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之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动物行为学之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动物行为学之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动物界会使用工具的动物除人类以外非常有限,以下是动物界的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动物类群,它们能和人类一样,可以使用部分工具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和适应不同的环境:1、北美洲的独居的细腰蜂。
雌蜂挖掘出管状的长洞,把自己捕获到并弄昏了的小虫放入洞内。
这些猎物将是幼蜂的食物,幼蜂也将在洞里发育。
当雌蜂产完卵并用土盖上洞口后,就用它的大颚叼着一块小石头当作锤子,把洞口的土夯实。
这个动作有两个作用,一是夯实盖洞口的土,二是检查洞口是否确实完全堵严实了。
这是它们经过长期演化后形成的一种确保后代顺利成长的动物行为,由于以前的细腰蜂幼虫在洞穴里缺乏食物和天敌的威胁,它们不断地演化,自然中形成的该行为。
2、章鱼利用椰子壳章鱼是不久才被发现会利用工具的在动物世界里,它们会把椰子壳当作自己的盔甲或避难所。
有的章鱼把椰子壳顶在身体的上方,八只脚露在椰子壳之外,在海底缓缓爬行。
有的则把两半椰子壳合成一对贝壳形状,然后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缩于其中。
当遇到捕食者攻击时,这些椰子壳就是它们的避难所。
自然状况下,沉落海底的椰子壳,被部分章鱼利用,并且成功的用来抵御危害,不会后者没有利用椰子壳的章鱼很多会被天敌捕杀,因而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3、鱼类“使用工具"打破贝壳并吞食蛤蜊肉的过程一名潜水员名叫斯科特·加德纳,当时他正饶有兴致地探索澳大利亚大堡礁,突然听到从海底传来一阵撞击声。
他循着声音想一探究竟,竟惊奇地发现一条黑斑猪齿鱼正咬着一只蛤蜊往岩石上敲打。
贝壳不一会就被它敲破了,这条鱼把里面的蛤蜊肉吃了下去.加德纳幸运地将整个过程拍了下来,他的照片也成为首个能证明鱼类可以使用工具的证据。
鱼类的神经系统和高等生物来说差的很远,这个例子是鱼类利用工具的第一个例子。
这个鱼到底是如何获得这一技能真是耐人寻味,不过可以肯定,它是在捕食的过程中获得这项技能,4、爬行动物利用工具诱捕鸟类爬行动物利用工具的行为也是极为罕见的,通过对密河鳄长达13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鳄鱼会借助工具捕猎。
虎鲸智力 [鱼类只有7秒钟记忆-它的智力超乎你的想象]
虎鲸智力[鱼类只有7秒钟记忆?它的智力超乎你的想象]北京时间2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们一直以为鱼类是笨头笨脑的动物,而且记性很差,但事实上,它们既能数数,也能穿越迷宫,甚至记住人的面孔。
与电影《海底总动员》(FindingNemo)中的多莉(Dory)一样,鱼类一直被视为健忘的代名词,可以在几秒钟内就忘掉一切。
它们只是在漫无目的地游泳,对外界的一切毫无察觉。
然而在某些方面,一些鱼类甚至可以像猿类一样聪明。
它们对细节的记忆可以维持数年,并且在判断空间方面比人类表现更好。
在对待鱼类的态度上,我们似乎有些过于草率。
据估计,全世界海洋中生存着大约25万种鱼类,尽管它们的外观和行为多种多样,但在许多人看来,鱼类基本上都是愚蠢的。
这种观点可能还会因下意识的偏见而持续存在,追根溯源,这种偏见或许来自对生命演化的传统看法。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库勒姆布朗是《鱼类生物学杂志》(JournalofFishBiology)的助理编辑,他推测,许多人之所以低估鱼类的聪明程度,是因为他们将鱼类视为原始的动物。
实际上,现今地球上的大多数鱼类都是与人类差不多同时演化出来的,布朗说道。
我们或许是下意识地低估了鱼类的认知能力,因为它们生活在与我们非常不一样的栖息环境中;也可能因为我们被影视中传达的观点欺骗,加深了鱼类健忘的印象;或者是因为我们单纯地假设鱼类不够聪明,从而避免在处理鱼肉料理时感到内疚。
在《海底总动员》中,健忘的拟刺尾鲷(学名:Paracanthurushepatus)多莉告诉尼莫:我患有短期记忆丧失几乎会立即忘记事情。
然而,通过动物行为学家的研究,认为鱼只有3秒钟(或7秒钟)记忆的普遍观点已经被彻底否定。
不起眼的金鱼可以记住三个月的事情,甚至可以在训练之后,记住时间的差别。
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训练金鱼推动一根操纵杆以换取奖励,每天可操作的时间为1小时。
金鱼学会了利用这段时间,表明它们可以记住时间、学习并记忆。
中班科学教案《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会使用工具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一些会使用工具的动物,知道它们使用工具的行为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学会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会使用工具的动物:猴子、海獭、大象、啄木鸟等。
2. 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特点和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一些会使用工具的动物,知道它们使用工具的行为特点。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原因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视频、实物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活动主题。
2. 基本部分:a) 教师出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认识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b) 教师讲解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特点和原因,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c)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和模仿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
3. 拓展部分:a)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更多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b) 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使用工具的知识和趣事。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表达对活动感受和收获。
5. 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更多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道具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和认识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家园共育法:鼓励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关注和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活动主题。
2. 认识动物:出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认识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会使用工具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会使用工具的动物,了解它们使用工具的能力。
(2)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使用工具的过程,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现象。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
(3)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动物使用工具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使用工具的定义及意义。
2. 常见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及其使用工具的例子。
3. 动物使用工具的原因和作用。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类动物使用工具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动物使用工具的视频。
3. 思维导图模板:用于学生总结动物使用工具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使用工具的现象,引发思考。
2. 课堂探究:(1)展示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使用工具的过程。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总结动物使用工具的特点。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动物使用工具的场景。
(2)学生扮演动物,演示使用工具的过程。
(3)全班进行分享和评价,总结动物使用工具的优点和作用。
