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3单元 9 静止和运动教案6 青岛版

合集下载

第9课《静止和运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第9课《静止和运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第9课《静止和运动》【课标要求】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说出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通过小组讨论,做模拟实验,探究那些物体运动,哪些物体静止,提升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与科学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物体的静止与运动,总结出,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的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评价任务】1.任务一: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检测目标1)2.任务二:探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怎样变化的?(检测目标2)3.任务三:同步卫星是怎样运行的?(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等一系列问题都感到陌生。

本课就针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物体的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

课前准备:运动与静止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过山车(模拟实验用)。

2.学习过程:首先,让学生找一下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接着探究为什么有的物体它又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最后探究同步卫星的运行情况。

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难点是:认识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任务一: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检测目标1)一、情境聚焦1.观看:播放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视频,(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2.判断:该情景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有的物体是静止也是运动的?是怎么判断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呢?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静止和运动。

板书课题:9.静止和运动任务二:探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怎样变化的?(检测目标2)二、方案探究:(一)基础活动静止和运动实验1.实验要求:在课桌上缓缓推动书本,书本上放上一块橡皮,使橡皮与书本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3单元 9 静止和运动教案6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3单元 9 静止和运动教案6

9.静止和运动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6页-27页。

教学目标:一、能提出探讨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窗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进程和结果。

二、喜爱斗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维持旺盛的求知欲;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讨活动。

3、明白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适合的参照物,明白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明白得参照物的含义,能依如实际情形选择适合的参照物。

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明白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前预备:课件,小车、模拟小人、橡皮、绳索。

课堂实录:教学进程:(播放动画:画面上有河水中航行的船只,天上飞行的飞机,岸边有衡宇、树木等,远处是初升的太阳。

)师:画面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生:岸边的衡宇,树木……是静止的。

生: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师:平常,大伙儿都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能举几个例子吗?先说静止的物体吧!生:教室里的钢琴、教室里的墙、桌子、椅子……师:运动的物体呢?生: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转动的地球、跳动的心脏、走动的钟和腕表、航行的轮船……生:还有风也是运动的。

师:例子举得专门好!不仅固体会运动,气体也会运动!师:情形真的就那么简单吗?让咱们再看一段电梯运行的录像。

师:让咱们把目光锁定在电梯里的红衣男孩,他是运动仍是静止的呢?生:他是运动的!师:有不同意见吗?生:电梯里的人看他是静止的。

师:什么缘故关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定呢?生:因为咱们看电梯上的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说男孩是运动的。

生:电梯里的人看男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因此他们判定男孩是静止的。

师:分析的相当到位,超级好。

咱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关于另一物体来讲,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师:咱们如何才能发觉物体的位置改变了?让咱们再看一段录像:正在行驶的车内,谁的位置发生了转变,你是怎么发觉的?生:小男孩起身离开了座位,他的位置相关于座位发生了转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依据实质状况选择适合的参照物。

2.学会描绘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能够依据自己的认知,勇敢提出问题,勇敢想象,并提出探究活动的大概思路,主动研究,享受此中的乐趣。

4.自觉运用合作与沟通的学习方法,使讲堂充满开朗、和睦与欢乐。

二、教课准备1.学生:每人一本科学课本(五年级的就行)、笔、橡皮等。

2.教师:课件、玩具汽车、模型小人、黑板擦、橡皮等。

三、教课过程(一)故事导入教师叙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名法国飞翔员正驾驶飞机在2000米高空飞翔,忽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艺儿在游动,他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就矫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

令这位飞翔员惊异的是,他抓到的居然是一颗德国子弹。

飞翔员为何能轻松地用手就抓住高速飞翔的子弹呢?相信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以后,我们就能够解说这个问题了。

(二)认识静止和运动1.播放图片:认真察看,图上的物体各是什么状态?2.教师成心走动,问:老师此刻在干什么?(走动)为何说老师动了?(地点发生了变化)板书:运动那么同学们呢?(没动)同学们的地点没有变化,这就是静止。

