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合集下载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1. 引言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

本文将探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并从文化角度进行阐释。

2. 特征2.1 全面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2 德育为先我国基础教育注重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课程中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2.3 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课程中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

2.4 传统文化传承我国基础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课程中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学等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5 科学素养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程中融入了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文化阐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1 和谐思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思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全面发展特征和德育为先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培养学生健康、和睦、有责任心的社会关系。

3.2 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德育为先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3 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种价值取向:基于课程研究范式的考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种价值取向:基于课程研究范式的考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种价值取向:基于课程研究范式的考察黎聚才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上旬)》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即“科学实证主义”取向、“再概念化”取向、“后现代主义”取向。

这三种取向相互关联,互相促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将三种价值取向进行整合,从人的价值存在和发展需求出发,确立以人的主体性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引领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黎聚才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07
【相关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方高师教育改革的启示——基于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现状的调查 [J], 李惠
2.新时代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基于美、英、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J], 何晓微
3.核心素养视域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 [J], 匡文凯
4.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J], 宋世云
5.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J], 宋世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中国当前正 在进 行 一场史 无前例 的基 础教育
理 解 的能力 。 其次 , 国际性 与 民族性 之间 又具 有 内
在 统一性 。 一方 面 , 国际性 依赖于 民族性 。 只有尊
课 程改革 。本次 课程 改革 的显 著特 色是 国际视野 与 全球 意识 —— 把 中国课 程 改 革 自觉 融入 世 界 , 将之 视 为世界课 程改革 的有 机构 成 。 当前 , 世界各 国课程 改 革所 针 对 的共 同 问题 是 什 么 , 追 求 的 所 共 同价值 取 向有哪些 ?理 解这 些问题 对建 构我 国
课程 改革 的价值 坐标 有深 远意 义
重 民族 和 文化 个性 , 尊重 民族 和 文 化 差异 的基 在
础 上展开 交往 , 能生成 国际性 。另一方面 , 才 民族 性 依赖 于 国际性 。 只有 在与异 文化 、 民族 的不断 异 交 往 中 , 民族 、 文 化 的 自我 意识 才 能 不 断提 本 本 升, 民族 、 文化 的个性才 能不断完 善 。 本 本 在 国际化 时代 , 际性 与 民族性 的 内在 统一 国 即 形 成 了 民族 和 文化 交往 中 的“ 多元 主 义 ” pu (l rl m) ai 价值观 。在 民族和 文化 交往 中 , s 多元 主 义
作者简介 : 张华 , , 8年 生. 男 16 9 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 究所教授 、 育学博士 , 教 兼任教育部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专 家 工 作组成 员 , 国际课程研究促进 协会(AA S 委员 , I C ) 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 委员台常务理事
维普资讯
与高质量之 间的张 力 }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 界之 间的张 力。由此形成的主要价值取 向包 括 : 多元主义教育 价值观 ; 教育民主与 教育公平的理念 ; 主体教育观 . 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 意识。 关键词 : 多元主义 ; 教育民主 ; 生活世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迁

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教学与课程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迁曹茂甲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5期,约9000字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 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向和发展方向,具有规范、定向和驱动等功能,影响并 支配着实践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建国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变迁具有以下 规律与特点。

借鉴模仿期(1949 —1957年):完成社会改造的“阶级性”价值取向建国初期,如何巩固新生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 造成为当务之急,教育无疑被打上“阶级珞印”。

该阶段的课程改革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课程体 系,但却严重受限于国家政治指令,停留于政策解读 的层面,以苏联教育经验为信条,课程价值观念和课 程实践形态之间缺乏良性互动,课程目标以国家需 求为导向,政治化、阶级性倾向严重;课程结构单一,内容偏深过难、变动频繁;课程组织和实施过多地模 仿苏联,缺乏本土开发与创新;以工农业生产为标准 的单一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内在生命价值和真正学习需求。

曲折探索期(1958 —1985年):促进经济恢复的“工具性”价值取向1958年,我国开始实行“二五”计划,受“大跃 进”影响,扩大规模、缩短学制、精简课程成为当时课 程改革的主题。

