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

合集下载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辐射的环境,如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等等。

其中,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

那么,什么是低剂量辐射?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低剂量辐射的定义和类型低剂量辐射是指对人体具有较小影响的辐射剂量水平。

根据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的规定,低剂量辐射一般指1毫西弗(mSv)以下的辐射剂量。

具体来说,低剂量辐射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工来源两种。

1. 自然来源自然来源的低剂量辐射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放射性物质。

比如,太阳辐射的主要成分是光辐射和热辐射,其中有一部分是高能量的宇宙射线。

这些宇宙射线和近地表层大气中的正常射线会产生次级宇宙射线和次级质子等粒子,形成一种称为“自然背景辐射”的辐射环境。

此外,地球的地壳中也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铀、钍和钾等,它们随着气体、土壤和水的循环而释放到环境中。

2. 人工来源人工来源的低剂量辐射主要来自于医学影像、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

比如,在医学影像中,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都需要用到辐射剂量。

而在工业生产中,许多工艺过程都会释放出低剂量辐射,如电子器件加工、核电站运营等。

此外,人类活动还会引发环境污染事件,如核事故、放射性废物处理等,这些事件都会增加人类的低剂量辐射接触量。

二、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会产生多种影响,其中包括概率效应和确定性效应两种类型。

概率效应是指低剂量辐射可能会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癌症。

而确定性效应则是指低剂量辐射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显著的生物效应,如皮肤红肿、放射性疾病等。

1. 概率效应概率效应是低剂量辐射最常见的影响类型之一。

研究发现,长期低剂量辐射接触可能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尤其是肺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等。

这与低剂量辐射引起的DNA损伤有关,DNA 损伤会导致细胞产生突变,以致癌变。

关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研究

关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研究

【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健康状况
[ 中图分类号】R 4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8 7x2l) — 1 — 3 0 —1 ( 1 5 03 0 0 8 0 0 4
随着电离辐射在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和人类对射线危害认识的深入 ,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措施不断改进 , 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不断增强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长期低剂量辐射照射对健康具有一定的辐射影响。为了 解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我们对该医院从事放射工作的 16 医疗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并进行 1名
6 5 .9 4 4 .8 2 2 .8 2 6 68 8 13 7 32 2
3 8 3 .5 72 3 7 3 .7 62 2 1 2 .9 05 1 1
1.7 89
1.8 07
1 6

1 .9 37
88 .2
l l

94 .8
5 8 .8
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 ( < .5 ,见表 2 P 00 ) 。
表 2 接触组 与对 照组皮肤异 常发 生率 比 较
组别 放射组
对 照组
例数 l6 1
12 0
瘙痒
n %
干燥 粗糙
n %
脱屑
n %
角化过度
n %
指甲纵裂
n %
指 甲横沟
n %
第 3 卷第 5期 o
V0 .0 N . 13 o 5
长 春师 范学 院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
J rao hncu o a U i rt( a r c ne o nl f aghnN r l n esy N t a Si c } u C m v i ul e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健康影响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健康影响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健康影响摘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辐射,却又因为辐射的不易感知等特性对医疗辐射等低剂量电离辐射产生恐惧心理。

介绍了电离辐射的来源、生物效应和对健康的影响,讨论了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的兴奋效应和适应性反应。

通过引导人们正视电离辐射,并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使电离辐射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危害作用降低到人体可接受的水平,可让辐射在医学、工业和科研等领域造福人类。

关键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健康影响1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和健康影响1.1电离辐射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电离辐射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射线的能量直接作用于生物分子,引起生物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破坏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在照射大剂量时,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可因细胞遭到破坏而立即死亡。

间接作用是指射线首先作用于水,引起水分子的活化和自由基的生成,自由基再作用于生物分子,造成损伤。

电离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生物体发生电离反应生成自由基,生成的自由基会引起人体内分子、代谢、基因等多方面发生变化。

这一过程会根据电离辐射受照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导致机体出现微损伤、细胞死亡、辐射诱发疾病等现象。

1.2电离辐射在机体内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如果突变发生在体细胞,就可能诱发白血病、皮肤癌、肺癌等各种癌症;如果性腺受到照射,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就会引起后代智力低下和先天性畸形等遗传效应。

电离辐射诱发的癌症和遗传效应不存在阈值,发生的概率和照射剂量成正比,称为随机效应。

事故情况下,大剂量照射引起较多的细胞死亡或受伤,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受损,影响了受照射组织器官的功能,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造血功能障碍。

辐射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水平的生物效应。

1.3电离辐射对机体产生的健康影响生物效应是对环境中的刺激物或者改变做出的可以检测到的反应。

这些改变并不一定对你的身体健康有害。

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目的了解銀川市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提供基础依据。

方法2016年8月宁夏区疾病控制中心对银川市医疗机构92名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中86名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对放射职业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根据放射工龄的不同进行分为0~10年、11~20年、21~30年和31~40年共4个组,以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为依据,统计检查结果,比较各组异常情况。

