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窟寺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十六国至元代的佛教石窟寺 (古代又写作漠高 窟)。近代俗称千

中国十六国至元代的佛教石窟寺 (古代又写作漠高 窟)。近代俗称千

中国十六国至元代的佛教石窟寺(古代又写作漠高窟)。

近代俗称千佛洞。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各代开凿的石窟鳞次栉比地密布于15~30米高的崖面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

现存洞窟750 多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木构窟檐5座。

洞窟可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现存洞窟487 个。

各窟均由建筑、彩塑和壁画综合构成。

洞窟建筑形式因题材的不同而相异,彩塑多置于佛龛内或佛坛上,壁画绘于四壁、窟顶和龛内。

有的洞窟地面铺设花砖,窟外建木构窟檐。

北区现存洞窟250多个,除第461 ~465 窟外,窟内多无彩塑和壁画,造有土炕、灶坑、壁龛、灯台,据遗迹推测系僧房窟、禅窟、瘗窟。

与窟区相对,在宕泉河东岸,为舍利塔组成的塔群。

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古代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莫高窟于前秦建元二年(366)由沙门乐□首先创凿,禅师法良继续开窟。

此后,北魏宗室东阳王元太荣,北周贵族建平公于义先后出任瓜州(敦煌)刺史,受崇佛造像的影响,莫高窟的建窟造像开始发展。

北朝共开窟36个。

隋和唐前期,敦煌经济繁荣,丝路畅通,莫高窟也进入鼎盛时期。

安史之乱后,建中二年(781) 吐蕃占沙州(敦煌),在吐蕃赞普保护下,莫高窟继续得以发展。

大中二年(848)张议潮率兵起义,收复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归唐。

在张氏归义军政权统治的晚唐时期,张氏家属及其显贵姻亲在此继续修建。

隋唐两代共开窟300多个。

乾化四年(914)曹氏归义军政权代张而立,统治瓜(安西)沙(敦煌)120多年,共新建洞窟50余个,还全面重绘重修前代洞窟和窟檐,在下层大型洞窟前修建木构殿堂,崖面上大面积绘制露天壁画,使莫高窟外观蔚为壮观。

北宋景□三年(1036)和南宋宝庆三年(1227) 先后为西夏、蒙古政权统治。

中国石窟寺考古概要

中国石窟寺考古概要

中国石窟寺考古概要中国石窟寺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宝库,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产。

石窟寺庙的建造始于北魏时期,兴盛于隋唐时期,至宋代达到巅峰,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这些石窟寺庙分布在中国各地,尤以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陕西延安的元山寺等最为著名。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部的龙门山上,始建于北魏晚期,历经数十年才完成。

它以石窟规模庞大、造像精细、艺术价值高而闻名于世。

龙门石窟共有234个洞窟,保存了约110,000平方米的壁画和2,800多尊石刻佛像。

这些洞窟中最著名的是第5窟和第20窟,其中第20窟被誉为中国壁画艺术的瑰宝。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沟内,始建于北魏时期,历时近千年才完成。

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保存了约45,000平方米的壁画和2,415尊石窟佛像。

莫高窟的壁画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佛教故事、佛陀传记,也有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

其中,第17窟的《卢舍那大士像》是莫高窟最著名的佛像之一。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南16公里处的云冈山上,始建于北魏时期,历时近100年才完成。

云冈石窟共有252个洞窟,保存了约51,000平方米的壁画和51,000尊石窟佛像。

云冈石窟的最大特点是佛像造型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多样,被誉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作。

其中,第6窟的《普贤菩萨像》和第8窟的《文殊菩萨像》是云冈石窟最著名的佛像之一。

元山寺位于陕西延安市的元山上,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数十年才完成。

元山寺共有38个洞窟,保存了约17,000平方米的壁画和1,200多尊石窟佛像。

元山寺的壁画风格独特,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佛陀传记,以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

其中,第7窟的《十六王像》是元山寺最著名的佛像之一。

这些石窟寺庙在中国古代艺术史和宗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们的建造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

这些石窟寺庙的壁画和石刻佛像不仅艺术价值极高,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中国石窟寺考古概要

中国石窟寺考古概要

中国石窟寺考古概要中国石窟寺是中国特有的佛教艺术形式,由石窟和寺庙组成,以雕刻的佛像为主要特色。

石窟寺分布在全国各地,最著名的有甘肃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这些石窟寺在中国古代艺术史和世界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石窟寺的建筑形式通常是将山腹挖掘成洞窟,然后在洞窟内雕刻佛像和佛教壁画。

