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属于谁教案20

合集下载

《财产属于谁》八年级政治教案

《财产属于谁》八年级政治教案

《财产属于谁》八年级政治教案《财产属于谁》八年级政治教案1一、教学目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进展”,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全部权的涵义;法律疼惜公民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全部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全部权受到侵害,要准时寻求法律救助。

2、力气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力气,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的力气。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已的财产,敢于同侵害财产的行为做斗争。

二、教学重点:法律疼惜合法财产的全部权,教学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生疏三、学情简析: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展,人们对于自已的财产全部权日益重视。

法律也加大了疼惜公民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的力度。

例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2条中明确做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害”的规定。

然而,由于各种缘由,侵害公民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承受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需加强法制教育,以削减侵权大事的消逝。

另外,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力气,当自已的财产全部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准时寻求法律疼惜。

基于上述状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展承受正值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养。

四、教法、学法依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转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气以及沟通和合作的力气。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不教,培育学生的自学力气。

所以本课教学在教学中遵循启发示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承受指导阅读法、争辩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通过“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展帮助教学。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即时寻求法律保护。

2.水平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水平,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难点: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学会维权。

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说财产(手机、银行卡等),学生说财产引出社会上的财产按照归属划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国家所有(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活动一:慧眼明辨财产出示五幅漫画(课本P68-P69),让学生说说哪些属于个人财产,哪些不属于?得出结论: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出示我国法律对公民个人财产的规定活动二:以法说财产以教师的财产银行卡为例,引出财产所有权: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学生学会区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完成课本P70页)再次以银行卡丢失并补办为例,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二)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活动三:以案说法多媒体出示案例分析案例回答: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方式,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得出结论: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做法。

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是实施法律规定的其他各种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方式的前提。

案例继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方式,追究侵犯财产罪犯的法律责任?得出结论: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三)当财产所有权收到侵害时活动四:以法为用出示案例,思考:(1)甲县工商局作出的上述处罚合法吗?(2)请给赵某献计,使其采取有效方式,保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3)这些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三、导入新课“拾金不昧”。

(PPT显示)教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教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

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我们看看这个故事。

教师: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为什么? (支持)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财产属于谁”这一课的内容。

板书:财产属于谁(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PPT显示)要想理解刚才那个案例中法院的判决,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1、财产所有权请同学们看书中70页最上面方筐中的图片及内容。

并回答问题。

其实将小王的父亲做的这些行为后面加上一个“权”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

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之后,回过头我们再看看刚才那个案例中法院的处理结果,谁能将法院作出处理的理由给我们大家分析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好!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下面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对周围的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感到在我们周围可为我们所有的财产越来越多,刚才有同学说到对家庭财产(家庭中的电脑、电视等)享有所有权。

请同学们对以下财产权进行连线:①、我买了一台电脑,把它放在书房里使用权②、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收益权③、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店处分权④、我把电脑卖给别人占有权2、公民个人财产的范围同学们到69页找出到答案。

思想品德课《财产属于谁》教案范文

思想品德课《财产属于谁》教案范文

思想品德课《财产属于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的定义和分类,明确财产的归属问题。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财产的定义和分类2. 财产的归属问题3. 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的定义和分类,财产的归属问题,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正确对待家庭财产。

2. 教学难点:财产归属问题的理解和应用,爱护公共财产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财产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财产归属问题和道德观念。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入,例如一个孩子偷拿了邻居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行为是否正确。

2. 讲解财产的定义和分类:解释财产的概念,区分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其他分类。

3. 探讨财产的归属问题:讲解财产归属的法律规定,引导学生理解财产权的意义。

4. 培养道德观念: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财产和爱护公共财产的重要性。

5. 家庭价值观的培养:讨论正确对待家庭财产的方式,强调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

6.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总结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观念。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面,了解学生对财产概念、归属问题和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法、问答法、小组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价。

3. 评价内容:a. 学生对财产定义和分类的掌握程度;b. 学生对财产归属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c. 学生对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的认同和实际行动;d. 学生对家庭价值观的认识和践行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品德》课本相关章节;2. 案例材料:关于财产归属问题和道德观念的案例;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4. 教学道具:财产物品模型、标识牌等;5. 参考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学术论文等。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财产的分类,知道不同类型财产的归属规则。

理解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内容和法律保护。

2、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判断财产归属的能力。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财产观,珍惜个人合法财产,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和法律保护。

