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考试题
《网络传播学概论》样卷

《网络传播学概论》样卷一、名词解释(4个×6分=24分)①、Web2.0 ②、超级链接③、超文本④、URL(统一资源定位器)⑤、自媒体⑥、数字鸿沟⑦、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四大定律之一)⑧、吉尔德定律参考答案:①、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
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②、超级链接是指向互联网上其他网页或位置的路径。
能让受众由一处跳往另一处,受众权力变大,但也戏剧性地使原本可能相互竞争的两个在线服务之间变得界线模糊,网际的传播因此变得似乎既充满相异性又趋于大同。
③、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
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结到其他位置或者文档的连结,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连结所指向的位置。
超文本是多媒介的一个子集,指它有能力使信号成为各种媒介符号属性的综合,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录像等。
超文本能力使互联网同时获得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图片及人际的媒介属性,这是网络内介质泛化的最可感的方面。
④、URL,英语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
例如http:///domain/HXWZ就是一个典型的URL地址。
它是一种易于理解的字符串,用来识别Internet资源的位置,并包括接受它的协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网址,给网际受众以主动性访问的快捷路径。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 )A、20%以下B、15%以下C、5%以下D、10%以下正确答案:C2.传播学内容分析中被分析的内容是( )A、社会上传播的各种信息B、压制方法C、新闻D、文化历史背景正确答案:A3.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反馈机制B、个性化C、整体倾向性D、优势正确答案:C4.传播学诞生于( )A、日本B、中国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5.对于报刊是“直接民主制喉舌”的观点,李普曼的看法是( )A、予以批评B、既不赞同也不反对C、同意D、非常赞同正确答案:A6.媒介中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被称为( )A、特殊媒介B、大众传播媒介C、传播渠道D、普通媒介正确答案:B7.《单面人》的作者是( )A、马尔库塞B、葛兰西C、弗洛姆D、阿道尔诺正确答案:A8.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渠道B、媒介C、媒体D、传媒正确答案:A9.创立系统论的是奥地利科学家( )A、申农B、维纳C、贝塔郎菲D、布里渊正确答案:C10.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总称为( )A、实证方法B、控制实验法C、调查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A11.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单一缺陷的是( )A、拉斯韦尔B、麦克内利C、巴斯D、卢因正确答案:B12.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机,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流传送声音先河的发明家是( )A、摩尔斯B、爱迪生C、贝尔D、马可尼正确答案:C13.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德福勒模式正确答案:A14.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B、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C、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D、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正确答案:C15.所谓符号就是( )A、新闻B、现象C、标志D、信息正确答案:C16.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作了充分肯定的是( )A、“沉默的螺旋”理论B、“上限效果”假说C、“知识沟”理论D、“培养分析”假说正确答案:B17.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是( )A、集权主义理论B、社会责任论C、自由主义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18.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A、人工模拟环境B、实验室环境控制C、实地实验D、实验室控制正确答案:C19.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批判学派、传统学派B、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C、“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D、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正确答案:A20.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内部结构问题B、内部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外部问题正确答案:C21.传播研究中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 )A、社会功能主义B、结构主义C、结构功能主义D、功能分析主义正确答案:C22.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传播层次是( )A、组织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自我传播正确答案:B23.下列对报刊上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强反馈的及时性和传播的互动性B、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C、信息量更加庞大D、有了电子版,就可以取消印刷版了正确答案:D2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热媒介”B、“冷媒介”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D25.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 )A、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B、麻醉精神功能C、授予地位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D26.政治控制主要是( )A、政策控制B、政权控制C、政府控制D、政法控制正确答案:C27.人类传播史的一个里程碑是产生了( )A、劳动B、媒介C、文字D、语言正确答案:C28.“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B、戈夫曼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正确答案:D29.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韦斯B、凯尔曼C、霍夫兰D、卢因正确答案:D30.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B、社会系统模式C、线性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正确答案:C31.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者是( )A、罗杰斯B、拉斯韦尔C、霍夫兰D、哈特曼正确答案:C32.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图像B、文字C、模式D、数理化正确答案:C33.研究战时宣传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李普曼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34.传播控制中包含所有控制形态的是( )A、政治控制B、自我控制C、经济控制D、文化控制正确答案:D35.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B、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C、提供信息D、发挥协调功能正确答案:A36.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A、因变量B、自变量C、无关变量D、实验对象正确答案:C37.“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舆论”的含义是( )A、公众意见B、公共意见C、公开意见D、公正意见正确答案:C38.世界著名的因特网最初是( )A、作为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发展起来的B、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C、作为企业内部通信网发展起来的D、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正确答案:A39.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麦奎尔B、霍夫兰C、霍尔D、马丁正确答案:C40.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压缩技术B、信息化工程C、数据模拟技术D、信息高速公路正确答案:A41.在人类原始、古老的传播手段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渠道是( )A、标石B、口头语言C、烽火信号D、刻木正确答案:B42.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拉氏调查B、竞选调查C、意见领袖调查D、伊里调查正确答案:D43.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消遣、娱乐的工具B、满足信息需要的渠道C、获取知识的工具D、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正确答案:A44.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反馈B、循环C、噪音D、信息正确答案:A45.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戈夫曼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英尼斯正确答案:D46.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 )A、学习层面上的效果、理解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B、社会层面上的效果、政治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层面上的效果C、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社会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正确答案:D47.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向把政治实践归结为( )A、意识形态B、文化批判C、革命斗争D、社会经济正确答案:B48.对传播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学者是( )A、赖利夫妇B、卢因C、拉斯韦尔D、伯洛正确答案:D49.认为大众传播过程反映了“语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的是( )A、“知识沟”假说B、“编码与释码”研究C、“议程设置功能”理论D、“沉默的螺旋”假说正确答案:B50.按照赖利夫妇的观点,单位、学校和社团属于( )A、次属群体B、隶属群体C、基本群体D、关系群体正确答案:A51.