尽管后来以“调整、巩固、充实、提 髙”为方针对错误路线进行调整.但没有彻底改变局 势。

十年文革,教育异化为阶级斗争工具,致使调整 以来取得的成果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后,教育战线 开始拨乱反正,课程体系得以恢复和调整,为促进经 济恢复而提供人才保障依然是其主要任务。

从1958年到1985年近三十年间,我国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主要围绕着培养促进经济恢 复的人才而进行。

较上一阶段相比,知识传播效率和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初步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然而,这种过分追求效率的课程改革模式过于强调课程的工具价值,缺乏对课程社会价值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关注,指向于“育才”而非 “育人”。

价值多元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选择

价值多元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选择

Word文档可进行编辑价值多元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选择价值多元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得价值选择当今社会得进展,使我们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得时代.传统得与现代得、东方得与西方得、本土得与外来得不同价值观念在那个时代交流碰撞,使社会呈现多元价值共存得局面.这在给社会进展带来新得机遇和活力得同时,也产生了种种价值冲突.面对不同价值观念得碰撞与冲突,作为人类价值生命中介得教育,应当进行价值定位和反思,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中作出合理得价值选择.一、对多元价值得两种认识关于多元价值,不同得人有不同得认识,依照对“多元价值能否走向共识”这一咨询题得不同回答,理论界对多元价值得认识可归结为两种.1极端多元论.这种观点基于形而上学终结得思想根源,认为多元价值不然而多元得,而且是极端多元得,多元得价值之间是不可公度得甚至相互冲突得,不可能走向共识.以以赛亚·伯林为代表得“自由多元主义”论述者指出“形而上学一元论”在理论上是一个严峻得“概念性错误”.“原则上能够发觉所有价值都能和谐相处得模式如此一种观念,便是建立在关于世界本质得一种错误得、先验得观念之上”[1],个体间不同得价值观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无法按照一定标准给出等级排序,它们差异性地共存、不可公度,甚至是彼此冲突得.因此,不存在“最好得”价值,没有唯一正确得真理,通往终极真理得唯一正确道路也是不存在得.WwwcOm 公共权力不应有所偏倚,而是应当保持价值中立,独立于不同得生活观念,对所有得多元价值不作扬抑,平等对待.多元价值应当以宽容得态度维护与包容多元得价值追求,抗拒形而上学一元论得诱惑.2相对多元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存在一些普遍得和客观得差不多价值,多元价值在更高得层面以至于形而上学中能够走向共识.有些价值是普遍得和客观得,是超历史和跨文化得,这些价值在所有得文化中,在任何时候,对所有人基本上有价值得.然而,只有高度一般得人类价值才是普遍得,而且它们在不同历史得、不同文化得不同语境中以不同得方式被解释和应用,表现为多元得价值.这些普遍得、一般得价值不但实际上是有价值得,而且是对人类得幸福或繁荣是有价值得,而后只是独立于特定得人或文化得信念得[2].因此,能够认为,在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中以不同形式表现得多元价值,在对人类幸福和繁荣有价值得意义上能够归结为人类普遍得和客观得共同价值而走向共识.甚至在形而上学得意义上,在对多元价值宽容得基础上,通过讲服、讨论和体验,能够达成对终极价值得共识.两种观点在理论上都有其合理性,也都存在着其不恰当之处,然而无法讲哪种更接近于正确.孰优孰劣只能在具体得价值咨询题中、站在不同价值立场上进行探讨.二、价值多元时代得价值冲突古今文明、中外文化在那个时代得碰撞与交流,使社会各个领域得价值观念走向多元,而多元价值得并存必定会产生不同价值观念得剧烈冲突,妨碍着人们得生活.具体来讲,多元价值得冲突可能导致社会中价值标准得失衡、价值理解得困难以及价值选择得困境等[3].