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腹痛、鼓胀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鼓胀

中医内科学课件-鼓胀

4.肝脾血瘀证
中医内科学
证候:腹大坚满,青筋怒张,胁下癥积,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 颈、胸、臂等处可见红丝赤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肤甲错, 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
病机:肝脾血瘀,水气内停。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调营饮加减。
中医内科学
本方活血化瘀,行气利水。大便色黑,可加三七、侧柏叶、茜草化 瘀止血;癥块甚者,加鳖甲、穿山甲、土鳖虫、水蛭、三棱、莪术 化瘀散结;胀满过甚,可暂用十枣汤以攻逐水饮。
【诊断】
(一)诊断要点
中医内科学
1.临床特征初起脱腹作胀,食后尤甚,继则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 筋暴露,脐孔突出。常伴乏力、纳差、尿少、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 可见面色姜黄、黄疸、手掌殷红,以及面、颈、胸部红丝赤缕。
2.病史起病缓慢,病程长,常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黄 疸胁痛、积聚等病史。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中医内科学
鼓胀虽属虚中夹实,但虚实偏重有所不同。起病之初,体质未虚, 年龄尚轻,腹满胀痛,腹水壅盛,皮肤青筋暴露显著,多以实证为 主;病久、体质羸弱及老年患者,腹胀不甚,伴肝脾肾亏虚,多以 虚证为主。
2.辨气滞、血瘀、水停的主次
中医内科学
腹部膨隆,按压腹部随按随起,按之空空,叩之如鼓,此以气滞为 主,为“气鼓”,多属肝郁气滞;腹部胀满膨大,或状如蛙腹,摇 动有水声,按之如囊裹水,或腹部坚满,皮肤绷急,此以水停为主, 为“水鼓”,多属水湿内停;腹部胀大,内有癥积,痛如针刺,腹 壁有赤丝血缕,则以瘀血为主,为“血鼓”,多属肝脾血瘀水停。
2.神昏
中医内科学
证候:为鼓胀晚期恶候。症见高热烦躁,怒目狂叫,口臭便秘,尿 赤尿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中医内科学-腹痛

中医内科学-腹痛

肝经循行腹痛
疼痛部位多在胁肋部, 可伴有口苦、咽干等症
状。
脾经循行腹痛
疼痛部位多在腹部中央 或左侧,可伴有便溏、
乏力等症状。
肾经循行腹痛
疼痛部位多在腹部两侧 或腰部,可伴有腰膝酸
软、尿频等症状。
胃经循行腹痛
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或 剑突下,可伴有恶心、
呕吐等症状。
脏腑辨证施治方法在腹痛中应用
疏肝理气法
临床表现
腹痛可表现为隐痛、胀痛、灼痛 、冷痛、绞痛、刺痛等,可伴有 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 、发热等症状。
腹痛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 体阳虚等,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 或经脉失养。
发病机制
腹痛的发病涉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以及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 倦等因素导致的气机不畅、脉络痹阻 。
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 的腹痛,常用柴胡疏 肝散加减治疗。
健脾和胃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 的腹痛,常用香砂六 君子汤加减治疗。
补肾温阳法
适用于肾气亏虚所致 的腹痛,常用金匮肾 气丸加减治疗。
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湿热壅滞所致 的腹痛,常用龙胆泻 肝汤加减治疗。
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 的腹痛,常用少腹逐 瘀汤加减治疗。
03 常见类型腹痛辨证施治
寒凝气滞型腹痛特点及治法
腹痛特点
腹痛急骤,喜温喜按,得温痛 减,遇寒加剧,肠鸣腹泻,苔
白腻,脉沉紧。
治法
散寒行气,温中止痛。常用方 剂如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
针灸治疗
可选取中脘、天枢、关元、足 三里等穴位进行温针灸,以温 经散寒,行气止痛。
饮食调养
宜食温热性食物,如姜、葱、 蒜、山楂等,忌食生冷寒凉之

中医内科学试题(精选含答案11)

中医内科学试题(精选含答案11)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下列哪项是咳嗽的治则A.祛邪B.利肺C.扶正D.补虚E.化痰【答案】A B C D2、噎膈的病因主要有A.七情内伤B.酒食不节C.久病年老D.外感六淫E.跌仆闪挫【答案】A B C3、治疗正虚阳脱真心痛的代表方为A.当归四逆汤B.参附汤合右归饮C.四逆加人参汤加减D.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E.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当归四逆汤【答案】C4、鼓胀,腹部膨隆,脐突皮光,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