4.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是否使用工具,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2. 绘制一幅动物使用工具的画作,展示自己对动物使用工具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使用工具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会使用工具的动物》PPT课件中班科学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CONTENTS
• 动物使用工具的概述 • 动物使用工具的实例 • 动物使用工具的原因和影响 • 人类如何学习和借鉴动物使用工具的经验 • 小结
01
CHAPTER
动物使用工具的概述
动物使用工具的定义
动物使用工具是指动物在生存、 繁殖和获取食物等活动中,利用 外部物体作为工具来辅助完成某 些任务或实现某种目的的行为。
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进步,我们可能会发现更多种类 的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并更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机制和意 义。
生态保护和动物保护
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原因和影响,可以为生态保护和动物保 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04
CHAPTER
人类如何学习和借鉴动物使 用工具的经验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保护动物栖息地
通过保护和恢复动物的栖息地, 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动 物使用工具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深入研究动物行为
进一步深入研究动物的行为和智 慧,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存需
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THANKS
谢谢
合理利用动物资源
在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同时,人类可以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如野生动物观赏、生态旅游等,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05
CHAPTER
小结
对动物使用工具的认识和思考
动物使用工具的意义
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展示了它们的智慧和适应性,进一步 证明了动物在生存和繁衍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多样性和创造 力。
02
为什么猩猩可以学会使用工具
为什么猩猩可以学会使用工具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在使用工具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猩猩学会使用工具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对我们人类的意义。
猩猩属于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在进化的过程中,猩猩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
这种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首先,猩猩的大脑结构使其拥有学习使用工具的潜能。
研究发现,猩猩的大脑皮层具有较高的智力发育,与人类的大脑结构相似。
这使得猩猩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具。
猩猩的大脑结构支持了其在工具使用方面的学习和进化。
其次,猩猩的环境对其学习使用工具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猩猩生活在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中,例如森林、河流等。
在这些环境中,猩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例如获取食物、建立巢穴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猩猩通过观察、尝试和模仿学习,逐渐掌握了使用工具的技巧。
例如,猩猩可以使用棍棒来获取食物,使用石块来打破蛋壳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对于猩猩来说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必要技能。
此外,猩猩学习使用工具对人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和研究猩猩的工具使用行为,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智力的起源和进化。
猩猩的工具使用行为也可以为人类的技术创新提供启示。
例如,猩猩使用工具的能力对于设计更先进的工具和机器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外,研究猩猩学习使用工具的过程还可以为教育和培训提供参考。
了解猩猩学习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培训计划。
猩猩的学习能力对于人类的学习和教育也具有启示作用。
总之,猩猩能够学会使用工具的原因是基于其大脑结构和环境的影响。
猩猩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智力起源和进化,以及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猩猩的学习能力是自然界智慧的体现,也是我们与它们共同进化的证明。
我们应该加强对猩猩等智慧动物的研究,深入探索它们的潜能和进化历程。
动物借助外力的例子
动物借助外力的例子1.引言1.1 概述动物借助外力是指一种现象,即动物在完成特定任务或达到某种目标时,依赖于身体外部的力量或工具来增强其能力。
这种行为在动物界十分普遍,并且在不同物种和不同环境中都能观察到。
动物借助外力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工具、与其他物种合作、利用环境等方式。
动物借助外力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生存和适应性意义。
通过借助外力,动物能够达到原本凭借自身能力无法实现的目标。
例如,一些鸟类会利用工具,如棍棒或刺来获取食物。
黑猩猩会使用树枝或者石块作为武器工具,用来捕捉昆虫或者争夺领地。
这些行为展示了动物对于寻求更高效的捕食方式或者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需求,同时也表明了动物的智慧和创造力。
动物借助外力的行为还提供了研究动物认知和智能的窗口。
通过观察动物如何利用工具、合作与其他物种、适应不同环境等行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智力水平和适应能力。
这对于人类认识自身的智能起到了启示作用,并且在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探讨动物借助外力的意义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
通过对这些例子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借助外力行为的原因和动物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同时,本文也将展望未来动物借助外力研究的发展方向,探讨如何更深入地研究动物智能和适应力的相关问题。
通过研究动物借助外力的行为,我们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好的工具和技术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和尊重。
对于生态保护和动物保护而言,这样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探索动物借助外力的例子是一项具有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的研究工作。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动物借助外力的例子的描述和讨论:第一部分是引言,概述了动物借助外力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目的。
在引入主题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整篇文章的框架。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详细讨论动物借助外力的意义,解释为什么动物需要依靠外力来进行某些活动或完成某些任务。
动物的智慧之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动物智慧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 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例如 通过觅食和消化食物来维持生 态平衡。
动物智慧有助于促进生物之间 的协同进化,例如通过合作觅 食、共同防御天敌等行为来提 高生存能力。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启示
动物智慧启发人工智能设计
动物感知机制为新型传感器技 术提供灵感
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动物智慧提高野生动物保护的效率和效果,保护地 球生态平衡。
