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莆田国际海员培训计划方案
莆田国际海员培训计划方案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海洋运输业已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海员作为海洋运输业的重要一环,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海洋运输业的安全和发展。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提高海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我国必须不断完善海员培训体系,加强海员的培训工作。
莆田是我国南部沿海城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毗邻台湾海峡。
莆田港经济发达,对海洋运输业的需求旺盛。
因此,我们计划开展国际海员培训计划,为莆田港及周边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海员,为海洋运输业服务。
二、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船舶操纵、保养和维修工作的国际海员。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员的英语水平,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相关的专业文献和资料。
2. 增强学员的航海技能,包括海上导航、船舶操纵、船舶维修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3. 提升学员的专业知识,包括海事法规、航海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4. 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适应海洋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5. 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航海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能力。
三、培训内容本培训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英语培训: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培训,旨在提高学员的英语水平,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航海工作和与国际船员进行交流。
2. 专业技能培训:包括船舶操纵、航海导航、船舶维修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学员在船舶操作和维修工作中的能力。
3. 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海事法规、航海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为学员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4. 职业素养培训: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和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学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实习培训:安排学员进行海上实习,亲身参与船舶操作和维修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四、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将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和模拟演练等形式。
海事能力提升方案
海事能力提升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海事行业成为我国外交和商贸活动联系的重要桥梁,海事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然而,目前我国海事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航行安全、海上交通管制、海事维权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水平需要得到提高和完善。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海事能力提升方案。
1. 加强海事安全意识海事工作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海事安全意识,掌握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海上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加强海事安全意识应该是整个海事职业从业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对此,建议加强海事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加强海事文化建设,加大海事安全宣传力度,向社会普及海事安全知识。
2. 推进海事人才培养海事职业需要各类从业人员,如船员、海事调查专家、领航员、海事巡查员等,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需要加强海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议加强相关海事专业的教育培训,建立海事人才库,引进并吸引各类海事人才来我国工作和创新。
3. 打造海事信息化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海事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海事工作效率和海事安全保障的必由之路。
建议加强海事信息化体系建设和应用,包括海事环境监测、海洋数据共享、航运安全监测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海事工作效率,优化海事服务,更好地保障海上交通安全。
4. 加强国际海事交流与合作海事行业涉及到全球各个区域,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加强国际海事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活动,学习先进的海事理论和技术,提升海事工作水平。
同时,加强海事国际标准的建立和推广,促进全球海事安全标准的统一,保障海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5. 支持海事科技创新海事工作是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行业,科技创新能够提高海事工作效率和海事安全保障水平。
建议对海事科技创新进行扶持和支持,加大对海事科技研发的投入,优化海事科技创新环境,鼓励和支持海事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创新性研究和技术创新。
海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实施对策
作者: 张连丰 王迪 付玉慧
作者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6
出版物刊名: 航海教育研究
页码: 62-6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海事管理专业 培养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
摘要:结合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针对海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从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和实验实践条件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提出海事管理专业建设措施: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原则,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海事人才工作计划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海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航运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我国海事人才的素质和竞争力,特制定本工作计划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海事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
2.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海事专业人才。
3. 建立健全海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一)加强海事教育体系建设1. 优化课程设置:结合航运业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提高课程实用性。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海事教育师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二)深化校企合作1.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与航运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项目。
2. 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共享教育资源:与企业共享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 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邀请国际知名海事院校专家来华讲学,交流教育经验。
2. 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国际海事院校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3. 组织学生出国交流: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海事院校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
