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文明有礼 教案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下册 第6课 《我参与 我奉献》第二课时 文明有礼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二课时文明有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悟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明确养成公德意识和社会文明习惯的重要性,愿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2、知道个人既是文明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生活的受益者,认识到缺乏文明意识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3、培养公共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小故事。
师:那故事听完了,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这两个家庭出门时都没有带上一样东西,你觉得是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生:礼貌和尊重师:是的,礼貌和尊重也就是文明有礼。
今天,我们就一起在探讨这个话题——文明有礼。
(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1)文明有礼的典范师:那什么叫“文明有礼”呢?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孔子和荀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师: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做人如果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情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礼仪故事图片,猜故事名)生:孔融让梨,程门立雪。
师:孔融让梨告诫我们要尊老爱幼,程门立雪告诫我们要尊师重教。
像这样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下可以收集收集。
(2)现实中的不文明现象师:我们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生活的受益者。
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的怎样呢?(展示不文明现象的图片,说说他们的行为正确吗?)师:说说看,图中他们的行为哪些是不正确呢?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发表意见,点名发言交流)师: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3)学习活动园里的故事思考:小刚在公共场所的无礼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学生讨论)生1:破坏自身的良好形象,损害别人的利益,影响社会风气。
师:可是,他觉得这些表现是他的权力啊?你们怎么看呢?师:这些行为表面上看是他的个人行为,但是在公共场合中,这些行为影响到了大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我奉献》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参与我奉献”的主题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和公共事务有了一定的关注。
但是,他们的社会经验仍然有限,对于如何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如何做好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还需要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认识到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好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认识到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认识到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材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讨论指南。
3.准备课堂总结的要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情境模拟,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群,引发学生的同情心,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呈现一些真实的社会公益活动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讨论指南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做好社会公益活动,如何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分享和全班讨论,巩固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习惯。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第二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出示课本39页活动园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想一想,这个小区的居民们制定的《邻里公约》有哪些内容?
【板块四】用学
三、课堂总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教 学
内 容
6、我参与 我奉献
教 学
课 时
2-2
执 教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什么是公益事业,懂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意义及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2、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哪些公益事业,懂得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再小的力量也会因为积累而变得强大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共同维护和建设。同时我们还懂得了,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为公益事业奉献我们的爱心,贡献我们的力量。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板块三】导学
(二)共同维护社区
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三)共同服务社区
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秩序的受益者,也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只有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的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社区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三、参与公益
教 学
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教学资源
教案
预习作业设计
(自学)
教师活动方式、内容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6 课《 我参与我奉献》第1-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6 课《我参与我奉献》第1-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和奉献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道德与法治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参与公益活动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价值。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
3.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4.实践活动法: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角色扮演剧本,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4.联系社区或慈善机构,学生参与公益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公益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公益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
案例可包括志愿者服务、爱心捐赠、环保行动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参与公益活动,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4.巩固(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巩固所学知识。
6 我参与 我奉献(第二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6 我参与我奉献(第二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道奉献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能理解积极的奉献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形式的奉献。
4. 能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价值观,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正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理解奉献的重要性。
2. 学习积极的奉献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不同形式的奉献。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
3. 用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去实践奉献。
