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合集下载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

管理理论的丛林-11个主要的管理学派目录一、管理过程学派------------------------------------------------------------------------------------------------------------- 21.代表人物 -------------------------------------------------------------------------------------------------------------------- 22.主要著作 -------------------------------------------------------------------------------------------------------------------- 23.主要理论 -------------------------------------------------------------------------------------------------------------------- 2二、人性行为学派------------------------------------------------------------------------------------------------------------- 31.代表人物 -------------------------------------------------------------------------------------------------------------------- 32.主要著作 -------------------------------------------------------------------------------------------------------------------- 33.主要理论 -------------------------------------------------------------------------------------------------------------------- 3三、社会系统学派------------------------------------------------------------------------------------------------------------- 31.代表人物 -------------------------------------------------------------------------------------------------------------------- 32.主要著作 -------------------------------------------------------------------------------------------------------------------- 33.主要理论 -------------------------------------------------------------------------------------------------------------------- 3四、管理科学学派------------------------------------------------------------------------------------------------------------- 41.代表人物 -------------------------------------------------------------------------------------------------------------------- 42.主要著作 -------------------------------------------------------------------------------------------------------------------- 43.主要理论 -------------------------------------------------------------------------------------------------------------------- 41.代表人物 -------------------------------------------------------------------------------------------------------------------- 52.主要著作 -------------------------------------------------------------------------------------------------------------------- 53.主要理论 -------------------------------------------------------------------------------------------------------------------- 5六、系统管理学派------------------------------------------------------------------------------------------------------------- 61.代表人物 -------------------------------------------------------------------------------------------------------------------- 62.主要著作 -------------------------------------------------------------------------------------------------------------------- 63.主要理论 -------------------------------------------------------------------------------------------------------------------- 6七、经验主义学派------------------------------------------------------------------------------------------------------------- 61.代表人物 -------------------------------------------------------------------------------------------------------------------- 62.主要著作 -------------------------------------------------------------------------------------------------------------------- 73.主要理论 -------------------------------------------------------------------------------------------------------------------- 7八、经理角色学派------------------------------------------------------------------------------------------------------------- 71.代表人物 -------------------------------------------------------------------------------------------------------------------- 72.主要著作 -------------------------------------------------------------------------------------------------------------------- 73.主要理论 -------------------------------------------------------------------------------------------------------------------- 8九、技术系统学派------------------------------------------------------------------------------------------------------------- 81.代表人物 -------------------------------------------------------------------------------------------------------------------- 82.主要著作 -------------------------------------------------------------------------------------------------------------------- 83.主要理论 -------------------------------------------------------------------------------------------------------------------- 8十、群体行为学派(组织行为学派) ---------------------------------------------------------------------------------- 91.代表人物 -------------------------------------------------------------------------------------------------------------------- 92.主要著作 -------------------------------------------------------------------------------------------------------------------- 93.主要理论 -------------------------------------------------------------------------------------------------------------------- 9十一、权变理论学派 --------------------------------------------------------------------------------------------------------- 91.代表人物 -------------------------------------------------------------------------------------------------------------------- 92.主要著作 -------------------------------------------------------------------------------------------------------------------- 93.主要理论 ------------------------------------------------------------------------------------------------------------------ 10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 1908-1984) 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孔茨 西方管理理论11学派

孔茨 西方管理理论11学派

1980年孔茨又指出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发展到11个学派:经验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学派。

1、经验案例学派:代表人物:戴尔主要观点: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其基本立足点是比较。

反对管理学中的“普遍原则”,戴尔认为,那种试图建立起管理学普遍原理的著作忽视了具体各别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了实际,他不认为管理是科学,而强调管理是一门艺术。

2、人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梅奥主要观点:①工人是“社会人”。

人是独特的社会结构,只有使自己完全投入集体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

所以必须从人的社会和心理方面来合理组织和治理,以保持稳定和协调。

②企业中既存在正式组织,又存在“非正式组织”。

他认为,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而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行动标准。

因此,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既有利又有弊。

对于治理人员来说,要充分熟悉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重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以便使治理人员之间、工人与工人之间、治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相互协作,保持良好的气氛,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