板书:静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板书完好课题:静止和运动)3.那么什么是运动和静止呢?出示:正内行驶的车中,谁是静止的?谁的地点发生了变化?4.播放一幅照片:校园内光景、正在活动的学生请同学们认真察看,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为何这样说?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关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重申:地点)(三)模拟实验,理解运动和静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边做边说谁相关于谁是运动的,谁相关于谁是静止的。

实验器械:课本、橡皮、笔袋等。

实验步骤:1.将课本平放在课桌上,橡皮、笔袋等放在课本上。

2.轻轻地拉动课本,察看并思虑:谁相关于谁是运动的?谁相关于谁是静止的?沟通实验记录单:()相关于()是()(四)参照物方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运动和静止,那么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仍是静止,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教师演示:小汽车上载着一个人在跑。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9静止和运动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9静止和运动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

第九课静止和运动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向指导,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理解参照物的含义。

4.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没有绝对的静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的含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认识。

四、学习准备:学生准备:相关运动和静止的知识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小汽车、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

五、学习过程:六、学习小结: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九课静止和运动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向指导,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理解参照物的含义。

4.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没有绝对的静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的含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认识。

四、学习准备:学生准备:相关运动和静止的知识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小汽车、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

五、学习过程:六、学习小结:。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静止和运动》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位法国的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突然感觉耳边有一只小虫在飞。

他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很吃惊吧,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对呀,如果子弹是不动的,也就是静止的,我们要抓住它很容易。

可子弹是运动着的呀。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二、探究新知1.运动的普遍性(1)教师播放视频动画。

(2)师生思考生活中看似不动的物体是否也在运动,从而得出“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参照物的概念(1)教师播放“乘客动与不动”视频,提出问题。

(2)学生讨论。

(3)师生交流,得出参照物的定义。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

(4)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活动: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5)师生交流,总结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教师由学生实验,分析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小组代表发言(3)学生设计场景、表演,解释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在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对于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感到陌生。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研究对象,形象地介绍了什么是运动、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问题,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满足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也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运动和静止的具体实例,但对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却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参照物的含义。

由于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名词,所以在刚开始学习此定义时,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理解这一名词的含义及其具体选择时,教师应该运用具体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进行讲解,这将对学生理解本课所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3.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评价任务1.认识参照物的作用,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教学准备小车、模型小人等(模拟实验用);课前搜集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

当他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

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就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

令这位飞行员惊诧的是,他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是怎么回事呢?2.学生回答。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9静止和运动青岛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9静止和运动青岛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9静止和运动青岛版教案题目:静止和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概念。

2. 能够辨别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

3. 掌握物体静止和运动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视频资料或图片,展示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

3. 小试牛刀游戏或实物示范。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提问“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2. 让学生思考有哪些常见的运动物体(如车辆、动物、人等)。

3. 带领学生进入新知的学习环节,“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4.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静止和运动”。

Step 2:概念解释1. 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整理关于静止和运动的定义和特征。

2. 随后,由学生代表展示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一同完善和讨论。

3.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到,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概念,需要通过比较来确定。

Step 3:静止和运动的特点1. 根据学生的讨论成果,向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物体静止和运动的特点,如:静止的物体没有位置的改变,运动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物体除了位置改变之外,还有哪些特点或表现形式。

Step 4:示例分析1. 准备一段关于物体静止和运动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2. 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3. 进行讨论,学生陈述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

Step 5:小试牛刀1. 设计一个小组竞赛游戏,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迅速判断它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给予一定时间观察并判断。

3. 每次比赛结束后,核对并纠正错误认知。

4. 游戏结束后,与学生一同总结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的准确率。

Step 6:巩固和拓展1. 为学生提供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并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9静止和运动》word教案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9静止和运动》word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静止与运动》教案《静止和运动》教学实录与反思樱桃园小学季运娥教学目标:1、能够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会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知道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3、通过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参照物的选择,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设想: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在这节课里学生接触到了比较难理解的参照物概念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问题。

