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统计图的认识和运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统计图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培养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难点:培养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图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的例子。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统计图的素材,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教学时间:预计课时为2课时。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的水果销售统计图、学校的成绩统计图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条形统计图》。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然后,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3)》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图的形式,并通过直观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图的形式,并通过直观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教学手段: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以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课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和比较数据。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6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6篇)《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一、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新课改中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依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洁的问题,初步经受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生疏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连续留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依据统计图表进展简洁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让学生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分?”引起学生的争辩和沟通,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生疏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学问与旧学问的联系和区分,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依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材处理:依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阅历和实际状况动身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学问构造,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学问构造。
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依据统计图对数据进展分析,培育学生的分析、推理力气,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受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
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制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通过例题,我认为,本课的教材编排从学生已有学问动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然而,对于农村的四年级学生而言,城乡的人口进展问题到底是个“遥远”的情境。
所以,我从调查学生体育活动的爱好为素材。
让学生经受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例3》教案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例3》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例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认知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的展示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价值。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和实例。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条形统计图的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份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更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2.呈现(10分钟)展示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二)》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如计数、比较等。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通过绘制和观察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直尺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信息。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图中的信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是本册教材中关于统计图表知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他们对统计图表有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是一种表示数据的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据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难点: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条形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收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统计图模板、彩笔、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分组收集的数据、统计图模板、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据,如学校运动会各项目的报名人数。
引导学生关注这组数据,并提出问题:“如何表示这些数据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_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4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测。
2.在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输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象形统计图、统计表,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单、直尺。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们有哪些体育爱好?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我们班同学有很多体育爱好,出示课件,你能从这幅图上一眼看出我们班喜欢哪种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吗?请同学们数一数,把结果统计并整理出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体育活动引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后续收集、整理数据以及通过数据分析问题渗透数据分析观念做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自主探究、整理数据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把统计的过程整理在学习单上(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收集作品。
)2.汇报交流、形成条形统计图(1)个人汇报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了整理,老师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请这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统计的结果是多少?生1:我用统计表来整理的,统计的结果是……生2:我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的……生3:画圆圈生4:画图画这几位同学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但结果都是相同的。
我们一起来对比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一幅作品用了统计表,用数据来表述的,第二幅统计表虽然用正字,但是里面也有数据的描述,这两幅作品都是用数字来表示人数的。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条形统计图》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条形统计图》1课程改革,让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强烈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统计与概率既是生活内容,也是数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西师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统计知识DD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继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统计表后出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这后还会认识更多形式和种类的统计图,如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
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既是旧知的迁移与发展,也是以后学习的认知桥梁。
单元内有4个例题,前两例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特征,后两例引导学生学会画图。
而本课学习例1、例2。
例1以回顾旧知为起点,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初步认识。
例2则重在会看条形统计图,会简单的分析统计数据并填写相应的统计表。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1的素材与例2有机整合,完成整课的教学DD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但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
在第一学段中,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
而通过长期地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训练,我班的孩子,不但基础扎实而且思维活跃。
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把握。
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分析,判断、预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经历观察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鉴于预设的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认为本课的重点为: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会正确分析相关的数据。
难点为:知道条形统计图中单式与复式的区别。
四、教学策略我校进行了3年的《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课就主要采用了其中的“问题探究策略”。
问题探究策略,以问题为核心,以研究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思维策略为目标,设计迁移性、过渡性、反馈性、强化性、延伸性等问题。