梅奥认为,生产率的升降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协作精神;而士气的高低则取决于工人对社会因素非凡是人群关系的满足程度。

满足度越高,士气也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

3、群体行为学派:代表人物:麦格雷戈主要观点:麦格雷戈是承继了梅奥传统而又有创造性发展的后起之秀。

如果说,人际关系学派以心理学为基础,那么群体行为学派则以社会学为基础。

所以,群体行为学派更偏重于组织,也更接近于管理。

二者的重合,主要表现在社会心理学方面。

组织行为学的迅猛发展,显示了群体行为学派对管理的贡献4、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巴纳德-西蒙理论”这个学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关于协作系统的创见。

西方各管理学学派比较表

西方各管理学学派比较表
组织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
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把决策而不是作业作为研究对象;
管理科学学派
数学学派;
数量管理科学学派;
布莱克特
丹齐克
管理作为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研究者可以把这个过程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加以描述和表达,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这个模型的最优解,已达到企业的目标。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古利克的POSDCORB七职能论;
厄威克的组织的八条原则;
韦伯的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强调对管理过程和职能进行研究。
经验主义学派
经理主义学派;
彼得·德鲁克
欧内斯特·戴尔
经验主义学派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找出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伟大的组织》
过多地依赖过去的经验
行为科学学派
梅奥(创立)
马斯洛、赫茨伯格、弗鲁姆、斯金纳(等)
员工是社会人;
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新领导方式:提高员工满意度;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坎伦和林肯计划;
各管理学学派比较表
学派名称
学派别称
创立者及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分支理论(主要著作)
特点
政治经济学派
马克思
认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的社会功能,即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
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就是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
《资本论》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论;

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理论的丛林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
“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
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 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 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 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 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 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 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 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 司的不同而变化。”
观点4
(4)人们通常容易受骗,易受人煽动。
人性假设理论:Y理论
观点1
(1)一般人天生并不是好逸恶劳的。 (2)外来的控制与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工作的唯一方法,甚至可以说它不是最好的方法。相反,如果让人 们参与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则有利于实现自我指挥和控制。 (3)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是能主动承担责任的,不愿负 责、缺乏雄心壮志并不是人的天性。 观点2 Y 理 论


第一类因素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 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 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 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 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 第二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 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 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 关。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巴纳德

切斯特· 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系统组织理论 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出生于 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 。

切斯特· 巴纳德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 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人群组织这一复杂问题上 的贡献和影响,比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任何 人都更为重要。著作如:《经理人员的职能》 (1938年),《组织与管理》(1848)。

社会系统学派-经理人员的职能

社会系统学派-经理人员的职能

经典回顾(8):经理人员的职能社会系统学派(美)切斯特·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本书的中心假设是,分析协作体系的经验的最有用的概念是下述定义: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体系。

有些是物的体系,有些是生物的体系,有些是心理的体系,等等。

但把所有这些体系联结起来使之成为具体的协作整体的共同要素的,正是上述定义中所讲的组织。

如果说这个假说是能够令人满意的,那是由于:(二)这样定义的组织只包含少量的变数,可以有效地进行研究,从而能够适应于广泛的具体情况;(2)这个概念框架同其他体系的关系可以有效而实用地予以系统的阐述。

这个概念框架的最终考验是,它的应用是否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促进人们之间的协作。

也就是说,它在实际中是否能够提高有能力的人的预见能力。

本书展开的前提是,这一组织概念是内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行为之中的,他们在各级不同的协作事业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就表明了这点。

阐明和发展这一概念,就可以用共同的语言来表述不同领域中的经验。

当具备下列条件时,一个组织就成立了。

这些条件是:(1)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2)这些人们愿意作出贡献;(3)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