动物训练与表演:利用动物智慧进行动物训练和表演,提高动物表演的 艺术性和观赏性。
动物辅助疗法:利用动物智慧进行动物辅助疗法,帮助人类缓解心理压 力和疾病痛苦。
提高公众对动物智慧的认识与尊重
添加 标题
倡导科普教育:通过科普活动和媒体宣传,提高 公众对动物智慧的认识,了解动物的行为和思维 方式。
动物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 新行为
动物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 概念理解
动物能够进行情感表达和 社交互动
解决问题能力
动物通过观察和尝试,解决复杂问题 动物使用工具,解决实际需求 动物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动物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创新思维
社会行为
合作捕猎:如狼群、狮群等协同捕猎 工具使用:如乌鸦、大猩猩等能够使用工具 学习能力:如海豚、猴子等能够观察并学习人类行为 情感表达:如狗、猫等能够表达情感,与人类建立情感联系
跨学科的研究合作
动物行为学与 神经生物学的 结合,探究动 物智慧的生理
机制。
生态学与智能 科学的交叉研 究,探索动物 在自然环境中 的智能表现。
比较心理学与 认知科学的联 合,通过对比 不同物种的智 能特征,揭示 动物智慧的本
质。
动物行为学与 社会科学的互 动,研究动物 的社会行为与 人类社会行为 的相似性,进 一步理解动物
中班科学《会使用工具的动物》教案
中班科学《会使用工具的动物》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动物的使用工具行为特点;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特征;2.通过手工制作过程中感性认识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特点;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形象教学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特点;2.高度激发幼儿的热情和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安排教室空间,准备相应的教具和材料;2.编写教师讲稿、制定学生学习计划。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运用课堂常规导入教学,对动物使用工具进行简单介绍,带领幼儿们提出对于“动物会使用工具”这个问题的好奇和猜测,营造温馨愉悦的教学氛围,主题尽量贴近幼儿生活常识。
5.2 内容教学5.2.1 观察视频播放有关“动物会使用工具”的视频,让幼儿通过视觉接收,了解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特点。
视频时间不长,掌握幼儿的耐心度。
5.2.2 具体试验将讲解内容进一步转向手工制作环节,在完成整个制作过程中让幼儿亲手动手,实践运用其所了解的理论,感性认识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特点。
1.导师向幼儿现场讲解制作要求,同时向他们展示制作过程,并向他们介绍使用的材料和准备工具。
2.把幼儿分组,领导组员制作自己的动物模型。
通过带他们“画”和“剪”纸等手工制作,让他们充分动手,养成逐步精细的制作习惯,增强自己动手试验探索能力。
同时也增加生动的趣味性。
3.制作完成后,让各组幼儿呈现自己制作好的成品,并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让幼儿分享成就,表达心情,体验群体合作氛围和成员间的情感交流。
5.3 课堂小结对本堂课进行总结,点名各位同学讲述一下本次课的收获心得,老师也再次介绍使用工具的动物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让幼儿加深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老师通过引入观察视频和制作手工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了幼儿们的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猩猩的工具使用与智能表现
猩猩的工具使用与智能表现猩猩是我们地球上最接近人类的亲属之一,它们具备高度智能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猩猩的工具使用行为以及其展现出的智能表现。
1. 工具使用行为猩猩是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最善于使用工具的,它们具备独特的工具使用行为。
猩猩常常利用树枝或其他物体来获取食物、探测环境和解决问题。
首先,猩猩常常使用树枝作为工具来获取食物。
它们可以将树枝插入蚁窝中,使用树枝捕捉蜜蜂或昆虫,然后将其吃掉。
这种行为显示出猩猩对于工具的灵活运用,它们能够理解工具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次,猩猩还会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
例如,猩猩可以利用石块打破坚果壳,以获取坚果内的食物。
这种行为表明猩猩在面对复杂任务时具备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力,它们能够想出并实施使用工具的策略。
此外,猩猩还会利用工具作为信号传递的工具。
它们可以用树枝敲击树干,发出特定的声音来向同伴传递信息。
这种行为表明猩猩不仅仅使用工具来获取食物,还可以利用工具来进行社交互动。
2. 智能表现猩猩的工具使用行为背后体现了它们高度发达的智能。
猩猩不仅能够运用工具,还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认知和情感表达。
首先,猩猩在野外生活中,需要具备解决各种复杂任务的能力。
它们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学习来解决新的问题。
比如,在食物稀缺的情况下,猩猩会忍耐并等待较好的机会,这表明它们能够理性思考,并做出最佳的决策。
其次,猩猩具备社交认知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它们通过面部表情、姿势和声音来传递情感信号,能够感知和理解其他猩猩的情绪和意图。
猩猩在社交互动中,使用工具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进一步表明了它们对于工具和社交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的认知能力。
最后,猩猩还展现了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例如自我认知和时间观念。
猩猩可以通过镜子自我认知,能够辨认自己的形象。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猩猩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天空的变化,来提前预测食物的供应情况,具备一定的时间观念。
总结起来,猩猩的工具使用行为与智能表现凸显了它们作为人类亲属的独特特性。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 观察与描述(10分钟):展示几种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使用工具的方式。
3. 实验与探究(10分钟):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 手体验动物使用工具的过程,如用棍子取物等。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回顾课程内容,引导幼儿思考 动物使用工具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在家继续探索相关话题 。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观察与记录能力
评价自己在课程中观察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并做记录的能力,反思 是否准确、完整地记录了观察结果。
分析与归纳能力
评估自己对于观察到的动物使用工具行为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思考 是否能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提炼出动物使用工具的普遍规律和特点 。
思考与表达能力
评价自己在课程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包括对于问题的提出、讨论和 回答的质量,以及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不同动物使用工具的方式和特点
灵长类动物
如猴子和猩猩,它们使用工具的方式多样且复杂。例如,猴子会用石头砸坚果,猩猩会用 树枝“钓”白蚁。这些行为显示了灵长类动物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鸟类
某些鸟类如乌鸦和啄木鸟也会使用工具。乌鸦会用嘴巴捡起小石头,然后投掷到高处使坚 果破裂;啄木鸟则利用树枝在树干上敲打,以吸引昆虫并捕食。这些行为体现了鸟类的观 察力和创造力。
知识目标
使幼儿能够列举出几种会 使用工具的动物,并描述 它们使用工具的方式。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 比较能力,以及进行简单 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好 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 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30分钟
课程流程
1. 引入话题(5分钟):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 引起幼儿对动物使用工具的兴趣。
动物使用工具案例
动物使用工具案例
你知道不,动物界里有好多聪明的小家伙会使用工具呢!
