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引发国人抢盐闹剧

合集下载

抢盐事件

抢盐事件

抢盐事件案例简介2011年3月17日在我国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事件的经过大概如下:2011年的3月11日在日本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截止到目前为止地震已造成了一万多人遇难,一万多人失踪,给日本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这次大地震也引起了全球人民的恐慌,而造成恐慌的源头则是本次地震所导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露。

大家都知道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也是无法治愈的,二战中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其产生的核辐射都给当地及周边地区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所以,大家都恐慌是不无道理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为防辐射和防止海盐被污染,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和农村一夜之间出现了抢购盐的场面,其情景非常的壮观!一时间,好多商店都纷纷打出了“盐已售完”的标识,出来了一盐难求、高价售盐的现象。

案例简析凡是看到或听到这个事件的人,肯定都觉得这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这种行为有点荒唐。

究竟是什么在指引着大家去抢盐呢?这背后的推手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分析:一、抢盐的基本出发点:主要来源于民间人士关于盐可以防辐射及海盐可能被污染的这两种说法。

按经济学的的第一个假定来分析,如果这种信息的确是真实的、有效的,作为理性的人肯定会做出抢盐的举动,因为作为理性的人,也是自私的人,为了避免受到核辐射的伤害,他必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比抢购和囤积更好的方案了。

在这之前,人们由于对信息掌握的不完全和不充分,同时因为个体对信息判断的差异,而产生了有限的理性,所以,从这一点而言,这种行为基本是符合经济学关于理性人假定的。

二、抢盐的潜在动机:盐在中国是一种管制性的商品,价格低廉且稳定,而且产量巨大,从这一点而言,大家应该不会去抢购。

但当盐因海水污染而减产和因其能防辐射而脱销后,它就成了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大家都知道,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假设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任何资源的取得都是有成本的;二是指相对于人的需要和欲望而言,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浅析谣言的形成与制止——以“抢盐风波”为例

浅析谣言的形成与制止——以“抢盐风波”为例
行动。
斯特曼 曾提出一个谣言传播公式 : 公众认
为信息越重要 ,同时信息越模糊不清, 流
言传播得就越快 。 由于民众对核辐射危害 的恐慌 ,加上对核辐射防护知识 的匮乏 ,
从 而引 发 了 一场 匪 夷所 思 的抢 盐 风潮 。


谣 言 的 形 成机 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 人群 的这种反 应现象是典型的 “ 集合行为”。 合行为 碟
谣 “ ”何 以 惑 众 ? 这 个 问 题 的 追 盐 对
会 去 占 领 。 于 传 播 中 的首 因效 应 , 由 当谣
问, 以发现社会心态存在 非理性 、 可 盲从
言先 于大众传媒 的传播进 入人们的认知 领域 , 以后再纠正就是一件事倍功半 的事 情 了。大众 传媒只有在加强传 播的时效 性, 对事件进行迅速反应 时 , 能在传播 才 中抢 占先机 , 夺取舆论制 高点 , 有效 防范 各种谣言发生。 2注重报 道的科学性。 、 日本核辐射危 机后 , 恐慌 心理在社会上蔓延 , 公众 的理 性需要及时得 到梳理 。针对抢盐风潮 , 媒 体迅 速行动 , 专家辟谣 、 请 讲解核辐射 防
以 “ 盐 风 波 ’为 例 抢 ’
■王 丹
【 摘要 】日本核 泄漏危机后 在中国引发 了一场席卷全 国的抢 盐风潮, 本文简要 分析 了谣 “ 何 以能惑众的原 因, 盐” 并提 出了一
些 制止 类 似 谣 言 的建 议 。
【 关键 词 】谣 言 谣言成因 谣 言 制 止
2 1年 3月 1 01 1日 日本大 地 震 引发 核
风潮 。
由关注核泄露转变为担忧核辐射 , 此时官
方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仍然在核泄露本 身 ,

