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诗知识讲稿

合集下载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

咏物言志诗鉴赏教案第一章:咏物言志诗的概念与起源1.1 咏物言志诗的定义1.2 咏物言志诗的起源与发展1.3 咏物言志诗的特点与价值第二章:咏物言志诗的写作技巧2.1 观察与描写2.2 寄托与象征2.3 对比与衬托2.4 咏物言志诗的构思与表达第三章:咏物言志诗的情感表达3.1 咏物言志诗中的情感分类3.2 情感表达的方法与技巧3.3 情感表达的深度与内涵第四章:咏物言志诗的审美鉴赏4.1 咏物言志诗的审美特点4.2 鉴赏咏物言志诗的方法与步骤4.3 咏物言志诗的审美价值与意义第五章:经典咏物言志诗鉴赏案例分析5.1 《墨梅》王冕的诗鉴赏5.2 《石灰吟》于谦的诗鉴赏5.3 《竹石》郑燮的诗鉴赏5.4 学生互动环节:分享自己的咏物言志诗作品及鉴赏心得第六章:唐代咏物言志诗鉴赏6.1 唐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6.2 唐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6.3 唐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蝉》虞世南第七章:宋代咏物言志诗鉴赏7.1 宋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7.2 宋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7.3 宋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墨梅》黄山谷第八章:明代咏物言志诗鉴赏8.1 明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8.2 明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8.3 明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竹石》郑燮第九章:清代咏物言志诗鉴赏9.1 清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9.2 清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9.3 清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石灰吟》于谦第十章:现代咏物言志诗鉴赏10.1 现代咏物言志诗的特点10.2 现代咏物言志诗的代表诗人10.3 现代咏物言志诗案例分析:《兰》郭沫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咏物言志诗的概念与起源难点解析:咏物言志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较长,需要对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详细梳理;咏物言志诗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审美鉴赏,需要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咏物言志诗的写作技巧难点解析:观察与描写需要对咏物言志诗中的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寄托与象征需要理解诗人在诗中寄托的志向与情感;对比与衬托需要把握诗中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构思与表达需要分析诗的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

课件: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课件: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 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
合点 )
遭嫉妒而依旧吐香的 梅花
契合点
受排挤而矢志不渝的 诗人
诗人以梅花自况,表现自己虽遭不幸、前 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 即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 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 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 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 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
然。
5.咏物言志诗的鉴赏方法 ?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分析物象 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抓 物与志的“契合点” 。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 感情。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词的上阕着力描写梅花开放的环境特点—断桥
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以侧面烘托梅独
自绽放的落寞凄清和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下
阕以梅自喻,托物言志:表现出陆游性格,不
与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傲岸的形象和坚贞不屈
的傲骨。
• ②对比
• 例: 画眉鸟 宋·欧阳修

咏物言志诗上课

咏物言志诗上课
古人云:“一枝一叶总关 情”“歌诗合为情而发”。以客观事 物为描写对象,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抒发出来或暗示自己的志向情操, 这就是咏物诗的定义。咏物诗常借物 抒情或托物言志。咏物诗的目的不在 “物”,而在“情”。“物”只是一 个载体。要提高赏析咏物诗的能力, 关键是要找准“物”的特点,然后与 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使物品与感情
自伤迟暮 自叹身世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依依惜别图
对故居的 依恋难舍
咏物言志诗小结:
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神似——
整体构思: 或讽喻现实,或写个人身世、 品格和志向; 常用手法: 托物言志、比喻、拟人、对比、 环境烘托等。 因此我们要品味诗人将什么情感寄托于物, 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
类 别
情 感
单纯咏物、托物言 志(寓意)、托物喻理、 (1)从具体 托物讽世、以物比兴 。 描写的方法看, ①寄寓作者的理 主要是正面描 想抱负,或实现个人 写(绘形绘色) 理想,或报效国家。 与侧面烘托。 ②寄寓高尚的节 (2)从修辞 操,或表达怀才不遇 手法看,主要 与命途多舛的伤感, 是比喻(比况)、 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 象征、拟人和 想破灭的哀愁。 对比。 ③托物讽世,或 (3)从抒情 忧国忧民,或感时伤 方法看,主要 世,或愤世嫉俗,或 是托物言志。 针砭时弊,或冷嘲热 讽。 (4)揭示某种哲理
检查预习:你掌握了吗?请填写下列表格。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 内 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 涵 想感情。
①从对象上来看, 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 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 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 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 标 志 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 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 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 “咏某物”“题某物” “某物吟”等为题目形 式。