这种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北方的石窟传统,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

北魏石窟以佛像为主要内容,形象丰满,线条流畅,富有动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窟寺的艺术风格逐渐演变,从简约的线条到丰富的细节描绘,从浅浮雕到深浮雕,从单一的佛教壁画到世俗和佛教主题的结合等。

石窟寺的建设是佛教繁荣时期的产物,它们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佛教文化的载体。

通过石窟寺的建设和使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得以加强,佛教教义也通过壁画和雕刻的方式得以普及。

石窟寺壁画通常以佛教故事、佛教先知、佛教仪式和佛经内容为主题。

这些壁画的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展示了佛教教义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中国石窟寺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佛像和壁画上。

佛像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它们具有雄伟、庄严、慈悲和宁静的特点。

佛像的风格因时期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具有神秘和超凡的美感。

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表现佛教教义和哲学思想。

壁画的色彩从鲜艳到柔和,线条从简约到精细,构图从简单到复杂,呈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多样性。

石窟寺的考古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宗教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学家通过对石窟寺的勘察和发掘,不仅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还可以解读佛教教义和佛教艺术的发展变化。

此外,考古研究还为保护和修复石窟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保持原貌和价值。

中国石窟寺的考古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关注重点。

通过对石窟寺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

例如,在敦煌莫高窟的发掘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佛教经文和文献,这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历史和哲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精编中国四大石窟简介

精编中国四大石窟简介

精编中国四大石窟简介中国四大石窟是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一般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是“三大石窟”加上麦积山石窟形成的并称。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建设沿革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迅速发展。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

明嘉靖时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

清康熙时平定新疆,雍正在敦煌设沙州所,后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

乾隆时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

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清光绪年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

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建筑艺术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縻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

陕西境内6大著名石窟,艺术和宗教的完美结合!

陕西境内6大著名石窟,艺术和宗教的完美结合!

陕西境内6大著名石窟,艺术和宗教的完美结合!1、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

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

寺内有446处佛龛,1980余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唐代大佛为关中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2、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

峡内玉溪河水流湍急,穿峡直达城西。

两岸垂柳青翠,景色优美。

红石峡石窟3、彬县花果山位于彬县县城西五公里的水帘村。

南北朝时期,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这里留下佛像石窟群,号称“九曲十八洞”。

唐玄藏西天取经时曾途经这里,后人依附“西游”故事,称此地为孙悟空故乡。

4、清凉山万佛寺,宋代石窟,陕北四大石窟之一;清凉山名胜有18洞、24景、40多处摩岩石刻、诗词、题词等。

山顶有太和殿一座。

山下有著名的万佛洞。

万佛洞西侧山坡上有卢毗崖、三世佛洞、弥勒佛洞、释迦而不坠,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到此游观。

桃花洞传说大雪时有桃花飞舞而出。

此外还有诗湾、水照延安、月儿井、琵琶桥、撒珠坡、俊峰泉、插金岩、落星岩、定痴泉等名胜古迹,分布于万佛洞周围。

5、万佛洞又称万福洞,位于陕西榆林米脂县城北8公里的无定河右岸悬崖上,共有29个洞窟,是陕北洞窟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窟群长126米,窟门大多镌有名称,主要有“伽蓝护法殿”、“观音洞”、“灵宫殿”.“白衣洞”、“关王洞”、“九天圣母洞”。

万佛洞石窟!万佛洞石窟!6、钟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

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北京房山区龙门石窟简介

北京房山区龙门石窟简介

北京房山区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北京市西南35公里的房山区境内。

它西倚北
京西山,东临华北平原,北依北京房山县城,南依拒马河与山西省相望。

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此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等历代的营造,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分布在北京房山境内的石经山上,长达1公里。

它东西绵延1.5公里,现存洞窟492个。

其中最大的窟群是卢舍那大佛(又名卢舍那佛),高17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其次是宾阳三洞,内有五个独立的龛,每个龛外刻一佛二菩萨。