就说黑猩猩吧。
它们可机灵啦!有时候为了吃到白蚁,黑猩猩会找一根树枝,把树枝上的小枝丫和叶子都去掉,然后把这根光溜溜的树枝伸进白蚁窝的小洞里。
那些白蚁呢,以为是啥新鲜玩意儿,就爬到树枝上。
黑猩猩再把树枝抽出来,就像我们用筷子夹菜一样,轻松地吃到白蚁。
你看,这树枝不就成了黑猩猩的小工具了嘛。
还有海獭也超有趣。
海獭喜欢吃贝类,但是贝类的壳可硬啦。
海獭就会从海底找块小石头,然后把贝类放在自己的肚皮上,用两只前爪拿着小石头,一下一下地砸贝类的壳,就像我们用锤子砸核桃似的。
等壳砸开了,就能吃到里面的肉啦。
这块小石头就是海獭的专属小锤子。
乌鸦也不简单呢。
科学家发现,乌鸦要是想吃到坚果里面的果仁,但是坚果壳太硬咬不动。
乌鸦就会把坚果叼到马路上,等汽车开过来把坚果压碎,然后等红灯的时候飞过去吃果仁。
你说这乌鸦是不是很聪明,它都知道利用汽车这个“大工具”啦。
不过这也有点危险就是了,可不能让小乌鸦受伤呀。
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动物学习能力探索
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动物学习能力探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20110100××)摘要:介绍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靠本能和学习行为实现,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范畴,使用工具的定义,各种动物,特别是灵长动物使用工具的情况,讨论了使用工具的起源和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使用工具技能的改进和提高,以及对动物有没有思维的思考。
关键词:动物,本能行为,学习能力,使用工具,思维人是万物之灵,在所有动物中是脑容量最大---即就是最聪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人类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用来创造灿烂的文明。
研究认为人是在劳动中进化的,我们的祖先通过不断的劳动,得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经千万年进化成具有高度智能的现代人。
但动物同样具有学习能力,能使用工具。
或许,从动物身上我们能看到我们人类自身进化的艰辛历程。
1动物依靠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适应环境。
任何动物都有自己的本能行为,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通常动物越底等则本能行为越发达。
细腰蜂在短短的一生中虽然主要是依赖本能行为,但也必须学习很多东西,如必须学会辨认每一个洞穴的位置,以便狩猎后能准确无误地把后代准备的猎物带回家。
另外,食肉兽虽然主要依靠学习行为适应环境,但是他们从小就具有一定的扑食倾向,这种倾向肯定是一种本能。
犹如雄鸟婉转的鸣叫一方面是以先天不断地学唱。
但是,所有鸟类的报警鸣叫以及对报警鸣叫所作出的反应都是先天的和本能的,如果这种反应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那么动物很可能在学习中丧命。
学习的好处是使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大的应变能力,这对于长寿物种比对于寿命只有几周的昆虫更重要。
此外,身体的大小与学习能力也有关系,因为高度发达的学习能力需要有相应的脑量做基础,而小动物的脑量不可能很大。
另一方面,自然选择的作用也可以能同等大小的动物具有很不相同的学习能力,以适应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膜翅目昆虫和双翅目昆虫的大小和寿命都差不多,但是膜翅目昆虫除了具有丰富的本能行为以外,还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
动物智力测试题答案(3篇)
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动物被认为是智力最高的?A. 大猩猩B. 海豚C. 狗D. 蜘蛛答案:A. 大猩猩2. 以下哪种动物可以通过镜子测试?A. 狗B. 猫C. 猴子D. 鸟答案:C. 猴子3. 以下哪种动物可以通过简单的工具使用测试?A. 狗B. 猫C. 猴子D. 鸟答案:A. 狗4. 以下哪种动物在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能力?A. 大象B. 狮子D. 老虎答案:A. 大象5. 以下哪种动物在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记忆能力?A. 狗B. 猫C. 猴子D. 老虎答案:C. 猴子二、填空题1. 世界上第一个通过镜子测试的动物是__________。
答案:黑猩猩2. 人类与__________的智力水平最为接近。
答案:大猩猩3. 在智力测试中,__________动物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具使用测试。
答案:狗4. 以下哪种动物在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解决问题能力?答案:海豚5. 以下哪种动物在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较高的社交能力?答案:猴子三、判断题1. 所有动物都具有智力。
答案:错误2. 智力测试只能用于衡量动物的认知能力。
答案:错误3. 狗比猫更聪明。
答案:错误4. 猴子的智力水平与人类相近。
答案:正确5. 海豚的智力水平高于人类。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镜子测试的原理。
答案:镜子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动物自我认知能力的测试。