(四)加强海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1. 设立奖学金:对优秀海事学生给予奖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2.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海事人才培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完善职业发展通道:为海事人才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激发人才工作积极性。
四、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海事人才工作计划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实施阶段:按照工作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评估阶段:定期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五、保障措施1. 政策保障: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海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Navigation Technology)专业代码:081803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专业定位航海技术专业是具有悠久历史、内容丰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应用型本科专业。
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以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理论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航海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海洋运输企事业单位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航海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船舶驾驶和运输管理能力,能在航运企事业单位、政府主管机关和教育培训机构从事船舶驾驶、航运管理、海事管理或教学等工作,能适任现代航运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航海人才。
三、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一)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正确,思想稳定,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社会公德和海员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有奉献航运事业和航运事业发展的意识和精神。
3.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得到创新意识、适应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具有到一线工作的吃苦精神。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海事局要求的身体素质;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和半军事管理,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二)知识要求1.掌握船舶驾驶及运输管理所必需的较为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的科技发展动向。
2.掌握组织船舶安全航行、货物运输、航运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具有海洋环境保护观念。
3.熟悉国际、国家关于船舶驾驶,海洋运输、港口贸易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秀7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秀7篇)篇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一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对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职船舶电气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向国内、外的航运公司就业,担任船舶电子电气员职务,面临着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竞争,学生必须要满足STCW最新公约的任职资格要求和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标准的要求。
船舶电子电气员的前身是船舶电机员,上世纪末STCW公约95修正案取消了对船舶电机员的强制性配置要求,部分航运企业取消了电机员岗位,电机员的工作转由轮机员分担,但部分轮机员由于缺乏电子电气知识和信息技术而不能有效地履行职责,造成部分职能缺位,对船舶的安全营运造成一定的影响。
国际海事组织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于20xx年通过了STCW马尼拉修正案,该修正案明确提出设置船舶电子电气员这一新职务,强调了电子电气员的必要性,并规定了具体的任职要求。
为了履约中国海事管理机构也发布了新的海船船员考试发证规则,制定了船舶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
由于STCW公约95修正案生效后部分航运企业取消了电机员岗位,多数航海类院校基本上都停办了船舶电气专业,我院则由于认识到船舶电气管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而一直保留着该专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专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培养方案不太合理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较大,船员的综合能力比较差。
高职航海类学生的专业思想、业务技能等方面相对较好,是未来中国海员队伍中的主力军,因此基于以上背景,为了培养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电子电气员,实现我国成为船员强国的目标,有必要对高职船舶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优化。
1.高职船舶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1.1 人才培养目标有待重新认识我国的航海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制,虽然高职航海类院校的定位是职业教育很明确,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只有两年半,而培养高级船员的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是相同的,要和本科学生参加同样的资格考试和评估,因此高职航海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还是有点定位不清,尚未形成既有特色又能与普通高等航海教育相互衔接的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实施计划)的制订与管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实施计划)的制订与管理1目的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实施计划)的编制、评审、审批、发布、修订等工作,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实施计划)符合质量要素的要求。
2适用范围2.1航海类全日制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修订过程控制。
2.2船员培训项目培训实施计划的编制与修订过程控制。
3职责3.1学院教务处负责下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原则意见。
3.2专业负责人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培训项目负责人负责培训实施计划的编制。
3.3船员培训中心负责培训实施计划初审、统稿,海事学院分管副院长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初审、统稿和培训实施计划审核。
3.4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评审。
3.5教务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审核,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
3.6海事学院院长负责培训实施计划审批。
3.7教务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布,船员培训中心负责培训实施计划的发布。
4程序4.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4.1.1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校办学定位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和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依据。
4.1.22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要注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理工类专业所占比重应50席以上,非理工类专业在40%以上,以便学生获得充分的职业能力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1.3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每三届全面修订一次,学校也可以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开展修订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在一个培养周期(即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内,一般不得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修改的,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办理。
4.1.4每一次制订前,教务处通过OA系统向海事学院下达《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1.1.15系主任负责根据《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对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任务进行落实。