石窟多达2000余尊佛像和10余座佛塔。

龙门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卢舍那大佛和东岩大佛。

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龙门石窟中唯一一尊具有“三世佛”特征的造像。

窟内南北两侧有两排高浮雕的弥勒佛坐像,高度均为16米,面相清瘦,眉清目秀。

—— 1 —1 —。

20石窟寺与摩崖造像

20石窟寺与摩崖造像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余个,佛塔 近80座,碑刻题记2800余块,造像近11万尊。其 中,最大的佛像通高17.14米,最小的佛像仅高2 厘米。 “龙门二十品”和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 阙佛龛之碑”则是魏体和唐楷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品。
4.麦积山石窟
在天水东南约40—50公里的山中 ,麦积 山石窟,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北周、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几个 朝代的塑像7200余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 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 世。
13号窟

在麦积山最醒目的13 号窟里,塑有父、母、 子一家两代3人的塑 像,父亲脸上右腮缺 了一大块,历代工匠 想尽办法,不是补不 上,就是补上又掉下 来。这里有一个“麦 积山开山之祖”的传 说。
大足石窟
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 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 顶山摩崖造像为著,是中国著名的古代 石刻艺术。 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 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 ,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 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代表。
反 弹 琵 琶 伎 乐 第 窟 南 壁
112
2.云冈石窟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 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 者仅几厘米。 第二十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 保存较完整,脸型丰满圆润,双耳垂肩, 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 浑,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1.敦煌莫高窟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莫高窟的道 士王圆箓在清理洞窟流沙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秘 密--16窟甬道的北壁有一个不知何时封闭的小 石室。 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国、也 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 术宝库。

石窟寺佛教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石窟寺佛教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03 北方石窟寺的宗教特色
北方石窟寺多以佛教为主,同时也涉及道教、儒 教等宗教,体现了北方地区多元宗教并存的特点 。
03
隋唐时期的石窟寺
隋代石窟寺的新气象
01 新的造像风格
隋代石窟寺的造像风格逐渐摆脱了南北朝时期的 样式,呈现出更为圆润和生动的形象。
02 新的布局设计
隋代石窟寺的布局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 多的空间层次和立体感。
元代石窟寺的特色及影响
元代石窟的特色
元代石窟开凿注重整体效果,强调佛像的庄重感和神秘感。同时,元代石窟中 出现了大量的蒙古族和藏传佛教元素,使石窟艺术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元代石窟的影响
元代石窟对后来的石窟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明清两代的石窟开凿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石窟中表现出的庄重、神秘的佛像造型和民族特色, 为后来的石窟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03 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寺逐渐从印度向中亚、中 国等地发展。
早期发展及特点
石窟寺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特点。
早期石窟寺还注重建筑与雕刻、绘画的 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石窟则结合了印度和中亚的特点, 既有粗犷的雕刻也有细腻的彩绘。
印度石窟注重雕刻,以释迦牟尼佛像为 主要内容,风格粗犷。
中亚地区石窟则以彩绘壁画为主,细腻 华丽。
02
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寺
南方石窟寺的繁荣
01
南方石窟寺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巴蜀、荆襄、江浙等地区,其中以四川的乐山大佛、广元千
佛崖、安岳卧佛院等为代表。
02 03
南方石窟寺的艺术风格
南方石窟寺多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且注重对佛像的开凿和雕刻,尤其是对佛像的衣纹、手印等细节的处 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须弥山石窟位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须弥山脚下,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它被誉为“华夏石窟艺术的摇篮”,也是中国佛教壁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须弥山石窟的建筑和艺术风格独特,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始建于北魏晚期,历经了北齐、隋、唐、宋等朝代的兴衰变迁,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整个石窟由大、中、小三个洞窟群组成,共有洞窟130余窟,容纳了5000多尊佛像和数千余平方米的壁画。

其中精美的壁画作品被誉为“东方佛教壁画艺术的明珠”。

须弥山石窟的建筑布局和造型非常独特。

每个洞窟都有一道精美的泥塑拱门,门楣上装饰着神龛、宝塔、石雕等艺术品。

洞窟内部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殿内供奉着大大小小的佛像。

在石窟的壁画中,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细腻而富有立体感。

它们不仅描绘了佛教的故事和神话,还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和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料。

须弥山石窟的壁画艺术以唐代为最盛,其中最有名的是代表唐代壁画艺术的“须弥三圣图”。

这幅壁画高约10米,宽约30米,共分为5幅,描绘了三国时期的佛教故事。

整个画面构图严谨,色彩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这幅壁画被誉为“东方墨宝”,对于研究唐代壁画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须弥山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艺术家前来参观和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须弥山石窟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政府对石窟进行了维修和修复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科研机构和保护团队。