发起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的是( )A、中央电视台B、首都新闻学会C、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新闻学会受众调查学术团体正确答案:B52.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等距随机抽样D、整体随机抽样正确答案:C53.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座谈会B、受众来信C、定量化形式D、定性分析正确答案:C54.在大众传播研究中,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方法是( )A、抽样B、问卷C、控制实验D、内容分析正确答案:B55.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 )A、影响源B、组织源C、经济源D、政治源正确答案:A56.大众传播的内容力求( )A、抽象B、深邃C、平易D、刺激正确答案:C57.《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是( )A、尼葛洛庞帝B、比尔·盖茨C、戴尔D、安德鲁·葛鲁夫正确答案:A58.传播学对符号的研究带有( )A、特殊性B、操作性C、普遍性D、一般性正确答案:B59.对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认识连贯论解释又称作( )A、使用与满足论解释B、实用论解释C、“靶子”论解释D、认知不和谐论解释正确答案:D60.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共产主义论B、社会参与论C、使用满足论D、社会责任论正确答案:D61.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使用与满足”研究C、“知识格差”研究D、传播流程研究正确答案:C6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指的是( )A、《社会研究杂志》B、《思想家》C、《启蒙的辩证法》D、《历史与阶级意识》正确答案:D63.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学者是( )A、卢因B、霍夫兰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64.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自由主义理论B、使用与满足论.C、社会责任论D、社会参与论正确答案:A65.与传播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 )A、传播效果B、传播功能C、传播控制D、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66.首次提出一般传播系统模式的是( )A、施拉姆B、维纳C、申农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C67.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媚俗文化B、流行文化C、民间文化D、精英文化正确答案:A68.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指出,在购物、时尚、娱乐等领域,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 )A、政治性B、生活阅历C、社交性D、社会经济地位正确答案:B69.单一实验组的实验逻辑,是把实验对象前后测之间的变化全部归之于( )A、实验刺激B、后测C、前测D、实验效应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关于传统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科学家”B、属于人文科学C、注重如何传播D、围绕传播的规律E、托庇于社会科学正确答案:BCDE2.非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 )A、定额抽样B、雪球抽样C、判断抽样D、调查抽样E、偶遇抽样正确答案:ABCE3.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 )A、多阶段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E、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BCDE4.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 )A、语句分析B、指定分析C、断言分析D、词章分析E、归因分析正确答案:BCE5.目前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哈贝马斯B、马泰拉特C、努登施特伦D、哈默林克E、詹姆斯·哈洛伦正确答案:ABCDE6.短期的非预期效果包括( )A、个人的自发反应B、集合的自发反应C、个人的反应D、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E、社会的反应正确答案:AB7.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A、可纳入使用满足理论B、游戏说C、具有社会协调功能D、多属于工具性的E、分为社会性和自我中心性两大类正确答案:ABDE8.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的构成因素是( )A、物质B、能量C、信息D、新闻E、生物正确答案:ABC9.控制实验法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A、实验观测B、实验室C、实验者D、实验变量E、实验对象正确答案:ACDE10.下列曾对社会系统模式做过贡献的有( )A、施拉姆B、奥斯古德C、赖利夫妇D、德福勒E、马莱茨克正确答案:CE11.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环节( )A、信息B、媒介C、受者D、传者E、效果正确答案:ABCDE12.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 )A、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B、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C、皮下注射论的观点流行D、魔弹论的观点流行E、魔弹论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正确答案:AB13.语言符号的特性是( )A、具有一定模式B、声音和语意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C、不表意D、有声的E、借助感觉器官正确答案:ABD1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 )A、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B、认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营造者C、暗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D、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宏观的、综合的社会效果E、着眼于认知层面正确答案:CDE15.下列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传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B、对个人的信息接收和利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信息传播完全自由D、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造成传播的麻醉功能失调E、信息成为数字化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正确答案:ABE16.在美国,广播收听率调查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有( )A、传播学者的努力B、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C、政府的重视D、广播的普及E、受众的强烈要求正确答案:BD17.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制约传播效果的“条件”有( )A、传播主体B、说服方法C、传播者的主观愿望D、信息内容E、受众属性正确答案:ABCDE18.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B、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D、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E、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正确答案:ADE19.大众传播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事业,其外在标志是( )A、电视的兴起B、通信卫星的问世C、通讯社的产生D、大众报业的兴起E、广播的兴起正确答案:CD20.通过调查,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其中有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和( )A、日常生活的工具B、休憩的手段C、读报本身的目的化D、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E、社会的手段正确答案:ABCDE21.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空间的”媒介的是( )A、印刷媒介B、电视C、羊皮纸D、电话E、石头正确答案:BDE22.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 )A、人口统计学分类法B、打电话的方法C、辅助回忆的方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实地考察法正确答案:BCD23.在我国,已建立网站的广电媒介有中央电视台和( )A、岭南视听信息网B、中国教育电视台C、北京电视台D、西湖明珠电视台E、香港电台正确答案:ABCDE24.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分为的研究层次是(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E、群体传播正确答案:ABCDE25.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 )A、过分偏重微观研究B、过分依赖定量方法C、过分轻视微观研究D、过分依赖定性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正确答案:ABE26.蒂奇诺认为,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有( )A、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B、社交范围的差异C、传播技能上的差异D、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E、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正确答案:ABCDE27.信息高新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是( )A、信息的真实与虚假的界限模糊化B、新闻与广告的界限的模糊化C、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D、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E、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正确答案:CDE28.为了扬长避短,杂志更多的趋向于( )A、传递信息迅速B、图文并茂C、专门化.D、专业化E、满足于不同类型读者的要求和爱好正确答案:BCDE29.下列关于“上限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消除“知识沟”的存在B、“上限”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存在的C、“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D、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上限”是不存在的E、“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可以实现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正确答案:CDE30.数字化技术的功能有( )A、编码B、数据压缩C、存储和传输D、解码E、解压正确答案:ABCDE31.“把关”和新闻要素研究认为,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A、社会文化规范B、历史因素C、时空因素D、媒介所在的城市E、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正确答案:ACE。