初二作文:抢盐风波_800字

初二作文:抢盐风波_800字

抢盐风波_800字日本的一场里氏9。

0级的大地震引发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扰乱了日本人的生活。

可我绝没想到,日本的地震在中国各地引发了一场“盐震”,也严重扰乱了我们的生活。

那天晚上,远在杭州的外公打来了一个十万火急的电话——据长安的一个亲戚说,近日来长安纷纷传言:日本核泄漏将影响我国,碘盐可以防辐射,要赶紧多买些,越多越好。

以后的盐因为核物质进入海水,水被污染而不安全了,不能吃了。

人们都相信有这回事,所以大家都在疯抢食盐,长安的碘盐已经断货。

外公让妈妈马上去超市,抢出几袋盐用以应急。

外公在电话中连珠炮一般地发布着火烧眉毛的信息,紧张的气氛通过电话线传递到了我们家。

妈妈搁下电话,神情严峻。

她用最快的速度开赴华联、华联各大分店,以及沃尔玛等超市,查问盐的货量,可均被告知盐已断货。

人们太疯狂了,家家户户都去买盐,有的甚至买了几十箱。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拎了两瓶酱油草草了事。

外公那儿形势也不容乐观。

据他说,小店、超市、地摊前都是满脸焦急又失望无比的人,就算把店里翻了个底朝天,也休想找出一粒盐;任凭你叫破了喉咙瞪酸了眼,也只有虚幻的盐在眼前摇来晃去;在大街上把腿跑“断”,把轮胎开爆,盐也只会在脑中、心里浮现……这就是可怕的现实——盐,卖完了!外公多方打听,四点多就起床去买盐,排了几个小时的长队,也只捧回可怜的两包盐。

华联门前更是壮观。

一千多人在门口摆下了一字长蛇阵,大概有三四百米吧,歪歪扭扭的,一直延伸到了紫薇桥。

有老人,也有80后、90后;有白领,也有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有斯文的学者模样的绅士,也有随地吐痰的粗人……更好笑的是,他们有的拎着塑料袋,有的挎着环保袋,甚至还有人背着蛇皮袋!不过,抢盐只是一夜风,来得快,去得更快,仅仅一天工夫,就风平浪静了。

于是,许多人盯着大包小包的盐愁眉苦脸,想投机取巧。

关于抢盐风波的启示

关于抢盐风波的启示

抢盐风波的启示日本因地震、海啸引起的核辐射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同为亚洲国家,我国民众也非常关注此重大事件。

当日本还陷在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中时,中国却陷入了一场莫名的疯狂抢购。

2011年3月16日起,中国各地忽然爆发市民抢购食盐“盛况”,大量超市销售一空。

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北京一箱40多元的食盐卖到600元。

各地盐业公司纷纷采取措施保障充足供应。

关于抢盐的原因,抢购食盐的理由基本有两个:一是核泄漏可能引发海水污染,使海盐的生产量下降;另一种说法是碘能防辐射,我国人民碘的摄取主要靠碘盐,所以引发了此次抢盐热潮。

在食盐供应无比充足的情况下,卖盐是个利润很低的生意,现在忽然莫名其妙大赚一笔,这些盐商一定会眼含热泪感谢苍天,生在了这样一个疯狂的国度。

实际上,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陷入如此恐慌。

2003年SARS时,抢购板蓝根、84消毒液、口罩,比这次更让人记忆犹新。

去年的蜱虫咬死人也把中国人吓得够呛。

在非典时期,老百姓在惊恐病毒感染的同时,另外一种现象也以超过病毒传播的速度在各地蔓延,就是民间流传的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草药能有效预防非典。

这种言论的散播致使各地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草药出现了供不应求,价格疯涨的局面。

还有,中央电视台2003年5月9日新闻联播报道,在山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流传一个谣言:喝绿豆汤,放鞭炮能预防“非典”。

结果可想而知,绿豆、鞭炮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绿豆、鞭炮的价格上涨几倍甚至上十倍,而且还断货。

在这种氛围下,使得没有被隔离的健康人心理恐慌远远超出了被隔离的人。

食盐抢购的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作为一个社会危机事件,其背后一定存在一个客观的刺激因素、存在一个动机、存在一个客观的行为链等社会群体事件的必要条件。

