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论“营改增”的难点与建议
2017年3期总第840期稳定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与管理格外就显得重要。
一方面,通过强化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培训,来加强财务人员对企业文化、制度的学习,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素质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
再者,将企业财务管理相关责任落实财务人员的身上,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采取适当有效的激烈措施激励财务人员,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4.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在现代社会里,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旧的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而言,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资金稳定性,企业就要结合自身的发展,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制,淘汰那些旧有体制,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广泛听取员工建议,减少主观意识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利影响,量身定做制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同时为取保企业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就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监督。
另外,企业通过完善预算控制制度和核查制度,能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行为发生。
五、结语综上,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的变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风险,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内部风险,而要想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就必须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要转变旧的观念和方式,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发展,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稳定,减少内部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1]虞红卫.浅析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策略[J].当代经济,2013,06:24-25.[2]王瑜.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136+161.[3]智建成.浅谈信息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商业,2012,20:230-231.[4]张丽.论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106-107.[5]陈朝晖.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253.[6]张平.浅谈如何完善信息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221-222.论“营改增”的难点与建议■杨庆玲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营改增”是我国重要的税制改革,自从进行试点以来,企业的税负明显降低,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营改增”过程中的难点,并针对难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于营改增有什么建议
关于营改增有什么建议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营改增有什么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您!关于营改增的建议篇一一、存在的问题(一)税源严重萎缩。
按照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设计,根据主体税种划分为两大体系:流转税体系、所得税体系,其中流转税体系实行地税管营业税、国税管增值税“两条腿走路”的管理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地税机关目前唯一称得上主体税种的就是营业税。
“营改增”后,营业税消亡,增值税“一支独大”。
主体税种的缺失,更直接导致地税税源严重萎缩,地税税收急剧下降。
另外,“营改增”后,地税仅剩下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固定税源,与经济发展指标关联度弱,增长后劲严重不足。
(二)老税源逐步流失。
按照现行税收政策,缴纳增值税的企业,企业所得税由国税部门征管;缴纳营业税的企业,企业所得税由地税征管。
这意味着“营改增”后新办企业的所得税全部划归国税征管,地税从此没有新税源注入。
同时,地税管辖企业所得税的老企业由于改制、新注册成立公司等原因,企业所得税转向国税部门,造成税源流失。
(三)社会影响力下降。
“营改增”前,地税在组织财政收入工作中始终处主导地位,财政收入的比重多年维持在64%左右。
“营改增”后,地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大幅度缩水,收入比重跌至35%左右。
客观地讲,数字一定程度上体现部门的工作实绩,“营改增”或将使地税在组织财政收入中发挥的作用下降;“营改增”也将使地税失去与纳税人联系的主要纽带,或将影响地税在社会和纳税人中的地位。
(四)人才队伍波动。
在地税,营业税的征管最能检验、体现、展示地税干部综合能力和水平。
多年来,地税在这个平台上积累了大量经验,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一旦该平台消失,可能造成人才浪费。
同时,系统内不同程度地出现“自身价值将来难以施展”、“地位下降被边缘化”、“未来命运不可知”等负面情绪,或将打击地税干部的自信心,影响地税干部队伍的稳定。
二、几点建议(一)建议上级部门尽快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重新明确界定增值税的应税劳务。
施工企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施工企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面临着税负增加、发票管理困难、成本控制困难以及竞争压力增加等问题。
税负增加使得企业负担加重,发票管理困难导致财务管理不便,成本控制困难使得企业难以降低成本,竞争压力增加使得企业面临更大竞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财务结构、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来应对挑战。
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自身竞争力,顺应时代发展,应对“营改增”政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施工企业, 营改增, 税负增加, 发票管理困难, 成本控制困难, 竞争压力增加, 解决方法, 总结1. 引言1.1 施工企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主要问题包括税负增加、发票管理困难、成本控制困难以及竞争压力增加。
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税负增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增值税税率的提高,施工企业需要承担更高的税负,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一定压力。
发票管理困难也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营改增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合规开具发票,但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开具大量发票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成本控制困难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困扰。
营改增政策下,施工企业要求提高成本控制的能力,但是由于施工行业的特殊性,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竞争压力增加也是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所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施工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可以通过优化营改增税务筹划,合理调整企业税负结构,降低税负压力。