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台州中学古诗复习(一)咏物言志诗一、知识梳理:(一)概述:诗歌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一般分三类:一是人物形象形象(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

二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三是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大自然中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的描绘或欣赏,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的诗歌。

这类诗有的以物喻人,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如曹邺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用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

有的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的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

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廉正直,不为浊世之风污染的高尚情操。

有的描摹情态,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中海棠就是诗人本人,其爱花、惜花之情极为深切,可感触到诗人豁达洒脱的胸襟。

(二)咏物诗常见物象:1.蝉:悲凉或品行的高洁。

2.梅花:代表高洁人格。

3.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4. 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5.菊花:傲霜之花,隐逸、高洁、脱俗。

6.莲花:代表高洁、雅致、宁静等。

7.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 8.水仙:玉洁冰清,高贵清雅。

《咏物言志诗咏物诗》课件

《咏物言志诗咏物诗》课件
咏物言志诗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推 动文学的进步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 鉴和启示。
提高了文学品质
咏物言志诗注重对自然和事物的细 致描绘与感悟,有助于提升文学作 品的品质和内涵,使文学更加贴近 自然和生活。
对读者的启示
激发审美意识
丰富精神世界
咏物言志诗通过对自然和事物的赞美 与描绘,能够激发读者的审美意识, 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提高审美意识
诗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深入挖掘事物的美感 和意义,创作出更加优美、深刻的咏物言志诗。
拓展题材范围
未来的咏物言志诗可以尝试拓展题材范围,从自然景物到 社会现象,从个体情感到群体诉求,让诗歌更加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
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诗人交流,借鉴和吸收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诗歌元素,推动咏物言志诗走向世界舞台,为全 球诗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详细描述
在创作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将物象的特征和情感 表现得更加鲜明、具体。同时,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要贴切、自然,不要过于生硬或
牵强附会。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总结咏物言志诗的特点与价值
特点
咏物言志诗以描绘事物为主,通过细 腻的笔触展现事物的形态、色彩、质 地等特征,同时融入诗人对事物的情 感和评价,表达出诗人的志向和情感 。
阅读咏物言志诗能够让读者在繁忙的 生活中得到片刻宁静,丰富他们的精 神世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品格 。
启迪人生智慧
咏物言志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 理和智慧,能够启迪读者的心灵,引 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
对社会的价值
传承文化价值观

《咏物言志诗》课件

《咏物言志诗》课件

晚唐李商隐《无题》
总结词
李商隐的《无题》以爱情为主题,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详细描述
《无题》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爱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通过对爱情的描绘,展现了爱情的美丽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
短暂的感慨。
05 咏物言志诗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传承文化
《咏物言志诗》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咏物言志诗的定义与特点 • 咏物言志诗的创作手法 •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方法 • 咏物言志诗的代表作品与诗人 • 咏物言志诗的影响与价值
01 咏物言志诗的定义与诗人内 心情感和志向的诗歌。
定义解释
这类诗歌通常以自然界或生活中 的具体事物为对象,通过细致入 微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世 界和人生追求。
理解诗人情感表达
总结词
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是鉴赏咏物言志诗的关键。
详细描述
咏物言志诗中,诗人常常借助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在鉴赏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其 喜怒哀乐,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主题。
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总结词
体会诗歌的艺术美,是鉴赏咏物言志诗的重要环节。
象征手法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种意义或情感。
详细描述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在欣赏诗作的同时, 能够领悟到象征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
对比手法
总结词
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形象来突出表达 某种意义或情感。
详细描述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相反或相对的 事物或形象进行比较,使得读者在欣 赏诗作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 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咏物言志优质课件

咏物言志优质课件
4 这个物有什么内在的特征(精神、品格),要关注诗中的评价词、情感 词、性格词和品质词以及它们的感情色彩等。
5 这个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与人类社会有什么相通之处,有什么象征 意义,与作者的际遇和内心有什么关系。
6 看题目和注释,并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情境等,揣摩作者想 通过这个物表达什么感情或志向。
高考题型
①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②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③某物象象征什么? ④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⑤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真题链接 1.(2013·山东高考)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2012·天津高考)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3.(2011·山东高考)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挤打击,但仍坚持操守, 终生不渝的心志。
例题2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立、高洁脱 俗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 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 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 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①托物言志。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 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
②虚实结合。“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化虚为实,将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形象描绘 出诗人恰似这匹瘦马般虽才情卓绝却景况凄凉的现状。

