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缩脲蛋白定量试剂盒

双缩脲蛋白定量试剂盒
双缩脲蛋白定量试剂盒

仅供科研版本号:180330

双缩脲蛋白定量试剂盒

【产品组成】

【保存条件】

室温,12个月

【产品概述】

双缩脲是一种用于分析蛋白质的方法,双缩脲反应的原理是在呈蓝色的碱性硫酸铜溶液存在的情况下,铜离子与肽键形成有色螯合的铜复合物,呈紫色。所产生的颜色密度与参与反应肽键数成比例。可通过比色法分析浓度,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波长为540nm。双缩脲法测定蛋白浓度兼容性亦很好,不受大部分样本中其他成分的影响,但易受铜离子螯合剂影响,另外,对于血清总蛋白的双缩脲分析,胆红素、脂类、血红蛋白、葡聚糖具有一定干扰作用。双缩脲法在10~160mg/ml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使用方法】

1、取1ml蛋白标准配制液或稀释液加入到蛋白标准(BSA)中,充分溶解后配制成160mg/ml的蛋白标准溶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溶解后的蛋白标准溶液应-20℃保存。特别提示:待测蛋白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蛋白标准也宜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例如待测蛋白溶解于蔗糖中,亦取蛋白标准溶解于蔗糖中。一般也可以用0.9%NaCl或PBS作为溶解BSA稀释液。

2、将标准品按0,1,2,4,8,12,16,20μl加到96孔板的标准品孔,加稀释液补足至20μl。

3、加适当体积待测蛋白样本到96孔板的样品孔中。如果标准品稀释液与溶解待测蛋白样本的溶液不同,应在待测蛋白样本孔中加入20μl稀释液;如果标准品稀释液与溶解待测蛋白样本的溶液相同,无需在待测蛋白样本孔中加入20μl稀释液。

4、各孔加入200μl双缩脲试剂,室温放置10~15min。

5、测定540nm波长处的吸光值,如无540nm,520~562nm之间的波长也可。

6、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蛋白浓度。

【注意事项】

1、待测蛋白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蛋白标准也宜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否者待测蛋白与蛋白标准中所含非蛋白成分不一致,有可能导致测定不准确。

2、待测蛋白和蛋白标准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如果发现检测效果不佳,可以室温放置1h或60℃放置15min,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显色反应也会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如果浓度较低,可以适当延长孵育时间或在较高温度下孵育。

3、测定标准曲线时发现随着标准品浓度的增加吸光度或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样品中含有铜离子螯合剂。

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c11511415.html,/

第1页

4、建议每次测定时都做标准曲线。因为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并且显色反应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所以除非精确控制显色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否则如需精确测定宜每次都做标准曲线。

5、如果没有酶标仪,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分光光度计测定,但应考虑根据比色皿的最小检测体积。应按比例适当加大双缩脲试剂的用量使总体积不小于最小检测体积,样品和标准品的用量亦相应按比例放大。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浓度时,每个试剂盒可以测定的样品数量可能会显著减少。

6、检测中发现所有孔都呈暗紫色,可能原因是样品含有还原剂,应适当透析或稀释样品。

第2页

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c11511415.html,/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价格 P0012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500次258.00 元 O 碧云天生产的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是根据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两种蛋白浓度检测方法之一BCA法研制而成,实现了蛋白浓度测 定的简单,高稳定性,高灵敏度和高兼容性。 O 灵敏度高,检测浓度下限达到25微克/毫升,最小检测蛋白量达到0.5微克,待测样品体积为1-20微升。 O 在50-2000微克/毫升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O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不受绝大部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影响,可以兼容样品中高达5%的SDS,5%的Triton X-100,5%的Tween 20, 60, 80。但受螯合剂和略高浓度的还原剂的影响,需确保EDTA低于10mM,无EGTA,二硫苏糖醇低于1mM,β-巯基乙醇低 于1mM。不适用BCA法时建议使用碧云天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O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对样品中各种物质详细的兼容性表,参见BCA蛋白浓度测定兼容性表。 O 每个试剂盒可以检测500个样品。 包装清单: BCA试剂A 100 ml BCA试剂B 3 ml 蛋白标准(5mg/ml BSA) 1 ml 说明书 1 份 保存条件: BCA试剂A和B室温保存,蛋白标准请-20℃冻存。本试剂盒自订购之日起一年注意事项: O 需酶标仪一台,测定波长为540-595nm之间,562nm最佳。需96孔板。如果没有酶标仪,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分光光度计测定,但 是测定蛋白浓度时,需根据测定吸光度的杯子的体积,按比例调整A液,B液和样品的体积。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浓度时,每 个试剂盒可以测定的样品数量可能会显著减少。 O 如发现样品稀释液或裂解液本身就有较高背景,请试用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O 为了加快BCA法测定蛋白浓度的速度可以适当用微波炉加热,但是切勿过热。 O EDTA浓度必需小于10mM,不兼容EGTA。不适用BCA法时,请试用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使用说明: 1. 根据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50:1)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BCA工作液室温24小时内稳定。 2. 完全溶解蛋白标准品,取10微升稀释至100微升,使终浓度为0.5mg/ml。蛋白样品在什么溶液中,标准品也宜用什么溶液稀 释。但是为了简便起见,也可以用0.9%NaCl或PBS稀释标准品。 3. 将标准品按0, 1, 2, 4, 8, 12, 16, 20微升加到96孔板的标准品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补足到20微升。 4. 加适当体积样品到96孔板的样品空中,加标准品稀释液到20微升。 5. 各孔加入200微升BCA工作液,37℃放置30分钟,或室温放置2小时,或60℃放置30分

