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口腔粘膜病-第六章--口腔粘膜病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粘膜病科普讲座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防口腔粘膜疾病的方法
避免刺激:戒烟戒酒,减少食 用辛辣刺激食品。
口腔粘膜疾病 相关知识
口腔粘膜疾病相关知识
常见误区与正确应对:口腔黏 膜白斑的自我检查与鉴别。 与全身疾病的关联:口腔黏膜 反应与疾病的密切关系。
结语
结语
感谢大家参与本次口腔粘膜病科普 讲座!希望对大家对口腔粘膜疾病 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口腔粘膜病科 普讲座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口腔粘膜疾病 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 口腔粘膜疾病的症状与治 疗 预防口腔粘膜疾病的方法 口腔粘膜疾病相关知识 结语
引言
引言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口腔粘膜病科普 讲座! 口腔粘膜疾病是口腔科中常见的一 类疾病,对口腔健康有重要影响。
什么是口腔粘 膜疾病
什么是口腔粘膜疾病
口腔粘膜疾病是指影响口腔黏 膜的各种病变。 黏膜是口腔内部、唇、舌和颊 部的柔软组织,常见的疾病包 括溃疡、炎症和白斑等。
常见的口腔粘 膜疾病
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
口腔溃疡:口腔中的溃疡性病 灶,常见的包括阿弗他溃疡和 口腔疱疹。
口腔炎症:口腔黏膜的炎症反 应,常见的包括牙龈炎和牙周 炎。
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
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上出现的 白色斑块,常见的包括白色苔 藓和白化病。
口腔粘膜疾病 的症状与治疗
口腔粘膜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症状:口腔疼痛、灼热感、溃疡、 红肿等。 治疗:口腔卫生保持、药物治疗、 光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
预防口腔粘膜 疾病的方法
预防口腔粘膜疾病的方法
注意口腔卫生:刷牙、使用漱 口水、定期洗牙等。 饮食调节:避免过热、过硬食 物,增加维生素摄入。
最新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结构教学讲义PPT课件

上皮
•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约占10%,上
皮间细胞、透明细胞 )。 – 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
上皮
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
➢ 位于口腔粘膜基底层。 ➢ 光镜下胞浆透明,核圆形或卵圆形。 ➢ 特殊染色见胞浆有树枝状突起。 ➢ 胞浆内含黑色素颗粒。 ➢ 牙龈、硬腭、颊和舌常见黑色素沉着。
口腔粘膜
常见病变:
• 大疱性类天疱疮:BP230、BP180成为自身抗体 攻击的目标,透明板处分离---疱
• 类天疱疮型扁平苔藓:BP180成为自身抗原 • 非角蛋白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半桥粒蛋白突变 • 癌前病变:基底膜Ⅳ型胶原成分改变---利于癌细
胞的浸润
口腔粘膜
• 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跨膜蛋白,与基底细胞和基底膜黏附有 关,其中整合素α6、β4在基底细胞、细胞 外基质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调节细胞骨 架结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
基底膜的构成
★透明板、密板主要成分:
层粘连蛋白---最重要,与整合素α6、β4和网 板Ⅶ型胶原关系密切
Ⅳ型胶原
糖蛋白
★网板主要成分:
Ⅶ 型胶原---连接密板与下方的结缔组织
思想情感
• 第一类,历览历史点滴,发表自己冷静的、理性的 思考观点,常常是一事一议,只发表看法,不含褒 贬。如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 (评判历史)
• 第二类,悲吟古人际遇,感伤己之情怀。要么缅怀 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要么类比古人,寄托伤感 或哀思。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借古 伤己)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作者:岑参 (唐代)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口腔粘膜病讲课PPT课件

口腔炎症是指口腔粘膜的炎症反应, 表现为口腔粘膜的红肿、热痛等症 状
诊断方法:根据 临床表现、病史 和口腔检查进行 诊断
鉴别诊断:与其 他口腔疾病进行 鉴别,如口腔溃 疡、口腔癌等
诊断标准:根据 口腔粘膜病的分 类和诊断标准进 行诊断
误诊原因:早期 症状不明显,易 与其他口腔疾病 混淆
Part Three
注意事项:避免自行用药、 避免过度治疗等
Part Four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避免食用过硬、过烫、过辣等 刺激性食物
戒烟限酒,避免吸入二手烟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口腔问题
保持口腔卫生:每 天刷牙两次,使用 牙线清洁牙缝,定 期洗牙。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如辛辣、酸 甜、硬性食品和咖 啡、茶等刺激性饮 料。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 质:多吃富含维生 素A、C、E和锌的 食物,或适量服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 充剂。
戒烟限酒:戒烟可 有效预防口腔粘膜 病,限制饮酒也有 助于维护口腔健康 。
保持饮食均衡, 摄入足够的维 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刺激性食 物和饮料,如 辛辣、酸甜、
硬性食品
多食用富含抗 氧化剂的食物, 如水果、蔬菜
和全谷物
控制饮酒和戒 烟,减少对口 腔粘膜的刺激
保持口腔卫生,每 天刷牙两次,使用 牙线和漱口水。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及早发现口腔问题。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 酒,减少刺激性食 品的摄入。
如有口腔不适症状 ,及时就医,遵循 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
Part Five
病例一基本信息:患者年龄、性别、 病程等
手术目的:去除病变组织,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适用范围:对于严重的口腔粘膜病,如口腔癌等 手术方法:根据病变类型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切除、移植等 注意事项:手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口腔黏膜病图示PPT幻灯片课件

口腔黏膜病
1
• 口腔黏膜病概述 •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 唇舌部疾病