咏物言志诗精品课件

咏物言志诗精品课件

咏物言志诗注重对事物的细节描绘,通过 细腻的笔触展现事物的形态、色彩、质地 等特点。
寓意深远
语言精练
诗人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志向和 思想,寓意深远,意蕴丰富。
咏物言志诗要求语言精练、含蓄,通过简 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历史背景与发展
历史背景
咏物言志诗起源于中国古代,是文人墨客抒发情 感、表达志向的一种文学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 ,咏物言志诗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 的重要流派之一。
创作诗歌
根据构思,创作出具有韵 律感和节奏感的诗歌,注 意语言的精炼和表达的准 确。
分享与评价
朗诵分享
在小组或班级中朗诵自己的咏物言志诗,与 同学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互相评价
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诗 歌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创作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或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融入其中,使 读者通过感受诗中景物的美感和意境,领略到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感受。
象征手法
总结词
象征手法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或思想 。
详细描述
在咏物言志诗中,诗人常常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描绘具体的 事物或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或思想,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 象,理解诗人的深层含义和思想。
《石灰吟》
总结词
借物喻人,表达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详细描述
《石灰吟》是明代文学家、将领于谦 所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石灰制作过 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 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 的可贵精神。
《竹石》
总结词
描绘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表达顽强拼搏的精神
详细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言志诗鉴赏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言志诗鉴赏课件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句子释义: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适用话题:品德、节操、修养 应用示范:醉心于名利者,往往受困于名缰利锁,甚至迷失自 我、误入歧途。而许多功勋人物,如“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敦煌女儿”燓锦诗、战斗英雄张富清……他们不求名不求利, 却都因为高尚的品德、非凡的成就而赢得了国人的普遍敬仰。 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谢谢
考情探究
标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 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 某个物。诗人着重对 所咏之物的特征、功 能进行刻画,或者着 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 情感 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 以所咏之物为题目, 或以咏某物、题某物、 某物吟等为题目。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 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
(志趣、道理或哲理)
备考指南
(1)重点关注唐、宋诗,不仅限于名人的作品,还要关注映射 当代主流思想的诗歌;复习唐诗,要以李杜为中心,辐射到 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题画诗、干谒诗等题材类型;复习宋 词,要以苏轼、陆游为中心,辐射到婉约、豪放的名家名篇 或非名家名篇。不宜读、练太长太难太偏的诗作。 (2)建构古代诗歌知识网络,包括常见意象、语言风格、表达 技巧、诗歌题材等。 (3)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善于发现问题中隐含考查的 考点。
高三一轮复习
诗词鉴赏——咏物言志诗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高三语文组
复习目标
1.了解咏物言志类诗歌的特点、分类及内容情感。 (重点) 2.掌握咏物诗和写景诗的区别,咏物类诗歌的鉴赏步骤。 (难点) 3.积累有关竹、松、菊、梅的意象含义、文化常识及作文素 材。
内涵
对接教材
《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

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言志诗鉴赏 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言志诗鉴赏 课件
咏物诗鉴赏步骤: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品 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 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
3、情感及技巧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 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1) 从 具 体 描 写 的 方法看,主要是正
面描写(绘形绘色)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 与侧面烘托。
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2)从修辞手法看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 主要是比喻、拟人
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 和对比。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
而今渐觉力出。蓬蒿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
时人不识凌云木
时人忽略 了小松。
பைடு நூலகம்
未长成的小松必 将凌驾云端。
直待凌云始道高。
高耸入云后才称赞。
长成后的松树高高 凌驾云端的姿态。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依 旧芳香如故。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 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
合点 )
遭嫉妒而依旧吐 契合点 香的梅花
受排挤而矢志 不渝的诗人
运用咏物诗的鉴赏步骤及方法,完成练习。