此病性为A.气滞B.水停C.血瘀D.虫积E.虚证【答案】A5、癫证多见于A.壮年女性B.青年男性C.青少年男性D.老年男性E.青壮年女性【答案】E6、下列哪项不是实证呕吐的特点A.发病较急B.病程较短C.多由外邪及饮食所伤而发D.有邪实之象E.时发时止【答案】E7、郁证形成常以何者为先A.热郁B.血郁C.痰郁D.气郁E.食郁【答案】D8、心悸病名最早见于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五十二病方》D.《脾胃论》E.《医宗金鉴》【答案】B9、广义的痰饮包括A.痰饮B.悬饮C.溢饮D.流饮E.支饮【答案】A B C E10、阳虚秘的代表方为A.四神丸B.理中丸C.济川煎D.暖肝煎E.金匮肾气丸【答案】C11、李某,女,42岁。

患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伴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吐血生活调理下列哪项不是禁忌A.暴饮暴食B.饮酒C.情志过激D.房事E.辛辣刺激性食品【答案】D12、下列各项,不属于痰证临床表现的是A.圆滑包块B.肢体浮肿C.胸闷呕恶D.咳吐痰多E.头晕目眩【答案】B13、气阴两虚型胸痹选用何方A.生脉散B.炙甘草汤C.小半夏汤D.人生养荣汤E.天王补心丹【答案】A D14、痰浊闭阻型胸痹临床表现如下,除了A.心痛入夜更甚B.胸闷如窒而痛C.气短喘促D.体胖身重E.舌苔白腻脉滑【答案】A15、《内经》提出的针刺治痿大法是A.渗湿清热B.养胃清火C.补肾清热D.辛温E.治痿独取阳明【答案】E16、消渴病合理的饮食是A.少食多餐B.定时定量进餐C.粗纤维饮食D.低脂饮食E.无糖饮食【答案】B17、治疗正虚阳脱真心痛的代表方为A.当归四逆汤B.参附汤合右归饮C.四逆加人参汤加减D.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E.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当归四逆汤【答案】C18、下列哪项为鼓胀的主要特征A.腹大如鼓B.四肢枯瘦C.皮色苍黄D.胁下或腹部痞块E.下肢水肿【答案】A C19、李某,男,35岁。

中医内科学——鼓胀

中医内科学——鼓胀
中医内科学——鼓胀——鼓胀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气滞湿阻
症状: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 或痛,食少纳呆,嗳气后稍减,或下肢 微肿,苔白腻,脉弦细。
鼓胀特点+肝郁湿阻症 治法:疏肝解郁,除湿散满。 方药:柴胡疏中肝医内科散学—合—鼓胀胃——苓鼓胀 汤。
中医内科学——鼓胀——鼓胀
·源流
朱丹溪认为本病病机是湿热相生, 隧道壅塞之故。 《格致余论·鼓胀论》 中指出:“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 不节…脾胃不能运化,…清浊相混,隧 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 生,遂成胀满。”
中医内科学——鼓胀——鼓胀
·源流
6、明清基本确立了鼓胀的病机为气血水互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它 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
中医内科学——鼓胀——鼓胀
·源流
小结
1、内经对鼓胀病名、症状、理法方药的认识
2、历代医家对鼓胀病机和治法的观点 虚寒论 湿热论 水裹气结血凝说 治法观点
中医内科学——鼓胀——鼓胀
·范畴 西医学的肝硬化、腹腔内肿瘤
、结核性腹膜炎等形成腹水时可参 照本篇进行辨证施治。
而成鼓胀
2、酒食不节
嗜酒过度-脾胃受伤-酒湿浊气-气机不利 饮食不节-运化失职- 蕴结中焦-波及肝肾 气滞不畅
气、血、水互结—遂成鼓胀 血行受阻
中医内科学——鼓胀——鼓胀
3、劳欲过度
劳欲过度-运化失司 伤及脾肾-气化不行
4、脾虚食积
脾虚不运-水湿食积 饮食积滞-交杂不化
湿聚水生—而成鼓胀 渐成鼓胀
中医内科学——鼓胀——鼓胀
二、证候特征
1、临床特征:
腹胀大如鼓
中医内科学——鼓胀——鼓胀