白蛋白试剂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附件2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本规范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规范是对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规范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规范。 本规范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规范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调整。 一、适用范围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白蛋白的浓度。 从方法学考虑,本规范主要指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在医学实验室采用溴甲酚绿法、溴甲酚紫法进行白蛋白定量检验所使用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本文不适用于干式或免疫比浊法的白蛋白测定试剂,但适用处可参照执行。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以下简称《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

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临床意义、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方面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第44号公告)相关要求。下面着重介绍与白蛋白测定试剂(盒)预期用途有关的临床背景情况。 白蛋白为含580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单纯蛋白质,分子量66.3kD,分子中含17个二硫键,在Ph7.4体液中为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的负离子。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分泌,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的57%-68%,血浆半衰期约15-19天。白蛋白为体内重要营养蛋白,并参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稳定,也是血浆中多种物质的主要转运蛋白。白蛋白增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注:若注册申报产品声称临床意义超出此内容范围,应提供相关文献或临床研究依据。 (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如需提供) 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制备、质量标准及实验验证研究资料;质控品、校准品的原料选择、制备、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校准品的溯源性文件,包括具体溯源链、实验方法、数据及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yuepu

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全血(静脉血和指尖血)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 1.1规 格 1人份/袋、10人份/盒、20人份/盒、50人份/盒 1.2组成 产品包含1/10/20/50人份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检测卡、1/10/20/50 支样品缓冲液(300μL/支)、1份二维码(内含校准信息),每人份试剂独立铝箔袋包装内含1支检测卡和1包干燥剂。 检测卡由标记垫(喷涂有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鼠抗人C-反应蛋白单克隆抗体混合物)、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T1线包被鼠抗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T2线包被鼠抗人C-反应蛋白单克隆抗体;C线包被羊抗鼠多抗体)、吸水纸、塑料载板组成。 样品缓冲液由0.1%的表面活性剂和0.1mol/L的Tris溶液(pH7.0)组成。 2.1物理性状 2.1.1外观 检测卡应整洁完整、无毛刺、无破损、无污染;材料附着牢固;标签字迹清晰,无破损。样品缓冲液应清澈透明、无杂质、无絮状物。 2.1.2液体移行速度 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 mm/min。 2.1.3 膜条宽度 检测卡的膜条宽度≥2.5mm。 2.1.4样品缓冲液装量 样品缓冲液体积应在标识体积的±5%以内。 2.2空白限 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空白限应不高于10μg/mL,C-反应蛋白的空白限应不高于0.5μg/mL。

2.3重复性 分别用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各重复检测10次,CV(%)应不高于15.0%。 2.4批间差 用3个批号的试剂卡,分别检测2个浓度的样本,相对极差R应不高于15.0%。 2.5线性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10,15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C-反应蛋白在[0.5,10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 2.6准确度 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国际标准品(92/680)、C-反应蛋白国际标准品(ERM DA-474/IFCC),相对偏差在±15%以内。 2.7 校准信息溯源性 应根据GB/T21415-2008提供校准信息的来源、赋值过程,血清淀粉样蛋白A溯源至国际校准品(92/680),C-反应蛋白溯源至国际校准品(ERM DA-474/IFCC)2.8稳定性 将试剂盒在4℃~30℃环境中放置至有效期18个月后,过有效期后3个月内,分别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5、2.6的要求。