2
口腔黏膜病
概述
3
正常唇红
4
NEXT
正常颊粘膜
5
NEXT
正常舌腹 口底粘膜
6
NEXT
正常硬腭粘膜
7
NEXT
正常牙龈
8
12
1. 斑:黏膜上局限性颜色改变。
红斑:赤斑、坏血病 黑斑:阿狄森病、色素沉着、
陈旧性出血
13
黑斑
14
NEXT
红斑
15
NEXT
2. 斑片与斑块:界限清楚、大小 不等,高出或不高出稍增厚的 病损
白斑、盘状红斑狼疮、
16
白斑
17
3. 丘疹:小的实体性突起
常排列成网状、环状、带状、 斑块,如扁平苔藓
89
42
43
带 状 疱 疹
44
带状疱疹
45
雪 口 病
46
白色念珠菌病
47
48
口腔念珠菌病
49
白色念珠菌病
50
义齿性口炎
51
口腔黏膜 溃疡类疾病
52
复发性口腔溃疡
53
NEXT
轻型阿弗他溃疡
54
轻型阿弗他溃疡
55
重型阿弗他溃疡
56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57
重型阿弗他溃疡
58
白塞氏综合征24ຫໍສະໝຸດ 溃疡25糜烂
26
9.假膜与痂皮:
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 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而成,常见 于溃疡与糜烂表面,可以擦掉或撕脱。
1
• 口腔黏膜病概述 •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 唇舌部疾病
2
口腔黏膜病
概述
3
正常唇红
4
NEXT
正常颊粘膜
5
NEXT
正常舌腹 口底粘膜
6
NEXT
正常硬腭粘膜
7
NEXT
正常牙龈
8
12
1. 斑:黏膜上局限性颜色改变。
红斑:赤斑、坏血病 黑斑:阿狄森病、色素沉着、
陈旧性出血
13
黑斑
14
NEXT
红斑
15
NEXT
2. 斑片与斑块:界限清楚、大小 不等,高出或不高出稍增厚的 病损
白斑、盘状红斑狼疮、
16
白斑
17
3. 丘疹:小的实体性突起
常排列成网状、环状、带状、 斑块,如扁平苔藓
89
42
43
带 状 疱 疹
44
带状疱疹
45
雪 口 病
46
白色念珠菌病
47
48
口腔念珠菌病
49
白色念珠菌病
50
义齿性口炎
51
口腔黏膜 溃疡类疾病
52
复发性口腔溃疡
53
NEXT
轻型阿弗他溃疡
54
轻型阿弗他溃疡
55
重型阿弗他溃疡
56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57
重型阿弗他溃疡
58
白塞氏综合征24ຫໍສະໝຸດ 溃疡25糜烂
26
9.假膜与痂皮:
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 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而成,常见 于溃疡与糜烂表面,可以擦掉或撕脱。
口腔粘膜病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光镜下表现
上皮过度角化,角质栓塞形成,粒层明显,基底膜不 清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免疫病理: (1)直接免疫荧光技术 由免疫球蛋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6.棘层松解: 上皮棘细胞间强力纤维及粘合物质发生 变性,断裂 棘细胞松弛,棘层形成 裂隙或疱,多见于天疱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7.疱 粘膜或皮肤内贮存液体形成疱。 水疱 血疱 突出于表面粘膜或皮肤 脓疱 直径>5mm为大疱,反之称之为小疱。
(1)上皮棘层增生,粒层明显, (2)上皮钉突肥大,粒层
表面为过度正角化
增生明显,角化层明显增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非均质性白斑
(1)疣状白斑:上皮呈尖锐的疣刺状突起,表面为过度 正角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天疱疮细胞(Tzanck cell):
松解的棘细胞周围呈绿色荧光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8.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皮过度角化,角质栓塞形成,粒层明显,基底膜不 清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免疫病理: (1)直接免疫荧光技术 由免疫球蛋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6.棘层松解: 上皮棘细胞间强力纤维及粘合物质发生 变性,断裂 棘细胞松弛,棘层形成 裂隙或疱,多见于天疱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7.疱 粘膜或皮肤内贮存液体形成疱。 水疱 血疱 突出于表面粘膜或皮肤 脓疱 直径>5mm为大疱,反之称之为小疱。
(1)上皮棘层增生,粒层明显, (2)上皮钉突肥大,粒层
表面为过度正角化
增生明显,角化层明显增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非均质性白斑
(1)疣状白斑:上皮呈尖锐的疣刺状突起,表面为过度 正角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天疱疮细胞(Tzanck cell):
松解的棘细胞周围呈绿色荧光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8.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口腔粘膜病科普讲座PPT课件

口腔粘膜病的预防方法
饮食合理搭配:多吃新鲜水果 和蔬菜,避免食物过热过硬。 注意休息和缓解压力:保持充 足的睡眠,减少精神紧张和压 力。
口腔粘膜病的预防方法
定期就医:如果出现口腔不适、溃疡等 症状,及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斑块,易脱落。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溃疡类 - 口腔溃疡:表现为口腔黏
膜局部有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可伴有疼痛感。
- 疱疹性口腔溃疡:表现为 口腔黏膜局部有疱疹样水疱或 溃疡,伴有疼痛、灼热等症状 。
口腔粘膜病的 预防方法
口腔粘膜病的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 使用漱口水,定期口腔检查。 避免过度刺激口腔黏膜:避免辛辣食物 、烟酒等对口腔黏膜刺激过大的食物或 行为。
口腔粘膜病的 分类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口炎类 - 隐性口腔炎:表现为口腔
黏膜局部有灼热感、疼痛等症 状,黏膜表面有细小溃疡。
- 慢性口腔炎:表现为口腔 黏膜局部发炎、充血,口腔疼 痛、痒等症状。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白斑类 - 白斑性口炎:表现为口腔黏膜局部
有白斑,边界清晰,不易脱落。 - 白化病:表现为口腔黏膜发生白色口腔粘膜病科 普 Nhomakorabea座PPT课件
目录 导语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口腔粘膜病的预防方法
导语
导语
口腔粘膜病简介:口腔粘膜病 是一类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 表现为口腔粘膜的病变。该讲 座将为大家介绍口腔粘膜病的 常见类型和预防方法。
导语
目的:提高大众对口腔粘膜病的认识, 增加预防意识,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口腔黏膜病-课件

原先发作的位置或附近。
病损过程:
以多个成簇水疱开始。 前驱期:轻微的疲乏不适,很快在将要发生复发损害部 位出现刺激、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 水疱期:约在数小时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 疱可持续24小时。
17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糜烂期:24小时后,疱破裂、糜烂、结痂。 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可有
6
口腔单纯性疱疹
Herpes Simplex Virus
7Leabharlann 腔单纯性疱疹30%-90%人有抗HSV抗体 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皮肤、眼、会阴部、及中枢神经可受累 分为原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 有自限性,可复发
8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SV)
HSV-1型,主要引起口腔、面部,腰以上皮肤 的感染,占90%以上。 HSV-2型,主要引起腰以下,皮肤及生殖器的 感染,占10%。
复发性感染:
多见于成人。 全身反应轻,自限性。 口唇,成簇小水疱,破溃,结痂。
21
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
22
治疗
1.全身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2.局部治疗
抗病毒软膏,抗生素糊剂、漱口液等
3.物理疗法
氦氖激光
4.对症支持疗法 5.中医药治疗
23
预防和预后
患者要休息隔离,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对 体内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尚缺少预防其复 发的方法。
13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2)水疱期: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唇和口周皮肤皆可
出现针头大小、成簇的小水疱,疱壁薄、透明。
(3)糜烂期:水疱破溃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上覆黄
色假膜。
(4)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
14
病损过程:
以多个成簇水疱开始。 前驱期:轻微的疲乏不适,很快在将要发生复发损害部 位出现刺激、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 水疱期:约在数小时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 疱可持续24小时。
17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糜烂期:24小时后,疱破裂、糜烂、结痂。 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可有
6
口腔单纯性疱疹
Herpes Simplex Virus
7Leabharlann 腔单纯性疱疹30%-90%人有抗HSV抗体 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皮肤、眼、会阴部、及中枢神经可受累 分为原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 有自限性,可复发
8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SV)
HSV-1型,主要引起口腔、面部,腰以上皮肤 的感染,占90%以上。 HSV-2型,主要引起腰以下,皮肤及生殖器的 感染,占10%。
复发性感染:
多见于成人。 全身反应轻,自限性。 口唇,成簇小水疱,破溃,结痂。
21
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
22
治疗
1.全身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2.局部治疗
抗病毒软膏,抗生素糊剂、漱口液等
3.物理疗法
氦氖激光
4.对症支持疗法 5.中医药治疗
23
预防和预后
患者要休息隔离,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对 体内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尚缺少预防其复 发的方法。
13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2)水疱期: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唇和口周皮肤皆可
出现针头大小、成簇的小水疱,疱壁薄、透明。
(3)糜烂期:水疱破溃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上覆黄
色假膜。
(4)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
14
口腔黏膜常见病PPT课件【250页】

多见于拇指,甲板增厚或萎缩变薄,一 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在甲床显示红色针 尖样的小点,压痛明显。 甲板上有纵沟或嵴,严重者形成纵裂, 坏死、脱落。
第七节
床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从血清阳性到死亡大约需要10--12年; 输血感染者从血清阳性转到艾滋病大
揭皮试验: 用镊子夹住边缘残留的疱壁,
能顺利地揭去一大片,无明显 的疼痛,可能有轻度的出血。
诊断
1. 临床表现:损害特征、病程、全身情况 2. 细胞学检查:天疱疮细胞或棘层松解细胞 3. 活体组织检查:取材时防止上皮与其下组
织的分离。 4. 免疫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直接免疫荧光,能定位显示棘 细胞层间的抗体
1. 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给以人 文关怀,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 心;
2. 抗病毒治疗,坚持早期、持久、联 合用药的原则;
3. 免疫治疗,应与抗病毒治疗联合应 用;
4. 针对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进行治疗;
5. 支持、对症治疗。
口腔病损的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 毛状白班 Kaposi肉瘤 口腔疱疹 AIDS相关牙周病 口干症
周连服2天,6周为一个疗程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② 被动免疫制剂:
胎盘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每隔1-2周注射 1次,肌注
4、中医药
昆明山海棠:抗炎、抑制增生、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 副作用:血象改变、似激素样副作用。0.5g ,tid。
雷公藤多甙:免疫抑制、抗炎作用。10mg,tid。 辨证施治: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虚实夹杂、中虚脾热。
酮康唑:能抑制真菌细胞膜DNA和RNA,一次口 服200mg,2~4周为一个疗程,可引起肝脏损害, 有肝病史者慎用,一个疗程一般为7~10天; 氟康唑:能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固 醇的合成,不出现明显的肝毒性,对口腔念珠菌 感染的疗效优于酮康唑;首次:一天200mg,以 后每天100mg,连续7~ 14天。
