,仅2.3亿t CO_(2)被捕获并利用,占比仅为0.64%。
为了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CO_(2)排放量需降至50亿t,CO_(2)利用总量需达到12亿t,其利用占比将增至24%,提高CO_(2)利用水平迫在眉睫。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经成为减少CO_(2)排放、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选择之一,通过不同的技术路径将捕集的CO_(2)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但不同的转化技术对于CO_(2)减排的潜在贡献仍存在不确定性。
对近年来CO_(2)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聚焦于3种具有代表性的CO_(2)转化路径和产品,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对不同技术路径和不同产品的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CO_(2)的碳酸化、利用CO_(2)生产聚合物产品等路径具有较高的碳负排放潜力,对于减少总体CO_(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10页(P13-22)【作者】杨刚;汪晨曦;罗春林;郭泽宇;刘敏;张洪雷;徐梦侠;吴韬【作者单位】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相关文献】1.高新技术成果产品类转化项目经济效益评价2.烟气胺法CO_(2)捕集技术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3.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4.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学——我国沙尘暴的气候成因及未来发展趋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炼厂气中碳二回收工艺技术选择及工业应用
物流名称 轻烃干气 炼油 PSA 解析气 催化 / 焦化干气 合计
C2 含量, %(w)
55.13
25.68
40.83
表 1 干气流量、碳二及以上潜含量
C3+ 含量, %(w)
H2 含量, %(w)
物流流量 / (万 t/a)
C2 量 / (万 t/a)
11.18
8.92
6.08
3.35
48.89
2018 年 12 月·第 3 卷·第 6 期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Green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s
>> 绿色低碳技术 <<
炼厂气中碳二回收工艺技术选择及工业应用
谢0)
摘 要:从工艺原理、生产流程、产品质量、装置能耗、占地面积、装置投资等方面对比 了变压吸附、浅冷油吸收两种炼厂气中碳二回收技术。针对国内某石化公司的炼 厂气中含有催化裂化装置 / 焦化装置产富含乙烯的不饱和干气、轻烃回收装置的 饱和干气及炼油 PSA 的解析气的具体情况,从技术方案、建设方案等方面阐述了 其碳二回收工艺的比选过程,介绍了 23 万 t/a 碳二回收装置的单元组成、工艺流 程、原料气组成、产品质量等。碳二回收装置自 2015 年第四季度投用以来,装置 运行平稳,处理能力、产品质量、碳二回收率、能耗等均达到了设计指标。2016 年全年,碳二回收装置共处理原料干气 18.98 万 t,提取富乙烯气 2.76 万 t、富乙烷 气 5.86 万 t,装置年创效益 9 500 万元。
收稿日期:2018-8-17 作者简介:谢卫东,高级工程师,工学学士。1988 年毕业于华侨大学石油化工专业,目前从事企业发展 规划工作。
4 - -
中国一次能源结构我国的一次能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
中国一次能源结构我国的一次能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国的一次能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煤,而煤的直接燃烧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煤的现代化利用——以煤的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系统是应对我国能源问题严重挑战的战略方向。
煤经气化后成为合成气(co+h2),净化以后可用于生产化工原料、液体燃料(合成油、甲醇、二甲醚)和电力。
这些生产过程的能量流、物质流、火用流(exergy)按最优原则耦合在一起,比分别生产相关产品在基本投资、单位产品成本,污染的排放(硫、汞、颗粒物)、环境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益。