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建构参照物概念,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而展开。

在教学中注意把知识点融入到精心创设的教学情景之中,设计梯度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而且有故事和小游戏的穿插,让学生无论从视觉还是情感上都得到了丰富的体验!针对学生的特点,整堂课都是从实际情景入手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把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一一破解,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让学生体会到了选择参照物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教学过程:一、认识运动和静止导入: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驾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感觉脸旁有一只小虫在飞,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

你相信吗?(这是真实的)大家在惊诧的同时,也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究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1、师:刚才我们谈到飞机是飞行的,子弹也是飞行的,如果子弹是放在我们的桌子上,那子弹就是……(静止的)那用手抓住一颗子弹就不奇怪了,对吧?在生活中,大家都见过有许多静止和运动的物体,你能说一说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先说静止的:生:房屋,树木、高楼大厦……是静止的。

生:教室里的墙壁、课桌、凳子、电视……是静止的。

师:运动的物体呢?生: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航行的轮船、高速行驶的火车……生: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生:空中飞翔的小鸟、水里游动的鱼儿生:还有风也是运动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九课静止和运动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九课静止和运动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第九课静止和运动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2、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3、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2、引导学生自觉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3、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科学知识1、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2、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难点: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教学方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课前搜集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再现,提出问题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景物、正在活动的学生们.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从而导入新课.(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生活总,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2.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4.学生模拟实验.5.师生交流并小结.6.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三)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同步卫星的运行情况.板书设计:9、静止和运动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令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就叫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静止与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教学反思:本课对于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如果单纯地从理论方面讲解,将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所以理解此概念要需要利用一些生动的情景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历其中,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进行效果.。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静止和运动》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安排教学活动的。

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奔驰的汽车、风中摇摆的大树、整齐的楼房、巍峨的高山、飘动的白云、流淌的河水、浩瀚的宇宙星空……他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怎样描述他们的状态?这一切大自然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

本课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常见的物体运动入手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探究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和认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2)大胆想象、尊重证据、合作交流;理解参照物的作用。

(3)学会判断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讨论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总以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标准我们称之为参照物。

(3)让学生举例: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探究其中的道理。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辨证的看待事物。

(3)学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它们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对参照物的理解。

难点:运用参照物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设计思想:从日常现象中入手,教会学生从中思考、分析、归纳出物理知识。

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小车、塑料小人、小树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猜谜画风①出示谜语:唐朝诗人李峤有一首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同学们猜猜这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②学生猜出后,引导学生画风。

③出示淀粉画,用碘酒喷出“风”的画面,显示“动与静”。

小结:同学们利用被风吹动的物体,通过静与动的对比,画出了风。

2.欣赏艺术家表现动与静的作品山水画并配乐《高山流水》交流: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方法,展现了“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山水画卷,优美的音乐和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表现了“动与静”的美。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9《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9《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

《9.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节。

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知识是学生不熟的。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积极思维、形象地理解什么是运动、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等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究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选择,理解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小车、模型树、砝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激发兴趣:出示:手抓子弹故事,你认为这是真的吗?导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手抓子弹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主动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情境谈话,进行理性归纳。

1、谈话:那在生活你见到过哪些物体是运动的?能不能举几个例子?预设:汽车、小鸟、飞机……(板书3个)2、谈话:为什么说汽车是运动的?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汽车、飞机等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3、总结出运动的定义:4、根据运动的定义,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静止?谁能说一说教室里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5、引出参照物定义。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理性的归纳,初步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三)、引发认知冲突,模拟实验,深化科学概念:1、出示:行驶中的火车。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静止和运动 _ 青岛版(六年制)-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静止和运动 _ 青岛版(六年制)-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9 静止和运动一、教材分析: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他们对甚么静止,甚么是运动,甚么是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等一系列成绩都感到陌生。