中医内科学----鼓胀

中医内科学----鼓胀
毒”有关。
各家针对不同病理因素提出其 分类有气、血、水、虫多端。
中医内科学 鼓胀
9
5、治疗原则:
《景岳全书》提出治胀当辨虚实。
明·李挺提出本病的治疗法则, 《医学人门·鼓胀》说:凡胀初起是 气,久则成水,……治胀必补中行湿, 兼以消积,更断盐酱。
文献摘要
中医内科学 鼓胀
10
三、讨论范围
• 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病 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胆汁性、 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肝 硬化腹水。
脾肾阳虚, 湿浊内蒙, 蒙蔽心窍
神糊昏厥
之变, 终至邪陷正虚, 气阴耗竭, 由闭转脱, 病
情极为险恶。
中医内科学 鼓胀
15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二、病证鉴别
1、鼓胀与水肿 2、气鼓、水鼓、血鼓 三、相关检查
中医内科学 鼓胀
16
一、诊断依据
1. 初起脘腹作 胀, 食后尤甚, 继而腹部胀大 如鼓, 重者腹壁 青筋显露, 脐孔 突起。
•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 代表方: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 常用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鹿角片、 葫芦巴温补脾肾;茯苓、泽泻、陈葫芦、车前 子利水消胀。
中医内科学 鼓胀
36
• 加减:
• 脾阳虚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 便溏者,可加黄芪、山药、苡仁、扁豆益 气健脾;
• 偏于肾阳虚衰,面色苍白,怯寒肢冷,腰 膝酸冷疼痛者,酌加肉桂、仙茅、仙灵脾 等,以温补肾阳。
• 证机概要: 肝郁气滞, 脾运不健, 湿浊中阻。
• 治法: 疏肝理气 , 运脾利湿。
• 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 前方以疏肝理气为主, 适用于胸胁闷胀疼痛较著 者; 后方以运脾利湿消胀为 , 适用于腹胀, 尿 少, 苔腻较著者。

《中医内科学腹痛》课件

《中医内科学腹痛》课件

典型案例分析
急性胃炎病例
我们将通过一个急性胃炎的病例 分析,深入了解腹痛的病因和治 疗方法。
肾结石疾病病例
我们将通过一个患有肾结石的病 例,了解中医内科学在腹痛治疗 中的应用。
月经痛病例
我们将通过一个患有严重月经痛 的女性病例,探讨如何应用中医 内科学来缓解腹痛症状。
知识总结与提问解答
• 总结介绍腹痛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回顾并强调中医内科学治疗腹痛的方法与原则。 • 提供时间给听众提问并解答相关问题,以加深对腹痛的理解。
《中医内科学腹痛》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介绍中医内科学中与腹痛相关的重要内容。我们会 探讨疼痛的定义与分类、腹痛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常见腹痛的病因与病程、 中医内科学对腹痛的理论解释、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与原则、典型案例分 析以及知识总结与提问解答。
疼痛的定义与分类
疼痛定义
疼痛是身体对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产生的一种有意识的不适感觉。
2
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问题如肾结石、膀胱炎等也可以导致腹痛。病程可能与疾病的病因和诊 断有关。
3
妇科问题
妇科问题如月经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是常见的腹痛病因。病程可能与经期有 关。
中医内科学对腹痛的理论解释
经络理论
中医认为腹痛是由于气血运行畅通不畅所致,通过调整经络可以缓解腹痛。
脏腑理论
中医将腹痛归因于脏腑功能失调,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可以治疗腹痛。
疼痛分类
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两种类型,具体的分类还包括病因性疼痛、炎症性疼痛、 神经性疼痛等。
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是确定疼痛的强度、性质、位置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的过程,可帮助医生制定有效 的治疗计划。

中医内科学——鼓胀

中医内科学——鼓胀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鼓胀【定义】鼓胀是指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又名“单腹胀”“臌”“蜘蛛蛊”。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与西医学所指的各种疾病导致的腹水密切相关,常见的有肝硬化腹水,此外还有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丝虫病、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导致的腹水。

【病因病机】鼓胀病因复杂,主要是由酒食不节、虫毒感染、他病继发转化、情志刺激等因素引发,致肝脾肾俱损或功能失调,气血搏结,水湿内停。

【病位】病变脏腑先于肝脾,久及肾。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初期脘腹作胀,食后尤甚,叩之如鼓。