第七节
床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从血清阳性到死亡大约需要10--12年; 输血感染者从血清阳性转到艾滋病大
揭皮试验: 用镊子夹住边缘残留的疱壁,
能顺利地揭去一大片,无明显 的疼痛,可能有轻度的出血。
诊断
1. 临床表现:损害特征、病程、全身情况 2. 细胞学检查:天疱疮细胞或棘层松解细胞 3. 活体组织检查:取材时防止上皮与其下组
织的分离。 4. 免疫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直接免疫荧光,能定位显示棘 细胞层间的抗体
1. 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给以人 文关怀,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 心;
2. 抗病毒治疗,坚持早期、持久、联 合用药的原则;
3. 免疫治疗,应与抗病毒治疗联合应 用;
4. 针对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进行治疗;
5. 支持、对症治疗。
口腔病损的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 毛状白班 Kaposi肉瘤 口腔疱疹 AIDS相关牙周病 口干症
周连服2天,6周为一个疗程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② 被动免疫制剂:
胎盘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每隔1-2周注射 1次,肌注
4、中医药
昆明山海棠:抗炎、抑制增生、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 副作用:血象改变、似激素样副作用。0.5g ,tid。
雷公藤多甙:免疫抑制、抗炎作用。10mg,tid。 辨证施治: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虚实夹杂、中虚脾热。
酮康唑:能抑制真菌细胞膜DNA和RNA,一次口 服200mg,2~4周为一个疗程,可引起肝脏损害, 有肝病史者慎用,一个疗程一般为7~10天; 氟康唑:能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固 醇的合成,不出现明显的肝毒性,对口腔念珠菌 感染的疗效优于酮康唑;首次:一天200mg,以 后每天100mg,连续7~ 14天。
口腔粘膜病PPT课件

(4)舌: 伸舌检查:对称性、有无歪斜或震颤 舌背乳头:增生或萎缩
2021/1/1
(5)腭:腭皱壁、腭乳头、腭小凹 软腭:活动性及悬雍垂的形态
(6)咽:咽前后柱是否充血 扁桃体是否肿大
(7) 牙龈: 形态 色泽 起疱 上皮剥脱 白色斑纹
2021/1/1
2. 辅助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 凝血功能检查 血清铁、叶酸 红细胞沉降率 血糖测定
2021/1/1
10.皲 裂 (hagaaes)
性质: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
见于:核黄素缺乏 --- 口角皲裂 深度:上皮内:痊愈后不留瘢痕
粘膜下层:愈合后有癫痕, 出血、灼痛
2021/1/1
11.假膜(pseudomembrane)
性质: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
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
上皮内疱(棘层内疱):疱壁薄软 上皮下疱(基层下疱):疱壁厚 发展:疱壁破裂---糜烂 或 溃疡 病因:疱性损害可见于:病毒感染
药物反应 烫伤 疱性皮肤病
2021/1/1
大疱 (bull)
性质:大的水疱型病损 大小:直径在 5mm以上 见于:天疱疮、类天疱疮
疱性疾病:多形性红斑 疱疹性口炎
脓疮 (pustule) 性质:疱型病损 内容: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口腔念珠菌病
2021/1/1
一、口腔单纯性疱疹
病因---单纯疱疹病毒(HSV) 主要是HSV—l
发病机制 临床病理:细胞内有包涵体,形成多核巨
细胞,上皮细胞内水肿,呈气球样变性。
2021/1/1
临床特点: 1. 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1)6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 (2)病损特点
2021/1/1
(5)腭:腭皱壁、腭乳头、腭小凹 软腭:活动性及悬雍垂的形态
(6)咽:咽前后柱是否充血 扁桃体是否肿大
(7) 牙龈: 形态 色泽 起疱 上皮剥脱 白色斑纹
2021/1/1
2. 辅助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 凝血功能检查 血清铁、叶酸 红细胞沉降率 血糖测定
2021/1/1
10.皲 裂 (hagaaes)
性质: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
见于:核黄素缺乏 --- 口角皲裂 深度:上皮内:痊愈后不留瘢痕
粘膜下层:愈合后有癫痕, 出血、灼痛
2021/1/1
11.假膜(pseudomembrane)
性质: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
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
上皮内疱(棘层内疱):疱壁薄软 上皮下疱(基层下疱):疱壁厚 发展:疱壁破裂---糜烂 或 溃疡 病因:疱性损害可见于:病毒感染
药物反应 烫伤 疱性皮肤病
2021/1/1
大疱 (bull)
性质:大的水疱型病损 大小:直径在 5mm以上 见于:天疱疮、类天疱疮
疱性疾病:多形性红斑 疱疹性口炎
脓疮 (pustule) 性质:疱型病损 内容: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口腔念珠菌病
2021/1/1
一、口腔单纯性疱疹
病因---单纯疱疹病毒(HSV) 主要是HSV—l
发病机制 临床病理:细胞内有包涵体,形成多核巨
细胞,上皮细胞内水肿,呈气球样变性。
2021/1/1
临床特点: 1. 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1)6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 (2)病损特点
口腔黏膜病学PPT课件

以发生在哪些疾病。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口腔黏膜基本病损类型如下: 1.斑:它的含义是指黏膜或皮肤上的局限 性颜色异常损害。斑的颜色、大小、形状各不 相同,不高于粘膜表面,也不变厚。其颜色比 周围正常黏膜为深。若为黏膜固有层血管扩张、 增生或充血引起的称为红斑。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① 红斑(ergthemaous macule),红斑 压之褪色。
第一章 口腔黏膜病学
一、概论 口腔粘膜病(Diseases of the oral mucolsa)是专门研究口腔粘膜病的基础理论
与临床诊治的新兴独立学科。由于它所研究的
对象种类繁多,而且与机体的全身状态之间联
系密切,因此,在过去,不少国内外学者将其 称之为oral medicine,即口腔内科学。
精选2021最新课件
5
有许多口腔黏膜病如:扁平苔藓、慢性红 斑狼疮、天疱疮、类天疱疮、病毒感染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等都可以同时或先后在口腔黏 膜和皮肤上出现病损,所以临床上在诊治口腔 黏膜病时,除注意口腔黏膜病损外,还应询问 及检查皮肤情况。
精选2021最新课件
6