测试中,研究人员会在动物的视野中放置一面镜子,如果动物能够意识到镜子中的是自己的反射,并尝试触摸镜子中的自己,那么它就通过了镜子测试,表明具有自我认知能力。
2. 请简述动物智力测试的意义。
答案:动物智力测试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物种的认知能力,有助于揭示动物智力的起源和演化。
同时,通过动物智力测试,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行为和社交能力,为动物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 请简述动物智力测试的局限性。
答案:动物智力测试存在以下局限性:(1)测试结果可能受到动物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测试方法有限,无法全面评估动物智力;(3)测试结果可能存在主观性,不同研究者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Docin Choose -----------------------------------豆 丁 推 荐↓精 品 文 档The Best Literature----------------------------------The Best Literature湖南林业de2007年第3期长廊HUNANLINYE●兰德小小的树叶极为普通,而它却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据专家统计,每公顷森林的树叶总面积平均为6万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50 ̄500公斤的二氧化碳,放出60 ̄400公斤的氧气;每公顷有林地比无林地可多蓄水300立方米;340公顷森林所涵蓄的水量,相当于1个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树冠众多的树叶可以吸滞大量的灰尘、烟雾、炭粒、铅和汞等。
据记载,1公顷松树林每年可吸滞灰尘30多吨。
所以人们喻森林和树叶为“氧气制造厂”、“环境污染监测仪”、“空气净化器”、“气温调节器”、“环境美容师”等。
树叶虽小,功能却大,可说它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不吸氧,没有粮食,生命无法维持,而这些东西正是绿叶生产的。
植物学家季美里亚捷夫曾说,世界上一切有机物质,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都是植物的叶子制造的。
绿叶好比一座神奇的加工厂,在阳光照耀下,它通过叶绿素,把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从土壤里吸收的水、氮、磷、钾等元素,加工成淀粉、蛋白质和氧气。
这种加工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
专家统计,全世界绿叶的光合产物总量多达200亿吨,其中人类食用的仅8000万吨,约占4%。
树叶为人类提供各种良药。
《本草纲目》等文献中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利用树叶治疗疾病方面的丰富经验。
医学专家分析,在植物类药材中,每种树叶一般都含有多种成分,已知的一些树叶成分有:水分、糖类、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色素、叶绿素、蜡质、生物碱、挥发油、树脂、有机酸、维生素等,它们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们不仅会使用工具,还能据“市场”做出灵活的决策!
它们不仅会使用工具,还能据“市场”做出灵活的决策!动物使用工具是一种罕见的事情,而且因为罕见,它通常很快被认为是一种聪明的行为。
蚁蛉(一种昆虫)会向潜在的猎物投掷小卵石,射水鱼会向停靠在植物上的昆虫喷射水柱使其落水,海獭会使用石头敲开贝壳。
然而,大多数的动物使用工具的案例都相当缺乏灵活性,通常只能应用于一种情况,并且严格受控于这些动物的天生的行为节目(指一个物种的全部行为特征)。
相比之下,智能的工具使用需要整合多个信息源以灵活应对迅速改变的环境状况。
灵活的运用工具与一些较为高级的心理过程密切相关,比如计划行动的能力。
最近,一群来自维也纳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和维也纳兽医大学的认知生物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对红毛猩猩在与工具使用有关的决策问题上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红毛猩猩会仔细权衡他们的选择:是吃一种可以立即得到的食物,还是耐心等待,然后使用工具来获得更好的回报?研究人员用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食物:一种是香蕉球,这是红毛猩猩最喜欢的食物类型;另一种是苹果片,也是它们喜欢的食物,但是如果有香蕉球,它们就会忽略苹果片。
它们可以从两套不同的设备中获取这些食物:一套设备需要伸进一根棍子作为获取食物的工具,另一套设备则需要向里扔进一个球。
只有正确的工具才能运转对应的设备。
在测试过程中,红毛猩猩们要面对其中任意一种或同时面对两种装有食物作诱饵的设备,并且要在两样物品(通常是一种食物和一种工具)之间进行选择。
一旦它们选择了其中一种,另一种就会被立即移除。
○ 一只红毛猩猩在使用木棍作为工具。
| 图片来源:Alice Auersperg面对不同的状况,红毛猩猩会灵活地调整它们的决定。
执行实验的研究人员Isbelle Laumer解释说:“如果设备内的苹果片(喜欢的食物)或香蕉球(最喜欢的食物)无法直接获得,那么当面对一个可以立即得到的香蕉球和一个工具时,红毛猩猩的选择会是食物而非工具,哪怕这是一个能用于眼前的设备的工具。
动物也会使用工具