传播学概论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B、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C、参与者即传播者D、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正确答案:D2.意见领袖和被影响者保持着( )A、横向传播关系B、外向传播关系C、纵向传播关系D、内向传播关系正确答案:A3.“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什么的有机组成部分?( )A、传播效果研究B、制度分析C、文化指标研究D、讯息系统分析正确答案:C4.被视为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是( )A、《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B、《报刊的四种理论》C、《论出版自由》D、《独立宣言》正确答案:A5.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座谈会B、定性分析C、定量化形式D、受众来信正确答案:C6.大众化报刊面向的读者是( )A、知识分子B、社会精英C、特定的新闻爱好者D、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正确答案:D7.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20年代正确答案:C8.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比喻为“雷达功能”的是( )A、娱乐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协调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正确答案:D9.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B、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C、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正确答案:D10.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是( )A、宏观效果论B、皮下注射论C、微观效果论D、有限效果论正确答案:A11.麦克卢汉认为,在口语传播中( )A、人的视觉功能加强,其他感觉被削弱B、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C、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D、各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正确答案:D12.当代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学科的特征体现在传播学上为( )A、理论先行B、重视实验C、理论实践并重D、引入模式正确答案:D13.在传播控制中,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是( )A、经济控制B、受众控制C、文化控制.D、政治控制正确答案:A14.社会分类论的基础是( )A、心理学B、人类学C、社会学D、政治学正确答案:C15.传播学“登堂人室”的第一步是( )A、对传播过程的研究B、对传播活动的研究C、对传播方法的研究D、对传播现象的研究正确答案:A16.1848年在美国成立的纽约六家报纸联合创办的通讯社叫( )A、港口新闻联合社B、美联社C、合众社D、路透社正确答案:A17.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解释,人们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 )A、人际传播B、内心传播C、大众传播D、组织传播正确答案:C18.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舆论是一种( )A、大众话题B、社会合意C、社会控制的机制D、公众意见正确答案:C19.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人工信息B、实得信息C、先验信息D、潜在信息正确答案:A20.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数学家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 )A、方法论的基本问题B、系统论的基本问题C、信息论的基本问题D、控制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21.“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是指( )A、传播条件B、传播内容C、传播目的D、传播机构正确答案:B22.在大众传播研究中,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方法是( )A、控制实验B、内容分析C、问卷D、抽样正确答案:C23.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者的意识和心态进行调查的是( )A、武汉大学舆论研究所B、北京大学舆论研究所C、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复旦大学舆论研究所正确答案:C24.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受众B、传播渠道C、传播效果D、传播内容正确答案:B25.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申农—韦弗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D、德福勒模式正确答案:C26.为了克服由于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所造成的西方民主制的危机,李普曼的设想是建立( )A、全球化的网络媒体B、对事实负固定责任的组织C、新大众传播媒介国有化D、新闻检查机构正确答案:B27.对传播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学者是( )A、卢因B、伯洛C、拉斯韦尔D、赖利夫妇正确答案:B28.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德福勒B、维纳C、申农D、香农正确答案:B29.“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分支理论B、宏观理论C、微观理论D、实用理论正确答案:B30.“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 )A、群众的喉舌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C、权力的工具D、“镜子”式的反映正确答案:B31.最先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的是( )A、韦伯B、李普曼C、麦奎尔D、诺依曼正确答案:D32.罗杰斯认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是( )A、两级的B、N级的C、多级的D、一级的正确答案:D33.对传播媒介而言自我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者的控制,它是(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自内而外D、自外而内正确答案:C34.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要求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数据的方法叫( )A、面对面调查法B、日记法C、电话询问法D、仪器记录法正确答案:A35.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温达尔B、李普曼C、韦伯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C36.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噪音B、反馈C、信息D、循环正确答案:B37.为传播学贡献一张“蓝图”,或者说一个“脚手架”的模式是( )A、5W模式B、系统论模式C、控制论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正确答案:A38.对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的是( )A、卡兹B、莫斯考维西C、池田谦一D、马丁正确答案:B39.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A、麻醉精神功能B、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C、授予地位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D40.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社会系统模式D、线性模式正确答案:D41.传播功能中可以造成媒介人物的功能是( )A、麻醉精神的功能B、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C、社会整合功能D、授予地位的功能正确答案:D42.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B、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C、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D、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正确答案:A43.狭义的人际传播亦称( )A、亲身传播B、亲属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正确答案:A44.大众传播的内容力求( )A、平易B、抽象C、深邃正确答案:A45.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B、提供信息C、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D、发挥协调功能正确答案:C46.读者概况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法B、辅助回忆的方法C、人口统计学分类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C47.人类最原始的信息表现形式是( )A、图像B、符号C、语言D、文字正确答案:C48.施拉姆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A、《传播与说服》B、《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C、《大众传播学》D、《人民的选择》正确答案:C49.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实用论B、可获得性(易得性)论C、认识连贯论D、使用与满足论正确答案:B50.传播学对符号的研究带有( )B、特殊性C、普遍性D、操作性正确答案:D51.194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施拉姆C、李普曼D、霍夫兰正确答案:A52.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 )A、选择性机制B、沉默的螺旋机制C、议程设置机制D、拟态环境的机制正确答案:B53.1952年在其著作中曾对“内容分析”下过一个经典性定义的是( )A、希尔泰兹B、施拉姆C、贝雷尔森D、麦克法考尔正确答案:C54.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知识格差”研究B、传播流程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正确答案:A55.下列为隐功能的是( )A、娱乐功能B、传递文化C、形成“脑海图景”D、监测功能正确答案:C56.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 )A、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一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B、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多学科理论探索C、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多学科理论探索D、多学科理论探索——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正确答案:A57.