这种多联产系统在化工产品、液体燃料和电力之间可以按市场需求或是发电的“峰—谷”差适当调节,有很好的灵活性。
多联产系统所生产的液体燃料,尤其是甲醇和二甲醚是绝好的煤基车用替代燃料,可以有份额的缓解我国石油的短缺。
液体车用燃烧的短缺将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保有量近年来迅速的增长。
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万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
2005年比2004年汽车保有量增加20%。
近年来车用燃料消费量增长很快,平均约为12%,2005年全国汽油消耗是4770万吨,柴油消耗是8513万吨。
在我国石油储量、产量不多和车用液体燃料必须安全供应的形势下,煤基醇醚燃料的替代成为我国必然的战略方向。
用于替代汽油的甲醇有很高的辛烷值,在汽油机车应用可以提高压缩比(从9到12,甚至14),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按热值,汽油和甲醇是2∶1,但由于效率提高,甲醇替代汽油可以做到1.6∶1。
当然,燃用甲醇也有一系列问题,如金属腐蚀,橡皮元件溶胀,冷启动困难,非常规排放物(甲醛等)等,但是经过多年努力,这些问题都可得到适当的解决。
甲醇低比例掺烧(10%)对原发动机只需作小量的改动,而高比例(85%)或是纯甲醇,则需重新设计发动机,对此,国内有关研究单位已设计并成功试运行纯甲醇汽车。
兖矿集团煤基多联产系统规划简介
耦合 、 实现高效率 、 高效益和和环境友好 , 也称 为“ 多联 产系统” 。 煤气化技术是煤基多联产 系统 的龙 头技术。气化 单元在煤基 多联产 系统 中为化工合成和燃气发 电单元 提供原料气 和燃料 气。在合成 气净化 和变换 过程 中, 煤气 中的污染物被最 大限度地脱除或资源化利用 。 在煤基 多联 产系统 中, 以在化工 合成 单元 采用 可
维普资讯
l2 8
参战 舛技 茬
2 8 第3 0年 期 0
兖 矿 集 团煤 基 多联 产 系统 规 划 简介
李 刚 韩 ,
2 P 7 (- ) I3 ( . 国际工程集 团南京设计研 究院, 苏 南京 20 3 ;. 1中煤 江 10 1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 上海 摘 要 提 出煤基多联产 系统概念并分析说 明其主要特征 , 简要介绍 了兖矿集团的煤基 多联产系统的规 划。
煤基 多联产 煤化工 煤气化
A 文献 标 识 码
关键词
 ̄1 5" 号 T 5 1" 11 类 Q3
To c pi :Bre t o u t n o h a s l g n r t n S se ln n Ya ku n o p ifi r d c i f t e Co lBa e Poy e e a i y tm p a i n a g Gr u n o o
L ag H nnd i n1 a G
( . aj gr er dds ni t t o S o ol n n frl ni e Gop aj g J ns r ic, 10 1 1 N nn sac a ei st e f i —C a It m oa E g e i e hn g ni n u e i k n r ,N n n, i g p v e 20 3 ; u i a u on
CO_(2)间接矿化工业固废制备多晶型碳酸钙研究进展
CO_(2)间接矿化工业固废制备多晶型碳酸钙研究进展梅杰琼;陆诗建;任雪峰;康国俊;刘玲【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24(30)3【摘要】CO_(2)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逐年上升,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各国迫切寻求降碳减排的解决路径。
研究人员基于钙、镁元素与CO_(2)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盐反应,开发出一系列CO_(2)矿化工艺,实现CO_(2)的永久封存。
为实现CO_(2)的大规模封存和含钙固废的高值化利用,降低矿化成本,选取廉价易得的含钙工业固体废弃物为矿化原料,从多晶型微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入手,总结了含钙工业固废浸取和CO_(2)间接矿化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含钙工业固废间接矿化常用的浸取剂,并着重分析了间接矿化制备微纳米碳酸钙时反应条件和晶型控制剂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产生的影响,对其控制原理进行了解释说明,总结了CO_(2)间接矿化含钙固废当前存在的技术难点,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国内外结果表明,调变温度、pH、搅拌速率以及CO_(2)通气速率等矿化反应条件或添加晶型控制剂能有效控制碳酸钙的晶型、形貌和尺寸。