动物也会使用工具/special/orangutan/最近一则来自美国类人猿信托研究机构的一只黑猩猩用火烧菜做饭的视频火遍网络。
人们惊讶于动物能够熟练的使用工具完成复杂的明火烹饪工作;这在听惯了“使用工具使人为人”理论的中国人看来,更为震撼。
但事实上,早有试验和研究成果证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使用工具和所谓的人类具有的社会性这些在哲学上“将人称之为人”的定义,在动物界同样广泛存在,这些论调就是人类傲慢与偏见之下的优越感。
在行为方面:使用工具和语言并非人类独有马克思哲学中,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区分和动物区别的关键。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只有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才是一个固有的、不可或缺的、稳定的因素,因而构成了与其他动物区别的本质特征。
”但事实上,很多灵长类动物、海豚、鸟类和鱼类都可以创造和使用工具,甚至传承这项技能。
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大猿信托基金会的倭黑猩猩茨兹,不但能够熟练地使用烤架和烤叉等工具,甚至能够自己使用火柴生火。
野生的乌鸦可以使用树枝从枯死的树干中钓出小虫,而且会在同伴之间相互传授这种使用工具的能力。
一只名为“堪兹”的黑猩猩成功的通过了美国亚特兰大语言研究中心的语言理解和语法测验,它不但是通过学习已具有了使用语言的能力,还能够听懂英国口语和使用新颖的句子。
黑猩猩能够根据情况,创造和选择使用不同的工具2006年。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刚果盆地一个白蚁巢附近,安装了隐蔽摄像机,这里生活着数以千计未接触过人类的黑猩猩。
在6个月时间里,摄像机拍到121只野生黑猩猩使用人们迄今观察到的最复杂的工具和技巧,而且还会针对不同类型的蚁巢使用不同工具。
[详细]针对于地上蚁巢,黑猩猩会先用一根较短的小木棍伸进去,再换成一根“探针”,方便白蚁爬上来。
而对于地下蚁巢,黑猩猩先用一根较长的木棍刺下去找到蚁巢,然后换成“探针”。
观察发现,黑猩猩在交替使用这些工具时非常灵巧敏捷。
会使用工具的动物(科学,第11周)
红毛猩猩
树叶当雨伞、用树枝做吊杆吃蜂蜜
2014-5-31
乌鸦
2014-5-31
黑猩猩
会制造石器
2014-5-31
动物排行榜之十大智慧动物
/C22486/classpage/ video/20110722/1015撞击贝类
海豚
海绵面具(保护鼻子被鱼刺到)
埃及秃鹫(tu jiu)
用石头砸开鸵鸟蛋
掘土蜂
用尖尖的石头挖洞洞做“托儿所”
2014-5-31
绿鹭
用面包钓鱼
2014-5-31
大象
用树枝画画
2014-5-31
啄木鸟雀
用仙人掌刺/树枝做工具钩虫子吃
2014-5-31
CP带您认知海洋神秘生物—海豚会使用工具
海豚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许多行为常常令人类吃惊不已。
近日,国外研究人员又发现了海豚的一个惊人之举——它们捕食时会给自己的嘴“戴”上一块海绵,以保护自己不会受伤。
研究人员已将这一发现写成报告,发表在有关报纸和网站上。
海豚也有“工具文化”研究人员第一次在澳大利亚西部的鲨鱼湾见到海豚嘴上的奇怪东西时,还以为那是个大肿瘤。
研究人员表示,这也是他们首次发现海洋哺乳动物能够使用工具的证据。
研究人员后来才发现,海豚嘴上叼着是从海床上掉下来的海绵。
鲨鱼湾的宽吻海豚似乎将它们作用一种捕鱼工具。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这一不可思议的捕食技巧来自雌性海豚,而且它们只将这种技巧传授给“女儿”。
基于基因分析的发现,研究小组认为,所谓的戴海绵捕食的行为是科学家目前所知鲸类动物中存在“工具文化”的第一个事例。
鲸类动物主要是指海洋动物,包括鲸、海豚。
围绕动物是否与人类具有一样文化的问题一直是近几十年来的热门话题。
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动物确实能将某些行为遗传给下一代。
除了人类外,动物“学文化”的最佳证据来自于黑猩猩。
文化是指源自当地人的独特而复杂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代代相传。
一份著名的研究报告曾概括了各种长期研究的发现,其中包括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简·古达尔的研究发现。
该报告发现野生黑猩猩群体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它们具有39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其中15种涉及捕食时如何使用工具,例如用棍子探蚂蚁窝,用石头砸坚果等。
雌海豚向“女儿”传授技艺最新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在鲨鱼湾见到海豚嘴里的海绵就是一种文化形式的最好例证。
瑞士苏黎士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迈克尔·克鲁特恩是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他说:“我们看见海豚使用海绵在海底寻找鱼类。
海绵的作用可能就如同保护手套一样,这样,海豚就不会被石鱼刺到。
”石鱼是生活在海底的一种带毒刺的鱼。
海绵似乎还有惊动藏身在海底的鱼类的作用,在它们逃出藏身处后,海豚便会追上去。
在澳大利亚鲨鱼湾的海豚群体中,捕食技巧差不多只局限于雌性海豚及其“女儿”身上,而只有一只雄性海豚表现出同样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行为学之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动物界会使用工具的动物除人类以外非常有限,以下是动物界的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动物类群,它们能和人类一样,可以使用部分工具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和适应不同的环境:1、北美洲的独居的细腰蜂。