施工企业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发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可以加强对成本的监控和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经营成本。
施工企业还可以加强市场营销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以应对竞争压力的增加。
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只要企业能够合理应对,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就能够顺利应对这些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营改增模式下建筑行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营改增模式下建筑行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将原来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征收的一项改革措施,是我国财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2012年开始,我国陆续在不同范围内推行营改增政策,建筑行业也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建筑行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营改增模式下建筑行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税负增加,资金压力加大营改增政策的推行,虽然带来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一些建筑企业仍然面临着税负增加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小型建筑企业,因为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负增加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资金压力加大,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 税收管理复杂,财务成本增加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使得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
增值税的纳税和申报要求更为严格,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去进行财务管理。
在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系统支持的情况下,企业会面临财务成本增加的问题,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错误报税等问题。
3. 税务风险增加,合规风险加重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企业接受税务审查的概率和频次都有所增加。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如果不能合规地进行财务管理和税收申报,将面临更大的税务风险。
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财务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容易出现税务合规风险,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4. 资金周转不灵活,影响企业经营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面临更多的限制。
由于增值税是按照销售额来计算征收的,而购买原材料和设备等成本往往需要提前支付,企业需要在交纳增值税后才能获得相应的退税,这将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二、对策建议1.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建筑行业企业应当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力度,做好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所有财务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浅析企业“营改增”的几个误区及改进对策
浅析企业“营改增”的几个误区及改进对策引言近年来,我国企业税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改革是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简称“营改增”)。
营改增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企业的税务申报程序,并减轻了部分企业的税负。
然而,随着实施的深入,一些企业在应对营改增政策时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的提高。
本文将对营改增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误区一:未及时调整业务结构经营者在面对营改增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调整企业的业务结构。
营改增实施后,以增值税为主的税务体系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新的税收政策,及时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以适应新的税务环境。
改进对策: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前,应该从会计、税务等角度对企业的业务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例如,对于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企业,要及时调整发票管理制度,确保按照新的规定进行发票的开具和管理。
误区二:对营改增政策了解不够深入营改增是一项复杂的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
然而,一些企业在应对营改增时,对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误区。
改进对策:企业应加强对营改增政策的学习和了解,建立健全的政策宣传教育机制,使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营改增的相关知识。
此外,企业可通过请专业的税务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以帮助企业正确理解政策,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
误区三:忽视营改增对现有业务的影响一些企业在面对营改增时,往往只关注税率等基本信息,而忽视了营改增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实际上,营改增改变了企业的税负结构,对一些特定行业和业务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改进对策:企业应该深入分析自身业务的特点和税务政策对业务的影响,尽早发现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企业可以与税务部门积极沟通,寻求政策支持和解决方案。
误区四:缺乏税收合规管理有些企业在面对营改增时,往往忽视了税收合规管理的重要性。
营改增大辅导整改措施
营改增大辅导整改措施营改增大辅导整改措施一、营改增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营改增是指将增值税纳税人范围由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扩大到一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对增值税征收方式由对企业销售额征收改为对企业增加值征收的一项重要财税改革措施。
营改增的核心问题是:应该将增值税与消费税相统一,并将增值税范围扩大到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以满足我国资源配置的需要。
具体而言,营改增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层面:一是营改增前后,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单一税制的问题,要考虑如何整合增值税制和消费税制。
二是根据现行的制度安排,主要问题是如何扩大小微企业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释放相关红利, 进一步减小企业税负,提高国家效益。
目前,这两个问题被认为是营改增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
营改增的实施是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
