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火” 与“雪”环境描写赏析
“雪”与“火”的相生相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一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一得“雪”与“火”的相生相克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刘海云绝非机缘巧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位列《水浒传》的第十回,“雪”与“火”在林冲与仇敌的矛盾故事高潮中表现得特别出色,在《水浒传》诸章节中,此处的“雪”与“火”也表现得最为颜色浓重。
更为拍案叫绝之处,是“雪”与“火”的相生相克性牵引着矛盾情节的漂流与人物命运的转折。
“雪”是自然的产物,依据本章节的逻辑,“雪”是“天意”的安排。
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款待从京都而来的犯人林冲,分别之时以“送冬衣”之语为后文做时令上的铺垫,表明气象入冬,等待着后文大雪冤深恨重极致处的到来。
假如此时下雪,雪景的寒冷哆嗦与此刻的情节舒缓状态不相协调,雪景此处开始,必定仍需延续至林冲风雪上梁山,可见雪景的画面延续将过长过缓,难以凸显出“雪”形态上的变化性、紧张处的突兀性和情节上的深刻性。
“火”是人为制造的,随时随地可以生成,但是本章节中“火”的出现、燎原、爆发是与“雪”的紧张程度相生相克的。
林冲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给人们给全社会传递的是正能量,必然存在与生俱来的至仁至善、宽以待人的特质,无论是林冲对社会下层代表李小二的扶危济困,还是对一起长大的阴险小人陆虞侯的不断忍让,都是林冲仁善的真实表现。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林冲不会主动、无理地攻击他人。
沧州几日,林冲发现了陆虞侯在暗地继续谋害自己,当即买刀寻仇,虽未找到,自心下慢,但不可忽略的是林冲心中的怒“火”此刻已经重新燃烧。
矛盾转移到新的场地草料场,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那雪早下得密了……”此为林冲章节中的第一次直接写雪景,在突然肃重、凝寒的环境下,读者眼前一亮,心绪已经自然而然地紧张,预示着、担忧着不可知的灾祸的降临。
此地此刻,也直接写出了林冲章节中的第一次“火”色。
林冲“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林冲“就地上生些焰火起来”,看似林冲在寒冷天气时下意识的自然而然之举,却是林冲对莫名“恶寒”的抗拒,是生“火”对大“雪”的对抗,也与林冲前动作买刀寻敌的怒“火”自然协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火”与“雪”环境描写赏析
主题教学:环境描写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第十回,这一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施耐庵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
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
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
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
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
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
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
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
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溘然消逝了。
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短短的一句话中,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但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
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
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
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
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
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的描写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的描写作用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段描写中,雪真的是个主角,哎呀,简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冷意。
想象一下,雪花像小精灵一样,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落在树上、屋顶上,甚至落在林教头的肩膀上,真是个小捣蛋鬼。
那种景象,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画面,纯净得让人觉得呼吸都变得轻盈。
你说,这雪吧,白得发光,简直像是上天撒下来的白糖,甜得让人心里暖暖的,可现实是,这可不是在做甜点啊!这雪一来,整个山神庙都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妙的静谧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停下来了,只剩下那呼啸的风和飘舞的雪花。
说到林教头,那可真是个英雄人物。
他在这样的风雪中,居然能保持冷静,真的是不容易啊!可这雪的描写,不仅仅是为了突出气候,更是为了映衬林教头内心的挣扎。
想想吧,雪花落在他脸上,冷得像刀子一样,让他觉得心里发凉。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就像这纷纷扬扬的雪,满是疑虑、纠结。
林教头在风雪中独自面对挑战,内心的孤独与不安,随着雪花的飘落,一点点被放大,这种对比可真是让人心疼。
再来看看那漫天飞舞的雪,真是像一场狂欢派对,张扬又肆意。
它把整个场景装扮得如梦似幻,带着几分神秘感。