雌蜂挖掘出管状的长洞,把自己捕获到并弄昏了的小虫放入洞内。
这些猎物将是幼蜂的食物,幼蜂也将在洞里发育。
当雌蜂产完卵并用土盖上洞口后,就用它的大颚叼着一块小石头当作锤子,把洞口的土夯实。
这个动作有两个作用,一是夯实盖洞口的土,二是检查洞口是否确实完全堵严实了。
这是它们经过长期演化后形成的一种确保后代顺利成长的动物行为,由于以前的细腰蜂幼虫在洞穴里缺乏食物和天敌的威胁,它们不断地演化,自然中形成的该行为。
2、章鱼利用椰子壳章鱼是不久才被发现会利用工具的在动物世界里,它们会把椰子壳当作自己的盔甲或避难所。
有的章鱼把椰子壳顶在身体的上方,八只脚露在椰子壳之外,在海底缓缓爬行。
有的则把两半椰子壳合成一对贝壳形状,然后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缩于其中。
当遇到捕食者攻击时,这些椰子壳就是它们的避难所。
自然状况下,沉落海底的椰子壳,被部分章鱼利用,并且成功的用来抵御危害,不会后者没有利用椰子壳的章鱼很多会被天敌捕杀,因而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
3、鱼类“使用工具”打破贝壳并吞食蛤蜊肉的过程一名潜水员名叫斯科特·加德纳,当时他正饶有兴致地探索澳大利亚大堡礁,突然听到从海底传来一阵撞击声。
他循着声音想一探究竟,竟惊奇地发现一条黑斑猪齿鱼正咬着一只蛤蜊往岩石上敲打。
贝壳不一会就被它敲破了,这条鱼把里面的蛤蜊肉吃了下去。
加德纳幸运地将整个过程拍了下来,他的照片也成为首个能证明鱼类可以使用工具的证据。
鱼类的神经系统和高等生物来说差的很远,这个例子是鱼类利用工具的第一个例子。
这个鱼到底是如何获得这一技能真是耐人寻味,不过可以肯定,它是在捕食的过程中获得这项技能,4、爬行动物利用工具诱捕鸟类爬行动物利用工具的行为也是极为罕见的,通过对密河鳄长达13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鳄鱼会借助工具捕猎。
在鸟类是筑巢期,有相当一部分密河鳄会在鼻翼上放一根木棍,以此来诱捕需要筑巢的鸟类。
分析诱捕行获得为很可能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鸟类的筑巢期,鸟类需要树枝,碰巧一根树枝在河里并且恰好存在一条密河鳄的鼻翼上,正当一只鸟去取树枝时,潜伏在水下的鳄鱼发起了突袭,成功的获得的食物,该鳄鱼慢慢开始懂得的树枝可以吸引鸟类的道理,其他鳄鱼纷纷效仿,最终会利用小树枝诱捕。
5、乌鸦利用工具捕食昆虫现实中乌鸦不仅仅会利用石头获取饮用水,它们还会使用其他工具,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伊索寓言中“乌鸦喝水”的故事。
虽然那只是寓言故事,但现实中乌鸦不仅仅会利用石头获取饮用水,它们还会使用其他工具。
科学家们发现,乌鸦和它们的近亲都拥有一颗不同于寻常鸟类的大脑,它们会巧妙运用树枝、树叶甚至它们自己的羽毛和喙部,将这些演变成合适的工具。
许多乌鸦都会利用喙部把嫩枝“削成”钩状物,还会将树叶啄成尖尖的工具来引诱藏在岩缝中的昆虫。
有科学家还专门对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进行过测试,他们发现这种乌鸦还会配合使用两种工具。
科学家由此推断,乌鸦的智商可能还要高于一些灵长类动物,它们似乎更善于推理。
它们利用工具捕食行为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很可能是食物资源的短缺和被捕食者的逃生技能的提升导致它们会使用这么复杂的工具来捕食。
6、啄木燕使用工具捕食啄木燕生活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这是一种灰色的小鸟,爱吃小昆虫。
它常常用细长的尖嘴啄树木,寻找食物。
一旦发现躲在树孔里的虫子,它就把树皮啄穿,从里面啄出小虫子来充饥。
有时候洞孔太深了,尖嘴无能为力,啄木燕就会设法寻找工具——纤细的树枝条。
它衔着细枝条的一端,而把另一端伸进洞去,将小虫拨弄出来,然后饱餐一顿。
如果一时间找不到理想的工具,啄木燕岂不是黔驴技穷了吗?不,它会挑一根比较合适的细枝条,然后自己动手,进行一番加工:枝条过长,就用嘴截去一段;枝条上有丫叉,便用嘴把它啄掉。
颇为有趣的是,遇上得心应手的工具,啄木燕在一次用完后不会轻易丢弃,而是经常带在身边。
在树林里飞翔时,它的嘴里总是衔着一根细枝条,这细枝条成了小鸟不轻易离身的“法宝”。
只是在用尖嘴啄树干时,它才把细枝条暂时寄放在树缝里。
这和乌鸦很相似,但是它更像一个猎者,该技能是亲本传授给子代,最初获得原因很可能也是是食物资源的短缺和被捕食者的逃生技能的提升。
7、画眉使用工具捕食有一种画眉鸟最爱吃粘在树上的蜗牛,可是,单凭它的小嘴,是无法啄破蜗牛的外壳的。
于是,画眉用嘴衔着小石子使劲敲击蜗牛壳,直到敲碎外壳,从中取出雪白肥嫩的美食。
这个例子和鱼类利用工具很相似,由于它们无法啄破蜗牛的外壳的,一直画眉无意间将蜗牛扔到了石头上并且砸碎了,成功的获得了食物,久而久之,其他画眉都回去做同样的事,形成了特色的捕食行为。
8、埃及兀鹰用石头当锤子捕食一些人表示海鸥会将贝壳类动物从天空上落到石头上以砸开贝壳,但技术性不强,海鸥还不会真正利用环境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但埃及兀鹰就不同了,它会用石头当锤子,敲开鸵鸟蛋好大吃一顿。
秃鹰生活环境比较恶劣,食物短缺使它们对鸵鸟的蛋“情有独钟”,因此他们不得不去想如何才能吃到美味的蛋,他们会利用沙漠中遍地的工具石头来完成他们的美餐,这也是在动物生存过程中演化的技能。
9、穴鸮鸟用动物粪便当诱饵在种类众多的猫头鹰家族中,有一种叫做穴鸮的。
它的生活习性比较怪,不在树上筑巢,而喜欢住在洞穴中。
这种猫头鹰以啮齿类动物遗弃的洞穴为巢,或者自己打洞为巢,它们还喜欢收集哺乳动物粪便,之后撒在其巢穴入口处用来装饰自己的小窝。