继而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2.常伴有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征象,可见面色萎黄、皮肤或巩膜黄染、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本病常有情志内伤、酒食不节、虫毒感染或黄疸、积聚久病不愈等病史。

常用检查有B超、CT,发现腹水有助于本病诊断。

(二)鉴别诊断1.水肿鼓胀主要因肝、脾、肾受损,气、血、水瘀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可伴肢体浮肿。

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癥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

水肿主要因肺、脾、肾三脏失调,水液泛滥肌肤,引起局部或全身浮肿。

初期浮肿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

2.肠蕈肠蕈主要因湿热瘀毒留连肠道,阻滞气机,常见下腹部有肿块,早期肿块局限于下腹部,大如鸡卵,以后逐渐增大,可如怀胎之状,按之坚硬,推之可移,无水液波动感。

早期以实证居多,肠蕈为慢性耗损性疾病,若不积极治疗,预后不佳。

鼓胀虽同见腹部胀大,但触之常未见有形肿块,但常伴水液停聚。

4.积聚积聚主要因情志不畅或湿邪食滞致肝脾失调,气滞血瘀,常见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腹部可扪及包块。

初期,常在气分,多为腑病,病情较轻,常见痛无定处,攻窜走动,得矢气则舒。

鼓胀(中医内科学)

鼓胀(中医内科学)

若肝、脾、肾三脏愈虚,运行蒸化水湿的功能就愈 差,气滞、水停、血瘀三者壅结更甚,其胀日重, 此即所谓邪愈盛而正愈虚,本虚标实,病势日益深 重。故本病预后一般较差,故属于中医风、房、臓、 膈四大难症之一,治疗较为棘手。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主症:初起院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 胀大如鼓,叩之呈鼓音或移动性浊音,腹部高于 胸部;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凸起。
鼓胀的病因主要有酒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毒感染、病 后续发,导致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互 结腹中而发病。
1.常见病因
(1)酒食不节
嗜酒过度或恣食甘肥厚味,酿湿生热,脾胃损伤, 运化失职,清浊相混,壅阻气机,气机升降失常, 湿浊内聚,遂成鼓胀。
(2)情志刺激
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日久由气及血, 肝之络脉瘀阻。肝气横逆,戕伐脾胃,脾运失健, 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而成鼓胀。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水肿胀满》提岀鼓胀与蛊 胀之分别。
喻嘉言《医门法律胀病论》认识到癥积日久可致 鼓胀。
唐容川《血证论》认为“血臓”的发病与接触河 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
西医范围
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及其他疾病岀现的腹水, 符合鼓胀特征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同时结 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2.病证鉴别
(1)鼓胀与水肿
鉴别要点
鼓胀
水肿
腹水及浮肿情 况
病变表现
腹水明显,腹大如鼓, 而颜面四肢浮肿不显,
但晚期可见
主要在腹部
颜面、四肢浮肿明显,而 腹水不显;水肿甚者可见
腹水
主要在肌肤
病变脏腑
肝、脾、肾
肺、脾、肾
病因 病机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腹痛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腹痛

第十三单元至第十六单元合并讲解第十三单元腹痛1.腹痛的概念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

病因病机1.腹痛的常见内因与外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可导致本病。

此外,跌仆损伤,络脉瘀阻,及腹部术后也可致腹痛。

2.腹痛的基本病机及转化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及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

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诊断和类证鉴别1.腹痛的诊断要点(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

临床可据此进一步辨病。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

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寒凝肝脉痛在少腹,常牵引睾丸疼痛;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他伴发症状,以鉴别何脏何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2.腹痛与胃痛的鉴别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

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辨证论治1.腹痛的寒热虚实辨证要点腹痛之证首辨腹痛之缓急,次辨腹痛性质,再辨腹痛部位。

突然起病,腹痛剧烈,常有明显诱发因素,或伴有发热,或伴有呕吐,嗳腐酸臭等症状者,属急性腹痛,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虫积内扰所致;起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时作时止,痛势不甚,经久缠绵,属慢性腹痛,多由情志内伤,脏腑虚弱,气血不足引起。