从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已停止征收,改由增值税取而代之。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实现营改增政策使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需要制定一种合适的辅导整改措施。
二、目前运行中的营改增政策存在的问题在实施中,营改增政策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原营业税和增值税制度不同,企业在实施营改增政策时,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的税收核算和申报方式,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其次,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可能涉及到税负增加的问题,企业需要重新评估负担。
另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要求企业按照新的税法要求进行准确申报和缴纳税款,对企业财务和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一些企业在税务申报中存在不熟悉营改增税收政策、理论知识基础不足、辅导材料不完善、缺乏系统培训等问题,导致申报错误率较高,进一步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增大。
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一些合适的辅导整改措施非常有必要。
三、营改增大辅导整改措施1.加强宣传和推广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营改增政策的重要性和优势。
同时,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和公众的宣传力度,解答相关问题,明确政策要求,提高企业对税务政策的了解和理解。
“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体制也在这种情况下悄然转变,受到经济节奏的带动,我国各项制度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尤其是在税收制度改革中,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这一划时代举措,我国的税收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公正。
营改增政策出台后,各行各业都已经实现了税收体制改革,银行业也在其中,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大银行对营改增认识不足,对税收体制的突然变动没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导致了在税务核算和纳税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
笔者以商业银行业为例,分析营改增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税务体制的实情提出适当的应对措施,为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营改增;商业银行;问题和措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似乎在短短的几年我国就从计划经济进入了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过快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旧有的各种体制例如政治体制,企业管理体制以及税务体制等都不再符合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拿税务体制来讲,最大的缺陷在于银行外购货物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进行任何抵扣,银行实质上同时承担了营业税和增值税两部分税额,这种不合理的纳税体制导致银行纳税负担过重,严重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
同时作为和银行业有密切关联的各大企业也得不到任何抵扣,也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
为了为何纳税的公平性,我国相关税务部门开展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举措理论上是维护了纳税公平,但是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由于目前采用的增值税税率、计税方式等都没有发生变动,是否在营改增之后能够依然沿用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营改增简述我国经济体制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但经济体制的转变并没有导致税务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动,增值税和营业税始终处在共同运行的状态,这样的纳税体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经济带来了以下不良影响:(一)增值税机构不健全,税收中性的特征没有展现出来。
[财税金融]“营改增”制度推进过程存在的困难和对策建议
[财税金融]“营改增”制度推进过程存在的困难和对策建议“营改增”制度推进过程存在的困难和对策建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转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推进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和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通过“营改增”试点和全面推开,我国的税务制度进一步科学化,企业与经济个体的税负逐步减轻,对服务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营改增”制度推进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税收征管体制还不完善。
“营改增”的全面试点推行,导致地方税源收入大幅度下降,地税部门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大幅度缩水,地方财政对地税的倚重程度、地方政府对地税的青睐程度将随之减弱。
“营改增”给纳税人带来的实惠,使得纳税人对国税部门感恩有加,而地税部门多年来的管理、服务因此受到质疑、否定,甚至非议。
“营改增”之后国税部门对地税部门管户的所得税在代开发票时不再予以附征,而部分货运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成本核算混乱,大大增加了征管难度。
以**市为例,受全市煤电支柱产业持续低迷,国家结构性减免税政策持续发力和一次性税源的减少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地税实有营业税税源亿元,截止5月底,已征收营业税亿元,6月份以后,营业税将不再征收,因“营改增”减少全年营业税税源亿元,成为今年受“营改增”政策影响而导致的税源硬缺口。
二是部分行业税收征管困难。
由于建筑业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跨区经营常态化、企业内部管理及运营模式复杂、资金支付结算出口集中等特点,各行业对口管理部门在建筑业立项、投资、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以及资金支付结算等各环节,分别按照各自职能权限,独立管理运行,税务部门无法从源头上掌握建筑工程的施工计划,无法全面掌握工程最终造价等信息等,难以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源头控管。
另外,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投入产出快,竞争性大,从业人员流动性强,消费多为个人消费现金交易,大部分消费者不索取发票;而且餐饮业发票还存在使用假发票,互相借票或互相代开发票等不规范用票行为,以票控税的征管效能难以有效发挥。
关于营改增有什么建议
关于营改增有什么建议“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我对于营改增的一些建议:一、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营改增涉及到众多企业和行业,政策内容较为复杂。
税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线下讲座等,向企业和纳税人普及营改增的政策要点、税收优惠、纳税申报流程等内容。
同时,针对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准确理解和掌握政策,提高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优化纳税服务简化纳税申报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表格和资料报送,提高办税效率。
税务部门可以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及时解答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建立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对于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便利和优惠,如优先办理退税、减少税务检查频次等。
