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事业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转变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演变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之后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是指公共事业机关管理公共事业的职能和功能。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主要有以非盈利性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原则。公共事业管理机构之所以通过做某一类工作或程序,而不是另一类工作工程序来完成管理目标,根本上是由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组织特性决定的。诚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经历了短时间的大幅度进步,可是这其中因为追求效率而产生的许多现实性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现状的探究得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问题,并给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正文】
一、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内容
1、计划职能,就是公共事业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而所谓计划,通常是指合理地选择和确定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办法。
2、组织职能,是指为了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把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监督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权力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主管人员,规定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活动中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3、协调职能,就是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在一定的范围如组织或群体运动中将不同的力量组合起来,是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各个主体功能的有机结合。
4、控制职能,就是按照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指标实现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主要有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和市场化原则。这些原则是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特性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反映着公共事业管理的本质要求。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根本上决定于主体的组织特性,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些职能的内涵不同,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各不相同,但共同构成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完整的功能体系。如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应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回答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政府职能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应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搞好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认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各国政府之间提供服务能力的竞争。因此,我国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也强调,政府必须秉持公仆精神,为人民服务。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的。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让新时期的政府从“管”老百姓转变为通过“管”好社会事务来为老百姓做好服务。
二、转变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性
政府职能虽然经过了多次的转变,但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使现实中还存在很多以前残留的运作和影响。这不仅不利与经济建设发展,也进一步加大了人均收入的差异。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政府管理职能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在的社会。因此,加快职能转变,是我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和方向,现在也到了不得不加快转变的速度的时期,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
三、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变的前提
四、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变的环境
五、公共事业管理转变面临的问题
公共责任机制关注的核心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使得行为主体切实承担应承担的责任。各类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的形式有所不同,但贯穿各种形式中的主线是监督制约机制。可见监督机制对公共事业组织有多么的关键,而就是这样关键的监督机制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对公共事业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对于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腐败对公益机构的侵蚀
中国人的同情心不会弱于外国人,中国很多富人同样也有公益、乐善之心。问题是,不合理的制度妨碍了人们从事公益慈善事业。人们只有捐款、捐物的义务,而很难直接投入公益慈善事业之中。资金、物品只能捐赠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基金会,而这些基金会对捐赠人的责任感缺乏,资金的使用未必完全合乎捐赠人的意思。事实上,这些基金会经常把捐赠资金交给政府,让很多公益慈善捐款变成了对财政的“补贴”。凡此种种做法,不断地侵蚀着公众,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士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尤其是前段时间出现的“郭美美事件”,又将这个问题抛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腐败侵蚀了财物还不算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事侵蚀了人们的公益心,会使人们公益心受打击,从而更为深远的影响公益事业。
第二、公共事业组织所面临的道德危机
与腐败一样令人痛心疾首的事目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道德危机。人们的慈善心可以说是公共事业的关键所在,而公益心的大量缺失及道德滑坡给公益事业带来很大的阻碍。由于多元文化的发展,由于一些不好社会现象的影响,有的人道德滑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道德评价标准失衡。前段时间发生的“彭宇”案就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问题的讨论。遵守社会公德、参与公益事业在一些人眼里变得不值得重视,社会上产生这种错误观念的人不少。一旦社会公德被破坏,必然导致人们行为失范、社会混乱,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老百姓。遵守社会公德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如果认为讲公德吃亏,大家都只顾自己,吃亏的将是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
第三、社会监督薄弱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发发展,各种金融等诈骗案时有发生。这些大案要案之所以能发生,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密不可分的,与我们的制度、教育、监督不力也是密不可分的。从根本上说,案件发生原因是制度缺失和执行不力。由于社会公众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社会监督薄弱,加之银行信息不透明,使银行业不规范操作得以长期存在。
第四、监督组织缺位
捐款是追求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的行为。目前层层“派捐”的方
式就丧失了募捐给人的这样一种精神满足,而且,这样的做法的后果
则是钱的去向并不明朗,也让捐款人不放心。一方面是民间慈善力量
遭受冷遇,另一方面是善款是否合理使用的监管缺位——有业内人士
指出,制度环境的不完善给慈善事业的成长带来了极大制约,打破慈
善事业垄断的关键仍在于立法。
六、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变的趋势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后,国务院颁布的对于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关政策都指导我们,在公共管理领域,需要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国家、社会管理的主体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这方面对我国的发展正好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未来的二三十年,我们可以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立足自身国情,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我国公共管理活动。
第一、促进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导向改革。新的时代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是以市场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府功能定位和功能输出的双市场化。关键就在于合理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能关系,以寻求这三者职能的均衡点,建立起公共服务的多元互补机制:一是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公共物品与服务更有可能受到市场检验。非政府组织、私人公司、不同政府机构都有可能参加到公共物品与服务提供的行列中来,合同出租、公私合作等打破了以往单一政府供应形势,因而公共服务主体更具多元性,而服务形式也更具多样性。二是改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新公共管理背景下,非政府组织以其遍及保健、教育、服务、环保等与民众休戚相关领域的特点而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政府要通过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引导和保护,应放松对非政府组织严格管制,从而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自主管理和能动服务的积极作用。
第二、促进机构设置的扁平化和弹性。当前,改革政府机构,提升政府能力,可考虑运用新公共管理推崇的现代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和再造,具体要求是:首先,压缩垂直式组织机构,使组织结构由传统金字塔型向扁平型方向发展。其次,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和再造。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设立网络“虚拟机构”可以有效缩减政府机构,提高效率和加强整合与互动。再次,在中央与地方机构关系上要合理划分。未来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的调整与改革,应当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