五、口腔黏膜病与口腔环境的关系 1.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环境。 2.口腔中还有一些长期的机械刺激因素, 如残冠、残根的锐利边缘而导致黏膜损伤。 3.进食因素:如过冷过热、酸辣食物、饮 酒、吸烟等均可损伤口腔黏膜。 4.自身免疫缺陷因素:主要指机体内的免 疫系统在某一环节的缺陷或紊乱均可导致口腔 黏膜上的疾病。
的数目及分布情况因病而异,可以是单个,也
可以是多个成簇分布。疱膜可以很薄或较厚,
这要根据疱所在的部位而定,一般可分三种情
况:
① 角层下疱;② 棘层内疱;③ 基层下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驱症状而突然发病。
30
手-足-口病
• 常有1~3天的持续低烧,口腔和咽喉部疼 痛,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征。皮疹多在 第2天出现,呈离心性分布,多见于手指、 足趾背面及指甲周围,也可见于手掌、足 底、会阴及臀部。开始时为玫红色斑丘疹, 1天后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如不破溃感染, 常在2~4天吸收干燥,呈深褐色薄痂,脱 落后无瘢痕。
28
手-足-口病
•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
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 泡疹液而感染;
托幼单位是本病的主要流行场所,3岁 以下的幼儿是主要罹患者;
夏秋季最易流行。手-足-口病已纳入丙 类传染病管理。
29
手-足-口病
• (二)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3~4天,多数无前
23
(三)治疗
• 2.局部治疗 (1)口腔黏膜用药对原发性单纯疱疹
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龈口炎是不可缺少 的,常使用的制剂有溶液、糊剂、散剂及 含片。 • 0.1%~0.2%葡萄糖酸氯已定氯己定溶液、 复方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漱口, 皆有消毒杀菌作用。
24
带状疱疹
• 二、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
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
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
快,易发生死亡。
32
口腔念珠菌病
四、口腔念珠菌病 1.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的人,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感 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但以 新生儿最多见,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发生 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33
口腔念珠菌病
•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30
手-足-口病
• 常有1~3天的持续低烧,口腔和咽喉部疼 痛,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征。皮疹多在 第2天出现,呈离心性分布,多见于手指、 足趾背面及指甲周围,也可见于手掌、足 底、会阴及臀部。开始时为玫红色斑丘疹, 1天后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如不破溃感染, 常在2~4天吸收干燥,呈深褐色薄痂,脱 落后无瘢痕。
28
手-足-口病
•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
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 泡疹液而感染;
托幼单位是本病的主要流行场所,3岁 以下的幼儿是主要罹患者;
夏秋季最易流行。手-足-口病已纳入丙 类传染病管理。
29
手-足-口病
• (二)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3~4天,多数无前
23
(三)治疗
• 2.局部治疗 (1)口腔黏膜用药对原发性单纯疱疹
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龈口炎是不可缺少 的,常使用的制剂有溶液、糊剂、散剂及 含片。 • 0.1%~0.2%葡萄糖酸氯已定氯己定溶液、 复方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漱口, 皆有消毒杀菌作用。
24
带状疱疹
• 二、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
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
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
快,易发生死亡。
32
口腔念珠菌病
四、口腔念珠菌病 1.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的人,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感 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但以 新生儿最多见,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发生 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33
口腔念珠菌病
•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口腔内科学粘膜病PPT课件

三、临床表现:
1.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好发于夏秋季; 2.潜伏期一般为3—4天,多数无前期症状突
然发病;
3.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6
有发热(38℃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 ,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4.疱疹有“四不像”特征:不像蚊虫叮咬 、不像药物疹、不像水痘、不像唇疱疹 ;
5
正常唇红
精选2021最新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正常牙龈
精选2021最新课件
8
三、口腔粘膜病的临床病损特点 1、斑与斑片:皮肤粘膜上的颜色改变
精选2021最新课件
9
二、丘疹与斑块 1、丘疹: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
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口腔病损一般 表现为大量针头大小、排列成带状、斑块和 环状的灰白色病损。
20
第二节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一、口腔单纯疱疹 (一)病因 HSV-I HSV-II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病理 (四)临床表现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1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防治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2