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A、因变量B、实验对象C、无关变量D、自变量正确答案:C58.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的地方是( )A、纽约B、匹兹堡C、伦敦D、威尼斯正确答案:B59.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外部结构问题B、外部问题C、内部问题D、内部结构问题正确答案:A60.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人物是( )A、霍克海默B、卢卡奇C、霍夫兰D、葛兰西正确答案:A61.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模式研究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 )A、构架问题B、条件问题C、要素问题D、方向问题正确答案:C62.麦克卢汉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是( )A、人际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网络传播时期B、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C、口头传播时期,组织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D、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正确答案:D63.关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B、前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C、后者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来D、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正确答案:D64.1850年在德国创办的新闻通讯社叫( )A、德新社B、路透社C、港口新闻联合社D、合众社正确答案:B65.就文化体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是( )A、大众文化B、娱乐文化C、平民文化D、弱势文化正确答案:A66.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具备不同的特点。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试题与答案

绝密★启用前网络传播试题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目前网络广告中最常见的形式有:()。
A、弹出式窗口B、文字链接C、电子邮件D、网上购物E、专栏赞助2、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要点是()。
A、文章宜短B、段落宜短C、句子宜短D、文字朴实直白E、具有“可扫描性”3、网络中三个层面的“把关人”有()。
A、政府把关B、网站把关C、网民自我把关D、意见领袖把关E、学生把关4、网络新闻专题的类型有()。
A、采访型专题与编辑型专题B、网民专题C、全面集纳型专题与结构化解读型专题D、动态型专题与静态型专题E、事件性专题与非事件性专题5、网络传播的特性有()。
A、传播更新速度慢B、信息量大,内容丰富C、全球性和跨文化性D、检索便捷E、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网络中的组织传播方式的是内联网、。
2、超文本结构的网络新闻写作建立在核心技术思想之上。
3、电脑游戏是网络传播中的形式。
4、是互联网的雏形,1969诞生于美国。
5、所谓4P’S策略,即产品、价格、渠道和。
6、网络社区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圈”式结构和。
7、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分别是:传统媒体网站、、网民。
8、网络舆论的主要作用:意愿声张、、行为导向、社会监督、情绪宣泄。
9、组织子域名:com是商业机构 , 是教育机构。
10、网络受众的总特征有:个体性、、虚拟性、自主性、参与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网络公关:2、搜索引擎:3、微博:4、大众传播:5、匿名心理:四、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分,共30分)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哪几部分?2、网站传播特点是什么?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什么?4、记者微博的功能有哪些?5、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述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及局限。
2、试比较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BCDE2、ABCDE3、ABC4、ACDE5、BCDE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互联网2、www3、大众文化4、阿帕网5、促销6、“链”式结构7、商业新闻网站 8、意见整合 9、edu 10、社会性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网络公关:网络共关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借助互联网等数字交互式媒体等传播、沟通手段,实现公关目标、影响公众的行为。
网络传播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网络传播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网络传播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网络传播中,以下哪项不是网络传播的特点?- A. 互动性- B. 匿名性- C. 单向性- D. 即时性2. 网络传播理论中,"六度分隔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B. 马歇尔·麦克卢汉- C. 埃弗雷特·罗杰斯- D. 乔治·霍姆斯3. 在网络传播中,"病毒式营销"主要依赖于哪种传播机制? - A. 广告- B. 口碑- C. 内容分享- D. 付费推广4. 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茧房"现象,主要反映了哪种心理效应? - A. 选择性暴露- B. 群体思维- C. 社会认同- D. 认知失调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用于解释网络传播现象的?- A. 传播效果理论- B. 传播流理论- C. 传播模型理论- D. 传播媒介理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网络传播中的“长尾理论”及其对现代商业的影响。
2. 描述“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3. 解释“数字鸿沟”现象,并讨论其对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传播中的“回音室效应”及其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2. 论述“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公众网络素养的策略。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分析以下案例:某社交媒体平台上,一则关于健康饮食的谣言迅速传播,导致大量用户改变饮食习惯。
请从网络传播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条理分明。
祝考试顺利!。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网络传播概论2

一、单选题1.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是指()A.RSSB.SNSC.VblogD.Wiki2.与传统媒介的受众不同,网络传播的受者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与旁观者,他们更多地加入到传播过程中,提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可以对传播的内容提出看法和评论,并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放到网上传播。
参与性使得受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媒体的议程设置.指的是()A.匿名心理B.角色扮演心理C.共享心理D.分享心理3.在传播学研究中,问卷制作的原则之一是将调查对象容易拒绝回答的问题,尽可能设在()位置。
A.前面B.后面C.居中D.指定4.所有页面具有同等的地位,用户的浏览过程是从一个页面到另一个页面的水平流动。
指的是网站的()A.网状结构B.多层次结构C.层次树D.线形5.中国网民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不包括()A.中国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上网费用上升B.电脑及其他上网设备日趋便宜C.电信业迅速发展D.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普及6.5W模式属于下面哪种传播模式()A.单向传播模式B.双向传播模式C.互动传播模式D.循环模式7.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因而也提供了更为畅通的渠道。
执行的是()A.监视环境B.决策参与C.文化传承D.教育8.信息社会又称()A.工业社会B.知识密集型产业C.后工业社会D.劳动密集型产业9.一切网络行为必须服从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
指的是()A.全民原则B.兼容原则C.互惠原则D.自由原则10.1、无限性.().差异性.相关性.影响性是()的特征A.开放性、大众传播B.开放性、传播环境C.直接性、大众传播D.相似性、传播环境11.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A.综合型只是为主B.某一集团为主C.知识分子为主D.单一型为主12.及时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重要事件和最新变化的功能,被认为是大众传播媒介最基本的功能。
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而传统传媒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则大大增强了自己监视环境的功能。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附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的是( )A、培养分析B、知识沟理论C、议程设置功能D、沉默的螺旋正确答案:A2.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B、“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C、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D、批判学派、传统学派正确答案:D3.我国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于( )A、1993年B、1992年C、1991年D、1994年正确答案:D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着眼点是效果形成过程中的( )A、认知阶段B、情感阶段C、态度阶段D、行动阶段正确答案:A5.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英尼斯B、麦克卢汉C、梅罗维茨D、戈夫曼正确答案:A6.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界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反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来,这是大众传播的( )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整合功能C、娱乐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B7.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脱离部落文化阶段”,指的是( )A、口头传播时期B、文字印刷传播时期C、“地球村”来临时期D、电子传播时期正确答案:B8.