利用含钙工业固体废弃物间接矿化CO_(2)制备微纳米碳酸钙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碳酸钙的使用要求,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页数】13页(P59-71)【作者】梅杰琼;陆诗建;任雪峰;康国俊;刘玲【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相关文献】1.含钙矿物及固废制备碳酸钙晶须的研究进展与思考2.CO_(2)矿化煤基固废制备保水开采负碳充填材料试验研究3.固废源CaO基CO_(2)捕集材料的制备与捕集性能研究进展4.二氧化碳矿化高钙基固废制备微细碳酸钙研究进展5.磷石膏矿化CO_(2)制备球霰石型碳酸钙试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化工工艺过程中CO2的减排措施探讨
煤化工工艺过 程 , 排放 出 了大量 的二氧化碳 ,严重影响 了环境质量。在 节能减排缔造绿 色社会的背景下 , 研 究煤化 工工艺过程 中二 氧化碳 的减排措 施就 十分必要 。本 文主要 分析 了煤化 工部分工 艺过程污染物排放 。进 而分析 了二氧化碳减排措施。
关键词 :煤化工工艺 二氧化碳 减排
4 年 a
中 国 化 工 贸 易 Biblioteka 2 o 4 1 月
c h i n a C h e m i c a l T r a d e
节锦减排
煤化 工工 艺过 程 中 CO2 的减排 措 施探 讨
门凯姝
( 黑化 集团有 限公司 。黑龙 江齐齐 哈尔 摘 1 61 0 4 1 )
要 :发展煤化 工是 符合 我 国能源结构特点的 ,在 未来很 长一段 时间,促 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都将是我 国国民经济发展 的主要 方向。但 是在
大量 的 C O 。煤 化工 工 艺 过 程 中的 C O 。 的减 排 研 究 具 有 深 远 的 现 实 意义 。
一
物和二 氧化 硫 。经 济规模 的煤 制 油项 目,每年 耗煤及 耗水 量都 在 数千 万 t 以上 ,所 排放 的有害气体 和污 水数量 及废渣量 均很大 。
二 、煤 化 工 工 艺 过 程 中 CO 的脱 除 方 法
、
煤 化工 部分工艺 过程污 染物排 放分析
近年 来 ,煤化 工发 展 重点 是现 代煤 化工 ,主 要是 经 煤气化 制 合成 气 再深 加工 生成 各种 煤基 能 源化 工 品。煤 气化 是生 产各 类煤 基化 学 品
( 氨 、 甲醇 , 二 甲醚 等 ) 、煤 基 液体 燃料 、煤基 低 碳 烯烃 、制氢 、先进 I G C C发 电、多联 产系统 的共性 、关键 技术 ,是煤化 工 的基 础 。 由于煤 气化 工 艺 的不 同 ,随 之产 生 的 污染 物 数 量亦 不 同 。例如 , 鲁奇 气化 工 艺对 环境 的污 染远 大 于德 士古 气化 工艺 。 以褐煤 、烟 煤为 原料 进行 气化产 生的 污染程 度远高 于 以无 烟煤和 焦炭 为原料 的污 染物 。 气 化工 艺不 同 ,污水 中杂 质 大不相 同。与 固定 床相 比 ,流化 床和 气流
有关IGCC的一般性介绍
有关IGCC的一般性介绍IGCC的基本原理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是“绿色煤电”技术的基础, IGCC的基本原理可简要概括如下:干煤粉和气化剂(氧和水蒸汽),在气化炉内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生成粗煤气,粗煤气经过净化(除尘、脱硫等)后生成洁净的煤气(CO+H2),大部分洁净煤气供给燃气轮机燃烧发电,燃气轮机的高温排气又供给蒸汽轮机系统发电;剩余一小部分洁净煤气供给多联产系统进行化工原料的生产,形成煤电化的综合利用模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IGCC是目前在国际上被验证的、能够工业化的、大容量化的、最洁净的高效煤炭发电技术。
只有实现IGCC示范电站的成功,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绿色煤电”工程后续各阶段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发展IGCC的意义及优势它与直接燃煤发电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和意义:1、污染物脱除的效率高、投资低IGCC的IG部分(Integrated Gasification—整体煤气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在煤气燃烧前就将污染物排除。
煤在气化炉中生成粗煤气,粗煤气可采用目前成熟的可资源化的化工净化及回收工艺处理,能实现99%以上的污染物脱除效率,还能在比较容易地使NO X排放控制在较低水平。