抢购食盐,其行为链成立的前提是百姓潜意识中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焦虑。

首先是日本的地震及其核泄漏带来的负面影响,构成了对民众的一种潜在的心理焦虑;其次是目前物价上涨的事实,导致了普通民众的购买力下降,这在民众的潜意识中构成了另一个心理焦虑因素,并有可能在外部刺激条件下产生抢购冲动。

新闻面面观

新闻面面观

某市:“抢盐”狂潮
2.现实教训:“豆”你玩和“蒜”你狠之后对
于“盐王爷”的恐惧

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糖高宗,基本都是一个 路数。所有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背后皆有推 手,皆有地下利益链条驱动。有消息称,此次蔓延 各地的食盐抢购风潮,就是游资炒作出来的。游资 周二周三大量买入盐业股,收盘后到浙江各地抢盐, 随即散布谣言,称日本核辐射污染海水,导致以后 生产的盐均无法食用,吃含碘的食用盐则可防核辐 射。然而按照每千克碘盐含30毫克碘计算,成人需 要一次摄入碘盐约3千克,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这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的摄入极限。但全社 会就是能为此癫狂。
电站2号机组的压力控制池发生爆炸。反应堆 散发出的辐射量“相当危险”,辐射量已超 过法定标准。 之后,通过各种发达的通讯媒体,散播抢盐 的谣言在极短时间内迅速传播,搞得人心惶 惶。 在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出现了抢盐热 潮。
慈溪市,人们排着长龙“抢盐”
某超市“抢盐”场面
宁波市:疯狂地“抢盐”!!!
3.历史镜鉴:物资匮乏年代的记忆还历历 在目
不用说远的,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匮乏
的阴影仍然时时笼罩着人们。1988年,国家 取消价格双轨制,放开了物价管制,使官倒 的活动空间大大缩小,但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是物价开始飞涨。1988年的涨价大大超出了 人们的现象,因此引起了普遍的恐慌,全国 几乎都出现了抢购风潮,柴米油盐和日常生 活用品,都成了抢手货,有些商店的东西几 乎被买空。油盐酱醋无物不遭抢购 。
回眸历史:1988年的疯狂抢购
难忘过去,那个疯狂的年代(1988)
4.“理性反思:权威信息缺位和社会独
立思考精神的稀缺
谣言何以传播如此迅速,涉及面如此广泛,
杀伤力如此之强 ?

抢盐事件

抢盐事件

抢盐事件案例简介2011年3月17日在我国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事件的经过大概如下:2011年的3月11日在日本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截止到目前为止地震已造成了一万多人遇难,一万多人失踪,给日本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这次大地震也引起了全球人民的恐慌,而造成恐慌的源头则是本次地震所导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露。

大家都知道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也是无法治愈的,二战中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其产生的核辐射都给当地及周边地区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所以,大家都恐慌是不无道理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为防辐射和防止海盐被污染,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和农村一夜之间出现了抢购盐的场面,其情景非常的壮观!一时间,好多商店都纷纷打出了“盐已售完”的标识,出来了一盐难求、高价售盐的现象。

案例简析凡是看到或听到这个事件的人,肯定都觉得这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这种行为有点荒唐。

究竟是什么在指引着大家去抢盐呢?这背后的推手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分析:一、抢盐的基本出发点:主要来源于民间人士关于盐可以防辐射及海盐可能被污染的这两种说法。

按经济学的的第一个假定来分析,如果这种信息的确是真实的、有效的,作为理性的人肯定会做出抢盐的举动,因为作为理性的人,也是自私的人,为了避免受到核辐射的伤害,他必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比抢购和囤积更好的方案了。

在这之前,人们由于对信息掌握的不完全和不充分,同时因为个体对信息判断的差异,而产生了有限的理性,所以,从这一点而言,这种行为基本是符合经济学关于理性人假定的。

二、抢盐的潜在动机:盐在中国是一种管制性的商品,价格低廉且稳定,而且产量巨大,从这一点而言,大家应该不会去抢购。

但当盐因海水污染而减产和因其能防辐射而脱销后,它就成了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大家都知道,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假设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任何资源的取得都是有成本的;二是指相对于人的需要和欲望而言,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高中政治 日本抗击地震海啸及核泄漏 中国积极应对抢购碘盐风潮33素材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 日本抗击地震海啸及核泄漏 中国积极应对抢购碘盐风潮33素材 新人教版

