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字规范化》PPT课件

《语言文字规范化》PPT课件

(二)国家通用语言与方言
方言是中国本土多元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 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
方言的使用不允许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和限 度,在中小学生中教授方言。不符合《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法》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规 定,应明确态度,劝其停止。我国语文生活中的 主要矛盾仍然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滞后于经济 文化发展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责和政策导向应当 致力于解决这一矛盾。
(一)小康社会与语言文字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良好语 言文字环境。
切实提高国民的语文应用水平,是保证物质生产资料、 劳动力和产品跨地区流通以及整个社会高效运转的基本条 件,也是普及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扩大开放、提 升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重要前提。
加大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力度,切 实保障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
主要工作: 1.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汉字的有效工具,应 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2. 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推广普通话和扫除文盲 中的作用;
3. 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信息检索、信息处理、 信息产品运用和信息教育中的作用;
4. 进一步完善汉语,少数民族和外语中专用名 词(包括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汉语拼音 拼写规则 ;
1992年提出新时期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新的12字 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997年提出普及普通话的具体目标:在全国范 围内,2010年初步普及普通话,2050年前全国普及 普通话。2000年10月31日,通过的《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法》用法律形式将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任 务固定下来。
领域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是 语言学家大显身手参与社会发展的广阔天地。

《解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座课件

《解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座课件
权利: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 利。
义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以及从事新闻出 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人员,在履行职务时 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立法目的
❁ 第三,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 理。
主要管理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 和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主要特点
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对于违反该法第二章各条款的行 为,法律明文规定了处罚范围和处罚方式。
第四章“附则”规定该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006年5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并于2006年7月 1日起施行。
立法目的
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 第一,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规范汉 字作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 家,有56个民族,近百种语言,30多种现行文 字。处理好语言文字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立法目的
❁ 第二,用法律形式确定公民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方面的权利,以及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义务。
二、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 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我国现行语言文字的通用范围有所不同,分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 地方通用语言文字两个层次,普通话、规范汉字是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 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一)什么是普通话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 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定名为“普 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

语言文字规范教研活动(3篇)

语言文字规范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言文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教师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日开展了语言文字规范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增强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2. 培养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三、活动内容1.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教师们讲解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拼音、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通过讲座,使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语言文字规范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语言文字不规范案例,让教师们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使教师们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规范意识。

3. 语言文字规范竞赛组织教师参加语言文字规范竞赛,以检验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的掌握程度。

竞赛分为笔试和现场展示两个环节,考察教师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语言文字规范经验交流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分享自己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活动过程1. 专家讲座活动开始,专家为教师们详细讲解了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拼音、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做好笔记。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教师们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规范。

各组代表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3. 竞赛环节竞赛环节分为笔试和现场展示两个部分。

教师们在笔试环节认真作答,现场展示环节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展示出良好的风貌。

4. 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精品PPT课件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精品PPT课件

2.顿号
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 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 如:
二三米 (不得写成二、三米)
三四个月(不得写成三、四个月)
四十五六岁(不得写成四十五、六岁)
七八十种(不得写成 七、八十种)
3.书名号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明、 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下面均为 书名号误用的示例: 例1: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课程。 例2: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 考》课题立项会。 例3:本市将向70岁以上(含70岁)老年人颁发《敬老 证》。 例4: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最佳上镜》等六个奖 杯。
欢迎各位同仁交流指导
语言文字规范化
专பைடு நூலகம்培训
民乐县第三中学 史 杰
神奇的汉字
一、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2001年1月1日,国家正式颁布实施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 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 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 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 话和规范汉字。”
• 错误:《看《三毛流浪记》的感悟》 《看< 三毛流浪记>的感悟》 • 正确:《看〈 三毛流浪记〉 的感悟》
• 注意中文引号和英文引号的区别:“ ” ""
• 4.省略号 • 错误: … … 等
省略号…… • 5.破折号 • 错误:“——” “-------”

正确: 正确: 破折号“——
6.连接符号用法
④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⑤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

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讲话稿5篇

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讲话稿5篇

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讲话稿5篇语言讲话稿文字规范化宣传讲话稿(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70多种语言、50多种文字。

不同民族、地区间的交流需要用到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对外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也需要用到代表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语言文字,这就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从大处讲,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我们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我们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倾注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个珍贵的历史遗产。

一个个方块字交织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汉语言,这是何等的骄傲啊!现今,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为了世界人民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