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是( )A、宏观效果论B、有限效果论C、微观效果论D、皮下注射论正确答案:A9.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10.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伊里调查B、竞选调查C、意见领袖调查D、拉氏调查正确答案:A11.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的地方是( )A、纽约B、匹兹堡C、伦敦D、威尼斯正确答案:B12.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默顿B、帕森斯C、拉斯韦尔D、赖特正确答案:D13.最先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的是( )A、麦奎尔B、李普曼C、诺依曼D、韦伯正确答案:C14.霍夫兰等人提出了( )A、意见领袖的概念B、结晶效果的概念C、两级传播的概念D、可信性效果的概念正确答案:D15.随着文字的产生,特别是15世纪中期印刷机的出现,人类的视听两种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的主要通道是( )A、感觉通道B、视觉通道C、触觉通道D、听觉通道正确答案:B16.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A、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B、以政论为主C、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D、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正确答案:B17.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学者是( )A、贝·雷尔森B、竹内郁郎C、艾宾豪斯D、饱户弘正确答案:A18.施拉姆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A、《传播与说服》B、《人民的选择》C、《大众传播学》D、《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正确答案:C19.传播信息的载体是( )A、归因分析B、文字符号C、指定分析D、断言分析正确答案:B20.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单一缺陷的是( )A、卢因B、拉斯韦尔C、巴斯D、麦克内利正确答案:D21.被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B、雪球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22.着重强调个人心理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化论C、社会关系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A23.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的著名学者是( )A、戈尔丁B、霍夫兰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24.社会分类论的基础是( )A、政治学B、心理学C、人类学D、社会学正确答案:D2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影响和制约舆论是通过营造( )A、议程设置B、意见环境C、两级传播D、意见领袖正确答案:B26.对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的是( )A、马丁B、卡兹C、莫斯考维西D、池田谦一正确答案:C27.首先创办“便士报”的国家是( )A、意大利B、英国C、美国D、法国正确答案:C28.具有很强的研究控制目的色彩的实验环境通常被称为( )A、实地实验B、研究变量控制C、实验室控制D、人工模拟环境正确答案:D29.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的传播技巧,称为( )A、两面提示B、一面提示C、多面提示D、诉诸理性正确答案:B30.一切研究的基础是( )A、实践B、描述C、归纳D、分析正确答案:B31.一般认为,新闻属于( )A、教育性信息B、维持性信息C、刺激性信息D、复原性信息正确答案:B32.与“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受众观相似的是( )A、魔弹论B、“编码与释码”研究C、“使用与满足”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正确答案:A33.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B、抽样调查法C、内容分析法D、问卷调查法正确答案:B34.“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 )A、认知层面B、行动层面C、理解层面D、心理和态度层面正确答案:A35.创立二级传播理论、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的传播学奠基人是( )A、卡尔·霍夫兰B、库尔特·卢因C、保罗·拉扎斯菲尔德D、韦尔伯·施拉姆正确答案:C36.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突出热点是( )A、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B、重视使用与满足论的研究C、探讨传播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D、批判“魔弹论”正确答案:C37.在1972年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的理论假说的是美国传播学家肖和( )A、拉姆斯丁B、罗杰斯C、麦奎尔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D38.内容分析的对象性特征是( )A、客观性B、显性内容C、系统性D、定量性正确答案:B39.维纳把信息分为( )A、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B、新闻信息、教育信息C、新闻与非新闻D、语言信息和符号信息正确答案:A40.读者概况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辅助回忆的方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B41.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图像B、数理化C、模式D、文字正确答案:C42.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施拉姆B、康德C、申农D、维纳正确答案:D43.讯息的不一致性产生的过程是( )A、表述—理解B、编码—译码C、输入—输出D、发射—接收正确答案:D44.下列木属于大众传播中反馈的特点的是( )A、直接性B、延迟性C、累积性D、代表性正确答案:A45.下列不是噪音的是( )A、读者逆反心理B、报纸排印错误C、读者思想不集中D、读者理解偏差正确答案:D46.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叫( )A、短期的预期效果B、长期的预期效果C、长期的非预期效果D、消极效果正确答案:C47.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 )A、15%以下B、5%以下C、20%以下D、10%以下正确答案:B48.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研究传播功能所提出的学说是( )A、使用满足说B、工具说C、游戏说D、社交性说正确答案:C49.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德福勒模式B、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拉斯韦尔模式正确答案:B50.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外部问题B、内部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内部结构问题正确答案:C51.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信息化工程B、数据模拟技术C、数据压缩技术D、信息高速公路正确答案:C52.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指导性信息B、复原性信息C、说服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正确答案:B53.对传播媒介而言经济控制是一种来自经济基础的控制,它是( )A、自下而上B、自外而内C、自内而外D、自上而下正确答案:A54.建筑、通信、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可以构成( )A、网络通信B、虚拟现实C、智能大厦D、信息化工程正确答案:C55.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有效性B、普遍性C、抽象性D、指说性正确答案:D56.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模式研究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 )A、方向问题B、条件问题C、要素问题D、构架问题正确答案:C57.意见领袖的最早提出者是( )A、沃卡尔特B、拉扎斯菲尔德C、饱户弘D、贾尼斯正确答案:B58.在拉斯韦尔模式中具备较强不确定性的环节是( )A、受者B、媒介C、传者D、效果正确答案:D59.麦奎尔增加的“动员功能”可以归为( )A、社会协调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娱乐功能正确答案:A60.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进行了调查的学者是( )A、贝雷尔森B、卡兹C、贾尼斯D、赫尔卓格正确答案:D61.“培养”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诺依曼C、格伯纳D、卡兹正确答案:C62.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霍夫兰B、麦奎尔C、马丁D、霍尔正确答案:D63.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都具有( )A、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和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特点B、选择性C、保存性D、价格低廉的特性正确答案:A6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热媒介”B、“媒介即讯息”C、“冷媒介”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B65.机能理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费斯汀格有关态度改变的( )A、二级传播理论B、沉默的螺旋理论C、劝服有效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正确答案:D66.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 )A、经济源B、组织源C、政治源D、影响源正确答案:D67.1865年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谷登堡B、爱迪生C、摩尔斯D、马克斯韦尔正确答案:D68.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第一次合作发生在( )A、伯明翰大学B、法兰克福大学C、累斯特大学D、哥伦比亚大学正确答案:D69.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传播学者是( )A、拉森B、霍夫兰C、施拉姆D、丹斯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构成“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命题有( )A、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B、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C、“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D、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E、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正确答案:ADE2.下列属于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有( )A、选择性接触B、选择性记忆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反馈E、选择性回忆正确答案:ABC3.