尤其在那种风雪交加的时刻,大家的视线都被雪花遮挡,周围的山、树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沉睡。
你说,这样的场景,有谁能不被吸引呢?就像是电视剧里的特效,营造了紧张又惊险的氛围,简直让人心跳加速。
可是,雪的到来也带来了困扰。
林教头在这样的环境中,行动变得迟缓,走一步都像是走在棉花上,哪里有那么容易。
这样的雪,不仅仅是自然的玩笑,更是人生的一种隐喻。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境,就像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能把人的计划都打乱,真是让人无奈。
我们都希望生活能一帆风顺,可事实往往给我们开玩笑,让我们在风雪中摸索前行。
回头再看,那些飞舞的雪花,不光是阻碍,也是种洗礼。
它们把一切覆盖,带来了一种新的开始。
这种变化就像人生,经历风雨后,才能见到彩虹。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
学习小结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小说《祝福》中也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其中就有对“雪”的描写。 例如: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 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请你再找出一 两处,依照今天学习的经验,分析关于“雪”的环境描写在本篇小说 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请你尝试对上述“火焰”进行分类概括。
次数
相关描写
第一次
林教头第一次进草料场时,原来的老看守正在屋里“烤火”,在老看守向林教头进行移 交时特地强调将“火盆”借给林教头使用,林教头在交接完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生起 “焰火”取暖。
第二次
林教头买酒回来之后看见茅草屋被风雪压倒之后,首先做的就是检查火盆内的炭火,担 心炭火蔓延引起草料场的大火,好在火盆内的火种被雪水浸湿熄灭了。
作用
正面作用,是给人温暖和御寒 所用。
恶火
陆虞候、富安等人恶意纵火,火烧草料 场想将林冲置于死地;
1.是极具破坏力的,可以直接给林冲带来 灭顶之灾,展示出了高太尉、陆虞候之流 的丑恶本性; 2 .“ 大 火 “ 点 起 了 林 冲 心 中 复 仇 的 怒 火 , 将林冲从过往软弱可欺,变为坚决反抗, 敢于和命运作斗争。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不是这场持续时间长又越下
02
越大的风雪压垮了草料场的草屋导致林教头夜宿山神 庙,八十万禁军教头几乎就要死于陆虞候、富安、管 营和差拨这些小人的阴谋之中。
学习活动:请你依据之前学习有关“风雪”的描写,从 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究“风雪”的隐喻性。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林教头买酒回来之后看见茅草屋被风雪压倒之后,首先做的就是检查火盆内的炭火,担心炭火蔓延 引起草料场的大火,好在火盆内的火种被雪水浸湿熄灭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风雪的句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风雪的句子一、天地同呼在山神庙的门前,大雪纷纷扬扬,宛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仿佛天地间所有的生灵都在呼唤着这场风雪的到来。
风雪交织,仿佛连天地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
二、白茫茫的世界雪花纷飞,遍地皑皑白雪,铺在山神庙之外的树木和草地上,原本苍翠的色彩在风雪中显得苍白,仿若置身于一个纯净至极的世界之中。
三、山神庙的静谧风雪之中,山神庙的建筑仿佛也沐浴在一片宁静之中。
红墙绿瓦,古朴典雅的建筑在风雪的映衬下愈发庄严肃穆,仿佛是这世间沧桑岁月中唯一不为风雪所动摇的存在。
四、风雪的狂怒风呼啸着,雪花翻滚着,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现它的狂怒与不羁。
在这样的风雪之中,纵使是最坚实的山石也难以抵挡风雪的洗礼,更何况是人间的凡人呢?五、苍茫的天地在风雪之中,苍茫的天地仿佛是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神秘而又庄严。
没有一点杂乱,只有一片宁静和肃穆,这样的天地仿佛是一尊无上的山神所笼罩着。
六、人间之美在风雪之中,山神庙内的僧侣们也在祈祷冥思。
他们燃着香火,诵经念佛,仿佛是让自己沉浸在这风雪之中,感受风雪所带来的神秘之美。
七、风雪的洗礼风雪之中,山神庙的建筑仿佛得到了一场来自自然的洗礼。
树木上的残叶被雪花覆盖,庙宇上的屋檐也挂满了冰挂,仿佛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展现出风雪所赋予的独特魅力。
八、大地的回响风雪之中,山神庙内外仿佛是一副大地回响的图画。
风声呼啸,雪花飘舞,仿佛是在诉说着大地的沉郁与苍茫,一切在这风雪之中都显得那么的肃穆而庄严。
九、风雪中的神庙山神庙在风雪之中仿佛是另一种存在。
红墙绿瓦,古朴典雅的建筑在风雪的映衬下愈发庄严肃穆,仿佛是这世间沧桑岁月中唯一不为风雪所动摇的存在,展现出一种神圣与神秘。
十、风雪的意义在风雪之中,山神庙显得那么的庄严肃穆,仿佛是在用自己的存在诠释着风雪的意义。
风雪虽寒冷,却能给人以心灵的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与奥妙。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横扫,这座庙宇仿佛是被大自然所眷顾的一方净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 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雪正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 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 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 雪很大。 “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向了一回火, 觉得身上寒冷” “先取下毡签子, 把身上的雪抖了, 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
分湿了”。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作品中多次提到风雪,是怎样推动故 事情节发展的?