结果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头晕头痛、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脱发、视力下降、牙龈出血等临床症状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外周血象异常、眼晶状体混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以及微核细胞比率,随工龄增加而增高,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长期小剂量X 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工龄可能是职业健康危害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加强防护工作,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定期健康监护,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status of radiation workers in different working ages in Yinchuan City,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cientific work system.Methods In August 2016,the Ningxia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conducted a health check on 86 of the 92 radiation workers in different medical ages in Yinchuan Medical Center. The results of the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ges of radiation,there are 4 groups divided into 0~10 years,11~20 years,21~30 years and 31~40 years.Based on GBZ98-2002”Health Standards for Radiation Workers”,statistical inspection results,compare the abnormalities of each group.Results Radiation worker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dizziness,headache,fatigue,memory loss,hair loss,decreased vision,bleeding gums and other clinical symptoms and chronic radiation skin damage,peripheral blood abnormalities,lens opacity,lymphocyte chromosome aberrations and micronucleus ratio,th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working age,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working ag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Long-term low-dose X-rays have certain effects on the health of radiation workers.The working age may b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hazard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rotection work,develop a scientific work system,and regular health monitoring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radiation workers.Key words:Low-dose X-ray irradiation;Radiation workers;Length of service;Health monitoring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诊断和治疗中DR、CT等先进医疗设备被广泛采用,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逐渐被各单位高度重视。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估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估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估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频繁接触到各种辐射源,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然而,对于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针对低剂量辐射的概念、现有研究成果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总结,以期为公众提供准确的科学知识,并促使相关部门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

1. 低剂量辐射的定义低剂量辐射是指短时间内暴露在人体上的非常小的辐射剂量,通常使用名为“毫西弗(mSv)”的单位来表示。

这种辐射剂量通常是由医疗检查、核电站和航空旅行等活动产生的。

然而,低剂量辐射与高剂量辐射相比,所带来的风险相对较低。

2. 现有研究成果2.1 动物实验许多动物实验已经进行,旨在评估低剂量辐射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然而,这些实验的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表明低剂量辐射可能有损动物健康,而其他研究则显示低剂量辐射对动物没有明显不良影响。

因此,动物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直接应用于预测人体受到低剂量辐射时的健康效应。

2.2 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基于对现实生活中受到低剂量辐射暴露的群体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以评估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然而,由于难以控制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吸烟、饮食和生活习惯等,该类研究的结果往往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剂量辐射有可能增加癌症风险,但风险相对较小。

2.3 核工人和被照射者研究对于在核工业从事工作的人员以及曾经接受放射治疗、核医学诊断和其他放射性检查人员的研究,也为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这些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小规模癌症发生率增加的情况表明,低剂量辐射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人群受到的辐射剂量远高于公众常见的辐射暴露水平。

3.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低剂量辐射会直接导致明显的健康损害。

然而,根据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的一些结果,低剂量辐射可能与癌症、遗传突变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略微增加有关。

医院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医院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医院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

方法:择取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90例医院放射作业人员,分析其检查结果,并比较不同职业的放射从业人员的检查情况。

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放射作业人员最易出现异常的检查项目为腹部B超,其异常率高达50.00%,显著高于其他检查项目,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存在意义。

腹部检查当中发现的异常问题主要为脂肪肝、肾囊肿以及肝囊肿。

从职业角度分析,核医学工作人员发生率较高的问题为腹部B超;介入治疗工作人员发生率最高的异常问题为尿隐血、谷丙转氨酶异常、晶状体浑浊;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发生率最高的异常问题为腹部B超;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发生率最高的异常问题为血压异常。

但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认定P>0.05,无意义。

讨论:放射作业人员极易发生腹部B超异常等职业健康问题,需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保护,这些问题的发生与职业差异无关,放射作业人员都应该关注。

【关键词】医院;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在医疗领域,放射技术应用广泛,很多疾病诊疗都需要依靠于影像学手段,比如CT、MRI等,部分疾病的治疗也要借助于放射技术,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也备受关注[1]。

从事放射治疗的医务人员日益增加,他们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引发的健康问题也倍受关注[2]。

少频次的放射诊断或者治疗不会对身体产生过大的影响,但放射作业人员需要长期处在放射环境当中,身体可能会因为放射物质而受到伤害,所以必须要定期做职业健康检查[3]。

文中就将以90例医院放射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健康风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90例医院放射作业人员,对其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其中男女比例为52:38;年龄范围为24岁到49岁,平均年龄(35.14±2.39)岁;从事放射作业的工龄在1年到26年之间,平均(9.48±8.22)年;职业分类:核医学5例、介入治疗13例、放射治疗16例、诊断放射学56例。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证据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证据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证据低剂量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证据辐射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人们对于辐射的危害一直存在着很多误解和不确定性。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低剂量辐射对人体是有益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低剂量辐射。

