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组织与细胞损伤
2病理第三章组织与细胞损伤简答题(新)
病理第三章组织与细胞损伤简答题动医104第一节:细胞萎缩1、萎缩的概念?指已经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因为物质代谢障碍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
称为萎缩(atrophy)。
萎缩≠发育不全(hypoplasia),后者指组织或器官、细胞不能达到正常大小或结构,体积普通比较小;萎缩≠不发育(aplasia),后者常用来表示自胚胎原基结构的发育受阻,即没有形成新组织的趋势,器官不能发育,彻低缺失或惟独一个结缔组织构成的足迹性结构。
2、为什么说萎缩是具有一定适应性意义的可复性过程?答:因为当机体营养不足时,细胞的体(形)缩小或者数量减少,物质代谢降低,有利于在不良环境下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这是萎缩积极的一面,也就是其适应性意义。
当病因消除后,萎缩的器官、组织、细胞仍可以恢复原状。
3、简述萎缩的缘故和类型。
①缘故:由细胞的功能活动降低、血液及营养物质供养不足、细胞物质代谢障碍以及神经和/或内分泌刺激减少等引起。
②类型: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病理性萎缩又分为:全身性,局部性局部性萎缩又分为:废用性,压迫性,神经性,缺血性,内分泌性4、简述全身性萎缩的缘故。
第1 页/共17 页①持久饲料供养不足,缺乏营养;②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慢性消化疾病;③消耗性疾病,寄生虫病、肿瘤性疾病、传染病等。
5、举例说明什么是废用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指的是某器官或组织,因为功能障碍,持久停止活动功能而发生萎缩。
例如动物肢体因为骨折或关节纤维性粘连而持久不能活动或限制活动,相关的肌肉和关节会发生萎缩。
6、何为压迫性萎缩,并举出三个例子。
指器官或组织持久受压迫而引起萎缩。
例如:肿瘤、寄生虫(刺虫蚴、囊尾蚴)压迫相邻组织;尿液潴留于肾盂,压迫肾实质而引起肾萎缩;脑脊液增多,压迫脑实质引起脑萎缩;肝淤血肝窦压迫肝索细胞,造成肝细胞萎缩等。
7、何为“褐色萎缩”?答:心肌细胞或肝细胞等发生萎缩时,细胞胞浆内浮上多量棕色微细的色素颗粒,称为脂褐素,这是自噬泡内未彻底消化的含脂代谢产物,以致心肌和肝脏外呈棕褐色变化,称为褐色萎缩。
第五章__细胞组织损伤讲解
羊全身性萎缩--肾脏萎缩
羊全身性萎缩--脾脏萎缩
羊全身性萎缩--肺脏萎缩
羊全身性萎缩--肠壁萎缩
脾脏压迫性萎缩
鸡输卵管萎缩
骨骼肌萎缩
第二节 变性
变性是指细胞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类形 态学变化,其表现为,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 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变性一般是可 复性过程,发生变性的细胞和组织的功能降 低,严重的变性可发展为坏死。
萎缩
一、 生理性萎缩
又称年龄性萎缩,指某些组织、器 官随年龄增长逐渐萎缩退化的正常生 理现象。
如:胸腺、法氏囊在性成熟时发生退 化,老龄动物的乳腺、性器官的萎缩 等。
二、全身性萎缩
全身性萎缩是在全身物质代谢障碍,主 要是分解代谢超过合成代谢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萎缩,此时全身器官、组织均有不同程 度的萎缩。
(二)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轻度的透明变性可以吸收,组织恢复正常。 但透明变性的组织容易发生钙盐沉着,引起 组织硬化。小动脉发生透明变性,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 坏死。纤维组织透明变性,可使组织变硬, 失去弹性,引起不同程度的机能障碍。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动脉壁玻璃样变性
三、透明变性
透明变性又称玻璃样变,是指在组织间 质内(如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或细胞内 (如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出现一种半 透明、无结构的蛋白质样物质,可被伊红或 酸性复红染成鲜红色。
(一)类型
常见的透明变性有以下三种。
1.血管壁透明变性 通常只见于小动脉管壁。 光镜下见小动脉内皮细胞下出现均质红染、 无结构的透明蛋白。动物血管壁透明变性可 见于慢性肾炎的肾脏小动脉硬化。其发生是 由于小动脉持续痉挛使内膜通透性升高,血 浆蛋白渗入内皮下并凝固成均匀结构的玻璃 样物质。
兽医病理学讲义重点部分
兽医病理学讲义重点部分绪论兽医病理学veterinary pathology: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与转归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疾病概论疾病disease: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动物的生产力降低。