(1)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 想喝酒驱寒才 会“投东”而去, 到市井沽酒, 也因此得遇山神庙。
(2) 因为下雪, 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 这使林冲 想起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 可以安身。
(3)正由于风大雪紧, 为了挡风雪, 林冲才用大石 头靠住门, 致使陆虞候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
(4)正因为风大雪紧, 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 就直 奔山神庙来避风雪。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风 雪
身 寒 沽 酒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 厅
投 宿
大 石
隔 门
庙 中
倚 门
偷 听
风雪描写的作用?
渲染紧张的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指导
答此类题我们要从 环境本身的特点、 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1表现了……地域风格
2交代了……时间、季节
3渲染营造了……氛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1. 风雪的初遇哎呀,老天爷真的不拿人当人看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幕,简直就是一场天大的“自然灾难大秀”。
风雪在这山间,那真叫一个狂暴,像是咆哮的野兽在无情地撕扯大地。
你看那雪花,哗啦啦的飘,像是上天撒的巨型棉花糖,白得刺眼。
风吹得呼呼直响,仿佛整个山神庙都在颤抖,像个害怕的孩子在不停地瑟瑟发抖。
你站在外面,只觉得整个人都被冻成了冰块。
风雪像是不知道休息似的,持续不断地冲刷着山神庙,弄得你连方向都分不清了。
真是“雪上加霜”,本来就冷,还得面对这样无情的自然考验。
2. 风雪中的山神庙山神庙本来是个神圣的地方,可现在被风雪弄得像个破旧的棚子。
大雪像厚厚的棉被,把庙顶盖得严严实实,仿佛是个毛茸茸的“大帽子”。
风吹来,庙里的木门吱呀吱呀地响,仿佛是在跟风雪对话。
那样子,看起来就像个被遗忘的古老巨人,虽然静静地伫立在山顶,却被这风雪折磨得几乎崩溃。
庙里的香火早就被风雪熄灭,成了一片空旷,阴森森的感觉,让人不得不打个寒战。
风雪在庙外咆哮,庙里却静得像一座沉默的古墓,给人一种无助的感觉。
3. 林教头的困境林教头在这样的风雪中,真的是困得要命了。
他本来是个脾气火爆的人,但现在面对这样的天灾,连他也不得不低头。
站在风雪中,他的胡子都被冻成了冰棍,脸上更是红得像个大苹果。
风雪打在他身上,那感觉就像是在接受自然的惩罚,皮肤都被风刮得疼痛难忍。
那种冷,是彻骨的,连骨头都感到寒冷,简直让人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教头原本打算借山神庙避风雪,可是没想到,庙里的风雪和外面几乎没什么区别。
他站在庙里,四周都是冷风劲吹,身上的棉衣也像被风雪撕扯得支离破碎。
心里那个叫做“无奈”呀,简直是无从形容。
4. 风雪带来的感慨看着风雪肆虐,林教头不得不感叹,老天真是个不讲理的主儿。
原本以为风雪只是一场小小的考验,结果却是“大祸临头”。
在这种风雪中,人是如此渺小,仿佛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每次风雪呼啸而过,林教头都忍不住要咬紧牙关,哪怕牙齿都快要冻得掉落,也得硬撑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陆虞候的阴险形象衬托出山神庙的神秘和恐怖。
环境描写与故事情节的相互影响
风雪与林教头的困境
风雪的严寒与林教头的困境相互呼应,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
山神庙的封闭与故事的结局
山神庙的封闭空间为林教头得知陆虞候阴谋提供了场所,同时也预示着林教头命运的转 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神庙位于风雪山脚下,靠近一 条小溪,周围被茂密的树林环绕,
环境幽静。
山神庙所在的地理位置偏僻,远 离人烟,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通
向外界。
山神庙所在的山峰地势较高,气 候寒冷,经常有风雪交加的情况。
山神庙的外观
山神庙的建筑风格古老,采用石块和木材建造, 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
山神庙的墙壁上雕刻着一些神秘的图案,给人一 种庄重神秘的感觉。
风雪对环境的影响
风雪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文中描述了风雪使山林变得白茫茫一 片,树木被积雪覆盖,道路变得崎岖 难行,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和无情 。
风雪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风雪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变得艰 难,客栈和旅店生意兴隆,人们不得 不寻找避寒的地方,展现了社会环境 的艰难和困苦。
02
山神庙的描写
山神庙的位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
目录
• 风雪的描写 • 山神庙的描写 • 林教头的心理描写 • 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的结合
01
风雪的描写
风雪的强度
风雪的强度
文中通过描述狂风怒吼、大雪纷 飞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风雪的 强烈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 听觉冲击。
风雪的持续时间
文中提到风雪已经持续了数日, 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危险 性,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了紧 张的氛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火”的作用
析XI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文中的许多细节非常细腻,看似闲来之笔,实则别有一番深意。
下面,笔者对文中描写“火”的片段进行剖析,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研读文本。
一、渲染气氛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作者多次提到了“火”。
第一次是林冲初到草料场,正是寒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雪花纷扬,他推开两扇大门,看见草厅里有一个老军正在“向火”。
第二次是当老军与林冲“交割”完,老军在收拾行李时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
”接着,“只见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他“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草料场的四周全是马草堆,一旦起火,危险至极。
可以说,草料场是禁止生火的地方,为什么作者会不厌其烦地写“火”呢?细细品之,我们不难发现,“火”出现的次数越多,越让人感受到寒风的冷冽刺骨、大雪的来势凶猛。
寥寥几笔,就巧妙地描绘出草料场风雪交加、寒气袭人的场景,渲染了寂寥、凄清的氛围。
之后,作者还写了草料场上的漫天大火:“雪欺火势,草助火威。
偏愁草上有风,更讶雪中送炭。
赤龙斗跃,如何玉甲纷纷;粉蝶争飞,遮莫火莲焰焰。
初疑炎帝纵神驹,此方刍牧;又猜南方逐朱雀,遍处营巢。
谁知是白地里起灾殃,也须信暗室中开电目。
看这火,能教烈士无明发;对这雪,应使奸邪心胆寒。