同时,须弥山石窟也积极与国内外的文化机构合作,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研讨会,推广和交流佛教壁画艺术。

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珍贵遗产,须弥山石窟承载了上千年的历史和文明。

它不仅是艺术的殿堂,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佛教思想的重要窗口。

须弥山石窟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体现在艺术上,还融入了历史、宗教、哲学等多个领域。

它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总之,须弥山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和精美的壁画作品闻名世界。

带你了解中国的十五个著名石窟

带你了解中国的十五个著名石窟

带你了解中国的十五个著名石窟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

在中国则起自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以后,兴于魏晋,盛于隋唐。

它既吸收了印度石窟的艺术精华,更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十五个著名石窟吧。

第十五位: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须弥山。

始凿于南北朝时期。

现存洞窟162座,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500余躯,汉藏文题刻题记53则,碑刻3方,残碑13块,壁画20余平方米。

1982年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四位:石宝山石窟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

始凿于唐朝时期。

现存有16窟、雕像139躯、岩画3处等。

石窟造像融内陆、吐蕃、印度和本地风格为一身,独具地方民族特色。

1962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三位:通天岩石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

始凿于唐朝时期。

现保留有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二位: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

始凿于南北朝时期。

现共有24个洞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等。

2001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一位: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清凉山。

始凿于唐朝时期。

共有107个石窟,257个佛龛,大小造像1498尊。

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199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十位: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

始凿于南北朝时期。

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

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

1961年评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位: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

始凿于北魏时期。

洞窟现存43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

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

四大石窟记忆口诀

四大石窟记忆口诀

四大石窟记忆口诀【实用版】目录1.概述四大石窟的概念和意义2.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3.介绍云冈石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4.介绍龙门石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5.介绍大足石刻的历史和艺术价值6.总结四大石窟的艺术成就和意义正文四大石窟是指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包括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

这些石窟是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 25 公里处,是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有沙门乐尊者开创。

莫高窟共有 735 个洞窟,壁画面积 4.5 万平方米,泥质彩塑 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壁画和彩塑上,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彩塑则栩栩如生,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始建于北魏,共有 45 个洞窟,石雕造像 51000 余尊。

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石雕造像上,石雕造像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25 公里处,始建于北魏,共有 2300 多个洞窟,石雕造像 10 万余尊。

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石雕造像和壁画上,石雕造像细腻精美,壁画则线条流畅,色彩丰富。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始建于唐末,共有 70 多处石刻,石雕造像 5 万余尊。

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石雕造像上,石雕造像精美细腻,栩栩如生,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四大石窟是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作者:欣雨来源:《老友》2020年第05期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

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来历代修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云岡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之前,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年—公元525年)。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宏,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万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400余年之久。

石窟寺佛教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石窟寺佛教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教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交流
石窟寺的兴建与发展,反映了古代 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对于研究东 西方文化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融合
石窟寺的艺术风格与建筑风格,体 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中 华民族文化的包容与多元。
艺术与审美价值
01
02
03
雕塑艺术
石窟寺内的佛像、壁画等 雕塑作品,代表了当时最 高的艺术成就,展现了古 代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02
石窟寺佛教化的初级阶段
Chapter
石窟寺佛教化的初级阶段
• 石窟寺的佛教化发展历程是一个复杂而丰富 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其不同阶段的观察和研 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佛教艺术的演进过 程,以及佛教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过程。以下 是关于石窟寺佛教化初级阶段的详细见证。
03
石窟寺佛教化的成熟阶段
Chapter
绘画艺术
壁画作为石窟寺的重要组 成部分,以其精湛的画技 、丰富的色彩,呈现了佛 教艺术的瑰丽多彩。
建筑艺术
石窟寺的建筑结构巧妙, 空间布局合理,体现了古 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与 独特审美。
宗教与信仰价值
宗教信仰
石窟寺是佛教信徒的朝圣地,承 载着信众的信仰与祈愿,对于维 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
石窟寺佛教艺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 南传播至东南亚地区,对当地佛教艺 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佛教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
当代对石窟寺佛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政策与措施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石窟寺保护政策,加强了对石窟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了石窟寺文 物的安全。
学术研究与创新
学术界对石窟寺佛教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挖掘其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为石窟寺 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