日本抗击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中国积极应碘盐抢购风潮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爆炸产生核泄漏事故,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影响波及全世界。

1.日本强震造成核电泄漏事故后,中国一些地方的民众因听信“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和海水被污染而危及食用盐的安全”的传言,争相抢购碘盐,个别商家趁机恶意囤积碘盐、哄抬盐价。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①商品的质量、性能等因素会影响居民消费②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增加③消费者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等缺陷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2.日本是全球电子等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大国,也是多种大宗商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此次地震海啸使日本钢铁、汽车及电子元件产能受损严重,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将受到冲击,也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①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合作与交流②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③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变化④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② D.①②3.本着对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我国安排在日中国公民有序撤离。

为维护市场秩序,国家发改委紧急下令各地相关部门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媒体发布科普告示,并及时向公众通报监测环境辐射数据以安定人心。

上述措施主要体现了A.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B.我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C.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D.我国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4.国内有人想借日本核电泄漏辐射发“盐”财,引发了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同时网络上有人造谣惑众,核知识贫乏的公众听信“盐谣”,加入哄抢食盐行列。

这一事件说明A.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C.公众要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来自网络的信息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5.材料一: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核能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如何看待“盐慌”

如何看待“盐慌”

如何看待“盐慌”周俊飞1004384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将数以万吨计的辐射污水直接向大海中排放,引起了我国消费者对海产品安全的担忧. 从相关报道中可知,这次抢盐事件源于浙江网民陈某在网上散布谣言,说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

该谣言经过网民的不断加工和转发,恶劣影响持续放大,最终引发了抢盐事件。

三点认识:1.吃碘盐不可能防核辐射。

2.就算核污染造成所有海盐都不能吃(这事发生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陆地上也可产盐:井盐,岩盐。

我国内陆就有许多盐湖。

3.吃盐太多,过多的钠会升高血压。

国人每天食盐已经达到10克左右,超过6克的推荐量。

不同角度去看待抢盐事件:一:抢购这种行为是国民的耻辱。

正如新浪微博上一位叫“小西故事”的网友说:“多买了别人急需的东西,自己一下子又用不到,这么自私不惭愧?请问什么事惭愧,什么事损人利己?中国的教育我以为在幼儿开始已经相当畸形,什么学这学那,就是不学无私和多为他人着想。

”二:这些谣言开始可能只是几个人无意中说起,可能也没什么恶意,但一旦进入网路传播就病毒般发作,如果再有好事者或无良商人借机烧上一把火,一夜之间中国人就癫狂了。

我痛恨奸商哄抬物价的行为。

三:来抢购盐的老头老太,“他们基本不上网,看电视报纸也比较少,更容易盲从来源不明的消息。

”四:日本3.11地震、海啸灾难发生后,他们丝毫不乱,没有哄抢,没有骚乱,全国上下井然有序,可是,我国各地相继出现的哄抢食盐现象令人无比痛恨!河南的井矿盐足够全国人民吃300年,根本没有必要恐慌。

五:对中国发生食盐哄抢一事,外国媒体纷纷加以报道,我想,这份耻辱丝毫不亚于别人吐了一脸口水,这是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大丑事。

当我们高声叱呵日本人的野蛮、残忍本性的同时,我们是否用审视的目光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六:炒房炒绿豆炒大蒜炒盐中国怎一个炒字了得?正是因为中国人无知才容易操作。

抢盐风波背后的思考

抢盐风波背后的思考

“抢盐”风波背后的思考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

由于设施老化及地震等综合原因,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2、3号机组相继发生事故。

连续数日,除了日本震区的灾情与救援情况,核辐射已经成为中国普通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风暴中心的日本民众是淡定的,相比他们,中国民众的心中近日却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心理核爆,恐慌弥漫,“盐”,一跃成为近期最为热门的关键词。