作为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我们,每天都在抑扬顿挫的语音中享受汉字的魅力,每天都在横平竖直的书写中得到艺术的浸染。

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写好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提高大家的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更可以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因此,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的责任,为此我想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荣。

2、坚持使用普通话与老师同学交流,并能达到准确流利,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3、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与伙伴们互帮互助,相互督促,积极地纠正普通话的发音,使写规范字、说普通话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4、学习各种语言文字规范,确保我们的作业、试卷、班级板报等注音、用字和标点符号规范无误。

各个班级创办的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

5、以校园为基点,在自己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同时,小手牵大手,走出校园、走出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各种语言文字活动。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共40张ppt)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共40张ppt)

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一渗
透)。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 划、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 3.落实语言文字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落实。 4.建立长效机制,使“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学校的常态化 工作。
标有书名号或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 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如: 1.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长篇 小说四大名著。 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四)加强中小学生用语用字训练
1.学校按要求开设写字课、书法课。 2.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规范汉字 和汉语拼音,书写规范。 3.抓好课前10分钟(演讲、练字)。 4.定期开展词语大赛、查字典比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作业 展评等活动。
谢谢
(三)年份中“〇”的正确使用
1.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一三年一月”,则中间的
“○”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汉字“零”,而应该用圆
“○”(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 中选择)。
2.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
“2013年10月”。 3.“〇”是与“一、二、三……”简笔数字汉字配套的文字,就 像“零”与“壹、贰、叁……”配套一样。
(二)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1.“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 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 次,”等。 2.“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而应该用顿号, 即“一、”“二、”“三、”。 3. “1、”“2、”“3、”和“A、”“B、”“C、”等用顿号不 规范,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 ” “ 2. ” “ 3. ” 或“A. ”“B. ”“C. ”。 4. 序号如加括号,如(一)(二)(三)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材料(第一讲)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材料(第一讲)

3.语法方面 ①任意扩展 汉语中的离:理发—理了一个发 见面—见他一面 操心—操碎了心 生气—生谁的气 错误例子:提醒—提你一个醒 奇怪— 奇他妈的怪 后悔— 后了一阵悔 幽默—幽了他一默
②胡乱搭配 例1:张千一作词作曲的《青藏高原》: “我看见一座座
例1:张惠妹演唱《姊妹》,其中把“姐”(jie)唱成了 “zie”;把“笑”(xiào)唱成了 “siào” 等。 例2:汤灿演唱《幸福万年长》,开头第一句:“手把一支 划船的小桨”,把“小桨”(xiǎojiang)唱成了 “siǎoziang”。 例3:郭蓉演唱《红旗飘飘》,把“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 傲”中的“骄”(jiao),唱成了“ziao”;把“五星红旗, 我为你祈祷”中“祈”(qi),唱成了“ci”;把“你像明灯” 中的“像”(xiang),唱成了“siang”。 日常口语中也有人念尖音,如:见jian——zian(李玟: “非常柠檬,一见好心情!”)、 笑xiao——siao、谢谢xiexie——siesie 、学校xuexiao—— suesiao、想你xiangni——siangni 坚决jianjue——zianzue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 (一)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因而民族共同 语成为了民族特征的标志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斯大林说过,民族共同语是 “使人们相互了解并使
人们在其一切活动范围中调整其共同工作的工具, 这一切活动范围包括生产的领域,也包括经济关系 的领域,包括政治的领域,也包括文化的领域,包 括社会生活,也包括日常生活。”(斯大林《马克 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汉族人口众多,居住范围 辽阔,方言分歧严重,更加需要一种统一的共同语 才能加强全民族的团结。
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山川”是“山岳和河流”,不能用“一座座”来修饰。 例2:魏自强作词的《大中国》: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 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山坡。” “峰”是“山的突 出的尖顶”,“山坡”是“山顶与平地之间的倾斜面”,所 以,“峰”不是“山坡”。