三、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严厉打击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税收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企业的纳税异常情况,防范税收流失。
同时,要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征管合力。
四、合理设置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增值税税率。
对于一些新兴产业、民生领域和小微企业,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其发展。
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于生活服务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进一步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财务和税务管理,建立健全增值税核算制度,规范发票管理和纳税申报流程。
培养专业的税务人才,提高企业应对税收政策变化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调,确保增值税链条的完整和顺畅。
六、关注政策执行效果税务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营改增政策的执行效果,及时收集企业和纳税人的反馈意见,对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仍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营改增的实施将导致税收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增值税占比将相对增加,而营业 税占比相对减少。需要对这一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以评估其对整体税收制度的 影响。
企业负担变化评估
企业税负变化
营改增后,不同行业的企业税负可能发生变化,部分行业税 负减轻,部分行业税负可能增加。需要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具 体分析,了解企业的税负变化情况。
营改增试点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但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特殊情况和需要。未来可以进一步关注地区的 特殊需求,完善政策以确保其在各地的顺利实施。
提高营改增政策执行效力的措施与建议
强化宣传培训
针对企业和纳税人,加大对营改增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 纳税人的认知度和遵从度。同时,开展专项培训,帮助企 业准确理解和应用政策。
日期: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仍需明确的 几个汇报问人: 题
目 录
• 营改增全面推开后的实施效果评估 • 行业中存在的营改增实施问题 • 营改增后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改进方向 • 未来营改增政策完善的建议和展望
01
营改增全面推开后的实施效果评 估
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税收收入波动
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原有营业税纳税人转为增值税纳税人,可能会对税收 收入带来一定的波动。需要对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
简化税制设计
复杂的税制给企业带来较高的遵从成本,建议进一步简化税制设计,减少税收政策和规定的复杂性,提高税制的 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拓展营改增政策覆盖范围的考虑
行业扩展
目前营改增政策已覆盖大部分行业,但仍有部分行业尚未纳入改革范围。未来可以考虑将更多行业纳 入营改增,进一步推动全行业间的税负公平。
地区扩展
通过对纳税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税 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进行风险 预警,提高税收征管精确度和效率。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建筑施工行业,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税收政策以及资金运作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营改增政策对建筑施工企业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营改增政策对建筑施工企业可能产生的问题1. 税负增加。
营改增政策是将原来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合并为一种税,企业要依据实际情况依法缴纳税款。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率一般比较低,营改增后的税负可能会增加,对企业财务造成一定的压力。
2. 财务成本增加。
由于营改增后企业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和纳税申报制度,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尤其是一些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可能会面临着财务管理和纳税申报方面的困难。
3. 税务风险增加。
由于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税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当确保自身税务合规性,避免出现税收风险。
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相关财税专业人员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将会增加一定的税务风险。
4. 资金周转不畅。
营改增政策实行后,企业不再享受进项税额抵扣的政策,导致企业实际需要缴纳的税款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应对策略1. 提高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完善会计制度和纳税申报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减少税务风险。
2. 加强政策宣传。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营改增政策的宣传,及时向员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介绍营改增政策的相关内容,增强员工的纳税意识,提高企业的税收合规意识。
3. 寻求税务专业人士的支持。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寻求税务专业人士的支持,咨询专业的财税政策,为企业提供合规的纳税建议和税务筹划。
4. 强化资金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合理规划企业的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确保企业的资金周转不受影响。
5. 寻求政府支持。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寻求支持,要求政府给予纳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营改增试点中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研究
2023-10-31contents •引言•营改增试点现状及问题分析•改进建议一:优化政策制度•改进建议二:提升服务质量•改进建议三: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导致的重复征税问题日益突出,营改增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背景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税收中性。
营改增的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营改增试点的跟踪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营改增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和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营改增试点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目的和方法02营改增试点现状及问题分析营改增试点的现状营改增试点的背景营改增试点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自2012年开始,我国在上海等地率先开展了营改增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