本节课,从先生熟习的生活中的景象动手,帮助先生认识静止和运动.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绝对性认识一个物体的地位变化是绝对另一个物体来说。

知道物体运动的次要方式。

知道物体都具有保持运动形状的特性。

情感目标: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生活。

科学价值观:1.能提出探求活动的大致思绪,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本人擅长的方式表述研讨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发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情愿合作与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绝对性。

三、教学重难点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绝对性认识一个物体的地位变化是绝对另一个物体来说。

知道物体运动的次要方式。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类比法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成绩1故事引入,激发兴味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

那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两个故事。

师:谁情愿起来讲一下?生讲故事。

2.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录像(播放录像:校园内先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

师问:你们都看到了甚么?生: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顽耍。

生:公共汽车在奔跑生:公路边还有树师:那你都发现了甚么呢?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各种事物,判断该情景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先生观察图片,纷纷发表本人的看法)生:汽车和人是动的,小树没有动……师小结:对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该如何判断呢?又如何描述呢?师:那这节课你最关注、最想探求的是哪个成绩?(师引导先生提出成绩)生:静止和运动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研讨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研讨“静止和运动”。

板书课题。

师:那我们就一同来看看我们本节课所要探求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读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9.静止和运动》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9.静止和运动》 青岛版
4.看来大家对于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已经非常熟练了,下面我要给大家发出一个挑战。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当擂主,让他以自己作为参照物,说一个运动状态,挑战者按照他所说的做出动作或者行为。比如说,他说:“以我作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那么当它静止不动时,挑战者应该做出。(下面同学回答。);当他运动起来时,挑战者应该(下面同学回答。)如果挑战者成功做对了动作,那么挑战成功,成为下一个擂主。谁想来试一下?
同学回答。
那么地球除了自转以外,还绕着太阳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既然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落实目标4】
五、总结回顾。
那么我们回到开始的那个故事,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那个法国飞行员怎么能空手抓到一颗子弹的?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学生发表自己想法。
T:我可以先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但是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颗子弹呢?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之后,我们便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二、认识静止和运动
1.T:先请大家看一小段儿视频。,(播放:学生上操路队的视频。)
仔细观察,图上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学生交流。
T:为什么说这些同学是动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及对参照物的理解。
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车,钩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
T: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出示图片:二战飞行员在飞机上抓住守弹的画面。)
二战期间,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感觉脸旁有一只小虫在飞。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学生惊愕。)大家觉得这是一个编的故事还是正式发生的事情?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9静止和运动》word教案

青岛小学科学六上《9静止和运动》word教案

教学过程:一、认识运动和静止导入: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驾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感觉脸旁有一只小虫在飞,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

你相信吗?(这是真实的)大家在惊诧的同时, 也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究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1、师:刚才我们谈到飞机是飞行的,子弹也是飞行的,如果子弹是放在我们的桌子上,那子弹就是……(静止的)那用手抓住一颗子弹就不奇怪了,对吧?在生活中,大家都见过有许多静止和运动的物体,你能说一说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先说静止的:生:房屋,树木、高楼大厦……是静止的。

生:教室里的墙壁、课桌、凳子、电视……是静止的。

师:运动的物体呢?生: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航行的轮船、高速行驶的火车…… 生: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 ..生:空中飞翔的小鸟、水里游动的鱼儿生:还有风也是运动的。

师:例子举得很好!不仅固体会运动,气体也会运动!2、小实验:问:我们课桌上的科学教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静止的)能让你桌子上的科学教材运动起来吗?学生动手做。

汇报:演示你是怎样让他运动的,为什么说它是运动的?不同。

所以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板书:相对性)2、练习课本p27页三幅图学生分别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静止和运动。