价值多元时代,主导价值观念开始失落,传统权威遭遇挑战.价值观念得多元造成价值标准得多样化,价值标准越多人们反而越缺少标准.因为没有了统一得参照标准,人们内在价值标尺发生游移,稳定得价值体系便失去平衡.在社会进展常规时期,价值领域强调统一性和一元化,然而随着价值观念向多元得转化,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和后现代价值观相互交错,本土价值观和外来价值观相互交融,处于如此得价值环境中,人们开始出现价值理解困难.价值多元为人们得价值选择提供了丰富得内容和多样得可能性,然而,非常多时候人们选择得价值是相互冲突得,选择了那个价值就不能选择那个价值,选择了那个价值就不能选择那个价值,这种情况下,人们得选择行为容易陷入困境.在价值多元时代,传统社会得一元价值观被摧毁,普遍得价值标准在人们得观念中不再是理所所以得,多元价值在人们得价值选择中有着平等地位,人类得价值生命中失去了最终得价值裁决者.由此可能导致任何个体和群体自由选择得价值观念都能够在“价值多元”这一爱护伞下宣称自己是合理、合法得.因此,价值多元时代同样需要价值总体.尽管在价值多元背景下这种价值总体有其虚幻性和不现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总体本身失去了其合法性.尤其是对社会来讲,仍然需要某种总体价值得引导、需要思想上得引领、需要意识形态上得规定.而人作为社会中得存在,不能仅仅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以个人意愿选择自己得价值目标,还要考虑社会总体得价值需要.三、价值多元时代青青年面临得价值困境社会价值观念及其变化对青青年学生价值观得形成与确立有着极为重要得妨碍,而以后社会得价值取向在非常大程度上又是以当代青青年学生得价值取向为基础得.因此,青青年学生得价值观必须引起我们得重视.然而在如此一个价值多元得时代,青青年学生面临着种种价值困境.在价值多元背景下,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正日益受到强烈得冲击,而新得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加上来自社会、家庭与学校得价值妨碍不协调,都给青青年在价值观念与行为选择上带来了空前得困难.青青年对善与恶、美与丑得界限产生了怀疑;对一些传统得差不多道德信念产生了不明白;对人一辈子价值、人一辈子道路、人一辈子目标产生了怀疑,对诸如“如何对待金钞票”、“如何对待享乐”、“要不要追求崇高理想”等咨询题产生了怀疑[4].在多元价值得冲击下,青青年得价值观念正在偏离传统得道德价值轨道,而离上一代得期望越来越远.多元价值时代,人们不再从同一个视角,同一个层次去理解世界,青青年开始从更现实、更多元化得视角来认识和解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对既有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而又未确立新得价值观念体系,由此造成青青年得信仰困惑与危机.在当前价值多元背景下,加之青青年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出现对自我得理解偏差,导致价值追求立足于绝对自我得基础之上,而不愿做公益情况,追求自我得中心地位.价值多元背景下,青青年难以清晰地区分善恶、是非,难以完全习惯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得情况,导致榜样力量消解、对理想追求得淡化与集体观念弱化、校园道德危机、行为偏差甚至犯罪行为等.四、基础教育改革面临多元价值得选择在我国社会价值观念正由一元向多元进展得背景下,原来得主流价值体系已失去全面主导、支配人们行为得地位,而新得主流价值体系尚未形成,这使得教育处于十分复杂得社会文化环境中,并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得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得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解决价值多元时代青青年学生面临价值困惑得重任,以一种“价值共识意识”重建青青年学生群体中得主流价值体系,在整个基础教育价值定位得普遍性方面和具体教育情境得特别性方面,做出具有共识性得价值推断和选择.1基础教育应具有普遍性得价值定位.基础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不仅承担着培养人得责任,而且要培养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得合格公民.