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组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合作者指导老师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1.掌握双缩脲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基本原理、操作; 1.2.掌握双缩脲试剂的配制; 1.3.熟悉血清总蛋白的临床意义; 1.4.了解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2.1.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的双缩脲(H2N-OC-NH-CO-NH2),因分子内含有两个邻接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Cu2+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2.2.蛋白质分子含有大量彼此相连的肽键(-CO-NH-),同样能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且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在10~120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三、材料与方法: 3.1.实验材料: 3.1.1.实验试剂:①小牛血清;②6.0mol/LNaOH溶液;③双缩脲试剂:硫酸酮、酒石酸钾钠、碘化钾;④蛋白质标准液(70g/L);⑤0.9%NaCl;⑥蒸馏水。 3.1.2.实验器材:①试管;②烧杯;③容量瓶;④加样枪;⑤刻度吸管;⑥玻璃棒;⑥1100分光光度计;⑦电子天平;⑧水浴锅。

3.2.实验步骤 四、结果与讨论: 4.1.实验现象: ①选取三支洁净无损的试管,从左往右依次加入0.9%氯化钠溶液、蛋白质标准液、相应的小牛血清各0.5ml,分别命名为B试管、S试管和U试管,再分别向三支试管内加入4ml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均成蓝色透明状。

测定次数 1 2 3 平均吸光度 ②将三支试管放入37℃水浴锅中加热20min,取出后,B试管呈淡蓝色,S试管和U 试管均成浅紫色,且S试管的颜色比U试管的颜色深。(如图一) 图一水浴后三支试管颜色图二分光计读数 S 0.185 0.184 0.185 0.1847 U 0.152 0.151 0.152 0.1517 结果计算:代入公式:血清总蛋白(g/L)=(Au/As)X蛋白质标准液浓度(g/L),得出结果:血清总蛋白=57.493g/L。 4.3.结果讨论 经查阅资料得: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含量为60~80g/L,而小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比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含量略低一点,本次结果得出小牛血清总蛋白含量为57.493g/L,符合情况。 4.3.1.成功原因: ①本次试验的试剂混合水浴后出现了预期效果:B试管呈淡蓝色,S试管和U试管均成浅紫色,且S试管的颜色比U试管的颜色深。B试管呈淡蓝色是因为B试管中没有发生任何反应,所以呈现双缩脲试剂本来的淡蓝色,而S试管和U试管呈浅紫色是因为试剂中的蛋白质和双缩脲发生了双缩脲反应而呈浅紫色。 管号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法)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 法) 简介: 出现严重血管内溶血,产生的游离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血液中结合珠蛋白几乎被耗尽,游离血红蛋白分解成珠蛋白和血红素,有一部分会被氧化成高铁血红素,高铁血红素和血浆白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Methemalbumin ,MHA),MHA 分子较大,不能由肾脏排出,而是经肝脏清除。 Leagene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试剂盒(Schumm 法)(Methemalbumin Assay Kit)采用Schumm 法,其检测原理是严重血管内溶血时,结合珠蛋白与血红素结合蛋白均被耗尽,高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MHA ,经氧化作用后用分光镜或分光光度计检测,若在处出现强的吸收峰,表示存在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该试剂盒主要用于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样本,亦可用于定性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等中的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清中出现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是溶血严重的指标。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 生理盐水 2、 比色杯 3、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准备样品: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溶血标本血清或血浆,检测前再次高速离心,除尽红细胞,-80℃冻存。如果样品中的MHA 含量过高,可以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2、 加样:轻轻向待测样品加入Schumm Reagent A ,使Schumm Reagent A 完全覆盖样品表面,然后加入样品Schumm Reagent B ,轻轻混合。 4、 检测:取或恰当容量的比色杯,分别加入上述混合液,以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或分光镜检测,若在处出现强的吸收峰,表示存在高铁血红素白蛋白,一般应数小时内检测完毕。 编号 名称 TC0211 50T Storage 试剂(A): Schumm Reagent A 15ml RT 避光 试剂(B): Schumm Reagent B 5ml ×2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