(学生分析巩固所学的知识)3、延伸老师演示两列同向运动的汽车。

师问:黄色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生:运动的)蓝色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生:运动的)黄色汽车以蓝色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师:要想达到两辆汽车相对静止状态,需要什么条件?(生:速度相同和方向一致)(1)介绍同步卫星(2)现在你能解释是法国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高速飞行子弹的想象了吗?四、练习师: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一般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比如我们说汽车是行驶,虽然没说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往往以地面或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 9 静止和运动教案6青岛版9、静止和运动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6页-27页。

教学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3、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前准备:课件,小车、模拟小人、橡皮、绳子。

课堂实录:教学过程:(播放动画:画面上有河水中航行的船只,天上飞行的飞机,岸边有房屋、树木等,远处是初升的太阳。

)师:画面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生:岸边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

生: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 师:平时,大家都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能举几个例子吗?先说静止的物体吧!生:教室里的钢琴、教室里的墙、桌子、椅子…… 师:运动的物体呢?生: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转动的地球、跳动的心脏、走动的钟和手表、航行的轮船…… 生:还有风也是运动的。

师:例子举得很好!不仅固体会运动,气体也会运动!师: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让我们再看一段电梯运行的录像。

师: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电梯里的红衣男孩,他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生:他是运动的!师:有不同意见吗?生:电梯里的人看他是静止的。

师:为什么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生:因为我们看电梯上的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男孩是运动的。

生:电梯里的人看男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所以他们判定男孩是静止的。

师:分析的相当到位,非常好。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师: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的位置改变了?让我们再看一段录像:正在行驶的车内,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生:小男孩起身离开了座位,他的位置相对于座位发生了变化。

师:你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然后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再做出判断。

这个被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我们通常称它为参照物。

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生:是静止的。

师: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怎样的?生:是运动的。

师:回忆刚才观光电梯的问题,以电梯外的人为参照物,男孩的位置改变了,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生:男孩是运动的。

师:以电梯内的人为参照物,男孩的位置没有改变,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生:男孩是静止的。

师(播放列车运行的情景):火车从学生身边开过,小孩坐在火车里观察坐在一旁的大人和窗外的树木,请你确定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并判断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生:以学生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他有位置的改变,火车是运动的。

生:以桌子为参照物,大人相对于它没有位置的改变,大人是静止的。

生:以小孩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相对于他有位置的改变,树木是运动的。

师:下面拿出你们的玩具汽车,两个同学一组,玩一玩,并分析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学生做模拟实验,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根据以上分析,说一说怎样描述运动和静止?生:描述运动和静止必须选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是静止的。

生: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师: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一般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教学意图:把科学概念的建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自然地接受新概念,运用新知识。

在引入参照物的概念前,有意选择了观光电梯中男孩的运动情况作为矛盾集中体的判断,让学生顺理成章地了解到参照物的选择对于描述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重要性。

] (播放动画:飞机的相对运动)师:以“天空的某物如白云”为参照物,运输机和直升机的运动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生:都是向右运动的。

而且运输机运动得比直升机快!师:非常好!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很清楚!如果以运输机为参照物呢?生:以运输机为参照物,直升机和白云都是在向左运动的!师:很好!那么,如果以直升机为参照物,运输机是向右运动,而白云是向左运动的!师:好!如果这时候我要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怎么办?生:让运输机飞慢一点,和直升机一样快慢,在直升机的上方加油,就行了。

师:很好!我们这就进入飞机的空中加油问题!(播放飞机空中加油场景)师:我们来描述一下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生: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另一架是静止的。

生:以云层为参照物,两架都是运动的。

师: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 生:两架飞机运动应同方向,同快慢,也就是两架飞机保持相对静止。

[教学意图:为加深学生对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执教老师巧妙地设计了飞机的相对运动情景图,还紧扣主题、展开环环相扣的情景对话: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想办法解决如何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的实际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解释较难理解的“同步、相对静止”等问题,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飞行原理奠定了基础。

] 师:课前播放的歌曲中有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两句歌词是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最好写照。

先判断哪个物体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然后判断第1句以为参照物;第2句以为参照物。