教学准备:1.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
2. PowerPoint课件。
3. 打印出积极的奉献及其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的图片。
4. 一些小创意:教室里放置一些植物,由学生轮流浇水、擦拭、修剪。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奉献?奉献有什么作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学生对“奉献”的理解和认识,并引导学生认识奉献的重要性。
二、讲解(20分钟)通过 PowerPoint 课件,介绍积极的奉献及其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奉献的价值。
在课件中讲解奉献对自我成长、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奉献意识,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小组探究(25分钟)1. 学生组成小组。
2. 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归纳总结出什么是奉献。
每个小组将探究成果汇报给全班。
3. 每个小组讨论,提出能为家人、学校、社区做些什么。
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开展志愿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4. 同时,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呈现他们认为积极的奉献及其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的图片。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展示慈善活动的实例,帮助学生了解慈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2. 分享社区志愿者的故事,感受社区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3. 鼓励学生开展自己的志愿活动,通过行动来实践奉献。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6.我参与我奉献教案(2课时)
6.我参与我奉献【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友善。
2.自觉养成善良的品质,能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
3.理解友善待人的实质。
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
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4.正确认识友善待人,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5.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相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积极参加友爱的公益行动。
【教学重点】树立友善待人、文明有礼的意识,争做文明有礼人,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教学难点】全面、多角度认识文明有礼的意义;掌握文明有礼的方法,做文明有礼的人。
积极参加友爱的公益行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一、友善相待1.师: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互相帮助。
2.阅读P34材料3.思考: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仅是免费早餐,而且是浓浓的爱心。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4.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呢?(1)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可以······(2)去餐馆吃饭,服务员给我们上菜,我们可以······5.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为此,居民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
方案二,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随时随地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
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6.阅读角《张大爷的爱心卡》,说说读后的感受。
7.小结: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第6课 我参与 我奉献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参与和奉献的意义,了解积极参与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付出和奉献。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民意识,提高敬业爱国、诚实守信、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等方面的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深入认识到参与和奉献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如何参与和奉献的方法。
2.难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培养其独立自主、团队合作、创新创意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互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互动中积累社会经验。
教学过程一、课前启动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关于参与和奉献的图片,要求学生各自观察,在1分钟内思考一下每张照片传递的信息,并介绍自己思考的结论。
2. 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参与和奉献的重要性,并希望学生能够做好本节课的笔记。
二、知识讲解1. 教师先强调什么是“参与”和“奉献”,让学生对概念有个明确的认识。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和奉献可以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3. 引导学生探究参与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协作、积极参与讨论、参加课外社团等面向社会的方法,以期促进学生布置在本社区或学校范围内的社会任务。
4. 强调奉献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明确向社会付出的重要性。
三、小组探究1. 快速分组,由老师提供相关话题,小组讨论,寻找自己周围的社会事实,比如城市建设、绿化、公益慈善活动、文化传承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分享积极参与社会的方法、小组内的创意和活动方案。
四、班级展示1. 各小组做短时间展示,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吸收创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2. 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引导学生分享互动,积极鼓励,扩大学生的领域和视野,提高其社会参与和责任感。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主要观点,要求学生看到积极的一面,总结个人收获,并总结发言进行归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我参与我奉献第二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文明意识,培养公共意识,践行文明言行。
2、能力目标:能够做到语言文明、举止文明。
3、知识目标:认识不文明行为的危害,知道如何践行文明。
重点能够做到语言文明、举止文明。
难点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提问:你觉得它们美吗?你舍得踩坏它们吗?2、视频:河南网红花海遭践踏6个管理员从早到晚赶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新闻:(1)为拍照游客肆意踩踏花草,警戒绳都拦不住(2)西湖边大妈轮番踩踏花草,只为拍出美照抢占朋友圈2、小小讨论会:(1)在日常生活你见到过哪些类似的行为?你对这些行为是怎样看待的?(2)你最不喜欢哪种不文明行为?这种行为对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3、想一想:从大家的分享和讨论中,你有什么发现?4、总结: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会给其他人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伤害他人的利益。
5、如果人们都这样做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文明)6、总结:我们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还是不文明行为的受害者。
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
7、文明小手册: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践行文明准则?(1)文明有礼讲究言行。
(2)文明有礼注意场合。
8、课本第78页活动园:小刚在公共场所的无礼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直观感受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分析这些不文明行为对他人带来的影响,懂得不文明行为会损害我们的利益,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是文明的受益者,因此,我们应该践行文明行为。
懂得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9、小小分享会:日常生活中,不乏此类事情,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你还知道哪些?10、新闻:高铁飞机的座椅,到底可以不可以放到最低?11、讨论:你是怎么看待前座调座椅的行为的?12、社会面面观:展示一些心中没有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文明有礼 精品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文明有礼》教学设计1. 读懂彼此的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2.在分享与家人之间的小矛盾、小冲突的过程中,体会家人对你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教学准备:PPT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一、激趣引入。