二、带状疱疹
(一)病因 (二)临床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2、斑块:又称丘斑,由多个丘疹机 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界限清楚, 大小不等,坚实而稍隆起于粘膜表面, 呈白色或灰白色。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三、疱:由粘膜内储存液体而成,呈 半球形,直径小于1cm,突起于粘膜表 面。
上皮内疱 上皮下疱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好发于夏秋季; 2.潜伏期一般为3—4天,多数无前期症状突
然发病;
3.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6
有发热(38℃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 ,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4.疱疹有“四不像”特征:不像蚊虫叮咬 、不像药物疹、不像水痘、不像唇疱疹 ;
5
正常唇红
精选2021最新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正常牙龈
精选2021最新课件
8
三、口腔粘膜病的临床病损特点 1、斑与斑片:皮肤粘膜上的颜色改变
精选2021最新课件
9
二、丘疹与斑块 1、丘疹: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
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口腔病损一般 表现为大量针头大小、排列成带状、斑块和 环状的灰白色病损。
20
第二节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一、口腔单纯疱疹 (一)病因 HSV-I HSV-II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病理 (四)临床表现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1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防治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2
二、带状疱疹
(一)病因 (二)临床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2、斑块:又称丘斑,由多个丘疹机 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界限清楚, 大小不等,坚实而稍隆起于粘膜表面, 呈白色或灰白色。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三、疱:由粘膜内储存液体而成,呈 半球形,直径小于1cm,突起于粘膜表 面。
上皮内疱 上皮下疱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诊断
特殊检查 活检 细胞学:涂片寻找棘层松解细胞(天疱疮细胞) 免疫荧光法:直接法 间接法
显示棘细胞层间抗细胞粘合物质的抗体
治疗
支持疗法: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 水电解质平衡 输血
皮质激素 首选 规则用药:起始 控制 减量 维持
注意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第四节 唇 疾 病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腺性唇炎 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肉芽肿性唇炎 梅-罗综合征 光化性唇炎
病因
病因不明。 先天遗传、牙龈牙周炎等局部病灶; 长期吸烟、进食辛辣食物等。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下唇。 导管口可呈紫红色颗粒状突起。 挤压口唇时有稀薄或带淡黄色的分泌物自 导管口溢出。 唇内有散在多个粟粒样小结节。 少数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诊断及鉴别诊断
唇部粘液腺活检有助于作出病理诊断。 肉芽肿性唇炎 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唇部粘液性肿囊
预防
尽可能避免日光爆晒。 户外活动时戴遮光帽或戴口罩。 唇部涂避光软膏。
谢谢
口腔黏膜病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张凌
第五节 舌 疾 病
地图舌
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形态各 异,常类似于地图中绘出国界。 又因其具有形态和病损位置多变,似会 “游走”的特点,而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病因
与遗传,精神,内分泌,营养等因素有关。
治疗
局部治疗 :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 促进愈合。 全身治疗 :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促进 愈合。
预防
摸索复发规律,寻找复发诱因,避免和减 少诱发因素的刺激。 注意调节生活工作节律,调整情绪,均衡 饮食,少吃刺激性物质。
第二节 扁平苔藓
精神因素:失业、亲属亡故等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 感染因素 微循环障碍因素 遗传因素 糖尿病、肝炎、消化道功能紊乱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2)

器少,膜被颗粒环状、有致密 核,而不是层板状。
7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区别
8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区别
非角化上皮与角化 上皮的区别:
9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
口腔上皮的细胞增殖及更新 口腔上皮的特殊蛋白质: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的合成
immunostaining for cytokeratin AE1/AE3
咀嚼粘膜(masticatory mucosa):硬腭、牙龈 被覆粘膜:颊、唇、舌腹、口底、牙槽、软腭 特殊粘膜:舌背
24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分类
25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咀嚼粘膜
结构特点: 咀嚼粘膜的上皮有角化,正角化时有明显的粒层 棘层细胞间桥明显。 固有层厚,乳头多而长,与上皮嵴呈指状镶嵌,形成
部位:基底层
12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
dopa reaction
melanocyte
13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
郎格罕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形态:有多突起的细胞,光镜下透明,CD1、S-100
免疫染色阳性;电镜观察在细胞质中有特殊的棒 状颗粒(Birbeck granule) 来源:造血组织 部位:基底层和棘层 功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5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角质细胞