营改增试点的目的营改增试点的目的是通过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消除重复征税现象,降低企业税负,同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营改增试点的进展自营改增试点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电信业等行业领域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营改增试点中存在的问题税负增加一些企业在营改增试点后发现自己的税负不降反升,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无法取得足够的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导致实际税负增加。
发票管理混乱由于营改增试点范围广、涉及行业多,一些企业对于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存在混乱现象,存在虚假发票等问题。
财政收入减少营改增试点后,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出现减少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而营业税是地方税,营改增后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了一定影响。
010203政策不完善营改增试点过程中的一些政策规定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企业无法完全适应新的税制环境。
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在营改增试点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现象,导致一些企业无法真正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后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后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后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增加了税负压力、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等。
在问题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主要问题是税负增加导致了企业利润下降,同时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两种解决对策:一是优化财务管理,合理规划税收筹划,降低税负;二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在结论中,我们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强调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希望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问题、解决对策、施工行业、税收政策、成本、效益、营业税、资源调配、监管、合规、创新、发展、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施工企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调整,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指将原来征收的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从而消除了税负重叠,降低了企业负担。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既有利有弊。
一方面,企业可以享受到税负的减轻,降低了经营成本;也可能面临税负的增加,需要针对新的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和应对。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税负的不确定性、财务成本的增加、税收政策的调整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税收政策,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确保企业经营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后面临诸多问题。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增值税负担的加重,因为营改增政策使得企业的增值税纳税对象扩大,纳税税率提高,导致企业纳税负担加重。
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后还面临着管理复杂性增加、成本增加等问题,给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纷纷感受到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和挑战。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营改增是增值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营改增后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的税收政策,提升经营效益。
一、问题分析1. 税负增加营改增的实施,直接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的增加。
在过去的原有增值税政策下,企业可以通过抵扣进项税额等方式减少纳税金额,而在营改增政策下,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税负额度,对企业经营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税务管理压力加大营改增实施后,企业的纳税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按照新的税收政策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通常规模较大,涉及的税收项目繁多,因此需要对相关税务政策进行透彻了解,并且加强税务管理力度,以保证企业的税负合规性。
3. 财务成本增加随着增值税税负的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也将随之增加。
企业需要对税收政策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调整财务预算和筹资计划,以应对税收政策带来的影响,这无疑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企业现金流受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的现金流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税负增加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将受到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可能面临着资金周转紧张的情况。
5. 企业竞争力下降税负增加以及财务成本的增加,都将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将面临着更高的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可能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发展空间。
二、应对策略1. 深入了解税收政策企业应该加强对营改增政策的了解,尤其是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税收政策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具体影响,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 优化企业结构为了应对税负增加和财务成本增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优化企业结构,降低税负和成本。
可以通过增加自有资金比重或者减少税负较高的业务类型等方式,来降低财务成本和税负。
营改增存在问题及建议
营改增存在问题及建议营改增是我国从201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税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税制的市场化改革,调整税制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营改增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税负过重的行业面临着税负的进一步增加。
营改增将原来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转为统一的增值税。
虽然总体上税负有所减轻,但是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来说,税负的增加却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比如,对于餐饮业来说,营改增后,通常都需要按照旧税种的营业税税率交纳增值税,从而导致税负的增加。