石窟的由来是怎么来的

石窟的由来是怎么来的

石窟的由来是怎么来的石窟是在山崖壁上开凿的洞窟,用于宗教等目的。

起源于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的岩窟墓,在新王国时期演变为石窟,在公元前5至4世纪,经波斯传入印度,后通过中亚传入中国。

中国佛教石窟是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分布地区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遗存。

中国佛教石窟是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建筑、美术、音乐、舞蹈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中著名的有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栖霞山和新昌石窟、重庆大足石窟、云南大理石石窟、邯郸市南响堂石窟遗址。

石窟艺术的发展与佛教有关,起源于天竺,就是古印度(那边儿太热,修行小乘佛教需要清静,就挖个洞洞钻进去,凉快且安静),公元一世纪前后传入我国。

较早可见于新疆的柯尔克孜窟(始凿于一、二世纪)、敦煌莫高窟(始凿于四世纪)、云冈窟(450年始凿)等。

石窟艺术的发展与佛教有关,起源于天竺,就是古印度(那边儿太热,修行小乘佛教需要清静,就挖个洞洞钻进去,凉快且安静),公元一世纪前后传入我国。

较早可见于新疆的柯尔克孜窟(始凿于一、二世纪)、敦煌莫高窟(始凿于四世纪)、云冈窟(450年始凿)等。

佛教石窟寺雕刻艺术,一般简称为石窟艺术。

这里所讲的石窟,是指在河畔山崖等处开凿出来的佛教寺庙。

我国佛教石窟造像在三国两晋时随佛教的广泛传播而盛行,隋唐时与日俱增,一直持续到13世纪,这时期是中国造像艺术的黄金时代。

石窟艺术包括石雕、泥彩塑和壁画等内容,从今天遗存的窟群看,其风格可分三个时期:早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期历隋唐,晚期是晚唐至两宋,而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是沿着由西而东的路线进行的,西起新疆,中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复从四川到云南、广西,可谓遍布华夏。

佛教;人物众多,场面热闹,反应了皇室的宗教活动,保存较完整。

石窟寺的建造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研究

石窟寺的建造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研究

石窟寺的建造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研究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的国家,其中佛教作为重要的信仰之一,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开始兴建各种佛教寺庙,其中石窟寺成为了佛教艺术的瑰宝。

石窟寺的建造与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不仅反映了佛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石窟寺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石窟寺逐渐兴起。

由于地域的差异,中国各地的石窟寺风格各异。

以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为例,它是中国最早的大型石窟寺庙,建造于南北朝时期。

龙门石窟的雕塑艺术表现手法独特,包括浮雕、高浮雕、塑像等形式,这些艺术手法反映了佛教信仰对艺术的影响。

在石窟寺内,佛像和壁画是最常见的艺术形式,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佛教思想和美学形式结合在一起。

石窟寺的建造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石窟寺的建造是佛教信仰的产物。

佛教认为修行者通过向佛陀学习佛法可以实现解脱,石窟寺作为佛教寺庙的形式之一,为修行者提供了一个闭关修行的场所。

佛教经典中提到,“以漆窟采其具跸,整饰救物,伪於斗救,以斗救於餘身,餘身当令斗救”(《解梦》)。

这说明石窟寺的建造是为了实现佛教信仰中“众生皆苦”的理念。

其次,石窟寺的建造也反映了地域文化与宗教信仰之间的融合。

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的文化与宗教信仰相互交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石窟寺。

以甘肃敦煌莫高窟为例,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西部最大的石窟寺,其艺术风格融合了汉族、印度、波斯等多种文化元素,这种文化融合体现了佛教在西域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最后,石窟寺的建造也与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密不可分。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石窟寺的建造都受到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

以云冈石窟为例,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石窟寺之一,它的建造与北魏时期的政治需要紧密相关。