桥粒依赖性粘附蛋白
桥粒芯蛋白:Βιβλιοθήκη 常性天疱疮 桥粒胶蛋白桥粒斑蛋白 胞膜内侧构成附着斑蛋白
桥粒斑珠蛋白
6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区别
非角化上皮与角化上皮的区别: 由表层、棘层、中间层和基底层构
成 细胞体积较大,细胞间桥不明显 表层细胞扁平,有细胞核,胞浆含
7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区别
8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区别
非角化上皮与角化 上皮的区别:
9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
口腔上皮的细胞增殖及更新 口腔上皮的特殊蛋白质: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的合成
immunostaining for cytokeratin AE1/AE3
咀嚼粘膜(masticatory mucosa):硬腭、牙龈 被覆粘膜:颊、唇、舌腹、口底、牙槽、软腭 特殊粘膜:舌背
24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分类
25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咀嚼粘膜
结构特点: 咀嚼粘膜的上皮有角化,正角化时有明显的粒层 棘层细胞间桥明显。 固有层厚,乳头多而长,与上皮嵴呈指状镶嵌,形成
部位:基底层
12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
dopa reaction
melanocyte
13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
郎格罕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形态:有多突起的细胞,光镜下透明,CD1、S-100
免疫染色阳性;电镜观察在细胞质中有特殊的棒 状颗粒(Birbeck granule) 来源:造血组织 部位:基底层和棘层 功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5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角质细胞
桥粒依赖性粘附蛋白
桥粒芯蛋白:Βιβλιοθήκη 常性天疱疮 桥粒胶蛋白桥粒斑蛋白 胞膜内侧构成附着斑蛋白
桥粒斑珠蛋白
6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区别
非角化上皮与角化上皮的区别: 由表层、棘层、中间层和基底层构
成 细胞体积较大,细胞间桥不明显 表层细胞扁平,有细胞核,胞浆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病损称~;(OLP)
⑸丘疹型:灰白色针头大小丘疹,稍高于粘膜,散在 或成簇发生,四周可见其他形状条纹
⑹水疱型:水疱透明或半透明,周围有斑纹或丘疹, 疱破后形成糜烂面;可发生在颊、唇、前庭沟及翼 颌韧带处
⑺糜烂型:常在充血基础上发生糜烂;周围有白色花 纹或丘疹,疼痛明显;常发生于颊、唇、前庭沟、 磨牙后区、舌腹等部位
⑶牙龈:萎缩、糜烂型多见,龈乳头及附着龈充血, 周边可见白色花纹
⑷腭部:较少见,常位于硬腭龈缘附近
2. 皮肤病损
⑴紫红色或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四周皮肤可有
色素减退、沉者或呈正常色;
⑵Wickham纹(威克姆纹):小丘疹见白色小斑点
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将石蜡涂于丘疹表面并用 放大镜观察,则更加清晰 ⑶病损大多左右对称,四肢伸侧多见
块,色泽一致; ⑷好发部位:硬腭、颊、唇、舌背; ⑸损害部位不同,形态不同: a.腭部:弥漫性均匀一致损害,软硬腭交界处有针
尖大小红点,为腭腺开口,有粗糙、干涩感
b.颊粘膜:颌间线区带状损害,左右对称,小方块 或小长方块组成,方块之间有红纹,白色斑块, 损害部位与抽烟位置有关
d.舌粘膜:舌背中前区方块或长方块灰白色斑块, 中间有红纹
病理:上皮过度正角化或部分不全角化; 粒层明显,棘层肥厚; CT正常或炎细胞浸润
诊断:病史+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1、白色水肿: ⑴中年以上男性多见,面颊丰满者多见; ⑵可能与烟、酒、烫食刺激有关; ⑶双侧颊粘膜呈半透明苍白色,状似手指在水中浸泡
6. 多形性红斑:疱型OLP有时与其相似,但多形性红 斑往往有发热等急性过程,皮肤有靶形红斑;首先 侵犯唇红,并有厚血痂为其特点
7. 迷脂症(Fordyce‘s spots,福代斯斑): ⑴属皮脂腺异位;唇、颊粘膜多见; ⑵粘膜有散在或成簇为团块状的、粟粒大小的淡黄色
或黄白色斑疹或丘疹,表面光滑,触之柔软; 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 ⑷病理:上皮固有层内可见小的、成熟的正常皮脂腺,
3、灼伤: ⑴急性创伤,有创伤史; ⑵病损:灰白色假膜,去除假膜后,可见出血
糜烂面; ⑶多由于不慎接触腐蚀性药物引起; ⑷自觉局部疼痛,影响进食、说话; ⑸病理:上皮层凝固坏死及表层剥脱,浅层血管
充血
治疗: 主要为去除刺激因素, 角化严重者可局部应用维A酸制剂
第三节 口腔白斑病
⑻萎缩型:多见于舌背为略显淡蓝色的白色斑块,微 凹,舌乳头萎缩致病损表面光滑;发生在牙龈时, 则有充血或表浅糜烂,邻近可有白色花纹
(二)OLP病损在不同部位的表现有其各自的特征
⑴舌部:多发生在舌前2/3,常表现为萎缩型损害或 斑块型;
⑵唇部:下唇唇红多见,多为网状或环状白色条纹, 病损累及部分唇红或波及整个唇红粘膜,但通常 不会超出唇红缘或涉及皮肤;病损伴有皮糠状鳞 屑
腺小叶包绕着自腺体中央一直伸向粘膜表面的皮脂 腺导管
治疗:
尚无满意疗法,应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 生活力求规律 (一)局部治疗: 1.去除刺激因素 2.糜烂性扁平苔藓: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应用 (二)全身治疗: 1.小剂量短疗程激素治疗 2.重症病人:氯喹 3.镇静药: 4.中医治疗:
第二节 口腔白色角化病
扁平苔藓
病因
精神、感染、免疫、 遗传、其他
年龄性别 中年以上女性
好发部位 唇、頬、舌(舌背)
色泽 珠光白色
形态
白色条纹,不高出粘 膜表面
损害区粘膜 柔软、弹性正常
对称性 对称
皮肤损害 可有
白斑 局部理化刺激伴全身因素
中老年男性 危险区域 乳白色 高出粘膜表面白色斑块
粗糙 无 无
3. 口腔红斑:间杂型红斑有时与本病很易混淆, 依靠病检
过后的皮肤 ⑷病理:表层无角化,上皮细胞有显著水肿,基底层
无明显改变
2、颊白线: ⑴成年人常见,多由于咀嚼时牙齿持续不断的刺激引
起; ⑵患者无自觉症状; ⑶位于双颊部与双侧后牙咬合线相对应的粘膜上,为
连续的白色或灰白色线条,与牙列外形相吻合,呈 水平状纵向延伸; ⑷病理:上皮正角化; ⑸不需治疗或磨改过尖、过锐的牙尖
4. 粘膜天疱疮、类天疱疮、剥脱性龈炎: 天疱疮:尼氏征(+);
镜下: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免疫荧光检查:棘细胞间免疫球蛋白沉积 类天疱疮:镜下:棘层无松解,上皮下疱 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区线状荧光带 剥脱性龈炎:牙龈充血、水肿发亮,上皮剥脱形成
糜烂出血,疼痛明显 镜下:上皮下散在炎细胞浸润
5. 苔藓样反应: ⑴服用甲基多巴、阿的平、氯喹、氨苯唑、开博通、
奎尼丁等药物后,口腔出现呈放射状白色条纹或白 色斑块类似扁平苔藓病损,有时皮肤上亦可出现丘 疹、脱屑及湿疹等苔藓样皮疹 ⑵治疗牙体楔状缺损等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物可引起相 对颊、舌粘膜发生类似苔藓样反应 ⑶光镜:基底细胞液化,固有层有混合性炎细胞浸润 ⑷去除诱发因素,病变明显减轻或消失 ⑸临床上停止药物使用或更换充填物进行实验性治疗