因此,一个组织的要素是:(1)信息交流;(2)作贡献的意愿;(3)共同的目的。

这些要素是组织初成立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在所有的这类组织中都存在着。

第三个要素,共同的目的是在组织的定义中隐含着的。

作贡献的意愿和信息交流,这三个要素一般的相互依存,以及它们在具体协作系统中的相互依存,则是从经验和观察中得到的事实。

一个组织要持续存在,就必须既有有效性,又有能率;组织存在的时间越长,对这两者越是需要。

组织的活力在于其成员贡献力量的意愿。

这种意愿要求有共同目的能够实现的信念。

如果在进行过程中发现信念不能实现,这种信念就会降到零点。

这样,有效性就不存在,作贡献的意愿也就消失了。

作贡献意愿的持续还取决于成员个人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管理学理论丛林

管理学理论丛林

二战后,资本主义资源的积累对企业生产效率提出要求,促成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1961年,管理学者孔茨指出管理理论滋生过头,像是一片枝根缠绕的丛林,代表管理学理论尚处青春期。

孔茨的丛林理论引发了学者关于关于”丛林理论“的讨论,1962年UCLA会议反响剧烈。

之后学者们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更为深入。

1980年,孔茨发文表示管理理论已发展到11个学派,如下:(1)经营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法约尔和孔茨。

该学派主要明确和研究管理职能。

他们认为管理学有独具的知识核心,和其他学科互相服务。

(2)人际关系学派主张人际关系经营。

(3)群体行为学派—和人际关系学派相比,此学派更注重研究人的行为本身,研究组织中群体行为.(4)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他提出了有里程碑意义的”利益≥诱因“关系式,结合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考察技术系统的重要性,创始人特里斯特。

(6)系统学派强调系统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7)数学学派主张利用数学模型寻求管理问题最优解。

(8)经验学派主要研究过去的管理经验,代表人物欧内斯特戴尔驳斥了孔茨建立普遍结论的观点,他认为管理活动无普遍性意义,“丛林”难以消失。

(9)权变学派即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环境改变管理方法。

(10)决策理论学派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决策,代表人物西蒙一开始就否认孔茨的观点,他认为不存在所谓混乱丛林,所有管理理论都处于一个系统并有各自贡献。

(11)管理工作学派,代表人物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理论.其中,孔茨认为人际、决策、群体行为、合作、经理决策趋于片面,不够完善;而社会技术、系统、权变学派对于有经验的管理者而言司空见惯;数学模型只是工具,不足以自成一派;经验学派忽视社会实情,故不够可靠.现代社会,管理理论仍存在分歧,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转移到工作本身。

过去工作于人是负担,如今员工掌握更多自由,在工作中自我实现。

管理者思考如何运用诸多激励因素调动员工积极性,共同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未来,各管理理论会互相联系,促成集方法与理论的整体,趋势是加强科学理论运用,追求效率与效力,考虑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借助科技成果,创造富有条理的小、快、灵管理模式。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பைடு நூலகம்
代表人物:切斯特· 巴纳德( Chester Barnard), 著有《经理的职能》。
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学派创始人特里斯特通过对英国煤矿中长壁 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单只分析企业中的 社会方面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其技术方面。他 们发现,企业中的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和采掘 方法)对社会系统有很大影响。个人态度和群体 行为都受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影响。因 此,他们认为在管理中只分析社会系统是不够的, 还需要研究技术系统对人的影响,特别注重于工 业工程、人机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管理科学是“科学管理”的延续和发展,该 学派的科学性被人们普遍承认,但它也有自己的 弱点:(1)把管理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全部数 量化是不可能的;(2)忽略了人的因素,不能 不说是它的一大缺陷。
九、权变理论学派
• 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卢桑斯 • 基本思路: 环境(自变量):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管理(因变量):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 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即为权变关系
一、经验管理或案例学派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代表人 物是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几位教授,他们认为通过 分析、比较和研究各式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 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这个学派的学者 把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放在对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
教训的研究上,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理论出现学派林立 的局面。美国管理学家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 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 论丛林”。
两大主流派别:
一是从泰罗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职能管理发展而来, 特点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技术学科的新成就而 形成的学派。 二是以梅奥的人际关系为基点形成的行为学派,特点 是结合现代社会科学而展开,以对“人”的研究为主要 对象。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这个学派虽然也没有研究到管理的全部理论但却首次把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综合起来考虑可以说是填补了管理理论的一个空白并且对管理实践也是很有意义的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பைடு நூலகம்
代表人物及简介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the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pproach)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是在 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E.L.Trist)及 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他们通过对英国煤 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许多矛盾的产生是 由于只把组织看成一个社会系统,而没有看到它同时又是 一个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个 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 大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 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 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主要观点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于研究科学技 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 方式等的影响,因此,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 工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 是一个技术系统,并非常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 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主张,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与 管理效果,企业需要对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进行有效 的协调。当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时,通常应在技术系统 中做出某些变革以适应社会系统。该学派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工业生产如运输、产品装配和化学加工等技术 系统与员工关系更为密切的工业工程学。
优点:
• 这个学派虽然也没有研究到管理的全部理 论,但却首次把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和 技术系统综合起来考虑,可以说是填补了 管理理论的一个空白,并且对管理实践也 是很有意义的。