北魏时期,鲜卑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采取了信仰佛教的政策,云冈石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建的。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综述: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于2001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建造背景: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北魏王朝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鲜卑族拓跋部是一支兴于阴山山脉以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崛起,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平城作为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达96年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与魏晋通聘后,特别是经过什翼犍的引进介绍,才开始接受佛教;在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佛教文化盛行,在公元450年时,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音坛耀开凿石窟,于是由着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了五所石窟,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北魏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当时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举世独尊,无可对比的气概;其它石像,各按品极一个低似一个,全体服从大佛像;再配上飞天和侏儒,为大佛服役;飞天手执乐器,飞舞天空,表示在大佛庇荫下服役的愉快;侏懦身形矮小,躯干健壮,雕刻在龛基、座础、梁下、柱顶等处,用力举重物,神情仍甚欢喜,表示为大佛服重役是快乐事;大佛象征皇帝,其它各级石像是大小群臣,飞天侏儒是各种服役的奴隶和民众;逐渐形成: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着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秀骨清像”的源头;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十名”之说:云冈石窟早在窟前营造的木结构建筑,称“十寺”,又作“十名”;“十名”之说约自辽代开始;金代十名尚存,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碑文中记载“……西京大石窟寺者,后魏之所建也,凡有十名,一通示,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教,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明成化十年1474年胡谥等修纂的山西通志卷五“寺观”条云:“在大同府城西三十五里,后魏时建,始于神瑞,终于正光;凡七帝,历百十有一年;其寺:一同升;二灵光;三镇国,四护国,五崇福,六童子,七能仁,八华严,九天宫,十兜率;寺内有元载所修石佛二十龛,金皇统间修;”明·正德张钦纂修大同府志·寺观卷四、明·嘉靖大同府志卷五补记载中均与“成化志”略同;清·顺治胡文烨撰云中郡志·建置志云:“石窟十寺……内有元载所修石佛二十龛;壁立千仞,面面如来;总督佟于顺治八年率属捐赀,大为修葺;俾殿阁楼台、香积禅林金碧莹煌;岿然雁北一胜境也”;“十寺”的荒废,约在明中期以后;分窟介绍:云冈石窟的洞窟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僧房窟、禅窟等,其中前三种是云冈洞窟的主要类型;云冈东部窟群,指云冈石窟东端1——4,均为塔洞;第1、2窟为同期开的一组,凿于孝文帝迁洛前,窟内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二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第三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壁面满雕千佛;后室南面两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农纹流畅的一佛三菩萨;坐像高约10米,二菩萨立像高米;从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时的作品;第四窟风化水蚀严重,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间铭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云冈第五、六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为孝文帝迁洛前约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庙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间四层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五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巧;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五窟正面悬特命总督兵马侍郎佟养量于清顺治辛卯1651夏题写的匾大佛阁;门联为: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六窟里门正中悬康熙御笔题写的匾<庄严法相>. 外门联:性本明慧镜万古灵光昭云水含类群生都成就善男信女, 心地从慈航千秋普度皈佛法微言广训共娱游寿世康庄. 门楣联:山色随云秀佛灯共日长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中央,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内容仍为三世佛,且出现了造像组合;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上、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棋,中为团莲,周雕飞天,把整个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第七、八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从中折射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云冈五华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9——13窟;这五窟因请代施泥彩绘而得名;第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辽代曾在此兴建崇福寺;两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凿成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三间访木构建筑的佛龛,余壁满雕佛像、飞天;后室窟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第11——13窟是一组,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开龛造像,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均为释迦立像;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开凿史的重要资料;窟东北有太和二十年496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东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屋形佛龛,前列两柱,洞开三门,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本尊是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皆为窟中精品;东壁佛龛形制各异;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为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第二大造像;第20窟为露天造像,正中为释迦坐像,高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气势浑厚;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以后的作品;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雅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研究北魏杂伎的形象资料;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第40窟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又有变化,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历史意义:1.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2.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3. 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4.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5.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名人评论:题石窟唐,宋昱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檐牖笼朱旭,房廊挹翠微;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邀福功虽在,兴王代久非;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游石窟寺清,胡文烨香花金粟现,钟磬白云悠;俯此众生劫,何缘彼岸舟冰心万亿化身,罗刻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世界,一翼,一花,一叶,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后顾方作无限之留恋,前瞻又引起无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儿骤入宝库,神魂丧失,莫知所携,事后追忆,亦如梦入天宫,醒后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时方知文字之无用了文物保护: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目前情况:现存的云岗石窟群于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大同市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佛像与乐伎刻像,明显地流露着异域色彩;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汇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石窟寺简介
所谓石窟寺,就是开凿在河畔山崖间的佛教寺院。

石窟寺在形式上虽然与地面上的木结构寺院有所不同,但它是模仿地面寺院建筑而建造的,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大都具有与一般砖木结构寺院相同的功能,其本身也是一座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

佛教石窟寺一般开凿在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的地方,其开凿的目的与佛教徒的修禅有着密切的关系。