财产归属的判断方法。

2、教学难点区分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

理解财产共有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财产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房屋、车辆、金钱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财产以及财产属于谁的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财产的分类按照归属划分,财产可以分为个人财产、集体财产和国家财产。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财产,如个人的衣物、书籍属于个人财产;学校的教学楼、教学设备属于集体财产;国防设施、铁路等属于国家财产。

2、个人财产所有权含义:个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内容:占有权:对财产的实际控制。

例如,拥有自己的手机并随身携带。

使用权: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

比如,使用电脑进行学习和工作。

收益权:通过财产获取经济利益。

如将房屋出租获得租金。

处分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财产。

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食物)和法律上的处分(如将财产赠与他人)。

3、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事法律手段:通过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刑事法律手段:对侵犯公民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4、财产归属的判断个人合法劳动所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等,属于个人财产。

继承或受赠:通过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获得的财产,以及他人自愿赠与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购买:通过合法的买卖行为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财产的概念,明确财产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使用财产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产观,明白财产属于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财产的定义和种类2. 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3. 财产的继承与分配4. 财产与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5. 财产法律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的定义、种类、所有权、使用权、继承与分配,财产与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财产与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的基本概念、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财产纠纷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3. 小组讨论法:讨论财产与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财产相关的资料、案例,制作PPT。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知识点。

3. 教室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用于教学演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财产纠纷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财产属于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财产的定义和种类:介绍财产的概念、种类,让学生明确财产的范围和特点。

3. 讲解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解释财产所有权和使用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别。

4. 讲解财产的继承与分配:介绍财产继承和分配的规则,让学生了解财产在家庭中的传承。

5. 讲解财产与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分析财产对个人、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产观。

6. 案例分析:分析财产纠纷案例,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7. 小组讨论:讨论财产与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8.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财产观念。

七、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财产的概念,明确财产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的道德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合法地获取和支配财产,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二、教学内容1. 财产的定义与分类2. 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3. 财产的继承与赠与4. 公共财产的保护5. 正确对待家庭财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的概念、种类、特点;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理解;公共财产的保护。

2.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转移;继承与赠与的差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财产的相关概念。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案例,如孩子对家庭财产的态度,引出财产的概念。

2. 讲解财产的定义与分类:介绍财产的定义,讲解不同类型的财产,如动产、不动产、无形财产等。

3. 讲解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解释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含义,举例说明。

4. 讲解财产的继承与赠与:介绍继承与赠与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差别。

5. 讲解公共财产的保护:强调公共财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保护公共财产。

6.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家庭财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7.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答学生的疑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财产概念、种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待家庭财产和公共财产的态度。

3. 作业反馈: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法院了解财产纠纷的处理过程。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家庭财产教育的重要性。

3. 举办一次财产知识问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财产知识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财产的概念,理解财产的归属问题。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合法、合规地获取和处理财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财产的定义与分类:实物财产、无形财产、不动产等。

2. 财产的归属:个人财产、公共财产、共有财产等。

3. 财产的获取与处理:合法获取、合法继承、赠与、捐赠等。

4. 学生讨论:如何爱护公共财产,如何处理个人与公共财产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的概念、分类、归属以及获取和处理方式。

2. 教学难点:财产归属的判断,合法获取财产的方式,公共财产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的概念、分类、归属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财产归属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判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公共财产,处理个人与公共财产的关系。

4. 实践操作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法获取和处理财产。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财产归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财产归属问题的思考。

2. 讲解财产的概念与分类:介绍财产的定义,讲解不同类型的财产。

3. 讲解财产的归属:分析财产归属的原则,讲解不同类型财产的归属方式。

4. 讲解财产的获取与处理:介绍合法获取财产的方式,讲解财产的处理方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公共财产,处理个人与公共财产的关系。

6.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财产归属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判断财产归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财产概念、分类和归属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公共财产保护的认识。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财产归属案例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财产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案例资料:提供各种财产归属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