1.一个小学生的烦恼自述我已经五年级了,可爸爸妈妈还是把我当作小孩子,什么都不让我作主。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我说看会儿电视,可他们俩偏偏说看电视耽误学习,就是不让看。
报兴趣班时,我喜欢舞蹈和书法,可他们却说舞蹈和书法对学习没有帮助,所以他们非要让我选英语和作文,一点儿都不尊重我的选择。
你说,当他们的女儿怎么这么难呢?我都烦死了。
我都不想理他们了。
2.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呢?3.当你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呢?是不是也不想理他们呢?4.揭示课题:1.读懂彼此的心二、新知探究活动一:主动交流常沟通(一)主动化解矛盾1.议一议:当你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1)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经验(2)各小组将有用的经验收集起来。
(3)全班交流与家人产生矛盾时的有效做法。
(4师小结: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将矛盾化解。
2.听一听,说一说: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1)发生矛盾还不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我,而且他们也不总是对的。
所以,我会跟他们吵,把事情说清楚,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2)我会努力做到不与他们争吵,也不说过头话,避免激化矛盾。
事后我会和他们说我的道理。
(3)我不会和他们争吵,反正总是我不对,他们说我就听着,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我参与我奉献》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参与和奉献”展开,旨在让学生理解参与和奉献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积极参与,无私奉献,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能力,对于参与和奉献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能还缺乏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如何参与和奉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参与和奉献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参与和奉献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参与和奉献。
2.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如何参与和奉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参与和奉献的意义,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景,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引出本课的主题“参与和奉献”。
例如,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参与和奉献的力量。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展示一组照片,展示不同场景下的参与和奉献行为,让学生分析这些行为的意义和价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二单元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教案(含两课时)
5.师小结:
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帮别人,也就是帮自己。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二)传递友善
1.“爱心衣物捐赠”活动。
(1)出示社区的两个捐赠方案
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給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
4.师小结:
在社会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四川省的礼让斑马线、排队上下车、果皮纸屑不乱扔的“三大文明行动”也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活动二:文明有礼
(一)文明有礼,从我做起
(二)缺乏公共意识,妨碍他人利益
1.师: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小刚在公共汽车上的一个缺乏公共意识的故事。
2.情境欣赏:
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前面的乘客不时地回头表示抗议,他却视而不见,还带上耳机和着音乐大声地唱歌。周围人纷纷向他授以不满的目光,但是他却不以为然,并强调唱歌是他的权利。公共汽车到站了,他才急匆匆地从座住上站起来,一下子冲到车门口跳下车。
3、了解什么是公益事业,懂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意义及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4、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哪些公益事业,懂得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再小的力量也会因为积累而变得强大。
6《我参与 我奉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6《我参与我奉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志愿者,了解志愿者的定义和职责。
2.能够根据较为简单的表述说明如何做好志愿者工作。
3.建立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意识,懂得参与社会实践、奉献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了解志愿者的定义和职责。
2.能够根据较为简单的表述说明如何做好志愿者工作。
三、教学难点建立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意识,懂得参与社会实践、奉献社会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1. 了解志愿者的定义和职责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41页《五颜六色的志愿者》部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并请孩子们谈一谈自己对志愿者的认识,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围绕志愿者的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志愿者是谁?2.志愿者的职责是什么?3.志愿者做什么事情?从讨论中,让学生逐渐明确志愿者的定义和职责。
2. 根据较为简单的表述说明如何做好志愿者工作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第42页的《志愿者的职责》一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志愿者的职责是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志愿者工作。
请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让他们分组或个人完成以下活动:1.选择一个志愿者岗位,比如城市管理员、交警、环卫工人等等。
2.要求在班级内模拟起来,按照职责和工作安排,让不同角色的“志愿者”模拟交通指挥、环境整洁、公共服务和公共意识宣传等职责。
3. 建立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意识,懂得参与社会实践、奉献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的志愿者组织情况,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小型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意识。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给孩子们简单介绍几个志愿者组织,如红十字会、环保协会等,并根据孩子们的情况推荐一些志愿活动,如清理公园垃圾、组织文化活动等等。
教师在活动前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必要工具,如抹布、手套、垃圾袋、小喇叭、宣传单等,并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参与社会实践、奉献社会的重要性。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6 课《 我参与我奉献》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6 课《我参与我奉献》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2课时,主要围绕“参与和奉献”这一主题,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奉献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案例,适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对社会问题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
3.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参与和奉献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的社会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和案例。
2.设计好讨论题目和讨论流程。
3.准备好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看到社会上各种参与和奉献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参与和奉献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分组参与,亲身体验参与和奉献的过程,感受其中的快乐。