BCA 蛋白定量试剂盒 简介: 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蛋白浓度检测方法是:BCA 蛋白定量试剂盒(BCA Protein Assay Kit)和Bradford 蛋白定量试剂盒(Bradford Protein Assay Kit)。BCA 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简单、更稳定、更灵敏度。BCA 法测定蛋白浓度兼容性亦很好,不受大部分样本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对于5%以内的SDS 、Triton X-100、Tween 20、 Tween 80具有很好的兼容性。BCA 法测定蛋白浓度易受螯合剂、高浓度的还原剂影响。在BCA 法测定蛋白浓度前,应尽量使EDTA 浓度≤m10M; DTT 浓度≤1mM ,2-ME ≤0.01%。 Leagene BCA Protein Assay Kit 在50~1000μg/ml 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其最小检出量为25μg/ml 。 组成: 自备材料: 1、 酶标仪或分光光度计 2、 96孔板或离心管 3、 恒温箱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取蛋白标准配制液加入到蛋白标准(BSA)(20mg)中,充分溶解后配制成蛋白标准溶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溶解后的蛋白标准溶液应-20℃保存。 2、 取适量蛋白标准,稀释至终浓度为500μg/ml 或所需浓度。如取25μl 20mg/ml 蛋白标准,加入975μl 稀释液,充分混匀,即配制500μg/ml 蛋白标准。特别提示:待测蛋白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蛋白标准也宜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例如待测蛋白溶解于蔗糖中,亦取20mg/ml 蛋白标准溶解于蔗糖中。一般也可以用0.9%NaCl 或PBS 作为溶解BSA 稀释液。稀释后的500μg/ml 蛋白标准也应-20℃长期保存。 3、 根据样品数量,试剂(A):试剂(B 配制BCA 工作液,即取BCA 试剂A 和BCA 试剂B , 充分混匀,即获得BCA 工作液。例如取BCA 试剂A 和BCA 试剂B ,配制成BCA 工作液。 编号 名称 PT0001 250T PT0001 500T Storage 试剂(A): BCA 试剂A 50ml 100ml RT 避光 试剂(B): BCA 试剂B 1.5ml 3ml RT 避光 试剂(C): 蛋白标准(BSA) 20mg 20mg RT 试剂(D): 蛋白标准配制液 5ml 1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过氧化物酶法)产品技术要求baiding

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过氧化物酶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糖化白蛋白和白蛋白测量浓度的比值(%)。 1.1 规格 GA校准品(选配):1×1mL,ALB校准品(选配):1×1mL; 质控品(选配):水平1:1×1mL,水平2:1×1mL。 1.2 组成:

签。 2.1 外观 2.1.1 GA试剂1:淡黄色液体。 2.1.2 GA试剂2:淡黄色至淡红色液体。 2.1.3 ALB试剂:黄绿色液体。 2.1.4 GA校准品:冻干粉,复溶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无可见不溶物。 2.1.5 ALB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1.6质控品:冻干粉,复溶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无可见不溶物。2.1.7包装外观应整洁,标签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2.3.1糖化白蛋白试剂空白吸光度≤0.3。 2.3.2白蛋白试剂空白吸光度≤0.5。 2.4 分析灵敏度 2.4.1糖化白蛋白样本浓度为1.4g/dL时,吸光度差值应≥0.01。 2.4.2白蛋白样本浓度为4.0g/dL时,吸光度差值应≥0.02。 2.5 线性区间 在[10.0,69.0] %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测试浓度在[10.0,30.0] %时,绝对偏差应不超过±3%;测试浓度在[30.0,69.0]%时,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重复性 用高、低2个浓度的样本测试试剂盒,各重复测试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6.2批间差 用样本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测试3次,其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7 准确度 与已上市产品进行对比试验,在[10.0,69.0] %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75。测试浓度在[10.0,30.0] %时,绝对偏差应不超过±3%;测试浓度在[30.0,69.0]%时,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8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试结果在质控范围内。 