从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传播效果可分为( )A、积极效果B、短期效果C、非预期效果D、逆反效果E、预期效果正确答案:CE4.一面提示法的优点是( )A、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B、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C、简洁易懂D、论旨明快E、给人一种公平感正确答案:ACD5.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是:大众传播媒介都具有( )A、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特点B、价格低廉的特性C、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的特点D、选择性E、保存性正确答案:AC6.目前世界各国与大众传播有关的法律包括( )A、广告管理法B、诽谤罪法C、许可证申请法D、图书出版法E、反垄断法正确答案:ABCDE7.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英尼斯媒介理论的是( )A、传播媒介的偏倚性B、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C、情境决定论D、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E、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AB8.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理论主要有( )A、常识理论B、社会科学理论C、议程设置理论D、现场理论E、培养理论正确答案:ABD9.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加入并突出了“噪音”B、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C、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D、变“单向直线式”为“双向循环式”E、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思想正确答案:BD10.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请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可称为( )A、当面访问法B、仪器记录法C、亲身询问法D、电话询问法E、面对面调查法正确答案:ACE11.下列属于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著作的是( )A、《帝国与传播》B、《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C、《谷登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D、《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E、《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CDE12.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传统方法有( )A、受众来访B、召开座谈会C、听众来电D、观众来信E、读者来信正确答案:ABCDE13.下列关于“培养”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媒介提供给人们的只是“象征性现实”B、认为一般受众不可能对媒介内容中的虚构成分做出判断C、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D、它的基本观点是强调社会成员的“共识”E、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答案:ABCDE14.麦克卢汉划分“冷”“热”媒介的依据是( )A、信息的清晰度B、信息接受者想像力的发挥程度C、信息的明确度D、信息流量的大小E、信息接受者的参与程度正确答案:ABCE15.诺依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状况的主要信息源有( )A、大众传播B、自己的配偶C、学校的教师D、把关人E、所处的群体正确答案:AE16.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首次合作时双方的代表人物是( )A、勋伯格B、霍克海默C、拉扎斯菲尔德D、卢因E、阿道尔诺正确答案:CE17.从德国前往美国从事过传播研究的是( )A、卢因B、拉扎斯菲尔德C、阿道尔诺D、马尔库塞E、霍克海默正确答案:ABCD18.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B、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C、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D、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E、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正确答案:ABE19.20世纪以来,与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变化密切关联的有( )A、时代演进B、研究视角C、媒介环境D、研究方法E、研究成果正确答案:ABCD20.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 )A、日记兼仪器记录法B、仪器记录法C、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D、电话询问法E、面对面调查法正确答案:ABCDE21.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的研究层次是( )A、模式B、微观研究C、理论D、宏观研究E、研究方法正确答案:ACE22.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对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研究所体现的方面是( )A、个人功能的“游戏说”B、娱乐功能C、与社会整合的功能D、发展个性的功能E、信息功能正确答案:BCDE23.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是( )A、垄断企业B、新闻媒介C、政府机构D、各社会团体E、个人正确答案:AC24.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冷媒介和热媒介E、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CDE25.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 )A、邮寄问卷的方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打电话的方法D、辅助回忆的方法E、实地考察法正确答案:ACD26.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是重要的( )A、理论源B、经济源C、信息源D、关系源E、影响源正确答案:CE27.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A、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B、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C、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的关注D、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E、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正确答案:ABCE28.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 )A、过分偏重微观研究B、过分轻视微观研究C、过分依赖定性方法D、过分依赖定量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正确答案:ADE29.两面提示法的优点是( )A、给人一种公平感B、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C、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D、论旨明快E、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正确答案:ABE30.符号可以表示信号所无法表示的抽象概念,用以表述事物的( )A、范畴B、标志C、用途D、性质E、特征正确答案:ADE31.布雷多克把5W模式变成7w模式添加的环节是( )A、动机B、情境C、信源D、噪音E、信宿正确答案:AB。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试题答案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即时性B. 互动性C. 单向性D. 广泛性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网络传播的媒介形式?A. 社交媒体B. 新闻网站C. 电视广播D. 论坛答案:C3. 网络传播中的“病毒式营销”主要依赖于:A. 广告投放B. 用户口碑C. 搜索引擎优化D. 政府法规答案:B4.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哪些影响?A. 传统媒体的消亡B.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C. 传统媒体的单一化D. 传统媒体的价格上涨答案:B5. 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茧房”现象是指:A. 用户只接触单一类型的信息B. 用户在网络中建立私人空间C. 用户对信息的过度依赖D. 用户在网络中形成封闭的社交圈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网络传播的优势和劣势。
网络传播的优势包括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成本相对较低。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获取信息,与全球的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同时,网络传播的门槛较低,个人和组织都可以轻易地发布信息。
然而,网络传播也存在一些劣势,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传播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和误导。
此外,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匿名性也可能导致网络暴力和隐私泄露等问题。
2. 网络传播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网络传播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
其次,网络传播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和观念能够快速交流和融合。
再次,网络传播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电子商务的兴起、在线教育的普及等。
最后,网络传播还影响了政治参与和社会运动的形式,如通过网络进行的公共讨论和社会动员。
3. 请解释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是由麦克库姆斯和肖提出的,主要指媒体通过反复报道某些话题或事件,影响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在网络传播中,这一理论同样适用。
智慧树知到《网络传播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网络传播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在当今形势下,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主流的传播媒介。