低剂量辐射指的是每年接受小于100毫西弗(mSv)的辐射剂量。

这种剂量通常来自自然环境、医疗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现在让我们看看为什么低剂量辐射会对人体有益。

以下是几个证据:1. 辐射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一些研究表明,在接受适当剂量的辐射后,免疫系统会得到刺激并变得更加健康。

例如,在一项针对老年人进行的研究中,参与者在接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后发现他们的免疫系统反应增强了。

2. 辐射可以减少癌症的风险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出乎意料,但是一些研究表明,接受适当剂量的辐射可以减少癌症的风险。

例如,在一项针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研究中,发现他们患癌症的风险比未曾接触过辐射的人低。

3. 辐射可以增加寿命在一些动物实验中,发现接受适当剂量的辐射可以延长寿命。

例如,在一项针对果蝇进行的实验中,发现接受低剂量辐射的果蝇平均寿命比未接受辐射的果蝇要长。

4. 辐射可以促进细胞修复虽然高剂量辐射会对细胞造成损伤,但是低剂量辐射却可以促进细胞修复。

这是因为低剂量辐射会刺激人体产生一种称为“自由基”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有助于细胞修复。

以上证据表明了低剂量辐射对人体的益处。

当然,这并不是说低剂量辐射完全没有危害。

如果接受的剂量过高,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接受任何形式的辐射时,我们都需要谨慎并遵循安全规定。

总之,低剂量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证据越来越多。

虽然这个话题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和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并继续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低剂量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

低剂量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

低剂量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辐射成为人们无法避免的存在。

同时,辐射对人们的健康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低剂量辐射作为常见的一种辐射,它对健康的影响同样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低剂量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对人们的生活安全提供新的认识和保障。

二、低剂量辐射的定义辐射是指能量以一种默许的形式通过空间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现象。

低剂量辐射是指生物所受辐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并不会引起明显的急性反应,但长期暴露可以成为慢性伤害的辐射。

三、低剂量辐射对健康的危害1.诱发恶性肿瘤低剂量辐射虽然不能立即产生急性反应,但是,长期暴露会诱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如甲状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

2.遗传突变和畸变低剂量辐射还可以导致人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异常,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容易产生突变和畸变,造成遗传病。

3.免疫系统受损长期暴露于低剂量辐射环境中,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逐渐退化,对病毒和微生物等的抵御力减弱,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四、低剂量辐射的控制1.减少辐射源从根本上控制低剂量辐射对健康的危害,需要减少辐射源的数量和强度。

在生活中尽可能地减少利用具有强辐射能力的设备和产品;工作场所中,加强辐射源监测和规范。

2.使用辐射防护措施对于必须暴露于辐射的环境下的人员,必须在其工作环境中配备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衣、低剂量辐射探测仪等,尽可能地保护人体免受辐射伤害。

3.提高辐射安全意识对于大众,应该提高辐射安全意识,尽可能地减少长期处于辐射环境中,避免近距离接触具有强辐射源的产品和设备,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健康。

五、结论低剂量辐射因长期暴露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辐射源,使用辐射防护措施和提高辐射安全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损害因素分析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损害因素分析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损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损害影响因素,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职业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对135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25.2%,不同工种间甲状腺检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工龄的增加,不同暴露工龄组的血象指标的异常率有增高趋势,但不同暴露工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衰弱症状、血压、B超检查、肝功能、血糖、肾功能检查各工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未发现皮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异常人员。

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不明显,但仍有一定的辐射损伤效应,故应引起重视,加强辐射防护。

【关键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因素【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249-03为了解低剂量长期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笔者对某综合医院135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及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损害因素,为做好医院的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某综合医院从事放射诊断、放射介入、放射治疗、核医学检查与治疗等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共135名。

1.2 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医院2015年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检查及个人剂量监测按照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检查项目包括:①症状询问;②内、外科常规;③肝胆脾胰B 超;④心电图;⑤眼科检查;⑥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⑦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

疾病诊断参照《诊断学》第七版,检验指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某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体检检查情况的调查

某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体检检查情况的调查

某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体检检查情况的调查【摘要】目的了解我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放射工作人员开展相关辐射敏感指标(主要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分析、甲状腺功能、眼晶状体功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方法对我省28 家取得辐射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相关辐射敏感指标检查情况的调查,采用均等化分析。

结果调查发现我省共有28 家取得辐射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其中民营医疗机构 4家,占全省辐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总数的14.29%,公立职业病防治院2家,公立综合医院 22家。

2022年全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人数为33588人,完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查项目检全率为43.33%,检出异常率为0.71%;完成甲状腺彩超检查项目检全率为50.31%,检出异常率为28.75%;完成眼晶状体裂隙项目检全率为87.18%,检出异常率为0.75%。

【关键词】职业健康染色体微核甲状腺眼晶状体随着核能和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用,放射性装置在工业、农业、国防、医学以及科学研究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在享受核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成为关注的热点及重点。