4.巩固(10分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加深对参与和奉献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参与和奉献的看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参与和奉献。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参与和奉献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思考题: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参与和奉献?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热爱社会,乐于奉献。
6我参与 我奉献---文明有礼(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6我参与我奉献—文明有礼(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明礼仪的含义和意义;2.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3.通过小组合作,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3.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反思,形成循环的学习环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1.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形成尊重他人、关爱身边的人的良好思想和习惯;2.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积极向上地践行文明礼仪,为形成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文明礼仪。
三、教学重难点1.文明礼仪的含义和意义;2.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步骤1.引入1.观看视频:《礼仪之邦》片断。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礼仪之美)2.和学生展开互动:–你们观看的这段视频里,你们感觉最好看的画面是什么?–看完这个视频后,你们对文明礼仪有了哪些了解?(活动目的:通过互动,激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兴趣)2.新课学习1.实施课前问答。
问:什么是文明礼仪?答:文明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交往、接待、服侍、礼拜等场合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的合乎礼节、礼貌、得体、庄重、文雅的行为表现,也是人们为展示自己、彰显个性和尊严的方式。
2.导入新课。
通过主持家庭会议的方式,让小组同学介绍自己小组内的家规,并详细阐述家规里面关于“文明礼仪”的条款。
(活动目的:在集体讨论和展示中,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3.阅读教材,认真思考“文明礼仪最重要的是什么”问题。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4.认真听老师讲解。
(活动目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明礼仪的知识和技能)3.合作拓展1.给学生提供一组场景,让学生自行设计和演绎。
–场景一:“上车有礼”–场景二:“排队有序”–场景三:“行路有道”–场景四:“文明用餐”(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明礼仪的技巧和方法)2.分组合作,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场景,分配角色,并完成演绎。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文明有礼(教学设计)
我参与我奉献————文明有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增强公共意识,指导在公共场所的各项文明礼仪,做个讲文明有礼貌的文明少年。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再现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讲文明、有礼貌的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美好公共生活的需要,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公共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践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新课,你们欢迎吗?播放人物动画:吾乃夫子云逸,不学礼,无以立,今日穿越至此,与诸位共学文明之礼,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公共生活谏言献策,愿否?师:大家愿意吗?师:让我们与夫子一起为菏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公共生活谏言献策。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文明有礼的话题。
播放人物动画:美哉!此地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曲径通幽,百花争艳,吾折花一枝细细观赏。
师:夫子云逸可以这样做吗?师:你会对夫子云逸说什么呢?播放人物动画:然也,吾明了,一草一木皆你我共有。
勿莫损之,保护环境乃孝雅之行,你我习之。
(设计意图:引入人物动画,激起学生兴趣,学生判断并纠正人物夫子的不文明行为,以此开启文明有礼的探索)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师:夫子及时纠正了自己不文明的举动,保护了环境。
可是有些人却没有像夫子云逸这样做。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请评价下列公共场所中人物的行为,小组内讨论交流,说一说他们的行为造成了哪些影响。
小组讨论交流后派代表发言,与全班交流你们的观点,开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师:同学们,夫子云逸也有话说。
播放人物动画: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雅之行,和谐生活之弊。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文明有礼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文明有礼》教学设计不打架,不骂人,有了争执不要吵。
公共场合守秩序,保持安静不打闹。
爱护树木和花草,果皮纸屑不乱丢,时刻注意要环保。
学倾听,说话轻,交流看着他的眼睛。
小结:2.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活动园➢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园有时我们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
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前面的乘客不时地回头表示抗议,他却视而不见,还带上耳机和着音乐大声地唱歌。
周围人纷纷向他投以不满的目光,但是他却不以为然,并强调唱歌是他的权利。
公共汽车到站了,他才急匆匆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下子冲到车门口跳下车。
小刚在公共场所的无礼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结:3.要具备公共意识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故事阅读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行为和方法学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检视生活中的行为及影响,提升学生文明意识认识公共场所的无礼行为影响,学会在公共场所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提升学生公共意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阅读角南开中学容止格言周恩来以此规范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并贯彻一生。
课堂能力检测学生自由阅读识。
懂得在学校生活中的文明要求课堂小结文明有礼,是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根本体现。
我们要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提升个人文明行为,共同创建社会和谐与美好。
提升文明有礼的意识。
板书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6课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明有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明有礼》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我参与我奉献》的第二课时,活动园中展现了公共场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文明行为会破坏美好的生活环境,文明礼貌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另一个内容呈现了一个生活情境,借助对随意拨打骚扰电话这种不文明行为影响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首先要培养社会成员的公共意识。
同时渗透民法典的相关法规,从小培养建立尊重他人的权益意识。
阅读角中呈现的容止格言,一方面强调在学校生活中也需要做到文明有礼,另一方面通过周恩来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小做到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普遍认为文明礼仪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但是作为公共生活的参与者,他们需要认识到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素养的要求,也是构建公共生活的需要。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明确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提升文明意识,更是构建和谐美好公共生活的需要。
能力目标:在公共生活中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文明有礼,为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一份力。