因此,它不可能是价值中立得,需要有一定得价值定位,反映社会总体得价值取向.传统基础教育得价值定位,被依附于确定得、不变得一元价值体系,人们没有必要对其价值选择进行反思、批判与追咨询.但目前基础教育得背景发生了变化,整个社会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种迅速得变化带来了社会中普遍价值标准得动摇,打破了一元价值得主导地位,形成了一种价值多元得趋势.如此得背景下进行得基础教育改革,不得不对价值定位咨询题进行考虑与追咨询.基础教育改革在为基础教育进行价值反思、重新进行价值定位提供机会得同时,也给基础教育得价值选择带来了挑战.面对如此得机遇和挑战,基础教育学校在多元价值面前不应以完全中立和全部宽容得态度作为自己得价值立场,而应当有自己得价值倾向,以此来对青青年得价值选择起到引导作用,关心他们走出价值多元时代可能面对得价值困境.在承认普遍得和客观得人类差不多价值存在得前提下,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引导形成新得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基础教育学校应当以平复清醒得眼光看待价值多元时代,进行正确得价值观教育,培养青青年学生价值推断和选择得能力,体验生活得意义和价值所在.2基础教育得价值选择应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实现.价值是在社会历史得具体语境中建构得,它不是任意得,也不是一成不变得.同时,作为价值主体得人也不是由抽象价值观念来指挥得木偶.因此,应当把价值推断与选择看作是一种具体情境中得实践而不是抽象得教条.情景得具体化能够更直截了当地表明对我们最为重要得价值,并以此来指导我们在特定场合得价值选择.基础教育得价值定位,对青青年价值选择得引导作用需要在教育开展过程中、在具体得教育情境中实现,而在价值多元背景下,具体教育情境得实践特性使其更容易做出价值选择,更能体现教育得价值引导意义.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我们能够以一种“现实感”引导青青年学生追求并积极地投入具体场景中进行价值推断.关于“如何在多元价值甚至是相互冲突得多元价值之间做出选择”如此一个咨询题,教育不可能教给学生一个完全普遍得或以规则为基础得答案,只能以引导者得身份为学生价值推断与选择能力得培养、主流价值体系得形成做出引导.而基础教育对青青年得这种引导作用得实现,需要在具体得教育情境中、在实践得特别性中解决青青年学生面对多元价值产生得矛盾与困境,在对多元价值得反思中来完成.。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关 键 词: 基础最育课程; 价值取向; 改革
中图分类号: C2.7 43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61 9620)1 05 5 A 17. 1(020. 0. 0 0 0
作为培 养人 才的蓝 图 和学 校教育 的心脏 。 程 在 一定 程度 上被荒 芜和 销 蚀, 课 哲学 、 学 、 科 艺术 三者 是 实现 学校教 育 目的 的 学 程 或跑 道 。课 程要 现 代 难 以在课 程中获碍 统 一。
求绝 对化 的知识 及其 授受 上 , 术精 神和 内在活 力 的文化体 悟 能力 及文化 水平 的方式 , 中既有 主体 学 其
收稿 日期 : 2 0 -81 0 1 —0 0 作 者 简 介 : 刘 旭 东 (9 4) 男, 16 -, 西北 师 范 大 学教 育 科 学 学院 副教 授 , 育 学 博 士 。 教
论基 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价 值取 向
。 刘 旭 东
( 西北 师 范太 学 最 育 科 学 学 院 , 肃 省 兰 州 7 0 7 ) 甘 30 0
内 容 摘 要: 课程要现代化, 前提是其价值取向要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现代课程应与文化为价值取向. 知
识是 构 成课 程 的基 质 , 须 符 夸两 十 条件 :1 必 须 盟过 适度 提 蚌 ;2 必 须 符 告 学 生年 龄 特 点 。 基础 最 育 课 程 但 () () 应 准确 反 映 现 代 科 学技 术 高度 分化 , 以 高度 塘 合 为 目的 的 发 展 特 征 。 且
维普资讯
20 o 2年 2月
内 蒙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育 科 学版 ) 最
F b ,0 2 e .2 0
Vo. 5 No 1 1L