1.1.6专业负责人牵头成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小组(主要由专业骨干教师和管理级船员经历的人员组成)。
海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
海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任何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事管理也不例外。
海事管理涉及到船舶运营、港口管理、海上安全等多个领域,而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保障海事行业的高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海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挑战海事行业的特殊性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挑战。
首先,海员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海员的招聘和培训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其次,海事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海员需要长时间离家工作,这给家庭和社交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海事行业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都给海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提高海员招聘和培训质量为了解决海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挑战,可以从招聘和培训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加强对海员招聘的筛选和审核,确保招聘到具备良好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海员。
其次,应该加强对海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海员培训中心,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帮助海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可以与相关高校合作,开设海事专业课程,培养更多专业化的海员。
三、关注海员福利和工作环境海员的福利和工作环境对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海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注重关注海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
可以通过提高海员的工资待遇、改善船舶的生活设施、增加休假时间等方式来改善海员的福利。
同时,应该加强对船舶的安全管理,提高海员的工作安全保障。
还可以建立海员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四、加强海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海事管理人才是保障海事行业高效运作的关键。
因此,海事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注重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可以通过制定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此外,可以鼓励海事从业者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海事管理专业(本科)
海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海洋及内河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海洋及内河运输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驾驶、营运管理、港口引航、海事管理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学工作,符合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STCW78/95)和我国船员适任标准要求并取得高级船员适任证书的高级航海技术及管理人才。
基本信息中文名:海事管理专业专业代码:520404专业核心能力:航运企业管理与海事事务处理就业方向:航运企业管理与海事事务处理部门专业概述海事管理简介海事管理是研究辖区海事监管特点,贯彻落实海事法规的专业管理部门,为海事执法类内设部门。
对海事业务进行专业研究、指导、监督和管理,具体承担船舶监督、危险品和防污染管理、船员管理、通航管理、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管理等海事监管业务的专业管理职能和口岸有关管理职能。
海事管理处原则上不直接实施海事具体行政行为(特殊规定的除外)。
海事管理职责1、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国际公约和国内海事法规,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相关海事业务工作规定。
2、根据辖区安全形势,综合分析阶段性海事监管效果,提出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
3、研究、指导和管理通航管理业务,具体负责辖区航道、锚地的设置、规划及相关通航管理规定的制定,助航标志设置、撤除、变更计划和方案的审核,以及水上水下工程规划、评估和建设的论证、竣工验收及会审等相关工作。
4、研究、指导和管理辖区口岸开放相关业务。
5、研究、指导和管理船舶安全检查业务。
6、研究、指导和管理船舶登记和船舶证书、文书办理业务。
7、研究、指导和管理船舶进出港签证和进出口岸查验业务。
8、研究、指导和管理船员考试、评估、发证和跟踪管理业务,具体负责考务工作的组织和对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
9、研究、指导和管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防止船舶污染业务。
10、负责辖区实施《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宣贯、推进和审核管理。
11、组织实施信用监管机制在海事监管业务中的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海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海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项目试点班每年招收70人/年。采取零批次单独招生,根据成绩择优选拔。学制为本科4年,完成学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卓越工程师项目试点班学生中的50%可以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进入研究型工程师培养阶段。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完成学业后授予工学工程硕士学位和准研究工程师资质。
本专业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并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中。研究内容被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课题研究内容作为案例被编入《海事管理学》、《引航原理》、《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等专业教材中。通过项目研究,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更为贴合工程实际,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选题90%来源于生产实际和教师科研课题,由于毕业设计贴近工程实际和学科前沿,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锻炼了工程设计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2007年-2010年,本专业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2篇。
试点班在本科学习的前3年采用“量化考核”与“分级介入”相结合的动态学籍管理模式,以确保学生培养质量。试点班学生的学籍异动在每学年初(9月)完成。试点班学生的学籍异动原则上在海事管理专业范围内进行。根据学生学分及综合考评情况,对试点班学生进行“合格”确认,对学分未达到最低要求的学生实施“淘汰”,编入海事管理专业其它班级完成学习。海事管理专业其它班级的学生,根据自愿申请方式从中择优选拔“介入”试点班。
专业实践教学具有良好平台海事管理专业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建设,已形成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在水上安全工程方面,武汉理工大学主要有两大实验平台,即水上交通系统仿真实验平台和船舶运输综合实验平台。水上交通系统仿真实验平台目前有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NTPRO 4000)、船舶交通服务(VTS)模拟器、船舶轮机仿真模拟器,船舶运动模拟编制软件和视景开发软件、GIS软件开发平台、高性能服务器,以及符合IHO S52,S57标准的电子海图40余套。船舶运输综合实验平台可在船舶性能特别是特种船舶水动力性能、船舶交通流等方面提供实验环境。特别是船舶操纵模拟器有7个可视化视景通道,具有动态、声像功能的270度三维视景空间,利用专门软件开发平台,可仿真不同种类船舶、不同水域航道和港口、码头及各种水工建筑物,可仿真出拟建港航工程水域的通航环境,具有雷达、电子海图、助航仪器、通信系统等组成的综合船桥系统,提供各种风、流、能见度等自然条件下实时综合船舶操作模拟,并能自动记录各有关数据。
关于工程船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工程船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满足工程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船人才培养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工程船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行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从而确保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针对工程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一、行业需求分析工程船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维修、电气控制、水船操纵等能力,因此,工程船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维修技术人才。
