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教案:分草莓一、教学内容1. 引入部分: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分草莓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草莓分给朋友们。

2. 学习部分:学习如何将草莓平均分给朋友们,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实践部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模型、苹果模型、除法运算卡片。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部分(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分草莓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部分(10分钟):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

3. 实践部分(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草莓给朋友们。

4.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1. 除法的意义2. 除法的运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12个草莓,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草莓?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3个草莓。

2. 题目:小红有8个苹果,她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她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分草莓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除法的意义。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作业设计紧密结合课堂内容,巩固了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除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后,我打算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除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1单元分草莓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1单元分草莓 教案

《分草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分草莓》,教材第8--9页内容。

【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分一分与除法》,通过具体的分物活动,知道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本学期通过《分苹果》、《搭一搭》(一)、(二)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分物的动手操作活动经验,对于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步骤有一定掌握。

本节课《分草莓》着重让学生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与计算方法,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分步求商的除法竖式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下面的认知规律: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没有余数);对被除数数目较小的有余数的除法,能较快地求出结果,并学会了用竖式计算。

这节课探索的重点是:当被除数稍大一些时,如何借助乘法口诀进行试商。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知识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数目大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会很自然地接受新知。

【教学目标】1、结合分草莓情境,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与计算方法,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画有55个草莓的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已经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那么黄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对我们学过的知识掌握得这么好,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二、新知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分草莓”的主题情境图,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美猴王的生日快到了,小猴子们想给猴王准备一些生日礼物,于是就上山区采了一些草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分”是什么意思,知道“分”是平均分配的意思。

2.能够掌握数的分解的方法,将草莓平均分给小朋友。

3.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配合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分”是什么意思,掌握平均分配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让他们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将草莓分成若干份,一份放在盘子里。

2.准备好两个水壶和若干个小杯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学习:教师将一个草莓放在盘子里,让学生看一下,问:“这是一颗草莓,我们现在有许多草莓,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到草莓呢?”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出平均分配的方法。

2.:教师将一壶水倒入两个杯子中,问学生:“这两个杯子中的水是一样多吗?”让学生品尝一下,回答出不一样多,大的杯子里的水更多。

教师再将另一个壶水倒入两个杯子中,把杯子倒空,问学生:“这两个杯子中的水现在是一样多了吗?”让学生品尝一下,回答出现在两个杯子中的水已经是一样多了。

教师将一个草莓分成若干份,比如分成三份或四份,然后将每一份放在盘子中。

让学生分别数一下分成了几份,并回答分成几份后每一份多少。

3.:教师随机指定几个学生,让他们分别拿一个杯子,按照分成的份数把草莓分配到杯子中去。

让其他学生观察,如果发现分配不够公平,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

4.: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会如何应用到生活中去。

五、教学体会这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分”,使他们明白“分”就是平均分配的意思。

在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一起完成任务,同时还发现了不少小朋友的特长,如分辨大小,计算能力等。

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整体任务的了解和分工协作的能力。

《分草莓》(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草莓》(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草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分多少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2.熟练掌握三数字的分法。

3.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分草莓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分多少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2.三数字的分法。

三、教学难点
1.生活中实际应用情景。

四、教学准备
1.草莓。

2.笔、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让学生看下面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出示草莓图片)
2. 引入问题
教师把草莓分成几份,如何计算每份草莓的个数?
3. 认识分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计算每份草莓的个数,然后发现草莓总量和每份草莓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教师向学生提示分多少的概念及表示法,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 三数字的分法
教师出示三个数字,引导学生进行分草莓操作。

学生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掌握三数字的分法。

5. 生活情景应用
教师向学生举例应用分草莓知识,如何把一盒草莓分给家人等。

6. 练习
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1)生活中的分草莓问题。

(2)计算以下数的分法:130,258,356。

7.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六、教学后记
本次课程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掌握了分多少的概念及表示法,并学会了三数字的分法。