特点:○1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2完整的机体反应;○3一种矛盾斗争过程;○4生产力降低的一个标志。
依据病因分类:1)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体内进行生长繁殖而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寄生虫病:由各种寄生虫侵入体内或侵害体表而引起的疾病。
3)普通病:由一般性的致病因素或非生物性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依据病程长短分类:1)最急性型:突然死亡,生前无明显症状,病理变化不显著;2)急性型:起病急,病程短,3周以内,有急性而明显的临床症状;3)慢性型:起病缓慢,病程长,一个月以上,临床症状不明显,仅表现渐进性消瘦;4)亚急性型:介于急性型和慢性型之间。
病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
包括潜伏期(隐蔽期)、前驱期(先兆期)、明显期(临床经过期)、转归期(终结期)转归期三种形式:(1)完全痊愈(2)不完全痊愈(3)死亡死亡:○1频死期:一些重要机能高度失调,包括:A.呼吸时断时续或病理性呼吸B.心跳微弱C.中枢机能紊乱,括约肌松弛D.体温下降;○2临床死亡期(相对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反射活动消失,中枢神经高度抑制,但大脑神经细胞还没有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是一种可逆性死亡;○3生物学死亡(真死):脑组织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不能复活,尸体逐渐出现尸僵、尸冷、尸腐、尸斑等死后变化。
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细菌、霉形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特点:○1选择性:动物的种属、传染途径、侵入门户和作用部位。
○2损伤作用:病原微生物通过在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损伤机体以及寄生虫通过机械性毒素夺取营养,引起过敏对机体产生损伤。
病理学题库
病理学题库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一、单项选择题1、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D )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C 局部呈暗红色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E 局部温度升高2、心力衰竭细胞见于(B )A 心肌间B 肺泡腔C 血液中D 心包液E 窦状隙3、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E)A、脑B、肝C、肾D、肺E、脾4、槟榔肝是指(D)A、脂肪变性B、肝细胞肿胀C、肝细胞萎缩D、慢性肝淤血E、肝硬变5、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份是(B)A、红细胞B、血小板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纤维蛋白6、脂肪栓塞易发生于(C)A、静脉注射时B、分娩时C、骨折时D、输液时E、出血时7、后腔静脉内的栓子会引起下列哪个部位的栓塞?(E )A、后腔静脉属支B、门静脉属支C、脑D、肾E、肺8、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D )A、血管内皮损伤B、血流缓慢C、血小板数量增多D、纤维蛋白溶酶增加E、涡流产生9、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C)A、溶解B、吸收C、机化D、再通E、钙化10、气体性栓塞常见于(A )A、右心B、左心C、静脉D、动脉E、肝脏11、左心的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B )A、肺动脉栓塞B、脑动脉栓塞C、股静脉栓塞D、门静脉栓塞E、肝静脉栓塞12、来自门静脉的栓子随血流运行,首先栓塞于(C )A、脑B、肺C、肝D、肾E、肠13、出血性梗死可发生于(D)A、脑B、肝C、心D、肺E、肾14、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C)A、脾、肾、肠B、肺、肾、脑C、肾、心脑肝D、脾、肝、肠E、肠、脑、心15、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B)A、楔形B、不规则形C、锥体形D、节段性E、点灶状16、肝水肿时,水肿液蓄积于(B )A、汇管区B、狄氏腔C、肝细胞间D、肝小叶间E、窦状隙17、动脉性充血常见于:( C) A、血栓中B、梗死灶中C、炎症的早期D、血肿内E、肿瘤中18、缺血和梗死发生的条件(B )A、小动脉扩张B、小动脉阻塞C、小静脉阻塞D、侧枝循环能建立E、小动脉炎19、在一些陈旧病灶中若发现有吞噬含铁血黄色的巨噬细胞,说明该处曾发生过:(E )A、充血B、淤血C、缺血D、血栓形成E、出血20、肝水肿时镜下的主要变化是:(D )A、肝细胞肿大B、窦状隙扩张C、肝细胞变性D、狄氐腔显现E、汇管区增宽21、引起肝淤血的主要原因是:(A )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门脉循环障碍D、肝静脉血栓形成E、肺淤血22、引起肺淤血的主要原因是:( B)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门脉循环障碍D、肝淤血E、胸腔积液二、双项选择题1、根据梗死灶的性质和特点,将梗死分为:(A) (C )A、贫血性梗死B、凝固性梗死C、出血性梗死D、腐败性梗死E、液化性梗死2、动脉性充血的发生机理是:(AC ) ( )A、机械性因素的作用B、神经反射的作用C、理化性因素的作用D、体液因素的作用E、生物性因素3、白色梗死常见于:( BC) ( )A、肺B、肾C、心D、肠E、尾4、红色梗死常见于:( AD) ( )A、脾B、肾C、心D、肺E、尾5、慢性肝淤血时的镜检变化主要有:(AC ) ( )A、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和窦状隙扩张充满红细胞B、肝细胞坏死C、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萎缩D、间质结缔组织增生E、小胆管增生6、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时表现为血管壁通透性改变的病理过程有:(CD ) ( )A、动脉性充血B、缺血和梗死C、出血D、水肿E、血栓形成7、按照充血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充血分为(AD )()A、动脉性充血B、减压后充血C、炎性充血D、静脉性充血E、侧枝性充血8、根据出血的发生机理,出血分为(CE )()A、内出血B、外出血C、破裂性出血D、中毒性出血E、渗出性出血9、在肺动脉及其分支形成栓塞,其栓子来自于(CD )A、左心B、右心C、大循环动脉D、大循环静脉E、门静系统10、水肿发生的机理主要有两方面,它们是(BD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细胞间液成过多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D、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E、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三、多项选择题1、可以成为栓子的物质有:(ABDE)A、血栓B、脂肪C、坏死组织D、空气E、瘤细胞2、引起缺血和梗死的原因有:(ABE )A、小动脉痉挛B、小动脉阻塞C、小静脉受压迫D、小静脉阻塞E、小动脉受压迫3、动脉性充血常见的形式有(ABC )A、炎性充血B、贫血后充血C、侧枝性充血D、压迫性充血E、阻塞性充血4、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有:(ABCDE)A、感染B、缺氧C、中毒D、淤血E、过敏或炎症反应5、根据出血的原因,一般将出血分为:(BD )A、病毒性出血B、破裂性出血C、中毒性出血D、渗出性出血E、寄生虫性出血6、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包括:(BCE )A、心血管外膜损伤B、心血管内膜损伤C、血流状态改变D、血液粘稠E、血液凝固性升高7、来自肺静脉,左心的栓子,可能形成栓塞的器官是:(BCDE )A、肺B、肾C、肝D、心肌E、脑8、血栓形成的结局有:(BCD )A、阻塞血管管腔B、溶解软化C、机化再通D、钙化E、引起远端栓塞9、透明血栓可见于:(ABC )A、微动脉B、微静脉C、毛细血管D、小动脉E、小静脉四、填空题1、动脉性充血发生的机理是(_外界因素_)和(_机体反应增高_)。
《病理学》组织细胞的适应损伤与修复PPT课件
常见类型
鳞
状
上
皮
化
1.鳞状上皮化生: 柱状上皮鳞化,多见于支气
生
管、肾盂、宫颈粘膜及腺体。
2.肠上皮化生: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多见于 萎缩性胃炎。
3.间叶组织成分之间的化生:其中的未分化间 叶细胞多向分化为骨、软骨、脂肪。
12
适应的形态变化(萎缩、肥大、增生、化 生)
转归
1、可逆, 2、不可逆, 3、发展为肿瘤(如支气管.胆囊、前列腺可发展为鳞癌)。
而透亮。
18
组织细胞的损伤(变性、坏死、凋亡)
细胞水肿-病理变化(镜下)
19
组织细胞的损伤(变性、坏死、凋亡)
临床意义
细胞水肿是细胞轻度损伤后的早期病变。常见于病 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和高热时的肾小管上皮。
转归
(1)轻度──原因消除,可恢复 (2)较严重─细胞功能下降 (3)严重──脂肪沉积直到坏死
25
组织细胞的损伤(变性、坏死、凋亡)
玻璃样变性
概念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匀、红染、无结构的蛋白物质,肉 眼观灰白、半透明、质韧似毛玻璃样物质,称玻璃样变性。
二、肥大
概念
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 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常见类型
1、代偿性肥大
高血压 左室心肌代偿性增大
2、内分泌性肥大 如哺乳期的乳腺
9
适应的形态变化(萎缩、肥大、增生、化 生)
三、增生
概念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称为增生。
鼻息肉
1.代偿性增生
如慢性肾炎时,肾小管上皮增生。
常见类型 2.内分泌性增生 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20
组织细胞的损伤(变性、坏死、凋亡)