工程船的发动机、船体、舵机等机械设备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因此对机械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
2.电气控制技术人才。
工程船上的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开关设备、控制面板等,需要电气控制技术人才进行维护和管理。
3.船舶操纵技术人才。
工程船的操纵需要船长和船员具备一定的操纵技能和相关知识。
4.海事救援技术人才。
工程船中可能会进行海事救援任务,对海事救援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
通过对行业需求的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工程船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着重培养机械维修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船舶操纵技术和海事救援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工程船相关行业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定工程船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具体而言,工程船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掌握。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工程船的相关知识,包括机械维修、电气控制、船舶操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实践技能培养。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船舶操纵设备,具备一定的海事救援技能。
3.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船领域进行相关工作的科研和技术创新。
4.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协同工作,完成工程船相关任务。
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更好地指导工程船人才的培养方案,使之更贴近实际需求。
中国海运人才培养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论文二0一二年十月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国海运人才培养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班姓名:杨俊成指导老师:程海燕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内容摘要:分析近几年国内航运人才的素质以及缺失,结合目前航运高校人才培育制度,总结出现代航运教育出现的6个问题以及四个解决方案目录1.中国航运基础知识 (3)1.1中国航运高校以及培训机构 (3)1.2航运专业分类 (3)2.国内航运人才市场状况 (3)2.1中国航运人才需求的数量 (3)2.2中国航运人才需求的素质 (4)3.中国航运人才教培育特点 (4)3.1教育模式双重性 (4)3.2教育管理的军事性 (4)4. 国际航运人才培育现状与趋势 (5)4.1国际航运人才培育现状 (5)4.1.1教育航海体制 (5)4.1.2 实践教学 (5)4.2国际航运人才培育趋势 (6)4.2.1航海教育国际化 (6)4.2.2航海教育高素质化 (6)4.2.3航海教育现代化 (6)4.2.4航海教育管理规范化 (7)5. 中国航运人才培养面临问题 (7)6.中国航运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8)6.1按照航海国际化公约培育学生 (8)6.2多媒体教学 (8)6.3建立网络平台教学 (8)6.4半军事管理 (9)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国水运人才培养1.中国航运基础知识1.1中国航运高校以及培训机构中国航海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建立一整套海员教育培训规章制度和门类齐全、设备先进的教育机构,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完备的体系,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已得到国际航海界的肯定。
目前,我国航海类专业学历教育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高等航海技术专业学历教育(研究生、本科)、高等航海技术职业教育(大专)、中等航海职业教育(中专)等,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航运人才的层次不断上升,中等航海职业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而高等航海技术教育也愈加收到业界重视,甚至单科性高等航海院校已经向多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如今国内较为代表的院校有如下几所:1.2航运专业分类: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其分为航海学院和轮机学院。
海事初任培训计划方案
海事初任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1. 培养海事人才,提高海事专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增强海事工作的综合素质;2. 严格遵守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船舶和海运作业的安全;3. 掌握海事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全球海事事务的最新发展动态;4. 培养海事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应急处置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对能力。
二、培训内容1. 海事法律法规知识了解关于船舶航行、驾驶、安全等方面的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SOLAS公约》、《MARPOL公约》、《STCW公约》、《COLREG公约》等。
2. 海事安全管理知识掌握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和相关知识,包括事故报告、应急演练、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3. 船舶操作技术学习航海、船舶机械、船舶电气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航行计划制定、船舶操纵、船舶维修等。
4. 海事事故处置掌握海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包括火灾、油污、碰撞等事故的紧急处置和报告程序。
5. 文书管理和沟通技巧学习海事相关文书的撰写和管理,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 知识测试和实操训练安排相关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训练,以检验和巩固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由海事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员担任讲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
2. 实地参观安排参观港口、海事监管机构、船舶公司等相关单位,让学员亲身感受和了解海事工作实际情况。
3. 模拟演练组织海事事故模拟演练和船舶操作实操训练,让学员在真实环境中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四、培训对象1. 新入职海事人员针对刚刚加入海事行业的新员工,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
2. 在职员工对海事行业在职员工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五、培训考核1. 知识测试安排培训结束后的知识测试,考核学员对海事相关法规、安全管理、船舶操作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物流装备安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2、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4、交通运输工程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75、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16、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57、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88、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79、轮机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210、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6二、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11、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112、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613、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6714、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115、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616、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917、机械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831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8919、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9620、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1、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42