我国当前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理念追求

我国当前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理念追求
王 宜鹏
( 阴师范学院教育 系) 淮
一的确 立
场 中 ,谁有 效益谁 就 能生 存 ,无 效 率就 被淘 汰 。要 想有 效益 ,就必 须提 高人 的 工作 能力 和 自身 素质 ,市 场 经济 本质 上要 求 人们 的 价 值取 向 由过去 的 “ 官本 位 ”、 “ 权 力 本位 ”开 始逐 步转 移 到对 个人 的 “ 力本位 ”的追 求 能 上 。市 场经 济是 “ 性 张扬 ” 的时代 ,要 求 充分 发挥 人 个 的主体 性和 主观 能力 性 。经 济决定 教 育 ,教 育 以经 济为
3 是 由教 育 的 基 本 功 能 决 定 的 .
种灌 输 ,使 得 原 本 在 人 的生 命 历 程 中最 充满 想 象 和
创造 精 神 的青 少年 变 得 僵 死 与 闭塞 。 而这 正 是 我 国长
期 以来 基础 教 育 的通 病 。要 改 变 这 种 现 状 ,必 须 从 培
养学 生 的 主体 性 、创 造 性 人 手 。 “ 新 是 知 识 经 济 的 创 灵魂 ” 知识 经 济时 代 要 求 改变 创 新 精 神 和创 造 能 力成 。 为 “ 数 人 ”所 有 的 局 面 ,而 要 求 所 有 人 的创 造 性 的 少
会 过 程 中 , 同时 既 作 为 目的 、工 具 和 手段 的个 人 ,在
育 的价 值 观 可 表 述 为 :基 础 教 育 应 为社 会 发 展 和 学 生 的终 身 发 展 服 务 ;学 校 应 把 每 一 个 学 生 的潜 能 开 发 、 健 康 个 性 发 展 、 自我 教 育 、终 身 学 习 的意 识 和 能 力 之
反 思 我 国 的教 育 ,一 直 是 社 会 本 位 的 “ 人 ” 教 无 育—— 过 分 强 调 教 育 的 社 会 性 价 值 而 忽 视 了 教 育 的 个 人 性 价 值 。在 今 天 ,时 代 的发 展 已经 呼 唤 人们 将 人 的 教 育 权 利 提 升 到 议 程 上 来 。重 视 人 的基 本 教 育 权 利 , 是 提 高 我 国人 民 的 整 体 素 质 的 需 要 ,更 是 每 个 普 通 的 中 国人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需 要 ,这 种 普 通 群 众 对 教 育 的 需 要 便 应 是 当今 社 会 教 育 的 基 本 价 值 追 求 。 这 种教 育 价 值 取 向 ,是 中 国教 育现 代 化 的历 史进 程 的必 然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趋势
•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 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三)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 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 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2.基本原则
系统设计:整合资源,协调力量,全科、全
程、全员育人
重点突破: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体制机
制障碍 要求
继承创新:注重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
3.工作目标
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 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 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
培养目标突出了做现代中国人的三个基本要求:文 化底蕴、共同理想、国际视野,这是现代中国人 应有的文化基因。
课程改革目标: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
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 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 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 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 人工作格局。
第三方面,保障:提高保障水平,重点抓好教 师能力培养、研究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开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学科教学研究实验学校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第四方面,管理和督查:加强监督检查,要求 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
由工具性取向向本体取向转型,体现了“人才是目的” 的现代教育思想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新课程标准部分内容(一)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教育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课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及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整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集中的状况(二)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标准体系:第一,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第二,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第三,课程要求上,课程标准不仅仅结合知识点明确具体的结果性目标,每个学科都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杨梦琪(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摘要] 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和航标,以学生为本一直在课程价值取向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标准、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开发环节都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根本就在于课程价值取向的更动。

其中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由单纯的学生本位发展至今,吸取了更多新课程和时代背景的特点,通过研究这一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一方面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把握价值取向对新课程的导向性,有益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

[关键词] 新课程;以人为本;课程价值取向现代发展观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基调,在现代社会中,关注人,培养具有完整意义的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共识。

由此,新课程需要进一步思考人的培养和发展问题,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社会经济也能得到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供给。

而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正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也引申为以学生为本,成为了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从新课改的几大标准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课程在学生、知识、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要求。