此外,煤气净化系统比烟气净化系统简单、规模小,且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2、发电效率提高(约提高到50%~60%)IGCC的CC部分(Combined Cycle联合循环),指的是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循环。
它结合了燃气轮机平均吸热温度高(1300℃~1500℃)和蒸汽轮机平均放热温度低(32℃左右)的优点,增大了热力系统平均吸热温度与平均放热温度之间的温差,从而提高了发电的效率(热力学原理)。
3、能实现多联产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气化炉出来的煤气,除了用于供给燃气轮机发电外,还可以用于化工产品(例如合成胺、甲醇、二甲醚等)的生产。
煤基多联产系统的技术难题及中国发展状况
摘要:煤基多联产是洁净煤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对煤基多联产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煤基多联产系统和单元两方面的技术问题,以及我国发展煤基多联产在体制、资金和技术水平方面的问题。
1 煤基多联产系统的意义我国是煤资源比较丰富且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而且这种现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不会有所变化,但目前我国对煤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很低,并在其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现在全球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能源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也存在严重的能源问题;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为了寻找一条行之有效途径来解决我国现在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因而“煤基多联产系统”成为了一个煤化工领域比较热门的话题。
2 煤基多联产系统的关键问题煤基多联产系统通过气化把两大系统—燃料/化工产品生产系统和动力生产系统—联结起来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然后生产出液体燃料、化工产品和电力。
动力生产系统在联产系统中主导能量转换,它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效率,因此会影响效率、生产成本以及污染排放等。
显然动力生产系统在联产系统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在为发展动力生产系统进行竞争。
因为煤基多联产系统是一个跨行业、涉及多学科的巨大复杂系统,各个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相互交叉、耦合,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单个产品的生产(实际上现代化电厂、化工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复杂系统),此外还存在众多外部条件的制约,如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开采的难易,交通运输,市场的供需,环保标准和排污收费等等,这些因素是时变的,非线性的,呈现出新的特点。
2.1 系统方面多联产系统的核心就是强调系统内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过程的有机耦合、优化与集成,从而使得系统具有灵活的原料和产品系统,比各自单独生产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基本投资和运行费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改善负荷跟踪性能,并进而改善环境性能。
因而从系统工程角度而言有大量的科学问题需要研究,如联产系统的优化综合,优化运行、负荷跟踪和控制,灵活系统(燃料、产品)设计等。
煤气化多联产系统研究现状与进展
7 2 。 ia
Ab t a t h t d e eo me t n r g e s o o lg sf ai n p lg n r t n s se n t k y tc n l g e es mm a i e n t ep p r A n a e s r c :T esu y d v l p n d p o r s fc a a i c t o y e e a i y tm a d i e e h o o y w r u a i o o s r d i h a e z d i c  ̄i d t
1 国 内外 煤 气 化 多联 产 系统 研 究发 展 现 状
11 国外 煤气 化 多联产 系统研 究现 状 .