这对于一些小型餐饮企业来说,无疑加大了经营成本,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税负的增加也给一些中小微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营改增后,中小微企业需要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来进行纳税申报,这对于一些没有相应财务、税务管理能力的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财务和税务管理的复杂度,对于其经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行业税负适应期内,对于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可以适当延长过渡期。
比如,对于餐饮业来说,可以逐步减轻增值税的征收负担,适当延长过渡期,以便给予行业更多的调整和适应的时间。
其次,对于中小微企业,可以加强对税务的教育培训。
通过加强对税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财务和税务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营改增后的税制改革。
同时,也可以建立税务咨询和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及时的税务咨询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可以进一步完善纳税申报和征收流程。
通过推动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发展,提高税务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减轻企业的负担。
同时,也可以加大对税务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税收的公平和公正,确保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营改增作为我国重要的税制改革之一,推动了税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营改增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
营改增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李鸿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18期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营改增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完善“营改增”税制改革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相关问题措施5月1日,全面营改增已正式施行,房地产行业的税率由5%变化为简易征收的5%和一般计税的11%。
这对房地产企业的内控和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要想降低企业税负,保证企业税负在全面营改增后真正实现只减不增,需要全员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尽早谋划,才能使企业平稳渡过营改增。
一、营改增过渡期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影响(一)直接影响收入、利润及所得税在营业税下所有的收入和成本都是含税价,在增值税下需要转换为不含税价。
比如我们有100元的收入,在营业税下这100元都算作收入;而现在增值税是价外税,在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现在只有100/1.05=95.24或100/1.11=90.09元,整体收入会比原营业税下有所降低。
营业税是价内税,利润可以减去已缴纳营业税金,增值税是价外税,利润不能减去增值税,导致营改增后所得税税负增加收入的1.25%倍。
(二)合同如何定价存在博弈增值税抵扣链条使上下游的企业成本和税负相互影响,如果上游建安企业的税负增加,那么增加部分将转嫁到下游房地产企业。
11%的税率对房地产企业和建安企业过高,如果不能完全充分的取得进项税额发票,税负会增加。
建筑企业劳务成本占比较大,人工成本很难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材料成本也会提高,随之会转嫁于房地产企业。
那么问题就是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就会产生上下游之间会形成一种博弈关系,是否加价,如何定价成为问题。
(三)普遍存在的退税问题较难短时间解决5月1日前已经缴纳过营业税的房款,营改增后退房更名换票退面积差,都会涉及地税退营业税的问题,营业税退税办理流程长、审批慢、环节多,导致对资金长时间的占用,如何实现有效的退税成为问题的关键。
(四)进项税额的抵扣发票能否充分取得很难把控一般情况下,采用简易征收的风险小,总包和专业分包更倾向于采用简易征收;采用一般计税上游公司是否愿意提供专票不能把控,即使将这约定在合同条款里,对方也会要求;老项目采用简易和一般计税两种方式的测算比较,一般情况下,利润率不高于30%的项目或者自持资产占比较高的项目,采用一般计税的税金比简易征收下要低,但利润并不一定比简易征收低,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少支出的增值税并没起到增加利润的作用。
“营改增”全国推广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营改增”全国推广面临的问题与措施随着2012年8月1日开始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第二次试点的进行,对于“营改增”全国推广的可行性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自2012年8月开始我国诸多城市面临着部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税收政策变革。
本文采用从营业税向增值税改革的利弊权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通过对于“营改增”全国推广的SOWT分析,发现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税收政策变革是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现实国情的需要。
对于“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趋利避害分析,能更好的推进我国“营改增”的全面进行,并发现“营改增”全面推广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标签:营改增问题措施一、“营改增”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1.“营改增”产生的背景针对我国国情,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税收政策变更,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
然而,为了在全国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更好的发展,我国从2012年推行“营改增”的税制变革。
“营改增”本着能够提供更加公平的税收制度,使税收制度趋向规范和完善,并实现避免重复征税和为企业减负的指导思想,营业税改增值税开始试点并逐步推广,最终必将在全国推广。
2.“营改增”的发展过程从2011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开启了我国“营改增”的里程碑。
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由此,开启了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的序幕。
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10省市。
截止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推广到全国试行。
二、对“营改增”政策的利弊权衡分析1.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有利分析1.1从税率降低角度,试点地区新增低档税率,可适当降低部分行业税率负担。
在我国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的基础上,新增两档低税率11%和6%。
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全面“营改增”背景下合同涉税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全面“营改增”背景下合同涉税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企业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的涉税问题。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于合同涉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合同涉税问题分析1. 增值税计税方式变化带来的问题在“营改增”之前,很多企业的销售行为都是以货物的出口为依据进行计税,而“营改增”后,以销售劳务和服务为主的企业需要按照服务的金额来计税。
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合同签订时需要明确标明服务金额,避免税务部门的质疑和纠纷。