但人们一直没弄清楚猫头鹰此举用意何在:是为了引诱猎物还是为了掩饰嗅觉?对此,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动物学家利维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穴鸮的这一有趣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实验证明粪便并不能掩盖住鸟蛋的气味,而是充当诱饵,引诱穴鸮喜好的甲虫前来“自投罗网”。
科学家对穴鸮的食物残留进行了仔细研究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当洞穴用牛粪围绕时,穴鸮吃的甲虫的量增加了十倍。
穴鸮捕食的案例动摇了生物学界对鸟类智力的看法。
牛津大学行为生态学家亚历克斯·卡西尔尼克说,“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行为就相当于一只蜘蛛建造它的网一样。
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代表了一种较高智能。
”生物界一直以为,动物界中只有在分类上跟人类相似的灵长类动物懂得复杂的社交和使用工具。
他们认为鸟类是一种愚蠢的动物,但这个穴鸮能够使用工具捕食的研究表明,即使它们被视为“最愚蠢的动物”,它们的某些表现比被认为是高等动物的灵长类更加高明。
10、黑猩猩使用大棍来狩猎和大猩猩用手杖涉水黑猩猩作为人类近亲,是动物界中少见的工具使用高手。
它们不仅会用石制工具砸食坚果,还懂得使用木棍捕捉白蚁。
而今,美国科学家观察发现,非洲雌性黑猩猩还懂得使用树枝制矛,捕猎洞穴中丛猴。
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科学家吉尔·普吕茨和帕科·贝尔托拉尼在塞内加尔的热带大草原上观察黑猩猩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最初看见青年雌性黑猩猩使用矛捕食一只丛猴时,普吕茨还认为这仅仅是一次偶然。
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雌性黑猩猩却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猎人”角色。
然而,黑猩猩最引人注目的工具则是它们使用大棍来狩猎。
他们高超的捕食技能令人惊叹。
科学家发现刚果的大猩猩利用手杖涉水,众所周知一根好手杖的作用,显然,大猩猩也深知手杖的价值。
在刚果以北的沼泽林地,这只大猩猩使用一根手杖来测试池塘里水的深度,探知了水深之后,它又用它当平衡木,协助它涉水,走过这片水域。
它们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可以学习和创造一些特殊的技能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11、海豚利用海绵捕食美国的科学家最近在澳大利亚西部的鲨鱼湾发现一种会使用工具的宽吻海豚。
这种海豚在寻找食物时,会将一块海绵体吸附在鼻子的前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海底泥沙的伤害。
首先,它们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寻找一块合适的海绵体,这比其他不用这种方式觅食的海豚要多花费很多时间。
美国乔治敦大学生物与心理学教授珍妮特·曼恩在研究中发现,这种技术一般只有雌性海豚使用,而雄性海豚却通常不愿意向它们的母亲学习这种技术。
珍妮特认为,研究发现表明海洋世界也存在许多聪明的动物。
宽吻海豚的大脑体积仅次于人类,而且结构非常复杂,很难对它们的大脑和语言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但无庸置疑的是,他们看起来好像非常聪明。
此前就有研究发现,海豚在捕食时甚至还能与当地的渔民来进行“合作”。
宽吻海豚会将成群结队的鱼赶到沙滩,然后给渔民发去信号让他们撒网,而企图逃跑的鱼则会直接游进等在一旁的宽吻海豚的嘴里。
海豚还能够在镜子中认出自己,而且还拥有复杂的社会特性和个性。
12、海獭海獭使用石块的技艺,也并不逊色。
在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和堪察加半岛沿海,有时人们可以看到成群的海獭浮出海面,一个个翻转身躯,肚子朝上仰游着。
它们把随身携带的石块放在腹部当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捕获的海胆或蟹,在“餐桌”的石砧上用力敲击。
外壳击碎以后,海獭便慢吞吞地翻过身来,悠然自得地品尝新鲜的海味。
使人感到奇怪的是,海獭使用的石块都是方形或长方形的扁平石块。
这里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圆形的石子容易从海獭的腹部滚下来,而扁平的石块却能稳固地放在上面。
可是,海滩上的石子多半是卵圆形的一,这种扁平的石块是十分难觅的。
由此可见,海獭在挑选工具上也花了一番功夫。
海獭通常被认为是唯一一种会使用工具捕食的海洋动物。
13、鼹鼠自制面罩尽管这种怪异的哺乳动物浑身不长毛,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啮齿动物竟然没有痛觉。
裸鼹鼠对于红辣椒和酸产生的灼烧感以及挤压肌肉产生的痛觉似乎先天具有免疫能力。
而且,裸鼹鼠露出嘴巴的强大牙齿最擅长挖洞,不过也很容易“病从口入”。
为了不让肺部受到感染,它在嘴唇前和牙齿后放一些刨木花来充当简单的面罩,以防吸入脏物。
这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过程。
14、大象会造天然水壶大象挖了一个水坑,之后从树上剥下一块树皮,将它咬成一个球,然后将此球填在水坑,上面用沙子覆盖,这样大象就拥有了一个防蒸发的天然水壶。
此外,亚洲象还会使用经过自己特别处理的树枝来为自己驱赶苍蝇,而且这种树枝长度恰好可以驱赶全身的苍蝇。
这些都是它们使用工具的例子,在自然中长期演化获得的,其目的或是为了捕食,或是为了避害,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