禅定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进行禅思时,需要有安静的环境。

在僻静的山林和河畔山崖间开凿石窟坐禅是符合禅修需要的。

按佛经的要求,修禅首先必须观像,也就是要谛观佛的种种相好,这样静虑入定之后会出现种种见佛的幻境,达到心神与佛交融的境地。

因此,石窟中又雕凿了配合观像需要的佛教偶像。

此外,开凿石窟还与地面木结构塔寺易毁,而石窟坚固耐久,易于长存;僧俗信徒修功德,祈福田,以便求得佛祖的保佑等原因有关。

溯源
石窟寺约在公元前3世纪起源于古代印度。

或砖木结构寺院兴起的同时,当时的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就开始了凿山开窟。

他在继位后的第12年,为外道在巴拉巴尔开两处石窟。

最早的石窟寺并不是佛教徒开凿的,只是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佛教徒借用了这种寺院的形式,并逐渐使之流行起来,同时也适应印度当地炎热的天气。

印度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西部,特别以马哈拉施特拉邦为主,该地区石窟分布最广、延续时间长,可以说是世界佛教石窟之摇篮,保存有著名的阿旃陀、埃洛拉、根赫里、吉达等石窟。

入华
随着佛教势力的扩展,佛教文化广泛传播,石窟寺及其建筑雕塑艺术通过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经中亚、西域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

古代的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地区,在中西文化传播和佛教东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佛教东传中,西域诸国大都信奉佛教,建寺译经开窟造像,盛极一时。

如于阗、龟兹已成为葱岭以东的一个佛教中心,龟兹石窟寺的开凿亦大约开始于这一时期。

所以以库车、拜城为中心的古龟兹地区是新疆地区石窟寺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

现存有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库木吐喇石窟等。

在今吐鲁番地区还有吐峪沟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

开花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两汉之际的初传经过逐步发展走向了繁荣。

西域诸国开凿石窟
(1)约在4世纪后期至5世纪初,的风气,经东来译经传法僧人的传播而逐渐施展它的影响。

以凉州(今甘肃武威)为中心的河西地区亦开始了石窟寺的开凿。

现存石窟有十六国时期开凿的武威天梯山石窟、西秦时期开凿的永靖炳灵寺石窟。

敦煌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也开凿于5世纪。

(2)5世纪前期,北魏灭北凉(都城在今甘肃武威),统一了中原北方地区,凉州佛教遂输入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使其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中心,这样于平城地区聚集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能工巧匠,为石窟寺的开凿创造了条件。

因而,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复法(恢复佛教)时,就在平城(今大同市)附近的武州山开凿了著名的云冈石窟,开凿活动一直延续到北魏迁都洛阳。

在此期间,这里始终是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开凿的中心。

(3)公元493年(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南伊阙开凿了龙门石窟,并由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石窟寺群,如周边的巩县石窟、水泉石窟、鸿庆寺石窟等。

(4)公元534、535年(6世纪前期),北魏政权分裂为东、西魏两个互相对峙的统治集团,政治中心分别转移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和长安,继而又演化为北齐、北周政权。

在东部,形成了以邺城为中心的石窟群和以陪都太原为中心的石窟群,如今河北邯郸地区的南北响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小南海石窟等。

西部地区政局较为平稳,石窟的开凿依旧在原地点进行,如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5)6世纪后期至8世纪,是隋唐统一王朝的鼎盛时期,石窟寺的开凿地点较前有所增加。

在洛阳龙
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固原须弥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也都有大规模的开凿活动。

特别是唐代龙门石窟的开凿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皇室发愿造像集中,具有明显的皇家色彩。

(6)8世纪中期以后,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由盛转衰,中原动荡,北方地区的开窟造像热潮遭到了打击,从此趋于衰落。

相反,由于交通问题,偏于西南的四川地区未受“安史之乱”的打击,政治、经济相对稳定,文化较为发达,开窟造像的中心便转移于此,如广元、巴中、安岳和重庆大足等地都有开凿。

(7)到五代,北方地区佛教衰落,石窟寺的开凿非常少。

南方却较为普通。

到宋、辽、西夏、金、元时期,佛教有所发展,石窟的开凿也有一定的恢复,在陕西延安、浙江杭州、云南大理、西藏阿里地区都有规模较大的石窟摩崖造像的开凿。

明清时期,石窟开凿逐步趋于寂寥。

综上所述,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