在过去的一周,中国这场轰轰烈烈的“抢盐潮”,涨得汹涌,退得迅猛,充满了戏剧性。

从3月16日开始,全国多地发生食盐抢购现象,起因是与日本核事故有关的谣言。

一是说日本核泄漏污染的大气已经飘到了海外,据说服碘盐可以防辐射。

二是日本核泄漏已经污染了海水,海盐受到污染没法吃了,所以以后食盐供应会紧张,可能会涨价。

这些沸沸扬扬的传言造成部分民众盲目抢购囤积碘盐。

谣言初现时,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省市部分地区都出现抢购现象,之后,这股“抢盐”风波甚至蔓延到了全国各地!然而,真的有抢盐的必要吗?首先,海水最不容易被污染。

就算日本东海岸的海水污染了,南海黄海是不可能被污染的。

其次,即使海里的盐全都不能用了,还有内陆盐湖可用。

仅中国青海察尔汗盐湖的食盐储量500亿吨以上,足够全人类食用1000年。

总的来说,食盐大把,无需抢购。

这次抢盐风波在政府相关部门的迅速处理下得以平息。

虽然风波过去,但这起事件给我们的警醒,却值得长时间深刻思考。

对于这次波及全国的风暴,有些人认为这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劣根性,关乎道德素质的问题,一有动静就跟风,完全没有主观理性的思考,表现出对社会的不信任。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不止是中国,就是美国也出现了抢购碘片的风潮。

这说明这种劣根性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即使在“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可避免。

在未知的恐惧下,抢盐是自保的本能反应,自我防护,这是大众心理,符合自然生存法则,因此抢盐的群众只能说是信息的缺失,并不应该上升为道德素质的高度。

反之,他们所体现出来基本知识缺失的问题,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

核辐射所带来的抢盐现象

核辐射所带来的抢盐现象

核辐射所带来的抢盐现象02009219 刘通在日本核电站爆炸后网上广为流传一副对联,其上联:大核民族五十七座核电密布,意欲核威;下联:盐荒子孙五十六个民族抢盐,盐面何在。

横批:核出此盐。

这幅对联体现了3月11日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核辐射危险,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国人对待这一灾害的心里和行为。

关于抢盐现象,流言起到最直接的作用,解决此问题政府和媒体都有着重要责任。

然而更深层次看去,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思想的愚昧与无知。

作为一名高校的学生我们应理智而冷静地看待此现象。

一,日本核爆炸事件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3月1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随后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时间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

第二天东京电力公司神福岛第二核电站发生爆炸。

截至15日,1、2及4号机组全部实现“冷温停止”的稳定状态,脱离紧急状态。

日本大地震已过去十几天,截至3月21日,地震中确认死亡人数为8649人,失踪2万多人,避难人数超过35万。

目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情况趋于稳定,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

除日本外,核辐射阴云仍没有散去,日本周边的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都提高警惕、全面监测。

我国也出现各种关于核辐射的担心和过分的行为。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室教授桂立明长期从事辐射防护与保健物理教学与科研工作,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由于美日距离太远,飘过去的会是极少的量。

如果放射物飘到北京,量可以忽略不计。

【1】二,“盐荒子孙”日本核电站爆炸事故不仅使该国陷入一场核电危机,也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

然而在我们的科学家分析研究日本的核爆炸现象时候却意外发现中国民众的反应似乎更为激烈。

因“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我国从14日开始出现抢盐苗头。

东部沿海的绍兴、上海,成为此次我国抢盐风潮的始发地。

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展传播,数天之内,抢盐风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

社会学案例分析 抢盐现象的原因与反思

社会学案例分析 抢盐现象的原因与反思

社会学案例分析抢盐现象的原因与反思前些日子一场几乎波及全国的抢购食盐的闹剧突然闹剧突然上演。

这场抢盐风波,经历了差不多48小时后,迅速得以平息。

虽然风波过去,但这起事件给我们的警醒,却值得长时间深刻思考。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抢盐现象呢?原因有方面:第一,是关于日本地震对中国食盐影响的各种错误说法。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公海的九级大地震,本来震中离日本最近的地方也是70多公里,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也是地震烈度也就7度左右,还不够汶川地震厉害。