2. 发票管理问题根据“营改增”的要求,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和服务时需要开具相应的发票,而不开具发票会被视为违法行为,实施相应的罚款措施。
企业在合同中应明确发票的开具和管理责任。
3. 税务报备问题“营改增”后,企业需要对于新的涉税事项进行报备,并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及时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的报备手续。
企业在提供劳务和服务时需要按照规定报备相关合同,避免后期因为没有报备合同而导致的税务风险。
4. 税务减免政策的适用问题为了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的税务减免政策,让企业在服务行业中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企业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需要了解并且适用这些税务减免政策,从而减少税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合同审查和管理企业在合同签订前应认真审查合同内容,确保合同中涉及到税务相关的条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企业应建立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及时保留和维护合同文件,便于后期的查询和税务部门的审查。
2. 配合税务部门进行报备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税务部门的相关要求,及时办理相关报备手续,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特别是在涉及到跨地区和跨国家的合同履行时,企业应与当地的税务部门主动沟通和配合,确保履行合同的顺利进行。
3. 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发票开具和管理流程,确保发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施工企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施工企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随着国家税制改革的变革,施工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营改增”的挑战。
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企业的传统营业税将被替代,转而缴纳增值税。
这一政策变化的出现,无疑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但是,企业在面临新的改革时,也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应对,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稳定发展。
本文将重点分析施工企业在“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问题1.1 税负变重:随着增值税的引入,施工企业的税负将会变重,企业可能会面临现金流严重紧张的情况。
1.2 税制变化:在税制变化中,企业对于增值税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税率、税金计算等也不是很了解。
1.3 税务问题:企业在纳税时往往面临复杂的税务规定,如果不加以合理应对,可能会面临罚款或其他惩罚。
1.4 会计问题:营改增后,企业在会计管理和申报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会计人员需要有效地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申报规定。
2. 解决办法2.1 降低企业税负:对于营改增后税负的变重,企业可以通过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来降低税负。
例如,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精准预算、节约用水用电等措施。
2.2 加强税务培训:企业应加强财务人员的相关税务培训,充分了解增值税的新规定、对计税方法的理解,提高税务素养,有效应对税制变化。
2.3 积极合理申报:企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增值税,并积极采取合理的减免措施,降低税负重担。
同时,企业需要注意了解税务政策的更新变化,及时适应新的政策变化。
2.4 优化会计环节:企业在营改增后,还需加强会计管理和技术,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
企业应尽可能采用信息化高效的财务管理方式,从而优化会计环节。
总之,施工企业面对税收政策的变革,只有适应政策变化,加强内部管理,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应对成本瓶颈,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体制也在这种情况下悄然转变,受到经济节奏的带动,我国各项制度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尤其是在税收制度改革中,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这一划时代举措,我国的税收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公正。
营改增政策出台后,各行各业都已经实现了税收体制改革,银行业也在其中,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大银行对营改增认识不足,对税收体制的突然变动没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导致了在税务核算和纳税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
笔者以商业银行业为例,分析营改增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税务体制的实情提出适当的应对措施,为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营改增;商业银行;问题和措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似乎在短短的几年我国就从计划经济进入了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过快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旧有的各种体制例如政治体制,企业管理体制以及税务体制等都不再符合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拿税务体制来讲,最大的缺陷在于银行外购货物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进行任何抵扣,银行实质上同时承担了营业税和增值税两部分税额,这种不合理的纳税体制导致银行纳税负担过重,严重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
同时作为和银行业有密切关联的各大企业也得不到任何抵扣,也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
为了为何纳税的公平性,我国相关税务部门开展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举措理论上是维护了纳税公平,但是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由于目前采用的增值税税率、计税方式等都没有发生变动,是否在营改增之后能够依然沿用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营改增简述我国经济体制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但经济体制的转变并没有导致税务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动,增值税和营业税始终处在共同运行的状态,这样的纳税体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经济带来了以下不良影响:(一)增值税机构不健全,税收中性的特征没有展现出来。
(二)各商业银行重复纳税现象明显,很多银行迫于纳税压力不得不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整合,这也进一步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三)经济发展导致经济活动频繁起来,纳税体制不健全税务部门没法依照相关规定对纳税企业进行监管,不仅增加了税务部门的工作压力,偷税漏税情况也日益加重。
受到上述三方面的影响,我国不得不对纳税体制重新编排考虑,在这种背景下,营业税改增值税出现在了税务系统考虑的范围之内。
推出营改增之后,首先在商业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受到了较好的效果,重复纳税现象明显减少,企业也没必要再进行偷税漏税,降低了税务部门工作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检验营改增的战略效果,金融行业(银行业)也逐渐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
商业银行业增值税改革,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贷款、中间业务、金融商品转让、购买金融商品行为以及回购业务等多个方面。