自2 0世纪 8 0年代起 , 国、欧盟 和 E本等国政府分别制 美 l 定 和 实 施 了 I C和 煤 炭 联 产 研 发 和 示 范 的 国家 计 划 。 GC 18  ̄2 0 9 5 0 0年 ,美国先后部署 了 5轮 “ 洁净煤发展计划 ” ( C ) J 助 建 成 了 4座 I CC示 范 电站 ,总 投 资 约 2 . C T ,资 G 1 7亿 美元 ,占该计划总投资 的 3 %。19 1 9 8年 ,为了低成本地消除 电力 和 交 通 运 输 部 门利 用化 石 能 源 而 带 来 的 环 境 问题 , 林 顿 克 政 府 制 定 了愿 景 ( Vio )g 工 厂 发展 规 划 J 励 煤 炭 联 2 s n ̄ 源 1 i ,鼓 产 系 统 关 键 技 术 的研 发 , 调 多种 先进 技 术 的 集 成 , 力 推 进 强 大 煤 炭 等 多种 燃 料 的高 效 洁 净 综 合 利 用技 术 , 期 最 终 实 现 近 零 以 排放 的多产 品联合 生产系统 。一些 国际上著名公司 ,如 B P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 东 化 工 2012年 第15期· 214 · 第39卷 总第239期煤基化工CO 2回收多联产系统探讨巴淑丽,王民民(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能源工程系,重庆 4000041)[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能源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是,当前存在着资源的开发,能源的利用以及环境的保护等各方面的相互独立。
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实现了能源利用,化工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从而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介绍了多联产系统,阐述了二氧化碳的分离;同时,从介绍了不同分离方式下,二氧化碳的能量的利用。
最后,介绍了基于二氧化碳回收的多联产系统,通过系统能耗分析和二氧化碳的产出发现,回收二氧化碳的多联产系统的二氧化碳产量最少。
[关键词]煤基化工;多联产系统;O 2回收[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5-0214-02Coal-based Chemical CO 2 Recovery Polygeneration System to ExploreBa Shuli, Wang Minmin(Chongqing Energy V ocational College of Energy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041, China)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role of energy u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ever, the current existence of mutually independ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use of energy,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Coal-based chemical industry the-dynamic polygeneration system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energy use,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 as to provide a new path for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polygeneration system on the sepa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same time, from the different separation energy use, carbon dioxide. Finally, the poly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carbon dioxide recovery polygeneration system of recycling carbon dioxide carbon dioxide production at least through the system energy analysis and carbon dioxide output.Keywords: coal-based chemicals ;polygeneration system ;CO 2 recovery能源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当代工业的发展,然而也存在着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等众多问题。
因此,实现能源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煤炭资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尤其是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处于首位,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基于此,可持续发展的洁净煤技术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研究重点,而研究作为洁净煤技术的煤基多联产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1 多联产系统介绍传统能源研究重点在于能源的转换与利用,而传统化工研究重点在于原料组份发生的变化,两者相互独立。
但是,传统能源与化工存在着能源利用率有待于提高,污染严重,产品能耗高等问题,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
因此,将能源与化工相结合,通过多联产系统,实现环境,能源与化工三者的和谐发展。
化石原料首先进入多联产系统的合成反应制备子系统,对于煤基系统,需要经过焦化,热解,煤的气化等工序,经过煤基系统化石原料被转变为合成气,同时可以根据需求对合成气成分进行调整,并且此时的NOx ,CO 2等大气污染物容易处理[2];多联产系统中合成气没有完全转变为产品,而是进行循环,合成气有效成为转变为化工产品,没有参加反应气原来作为系统的动力原料,此时进行第二阶段组份的分级转换。
多联产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多联产系统Fig.1 Polygeneration system diagram2 CO 2分离分析通常情况下,对于CO 2的回收包括了分离,储存以及运输[3]。