当代管理学流派简介

当代管理学流派简介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 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 样一种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 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 体的简单总和。基于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 “活机器”。从 2O 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 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 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 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 也使得西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 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
3、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1911)
历史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以及工厂制度的发展,工厂以及公司的组织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学者
开始注意到很多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组织机构系统来进行管理,问题很多,工厂工作时间很 长,事故不断,效率极低,工人缺乏训练,雇主不懂得如何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 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企业中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因此很多人开 始思考。这是学者们思考组织结构在管理中的作用的开始,他们强调组织与体系、公共或法 定权力,这便是官僚制度的来源。而韦伯的组织理论也在这个大环境中得以形成与发展。 代表著作
Ⅰ、古典学派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903)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刚刚经历了南北战争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快的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论述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论述
(1)日本企业管理方式的特点
①终身雇佣制 ②缓慢的评价与晋级 ③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 ④集体决策 ⑤集体价值观 ⑥人们的整体关系
1.Z理论(2-2)
(2)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管理方式的对比
日本机构
美国机构
终身雇佣制
短期雇佣制
缓慢的评价和升级 迅速的评价和升级
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 专业化的经历道路
集体的决策过程
十一、经理角色学派(5—2)
2.经理所担任的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①挂名首脑 ②领导者 ③联络者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④信息接受者 ⑤信息传播者 ⑥发言人
十一、经理角色学派(5—3)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⑦企业家 ⑧故障排除者 ⑨资源分配者 ⑩谈判者
十一、经理角色学派(5—4)
2.管理原则的系统化
①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 ②一个最高主管或一人管理原则 ③统一指挥 ④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 ⑤工作的部门化原则 ⑥授权原则 ⑦责权相符原则 ⑧控制幅度原则
三、人际关系学派
该学派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重点研究个 人的品性、行为动机以及人际关系等。
四、群体行为学派
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 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 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 点,又称为“组织行为学”。
(一)产生的背景
美国企业看重的是技术和装备,在管理中注意 理性化,在管理技术上强调严密的组织结构 和规章制度以及定量分析。
日本的管理除此而外,还比较重视精神的作用 和文化的力量,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和谐共处、 感情色彩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树立起与 企业荣辱与共的信念、团队精神、强烈的责 任感和共有的价值观念,更注重对人的培养 和管理。

管理学11派简要

管理学11派简要

公司经济管理十一种学派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 古典管理理论旳创始人之一法约尔。

美国旳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2重要观点: 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毕工作旳过程。

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毕工作旳过程。

应当分析这一过程, 从理论上加以概括, 拟定某些基础性旳原理, 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 就可以通过研究, 通过对原理旳实验, 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涉及旳基本原则, 改善管理旳实践。

3长处: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 它是最为系统旳学派。

他们一方面从拟定管理人员旳管理职能入手, 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旳核心构造。

管理过程学派觉得管理存在着某些一般运用旳原则, 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措施发现旳。

管理旳原则犹如灯塔—样, 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4缺陷:不能合用所有组织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旳管理职能不能合用所有旳组织。

对静态旳、稳定旳生产环境较为合适, 而对动态多变旳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 斯金纳、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穆顿等。