《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

《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第一章:财产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的定义与特点使学生掌握财产的分类及各类财产的特点1.2 教学内容:财产的定义与特点财产的分类: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的特点及例子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的概念与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类财产的具体例子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各类财产的特点第二章:财产权的概念与分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定义与特点使学生掌握财产权的分类及各类财产权的特点2.2 教学内容:财产权的定义与特点财产权的分类: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各类财产权的特点及例子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概念与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类财产权的具体例子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权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各类财产权的特点第三章: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的法律规定3.2 教学内容: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创设、转让、继承等财产所有权的丧失方式:抛弃、抵销、强制执行等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的法律规定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的法律规定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取得与丧失方式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的法律规定第四章:财产权的保护与限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保护与限制的原因和目的使学生掌握财产权的保护与限制的法律规定4.2 教学内容:财产权的保护:财产权的维护、侵权行为的认定等财产权的限制:税收、征收、公用事业等财产权的保护与限制的法律规定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保护与限制的原因和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保护与限制的法律规定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权保护与限制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财产权的保护与限制的法律规定第五章:财产权的行使与义务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权行使的原则与方式使学生掌握财产权行使的义务与责任5.2 教学内容:财产权行使的原则:自由、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财产权行使的方式:买卖、赠与、租赁等财产权行使的义务与责任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权行使的原则与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权行使的义务与责任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权行使原则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财产权行使的义务与责任第六章:财产权的继承与遗嘱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继承方式与遗嘱的有效条件使学生掌握财产权继承的规定及遗嘱的制定与执行6.2 教学内容:财产权的继承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等遗嘱的有效条件:遗嘱人的意愿、遗嘱的形式、遗嘱的见证等财产权继承的规定及遗嘱的制定与执行的法律规定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继承方式与遗嘱的有效条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继承的规定及遗嘱的制定与执行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权继承方式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遗嘱的有效条件及财产权继承的规定第七章:财产权的分割与合并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分割与合并的条件和程序使学生掌握财产权分割与合并的法律规定7.2 教学内容:财产权的分割:财产分割的原因、分割的方式、分割的效力等财产权的合并:合并的条件、合并的程序、合并的效力等财产权分割与合并的法律规定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分割与合并的条件和程序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权分割与合并的法律规定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权分割与合并条件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财产权分割与合并的程序及法律规定第八章:财产权的转让与买卖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转让方式与买卖合同的有效条件使学生掌握财产权转让的规定及买卖合同的履行与解除8.2 教学内容:财产权的转让方式:买卖、赠与、交换等买卖合同的有效条件:合同的要件、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解除等财产权转让的规定及买卖合同的履行与解除的法律规定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转让方式与买卖合同的有效条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权转让的规定及买卖合同的履行与解除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权转让方式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买卖合同的有效条件及财产权转让的规定第九章:财产权的租赁与融资租赁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租赁方式与融资租赁的特点使学生掌握财产权租赁的规定及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9.2 教学内容:财产权的租赁方式:短期租赁、长期租赁、融资租赁等融资租赁的特点:租赁期限、租赁物的购买、租赁物的所有权等财产权租赁的规定及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租赁方式与融资租赁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租赁的规定及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权租赁方式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融资租赁的特点及财产权租赁的规定第十章:财产权的担保与抵押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担保方式与抵押的法律规定使学生掌握财产权担保的规定及抵押的程序和效力10.2 教学内容:财产权的担保方式:抵押、质押、保证等抵押的法律规定:抵押的条件、抵押的程序、抵押的效力等财产权担保的规定及抵押的程序和效力的法律规定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担保方式与抵押的法律规定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权担保的规定及抵押的程序和效力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权担保方式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抵押的法律规定及财产权担保的程序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财产的概念与分类:理解财产的定义与特点是教学的基础,学生需要明确财产的分类及各类财产的特点。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财产的概念,明确财产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财产观念,懂得尊重和保护个人财产。

3. 引导学生理解财产的归属问题,认识到财产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财产的概念与分类:实物财产、无形财产、不动产、动产等。

2. 财产权的概念与特点: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

3. 财产归属的问题:财产的继承、赠与、买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财产的概念、种类和特点,财产权的概念和特点。

2. 难点:财产归属问题的理解和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的概念、种类、特点和财产权的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财产归属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财产权的运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财产归属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财产属于谁》教案相关内容。

2. 课件:制作财产的概念、种类、特点和财产权的内容的课件。

3.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财产归属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家庭财产、学校设施等,引导学生思考财产的概念和归属问题。

2. 讲解财产的概念与分类:详细讲解财产的概念,以及不同类型的财产,如实物财产、无形财产等,让学生明确财产的种类和特点。

3. 讲解财产权的概念与特点:阐述财产权的含义,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并解释其特点。

4. 分析财产归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财产的继承、赠与、买卖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财产权的归属。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财产归属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财产的概念、种类、特点和财产权的运用,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思考自己的家庭财产归属问题,写一篇短文。

2. 研究相关的法律条文,了解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财产属于谁》教案新部编本

《财产属于谁》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财产属于谁》活动探究型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财产属于谁》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使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因此,《财产属于谁》这框题是第七课整个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2、能力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教学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二、学情分析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