CO 2的分离能耗较大,因此,CO 2分离是CO 2能源系统回收重点关注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CO 2分离由CO 2最小分离功,CO 2分离实际消耗功和CO 2最小分离功的比以及CO 2分离耗能品味所决定的。
通过对CO 2分离前后浓度比较分析,对于最小分离功影响较小的是回收率,如果回收率比较小,那么随着回收率的变化最小分离功的变化比较平缓,然而当回收率大于90%时,分离功的上升明显。
因此,将分离前CO 2的浓度提高,是分离CO 2能耗降低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点。
在煤基多联产系统中,每个流程点具有不同的CO 2浓度,因此,要实现分离CO 2的低耗能进行分离点的合理选择是前提,基于合理分离点的选择,采用提高分离率,将耗能品味降低等措施提高CO 2分离工艺,从而实现了分离CO 2能耗的降低。
3 不同分离方式的CO 2能量利用3.1 CO 2燃料气分离方式和尾气分离方式图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尾气分离和燃料气分离化学能利用关系对比Fig.2 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exhaust gas separation and fuel gas separation chemicalenergy using relational comparison chart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中,从尾气分离的燃料首先和空气进行混合(1),进入系统的燃烧室,通过燃烧放出高品质火用,[收稿日期] 2012-09-04[作者简介] 巴淑丽(1981-),女,助教,河南濮阳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的洁净技术,设备节能与优化。
2012年第15期广东化工第39卷总第239期 · 215 ·燃烧的产物(2)通过动力系统将热能转变成功,从而进入了分离过程,假设分离过程是理想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理想的分离功,同时分离的产物是烟气和二氧化碳。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燃料分离方式在下图b中所示[4]。
首先燃料气在系统中和水蒸气进行混合(1),进而进入到变换反应的过程,此时混合物放出热火用,然后混合物进到下一步理想的分离过程中,消耗理想分离功,同时分离出二氧化碳,而洁净的燃料气(3)和空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4),此时的混合物在系统的燃烧室中进行燃烧同时放出高品质火用,系统燃烧的产物通过动力子系统进行热能的利用之后,被排放到环境中。
3.2 生产清洁能源时同时进行CO2的分离图3 生产清洁能源时进行二氧化碳分离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arbon dioxide separation in theproduction of clean energy进行醚,醇等清洁替代燃料的生产的时候,将二氧化碳进行回收的多联产系统就是生产解决能源同时进行二氧化碳分离的系统。
和采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尾气分离系统回收二氧化碳相比,脱除二氧化碳之后合成气的利用是两者最大的区别[5]。
燃料气分离系统中,洁净的气体作为动力系统的燃烧燃料直接送往动力系统;而生产洁净能源同时分离二氧化碳中,首先把洁净的合成气作为合成反应新气进行一部分的甲醇的合成,剩下的则作为动力系统的燃料,需要注意的是,生产甲醇时将回收二氧化碳的系统净化单元进行除二氧化碳之外的其他酸性气体的严格脱除,才能满足生产甲醇的需要。
4 基于CO2回收的多联产系统通过上文的分析,建立进行二氧化碳回收的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
系统中通过串联的结构,煤的合成气最先进行化工生产流程合成化工产品,没有参加反应的其他被作为动力系统的燃料。
系统的合成气经历废锅进行显然的回收,此时温度降低到600℃左右,从废锅出来的合成气和从化工流程中没有反应的其他进行换热,温度将进一步下降。
接下来合成气分为了混合气物流和变换气物流。
变换气经过饱和蒸汽的加湿,此时汽气比为6︰5左右,进入到变换反应系统。
混合气和变换反应系统旁通,这样能够和离开变换反应系统的合成气进行混合从而能够获得合适的碳氢比。
对变换气汽气比的饱和蒸汽自变换后的显热过程进行调整,合成气通过余热回收之后进入到酸气的脱除系统。
图4 二氧化碳回收的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Fig.4 Methanol and carbon dioxide recovery - power polygeneration system diagram通过对没有二氧化碳回收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燃料气回收的二氧化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以及回收二氧化碳的多联产系统进行能耗计算,在都输入1 kg的燃料情况下,没有二氧化碳回收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燃料气回收的二氧化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净输出功分别是9805 kJ和12065 kJ,热效率分别是36.8 %和45.3 %;回收二氧化碳的多联产系统不但输出了6005 kJ的功,还有0.2976 kg的甲醇产出,化学火用是6630 kJ。
没有二氧化碳回收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最终燃料中的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是2.51 kg;在燃烧之前的燃料气回收的二氧化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中,1.06 kg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环境中,其他进行回收,大约占到整个系统碳总消耗的58 %;而在回收二氧化碳的多联产系统中仅仅有0.69 kg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环境中,当然,作为燃料,甲醇燃烧后的碳最终也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因此,回收二氧化碳的多联产系统最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10 kg,对碳的有效回收达到了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