2.9 校准品/质控品瓶内重复性 校准品/质控品瓶内重复性(CV)应不大于10%。 2.10 校准品/质控品批内瓶间差 校准品/质控品批内瓶间差(CV)应不大于10%。 2.11 溯源性 根据GB/T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校准品溯源至JCCRM611-1M。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完整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说明 23225蛋白质化验试剂盒:为500试管或5000微孔板的检测提供充足的试剂 23227蛋白质化验试剂盒:为250试管或2500微孔板的检测提供充足的试剂试剂盒组分: BCA 试剂 A, 1000 mL (No. 23225 产品中)或 500mL ( No. 23227 产品中),碳酸钠, 碳酸氢钠,二座咻甲酸,酒石酸钠溶于0.1 21氢氧化钠中。 BCA试剂B , 25 mL.包括4%硫酸铜 一次性标准白蛋白,2mg/ mL. 10 x 1 mL安甑,包含2 mg/mL牛血淸白蛋白(BSA)存在于0.9%盐和0.05%叠氮化钠中。 储存:以上试剂保持在室温下储存和装运 注意:如果试剂A或试剂B在低温下运输或长期储存时岀现沉淀现象,可以通过缓慢加温或轻轻搅拌溶液使沉淀物溶解。当试剂变色或确定微生物污染时请丢球试剂盒。 目录 介绍 (1) 准备标准试剂和工作试剂 (2) 准备试管 (3) 准备微型版 (3) 故障检修 (4) 有关美国热电其他产品 (5) 附加信息 (5) 参考文献 (6) 介绍 美国热电(Thermo)公司的BCA蛋白浓度测左试剂盒是基于二嚨咻甲酸(BCA)通过比色检测和赵疑测定总蛋白的洗涤剂兼容配方。该方法通过碱性介质中的一种蛋白结合了 Cu2使其显著减少转变为Cui (缩二腺反应)。用一种含二奎琳甲酸的试剂选择性的比色法高敏感的比色杯中的Cui.这种测左方法的紫色色反应产物是通过BCA的两个分子和亚铜离子螯合作用形成的。这种水溶性复合物在562nm处有强吸收>1金。在大的活性范囤内(20-2000感/mL)几乎同蛋白浓度增加呈线性关系。BCA法不是真正的终点的方法:也就是说,最终颜色继续发展。孵化之后,继续的颜色发展速度是足够慢以允许一起进行测泄大虽:样本。 大分子结构的蛋白质,肽键的数量和存在的四个特定氨基酸(半胱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拯说是与BCA形成颜色产物的原因。因此,蛋白浓度的测量通常要参照标准的一个常见的蛋白质如牛血淸白蛋白。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蛋白质稀释液是为与之相近的未知蛋白质浓度测定准备的。因为每一个未知浓度的测左都需要基于标准曲线。如果需要将一个未知蛋白精确定量,选择一个与未知蛋白特性相似的标准蛋白是可取的。例如,当测左免疫球蛋白时牛血淸丙种球蛋白可以被当做标准蛋白。以下给出了两种检测过程: 其中,试管程序需要一个较大的体积(0.1 升)的蛋白质样品。然而,因为它使用了一个样品比例为1:20的工作试剂(v/v),所以将干扰物质的影响降到最小。在酶处理程序提供了一样品处理酶,需要体积较小(10-25pL)的蛋白质样品。然而,由于使用了样品比例为1:8的工作试剂(v/v),所以在克服干扰物质浓度时灵活性降低,从而获得的检测水平较低。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二十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CO-NH-CO-NH2) 与二价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应称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二个或二个以上酰胺基(—CO-NH2) ,或与此相似的基团[如—CH2-NH2 ,—CS-NH2,—C(NH)NH2]的任何化合物,无论这类基团直接相连还是通过一个碳或氮原子间接相连,均可发生上述反应。蛋白质分子含有众多肽键(—CO-NH —),可发生双缩脲反应,且呈色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肽键数量即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 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 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三、实验试剂和器材 [试剂] 1 ?双缩脲试剂:取CuSO4 ?5H20.)和酒石酸钾钠.)以少量蒸馏水溶解,再加/ L NaOH 溶液300ml, KI ,然后加水至1000ml。棕色瓶中避光保存。长期放置后若有暗红色沉淀出现,即不能使用。 2. 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 10g/L 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 浓度1g/L 的A280 为来校正其纯度。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再根据其纯度,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牛血清清蛋白用H2O或%NaCl配制,酪蛋白用L NaOH配 制。 [器材] 1. 试管:15X 150mm试管7只; 2. 1ml,5ml 移液管; 3. 坐标纸;