小学数学_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3年级下册青岛版教材第十一单元新校服条形统计图教材113—116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的方法,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 能力目标: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是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1格代表一个、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要发校服了,如果让你来发,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测量每位同学的身高,统计每位同学应该穿校服的尺码。
课件出示信息窗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课题:统计二:探索新知:1、分组合作:师: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学: 1):先认真看课本第113页“统计表”前面的内容。
然后完成下面任务:①_x0001_小组来进行活动,请小组长分工,并做好记录。
②把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5分钟后,看哪组活动得最好】2、汇报检查调查师:完成的小组请举手?分组展示,师:其实,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统计表,还可以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
(出示条形统计图)看,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
板书:(条形统计图)指图说明条形统计图各部分名称。
(认识横轴、纵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纵轴一个小格子表示几人等)3、制作条形统计图师:怎样在图上表示出统计表中的数据呢?点拨指导,思考:①纵轴、横轴各表示什么?②纵轴只给10个格子,格子不够用怎么办?一个格代表几人比较合适?③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④和统计表相比,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优点?【5分钟后,看谁绘制的统计图最漂亮】1.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与发现:学生代表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主要内容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平均数,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
在第一小节学习的平均数是统计的一个重要概念。
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见下图)。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解释其实际意义。
2.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实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内容安排特点1.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教材在习题中安排了不少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意义的题目。
例如,例1,例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第6题。
这些题目并不单纯是计算平均数,更多是运用平均数的统计含义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又如:例2通过用两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
在统计中,平均数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7 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阅读条形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知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生能够学会阅读条形统计图,并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阅读条形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如何阅读和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条形统计图的示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纸张和彩笔,用于制作条形统计图。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篇关于班级学生身高情况的报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和展示这些数据。
然后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条形统计图,如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的构成,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小学数学_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理解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同学们,你知道吗?生活中常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比如天气预报,你能说说这些图标表示什么天气吗?……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北京2012年8月天气情况如下表。
非常棒!这里有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小组合作,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数据生合作,师巡视指导。
汇报投影预设:生展示统计表请展示你们的统计结果,同意他们组的统计结果吗?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生展示象形统计图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时,一般用一个图形表示一个数据生展示画“正”字的方法统计你们真的很厉害,有那么多方法来表示。
知道吗?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
课件展示象形统计图师:我们知道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时,一般用一个图形表示一个数据,以圆为例,晴天有9天就垂直画9个大小相同的圆。
这里如果我们用一条横轴,表示统计的天气类型,并将各种天气均匀间隔的填写在横轴下方,竖直的纵轴,表示每种天气对应的天数,数轴上画上等量的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天。
从0开始,往上依次是1,2,……,根据情况一直到9。
最后,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每种天气的天数。
例如,晴天一共有9天,在晴天对应的表格里从下向上画起,一直到9,最后在直条的上面表上数据9。
按照这种方法,阴天一共有6天,则在阴天对应的表格里,从下往上一直画到6,以此类推,直到画完为止,就形成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得出数据,还很便于比较。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条形统计图》说课稿(通用6篇)《条形统计图》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P55-P56条形统计图。
2、学材分析:在第八册教材中,已经教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习过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教学编制复式统计表、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认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学过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受到国情教育。
本单元先说明统计数据经过分类整理以后,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以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通过让学生看表(或看图)回答问题,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知道制作统计图的方法,还说明了制作各种统计图的步骤。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表所提供的信息和方法是本节课学习的直接基础,同时,这节课中对统计图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面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本节课的教材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编写思路,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并能预测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制作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简单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加以交流,在学习中受到国情、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3、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和合作活动,发展自主和创新能力。
4、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读图练习。
5、教学难点:1、根据作业本的大小确定所画条形统计图的位置和大小。
2、恰当确定纵轴上的单位刻度的大小。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尝试教学法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理性)——尝试动手制作(感性)——掌握规律(理性)——运用规律(实践)的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与学习的全过程,采用观察、动手制作等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能根据有关信息加以分析并作出判断和预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第一篇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这节课的课题是简单的数据分析,是一节新授课,本课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以及条形统计图的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重点和难点前几册教材的要求相同,我们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制作条形统计图,只要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就可以了,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知识发展水平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及重点:(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会看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3)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一节课,只有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二、说教法本课时我将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本节课的内容简单,发挥优生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程序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
根据这种内容结构的变化,教材在修订时,从第二学段即本册开始学习条形统计图,将原来分散在一、二、三年级的条形统计图内容整合起来进行认识。
本册教材第七单元统计的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个格表示1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表格等)来描述数据,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因此本节课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通过整理与比较,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凸显条形统计图能更清楚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大小这一特点,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在对比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从单式条形统计图中多角度获取信息,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会绘制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在对比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单式条形统计图中多角度获取信息,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条形统计图评课稿
条形统计图评课稿条形统计图评课稿篇一: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统计有关的《条形统计图》。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说课:说教材、(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针对这一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2、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共有九个单元。
