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No matter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please don't give up lightly, because there is never a kind of persistence that can be disappointed.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首先说教材,《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是《7的乘法口诀》中的例2、例3。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乘法的初步认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和分两行摆点子的情境图。
首先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正方形的情景,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
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溶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建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一、引言认识倍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以及运用,是构建数学思维的重要基础。
因此,倍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相关概念在讲述倍数的认识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一些相关的概念:1. 因数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我们就称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如4是8的因数,因为8 ÷ 4 = 2。
2. 倍数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我们就称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如8是4的倍数,因为8 ÷ 4 = 2。
三、什么是倍数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什么是倍数。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一般将自然数2,3,4,……称为“正整数”,而我们知道正整数分两类:偶数和奇数。
其中,偶数是2的倍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
比如,4,6,8,10,12……都是2的倍数,而1、3、5等都不是。
再比如,3,6,9,12,15……都是3的倍数,而2、4、5等都不是。
四、倍数的性质倍数有以下性质:1.0是任何整数的倍数,因为0 × 任何数 = 0。
2.任何一个整数是其本身的倍数,如8就是8的倍数,13就是13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倍数也是那个数的倍数。
例如,如果8是4的倍数,那么16,24,32等都是4的倍数。
4.两个数的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倍数中公共的数。
例如,6和8的公倍数为24,因为24既是6的倍数,也是8的倍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例如,6和8的最小公倍数为24。
五、应用举例了解了倍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些实际应用举例:1. 阳阳用尺子量了一下还差1厘米就1.2米了,那么他的长条的长度是多少米?解析:因为还差1厘米就能组成1.2米,说明1.2米是这个长度的倍数。
而1.2米是120厘米,所以这个长度是120厘米加1厘米,即121厘米,也就是1.21米。
2. 军棋分NULL室,每室NULL0人,请问全部分完用的人数是几的倍数?解析:因为每室40人,所以每40人一个单位,用完后的人数会成为40的倍数,所以答案是40。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二年级数学中的《倍的认识》。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简单的倍数计算,并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倍数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倍数的概念o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倍数,以及倍数的意义。
o通过实例让学生们明确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2.倍数的计算o教授学生们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o通过练习,让学生们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3.倍数的应用o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o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5分钟)o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激发学生们对新课的兴趣。
o通过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引导学生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2.倍数的概念(15分钟)o通过举例和图示,引导学生们认识倍数的概念。
o教授学生们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3.倍数的计算(15分钟)o通过具体的计算例子,让学生们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
o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分享,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倍数的计算。
4.倍数的应用(20分钟)o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o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5.课堂小结(5分钟)o总结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们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o提问:“你们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6.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布置分为两个部分:•阅读数学课本相关章节,进一步巩固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用倍数概念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它,下节课全班分享。
7.教后反思(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本单元是关于倍的认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倍的认识;2.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3.解决“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和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时间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接着我会和学生们做一个拍手的小游戏,以拍出老师拍的次数的几倍为游戏规则,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玩的心理,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学生会更加感兴趣。
二)引入新知教师请学生到讲台排队,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观察: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第二排有几个3?学生回答。
教师:所以我们就说第二排人数是第一排的2倍,也就是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而刚刚老师提出的这个新词——“倍”,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三)观察探索,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让学生将书打开到第50页并观察图中不同萝卜的数量,问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可以看到胡萝卜,红萝卜和白萝卜的数量。
接着我会引导他们: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同学们,你们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我们一起数一数。
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用简单的表述方法就是:“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一、说教材: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学,学中读,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浩浩荡荡”读得顿挫有力,语气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读出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
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试读、领读、自由朗读、齐读、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教材内容:求配对。
首先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理念还是职业道德来作答,答题角度必须明确,否则没有分数;其次理论配对,根据材料中主体人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了什么事情再列出相对应的知识点;最后利用材料中的关键字将原文转换为自己的语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理清答题思路。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面的图片是否与录音内容相符,符的在图片下面的括号里打“√”,不符的打“×”。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3篇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内容:倍的认识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过程: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板书)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
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很高兴有此机会在此展示自己,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倍的认识》。
下面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说明:一、说教材首先,教材内容:《倍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四小节中第一课时,即教材83页-----84页,本节课的课型属于新授课。
其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简单的求几倍数的问题,它在小学数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与“表内除法”中各章节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倍数关系以及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最后,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标准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关键点如下:重、难点: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关键点:“找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之间的联系。
二、说学情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二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平均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知识,对除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并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选材,题材广泛,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
因而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了较为成功的体验。