目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中,主要关注染色体、微核、甲状腺功能、眼晶状体功能检查的改变。

为了了解本省有关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测机构是否开展染色体、微核、甲状腺功能、眼晶状体功能检查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次进行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我省职业健康检测机构开展染色体、微核、甲状腺功能、眼晶状体功能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本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提供依据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截止2021 年 12 月至2022 年 12 月底,浙江省具有辐射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28家职业健康检查医疗机构。

2.方法:在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督查工作的同时,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浙江省辖区内辐射职业健康检查医疗机构基本情况、机构服务项目、地区分布、体检工作量等现状情况,同时收集安全监督部门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和卫生计生部门专项卫生监督相关资料。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职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职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
[ 作者单位] 1.滨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 滨州 , 256618 ;2.滨州 市结核防治院 ;3.滨州市人民医院 [ 作者简介] 徐侠 (1959 ~ ), 女 , 主管技师 , 主要从事辐射 防护与 剂量监测工作 .
测定 。染色体 畸变分 析 、 微核 细胞 率检查 采用 微量全 血培 养法 。 1.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 PEMS 3.0 for window s 《 中 国医学 百科全 书 , 医学 统计 学》 统计 软件 包 (第 3 版) 进 行 u 检验分析 。 1.2.4 受照剂量经个人剂量计检测 计算出年平 均受照有 效剂 量 。
零 , 有统计学意义 , 见表 1。
射人员 , 总 T 淋巴细胞 (CD3+) 辅助/ 诱导 T 细胞 (CD4+)
表 1 放射组与对照组外周血象比较 (x ±s)
抑制/ 杀伤 T 细胞 (CD8+) 均有不 同程度减少 , 异常值的出
白细胞 组别 例数 (×109/ L)
血红蛋白 (g/ L)
血小板 (×109/ L)
为了解 射线对放 射工 作者健 康的 影响 , 为 放射 防护管 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我们于 2002 年对 258 名放 射人员进 行了健康 查体 (包括外 周血 、 免 疫功 能 、 细胞 遗传学 指标 及内科 、 皮肤科和眼晶状体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事医用 X 射线诊断 、 放射治疗 , 介入放射和 工业 X 射 线探 伤 等放 射工 作人 员 258 名 , 其中 男 196 名 , 女 62 名 , 年龄 18 ~ 64 岁 , 平 均年龄 36.6 岁 , 放射 工龄 2 个月 ~ 44 年 。 平均 14.8 年 。 对照组 为不接 触射 线和 毒物 , 无传染性疾病 , 身体 健康 者 共 50 名 , 男 31 名 , 女 19 名 。 年龄 18 ~ 57 岁 , 平均 34 岁 。 1.2 内容与方法 1.2.1 检查项目 临床检查包括内 科 , 皮肤科 及眼晶状体 检查 。实验 室检查 有血 象 , 染色 体畸变 分析 , 淋 巴细 胞微 核率及 T 细胞亚群 。 1.2.2 观 察方法 血液 系统检 查包括 白细胞 总数及 分类 , 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 , 以上 检查采 用日本 产 F -820 全自动全血分析仪 。 T 细胞亚群采用 A PA AP 乔 联酶标技术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响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响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择600例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放射组,9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随着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结果表明,电离辐射会影响放射人员的身体健康,对于放射中心比较加强防护工作。

【关键词】电离辐射;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微核率【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347-02随着辐射防护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辐射损伤的认识,放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电离辐射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然而,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仍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可以引发机体各种放射病的发生,作为一种全身性反应,使患者的器官和系统都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包括细胞微核的生成,染色体发生畸变[1]。

为了探讨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的影响,本文对600例放射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随机选择电离辐射工作人员600例作为放射组,其中,男400例,女200例,年龄在22岁到60岁之间,放射工龄在1~ 40a之间。

另外,选择90例五年内没有接触过放射源的健康医护工作者作为本研究中的对照组,其中男70例,女20例,年龄在21岁到60岁之间。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在空腹的时候进行采血,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真空采血管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率和微粒异常率[2]。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统计处理采用X2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不同工龄接触电离辐射放射人员体检结果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放射人员出现神经衰弱和晶体混浊的比例显著增加;B超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出现异常的比例也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电离辐射危害因素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方案

电离辐射危害因素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方案

上海市电离辐射危害因素及放射工作人员安康状况监测方案一、背景〔一〕电离辐射技术在能源、医学、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 成为经济可持续进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据统计,美国核科学与电离辐射技术产生的年产值约为3500亿美元;日本约为1500亿美元;国内从事核科学与电离辐射技术应用开发和生产的企事业单位约有300多家,总产值2023年到达约500亿元,最近五年的年均增长率到达20%以上。

在我国的核能利用方面,国务院通过了《核电中长期进展规划》〔2023-2023年〕,在将来10年中,我国每年要开工建设3台以上核电机组,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生产力气到2023年也要在现有根底上提高4-6倍,目前已建成和在建核电机组共19台,尤其是浙江和广东两省的核电比例已达13%。