此外,生活中场景的讲解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继续将抽象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公式和概念。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分草莓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分草莓
四、總結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試商方法。
(1)課件顯示P8“分草莓”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裡,每個盤子裡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
(2)列算式:55÷8
(3)讓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麼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第4課時分草莓
教學內容:
P8 ~ 9“分草莓”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探索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激烈有餘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餘數除法的有關知識,練習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索、發現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餘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準備:
ppt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二次設計
一、複習
1.提問:在有餘數除法裡,餘數和除數有什麼關係?
2.練一練:10Biblioteka 5 16÷5 18÷520÷5 33÷5 19÷3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訂正後讓學生對5小題進行分類:有餘數的算式,沒有餘數的算式。
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餘數比除數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
(5)討論:怎樣估計兩數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但又要比被除數小。
(6)計算有餘數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2.填空:P7“試一試”。(訂正時可以讓學生口述思路過程。)
三、鞏固練習:P8“練一練”的第1 ~ 5題。

分草莓-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草莓-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草莓-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通过分草莓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协作精神。

3.能用“半”、“三分之一”等常见分数表示物品的数量。

4.能用“相等分母”比大小,并能将其转化为带分数表示。

5.能在实际生活情景中运用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分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通过实际操作,能用分数表示物品的数量。

3.相等分母的比大小和转化为带分数。

三、教学难点1.将分数转化为带分数表示。

2.在实际情景中应用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老师将草莓分成若干份,问“我们经常吃的水果有哪些?”并寻问每个学生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新课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分成若干块,让学生说出每块的面积是多少。

2.引入“半”、“三分之一”等分数的概念,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意思。

3. 实际操作1.老师将一篮子草莓放在讲台上,然后让学生分成两堆,并问每堆中草莓的数量是多少。

2.将三份草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分成三份,并问每份中草莓的数量是多少。

3.将草莓分成不同的份数,让学生分别计算每份中草莓的数量。

4. 拓展练习1.拿出一些同样大小的糖果,让学生分成两份、三份等,并问每份中糖果的数量是多少。

2.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分数的场景,并向全班做出展示。

五、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同时,通过草莓的分割过程,培养学生判断和协作精神,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具体的事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分草莓》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分草莓》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4章节《分草莓》。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将一定数量的水果(草莓)平均分配给若干个人,培养学生对除法的初步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 能够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配的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理解除法的含义和应用;2. 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难点:1. 对除法概念的理解;2. 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草莓模型或图片;2. 分配草莓的道具(如小碗、小盘等);3. 计算器。

学具:1. 草莓模型或图片;2. 作业本;3. 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篮子草莓,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如何将这些草莓平均分给同学们。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用草莓的分配作为例子,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除法计算草莓的平均分配。

例如:如果有12个草莓,要分给3个同学,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草莓?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类似的草莓分配问题,以及一些简单的除法计算题。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类似的草莓分配问题,以及一些巩固除法计算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除法:把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例题:12 ÷ 3 = 4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如果有15个草莓,要分给5个同学,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草莓?2. 完成课后练习题。

答案:1. 15 ÷ 5 = 32. 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讲解,对除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应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教案:分草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我们周围的数”,第1课时“分草莓”。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草莓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 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模型、苹果模型、除法计算器。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装有草莓的盘子,引导学生观察盘子里的草莓,并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草莓分给你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剪刀将草莓模型剪成相同的部分,并计算每组分到的草莓数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小组分草莓的过程和计算方法。

4. 讲解演示:我进行讲解演示,用除法计算器计算平均分草莓的过程,并解释平均分的含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彩笔在作业本上画出平均分草莓的图示,并写出计算过程。

6. 例题讲解:我出示一道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这12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类似的平均分问题,如“小华有15个橙子,他想把这15个橙子平均分给他的3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能分到几个橙子?”六、板书设计1. 平均分的含义2. 除法计算平均分的过程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8个香蕉,他想把这8个香蕉平均分给他的2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能分到几个香蕉?答案:每个好朋友能分到4个香蕉。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教学内容:缺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目的:1.引导先生探求缺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先生在探求、练习中积聚缺乏数除法的试商阅历。

2.引导先生运用缺乏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在生活中处置复杂的效果,让先生在探求、发现中体验除法的喜悦。

3.对先生停止平安教育。

教学重点:阅历试商的进程,积聚试商的阅历,逐渐到达熟练水平。

教学难点:使先生了解和掌握缺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方法:解说法协作探求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流程:一、温习1.提问:在缺乏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2.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修订后让先生对5小题停止分类:缺乏数的算式,没缺乏数的算式。