由于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对这项政策的理解并不是十分充分,因此为了尽量避免过多问题的产生,银行要主动对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探究税务体制改革可能给自身带来的影响,提前采取措施对不利影响进行规避,从而顺利实现从营业税管理到增值税管理的过渡。
二、“营改增”给商业银行业带来的影响营改增政策的提出几乎对商业银行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贷款的发放、票据贴现、债券的买卖等,同时也对内部管理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进行分析。
(一)对税负的影响在营改增之前,银行主要征收两种税,即营业税与所得税,二者综合起来税率在3.46%左右。
但是营改增之后这一税率将会大大提升,甚至达到了6%,虽然进项税额被抵扣,但是在商业银行中能够被抵扣的进项税额所占的比例很低,实际操作中真正能够抵扣的税额比缴纳的销项税额低很多,商业银行营业税的税基是营业收入,并不是净营业收入,存款的利息不能从营业收入中扣除。
(二)对成本的影响增值税是通过票来进行税收,即商业银行要进行扣税必须拿到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增值税发票,并且要经过相关的认证。
在营改增之后,由于商业银行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交易往来,到了月末或者年关,交易量更是大的惊人。
当前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汇兑,转账业务都会通过业务凭证作为和客户有业务往来的直接证明。
如果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票据都是用税务监制发票代替银行凭证,将会对银行的工作流程、印刷设备的采购、相关票据的打印产生较大影响,大大提升了管理成本,同时成本的增加随着带来的就是管理风险的升高。
除此之外,为了采集增值税纳税申报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数据,银行还要在现有会计核算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增值税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税务管理水平,这样一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参与到系统的维护当中,成本随着也会增加。
(三)对报表的影响在以往的纳税体制下,会计核算工作较为简单,不需要设置较多的核算科目,而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缴纳税款以及已缴纳税款等内容,核算科目的增多随之改变的是会计报表的构成。
(四)对经营管理的影响我国利率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银行的定价机构也渐渐完善起来,这导致银行之间的竞争力不断增加,例如银行要想将降低增值税的纳税压力,将部分税款转移给下家,就必须提升价格,这么做的代价是部分客户会因此而流失,银行的经营风险相应提升。
如果银行为了保留客户降低价格,则必然会导致亏损。
三、“营改增”后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商业银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纳税体制的改革是营改增工程的开头部分,商业银行要适应纳税体制的改革必须出台相应的措施,还要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足够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学习和研究营改增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交通运输行业、服务行业等和商业银行业是不同的,在应对营改增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没有相关的经验进行借鉴。
因此对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而言应该加强对营改增的学习和研究,保障政策出台之后银行的会计、税收以及经营等过程都符合相关规定。
对于纳税体制改革以后存在的风险和挑战,银行要加强和地方税务部门的交流,将自身存在困难进行申报,以求获得有关单位的帮助。
同样,营改增之后操作难度加大,对银行的会计人员,税务管理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银行应该拿出部分经费用在对相关人员的后续教育方面,通过对营改增进行详细的剖析和分析,提升相关人员对营改增的认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增值税申报流程计算缴纳税款,建立严格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
(二)简化发票管理模式营改增之后,发票管理难度提升,对此商业银行要提高警惕,简化复杂的发票管理流程,实现对发票的有效控制。
营改增之后发票和税额抵扣有很大的关联,因此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并且由于银行业务往来十分频繁,数据流量很大,发票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可以适当发行一定量的电子发票,电子发票具备操作简单等特性,银行可以定期提供交易明细,直接将能够抵扣的金额计算出来,企业则可以根据交易明细计算自身能够抵扣的金额;其次,将银行的交易凭证当做发票来使用,减少了繁琐的开发票步骤,十分便利;第三,将银行的发票样式进行统一,允许企业在异地开具发票,银行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具发票,不必再逐笔开。
(三)合理降低税负当前营改增政策已经在银行业实行了一段时间,从实施的效果看,在税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当前银行业竞争压力很大,个商业银行为了招揽客户都有自己的优惠政策,这也体现出了国家政策多商业银行的扶持。
营改增施行之后,这种优惠政策只会多不会少,作为商业银行最关键的是加强对优惠政策的开发和研究,通过不断出台优惠政策这一方式合理降低税负,只有这样,客户才不会出现流失,银行也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
(四)降低成本上文中我们也提到,在施行营改增之后,银行的运作成本大大提升,无论是在人力消耗还是在资源消耗上都较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此如何采取措施降低运作成本是银行站稳脚步的关键所在。
笔者建议银行还是要从发票入手,对传统发票抵扣模式进行创新,这样能够降低部分成本。
例如,在与客户完成交易之后,在交易回执单上可以加一项内容,即进项税,这样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可以拿出这一回执单最为扣取进项税的凭据,这样保障了还款凭证和抵扣发票融为一体。
为了提升这一举措的可信度,在客户和银行交易完成后,银行可以将数据资料上传给税务部门,作为扣取进项税的参考依据,避免了企业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这种创新如果能够应用于实际,必然会使成本大大降低。
(五)进项税的扣取因人而异由于储蓄用户不需要抵扣进项税,因此银行在处理储蓄用户时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利息净收入*税率=应缴纳税款;而信用客户是需要抵扣进项税的,并且信用客户在银行中占有的比例较小,银行完全可以依照纳税流程缴纳增值税。
这样不同类用户客户采用不同的计税方式,有效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储蓄用户无法逐笔获得增值税发票的问题,维护了纳税体制的公平性,有利于维护好商业银行业客户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营改增是我国税务体制走向完善的一大标志,目前已经在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领域施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变了以往纳税不公的现象。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营改增毕竟还处在试运行阶段,内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要完全适应这种税务体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笔者对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纳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希望借此能够给商业银行适应新的纳税体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1]熊鹭.银行业“营改增”研究――基于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3(11).[2]崔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13(09).[3]张克秋.商业银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探讨及应对策略[J].金融会计,2012(12).(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