但是,地震引起海啸,在海边的日本福岛核电站受到破坏,造成核泄漏。

事态逐渐恶化日本人服食碘片预防核辐射。

于是有谣言说吃盐能增加人体碘的含量,从而抵抗核辐射;还有谣言说,日本的核泄漏,肯定污染了我们大陆架周围的海水,而我们的食用盐的原料就是海水,因此赶快抢购盐吧,以后的盐都是核辐射的。

对于第一种说法,专家已经提示,食盐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民众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而且,盐吃多了,会对人体很多脏器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15日在其网站上发布日本核事故相关健康信息,指出碘化钾片并不能防御外部辐射,也不能防御放射性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伤害。

第二种说法,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作出回应,称日本核辐射对我国未造成任何影响,“这种无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海域。

海水是不是受辐射污染关键要看日本的核危机是否进一步恶化。

但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不用担心。

即使是广东地区,也离日本很远,海水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广东省大概也只有三成左右的食盐是海盐,而且我国矿盐资源充裕,不会供应不上的。

所以,别说沿海,平原地区,也不会盐盐一息。

而且,我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海盐的量不会超过20%,矿盐都是从地下3米处提取的,没有任何污染。

对食盐的质量,无疑是不用恐慌的。

第二,是大众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的匮乏以及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

面对各种错误的说法,一些民众对于食盐等方面的只是比较匮乏,加上信息传递不全面,容易受夸大其词的影响,人们容易没有了自己的独立判断,听信道听途说的各种小道消息,然后惊慌不已还有,而且民众有种心理,就是当某种重大事情(或者说法)发生的时候,往往总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的观点。

抢盐风波

抢盐风波

大部分消费者已经不再恐慌,至此,这场来得快也去得
快“抢盐风波”基本结束。
课本链接
• 八年级下册 • 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 • (2)生存的空间 •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
质条件。 • 第二课 哭泣的自然 • (2)环境被破坏 •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水资源遭
到了严重的污染。
课本链接
• (1)市场扫描
• 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就像一只“看不 见的手”,左右着市场的变化。

市场不仅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
也是“调节器”。
课本链接
• 八年级下册 • 第十三课 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 • (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 要维护现代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保
证正常的市场秩序,就必须由于市场经济 相适应的法律。 • 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相应的执法活动, 推动了经济法制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课本链接
• 七年级下册 • 第六课 规则与秩序 • (2)秩序来自规则 •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
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 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 哪里没有规则,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 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 行。
课本链接
• 八年级下册
• 第十二课 走进市场
• 九年级下册 • 第十四课 小平,您好 •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课本链接
• 九年级下册 • 第十四课 小平,您好 •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就会落后,
开放才能发展。
课本链接
• 七年级下册 • 第八课 心中的规则 • (2不等,
相当一部分超市食盐脱销,一些商贩乘机哄抬价格,价

抢盐背后的难“盐”之隐

抢盐背后的难“盐”之隐

抢盐背后的难“盐”之隐日本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和核泄漏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了恐慌。

近日,中国人又上演了让全世界的人都无“盐“以对的闹剧,3月16日个别沿海城市出现抢盐(加碘)的现象。

17日,许多城市家家户户的家庭主妇、老少爷们儿,甚至连几岁的孩子都知道“闹盐荒”了,南至香港北到东北,大家都一头扎进抢盐的人堆里。

不过一日,大街小巷的商店、超市的盐货开始告急,个别商家开始哄抬盐价。

抢碘盐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谣言称食盐含碘,可以防止核辐射;二是海盐以后会受到核辐射污染不能食用,所以必须多买盐提前囤着,以备不时之需。

就这两点风牛马不相及的原因就能蛊惑十几亿民众,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抢盐风波暴露了很多问题,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公众对核知识的无知和盲从;另外一个方面是政府的公信力问题。