而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进展,上海周边地区的秦山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及其扩厂址将进一步建设和运行,辐射防护和核安全已凸现为广受关注的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重要问题。

在电离辐射医学应用领域,20世纪90年月以来,我国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以及介入放射学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很大进展变化。

我国医用辐射单位数、医用辐射设备的拥有量以及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数均已跃居世界前列。

在1999年便有各种X射线诊断设备约6.6万台〔其中X射线CT确定数已居全世界第3位〕、主要的核医学诊断设备1330台、各种放射治疗设备约1670台。

近几年来,这些设备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快速增加,在质量上也有了很大进展,例如一代多排螺旋CT、PET/CT、锥束CT、宝石能谱CT、双源CT等均已投入使用。

〔二〕加强监测是确保电离辐射技术安全应用和各类相关人员安康的重要手段。

电离辐射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人们的安康造成潜在威逼,2023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说明加强电离辐射技术安全治理的重要性。

由于电离辐射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人们不能感知其存在,因此必需借助专用仪器设备来探测,并通过声光报警装置来提示相关人员。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本次 所调 查 的放 射 工作 人 员 ,4年人 均 年剂 量
当量仅 为 (.9 098 o y 124± . 1 )r ,远远低 于 《 s 电离
辐 射 防护 与 辐 射 源 安全 基 本标 准 》 G 18 1— ( B 87 20 ) 中规定的职业人员年剂量 2m va的限值。 0 2 0 S/ 本 调查 结果 显示 ,放射 组 白细胞 总数 及淋 巴细胞 计 数 的均值虽 然处 于正 常范 围 ,但 与对 照组 相 比明显 降低 ,差异 均 有统 计 学 意 义 ;而 中性 粒 细胞 计 数 、
各参 数 的均值 及低 于正 常值 的检 出率 ,对 计量 资料 采用 u 验 , 数 资料 采用 检 验 。 检 计
对 象 与 方 法
1 对象 选 择温 州某 大 型 医院 的放 射 工作 人 员 为 1 血细胞 参 数检 测
结 果
放射 组 白细 胞 总数 及 淋 巴细
放射 组 ,年 龄 2 5 5~ 7岁 ,放射作 业 工龄 1~ 5年 , 3 20 2 0 0 5— 0 8年采 用 热 释 光 个 人 剂 量 计 进 行 外 照 射 个人 剂 量监测 共 2 0人 次 ,4年人 均 年 有效 剂 量 为 7
婆 随医堂 00年第 2 卷第 6 1 2 期
Zeag r ete ein , u. 00 o2 ,N . hin e nv d i Jn 2 1,V 12 o6 i P v i M ce

51 ・
长期 低 剂 量 电离 辐 射 对 放 射 工 作 人 员 血 细胞 参 数 的影 响
20 2 0 0 5— 0 8年共 检 测 外 周 血 象 2 0人 次 。选 择 同 7
表 1 两组 人员 血 细胞参 数 检测 结果 ( ± )

2912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检查结果分析

2912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检查结果分析

检 查采 用 s y s m e x l 0 0 0及 配套试 剂盒 按说 明书 参数 进 行分 析 。 1 . 3统 计 分 析 所 有 资 料 采 用 E p i D a t a 3 . 1 0软 件 双 轨 录入 计算 机 , 建立 数 据库 , 经 逻辑 检 查 、 核对 、 整 理后 , 采用 S P S S 1 8 . 0软件进 行 统计 分析 。计 量 资 料 采用 均数 - I - 标准 差表示 , 组 间 比较采 用 t 检 验或 方 差分 析 ( F检验 ) , P< 0 . 0 5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 文章编号 ] 1 0 0 1 -8 1 4 X( 2 0 1 3 ) 0 2 一O 1 1 8 —0 2
2 9 1 2例 放 射 工 作 人 员外 周 血 象 检 查 结 果分 析
晋 娴 2 1 0 0 4 2 ) ( 江 苏省 南京 市职 工作人 员外 周血 细胞 ( WB C、 P L T 、 R B C 、 H b ) 检 查结 果和 对 照组 间 检 查结果 的分析 , 了解放 射 工作人 员健 康状 况 , 以便 改进 防 护措施 , 减 少 电 离辐 射 损伤 , 为保 障 放射 工作人 员的健康提 供依 据 。方 法 选择 南京 市 2 0 1 2年共 2 9 1 2名放 射 工作人 员外 周血 细胞 ( WB C、 P L T 、 R B C 、 H b ) 检查 , 另选择 不接 触射 线的 7 7 6人 为对照 组 , 按 工龄 和 年龄 分组 后 与对 照 组 进 行 比较 分 析 。 结 果 WB C 、 R B C 、 H b按 工 龄 和 年 龄 分 组 后 与 对 照 组 间 的 差 别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长期 低剂 量 电 离辐射 对放射 工作人 员外周血 细胞有 一定影 响 , 应 该进 一 步