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102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142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1825、信息与计算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426、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927、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3328、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3829、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330、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831、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5332、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6033、轮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6534、管理科学与工程(经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7035、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7536、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7937、财务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8338、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8739、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9140、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95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41、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2、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643、翻译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培养方案21044、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1545、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2146、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2547、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3148、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3649、交通运输工程(交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4050、交通运输工程(商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4551、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5052、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5553、水利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6154、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6655、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
关于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崛起,海事事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海洋国家,中国的海事事业发展也日益重要。
海事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海事管理人才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一、海事管理人才现状海事管理人才是指在海事行业中,具备海事法律法规知识、船舶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以及海事英语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
目前,我国海事管理人才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海事管理人才的数量还不足。
另一方面,海事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在,我国的海事管理人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海军、海警等军事部门转岗人员这些人员在服役期间,受到了良好的军事训练,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但是,这些人员往往缺乏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海事法律法规知识,需要进行专业培训。
2. 海事院校毕业生海事院校培养的学生,拥有较为全面的海事知识,但是在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需要在实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企业自主培养人才一些大型船企会自主培养海事管理人才,通过内部培训和职业晋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企业往往只会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对于整个行业的人才缺口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4. 海事从业者转岗人员一些从事海事从业的人员,因为工作需要或者个人发展需要,选择了转岗到海事管理领域。
这些人员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但是需要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二、制定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为了提高海事管理人才的水平,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有效的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1. 确定培养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培养的目标。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 培养的人才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专业培训?2. 调查分析需求在确定培养目标之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调查和分析,了解海事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第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1一、专业基本信息1(一)专业名称1(二)招生对象1(三)学制1(四)教育类型和学历层次1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1(一)培养目标1(二)人才规格1三、就业岗位2四、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2(一)职业基本素质2(二)职业基本能力3(三)职业核心能力4(四)职业拓展能力5五、课程体系设计6六、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7(一)通识教育课程7(二)专业平台课程8(三)专业职能课程10(四)专业拓展课程16(五)专项实训课程17七、教学进程表23八、成绩考核和毕业资格与要求24(一)成绩考核25(二)毕业资格与要求25九、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25第二部分人才培养的实施条件与保障27一、人才培养模式27二、人才培养的实施条件27(一)实验实训条件27(二)师资条件36(三)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39(四)数字化教学资源条件39三、教学方法与手段40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41第三部分附件41附件1: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421 调研的目的421.1 调研背景421.2 指导思想421。
3 调研目的432 调研内容433 调研的对象与方法433。
1 航运市场对航海技术人才的需求调研433.2 行业与企业调研433.3 毕业生跟踪调查454 调研数据及分析454。
1 国际航运市场的研究分析454。
2 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研究分析454.3 行业企业调研情况分析474。
3。
1 海运企业调研情况分析474.3.2 长江渡运企业调研情况分析494。
3.3 航务管理单位调研情况分析494。
4 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及分析505 总体结论与建议505.1 航海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需求515。
2 对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515。
2。
1 资格证书要求515.2.2 职业素质要求515。
2。
3 能力拓展要求515。
3 建议515.3.1 课程体系的改革515.3。
2 强化英语教学525.3.3 强化技能训练525.3.4 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525.3。
天津海事大副培训计划
天津海事大副培训计划一、项目背景天津海事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海洋人才的高等学府,其海事大副培训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海事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满足海事行业对优秀大副的需求。