不同角度的课程研究方向,其价值取向的偏向也不同,有学者曾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课程的价值表现形式及内容不尽相同,表明课程活动的多重性及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多维性。

[1]学生的发展始终是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我们就其中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为对象,研究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一价值取向的新发展,由此来探讨具有时代特点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新课改中关于以学生为本的新要求贯穿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的价值转型。

有学者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特点作了以下总结:一要倡导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二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三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漫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王尚志)

漫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王尚志)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摆脱“ 精英主义” 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摆脱 “ 精英主义 ” 的价 值观及其“ 生产模式” 面向每一个人、 值观及其 “ 生产模式 ” , 面向每一个人 、 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 这正是素质教育课程 体系的内在性格。 可以说, 抛弃“ 体系的内在性格 。 可以说 , 抛弃 “ 精英主 的教育生产模式, 乃是我国从“ 义 ” 的教育生产模式 , 乃是我国从 “ 人口 大国” 迈向“ 人力资源大国” 大国 ” 迈向 “ 人力资源大国 ” 的新世纪发 展战略所需要的。 展战略所需要的。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基于大众主义教育思想的新课程追求的是,让课 基于大众主义教育思想的新课程追求的是, 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 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
它的基本特色是: 它的基本特色是:
课程总是在传递一定的价值, 课程总是在传递一定的价值,代表了一定 的价值选择。 的价值选择。课程负载着当今及未来主流 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可能价值中立。 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可能价值中立。学校 课程的终极价值就是学生作为“整体的人” 课程的终极价值就是学生作为“整体的人” 的发展。因为, 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 个体。 个体。
漫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都师大课程中心 王尚志
2004.8
一、课程发展的趋 势
目前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可 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衡量教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育民主化进程的基本标志和尺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1新世纪x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xx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启发式教学法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呈现在了众多教育工作者面前,细细阅读,不难发现,在标准中明确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中不仅从知识技能的角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更强调了“过程性目标,”在这个目标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可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更应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把学生作为学生的主人,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在充分学习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力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三个一”,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动、探索的乐园,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一、经历一个过程——培养人所谓经历,广义上是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指我们的学生要切实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参与,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人,而并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只有被动的输入没有再创造的输出,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录入头脑中的“录音机”;古今中外,大量的心理学家、科学家都证实了“做”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而华盛顿图书馆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亲身去看、去做、去经历,在人的认识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数学活动中自己感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能力;如在一年级讲“可爱的校园”一课时,除了设计让学生在图上进行观察,找出可以用数来表示的物体,还设计了让学生在同伴身上找出可以用数来表示的部位、物体,如:人身体上有一个头,一双眼睛两只眼睛,两只脚,十个手指,衣服上的一条拉链,5个扣子……通过活动,学生们真正体会到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比较轻重”一课时,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出许多种大小不同的水果,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自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些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已不再是简单的学数学,背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实在在的经历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他们学习了怎样进行比较,学习了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尝试了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向同伴表达清楚,甚至是学会了如何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在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也就达到了我们真正的教学目标——培养人;二、体验一种感受——锻炼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潜在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生活中的成年人也会常常为自己的发现而陶醉,儿童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情景,给学生适当的实践与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体会发现的快乐,体会失败的无奈,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如在教学“比较轻重”一课时,我们设计了三个活动层次:1、在小组中利用学具水果实物掂一掂,感受物体有轻重之分;2、观察、猜测物体的轻重,并用手去掂一掂验证自己的猜测;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初步感知同质的物体大的重小的轻;3、选择两个大小差别不大的物体,判断物体的轻重; 在这些活动中,有的活动学生能很快发现出结论,但有的却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判断,此时学生就会遇到已有知识经验与新事物的一次思维上的碰撞,也体会到了已有知识的不足,于是就调动小组成员利用手中材料想办法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二者的轻重关系;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有的方法成功了,有的方法却因为一些原因未能成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感受——成功、失败;在这种感受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乐趣,体会到的是同伴合作学习的重要,体会到的是失败后的经验教训,体会到的是挫折之后的奋起; 可见,正是有了这种体验,才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以至于触及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也只有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体验与锻炼,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面对各种环境,各种问题,客观的认识自我,学会取长补短,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社会人;三、谈出一个收获——塑造人文章开始已经提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的一些内容,而在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的感受、收获也是不同的;如在一节课中,有的学生会对某个知识点、某个结论印象最为深刻;有的会对某个同学对自己发言的评价记忆犹新,并从中受到鼓励、启发;有的会对自己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铭记在心;有的会对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念念不忘……可以看出,每一节课留给学生的思考不尽相同,而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感受谈一谈,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在倾听同学谈收获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客观的评价别人,反思自我;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 ,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善于学习、更善于交往、更善于反思,因此,也就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综上所述,一节数学课从时间上来说仅仅40分钟,一个星期也不过300分钟,但它却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新的课程标准赋予了数学课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那就是教师应该珍惜这每一个40分钟,使学生在小课堂中去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使学生在课上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情感态度等等各方面得到锻炼,让我们的数学课真正成为学生活动探索的乐园,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从而培养、锻炼、塑造出一代高素质的人;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以实际问题导入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人,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一理论一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注重课堂交流,师生体验合作快乐新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嗣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三、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新教材要求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应恰当,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依赖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其实.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比如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四、注重开放性,激发求异思维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和想象空间;五、强调创新,重在探究新教材提倡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了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总之,只有正视中学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以扬弃的态度进行中学数学改革,真正做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双基训练与能力培养同行,增强数学素养与发展创新精神同步.课堂小环境与政策大环境协调,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富有成效.数学才有望成为中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