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 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组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合作者指导老师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得 1、1、掌握双缩脲测定血清总蛋白得基本原理、操作; 1.2。掌握双缩脲试剂得配制; 1。3。熟悉血清总蛋白得临床意义; 1。4。了解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得特点与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2、1.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得双缩脲(H2N—OC-NH—CO—NH2),因分子内含有两个邻接得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Cu2+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2。2。蛋白质分子含有大量彼此相连得肽键(-CO—NH-),同样能在碱性条件下与Cu 2+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得紫红色络合物,且在540nm处得吸光度与蛋白质得含量在10~120g/L范围内有良好得线性关系。 三、材料与方法: 3、1、实验材料: 3。1.1.实验试剂:①小牛血清;②6、0mol/LNaOH溶液;③双缩脲试剂:硫酸酮、酒石酸钾钠、碘化钾;④蛋白质标准液(70g/L);⑤0.9%NaCl;⑥蒸馏水。 3.1.2.实验器材:①试管;②烧杯;③容量瓶;④加样枪;⑤刻度吸管;⑥玻璃棒 ;⑥1100分光光度计;⑦电子天平;⑧水浴锅。 3。2、实验步骤 — 双缩脲试剂4。0 4。04。0

测定次数 1 2 3 平均吸光度 m,以空白管调零,测S与U管吸得光度; d。测定结束后,将比色杯中得样品回收进试管。 依据公式算出结果: 四、结果与讨论: 4.1。实验现象: ①选取三支洁净无损得试管,从左往右依次加入0。9%氯化钠溶液、蛋白质标准液、相应得小牛血清各0、5ml,分别命名为B试管、S试管与U试管,再分别向三支试管内加入4ml得双缩脲试剂,溶液均成蓝色透明状、 ②将三支试管放入37℃水浴锅中加热20min,取出后,B试管呈淡蓝色,S试管与U试管均成浅紫色,且S试管得颜色比U试管得颜色深。(如图一) 图一水浴后三支试管颜色图二分光计读数 S0、1850。1840。185 0。1847 U 0、1520.151 0.152 0。1517 管号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zhongshengbeikong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与ABBOTT ARCHITECT c4000/c8000/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使用,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液体双剂型 试剂1(R1):60mL×1,试剂2(R2):15mL×1; 试剂1(R1):80mL×2,试剂2(R2):20mL×2。 1.2主要组成成分 1.2.1 试剂1(R1)(液体)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0mmol/L 1.2.2 试剂2(R2)(液体) 羊抗人C-反应蛋白抗体浓度根据效价而定 2.1 外观 试剂盒中各组件的外观应满足: 2.1.1 试剂 1(R1)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 试剂2(R2)应为淡黄色至淡粉色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波长340nm处(光径1cm),试剂空白吸光度(A)应≤0.100。 2.4 准确度

测定ERM-DA474,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5分析灵敏度 对应于浓度为9mg/L的CRP所引起的吸光度差值(△A)的绝对值在 0.006~0.030的范围内。 2.6重复性 重复测定高、低浓度样本,变异系数(CV)应≤ 5%。 2.7批间差 测定同一样本,批间差(R)应≤ 5%。 2.8线性范围 在[1,250]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0; 在(5,250]mg/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在[1,5]mg/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5mg/L。 2.9试剂稳定性 2.9.1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的试剂盒在2℃~8℃避光贮存,有效期为12个月。试剂有效期满后3个月以内,试剂性能应符合2.1、2.3、2.4、2.5、2.6、2.8的要求。2.9.2开盖稳定性 开盖后,在2℃~8℃避光保存,可稳定30天;开盖稳定期满后1天内,试剂性能应符合2.1、2.3、2.4、2.5、2.6、2.8的要求。

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 实验报告

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实验报告 学号: 专业年级: 组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名称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试剂法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合作者指导老师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1、实验目的 1、1、掌握双缩脲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基本原理、操作; 1、2、掌握双缩脲试剂的配制; 1、3、熟悉血清总蛋白的临床意义; 1、4、了解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2、1、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的双缩脲(H2N-OC-NH-CO-NH2),因分子内含有两个邻接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Cu2+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2、2、蛋白质分子含有大量彼此相连的肽键(-CO-NH-),同样能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且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在10~120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三、材料与方法:

3、1、实验材料: 3、1、1、实验试剂:①小牛血清;② 6、0mol/LNaOH溶液;③双缩脲试剂:硫酸酮、酒石酸钾钠、碘化钾;④蛋白质标准液(70g/L);⑤0、9%NaCl;⑥蒸馏水。 3、1、2、实验器材:①试管;②烧杯;③容量瓶;④加样枪;⑤刻度吸管;⑥玻璃棒;⑥1100分光光度计;⑦电子天平; ⑧水浴锅。 3、2、实验步骤取3支试管,做好标记,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ml) B(空白) S(标准) U(待测)小牛血清(1:10) 0、5蛋白质标准液(1:10)0、9%Nacl 0、5双缩脲试剂 4、0 4、0 4、0a、各管混匀,观察各试管颜色;b、将各试管置于37℃水浴锅中加热20min,观察颜色;c、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比色杯中,置于1100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槽内,在波长540nm,以空白管调零,测S和U管吸的光度;d、测定结束后,将比色杯中的样品回收进试管。 依据公式算出结果: 四、结果与讨论: 4、1、实验现象:①选取三支洁净无损的试管,从左往右依次加入0、9%氯化钠溶液、蛋白质标准液、相应的小牛血清各0、

Bradford法蛋白定量试剂盒

Bradford法蛋白定量试剂盒 产品简介: 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蛋白浓度检测方法是: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BCA Protein Assay Kit)和Bradford法蛋白定量试剂盒(Bradford Protein Assay Kit) 。Bradford 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简单、更稳定、兼容性更好。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不受绝大部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影响。样品中β-巯基乙醇的浓度可高达1M,DTT的浓度可高达5mM。但受高浓度的去垢剂的影响, 故在用Bradford Protein Assay Kit进行蛋白定量的时候,需确保SDS低于0.01%,Triton X-100低于0.05%,Tween 20, 60, 80低于0.015%。含高浓度去污剂的蛋白定量,建议采用Leagene BCA Protein Assay Kit。 Leagene Bradford Protein Assay Kit检测速度很快,少量样品一般只需10min即可完成检测。检测浓度下限达到25μg/ml,最小检测蛋白量达到0.5μg,待测样品体积为1~20μl。在5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产品组成: 主要成分: 试剂(A): 主要由G250、缓冲液等组成。 试剂(B): 主要由牛血清白蛋白(BSA)、防腐剂等组成。 自备材料: 1、酶标仪或分光光度计 2、微量移液器 3、双蒸水 4、96孔板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完全溶解蛋白标准(BSA 5mg/ml),按蛋白标准:稀释液=1:9进行稀释,如取蛋白标准