2重要观点: 这个学派觉得, 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毕工作, 那么, 对管理学旳研究就必须环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旳社会科学原有旳或新近提出旳理论、措施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旳多种现象, 从个人旳品性动态始终到文化关系, 无所不波及。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旳因素, 觉得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旳而结成团队一起工作时, 他们应当互相理解。

3长处:研究旳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旳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强调旳是行为个体互相之间旳关系, 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旳关系协调问题。

4缺陷: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 :美国出名旳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2重要观点: 组织是一种是由个人构成旳协作系统, 个人只有在一定旳互相作用旳社会关系下, 同别人协作才干发挥作用。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本世纪50 年代以来,在已有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学派大大小小总起来可能不下一百余个,其中的主要学派,有人将其概括为六个,也有人将其归纳为八个或十一个。

应该着重说明,所谓“学派”,主要是指从什么角度或方面,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去研究管理问题.下面介绍八个主要的学派。

一、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材料与机器)、生物的(作为一个呼吸空气和需要空间的抽象存在的人)和社会的(群体的相互作用、态度和信息)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

它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经理的职能》对该学派有很大的影响。

总起来看,该学派的理论有以下一些要点:(一)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

这个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1)协作的效果,即能否顺利完成协作目标;(2)协作的效率,即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使协作的成员损失最小而心理满足较高;(3)协作目标能适应协作环境。

(二)指出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1)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目标;(2)其中每一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目的实现作出贡献;(3)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

此外,还指出,在正式组织内部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提出三点要求:(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2)善于使组织成员能够提供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不可少的贡献;(3)规定组织目标。

此外,美国的怀特·贝克(Wihyte Bakke)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结合力”的概念,对管理理论也有很大意义。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

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

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职能对管理进行剖析;可以根据管理经验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理;可围绕基本原理开展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作用和适用范围;如同医学和工程学,管理是一种可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管理的基本原理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一样可靠,违背管理原理会造成损失;管理者的环境和任务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理论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社会系统学派:人在社会中会遇到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要找到恰当的平衡,把各种差异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极端化。

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各种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得以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

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征和过程决定的。

组织中人的行为由决策和作业两部分组成,组织的决策过程是管理的重点(在这方面社会系统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者西蒙等人的观点更为突出)●决策理论学派: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西蒙等人对管理决策特别重视,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他们将决策分为4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中的作用。

他们提出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被认为是较为实际可行的理论。

他们将社会系统力量与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有关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运用●系统管理学派: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是一个受环境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

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分系统,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认为管理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活动合乎逻辑的过程,通过对各种数据做出最优的解答,实现管理目标。

管理学流派介绍

管理学流派介绍

管理学流派介绍1、管理学的流派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

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

他认为到1980年为上,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2、各流派研究的内容这些流派尽管各有自己对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从内容上来看不超出三大内容:即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经营。

•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

•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和韦伯的典型的组织研究成果。

•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以及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

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

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主要观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于研究科学技 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 方式等的影响,因此,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 工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 是一个技术系统,并非常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 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主张,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与 管理效果,企业需要对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进行有效 的协调。当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时,通常应在技术系统 中做出某些变革以适应社会系统。该学派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工业生产如运输、产品装配和化学加工等技术 系统与员工关系更为密切的工业工程学。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及简介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the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pproach)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是在 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E.L.Trist)及 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他们通过对英国煤 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许多矛盾的产生是 由于只把组织看成一个社会系统,而没有看到它同时又是 一个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个 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 大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 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 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 于研究科学技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 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影响, 因此,特别注重于工业工程、人机工程 等方面的研究。其代表著作有《长壁采 煤法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 《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等。

十一个管理系统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系统学派概述

标准文案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 重大表人物: 特里司特及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 代表作品:《长壁采煤法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 《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
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 形成的。
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 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 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 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科学技术对个人、 对群体行为方式, 以及对组织方式 和管理方式等的 影响
注重于工业工 程、人一机工 程等方面问题 的研究
技术系统是组 织同环境进行 联系的中介
研究及 论点

• 通过对英国煤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单只 分析企业中的社会方面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其技术方面


• 企业中的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和采掘方法)对社会系统有 很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