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

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

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

(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

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摘要:人类正在迈入21世纪,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术革命正在到来,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育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针对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这不仅符合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唯物史观,同时还取决于当前我国现代化的独特时空背景。

此外,这实际上也是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普遍趋势。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对能够培训高质量人才的教育事业极为重视,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不仅关注人才辈出的高等教育,同时也极为重视发展基础教育,他们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竞争、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本领。

根据这一时代发展趋势,时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在2001年,我国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轮的改革给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客观地看,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时代变革的特征和需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全面加以改革,以构筑面向21世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与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相比,这一次的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冷静地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和改革的实施方式上仍存在诸多偏误和不足,理当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反思。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伴随新世纪的到来,各国的科学技术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全球性问题的突出迫使人们对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正逐步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迈向。

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发布时间:2021-06-22T16:13:45.46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作者:陈美任[导读]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陈美任身份证号:44160220000928****摘要: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关于教育本质的探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教育应该使人变得更好,也就是教育应具有人文性。

这一点对基础教育而言尤为重要,因为人文积淀需从小做起,人文素养要从小培育。

本文主要分析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关键词:人文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言人文即人之理、人之道,即做人的法则,人之常性,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价值、意义,或应有的常道法则秩序。

这些人之道、人之理和法则、秩序、价值、意义,显示着人心人性的本质,透露着人的精神,故称之为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以尊重人、发展人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力点,关注课程建设中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教育、增加人文关怀,这不仅是教育理念层面的要求,也是教育实践发展的趋势,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支撑。

一、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词,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相继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2016年9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细化为十八种具体素养。

其中,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三方面,突出强调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时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科学!""#年第$%期
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好“奠基工程”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新课改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从做为一种教育理念正式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总的来说成效并不明显,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正如陈至立同志所说“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人为地把实施素质教育同提高教学质量对立起来,歪曲了素质教育的本义。

无疑,“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所谓“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应付考试和升学为目的的教育,其出发点、着眼点、着力点都落在应付考试上。

它象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学校、教师、学生甚至是家庭和社会的上空,且屡禁不止、愈演愈烈,致使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几乎到了欲解不能、欲罢不忍的地步。

客观地讲,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均源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使中小学教育渐趋异化的根本所在。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理论上讲,素质教育与应试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对立和对抗性质。

自从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以来,就存在着考试;存在考试就必然带来教师和学生研究如何考试并希望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