口腔粘膜病-第六章--口 腔粘膜病
➢ 口腔扁平苔藓 ➢ 口腔白色角化病 ➢ 口腔白斑病 ➢ 口腔红斑病 ➢ 盘状红斑狼疮 ➢ 白色海绵状斑痣 ➢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 先天性角化病
第一节 口腔扁平苔藓 (oral lichen planus,OLP)
扁平苔藓: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 -粘膜角化异常性疾病;(LP)
3. 指(趾)甲损害
⑴多见于拇指,甲板萎缩变薄或增厚, 可有纵沟或嵴,严重者形成纵裂
⑵一般无自觉症状,继发感染引起疼痛
病理
上皮不全角化 基底层液化变性 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病史+临床体征,必要时活检 鉴别诊断: 1. 盘状红斑狼疮:详见本章第五节 2. 白斑:详见下页
定义:又称良性角化病、前白斑,为长期机械性或 化学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粘膜局部白色角化 斑块或斑片
★一般情况下,可长期处于稳定少变的状态,当局部 致病因素减轻或去除后,损害变薄或消退 病因:长期持续性物理、机械或化学性刺激
临床表现:
⑴中年以上男性多见; ⑵一般无自觉症状,重时有粗糙干燥感; ⑶基本形态:灰白色,界欠清,平伏基底柔软的斑
⑸丘疹型:灰白色针头大小丘疹,稍高于粘膜,散在 或成簇发生,四周可见其他形状条纹
⑹水疱型:水疱透明或半透明,周围有斑纹或丘疹, 疱破后形成糜烂面;可发生在颊、唇、前庭沟及翼 颌韧带处
⑺糜烂型:常在充血基础上发生糜烂;周围有白色花 纹或丘疹,疼痛明显;常发生于颊、唇、前庭沟、 磨牙后区、舌腹等部位
⑶牙龈:萎缩、糜烂型多见,龈乳头及附着龈充血, 周边可见白色花纹
⑷腭部:较少见,常位于硬腭龈缘附近
2. 皮肤病损
⑴紫红色或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四周皮肤可有
色素减退、沉者或呈正常色;
⑵Wickham纹(威克姆纹):小丘疹见白色小斑点
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将石蜡涂于丘疹表面并用 放大镜观察,则更加清晰 ⑶病损大多左右对称,四肢伸侧多见
块,色泽一致; ⑷好发部位:硬腭、颊、唇、舌背; ⑸损害部位不同,形态不同: a.腭部:弥漫性均匀一致损害,软硬腭交界处有针
尖大小红点,为腭腺开口,有粗糙、干涩感
b.颊粘膜:颌间线区带状损害,左右对称,小方块 或小长方块组成,方块之间有红纹,白色斑块, 损害部位与抽烟位置有关
d.舌粘膜:舌背中前区方块或长方块灰白色斑块, 中间有红纹
病理:上皮过度正角化或部分不全角化; 粒层明显,棘层肥厚; CT正常或炎细胞浸润
诊断:病史+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1、白色水肿: ⑴中年以上男性多见,面颊丰满者多见; ⑵可能与烟、酒、烫食刺激有关; ⑶双侧颊粘膜呈半透明苍白色,状似手指在水中浸泡
6. 多形性红斑:疱型OLP有时与其相似,但多形性红 斑往往有发热等急性过程,皮肤有靶形红斑;首先 侵犯唇红,并有厚血痂为其特点
7. 迷脂症(Fordyce‘s spots,福代斯斑): ⑴属皮脂腺异位;唇、颊粘膜多见; ⑵粘膜有散在或成簇为团块状的、粟粒大小的淡黄色
或黄白色斑疹或丘疹,表面光滑,触之柔软; 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 ⑷病理:上皮固有层内可见小的、成熟的正常皮脂腺,
3、灼伤: ⑴急性创伤,有创伤史; ⑵病损:灰白色假膜,去除假膜后,可见出血
糜烂面; ⑶多由于不慎接触腐蚀性药物引起; ⑷自觉局部疼痛,影响进食、说话; ⑸病理:上皮层凝固坏死及表层剥脱,浅层血管
充血
治疗: 主要为去除刺激因素, 角化严重者可局部应用维A酸制剂
第三节 口腔白斑病
⑻萎缩型:多见于舌背为略显淡蓝色的白色斑块,微 凹,舌乳头萎缩致病损表面光滑;发生在牙龈时, 则有充血或表浅糜烂,邻近可有白色花纹
(二)OLP病损在不同部位的表现有其各自的特征
⑴舌部:多发生在舌前2/3,常表现为萎缩型损害或 斑块型;
⑵唇部:下唇唇红多见,多为网状或环状白色条纹, 病损累及部分唇红或波及整个唇红粘膜,但通常 不会超出唇红缘或涉及皮肤;病损伴有皮糠状鳞 屑
腺小叶包绕着自腺体中央一直伸向粘膜表面的皮脂 腺导管
治疗:
尚无满意疗法,应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 生活力求规律 (一)局部治疗: 1.去除刺激因素 2.糜烂性扁平苔藓: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应用 (二)全身治疗: 1.小剂量短疗程激素治疗 2.重症病人:氯喹 3.镇静药: 4.中医治疗:
第二节 口腔白色角化病
扁平苔藓
病因
精神、感染、免疫、 遗传、其他
年龄性别 中年以上女性
好发部位 唇、頬、舌(舌背)
色泽 珠光白色
形态
白色条纹,不高出粘 膜表面
损害区粘膜 柔软、弹性正常
对称性 对称
皮肤损害 可有
白斑 局部理化刺激伴全身因素
中老年男性 危险区域 乳白色 高出粘膜表面白色斑块
粗糙 无 无
3. 口腔红斑:间杂型红斑有时与本病很易混淆, 依靠病检
过后的皮肤 ⑷病理:表层无角化,上皮细胞有显著水肿,基底层
无明显改变
2、颊白线: ⑴成年人常见,多由于咀嚼时牙齿持续不断的刺激引
起; ⑵患者无自觉症状; ⑶位于双颊部与双侧后牙咬合线相对应的粘膜上,为
连续的白色或灰白色线条,与牙列外形相吻合,呈 水平状纵向延伸; ⑷病理:上皮正角化; ⑸不需治疗或磨改过尖、过锐的牙尖
4. 粘膜天疱疮、类天疱疮、剥脱性龈炎: 天疱疮:尼氏征(+);
镜下: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免疫荧光检查:棘细胞间免疫球蛋白沉积 类天疱疮:镜下:棘层无松解,上皮下疱 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区线状荧光带 剥脱性龈炎:牙龈充血、水肿发亮,上皮剥脱形成
糜烂出血,疼痛明显 镜下:上皮下散在炎细胞浸润
5. 苔藓样反应: ⑴服用甲基多巴、阿的平、氯喹、氨苯唑、开博通、
奎尼丁等药物后,口腔出现呈放射状白色条纹或白 色斑块类似扁平苔藓病损,有时皮肤上亦可出现丘 疹、脱屑及湿疹等苔藓样皮疹 ⑵治疗牙体楔状缺损等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物可引起相 对颊、舌粘膜发生类似苔藓样反应 ⑶光镜:基底细胞液化,固有层有混合性炎细胞浸润 ⑷去除诱发因素,病变明显减轻或消失 ⑸临床上停止药物使用或更换充填物进行实验性治疗
口腔粘膜病-第六章--口 腔粘膜病
➢ 口腔扁平苔藓 ➢ 口腔白色角化病 ➢ 口腔白斑病 ➢ 口腔红斑病 ➢ 盘状红斑狼疮 ➢ 白色海绵状斑痣 ➢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 先天性角化病
第一节 口腔扁平苔藓 (oral lichen planus,OLP)
扁平苔藓: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 -粘膜角化异常性疾病;(LP)
3. 指(趾)甲损害
⑴多见于拇指,甲板萎缩变薄或增厚, 可有纵沟或嵴,严重者形成纵裂
⑵一般无自觉症状,继发感染引起疼痛
病理
上皮不全角化 基底层液化变性 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病史+临床体征,必要时活检 鉴别诊断: 1. 盘状红斑狼疮:详见本章第五节 2. 白斑:详见下页
定义:又称良性角化病、前白斑,为长期机械性或 化学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粘膜局部白色角化 斑块或斑片
★一般情况下,可长期处于稳定少变的状态,当局部 致病因素减轻或去除后,损害变薄或消退 病因:长期持续性物理、机械或化学性刺激
临床表现:
⑴中年以上男性多见; ⑵一般无自觉症状,重时有粗糙干燥感; ⑶基本形态:灰白色,界欠清,平伏基底柔软的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