(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

)生:第1句中的竹排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师:那我们选择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呢?生:我们可选择河岸、青山、树木、河水……为参照物。

教:在第2句歌词中,哪个物体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生:青山!师:那我们又要选择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呢?生:这时我们选择竹排、船桨、竹排上的椅子和人……为参照物。

师: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

它是任意选取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

一般的说,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师(出示情景图):请指出下列情景中的参照物生:“小鸟在飞翔”的研究对象是小鸟,参照物是:天空白云、树木、太阳、岸上的人…… 生:“烟囱在冒烟”的研究对象是烟,参照物是烟囱。

生:“树叶在摇摆”的研究对象是树叶,参照物是树。

生:“河水在流动”的研究对象是河水,参照物是河岸、岸上的树和人…… 生:“太阳东升西落”的研究对象是太阳,参照物是地球、地平线、东方、西方…… 师纠正:参照物应该是物体,所以像“地平线、东方、西方”这些方位词一般不用作参照物的选择。

生:“月亮在云中穿行”的研究对象是月亮,参照物是云。

(教师出示浩瀚无际的大海图片)师:为什么船在茫茫大海中经常会迷失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推理得出:因为在茫茫的大海上是找不到合适参照物的,所以很难把握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位置和运动情况。

所以事先不选定合适的参照物是无法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

师:根据参照物的选择而引出的运动和静止相对性,不仅在刚才所讲的飞机加油问题和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等科学方面应用广泛;还可以让你异想天开,把很多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设计情景,充分感知)师;如果你是一位导演,教室是你的摄影棚,你怎么在教室里拍摄电影中的飞翔镜头呢?生:需要投影云向后飘动的大背景;用电扇吹出大风,演员穿上绸衣可显示出迎风起飞的动感…… 师:请你来表演吧。

(生登台表演“迎风飞翔”。

)师:大家有否感到学生乙在飞?(学生鼓掌表示满意!)师:飞过后,你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很爽!因为我飞得比直升机还要快!师:如果让你在不到一平方米的面积里,和平时在平地上跑步一样,真的一直向前跑了1千米,有可能吗?生:在跑步机上就可能完成![教学意图:让学生自导自演“飞翔”镜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精神、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实验。

本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

]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那么多的例子,让我们来轻松一下,一起读一下毛泽东的《七律。

送瘟神》生:送瘟神(毛泽东)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师:其中的一句诗句是这样写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你是如何理解这诗句的?生:我坐在赤道上就可以完成,我选择太阳或者其他行星做为参照物,我虽然坐在赤道上,却和地球一起做自转运动,因为一天地球自转一圈,而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刚好是八万里,所以我可以一点都不累地“坐地日行八万里”![教学意图:通过诵读毛泽东气势磅礴的诗词,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的良好情感。

] 师:咱们再来看一段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动画,地球同步卫星虽然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为什么?生:因为地球的同步卫星同地面上静止不动的人一样,绕地轴转动的速度相同。

生: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 课后反思:1、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通过亲历探究而获得的,但将枯燥的知识讲解转化成一些有趣的活动,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融入精心设计的各类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生动、愉悦、直观的氛围中去体验和感受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其乐融融!另外,我顺应孩子们的需求,在语言、手势、表情等方面都能尽量贴近学生,对于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深受学生们的喜爱!2、优化探究问题的设计:新课标要求从实际情景入手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针对这节课牵涉到的实际情景较多,我在提出问题方面下了大功夫仔细斟酌,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在任务的驱动和问题的激励下,自己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如:从运输机飞得比直升机快的场景上,追问怎么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同快慢和同方向的相对静止的“同步”结论。

诸如此类,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这节课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上课时我的注意力有时会被几个回答流畅的同学吸引,会不自觉地经常提问到他们,其实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还没能跟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大关注面!在实例的挑选上要精炼,宁缺勿滥!在今后的教学上,我希望能从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案例评析反思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