医学中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医学中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 仁 文, 向阳, 兰 , . 线 工作人 员健 康 状况 分 析 [ . 2刘 谢 李秀 等 x射 J 实 ]
用预 防 医学, 0 ,53: 2 2 81 () 7 . 0 7
职业 性 低 剂 量 外 照射 对 射 线 工 作 者 的细 胞 遗 传 学 的影 响
结 果 表 明 ,长 期 受 职业 性 小 剂 量外 照射 可 引 起染 色体 畸 变 率 增
防 医学论 坛 , 0 , (1: 8 . 2 91 1) 0 4 0 5 1
[3 1 ]李 浩 林 . 线 工 作 人 员 健 康 状 况 分 析 [ ]实 用 预 防 医 x射 J. 4 对 神 经 系统 的 影 响 放疗 引起 的 海 马新 生 神 经 元显 著 减 少 一 直 以来 被 认 为是 放 射 导致 的学 习记 忆 障碍 的主要 原 因 。另一个 原 因是 辐射 影 响神 经 前体 细 胞或 干细 胞 的 微环 境 稳 定 ,使 神经 再 生 所 必 须 的 信号 系
线 低 剂量 电 离辐 射后 3~ 4h ' 2 4 鼠生 精 细胞 线 粒体 结 构 、睾 丸 组 织 内A P s和生 精细 胞钙 离 子浓 度 的变化 【。结果 表 明小 鼠睾 丸 T ae 8 】 精原 细胞 与精 母细 胞线 粒体 肿胀 、空泡化 、嵴断 裂 ,而精 子细 胞
Re(o y ) 0 64 ()1 1 sT k o, 0 ,72 :4 . 2
b C6+ i n ird a in i o n e ae mie J . Ra it y1 2 o ra ito n y u g fm l c []J d a
控 中 ,线粒体 起 到重要 的作 用 。王 志成等 观察 0 2 ~ . 0G . 5 02 yX 0 0

工作场所极低频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工作场所极低频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

工作场所极低频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分析赵龙宇;李菁菁;刘兵;梁楠;马淑梅;刘晓冬;刘欣;陶育纯;李波;梁冰;贺梦子;孔德娟;易贺庆;信瑞;徐慧英【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工作场所中极低频电磁场的暴露水平,分析工作场所中极低频电磁辐射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使用EFA-300工频电磁场场强测试仪测量某工厂的2个不同车间(对照组与暴露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同时使用AWA5610D型积分声级计测量噪声.通过多中心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3名对照组和521名暴露组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2组人员的个人职业信息、家居信息及健康状况,采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暴露组车间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车间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作业人员脱发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听力减退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频电磁辐射暴露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38)002【总页数】5页(P372-376)【关键词】电磁辐射;极低频电磁场;神经系统;流行病学调查【作者】赵龙宇;李菁菁;刘兵;梁楠;马淑梅;刘晓冬;刘欣;陶育纯;李波;梁冰;贺梦子;孔德娟;易贺庆;信瑞;徐慧英【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03.121;R131极低频电磁场为频段小于100 kHz的电磁场[1],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电磁辐射多属于极低频电磁场频率范围。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及发生高血压风险的影响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及发生高血压风险的影响

[文章编号]1006-2440(2020)06-0647-03[引文格式]宋琳萍,时正贤.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及发生高血压风险的影响[J ].交通医学,2020,34(6):647-649.电离辐射是指电离射线作用于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总称,长期低剂量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1]。

甲状腺属于电离辐射最敏感器官,长期低剂量辐射对放射人员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甲状腺素(T 4)、促甲状腺激素(TSH )影响的文献报道很多,但结论各不相同[2-3]。

长期接触低剂量辐射也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4]。

本文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中心体检的432例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分析电离辐射对甲状腺功能及发生高血压风险的影响,旨在为地方政府制定放射工作人员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放射工作人员432例,根据岗位分为CT 组187例和X 线组245例,根据工龄分为<10年组160例,10~20年组201例,>20年组71例。

CT 组中男性108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43.35±6.42岁;工龄<10年68例,10~20年87例,>20年32例。

X 线组中男性152例,女性93例,平均年龄42.74±6.35岁;工龄<10年94例,10~20年114例,>20年37例。

同期选择非从事放射工作人员21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5例,女100例,平均年龄43.52±6.54岁,工龄<10年82例,10~20年95例,>20年38例。

三组性别、年龄及工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检测方法甲状腺功能: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4mL ,取血清,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T3、T4、TSH 水平。

血压: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患者收缩压(SBP )和舒张压(DBP ),SBP >140mmHg 和(或)DBP >90mmHg 为高血压。