《咏物言志诗》教学课件

《咏物言志诗》教学课件

1.抓标志:梅,横两三枝、雪压风欺、(南来归雁)年年长见 开时、空自倚、清香未减(梅的特点)。 2.读注释:①介绍作者,北宋词人,交代生存环境;“遭 贬”暗示内心郁郁不平, “隐居”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 居生活的向往,交代写作背景;②“东君”“玉堂”“故人”帮 助理解诗歌。 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 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 减,风流不在人知”。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 以 “ 咏 某 物 ”“ 题 某 物”“某物吟”等为题 目形式。
内容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 抱负,或实现个人理 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 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 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 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 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 国忧民,或感时伤世, 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 弊,或冷嘲热讽。
(2)这首诗中的“孤雁”是怎样的形象?诗人借孤雁表达了怎 样的情怀? 答案 “孤雁”孤独、压抑、恐惧,在艰险的行程中,它心境 凄凉,心有余悸。诗人漂泊异乡,世途艰险,通过对孤雁处境 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练中悟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①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 ①关月:关塞上的月亮。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 箭 (1)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标题“孤雁”中“孤”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孤”字是本诗的“诗眼”。“孤”字将全诗的神韵、 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既写出了大雁的孤独,又写出 了诗人羁留客地的离愁别绪。
常用技法
[应用体验] [例 2] 阅读下面这首词,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汉宫春 梅 晁冲之①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②也不爱惜,雪压 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 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③何似,茅舍疏篱?伤 心故人④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 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 ①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 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②东君:司春之神。③玉堂:指华贵 的宫殿。④故人:此指林逋。

咏志诗-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咏志诗-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咏志诗1.咏志诗【考点解读】1.概念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咏志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上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

示例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鉴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示例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其常用的技法有正面描 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 从整体构思看,其常用的技法有比喻(比况)、 象征、拟人、对比。
• 从抒情的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 ①比喻、侧面烘托、托物言志
• 例: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词的上阕着力描写梅花开放的环境特点—断桥 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以侧面烘托梅独 自绽放的落寞凄清和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下 阕以梅自喻,托物言志:表现出陆游性格,不 与争宠献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坚守 高节情操的傲骨。
• ②对比
• 例: 画眉鸟 宋·欧阳修
•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 鸟声婉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荫浓密, 可以自由地飞翔。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将笼 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 的歌颂和追求。
• ③象征
咏物言志类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题材特征
• 咏物言志诗是指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 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类诗歌。 其所咏之物可以是花鸟虫鱼、飞禽走 兽、山川日月、风雨雷电、器物玩好, 等等。诗中的“物”或是描写的对象, 或是抒情的对象。
基本内容
• 1、单纯咏物。仅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仅求其 形似,不赋予个人的感情色彩,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 高雅的审美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赞美春柳的轻 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
• 2、以物比兴(比喻)。或寄寓高尚的节操,
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 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 例:
蝉 唐·虞世南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诗表面上写蝉饮清露,居疏桐,不借外力而 蝉声远传。实是采用比兴手法,以物自况
(自喻),通过蝉的高洁形象,比喻人(自 己)品格的高尚。
•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 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 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 重难点二: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 的感情。
• 例2: 海棠 宋·苏轼
• 重难点三: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 例3: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 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 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 (1)这首诗的上阕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 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 (2)结合下阕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 2、托物言志(寓意)。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 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 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李 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 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 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 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 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 (1)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 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 什么手法?
•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 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 有何不同?
• 例: 白云泉 唐·白居易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消遥自 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 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 然。
重难点解析
• 重难点一: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 例1: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思想感情
• 咏物言志诗所言之“志”在不同主旨的咏物诗中常常 有不同的说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 1、托物言志。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与豪情壮 志。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 例:
题菊花 唐·黄巢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诗人感叹菊花开不逢时,决心改变它的处境。寄托了 诗人欲改革现实,施惠人间的理想与抱负,感情豪壮。
• 例:
官仓鼠 晚唐·曹邺
•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 此诗以官仓鼠比喻那些只知道吸吮人民血汗的 贪官污吏。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大老鼠”为 何会有恃无恐呢?诗人故意一问,矛头指向了 最高统治者。
常用技法
• 咏物诗不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诗 人们更注重对所咏之物的神韵、品格进行发掘, 即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 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 社会道理。如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 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 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 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的道理。
• 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 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 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 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
专项训练
• 第一级训练目标:明察秋毫,把握 所咏之物的特点。
• 训练1 咏柳 唐·贺知章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 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曾巩
•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 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又如:
小松 唐·杜荀鹤
•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诗表面写松树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 中渐渐成长。联系杜荀鹤一生才华横溢,却仕 途坎坷终未酬志可看出,作者以物自喻,表达 对自己虽有凌云志,却无人赏识的哀叹。
• 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 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