10μl稀释溶解于稀释液90μl,使终浓度为0.5mg/ml。注意,蛋白样品在什么溶液中,蛋白标准也宜用什么溶液稀释。也可以用0.9%NaCl或PBS稀释蛋白标准(BSA 5mg/ml)。 2、将标准品按0, 1, 2, 4, 8, 12, 16, 20μl加到96孔板的蛋白标准孔中,加蛋白标准稀释 液补足到20μl。 3、加适当体积样品到96孔板的样品孔中,补加标准品稀释液到20μl。 4、各孔加入200μl G250染色液,室温放置3~5min。 5、用酶标仪测定A595,或560~610nm之间的其它波长的吸光度。 6、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浓度。 注意事项: 1、G250染色液使用前充分混匀。 2、G250染色液回复至室温再使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3、蛋白标准在全部溶解后先混匀,再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蛋白标准。 4、待测蛋白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蛋白标准也宜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否者待测蛋白与蛋白标准中所含非蛋白成分不一致,有可能导致测定不准确。 5、需可检测560~610nm之间波长的酶标仪一台,最佳检测波长为595nm,并需96孔板。 6、建议每次测定时都做标准曲线。因为测定时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并且显色反应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所以除非精确控制显色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否则如需精确测定宜每次都做标准曲线。 7、如果没有酶标仪,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分光光度计测定,但测定时,考虑根据比色皿的最小检测体积。应按比例适当加大BCA工作液的用量使总体积不小于最小检测体积,样品和标准品的用量亦相应按比例放大。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浓度时,每个试剂盒可以测定的样品数量可能会显著减少。 8、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产品: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PE0025SDS-PAGE蛋白加样缓冲液(5×) PE0081Tris-HCl缓冲液(1.5mol/L,pH8.8) PE0092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5×SDS-PAGE) PE0103丙烯酰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30%Acr-Bis,29:1)

蛋白质测定方法之双缩脲法(Biuret法)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 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 1.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 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再根据其纯度,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牛血清清蛋白用H2O 或0.9%NaCl配制,酪蛋白用0.05N NaOH配制。 (2)双缩脲试剂:称以1.50克硫酸铜(CuSO4?5H2O)和6.0克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用500毫升水溶解,在搅拌下加入300毫升10% NaOH溶液,用水稀释到1升,贮存于塑料瓶中(或内壁涂以石蜡的瓶中)。此试剂可长期保存。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2.器材: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大试管15支、旋涡混合器等。 (三)操作方法 1.标准曲线的测定:取12支试管分两组,分别加入0,0.2,0.4,0.6,0.8,1.0毫升的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水补足到1毫升,然后加入4毫升双缩脲试剂。充分摇匀后,在室温(20~25℃)下放置30分钟,于540nm处进行比色测定。用未加蛋白质溶液的第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对照液。取两组测定的平均值,以蛋白质的含量为横座标,光吸收值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的测定:取2~3个试管,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注意样品浓度不要超过10mg/ml。 三、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 (一)实验原理

(完整版)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区别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区别 1、试剂的浓度和配制方法不同 斐林试剂:甲液: 0.1g/mL 的NaOH 溶液;乙液:0.05g/mL 的4CuSO 溶液。使用前临时配制,在2mL 的甲液中滴入4滴~5滴乙液,振荡使混合均匀后即可。 双缩脲试剂:A 液:0.1g/mL 的NaOH 溶液;B 液:0.01g/mL 的4CuSO 溶液。 分别配制好A 液和B 液即可。 2、试剂的作用和鉴定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 作用: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原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产生 2)OH (Cu 沉淀,2)OH (Cu 与含醛基(—CHO )的可溶性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将 2)OH (Cu 还原为砖红色的O Cu 2沉淀。双缩脲试剂: 作用:可鉴定蛋白质溶液。 原理:在碱性溶液(NaOH )中,双缩脲(22CONH NH NCO H )能与2Cu 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CO —NH —), 因此,蛋白质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呈现紫色。3、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试剂:使用时现配现用,要水浴加热。如果斐林试剂放置一段时间, 因2)OH (Cu 沉淀在溶液底部而无法使用。使用时,甲液和乙液不可分别加入到待测液中,否则,待测液(苹果组织样液)中的有机酸会中和NaOH ,使产生的2)OH (Cu 不足而影响鉴定。 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双缩脲试剂A 液和双缩脲试剂 B 液要分别先后加入到待测液中,不需要加热。双缩脲试剂A 液和双缩脲试剂 B 液不可以混合后再加入待测液。如先混合,则会产生2)OH (Cu 沉淀而无2Cu 产生。加入的双缩脲试剂 B 液(4CuSO )也不能过量,