A.对B.错答案:对第一章1、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A.对B.错答案:对2、人们在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中的共识包括:A.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B.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C.认为应当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D.要方便网友们在网上分享信息答案: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3、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包括:A.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B.碎片化信息成为主流C.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D.主角是运营者,而不是网站的用户答案: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4、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信息存储的位置,而不是信息本身,这也被称为A.谷歌效应B.马太效应C.茧房效应D.木桶效应答案:谷歌效应5、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激活的()网络的规模A.大众传播B.组织传播C.人际传播D.群体传播答案:人际传播6、WEB2.0时代的特征是:A.每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B.关系成为传播渠道C.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D.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答案:每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关系成为传播渠道,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7、媒介融合包括:A.技术融合B.业务融合C.平台与市场融合D.机构融合E:产业融合答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产业融合8、场景变量指的是不同场景下人们的特定需求,以及相关行为方式A.对B.错答案:对9、万物互联时代,新闻生产空间从“媒体空间”向“现场空间”的迁移,这带来了哪些现象()A.原生态直播B.自媒体直播C.卷入式体验D.专业性传播答案:原生态直播,自媒体直播,卷入式体验10、智能化媒体的技术基础包括:A.语音交互技术B.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C.面部识别交互技术D.视线交互技术E:3D打印技术答案:语音交互技术,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面部识别交互技术,视线交互技术第二章1、关于网络技术进步的速度与进程,有人用互联网三定律来概括:A.摩尔定律B.大数定律C.吉尔德定律D.梅特卡夫定律E:150定律答案: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2、作为媒介的互联网的复合性还体现为“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的统一性上。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李普曼认为现代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个由大众传媒构筑的()A、社会环境B、直接环境C、虚拟环境D、真实环境2、拉斯韦尔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A、对谁B、说什么C、取得什么效果D、通过什么渠道3、托尔曼认为人类的说话只不过是一种()A、游戏B、交际C、工具D、消遣4、一般认为,传播学的萌芽出现在()A、19世纪中叶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20年代5、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新闻系主任布莱尔认为,新闻系学生上的新闻学课程,应占其所有课程的()A、25%B、40%C、75%D、90%6、拉斯韦尔研究的宣传主要是()A、宗教宣传B、战争宣传C、广告宣传D、商业宣传7、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A、语言的形成B、电子技术的进步C、文字的诞生D、印刷技术的发明8、下列媒介中属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热媒介”的是()A、电影B、电视C、电话D、交谈9、打破传者主导的传播模式,使传受关系产生质的变化的是()A、文字传播B、印刷传播C、电子传播D、网络传播10、在美国,大众传媒被称为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A、调查权B、监督权C、“第四权力”D、“无冕之王”11、1644年出版的《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A、洛克B、弥尔顿C、约翰•密尔D、托马斯•杰弗逊12、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又名哈钦斯委员会)1947年提交的一份报告,在社会责任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份报告叫()A、《论自由》B、《权力的媒介》C、《报刊的四种理论》D、《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13、本杰明•戴伊1833年创办的世界上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报纸是()A、《世界报》B、《世界新闻报》C、《新闻报》D、《纽约太阳报》14、约翰·梅里尔等认为,人类文化发展史如果按传统方式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网络传播概论试题答案

网络传播概论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斯塔尔报告1998年,美国独立检查官斯塔尔调查克林顿时间的报告在网上公布,我们统称为斯塔尔报告,这一案,现在已被称为是网络传播历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有史以来人们第一次不是通过电视,电台或者报纸,而是通过网络率先了解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详情。
OSI参考模型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一个分委会专门研究网络体系结构,并于1984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这一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 模型定义了连接异种计算机的主体结构,从而解决了不同类型网络互联时的兼容问题,被公认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并为普及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域名系统在INTERNET里,人们喜欢用具有一定意义的字符串(英文,数字)来标识自己的计算机,因为这比IP好记,为了避免重复,人们采取在主机名后加后缀名的办法,这个后缀名就称为域名,用来标识主机的区域位置,域名具有一定的区域层次隶属关系,一般结构形式为“区域层次名。
机构名。
国别名” Internet协会规定结构性域名有七类,分别是:Com 商业机构组织 edu 教育机构组织Int 国际机构组织 gov 政府机构组织Mil 军事结构组织 net 网络结构组织Org 非赢利机构组织DNS服务器提供主机域名与IP地址之间相互转化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叫DNS服务器,解析过程大致如下:(1) DNS客户向本地的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2) 如果该DNS本身有客户所需要的数据,直接返回给客户,如果没有,则与其他域名服务器联系,从其他服务器获得信息,再返回给客户 (3) 如果本地的DNS服务器查询了所有其他的域名服务器,仍未获得客户所需要的信息,则返回“找不到”或错误信息给请求方内联网内联网是在一个组织特别是企业内部使用的网络技术,它以通信和信息访问的方式,帮助组织成员实现组织内的传播。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媒体B、传媒C、媒介D、渠道正确答案:D2.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 )A、社会合意B、大众话题C、媒介议题D、公众意见正确答案:A3.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 )A、唯意志论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技术决定论观点D、本能论观点正确答案:A4.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A、社会关系论B、社会结构论C、个人差异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A5.传播学逐渐形成一门具有多科性、集纳型特征的边缘学科,并逐步得到整理和系统化,是在20世纪( )A、20年代B、30年代C、50年代D、40年代正确答案:D6.决定受众是众多的而不是寥寥无几的大众传播的特性是( )A、混杂性B、广泛性C、分散性D、隐匿性正确答案:B7.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噪音B、信息C、反馈D、循环正确答案:C8.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的基本观点是( )A、媒介是不独立的B、媒介是第四权力C、观点的自由市场D、提出社会责任理论正确答案:A9.传播学诞生于( )A、中国B、英国C、日本D、美国正确答案:D10.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C、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正确答案:A11.赖利夫妇模式中的次属群体指( )A、基本群体B、社会结构C、社会总系统D、初级群体正确答案:B12.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观的“主流”的过程中,作用尤其强大的是( )A、电视B、图书C、广播D、报纸正确答案:A13.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48年B、1940年C、1943年D、1983年正确答案:A14.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实得信息B、潜在信息C、人工信息D、先验信息正确答案:C15.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申农—韦弗模式B、德福勒模式C、拉斯韦尔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正确答案:D16.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全球一村C、媒介即讯息D、冷、热媒介之分正确答案:C17.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整体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18.控制分析的研究是针对( )A、社会B、受众C、传播者D、政府正确答案:C19.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B、申农C、维纳D、施拉姆正确答案:C20.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被用于( )A、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B、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C、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D、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正确答案:D21.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B、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C、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D、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正确答案:B22.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具备不同的特点。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填空10*2 名词解释4*5 简答题6*8 材料分析题1*12)共学12章第一章名词解释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有,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学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第五,传播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