”作者写了朔风、飞雪、大火,描绘了朔风怒号、大雪漫漫、草料场火光冲天的场景,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二、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火”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开始,是经验丰富、管理草料场多年的老军在“向火”。
后来,老军将“火盆”借给林冲,为林冲“生火”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同时为“火烧草料场”的情节作了铺垫,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我们在读的过程中不禁会担忧:是不是火盆里的炭火导致草料场失火的?然而,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写林冲为了御寒去市井买酒,取来毡笠子将“火炭”盖上了。
高中语文教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作用一、概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小说,作者是梁羽生。
在这个作品中,环境描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物心境的抒发、情节的铺陈和氛围的营造。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环境描写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二、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小说中,作者对风雪山神庙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如“山峰巍峨,峡谷险峻”,“密林茂密,松柏参天”,“雪山之巅层峦叠嶂,峰回路转”。
这些描写让读者对风雪山神庙的环境有了清晰的印象,也为后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心境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三、人物心境的抒发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抒发了人物的心境。
比如在故事中,主人公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内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中,表现出对险峻峡谷的豪情壮志、对雪山巍峨的敬仰之情、对松柏参天的刚毅坚强。
这些环境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林教头的性格和内心的世界。
四、情节铺陈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还扮演着情节铺陈的作用。
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整个故事的氛围和气氛。
比如在风雪对比鲜明的山神庙内,发生了一系列波澜壮阔、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雪山充满了神秘和惊险,这样的环境描写为故事的情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氛围的营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整个故事中,雪山、密林、峡谷等自然景物无不给人一种神秘隐秘的感觉。
这种神秘氛围让故事更具吸引力和魅力,另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真切的置身雪山之巅的视觉效果。
六、结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更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心境,并且为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氛围的营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环境描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更深层次的品味和思考。
七、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对比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do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do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部古装武侠小说,其中描写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景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
首先,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是大雪天气,作者描写出了大雪天气的寒冷和瑰丽。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花纷飞,漫天飘洒,迎面而来的扑面冰凉是无法避免的。
作者使用了“银白色的雪晶”和“白茫茫的世界”等词汇,让读者感受到了大雪天气的美和冰冷。
其次,小说中刻画了很多的山林景物和建筑物景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山神庙。
山神庙,又称击寇寺,因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为抵御西北边陲戎寇北侵而兴建,而后朝代更替,多次扩建修缮。
描述中,山神庙坐落于山间,环境幽静,占地面积宏大,气势恢宏。
文中给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描写:“前面出了一座山神庙。
寺庙赵丽阳的诗中说过,‘风雨灯笼景,山林鸟兽音。
’这些字眼用在这里太恰当不过了。
静夜里,庙前的一排红灯笼高高地悬挂,灯光在雪地上染出了一片莹白。
再往前望,一个巨大的铜大门镶在几棵参天大树之间,大门隔得甚深,里面只有一道模糊的黑影。
”再次,小说中还描写了沙漠和荒野的景色。
在跋山涉水的旅途中,主人公常常面临艰险的沙漠和荒野。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文字描写出了这些地方的特点:干燥贫瘠,植被稀少,地平线远方和沙丘连绵。
文中的描写充满了沙漠的孤独与荒凉,让读者感受到了旅行的辛苦和危险。
总的来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具体,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大雪天气,还是山林建筑,都给人留下了惊喜和震撼。
这些描写不仅给了小说一个完美的背景,也吸引了读者进入了小说的世界。
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
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展示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又描绘了人物在荒山野岭中的艰难险阻,凸显了小说所要表达的深刻意义。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季节变化、景观描写等方面,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小说的自然环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以峨眉山为背景,荒山野岭、溪流草木、雾气缭绕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环境。
在小说中,金庸巧妙地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绚丽的想象,将自然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例如,小说中,作者描写了峨眉山上的雪景:“山南山北,遍地一片洁白,到处都是雪团。
雪弥漫在人们的眼中,遮掩了峨眉山的模样。