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教育不仅使其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

三、教学方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了多媒体电化教学、活动探究、问题目标教学法、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关于财产的故事。

人教版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

人教版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

人教版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财产属于谁教学设计(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财产属于谁》教学方案《财产属于谁》教学方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对学生进行采取正当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知识目标:识记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涵义;理解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与方式;当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

能力目标:在比较中提高正确认识和鉴别合法与非法财产的能力,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掌握维权方式。

教学难点: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学会维权。

【导学流程】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一、阅读教材68页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按财产的归属可将财产划分哪几种?二、阅读教材第68~69页出示的五种财产占有情况,判断一下:哪些应该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三、阅读教材70页活动解答: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你是如何理解这一权利的?四、阅读教材71页的故事思考一下: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保护的意义)五、阅读教材72页的两个故事,讨论:法律如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保护的手段、方式)【探究与展示】一、阅读教材73-74页的故事告诉大家: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哪些诉讼请求?二、阅读教材75页的材料:1、请你为朱某出谋划策讨回钱财。

2、如果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人拦截并向你要钱,你该如何应对?【课堂小结】一、知识结构(提纲)二、感悟与启示【反馈检测】1、王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漂亮的手机,下列想法中正确的是()①寻找失主,物归原主②失主来要就给,没人来要,就留下自己用③反正也没人看见,应该属于我④捡拾到他人的物品不归还是侵犯他人合法财产的行为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2、公民利用自己的电视机收看节目,利用家中的洗衣机洗衣服等,都属于财产所有人行使对自己财产的()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3、某市人民审判员赵某,在担任经济审判员的8年间,收赂170多万,人民检察院根据刑法,对其提起公诉,经法院审判,4年,并追回价值170万元的钱物。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财产的概念,明确财产的种类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明白财产所有权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财产的概念和种类2. 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和特征3.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4. 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三、教学重点1. 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和特征2. 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的意义四、教学难点1.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的概念、种类、财产所有权的定义、特征和保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侵犯他人财产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

4. 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习惯。

七、教学评价八、教学拓展九、教学资源十、教学反思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财产的日常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财产的概念和种类。

2. 讲解财产的概念和种类:介绍财产的定义、种类和特点,让学生理解财产的基本概念。

3.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和特征:详细解释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让学生明白财产所有权的意义。

4.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介绍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5. 讨论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

6. 实践活动: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概念、财产所有权定义和特征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 讲解其他财产权:介绍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其他财产权,如知识产权、担保物权等。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财产的概念,理解财产的归属问题。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德。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二、教学重点:1. 财产的概念及其归属问题。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爱护财产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财产归属的法律规定。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财产纠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的概念、财产归属的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财产纠纷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财产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财产的概念:介绍什么是财产,财产的种类。

2. 财产归属:讲解财产归属的原则,如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

3. 财产纠纷的处理:分析财产纠纷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财产纠纷。

4. 爱护公共财物: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好习惯。

5. 保护个人财产权益:讲解如何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财产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处理财产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财产纠纷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财产归属问题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财产的概念和种类,让学生了解财产的基本知识。

3. 讲解财产归属:介绍财产归属的原则,如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4. 分析财产纠纷:分析财产纠纷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财产纠纷的常见情况。

5. 处理财产纠纷:讲解如何正确处理财产纠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7. 保护个人财产权益:讲解如何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财产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处理财产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财产归属和保护财产权益的理解程度。

思想品德课《财产属于谁》教案范文

思想品德课《财产属于谁》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财产的概念,认识到财产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财产的归属,明白财产属于谁。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1. 财产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财产的归属问题。

三、教学难点1. 财产归属的法律规定。

2. 培养学生爱护财产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财产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财产归属的原则。

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财产归属案例,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财产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财产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财产对生活的重要性。

3. 分析财产归属的原则:讲解我国法律规定财产归属的原则,让学生明白财产属于谁。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财产归属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财产归属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财产归属案例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品德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对财产的态度和行为。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财产归属案例。

2. 财产归属法律法规:整理相关法律法规,以便于学生查阅。

3. 教学图片或视频:用以辅助说明财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八、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讲解财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分析财产归属的原则和案例。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和总结提升。

4. 第四课时:布置作业,进行课后延伸。

九、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回顾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意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3.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财产的概念,明确财产的归属。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德。