国人很多对核知识知之甚少。

我们绝大多数人对核武器、核电站等知识了解很少,更不用说如何预防核泄漏、核辐射了。

对这次的抢盐潮,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辐射监测室主任徐政强认为抢购食盐非常荒谬,“核辐射对于海水的影响,仅限于距离非常近的区域,日本核电厂泄漏的核辐射想把这么多的太平洋水搞脏根本不可能核,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专家当然知道,但公众知道么?据我所知,只有几个事件为我们所熟知:历史课本上,我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和大亚湾等核电站,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投降,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这个城市成为空城,地理上各国的核电站的简单介绍。

说实话,对于核电站爆炸造成核泄漏后果的严重性、影响的深远性,也只有这次日本地震导致的核电站爆炸,才引起了我的关注。

倘若不是此次事件,谁会去主动了解呢?谁会知道海水中有铀钚和氘氚(氢的同位素)放射性物质,但远不如日常家居使用的装饰类石材高呢?所以核泄露一旦来临,就会引起人们恐慌,这时,谣言就像一根“救命稻草”,所以上演抢盐潮的闹剧也就不足为奇了。

盐
小小的草莓能够身兼防辐射的“重职”呢?这还得 从它的营养成份说起。在每100克草莓中,含有50—100毫克 维生素C,比苹果、葡萄等水果高10倍以上。草莓中还含有 大量的维生素 E以及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都可 以抵御高强度的辐射,减缓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 比如皮肤发生脂质氧化,出现干燥、红斑等现象。所以,经 常接触电脑或其他电器辐射的人不妨经常吃些草莓。
说“抢盐”更糟糕,是因为“抢盐”暴露出来的问题更严重。盐这 东西本来就是大陆货,中国又是世界最大产盐国,中国根本不缺盐。 中国实行食盐专卖制度,不是因为缺,而是要控制食盐走私,防止 工业用盐流入食品盐市场,祸害百姓健康。之所以出现抢购,据说 与日本的核泄漏有关,有传言称,日本核辐射已经影响中国,使用 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就这么一句谣言,抢购出现了,据说有的地 方很快抢购一空,盐商趁机抬价,1元一包的碘盐一下子涨到10元。
海带是一种含碘量很高的海藻。养殖海带一般含碘3~ 5%,多可达7~10 % 。从中提制得的碘和褐藻酸,广泛应 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缺碘 会患甲状线肿大,多食海带能防治此病,还能预防动脉硬 化,降低胆固醇与脂的积聚。海带中褐藻酸钠盐有预防白 血病和骨痛病的作用;对动脉出血亦有止血作用,口服可 减少放射性元素锶在肠道内的吸收。褐藻酸钠具有降压作 用。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天然胡萝卜素是一种强 有力的抗氧化剂,能有效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损害,从而避免细 胞发生癌变。长期食用胡萝卜,能使人体少受辐射和超量紫外 线照射的损害。此外,天然胡萝卜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 细胞和机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外还将天然胡萝卜 素用于化妆品中,发挥其防辐射,保护、滋润皮肤和抗衰老作 用。
简单回忆一下整个事情,日本地震招致核电站爆炸和走漏,国际媒 体报道核毁坏和净化,大众以为日本的核风险能够会净化陆地海水,而 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由此,沿海的民众开端抢够食盐。 抢购食盐的工夫从16日开端,到17日也就是明天涉及全国。有民众曾经 开端抢购酱油等食用盐替代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 引发国人抢盐闹剧
莫 言 深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事件回顾

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 引发约 10 米高海浪,并引发核电站放 射性物质泄露。 由于日本震后核危机加剧,以及传言 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加之民众担 心核辐射未来波及中国沿海,进而污 染海水产品及食用盐等,中国一些地 方出现了抢盐的情况。
首要公众(消费者)
盐含有碘可以防止辐射
碘 的 作 用 好 处 多 多
评价:

信息传播的及时性


信息传播的开放性
完善法律制度 理性处理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公众心理的角度分析
公关意识内容主要是塑造形象的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协调沟通的意识、立 足长远的意识。政府公共关系意识是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思想基 础。政府应当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满足公众知情权,清 楚政府解决事件的政策过程和行为方式等,增强突发事件管理透明度,获取社 会的广泛支持。现代的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应该 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公关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并在实践中总结与积累 经验,提高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素质,保证政府公关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