第七单元统计的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前一学段,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已有经验作一分析。
3、学情分析: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表格等)来描述数据了,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能根据需要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小学数学_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认识条形统计图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的基础。
在内容选择上,教材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内容层次上,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呈现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条形统计图,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并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材注重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分析数据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优势。
【学情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图画、文字、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
学生可以在实际统计活动中体会使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形象的特征,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概念,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过程。
3.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统计图,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1.创设生活情境,经历统计过程。(感受统计的作 用与价值) 2.注重对统计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1格代表几 个单位,怎样涂比较好,掌握涂的方法) 3.挖掘数学信息。(培养认识图、看图的能力,并 可以从中发现数学信息)
编写意图:
1.借助熟悉生活经验,体会1格 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通过比较发现,“以一当二” 的必要性。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教材分析
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中心学校
周潞琴
目录:
1.说知识结构 2.说课标 3.说教材 4.说编排特点 5.说例题及教学建议 6.教学方法思考
说知识结构
统计量 平均数
统计
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
统计表 统计图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六年 级上册
1.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 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的基础。 2.本单元中蕴含的统计思想 方法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建 立起的初步的数据分析观 念也对今后的学习起到重 要的作用。
说编排特点
1.注意体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体现学习的
层次性。
先呈现学生的表 示方式:统计表、画 圆圈的象形图,在此 基础上再给出条形图, 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 象形图的对比,感受 条形图的特点。
循序渐进,螺旋 上升,遵循学生 的认知发展规律, 体现了知识与方 法的整体衔接与 连贯性。
2.内容安排注意承上启下。
承前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据
收集整理
承前
承前
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
说明它们各自 的特点和作用, 加深学生对条 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日常 经验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现实的和经验的活 动中去获得初步的体验。
(二)强化数学活动
课程所组织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使他 们在经历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内 在意义。因此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不要将一些统计知 识简单地当作对那些表示概念的词汇的识记,或者将它 简单地当作一种程序性的技能来反复操练,而要尽可能 地用一些活动来组织,以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1.进一步体会横向条形统计图 的特点。 2.进一步体会1个代表几个单 位应该根据具体问题分析。 3.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1.自主确定1格代表几个单位 是根据具体数据来确定的。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放 思维。
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体现统计的价值。
教学方法思考
(一)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说课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 统计知识。
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 表格等)来描述数据了,所以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引入 新知的教学。如例1,教材先让学生自己表示出北京市2012年8月的 天气情况。由此呈现统计表、画圆圈的象形图等表示方式,在此基 础上给出条形图。通过条形图与象形图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条形图 的优点;再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统计图与统计 表各自的特点。
说例题及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以日历形式呈现, 贴近学生生活。 2.结合已有经验给出 条形统计图。 3.通过对比感受条形 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条形统 计图的绘制与分析。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表示数据的过 程。(一方面巩固已有知识, 另一方面为学习条形统计图 的学习作铺垫。) 2.通过对比,掌握条形统计 图的特点。(一是条形统计 图与象形图比较,二是条形 统计图与统计表比较。)
3.4个问题进一步体会“以一当 二”的统计方法,第4个问题 有效解决半格代表1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统计图1格表 示2个单位的必要性,能根据 太极图中的数据剔除并回答简
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碰到当用1格表示2 个单位,而表示的数量不能用
整格表示时,会用半格表示。
教学建议:
1.设计情境,使学生体会搜 集数据的必要性。
2.体现以一当二的必要性。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
作用: 1.这一题回顾了三年级下册复式 条形统计图这一单元的知识, 理解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 的联系与区别。 2.巩固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为以后学习复试统计图作铺垫。
编写意图: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根据机动车数据特点引出 “以一当五”的必要性。 3.通过问题让学生明白1个 表示几个单位应该根据数 据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
单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说课标
《标准(2011) 》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 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 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根据这种内容结 构的变化,教材在修订时,从第二学段即本册开始学习条 形统计图,将原来分做在一、 二、三年级的条形图内容 合起来进行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 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统计图回答并提出简单的 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说课标
(3)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
统计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又与生活实际密切 相关。因此,一方面教材的内容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让 学生统计本班同学的生日在几月份;调查班里同学的睡眠时间;统计 班里同学的上学方式等。从而让学生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另一 方面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 的方法。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交通工具、喜欢哪个卡通形象等, 使学生了解到大家的兴趣和爱好,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 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以一当 五” 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碰到要表示的 数量不能用整格表示时, 会用不足一格表示。
教学建议: 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突破重、 难点。
练习十九中的1.2题通 过调查班级学生的睡眠 时间和喜欢的交通工具, 进一步巩固“以一当一” 的条形统计图。
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描述、分析数据。 培养分析、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启下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启下
3.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4.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单元的例题以及习题的设计都使学生 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能记住几个概念, 能计算几个习题,能制作几个统计图表,关键是要能学会 一些初步的和简单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能将知识运用 于现实情境。
说教材
(一)教学目标 I.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 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 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二)内容安排
(三)作用
本册教材将原来分散 在第一学段不同年级 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重新梳理、整合成本 单元的教学内容。
体会确定条形统计图的 纵轴一格代表几,不仅要观 察统计数据的大小,而且与 给定的纵轴长短和版面的大 小有关,使学生能够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
1.使学生直观感受横向条形统计图的特点,通 过横向条形统计图与纵向条形统计图的比较,使 学生体会这两种条形图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2.巩固“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说课标
(2)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 一是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 息;二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描述数据;三是通过数据 分析体验随机性。本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以1代多的 必要性,学会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描述方法。如教学以1 代2的条形图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在1格表示1和1格表示2的条形 图中选择一个进行表示,切身体会在数据比较大时, 用以1代多表示的好处。例题后面的问题和习题中的提问,则不时 地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以1代1、以1代2或代5比较合适?使学 生明白以1代几要根据具体数据来确定。此外,在练习中还注意体 现开放性和灵活性,如让学生自选条形图表示数据,确定不同数据 应用以1代几的条形图表示合适,自选数据自主确定选择以1代几的 条形图来表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