第三章 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调控
A
一般来说胚性愈伤组织来源于皮层组织细胞, 而非胚性愈伤组织则来源于中柱的组织细胞, 即维管束及髓部细胞
C
D
(2)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在长期的培养中能够形成分生组织区、管胞和色素细胞,或者形成体细胞胚,这种能够形成体细胞胚的愈伤组织叫做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
(3) 形成期: 外植体的细胞经过诱导,分裂形成了具有无序结构的愈伤组织时期 ①.细胞分裂部位和方向发生改变 细胞大小不再发生变化,愈伤组织表层的分裂逐渐减慢和停止,内部组织细胞开始分裂 。
②.分生组织瘤状结构和维管组织的形成。 形成由分生组织组成的瘤状结构,它变成不再进一步分化的生长中心,而在其周缘产生扩展的薄壁细胞 瘤状结构团团地散布在愈伤组织块中。这时形成了维管组织,但不形成维管系统 ③.细胞的体积不再减小。 ④.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细胞。 在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尽管在形态上可以划分出起动、分裂和形成三个时期,但实际这些时期的界限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尤其是分裂期和形成期,它们往往可以在同一组织块上观察到
全能性实现的两个必须满足的条件: 把具有较强全能性的细胞从植物组织抑制性影响下解脱出来 要给予植物细胞一定的刺激
二、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 从植物分离出根、茎、叶等一部分器官,在切口处组织受到了损伤,但这些受伤的部位往往会产生新的器官,长出不定芽和不定根,从而成为新的完整的植株 吊兰,它能在每个嫩芽处都可长出一个新个体,这就是最自然的“克隆”现象 自然界许多植物可以通过插条来实现个体繁殖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课程名称:病理学(Causes of Tissue and cellular injury )可逆性损伤:重点讲解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
calcification(凋亡)坏死的结局:要重点强调,因为后面许多章节的内容与此有关。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二节细胞、组织的损伤一、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自学)二、损伤机制(自学)四、细胞、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以缺氧为例,遭受了损伤的细胞,首先表现为代谢性变化;经过一段不等的时间(例如缺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受损伤细胞呈现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然后(例如缺血后数小时至数日),才呈现光镜下和用肉眼可见的形态学变化,即病理变化或病变(lesions)。
这种损伤性病变包括:(1)在去除病因后有可能恢复常态的可逆性病变,亚致死性细胞损伤或变性;(2)严重的不可逆性病变即细胞死亡。
在各种细胞损伤的早期改变为ATP的减少、细胞膜完整性的缺失,蛋白质合成下降、细胞骨架损伤和DNA损伤。
在一定限度内损伤引起的改变为可逆的,传统形态学上称变性(degeneration)。
如果引起损伤的刺激持续存在或过于强烈则导致不可逆的细胞损伤,细胞出现坏死,大部分细胞质膜均受到损伤,溶酶体肿胀、线粒体空泡化、ATP产生减少或停止。
细胞外钙流入及细胞内储存的钙释放出来,导致多种酶的激活,分解细胞膜、蛋白质、ATP 和核酸。
由于细胞膜的破坏,细胞内的蛋白、酶类释放到细胞外,临床上测量血中某些酶的含量的变化可以推测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血清中的肌酸磷酸激酶的浓度改变可用来诊断心肌梗死。
在细胞损伤和出现形态学改变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用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技术,在缺血后几分钟即可见到改变。
但光镜下出现病变则要几个小时或十几小时。
(一)可逆性损伤(变性)在光镜下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可逆性损伤,即细胞肿胀和脂肪变。
1.细胞肿胀(Cellular swelling) 或称为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空泡变性,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的胞浆。
【病理生理学】第二章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刘燕
以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称萎
缩。
• 原因:
由于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引起。
萎 缩 (atrophy)