电离辐射对医务人员健康影响的配对分析

电离辐射对医务人员健康影响的配对分析
管医师。 E-mail:huoying_0304@ 163. com
— 16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离辐射对医务人员健康影响的配对分析 霍滢
表 1 暴露组与对照组异常情况
组别
N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肝功
肾功
甲功
尿常规
暴露组
216
34(15. 7) 1)
系统、内 分 泌 系 统、 免 疫 系 统、 皮 肤 和 眼 睛 等 方
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 建议书(60 号出版物)
度的改变,其损伤包括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
0. 1 Gy / h 的辐射为低剂量电离辐射。 放射工作
面 [2-6] 。 因辐射能直接抑制细胞分化,人体造血
— 17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and immunological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in radioloji: Tibbi Goruntuleme ve Girisimsel Radyoloji Der-
防护用品对甲状腺防护到位有关。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目前尚无
统一定论,电离辐射对肾功能的影响鲜有研究,而
[9]
[1,8]
。 大剂量
。 有研究显示
在放射从业人员中白细胞计数等异常情况检出率
高于非放射从业人员
[10]

在本研究中,放射从业人员的白细胞及相关
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低水平电离辐
业人员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
剂量数据,属于横断面调查,有关研究结果尚待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畸变率(%) 异常 数
异常 率(%)
断片
双着 易位 丝
<5 男 81 0.30 ±0 .61 5 6.17 15 1 0
女 28 0.21 ±0 .49 1 3.57 5 0 0 合计 109 0.28 ±0 .58 6 5.50 20 1 0 5~ 15 男 181 0.33 ±0 .65 11 6.08 34 4 2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以玉林市医疗机构接 触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 440 名为调查对象 , 主要是从事 医用 X 射线诊 断 、放射治 疗 、介 入放射 、核医学等职业人员 。 1 .2 个人接触剂量 放射 工作人员 佩戴个 人剂量 计 , 采用热 释光剂量法每季度测量一次 , 计算全年剂量 。 1 .3 检查项目 按照卫生部《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的要求 进行 。项目 包括 :内科 、皮肤科 、眼科 、心电图检查 、B 超(肝 、双 肾)、外周血象(包括白细胞 计数 、血红蛋 白量 、血小 板计数)和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 1 .4 统计 全部资 料在计 算机上 建立 数据 库 , 采 用 SPSS11.0 软件统计分析 。
6 .66±1.81 6 .75±1.74
3 .0 6 4 .0 9
126.24 ±13 .25 125.95 ±14 .30
19 .39 22 .04
162.87 ±60.52
3 .06
155.10 ±56.00
2 .73
表 4 不同暴露工龄男女染色体总畸变率
工龄 性 (a) 别
染色体
畸变类型(个)
和晶体混浊在 >15 a 与 ≤15 a 工龄 组间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随 着工龄增加而升高 。 晶体混浊全部 出现于 >15 a 工龄组 , 这可 能与近期透视量明显 减少及设 备更 新换 代有关 。 眼晶体 混浊 受年龄 、遗传 、代谢 、营养 、毒物等多因素的影响 , 低强 度电离辐 射与晶体混浊 是否 有关 联 , 以及 危害 程度 如 何值 得进 一 步研 究 。 本次调查发 现 , 皮 肤异 常主 要 有皮 肤粗 糙 、甲 线纹 、点状 甲 , 异常率 4 .76%, 随着工龄增加其异常率遂渐 升高 , 工 龄 >15 a 组与 5~ 15 a 及 <5 a 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这 可能与 早期透视量大 、暴露 时间长 有关 。 有关研 究表 明 , 长期低 剂量 电离辐射可导致放射工作人员中性粒细胞为主 的白细胞 减少 , 血小板 、血红蛋 白下降 , 造 血系统 的变 化是长 期小 剂量受 照人 群损伤较常见的客观表现之一 。 本次调查显示 , 不同 暴露工龄 组的白细胞 、血 红蛋白 、血小板三项指标的异常 率较高 , 特别是 血红蛋白异常率 , 但不同暴 露工龄 组间的 差异 均无 显著性 , 提 示外周血像与暴露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 可能的原因 是长期小 剂量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生物效应 , 是损伤与修复 同时存在 的动态变化过程 , 电离辐 射在低剂量接触时无明显的 剂量反应 关系 。 相关研究证实 , 染 色体畸变与辐射剂量关系密 切且十分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放射工作人员 ;职业健康 ;调查
随着医 学放射技术的广泛 应用以 及放射防 护技术 的不断 发展 , 越来越多的医疗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工 作中接触低剂量 电离辐射 。 为了解长期接触低 剂量电 离辐射对 人体的 健康影 响 , 我们于 2003 年底对 440 名接 触低 剂量 电离 辐射 的放 射工 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及分析 , 现报告如 下 。
【摘要】 目的 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 人员健 康的影 响 , 为 保障放 射工作 者的健康 提供依 据 。 方法 通过职业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 , 按照放射工 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规范 要求 , 对 440 名放射工作 人员的职 业健康状 况进行分析 。 结果 随着暴露工龄增加 , 放射工作人员眼科 、皮肤科检查的异常率升高 , 外周 血象 、染 色体畸变 和心电图 检查的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先升后降的趋势 。 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 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
1
合计
93 5 4 .301)
7
3 .45 0 .87 0 .55 3 .70 0 .95 7 .231) 10 .00 7 .531)
注 :1)与 5 ~ 15 a、<5 a 相比 , P <0 .05 。 表 2 不同暴露工龄皮肤检查异常率
工龄(a) <5
性别 男 女
合计
例数 86 29 115
表 1 不同暴露工龄晶状体混浊率和眼科异常率检 查结果
工龄 (a) <5
性别 男
例数 86
晶状体混浊 例数 率(%)
00
眼睛异常
例数 率(%)
0
0