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和工具本身无所谓好坏,希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也是一种积极的教学心理和学习心理,本应获得赞扬而非贬斥。

能在大型的、综合性的考试中获取好的成绩,不仅表明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具有较好的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

但是,手段和工具不能倒置为目的和宗旨,一旦倒置就成为反过来控制教育全过程、使教育发生异化的巨大力量。

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的层次更高、境界更宽、目标更远,它也同样需要以考试为手段来检查学生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的达成度,同样要追求优秀的考试成绩以及通过考试成绩所反映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的水平。

但考试永远是为素质教育目标达成服务的工具和手段,同时还必须经过科学化的改造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淡化了学科界限,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进一步密切了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将逐步建立新的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教学评价体系。

新教材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时代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更具实用性,在保证学生掌握课本必修内容的情况下更具开放性。

总之,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新课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培养学生个性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每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每个人由于遗传基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

珍视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中西方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重视共性发展还是重视个性发展。

我国传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共性发展,这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制约下的产物。

在这种突出共性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较强组织性、纪律性,具有集体主义思想观念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专门人才,同时我们也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共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总结出了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基本规律。

毫无疑问,这是我们的长处。

但长处有时也是短处,过分强调共性发展,带来了学校教育犹如工厂流水线一般的标准化、统一化倾向,有时甚至存在
!陈灿群
课程探索
$&
!!
当代教育科学!""#年第$%期
着简单化、机械化的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往往是以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顾学生的兴趣特长,侵占学生个体活动时空,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

在很多情况下,是让学生适应教育,而不是让教育适应学生。

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中,个性欠缺的教育是一种悲剧性的教育,而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

在新的世纪里,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发扬我国传统教育中共性教育积极作用的前提下,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是时代的要求,是师生的愿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西方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重视个体间的差异和特长,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但西方的个性教育也常常走过了头,发展成为课堂中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引发出校园中的吸毒、斗殴等失控现象,这时的所谓个性发展伴随着教育性的丧失已成为一句空话,以致严重地危及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其实,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并不是对立的,二者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个性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过程,是一种个体在群体中获得社会性的过程,因此它逻辑地包含着共性发展的要求。

缺少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

同样,缺少个性的共性也只是一种理论的抽象,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用一种共性的东西浇铸进个体使之成为个性的过程,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无疑是一种共性要求或普遍要求,而教学的方式方法则具有个性特征和具体差异,形成的则是一种个性之中包含共性的“一般发展”(赞可夫语)。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不同而导致的中西方教育差异,鲜明地表现在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这一问题上。

同时,为了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西方教育在这一问题上已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的趋势,有可能从两极走向中介、从对立趋向融合。

然而,对于我们的每一位校长来说,对于我们的每一位教师来说,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应牢牢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谆谆教导:“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

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下逐步实现并推动社会条件逐步走向成熟的。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教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

它通过培养尽可能全面发展的人去改变既有的社会条件,这被改变了的社会条件又反过来要求和促使教育造就出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的人。

如此循环往复,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

如果这一目标真正得以实现,那么对于个体来说,他将既有优秀的品德,又有丰富的知识,还有健康的体魄,其自身生活质量就会很高;而对于社会来说,由于个体具备了良好的素质,因此他们自然就会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地推动社会发展,从而促进人类不断进步。

然而,自从人类教育诞生之日一直到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想目标的达成始终没能尽如人意。

尽管每个时代都会产生由教育塑造而成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成员,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正因为如此,自古至今,这一目标只是做为理想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着而不能成为现实。

谁也不能否认,我们目前还缺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成熟的社会条件。

虽然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明确规定,但这一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并未完全转化为全社会的主体目标意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学校教育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更重要的是,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积累的速度愈来愈快,信息更新周期愈来愈短,人们的社会生活将面临更广泛、更深刻的变革,人类将在更广阔的时空领域中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未来社会对人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动和进行的。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在全社会的正确理解和大力支持下,新课改一定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进并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
(作者:山东省莱芜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斌)
课程探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