分类: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营缩养不良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 去神经性萎缩 压迫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萎 缩 (atrophy)
• 萎缩病理变化:
【肉眼】:
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颜色加深、质韧、
蓄积。 • 常见疾病:
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AS、营养不良骨髓和 脂肪组织。 • 镜下:
间质疏松,灰蓝色粘液性基质内有散在的星芒状纤 维细胞。
间质疏松,灰蓝色粘液性基质内有散在的星芒状纤 维细胞。
病理性色素沉着
• 概念:
细胞或组织内有色物质过量积聚称色素沉 积。
• 常见类型:
1、含铁血黄素 2、胆红素 3、黑色素
• 概念:
一种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由于环境改变而 转化为另一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称化生。
• 部位:
化生只能在同类组织的范围内出现,常发
生于上皮和结缔组织。
化 生 (metaplasia)
• 常见类型:
鳞状上皮化生 上皮组织化生
肠上皮化生 间叶组织化生 纤维组织
骨组织
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支气管粘膜部分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
第二章 组织细 胞的损伤与修复
目标要求
1、掌握细胞和组织几种常见的适应性变化的概 念、常见类型和病理改变。
2、掌握细胞和组织变性损伤的常见类型。掌握各 自的概念和形态变化。
3、掌握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影响。 4、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熟悉创伤愈合 的概念和类型。
概述
机体为抵御各种刺激因子的损害, 通过自
损伤的修复
不完全性
生理性再生:
生理情况下, 有些细胞和组织 不断老化、凋亡 , 由新生的同种细胞和组织不断补充,保持原有 结构.功能, 称生理性再生。 如表皮的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不断地角化脱落,通 过基底细胞不断增生、分化,予以补充; 又如月经子宫内膜的再生; 消化道粘膜上皮的再生 更新等。
Keloid.
瘢痕组织对机体的不利和危害:
①瘢痕收缩,可引起变形
②瘢痕性粘连,可引起的梗阻
③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 如果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 向周围不规则地扩延,称为瘢痕疙瘩
(keloid)。临床上又常称为“蟹足肿” 。瘢痕组织内的胶原纤维在胶原酶的作 用下,可以逐渐地分解、吸收,从而使 瘢痕缩小、软化。
伤口 出血 、凝血块 伤口缩小 上皮长满 (底部)肉芽组织形成
(边缘)
胶原纤维 瘢痕组织
创伤愈合的类型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痂下愈合
二、创伤愈合的类型
1、一期愈合 缺损少,创缘整齐缝 合好,无感染。
肉芽生成少, 愈合时间短, 疤痕小。
2、二期愈合
缺损大,创缘 不整,有感染 、异物,不能 缝合,肉芽多 ,愈合时间长 ,疤痕大。
肉芽组织的结局 毛细血管闭塞减少, 纤维母细 胞成熟为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 大量增多, 成熟为纤维结缔组 织最后玻璃样变, 并且转入老 化阶段瘢痕组织。
肉芽组织的结局:
纤维母c 胶原纤维 纤维c 炎症细胞 毛细血管
瘢痕组织
二、瘢痕组织 scar tissue 概念
瘢痕(scar)组织是肉芽 组织成熟转变为老化阶段的 纤维结缔组织。
TGF-β: 低浓度诱导PDGF合成分泌,
为间接分裂源. 高浓度抑制PDGF受体表达,
兽医病理学重点
兽医病理学重点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一、充血:(一)动脉性充血:指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
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动脉性充血可分为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两种。
病理性充血又可以分为炎性充血、侧枝性充血、贫血后充血(如:瘤胃鼓气后放气)。
充血的病理变化:体积稍微肿大,颜色潮红,代谢旺盛,温热。
(二)静脉性淤血: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中的血量增多,简称“淤血”。
1.淤血的类型和原因有:(1)全身性淤血:由于心力衰竭和胸内压增高。
如:心衰,心肌炎,心包炎、胸膜及肺脏疾病等。
左心衰竭导致肺淤血,右心衰竭导致大循环淤血。
(2)局部性淤血:由于局部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
2.淤血的病理变化:颜色暗红色,稍微肿大,微冷。