通过该计划的培训,学生将获得良好的海事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胜任国际海上运输和航海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培训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海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2.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航海和海岸作业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海上船舶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的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海事法规和相关国际公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 培养学生具备海事领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培训内容1. 海事基础知识:包括海洋学、气象学、海洋导航、海事力学、海洋生态学等;2. 航海技能培训:包括航海安全、船舶操纵、船舶通信、航海测量、海洋资源开发等;3. 环境保护和海事法规:包括海上污染防治、海事法规守则、国际公约等;4. 船舶管理和运营:包括船舶维护与管理、船舶运行和经营、船舶装备维修等;5. 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包括海事科研、工程设计与实践、海洋资源开发等。
四、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利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实习实训:通过参与海事实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经验;4. 培训辅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
五、培训计划1. 课程设置(1)海事基础知识课程:海洋学、气象学、海洋导航、海事力学、海洋生态学等;(2)航海技能培训课程:航海安全、船舶操纵、船舶通信、航海测量、海洋资源开发等;(3)环境保护和海事法规课程:海上污染防治、海事法规守则、国际公约等;(4)船舶管理和运营课程:船舶维护与管理、船舶运行和经营、船舶装备维修等;(5)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海事科研、工程设计与实践、海洋资源开发等。
2. 时间安排(1)课堂教学:安排每周3天的课程,每天8小时的学习时间;(2)实践操作:安排每周2天的实践操作时间,每天6小时的实践操作时间;(3)实习实训:安排每月进行一次实习实训,为期1周;(4)培训辅导:根据学生需求,随时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专业名称:海洋资源与环境学科门类:理学专业类别:海洋科学类学制: 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大海洋观并系统掌握海洋资源化学、海洋环境科学等专业知识、技能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海洋科学、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的政府职能部门、教学与科研机构以及海洋调查、环境监测、海事、港监、港航、水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检测、管理等工作.三、培养要求及实现矩阵(一)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与公共服务的意识;2.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在海洋科学、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的政府职能部门、教学与科研机构以及海洋调查、环境监测、海事、港监、港航、水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检测、管理等工作.4.了解海洋资源与环境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熟悉国家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有从事检测分析、科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良好素质,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较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行政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能较好地进行科技与文书的写作;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造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四、课程体系拓扑图(要求各专业绘制课程体系拓扑图,说明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撑关系)五、专业核心课程海洋资源模块:海洋学、海洋资源学、海洋生物学、绿色资源化学、海洋调查方法、生物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及应用、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海洋环境模块:海洋环境科学、海洋调查方法、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物理化学、环境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环境工程原理、现代水处理技术、海洋管理学六、毕业和学位要求修满本培养方案前四项规定的 163学分,成绩合格并符合《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专业代码: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专业定位
海事管理专业是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服务于海运行业而设立的综合应用型本科专业。
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以交通运输工程理论和管理科学领域理论为基础,以国际化、综合性为发展方向,培养适应航运企事业单位,熟悉海事管理及船舶与货物经营管理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航运企业,培养具备爱国与敬业精神,具有海事管理、航运管理、船舶与货物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事管理、航运业务、海事法规、货物操作、船舶管理等基本理论,接受航海技术、航运管理实务、货物运营操作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经营管理能力、货物运营调度能力和国际化竞争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航运业务与海事法律,熟悉国际及国家关于水上安全管理、船舶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港口贸易和船舶防污染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船舶管理领域的基础科学理论,熟悉船舶管理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具有海洋环境保护、安全和服务观念,了解相关的科技发展动向。
、货物运营事务处理的相关知识,熟悉处理船、货运营流程,具备船舶、货物调度运营能力。
、船舶经营管理相关知识,熟悉船舶管理技能,具备船舶事务处理及管理能力。
、了解基本的军事和国防知识。
(二)能力要求
、具有船舶营运管理基本技能,了解船舶及主要设备运转原理,熟悉海洋环境保护、船舶及船员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
、具有能在国内外航运企业从事船舶生产管理、船舶营运组织、分析处理船舶运营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有从事货物报关报检、事务处理及航运信息管理能力,熟悉货物损失处理流程,了解评估、定损流程。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具备解决船舶及货物运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专业技能。
、具备较高的公关能力、管理能力、灵活的协调和应变能力。
、具有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图书资料,书写业务函件,并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
、具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三)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正确,思想稳定,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有奉献航运事业及海事管理事业的意识和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得到创新意识、适应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具有到一线工作的吃苦精神。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海事局要求的身体素质;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在航海技术学科知识技能基础上,注重与海运经济及法规、海运安全及管理的结合。
、以现代航运经营管理、海运货物管理、船舶管理等学科为成长点,
、以国际化航运经营管理为核心。
五、学制、授予学位和相近专业
、学制:标准学制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分:本专业学生需修满(第二课堂)学分,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准予毕业。
其中公共基础课学分、学科基础课学分、专业课必修课学分、专业限选课学分、专业任选课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集中实践学分、创新与创业教育学分(创新创业必选课学分、创新创业任选课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学分)。
六、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公共管理
、主要课程
安全管理学、海运业务与海商法、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报关报检业务、国际贸易单证、危险品运输管理、国际商务、国际航运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海事公约。
、课程设置表
.课程体系结构图(拓扑图)
5 / 12
七.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八、各学期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