语言文字应用讲座ppt课件

语言文字应用讲座ppt课件

流,如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版面设计,制作个人网页和演示文
稿。”
兴趣
关键词: 运用
严谨
思维
二、熟悉教材特点(备教材)
一)、总体感觉——看上去很美
1、内容实用 2、编排科学 (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 ) 3、感性和理性齐飞
问题:
A、编排适合于自学而似不适合于教学 B、内容丰富但失之于庞杂与点到为止
• 九年级上册:P264附录《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 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二)查漏补缺。
比如拼音中的声母韵母; 容易读错的音,容易写错的字; 主、谓、宾等句子成分的划分; 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总之,查漏补缺可安排在本课程教学前
集中展开,也可在每一章节插入相关内容复习。 总之,要确保初高中语言知识的衔接,确保新 知识传授的有效。
三、摸清学生基础(备学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淡化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因此学生 基础相对薄弱,新授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
• 一)初中学过的现代汉语知识:
• 七年级下册:P280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 • 八年级上册:P269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
• 八年级下册:P256附录《短语结构类型表》、《句 子成分简表》
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 .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 6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7 .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8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浙江卷近5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通高中语 文课程标准(实验)》,下同]这里突出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 他学科的关系,体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皆语文 的理念,传承“学”与“用”相统一的语文教学传统,明 确“学”的目的在于“应用”。

语言文字规范培训发言稿(3篇)

语言文字规范培训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语言文字规范培训,旨在提高大家的语言文字素养,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培训的发言人。

一、培训背景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使用,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规范体系。

在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语言文字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我们有必要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语言文字规范培训。

二、培训目的1. 提高大家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增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2. 帮助大家掌握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3. 促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提高工作效率。

4. 为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三、培训内容1. 语言文字规范概述(1)语言文字规范的定义语言文字规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进行规范和指导的规则体系。

(2)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语言文字规范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1)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规范后的汉字,是现代汉字的基本形态。

3. 语言文字规范应用(1)书面语规范书面语规范主要包括语法、标点、用字、格式等方面。

(2)口语规范口语规范主要包括发音、用词、语法、语气等方面。

(3)网络用语规范网络用语规范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规范,以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四、培训要求1. 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认真学习培训内容。

2. 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培训效果。

普通话语音讲座课件

普通话语音讲座课件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普通话音节结构表
结构成分
例字
权 威 桃 花 藕 叶 马 鹅 昂
1 声母
q
t h
m
2 韵头
ü u
u
i
3 韵腹
a e a
a o ê
a e
a
45
韵尾 声调
n
阳平
i
阳平
o
阳平
阴平
u
上声
去声
上声
阳平
ng
阳平
普通话声韵调的配合

普通话音节有完整的系统。构成普通话音节的
21个辅音声母和39个韵母,有机地拼合成400多个基
韵尾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鼻韵尾,有-n,-ng两个, 另一种叫口韵尾。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对于 有口韵尾的韵母来说,有的没有韵头,发这类韵母 时,较响亮的音在前,因此叫做前响复韵母;有的 有韵头,也就是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兼备,发 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中间,因此叫做中响复 韵母。鼻韵母也有有韵头、无韵头之分。 所有韵母中,除鼻韵母的韵尾是辅音外,其他 的音都是非鼻化元音。非鼻化元音的发音要点是软 腭始终上升,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如果软腭的位 置不好,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元 音就成了鼻化元音。在普通话中,鼻化元音只有在 儿化音节中才会出现。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学校语言文字法规常识 ppt课件

学校语言文字法规常识 ppt课件
A. 手书字 B. 美术字 C. 错别字
49
2020/12/17
32.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 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 用限制在 。
A. 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 书法艺术中
50
2020/12/17

21
2020/12/17
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的。
A. 义务 B. 权利 C.责任
22
2020/12/17
5.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 供。
A. 便利 B. 条件 C.培训
23
2020/12/17
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2020/12/17
语言文字法规常识
1
2020/12/17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 八 B. 七 C. 六
45
2020/12/17
28.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B. 大
46
2020/12/17
29.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 用能力, 。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

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稿

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稿

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稿篇一: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材料3 1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材料办一次有中国特色的奥运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XX奥运会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为奥运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任务。

为奥运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就是人人都说普通话。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要求,但是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

人类自从告别混沌世界,走进文明社会,语言就成了传承文明的载体、交流感情的纽带、沟通思想的桥梁。

传承了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普通话,不但是中国各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还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我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都明确了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地位。

新世纪,我国提出了新的“推广普通话”工作目标,即:XX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的行业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21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1文明的传承离不开语言,文明的开创离不开人类。

中国,正在向“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正通过奥运这个平台向世界迈步,融入地球村。

这些都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建设者的共同参与。

推广普通话承担着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营造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的历史使命。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正在掀起“汉语热”,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继往开来者,我们有责任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有义务规范使用自己的母语。

那么,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请讲普通话!用普通话化解隔阂,用普通话对接心灵!用普通话将自己融入社会,用普通话创造新的辉煌历史!2篇二: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国旗下讲话稿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XX—XX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国旗下讲话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历史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