”此外,作者对小说中的溪流草木、天空明媚时的景象等也进行了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其次,小说中的季节变化与环境的描写也相得益彰。
小说以冬天为主要季节,随着情节的推进,季节也在不断地转换。
作者巧妙地运用季节转换,将自然环境描绘得十分细腻而富有变化。
例如在小说的结尾,金庸描述了雪山上春天独特的景象:“老林开口疯笑,看着周围的山峰,由于冰雪融化,一股股清泉从山脚下流淌而来。
松柏树苍劲挺拔,清澈的流水在枝叶间穿行,一看就是生命之源不竭。
”再者,小说中的景观描写也是作者细致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说中,雪山峰顶上的神庙是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场景之一。
作者通过对神庙的详细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诡异的氛围。
比如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神庙的形状和规模:“神庙共四层,底层最大,其他三层逐渐缩小,到尖顶就只有房间大小。
底层门洞极小,只能容得一人侧身走进。
”总之,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写实精神,因此不仅打造了一片宏大而真实的世界观,而且使人们了解和认识了自然,感受到了这样一个自然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大大丰富了这部经典武侠小说的内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自然环境描写分析
风潇潇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 使人异常烦躁……
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 卷下一天大雪来。”
风雪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风
身 寒
途 中
压 投大 倒 宿石
隔隔 门门
雪
沽 酒
见 庙
草 庙倚 厅 中门
偷偷 听听
推动情节发展
风雪描写渲染的气氛
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 卷下一天大雪来。”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 摇振得动。……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 下得紧。”
“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那两间草厅已被风雪压倒了” …“先取下毡笠子, 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风雪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大雪纷飞,荒野独行,火光冲天,英雄知道回家和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 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 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 上生长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 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 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练习:
阅读《荷花淀》并分析文中环境描 写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赏析一、景物描写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
《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
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
(读有关描写)板书设计正面描写渲染浓重气氛风雪推动情节发展侧面衬托烘托人物形象1.找出所有景物描写。
2.多角度的景物描写:(1)直接描写风雪: 1共有三处请指出来。
2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我们一会儿再说。
(2)侧面衬托风雪: 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3.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1、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
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赏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景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第一个镜头是“漫天大雪飘将下来”,为我们展示了北国的自然特色:雪是漫天飞舞的,林冲本想在山神庙中暂避风雪,等待机会,但事与愿违,最后只好落草梁山了;故事发生在严寒季节。
第二个镜头是“便把火炭盖了”,烘托出环境的温暖。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临其境的温馨画面:东京汴梁大雪纷飞,夜里山神庙主人林冲为避风雪而四处躲藏,林冲忍受着饥饿和严寒,却把最温暖的小炭炉留给客人,真挚体现了他雪夜送炭的美好心灵。
“正是严冬天气”,此句意味深长。
首先说明时令是严冬。
寒冬,天气恶劣,滴水成冰。
风雪交加,寒气逼人。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恶劣的天气正符合林冲“忍受着饥饿和严寒”的情形。
再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
作者这样精细地描绘景物,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环境,也充分显示出林冲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第三个镜头是“那雪正下得紧”,表明了环境的恶劣。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暗淡阴冷的场景: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尸体,军衣上有血迹,一枝生满红锈的铁枪斜靠在土墙上。
看到这些,我们禁不住为林冲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痛惜!林冲,英雄好汉,原来是一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公务员,原本可以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命运对他极不公平。
终于逼得他走投无路,杀死仇人,上了梁山。
由此看来,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何等黑暗,腐朽!另外,作者在叙述中夹以议论,深化了主题。
作者没有停留在描写上,而是对故事中人物所造成的结局进行评判,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歌颂林冲这样的英雄。
比如:“早又不曾听得说,他把宝刀虚掷了,可惜了一条好汉!”这是肯定林冲的,又何尝不是在借林冲之口谴责封建统治者呢?至于文章末尾所说“须看那白杨树下,如何结果!”就更是意味深长了。
“白杨树下”指什么?根据林冲所指望的人生结局推测,是指林冲被发配沧州后,所说的“官家发付那里去?”和“病故在路途中”。
不难想象,在押解路上,林冲必然会遭受皮肉之苦,甚至丧命。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的句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1、初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2、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3、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