二、探求新知1. 探求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先生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8〔3〕让先生预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样判别估量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

一切商6。

思索:假设商是5可以吗?假设商是5,那么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状况,一切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量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应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缺乏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 填空:P9 2题〔修订时可以让先生口述思绪进程。

〕三、稳固练习P9练一练的第1 ~ 5题。

四、总结说收获。

板书设计:分草莓558=6〔个〕7〔个〕86=48 比55小87=56 比55大商是6教学反思:教材从没缺乏数的除法分苹果入手,引见了除法竖式的写法,接着在入手操作中进一步掌握如何列竖式表示缺乏数除法。

本课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在分较大数目的物品的进程中探求试商的方法。

教学中先让先生估量一下,每位同窗大约分几张卡片,然后组织教学活动,讨论怎样判别估量得正确与否。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简单的除法计算方法。

3. 分草莓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概念和意义,简单的除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除法的运算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除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图片、除法算式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草莓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通过PPT课件展示除法算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分草莓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除法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2. 板书内容:除法的概念和意义、简单的除法计算方法、分草莓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练习。

2. 提高题:解决分草莓等实际问题,运用除法进行计算。

3. 拓展题:研究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撰写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进行除法计算。

4.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草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分草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分草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分草莓》这一节课,这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会通过分草莓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将实际物品的分配用分数来表示,并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20颗草莓和一些卡片,卡片上写着不同的分数。

学生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来记录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过程我会先拿出20颗草莓,问学生如果我们要把这些草莓分给3个朋友,每个人会得到几颗?学生会发现无法用整数来表示,这个时候我会引入分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分数来表示每个人得到的草莓数量,并把分数写在卡片上。

我会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分数,并试着理解别人的分数意义。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我会写下分数的定义,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用分数来表示你最喜欢的零食分给你的朋友,并写下你的思考过程。

答案:这取决于零食的数量和朋友的数量,以及你如何选择分数来表示分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表现。

对于那些能够很好地理解分数概念的学生,我会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更复杂的分数问题。

对于那些还有困难的学生,我会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这就是我对于《分草莓》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期待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分数的世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分草莓》这一节课中,教学内容涉及到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选择以分草莓为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物品的分配。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草莓》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草莓》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草莓》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分草莓》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本课通过分草莓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从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草莓模型、除法算式卡片、小组活动记录表。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草莓模型、除法算式卡片、小组活动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草莓分发的活动。

展示一组草莓,告诉学生要将这些草莓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草莓。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草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数量,并提问如何将草莓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

让学生尝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草莓模型和除法算式卡片,模拟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操作过程,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分草莓》教案模板四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分草莓》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草莓》教案模板四篇《分草莓》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在分数目较大物品的过程中探索试商的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草莓》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在生活中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除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2. 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1. 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 列算式:55÷8(3) 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

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 填空:P9 2题(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P9“练一练”的第1 ~ 5题。

四、总结说收获。

板书设计:分草莓55÷8=6(个)……7(个)8×6=48比55小8×7=56比55大商是6小学二年级数学《分草莓》教案模板二教学内容:P8 ~9教学目标:1.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继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平均分是将总数均匀地分配到每一个部分中。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分享食物、分配任务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有12个草莓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如何分配呢?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来学习如何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第三节《分草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利用简单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利用分草莓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时,我发现部分问题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学生思考方向出现偏差。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问题设计,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分析,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讨论、分享解题策略,提高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分草莓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细心、认真态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运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处理除法运算中的余数问题,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分草莓》(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草莓》(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草莓》(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分草莓》,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通过分草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除法算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草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意义,尤其是“平均分”的概念。

2. 正确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图片、除法算式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草莓模型、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草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数量,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草莓平均分给同学们?”2. 新课:讲解除法的意义,通过分草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演示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 练习:发放草莓模型和练习本,让学生分组进行分草莓的实践活动,同时完成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分草莓》2. 板书内容:除法的意义、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分草莓实践活动步骤。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巩固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除法现象,举例说明,并计算结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草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课后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除法现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按照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计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整数除法的意义: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求每个人分到多少个,用除法计算。