微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丹大

微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本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 1.1规格 规格1: (试剂1:20mL;试剂2: 5mL); 规格2: (试剂1:40mL;试剂2:10mL); 规格3: (试剂1:80mL;试剂2:20mL); 校准品(冻干品):为选配: 规格1(0.3mL×1;1水平);规格2(0.5mL×1;1水平); 规格3(1.0mL×1;1水平); 质控品(冻干品):为选配 规格1(0.5mL×2;2水平);规格2(1.0mL×2;2水平)。 1.2组成 试剂盒组成见表1定试 表1 微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组成

2.1试剂 2.1.1外观 试剂盒外观应整洁,文字符号标识清晰;试剂1、试剂2均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得有沉淀和絮状物。 2.1.2装量 每瓶不少于标示值。 2.1.3试剂空白吸光度 用指定的空白样品测试试剂(盒),在光径1cm下,在A340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A≤0.2。 2.1.4分析灵敏度 测定30 mg/L的样品,吸光度差值△A≥0.01。

2.1.5线性范围 2.1.5.1在[2, 400]mg/L内,相关系数R≥0.990。 2.1.5.2在[2, 30]mg/L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 3.0mg/L;(30, 400]mg/L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1.6 重复性 重复测试(45±9)mg/L和(90±18)mg/L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1.7批间差 测定(45±9)mg/L和(90±18)mg/L样本,所得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1.8准确度 )中加入一定体积高于400mg/L的白蛋在正常浓度范围的临床样本(C 白纯品(C )或由纯品配制的标准溶液,回收率应在90%-110%范围内。 s 2.2校准品 2.2.1外观 校准品为冻干品。 2.2.2瓶间差 瓶间差CV≤10% 2.2.3准确度 与配套试剂组成测试系统,指标要求同2.1.8。 2.2.4 溯源性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Thermo)使用指南

INSTRUCTIONS Pierce? BCA Protein Assay Kit 23225 Pierce BCA Protein Assay Kit, sufficient reagents for 500 test-tube or 5000 microplate assays 23227 Pierce BCA Protein Assay Kit, sufficient reagents for 250 test-tube or 2500 microplate assays Kit Contents: BCA Reagent A, 1000mL (in Product No. 23225) or 500mL (in Product No. 23227), containing sodium carbonate, sodium bicarbonate, bicinchoninic acid and sodium tartrate in 0.1M sodium hydroxide BCA Reagent B, 25mL, containing 4% cupric sulfate Albumin Standard Ampules, 2mg/mL, 10 × 1mL ampules, containing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t 2mg/mL in 0.9% saline and 0.05% sodium azide Storage: Upon receipt store at room temperature. Product shipped at ambient temperature. Note: If either Reagent A or Reagent B precipitates upon shipping in cold weather or during long-term storage, dissolve precipitates by gently warming and stirring solution. Discard any kit reagent that shows discoloration or evidence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Preparation of Standards and Working Reagent (required for both assay procedures) (2) Test Tube Procedure (Sample to WR ratio = 1:20) (3) Microplate Procedure (Sample to WR ratio = 1:8) (3) Troubleshooting (4) Related Thermo Scientific Products (5) Additional Information (5) References (6) Introduction The Thermo Scientific Pierce BCA Protein Assay is a detergent-compatible formulation based on bicinchoninic acid (BCA) for the colorimetric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total protein. This method combines the well-known reduction of Cu+2 to Cu+1 by protein in an alkaline medium (the biuret reaction) with the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the cuprous cation (Cu+1) using a unique reagent containing bicinchoninic acid.1 The purple-colored reaction product of this assay is formed by the chelation of two molecules of BCA with one cuprous ion. This water-soluble complex exhibits a strong absorbance at 562nm that is nearly linear with increasing protein concentrations over a broad working range (20-2000μg/mL). The BCA method is not a true end-point method; that is, the final color continues to develop. However, following incubation, the rate of continued color development is sufficiently slow to allow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to be assayed together. The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of protein, the number of peptide bonds and the presence of four particular amino acids (cysteine, cystine, tryptophan and tyrosine) are report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color formation with BCA.2 Studies with di-, tri- and tetrapeptides suggest that the extent of color formation caused by more than the mere sum of individual color-producing functional groups.2 Accordingly, protein concentrations generally are determined and reported with reference to standards of a common protein such as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 series of dilutions of known concentration are prepared from the protein and assayed alongside the unknown(s) before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unknown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tandard curve. If precise quantitation of an unknown protein is required, it is advisable to select a prote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