我们研究传播时,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
简答题信息系统=传播系统=社会传播分为种个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第二章1.人类传播发展的七座里程碑:1 语言的出现 2文字的创造3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和xx技术的发明 5摄影术与电影技术的发明 6广播和电视技术的发明 7电脑技术的发明电子网络上一层的局限性是下一层出现的原因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其直接作用就是在于使文字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每日纪闻——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第三章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信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的特点:1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的 2在形式上独立存在,它虽然和指称的对象事物或意义密不可分,但毕竟又是不同的两个事物 3编码和译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符号的基本功能:1表述和理解功能 2传达功能 3思考功能象征性互动理论(G.H米德)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网络传播概论总复习第一章:网络传播的基础技术第二章网络信息的制作与发布1、作为一种媒介,网络发展经历了三阶段:1、阿帕网(APPAnet)时期(1969-1986);2、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时期(1986-1995);3、国际互联网(Internet)时期(1996-至今)2、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
互联网的结构:集中型------安全分散型------可靠分布型------去中心化3、互联网对人类最大贡献:扁平式(扁平化造成互联网“无中心”和“去中心化”)4、万维网和internet的关系:万维网只是internet提供的一种服务,internet 包含万维网。
5、IP与域名的区别:1)IP地址:为标识Internet上主机位置而设置的,具有唯一确定性。
2)目前IP地址有32位二进制数组成。
3)域名地址:字符型地址,与IP地址一一对应,可重名。
6、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类型:局域网与广域网、有线网与无线网、互联网7、媒介与媒体:1)媒介:传播的介质、通道或载体(报纸、广播、电视)。
2)媒体:从事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或实体(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等)。
8、解释网络是第四媒介:网络是前三者(报纸广播电视)的集大成者,与前三者并不并列,以时间角度看可以作为第四媒介。
9、因特网在中国:1994年4月28日,中国正式联入因特网。
第一阶段,单一的电子邮件连接阶段(1986-1993)第二阶段,基于TCP/IP协议的全功能连接阶段(1994-现在)1987年9月20日22时55分,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四大互联网络1).中国科学技术网络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4).中国金桥信息网10、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 1969诞生于美国互联网技术核心:无中心、分布式结构,分布式结构使得网络中得任意节点被破坏之后都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之间的通信。
网络传播概论试题答案

网络传播概论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斯塔尔报告1998年,美国独立检查官斯塔尔调查克林顿时间的报告在网上公布,我们统称为斯塔尔报告,这一案,现在已被称为是网络传播历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有史以来人们第一次不是通过电视,电台或者报纸,而是通过网络率先了解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详情。
OSI参考模型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一个分委会专门研究网络体系结构,并于1984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这一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 模型定义了连接异种计算机的主体结构,从而解决了不同类型网络互联时的兼容问题,被公认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并为普及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域名系统在INTERNET里,人们喜欢用具有一定意义的字符串(英文,数字)来标识自己的计算机,因为这比IP好记,为了避免重复,人们采取在主机名后加后缀名的办法,这个后缀名就称为域名,用来标识主机的区域位置,域名具有一定的区域层次隶属关系,一般结构形式为“区域层次名。
机构名。
国别名” Internet协会规定结构性域名有七类,分别是:Com 商业机构组织 edu 教育机构组织Int 国际机构组织 gov 政府机构组织Mil 军事结构组织 net 网络结构组织Org 非赢利机构组织DNS服务器提供主机域名与IP地址之间相互转化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叫DNS服务器,解析过程大致如下:(1) DNS客户向本地的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2) 如果该DNS本身有客户所需要的数据,直接返回给客户,如果没有,则与其他域名服务器联系,从其他服务器获得信息,再返回给客户 (3) 如果本地的DNS服务器查询了所有其他的域名服务器,仍未获得客户所需要的信息,则返回“找不到”或错误信息给请求方内联网内联网是在一个组织特别是企业内部使用的网络技术,它以通信和信息访问的方式,帮助组织成员实现组织内的传播。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试题与答案1

绝密★启用前网络传播概论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网络广告的基本形式有()A、文字链接B、电子邮件广告C、搜索引擎广告D、RSS广告E、网上购物2、网络新闻专题报道的原则包括()A、具有深度报道意识B、追求信息客观平衡C、运用多媒体思维D、保持线索的完整性E、讲求结构的逻辑性3、互联网目前主要应用技术有()A、电子邮件B、www 万维网C、FTP 文件传送D、BBS 电子公告板系统E、即时通信4、常见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有()A、 AVIB、 MovC、 ASFD、 RME、WAV5、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有()A、中继器B、网桥C、路由器D、网关E、交换机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是信息图表的一种,它是那些具有新闻价值或者可以传达、解释新闻信息的图表,其特点是形象性与直观性。
2、网站的页面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导读页,一类是。
3、媒体微博有三个主要功能,即、关系建设和公共服务。
4、网络受众调查目前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且主要是通过来发放问卷。
5、网络问卷一般包括三个部分:①前言②③结语6、网络中形成社区需要三个基本要素:技术平台、、适应网民需求的维系点。
7、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传统媒体网站、商业新闻网站、。
8、网络新闻传播中三个层面的“把关人”是:政府把关、、网民自我把关。
9、网络舆论的主要作用:意愿声张、、行为导向、社会监督、情绪宣泄。
1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网络新闻的结构化整合:2、意见领袖:3、大众传播:4、网络论坛:5、网络新闻专题: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专业媒体的微博运用是什么?2、电子邮件作为网络传播主要手段之一,其具有哪些优点?3、网民增长的原因是什么?4、网络论坛的形式有哪些?5、网络社区成员关系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分析网络传播的优势。
2、以QQ为例分析网络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的联系与区别。
(完整word版)大学《传播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本科专科□A卷□B卷(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得分评阅人1。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A。
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C.自我传播D.组织传播2.著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 )A. 香农B。
库利C. 威纳D.米德3。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A。
大众传播学B。
人际传播学C。
自我传播学D。
组织传播学4。
“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A.拉斯维尔B.麦克卢汉C.施拉姆D.香农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A。
谁B。
对谁C。
通过什么渠道 D.说了什么6。
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A.拉斯维尔B.卢因C。
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7。
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传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反馈B.媒介C.传者D.受传者8.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B.“意见领袖”C.主我与客我理论D.休眠效果9。
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A.“传播流”B.“信息流”C.“沉默的螺旋”D.“媒介即讯息”10。
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
A。
拉斯维尔 B.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D。
卡尔·霍夫兰11。
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A。
反馈 B.噪音C.媒介D。
讯息12。
下面哪一类传播活动是其它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
组织传播 D.人内传播13.“一人大哭,全场大哭;一人大笑,全场大笑”这一现象属于下面哪一种情况()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石油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卷)
网络传播学概论C
一、名词解释(6’X5=30)
1.APP
2.SEO
3.WiKi
4.网络舆论
5.拟剧理论
二、简答题(10’X4=40)
6.你用过那些搜索引擎?他们有什么特点?
7.网络传播中的人际传播有哪些方式?他们有什么特点?
8.你用过哪些新闻客户端?他们有什么特点?
9.怎样理解网络传播中的虚拟社会性?
三、论述题(15’X1=15)
10.什么是把关人理论?怎样理解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理论”的创新?
四、案例分析题(15X1=15)
案例:微博中的意见领袖
11.什么是意见领袖?微博传播中意见领袖的传播机制是什么?其在传播的关键节点上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