29 0 0
1
合计 115 0 0
1
5~ 15 男 183 0 0
1

27 0 0
1
合计 210 0 0
2
>15 男
83 4 4 .82
6

10 0 0
22 .95 21 .99 27 .59 22 .73 18 .18 30 .00
151.27 ±46.16
0 .82
151.38 ±59.34
3 .66
169.07 ±49.60
3 .45
153.71 ±58.44
3 .64
163.56 ±61.41
3 .41
157.36 ±52.55
0 .00
合计 98 总计 440
注 :染色体总畸变率 ≥2 %为异常[ 1] 。 表 5 不同暴露工龄心电图 、B 超检查异常率
工龄(a) 性别
例数
心电图异常
B 超 (肝 、双肾)
例数 率(%) 例数 率(%)
<5 男
86 10 11.63 3
3 .4 9

29
合计 115
5 ~ 15 男 186

27
合计 213
>15 男
86

10
合计 96
1 3.45
1
11 9.57
4
33 17.74 22
1 3.70
1
34 15.96 23
11 12.79 15
1 10.00 0
12 12.50 15
3 .4 5 3 .4 8 11 .831) 3 .7 0 10 .801) 17 .441) 0 .0 0 15 .631)
中国辐射卫生 2005 年 6 月第 14 卷第 2 期 Chin J Radiol Health , June 2005, Vol 14, No 2
· 125 ·
表 3 不同暴露工龄放射工 作人员外周血象结果(x ±s)
工龄 (a) <5
性别
男 女
例数
91 31
白细胞
×109/ L 6 .76±1.72

29
合计 220
>15 男
88

10
6 .61±1.72 6 .89±1.80 6 .63±1.52 6 .86±1.72 6 .84±1.81 5 .28±1.10
4 .1 0 4 .7 1 3 .4 5 4 .5 4 2 .2 7 10 .0 0
124.39 ±14 .63 128.22 ±14 .01 114.83 ±12 .07 126.46 ±14 .49 128.43 ±12 .38 113.18 ±8 .05
2 结果 2 .1 基本情况 调查放射工作人 员 440 人 , 男 370 人占 84%, 女 70 人占 16 %, 年龄范围 19 ~ 63 岁 , 平均(34.55 ±8.46)岁 , 放 射工龄最小 1 个月 , 最大 45 a , 平均(9.70 ±7.95)a 。 调 查对象 受照剂量在 0 .2 ~ 15.5 mSv/ a , 平均 1.32±2 .76 mSv/ a , 均属低 剂量暴露 。 2 .2 眼科检查结果 眼 科检查 结果异 常率为 3 .39 %, 其中晶 状体混浊异常率为 0.96 %, 眼底异 常率为 1 .20%, 玻璃 体异常 率为 0 .24%。 从表 1 可见 , 眼睛异常率(包括晶状体混浊 、眼底 异常 、玻璃体异常)和晶状体异 常率有 随工龄增 加而升 高的趋 势 , 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5)。 2 .3 皮肤科检查结果 主要检查手部皮肤 、指甲 , 其 异常主要 有甲 线纹 、手 部皮肤 粗糙 、点 状甲 , 异常 率 4 .76 %。 从 表 2 可 知 , 不同工龄组皮肤异常率 随暴露 工龄增 加而增 大 , 差 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 2 .4 外周血象结果 从表 3 看 出 , 白细 胞 、血 红蛋 白 、血小板 的异常率为 4.09 %、22.04%和 2.73 %, 三个指标的异常 率有随 工龄增加先升后降的趋 势 , 3 个指标的各工 龄组间差异无统计
异常率(%) 3 .3 0
6 .16±1.67
6 .4 5
血红蛋白量
g/ L
异常率(%)
128.03 ±12 .61
20 .88
113.71 ±14 .93
29 .03
血小 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9/ L 152.32 ±49.03
异常率(%) 1 .10
148.22 ±36.40
0 .00
合计 122
5~ 15 男 191
注 :1)与 <5 a 相比 , P <0 .05 。
3 讨论 电离辐射对人体 的损伤 效应 包括血 液系 统 、神经系 统 、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