这一阶段的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直观形象思维向具体形象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教具、学具准备,并且恰当的利用多媒体等有利资源。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标理念指出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和)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感知、体验,获得初步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演绎、归纳、概括、自主探究的能力;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感知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一、说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
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
(二)核心能力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说学习目标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说学习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六)配套资源百数表、计算器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1、复习引入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2、问题探究(1)找3的倍数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
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2)全班交流、讨论①发现问题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倍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讲课稿倍的认识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 页例 2,例 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 4 题。
2、教材剖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依据2个 4根,3个 4 根与 1 个 4 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指引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成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立“思想模式”。
3、教课目的:(1)经历“倍”的观点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足感知的基础上成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育学生操作、察看、推理能力及擅长动脑的优秀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课要点:经历“倍”的观点初步形成过程,成立“倍”的概念。
教课难点:成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依据以上剖析,教课时,我主要采纳电化教课、启迪发言、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课手段,创建必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
在教课中,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经过着手摆小棒和图片,交流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成立“倍”的观点,从而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详细意义。
三、说学法:1、经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虑和合作交流相联合的学习方式,指引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虑过程。
四、说教课过程:本课教课过程充足依赖教材的编排思路,发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课。
(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因为倍的观点比较抽象,学生不简单理解,因此本节课创建情境,请 3 名女同学, 6 名男同学登台,引诱启迪,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 2 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课内容有熟习感,为学生创建一种用数学目光剖析观察平时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倍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讲课稿倍的认识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 页例 2,例 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 1、 4 题。
2、教材剖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 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依据2个 4根,3个4 根与 1 个 4 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指引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成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立思想模式。
3、教课目的:(1)经历倍的观点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足感知的基础上成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育学生操作、察看、推理能力及擅长动脑的优异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课要点:经历倍的观点初步形成过程,成立倍的观点。
教课难点:成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依据以上剖析,教课时,我主要采纳电化教课、启迪讲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课手段,创建必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
在教课中,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经过着手摆小棒和图片,交流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成立倍的观点,从而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详细意义。
三、说学法:1、经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虑和合作交流相联合的学习方式,指引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虑过程。
四、说教课过程:本课教课过程充足依赖教材的编排思路,发掘教材的编排特色,分以下环节进行教课。
(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因为倍的观点比较抽象,学生不简单理解,因此本节课创建情境,请 3 名女同学, 6 名男同学登台,引诱启迪,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 2 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课内容有熟习感,为学生创建一种用数学目光剖析察看平时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着手操作,研究新知。
第一让学生察看课件中的 3 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 2 个 4 根及 3 个 4 根。
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倍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倍数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倍数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 倍数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2. 倍数关系的表示方法:例如,6是3的2倍,可以写成6=3×2。
3. 倍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倍数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苹果的个数是小明的2倍,那么小红有几个苹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倍数吗?”“如何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倍数关系?”2. 探究新知- 教师板书倍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总结倍数关系的特点。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物品(如小棒、豆子等)进行操作,加深对倍数关系的理解。
3. 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有关倍数的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让学生练习。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倍”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可能对“倍”的概念比较模糊,有的可能还没有接触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倍”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倍”的概念,能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会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形成清晰的“倍”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卡片游戏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3个2是多少,引出“倍”的概念。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物操作、卡片游戏等活动,深入理解“倍”的概念。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倍”的概念。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倍”的理解。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倍”的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倍”的概念。
可以设计如下:倍的概念—— ÷ ——倍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了解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学生反馈: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倍的认识》一、说教材: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学,学中读,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浩浩荡荡”读得顿挫有力,语气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读出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
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试读、领读、自由朗读、齐读、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教材内容:求配对。
首先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理念还是职业道德来作答,答题角度必须明确,否则没有分数;其次理论配对,根据材料中主体人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了什么事情再列出相对应的知识点;最后利用材料中的关键字将原文转换为自己的语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理清答题思路。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面的图片是否与录音内容相符,符的在图片下面的括号里打“√”,不符的打“×”。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年级数学倍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倍认识说课稿二年级数学倍认识说课稿二年级数学倍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4、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引导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
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
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
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