二者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内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建设精神文明,都必然重因此,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明确记中国历史上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发端极早,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绵延三千多年而不绝。

载的历史从西周开始,一直到当代,1046 ——1911 年)(公元前一、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年即主要集中在语音和文字两个方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有一个特点,西周语言以雅言为共面,后者通过编纂字典进行。

前者通过编制韵书进行,?6?1 “”)同语。

(子所雅言,《论语书、诗、执礼皆雅言也。

述而》:雅言是我国是当时西周东都洛阳所用的语言。

雅言即正言(王都之音为正),东周语言仍以雅言为共最早的民族共同语。

《史籀》,文字籀文)大篆(这本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并对词汇进行了规范,出现了《尔雅》同语,“”“”“”“”“”合近。

,的类义词典。

雅意为解释词语要近于雅正,即尔雅正尔即4300 19 每一类多条,乎规范。

全书以词义为纲编写,个类。

共收词分为“”通过分类将同义词以释~山、开头,~鸟等。

例如释诂,~水、~亲、——雅言为共同大篆收集在一起,然后用共同语加以解释。

语言以文字秦——“”西汉扬雄编写了《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语汉文字书同文,小篆其语音标准仍然是指通语,对方言词汇进行了整理。

也即共同语,绝代语,洛阳音。

他将同一个词在各地方言中的不同说法收集在一起,然后用通语解释。

9353 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

东汉许慎编写了《说文解字》,个汉字,共收入“”,汉灵帝刊于石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字规范字典。

昭定五经,汉末,北朝皆以洛魏、即《熹平石经》,以隶书为标准字体。

西晋、魏晋南北朝以洛东晋、共同语都是洛阳话。

南朝以南京为都,出现反切法,阳为都,,南朝梁朝的顾野王奉旨编纂《玉篇》阳音为标准音,统一了书面语的读音。

16917 , 陆法言编个字,以楷书为标准字体隋是我国第一部楷体字典。

收入12158 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文以洛阳音为标准音。

个,收字写韵书《切韵》,学创作的需要,《切韵》唐《唐韵》修订,但实际上起到了正音字典的作用。

为“”用要考语音标准不变。

言利用科考推行共同语。

(口试,铨选(复试)“”唐太宗令大臣颜师古编写《五经定书写楷书)标准语)、(书法,两科。

改称《大和《字样》,皆以楷书为标准字体。

诏令重修《切韵》,本》宋语音标准皆洛阳音。

后又诏令编纂《集韵》。

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22726 31319 ,皆以楷收字收字编纂《类篇》,诏令重修《玉篇》,个;个以洛阳音为标准音。

(一说以元书为标准字体。

周德清编《中原音韵》,元“”(洛大都即今北京音为标准音诏令编纂《洪武正韵》,)。

中原雅音明以33179 33419 字)(。

和民间编写了《字汇》(《正字通》阳音)字)为依据。

雍正诏令福以南京音(洛阳音)清为标准音。

康熙诏令编纂《音韵阐微》,“”命广东设立供官员和学生学习官话。

正音书院康熙诏令编纂字书,,建、47035 “”清末切音字运动字)。

名为《康熙字典》(字典这个名称由此产生。

1840 一古代的读书音虽然统一了,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语仍是方言。

年以后,奋起救国。

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他们看到西方以及日本, 1852——1910 “”(即拼音年间发起了一场的拼音文字简单易学切音字于是在, 28 1852 福建人李鼎臣发明了中国种拼音方案。

字)年,运动先后出现了采用汉字笔画作为符号,是用来拼写厦门方言人自己的第一个拼音文字方案,1892 福建人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

后来流失的,年,这是第出版,但采用了拉丁字母作为符号。

厦腔)》也是拼写厦门方言的,1901 王照出版了《官话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制的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

年,“”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拼指北京话),合声字母》(采用汉字偏旁作符号,官话10 13 6 1904 袁世凯下令音方案。

年,年间传遍前后发行万多册。

省,这是清朝政府官员首次用行政命令推广官在保定学堂教授《官话合声字母》,1906 中将中国语言分为三类: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话的拼音方案。

年,“”他是第一个)、国文(文言文)、俗语(方言)。

普通话(各省通行之话“”1906 卢戆章在《北京切音教提出普通话年,这一概念并为之下定义的人。

“”, 1911 并主张以北京音作为标准音。

国语科书》的概念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8 10 通过了《统一国语方法案》,清政府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月日,年各门在学校增加国语课时,举办国语传习所,词典,提出要编写国语字典、.10 10 法案未月日)课程应用国语讲授等。