2. 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根据乘法口诀,求出除数与商的积等于被除数。

3. 表内乘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整数除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图片、PPT课件、教学黑板2. 学具:草莓模型、计算器、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莓的数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整数除法。

3. 操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草莓》2. 板书内容:- 整数除法的意义: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求每个人分到多少个,用除法计算。

- 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根据乘法口诀,求出除数与商的积等于被除数。

- 表内乘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整数除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思考整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事物有规律的排列,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循环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例1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地板图的画,电脑课件,白纸、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小东家做客,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快点出发吧?(1)引入大家看,一路上春光明媚,蓝蓝的天上漂着朵朵白云,地上绿草青青多美呀!连路旁的电线杆的颜色也是这么的漂亮,你们发现这些电线杆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呢?(2)学生汇报规律。

(3)教师小结:像这种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是我们一年级已经学过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师:好吧!让我们继续走吧!二、探究新知(一)门的规律1、引入师:好了,小东家到了。

师:他家的门可是最新科技的产品——密码门。

只要输入正确的密码,门就会自动打开。

2、出示密码门。

(1)导入师:小东已经输入了三排密码,最后一排他想留下来考考我们。

这排密码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比一比哪组最快找到密码。

3、学生汇报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规律)(1)竖着看——每排都有哪4个图形,缺少哪个图形就填哪个图形。

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2)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所以根据斜行来填。

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3)横着看——根据学生说的演示课。

师:从第一排到第二排有什么变化?师小结:第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二排的最后一个,其余三个图形都按原来顺序往左移动一格。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分草莓》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分”的含义,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对象。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及意义。

2. 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通过分草莓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对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图片、课件、黑板。

2. 学具:草莓图片、剪刀、胶水、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草莓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草莓的个数,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草莓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草莓。

2. 新课内容:讲解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分草莓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 动手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草莓图片,让学生亲自动手将草莓图片平均分给小组成员,并讨论如何确保分配公平。

4. 小组展示:邀请各小组展示他们的分配结果,并分享他们的分配过程和经验。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分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公平、公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草莓2. 板书内容:- 平均分的概念及意义- 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草莓的实例- 动手操作:将草莓图片平均分给小组成员- 小组展示:分享分配过程和经验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将家里的水果、零食等物品平均分配。

2. 让学生用彩纸剪出草莓形状,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并写下分配过程。

3. 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用到平均分?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草莓的实例,让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

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的第一单元《分草莓》,主要教学内容为:掌握草莓分配的方法,学会平均分配草莓,并能够解决简单的草莓分配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配的概念,掌握分配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平均分配草莓,掌握分配的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草莓分配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分配的概念,明确分配的方法。

2. 解决简单的草莓分配问题,特别是当草莓数量不能被平均分配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草莓模型、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草莓图片、剪刀、胶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草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草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配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配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展示具体的草莓分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草莓分配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归纳:对分配的方法进行总结,强调平均分配的重要性。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分草莓2. 内容:分配的概念、分配的方法、平均分配的重要性、解决简单的草莓分配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配的方法。

2. 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草莓分配的问题,并解答。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草莓分配案例,引导学生掌握了分配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草莓》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草莓(试商方法)》教案教学内容:P8 ~9教学目标:1.让学生再探究、练习中连续积存有余数除法的试商体会。

2. 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能力,让学生再探究、发觉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欢乐。

重点难点:1.经历试商的过程,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明白得和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预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小。

二、探究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明白得题意。

(2)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能够放几个?还剩几个?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小组讨论:如何判定估量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

所有商6。

(4)摸索::假如商是5能够吗?假如商是5,则会显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形,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5)讨论:如何样估量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案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
课题
分草莓
计划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商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估算、猜测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估算与灵活试商。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

2分
探究
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1.想一想。

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
(4)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学中做
(4)进行检验
1、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余数小于除数。

2、商与除数的积再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对话平台、玩中学
学生独立探索,试着列出竖式。

15分
巩固与拓展
1.试一试。

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

2.练一练。

(1)完成第6页的第1题。

(2)完成第6页的第2题。

(3)完成第6页的第3、4、5题。

学生认真练习
13分
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试商的时候,要利用乘法口诀快速思考,与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小于被除数的数,就是商。

5分
板书设计
分草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