槟榔肝:指慢性肝淤血的同时有脂肪变性时,淤血的中央静脉及邻近的肝窦区域呈暗红色,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使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区与土黄色脂肪变性区相间,状似槟榔花纹。
二、出血:指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
1.原因和类型:(1)破裂性出血(2)渗出性出血: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而漏出到血管外。
2.病理变化(1)内出血血肿:指小血管破裂时流出的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被膜下,并挤压周围组织。
瘀点:指渗出性出血时,出血点直径一般不超1mm。
瘀斑:指渗出性出血时,出血点直径一般为1~10mm。
出血性素质:指全身性渗出性出血的倾向。
(2)外出血:咳血、吐血等。
三、血栓形成: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
1、血栓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1)血管内膜的损伤:暴露其内的结缔组织→激活凝血因子凝血释放组织因子血小板粘集(2)血流状态的改变:a、血轴流向血管壁靠拢;b、血流缓慢形成旋涡,使凝血因子堆积。
(3)血液性质的改变:即血小板与凝血因子质和量都发生改变,是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性-肾浊肿(Cloudy swelling)
ANIMA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三)原因和机理
主要原因是感染、中毒、缺氧
感染、中毒、缺氧 破坏细胞内氧化酶系统 三羧酸循环和氧 化磷酸化障碍 中间代谢产物脂肪酸、 蛋白胨、乳酸等在细胞 内蓄积 直接损伤细胞膜 细胞膜通透性升高 ATP生成减少 钠钾泵障碍 细胞内Na+、Cl-增加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三)原因和机理
1.原因
感染、中毒、缺氧、饥饿、饲料中脂类过多和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 等原因。
2.机理(肝脂肪变性机理)
(1)结构脂肪破坏,脂质析出形成脂滴;
(2)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超过了肝细胞将其氧化和合成脂蛋白运输 出的能力,脂肪即在肝细胞内蓄积; (3)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不能运输出去或脂肪酸氧化利用障碍。 胆碱和蛋氨酸缺乏 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引起脂肪肝。
(二)病理变化
易发器官 实质变性 1.眼观3 ①体积 肿大 边缘钝圆,被膜紧张,切面隆起、外翻; ②色泽 表面、切面呈灰黄色或灰白色,浑浊无光泽,犹如水煮过; ③质度 变脆,容易碎。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2.光镜检查2
Fatty change of liver
肝脂肪变性
肝糖原蓄积
水泡变性、糖原蓄积、脂肪变性
H.E
PAS
苏丹IV
• PAS • 过碘酸雪夫氏染色 • 糖类染成红色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3.各器官病变 (1)肝
眼观 镜检 肝细胞肿胀,胞浆内有脂滴,胞核被脂滴挤于一侧, 形状改变。
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肿大
水进入细胞内
(四)结局和影响
是一个可复性病理过程 变性组织功能降低。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二、水泡变性
(一)概念
水泡变性(vacuolar degeneration),又称为水肿变性。
2.镜检
脂变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脂滴,小脂滴可互 相融合成大脂滴将胞核挤于一侧。
石蜡切片,HE染色脂滴被脂溶性溶剂(二甲苯)溶解成 空泡。
石蜡切片,HE染色细胞内有空泡的可能有: 水泡变性 脂肪变性 糖原蓄积 冰冻切片,脂滴可被苏丹Ⅲ染色呈桔黄色,苏丹Ⅳ染成红 色,锇酸染色呈黑色。
⑵肌肉 眼观
镜检
⑶血液 血液稀薄,颜色变淡,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减 少且大小不一致,表现贫血,全身水肿。
局损—横纹肌萎缩400倍
肝褐色萎缩;
①眼观
②镜检
①眼观
肾褐色萎缩;
②镜检
⑷肝
⑸肾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⑻淋巴结 ⑹心脏
猪口蹄疫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泡变性
肝水泡变性
神经细胞空泡变性
线粒体肿胀
淋巴细胞空泡变性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三)原因和机理
原因
机理 同颗粒变性 细胞肿胀
(四)结局和影响
可复性 中等程度的损伤,组织功能降低。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2)肾
眼观 镜检 肾小管特别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
(3)心