辛亥革命爆发,但是两个月后(及施行。

中华民国时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二、1912 1 1 5 月迁往北自月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同年年1949 38 38 这中华民国在大陆共延续了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京),年。

到 3 1 即先后经历了做了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年间,个政府,件事情,“”“新国发生了推行国语。

在此过程中,和围绕着国语的标准音问题,老国音”1912 8 7 由临时政府教育部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通过年之争。

,日音月会后筹建了《采用注音字母案》,统一国语。

决定先从统一汉字读音入手,1913 2 “”由特聘专家及各省代表采用读音统一会月年读音统一会。

开会,7000,,即后投票表决方式,多个汉字的读音审定了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国音标准“”会议同时决定采用章太炎发明的简单汉字式的注音字母给老国音。

来所称的,“”,《汉语拼音方案》如中拉丁字母下面的符号就是注音字母丂汉字注音。

(“k”,“”“ou”1918 11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

)表示又年表示1920 12 北洋政月,注音字母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法定的汉语拼音方案。

年“”7 千多字的基础上扩充编写的《国读音统一会府教育部又正式公布了在所审13000 “”南北但由于该字典所定音字典》(收字采取双重标准,多)。

国音所以招致反对,兼顾(如分尖团,并非任何一个省县的实际读音,有入声),“”1924 1 年。

最终成为一种没有人说的在此情况下,也难以推广,人造怪音“”1919 4 “”)取代了原来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月,(成立于月,读音统一会年“”决定以北京音为标准修订《国音字典》。

修改了制定的国音标准,读音统一会“”1932 5 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作为《国新国音年这个标准俗称。

月,9920 ,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共收字个音字典》,简缩本的《国音常用字汇》“”,获得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合法地老国音至此北京音才真正取代了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三、1949——1965 亲自(一)黄金时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学术界积极配合。

过问,1. 1951 6 6 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年月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修改。

该社论经毛泽东亲自审阅、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4 连并从这天起,《人民日报》版),在版面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当时只有12 月连载完毕。

第二年成直到载吕叔湘和朱德熙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79 出修订版)。

书出版(2. 1952 2 5 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管日,年成立机构。

月1954 12 31 “”全国文字工作的机构,改名为月)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日,。

3. 1952 6 5 教育部公布了《常用字表》(初发布标准方案。

日,月年1500 2000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布的第一个文字方面的标后增至字,字),1955 1 7 中国文教育部,年对现代汉语的字量进行了规范。

月日,准,1955 10 15 全国文字月年字改革委员会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日,开始了新中国汉字简化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955 12 22 1958 2 月工作。

日,月年年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1 1963 2 22 《汉语拼音方案》月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了。

日,1964 5 发布《简化发布《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

日,年月,1965 1 30 发布《印刷通行汉字字形表》。

年月字总表》。

日,4. “” 1 1955 10 15 全(日,)定义,推广普通话。

年提出月普通话“以国文字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决定推广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2 1955 10 25 现代汉语规范问)月(年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日,。

“以北京语音为标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提出”3 1956 2 6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年准音月。

日,()“以北方话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首次完整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为基础方言,“”的定义。

地提出普通话1966——1976 1966—1976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停滞时期()年,(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陷于瘫痪。

命时期,1977—1984 1978 正式出版,(三)恢复时期(年,《现代汉语词典》)1982 12 24 全国月日,这是对普通话的词汇进行规范化的重要工具书。

年19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条规定其中第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 9 25 ”,奠定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

月通话年中日,“”这是研究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社会科学院设立,并制定标准的专门机构。

1985——至今)发展时期((四)1. 1985 12 16 “”“国更名为月日,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机构更名。

”“”其主要工作国家语委直属国务院领导,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标准化。

就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2. 2000 10 31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月年制定法律。

日,2001 1 1 日开自年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月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

始施行。

3. 1985 12 27 1986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月发布发布标准。

日,年10 10 1988 1 26 发布月《现年日,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

月年日,1988 3 25 1988 。

代汉语常用字表》发布年日,。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月7 1 1990 3 22 发发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年日,月月日,年1997 4 7 布《标点符号用法》。

月《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日,年发布2001 12 19 2009 1 12 日,月月年年日,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2009 8 12 日发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年月发表《汉字部首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