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作用:
1、渲染了故事发生的气氛,这是一个复仇杀人的故事,发生在这样风雪交加的环境中是合理的,如果是在天朗气清风和日善的环境中就显得不和谐
2、这样的环境描写有力的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的本片小说环境描写最突出的作用,比如文中几次描写雪、风的情况,都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不是这样的雪不是这样的风,后边的情节不会如此发司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十个章回。
讲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
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
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
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
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细节描写的句子及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细节描写的句子及作用
1、林冲初到草垛时,写下风雪刚刚开始,是严冬天气,云层密布,北风渐起。
第二天下大雪。
“一片一片”是指雪花的大小。
“卷”是指新风的冷。
“日”是一个广义的术语。
2、雪中踩碎玉,背着北风走。
雪一直在下。
““紧的”,
3.(林冲)他出篱门,却迎着北风而回。
看雪,夜里雪越来越硬。
这一次,我在写雪的方式中,在“紧”之前加上了频率副词“月”,进一步强调了雪的大小。
二、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1)通过环境描绘产生风雪
(1) 抬头看茅草屋,四面八方倒塌,在北风中摇曳。
②大雪救了林冲的命。
两个长满青草的大厅被雪覆盖了。
③伸手到一半的时候,火盆的火被雪水浸湿了。
④进山门关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将军过来靠在山门上。
风雪穿过茅草屋,火种和石头越来越大:摇晃茅草屋→→淹没茅草屋→→浸火→→门上方有一块大石头。
大风大雪的印象很明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
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
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
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
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
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
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风雪的句子及其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风雪的句子及其作用嘿,朋友!你知道里那些描写风雪的句子有多绝吗?比如说“那雪
正下得紧”,就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你可别小瞧了!这就好像是老天
爷在故意为难林冲,雪下得那么紧,是不是感觉都要把人给压垮啦?
这不是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很像吗?
再看“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哎呀,这场景描
绘得多生动啊!碎琼乱玉,多美的形容,这不就像我们在困境中还能
发现的那一点点美好吗?只是林冲在这风雪中,可没心思欣赏。
这些描写风雪的句子作用可大了去啦!它们烘托出了林冲当时悲凉、无奈的心境。
你想想,在那么大的风雪中,林冲一个人,多孤独,多
凄惨!这风雪就像是他命运的象征,冷酷无情,不断地打压着他。
而且呀,这风雪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么大的风雪,怎
么会把房子压塌,林冲又怎么会发现那些阴谋呢?
总之,这些描写风雪的句子,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更加扣人心弦。
它们就像是故事里的精灵,悄悄地引导着一切的发生。
你说,是不是
特别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教学:环境描写
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第十回,这一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施耐庵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
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
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
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
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
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
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
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
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溘然消逝了。
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短短的一句话中,
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但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
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
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
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
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
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风雪山神庙”这一章对风雪的描写,也是成功的,与人物性格的变化,故事情节的进展,斗争高潮中环境、气氛的烘托紧密结合,其作用与艺术效果跟写火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看林冲刚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矛盾冲突的浪头也渐渐涌起;到林冲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了,情节的紧张气氛也在不断增浓,最后到林冲在山神庙前手刃仇人。
这些描写不但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对雪的本身描写也生动逼真。
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
着“越下得紧”,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如临其境。
鲁迅先生在他题名为《“大雪纷飞”》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这种评价是中肯而又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