3.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合法地获取和支配财产,培养理财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财产的定义与分类2. 财产的归属: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3. 财产权的保护4. 公共财物的重要性5. 合理支配财产,培养理财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的定义、分类、归属及财产权的保护。

2. 教学难点:财产权的保护,公共财物的爱护。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权的保护。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支配财产,培养理财能力。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体验财产权的保护及公共财物的爱护。

五、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关于财产归属和财产权保护的案例。

2. 教学道具:财产分类卡片、财产归属标识等。

3. 教学PPT:包含财产的相关概念、案例分析、讨论题目等。

教案目录:第一章:财产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财产的归属: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第三章:财产权的保护第四章:公共财物的重要性第五章:合理支配财产,培养理财能力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财产归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财产的思考。

2. 讲解财产的概念与分类:介绍财产的定义,以及财产的分类,如动产、不动产、无形财产等。

3. 分析财产的归属:讲解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区分,强调财产权的保护。

4. 讨论公共财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财物对社会的意义,培养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5. 培养理财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支配财产,培养理财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财产概念、财产归属、财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理解。

思考如何在后续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财产概念、分类、归属及财产权保护等内容。

2. 针对公共财物的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爱护公共财物。

《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

《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

《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的定义和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财产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财产的定义和分类:动产和不动产,个人财产和公共财产。

财产的重要性:财产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财产所有权:所有权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财产的看法。

使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实际应用。

利用多媒体展示财产的不同形式。

第二章:个人财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财产的来源和保护。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财产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个人财产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2.2 教学内容个人财产的来源:收入和赠与。

个人财产的保护:财产权和合同法。

个人财产的意义:个人财务自由和安全感。

2.3 教学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个人财产的看法。

使用情景剧,让学生模拟处理个人财产问题。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个人财产的保护方法。

第三章:公共财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共财产的定义和管理。

引导学生思考公共财产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公共财产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公共财产的定义和管理:公共财产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公共财产的重要性:公共财产对社会的意义。

公共财产的保护:公共财产的管理和维护。

3.3 教学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公共财产的看法。

使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共财产的实际应用。

利用多媒体展示公共财产的不同形式。

第四章:财产所有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引导学生思考财产所有权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尊重。

4.2 教学内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法律规定:所有权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财产所有权的意义:财产所有权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和争议解决。

4.3 教学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财产所有权的看法。

使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实际应用。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

《财产属于谁》八年级政治教案

《财产属于谁》八年级政治教案

《财产属于谁》八年级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意义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意义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财产所有权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知识讲解(1)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意义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对合法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财产所有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分类。

财产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

国家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全民所有的财产享有的所有权;集体所有权是指集体组织对集体所有的财产享有的所有权;个人所有权是指公民对个人合法财产享有的所有权。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一:小明家的房子被邻居小刚家的树木挡住了阳光,小明想砍掉小刚家的树木,请问小明能否这样做?引导学生分析:小明不能擅自砍掉小刚家的树木,因为小刚家享有对树木的所有权。

但小明可以与邻居协商,寻求解决办法。

(2)案例分析二:小红的自行车被同学小李偷走了,小红应该如何维权?引导学生分析:小红可以寻求学校、家长的帮助,也可以报警,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4.课堂讨论(1)讨论主题: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意义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分类,并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了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

6.课后作业(2)举例说明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

四、教学反思1.讲解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2.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才学校“师导生探互助学习”教案
学习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讨论分析案例,归纳
总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对学生提出要

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师友共学和互
学,看书并进行
交流和学习。

课堂活动
师友自学:
阅读教材P46正文,找到财产所有权的含
义。

师友选一选:哪些是合法财产?
知识拓展:
阅读教材P47相关链接的四项权利,并
说出上述四幅图分别对应的是哪项权利。

帮助学生搜集
整理资料,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

规定
奖励办法,调动
学生积极性。

提出讨论话题,
鼓励学生之间
交流,讨论。

认真阅读,积极
参与小组活动,
分析利弊。

师友互学互助,
积极讨论,代表
总结发言。

师友结合教材内
容,积极思考,
讨论分析。

依法承包的
土地或果林
无意中从地里挖
出的文物、从水
里打捞的财物。

亲友赠送的
科技书
依法律程序
购买的房屋
贪污受贿得
到的钱财
赌博获得的
钱财
纳税后的工
资或利息
小明的父亲买了一辆小轿车
父亲驾车送小明上学办理相关手续,父亲驾车搞运营
三年后,小明的父亲将车卖掉
我国《民法通则》第79
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
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