知识目标:认识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公共生活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美好公共生活的需要,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知礼1、由传统文化“礼”引入新课师:“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同学们听过这句话吗?它的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不守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守礼则不安宁,这句话出自《荀子·修身》。
2、播放传统文化《礼》的视频,认识中国是礼仪之邦。
师: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我们一起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3、播放深圳创文视频,了解文明礼仪的现代意义。
师:文明是一种美德。
深圳也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你为此做过哪些努力呢?学生预设: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教室和校园干净整洁,背诵了解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2课时文明有礼教案
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文明有礼。
多媒体展示P37活动园内容
教师提问:你怎样评价公共场所中人物的行为?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在公共场所吃零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等行为都是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都不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无论在哪,我们都要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多媒体展示不文明行为
教师提问:这些不文明行为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多媒体展示P38阅读角
教师提问:看了这个容止格言,你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明有礼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无论在哪,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多媒体播放பைடு நூலகம்文明礼貌歌》
学生观看、反思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观看、反思
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帮助学生避免这些行为
帮助学生意识不文明行为的危害
进一步提升学生文明有礼的意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谈论了文明有礼的话题,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文明有礼。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我们无论在哪,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我参与 我奉献》第二课时《文明有礼》优质教学设计
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二课时文明有礼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明确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提升文明意识,更是构建和谐美好公共生活的需要。
2.在公共生活中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文明有礼。
3.认识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公共生活的需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美好公共生活的需要,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学难点:认识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公共生活的需要。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案例分析、讲授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故事):无礼≠五里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眼看已近黄昏,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正在着急,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背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口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
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
提出问题(1)故事中问路的年轻人悟出来了什么?(2)怎样评价这个年轻人?(故事中的年轻人没有礼貌。
年轻人说话的语言、语气不好,态度不好,不亲和,不尊重人。
)(3)如果你是那个年轻人,你怎样问路?(礼貌问路)小结并板书课题:文明有礼新课教学:知识一:文明有礼是什么教师引领学生回忆有关文明的印记。
比如:学校有关“文明班级”、“文明小标兵的评选”。
PPT出示:教师总结: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
其外延非常广泛,我们今天不需要说这么多,因为我们今天还要说“有礼”。
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
包括礼貌、礼节和礼仪。
PPT出示知识点一:文明有礼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其本质是尊重(自尊和他尊)和自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
这两个家庭在出门时忘带上一样东西,你觉得是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明白一些什么道理?
礼者,敬而已矣。
引入课题
第二课时文明有礼
读பைடு நூலகம்事
讨论交流
初步了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活动园
说一说,上面图中的行为对吗?请你做出评价。
提示:漫画中的人物乱扔垃圾、插队、公共场所不文明就餐、不文明旅游,都没有做到文明有礼。
礼,主要表现在
语言文明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
小结:
1.公共生活需要文明有礼
“对不起”时时有,“谢谢”跟后头
“再见”送客走。
尊老师,敬家长,同学之间要友好。
不打架,不骂人,有了争执不要吵。
公共场合守秩序,保持安静不打闹。
爱护树木和花草,果皮纸屑不乱丢,
时刻注意要环保。
学倾听,说话轻,交流看着他的眼睛。
小结:
2.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3.知道公共生活需要文明有礼,树立学生公共意识。
重点
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行为和意识。
难点
树立公共意识,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故事导读:两个没有礼貌的家庭
周末,几个朋友在饭店吃饭,旁边一桌坐着两个家庭聚餐,都有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一会拿筷子敲碗制造噪音,一会满店乱跑追逐打闹。
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
播放视频:董卿跪地采访
温馨提示:
注意董卿跪地现场采访的细节。
董卿的这一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活动园——小组比拼
说一说:
生活中文明有礼,我应该怎么做?
讲文明,懂礼貌, 礼貌用语要记牢
“您好”不离口,“请”字放前头
懂得在学校生活中的文明要求
课堂小结
文明有礼,是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根本体现。我们要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提升个人文明行为,共同创建社会和谐与美好。
提升文明有礼的意识。
板书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故事阅读
学生讨论
学生自由阅读
学会辨别社会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培养学生做到文明有礼
了解礼的主要表现
知道公共生活需要做到文明有礼
知道对别人的尊重是一种文明有礼的表现
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行为和方法
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行为和方法
学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检视生活中的行为及影响,提升学生文明意识
认识公共场所的无礼行为影响,学会在公共场所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提升学生公共意识。
小刚在公共场所的无礼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
小结:3.要具备公共意识
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阅读角
南开中学容止格言
周恩来以此规范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并贯彻一生。
课堂能力检测
学生读图,分组评价
观看视频
思考交流
分组讨论
学生齐读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6《我参与 我奉献》第一课时
《文明有礼》教学设计
课题
文明有礼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2.结合日常生活出现的不文明现象,针对类似现象提出解决方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活动园
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
活动园
有时我们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
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前面的乘客不时地回头表示抗议,他却视而不见,还带上耳机和着音乐大声地唱歌。周围人纷纷向他投以不满的目光,但是他却不以为然,并强调唱歌是他的权利。公共汽车到站了,他才急匆匆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下子冲到车门口跳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