眼观 变性心肌纤维呈灰黄色,肿胀; 心外膜下、心室乳头肌和静脉周围的变性心肌纤维与正常的心肌纤 维交叉分布呈黄红相间的虎皮状花纹,称为“虎斑心”; 镜检
细小的脂肪空泡(脂滴)呈串珠状排列在肌原纤维之间,横纹消失。
颗粒变性
• 变性细胞特点: • ①细胞肿胀 • ②胞浆内有粉红染的 蛋白质颗粒
肝颗粒变性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⑶肾
①眼观
体积,
颜色, 切面皮质
②镜检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管腔 严重时, 形成蛋白性尿管型随尿液排除体外。
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5种
1.废用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缺血性萎缩
4.神经性萎缩 5.激素性萎缩
靶器官
肝局部性萎缩(压迫性萎缩)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四、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结局 2.对机体的影响 (1)有利 (2)不利
一、颗粒变性
(一)概念及特点
颗粒变性(granular degeneration) 主要特点为: 1.变性细胞 肿胀 胞浆内有大量微尘状蛋白质颗粒; 2.变性器官
体积肿胀
浑浊无光泽。 又称浑浊肿胀,简称浊肿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第二节 变性
一、概念
变性(degeneration) 某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蓄积过多
常见的变性
细胞变性: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
间质变性:粘液样变性、淀粉样变性
细胞、间质变性:透明变性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萎缩 变性 坏死 结石 组织修复、代偿与适应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第一节
一、概念 萎缩(atrophy)
中心脂肪化
周边脂肪化 脂肪肝
肝脂肪变性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肝细胞脂肪变性(全小叶性)
ANIMA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⑵实质器官萎缩
①器官体积成比例缩小 边缘变薄变锐,被膜增厚皱缩 ②重量减轻
③质度变硬;
⑶管状器官 管壁变薄,管腔变大。 (4)衰竭征象 逐渐消瘦、严重贫血、被毛粗乱无光和全身水肿。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萎缩
发育不全 不发育 容积性萎缩(单纯性萎缩) 萎缩 数目性萎缩(减数萎缩)
萎缩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
全身性萎缩 局部性萎缩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二、全身性萎缩
全身性萎缩 萎缩的直接原因
(一)原因3
1.长期饲料供应不足或缺乏营养; 2.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慢性消化疾病; 3.消耗性疾病 寄生虫病、肿瘤性疾病、传染病等。
(三)原因和机理
全身性营养不良和组织缺氧。 常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
(四)结局和影响
是一个可复性过程,引起组织功能障碍。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粘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
镜检:
眼观:
眼观:
镜检:
⑺脾
ANIMA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⑼肺
心肌肉萎缩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三、局部性萎缩
局部性萎缩是由局部原因引起器官或组织的萎缩。
(二)病理变化
易发部位 1.被覆上皮(皮肤和粘膜) 上皮细胞肿大,胞浆内有多量大小不等的水泡; HE染色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内有红染的絮状物,整个 胞浆呈空网状结构; 以后,小水泡融合成大水泡,甚至整个细胞充满水分,胞核 悬浮其中,整个细胞呈气球样,称气球样变。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①细胞肿胀
②胞浆内出现微尘状粉红染的蛋白质颗粒,细胞核肿胀,染 色变淡。
3.电镜检查2
①线粒体 肿胀,嵴突断裂变短,中间变空;
②粗面内质网
肿胀,脱颗粒,呈空网状结构。
IMAL PATHOLOGY ANIMAL PATHOLOGY ANIMA
4.常见器官病变特点
⑴肝 ①眼观 浑浊肿胀,呈灰黄或灰白色,质度变脆 ②镜检 肝细胞肿胀,排列紊乱,肝窦变窄或消失; 肝细胞胞浆内出现粉红染蛋白颗粒。 ⑵心脏 心肌纤维
特性:呈弱酸性, HE 染色呈兰色;阿新兰染成兰色; PAS染色呈阴性(粘液呈阳性,紫红色),遇醋酸不 沉淀(粘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