中医内科学腹痛

中医内科学腹痛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 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
也。”
《诸病源候论》认为:“因腑 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 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 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中阳受损,运化失司可见大便溏 薄
➢阴寒凝滞,阳气不行则可见怕冷, 踡卧,小便清长之象。
➢风寒之邪入侵腹中,中阳受损, 脾胃气机失调,经脉拘急运行受 阻,故腹痛暴作,遇冷痛甚,得 温痛减
➢若感受暑热之邪,或兼湿邪与积 滞内结于中,腑气不通,而致腹 痛者,因暑热之邪易伤津耗液, 可见烦渴引饮,小便短赤
➢若兼积滞,又可见恶心呕吐,腹 胀纳呆等症
➢舌红,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
二、饮食不节,邪滞中焦
剂。 若虫结成团,腑气闭结,症见腹部攻撑作痛,呕吐,便秘,矢气,并有虫瘕,苔薄腻或黄腻,脉弦,宜通里攻下,用大承气汤加减。
(二)实热腹痛 方药:大承气汤加味 《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二、治疗要点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为法。
恣食辛辣厚味 过食生冷 暴饮暴食
邪滞中焦 腹痛
恣食辛辣厚味,酿生湿热, 湿遏热结,气机阻滞,传导 失司而致脘腹胀满者,可见 疼痛拒按,伴有便秘或便而 不爽,舌黄腻,脉滑实之症。
过食生冷,损伤脾胃,脾 失健运,寒湿留滞,气机阻 滞,通降失常,故腹痛暴作, 常伴恶心呕吐,手足逆冷, 腹中雷鸣之症。
暴饮暴食,胃纳过盛,
类证鉴别
二、腹痛与胁痛 胁痛的疼痛部位在一侧或二侧季 肋下,很少有痛及脐腹及小腹者, 故不难与腹痛鉴别。
类证鉴别
三、腹痛与淋证 淋证之腹痛,多属于小腹,并伴 有排尿窘迫,茎中涩痛等症。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腹痛_中医世家第三节腹痛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可引起腹痛。

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均属本病范畴。

腹痛为临床常见的病证,各地皆有,四季皆可发生。

《内经》已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并提出腹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等脏腑有关。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论述颇详,并提出了虚证和实证的辨证要点,如谓:“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前条还明确指出了攻下后“黄苔”消退与否是验证肠胃积滞是否清除的标志。

同时还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方剂,如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附子粳米汤,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的大建中汤等。

·《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首次将腹痛作为单独证候进行论述,并有急慢腹痛之论。

《医学发明·泻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明确提出了“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上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治疗大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内科腹痛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当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等,当这些疾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并能排除外科、妇科疾病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腹内有肝、胆、脾、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诸多脏腑,并是足三阴、足少阳、手阳明、足阳明、冲、任、带等诸多经脉循行之处,因此,腹痛的病因病机也比较复杂。

中医内科学-腹痛-精选文档

中医内科学-腹痛-精选文档

3.饮食积滞证 主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 泻后痛减; 兼证:或大便秘结;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证
主证: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 时止; 兼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 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 寒痛: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 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 热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得凉 痛减者; 气滞: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嗳 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 血瘀: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 按,经常夜间加剧; 伤食: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 甚欲便,便后痛减; 暴痛多实,伴腹胀,呕逆,拒按等; 久痛多虚,痛势绵绵,喜揉喜按。
2.辨腹痛部位 胁腹、少腹痛多属肝经病证; 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
脐以下小腹痛多属膀胱及大小肠病证。
二、治疗原则
1、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确立相应治法。 2、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属实证者,重在 祛邪疏导;对虚痛,应温中补虚,· 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 3、对于久痛入络,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3、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 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 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 的症状。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 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它伴发 症状,鉴别何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

中医内科学--腹痛

中医内科学--腹痛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腹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且相互兼杂,互为因果,共同致病,以寒热虚 实、在气在血为辨证纲领,以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 失养、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腹痛病位在腹,诊断时应注意与胃痛,尤 其是外科腹痛、妇科腹痛等相鉴别。病变涉及脾、大小肠、肝胆、肾、 膀胱等多脏腑,并涉及多经脉,在辨证时应综合考虑。腹痛的治疗以“ 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 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不得认为“通”即是单纯攻下。
脾胃系 病 症 中医内科学
腹痛
Part01
概述
Part02
Part03
Contents
Part04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诊断与病证诊断
第 1章
概述
概述
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多种原因导致脏 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 可引起腹痛。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 、“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等, 均属本病范畴。
治疗原则: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 通之,瘀者散之。
注 意 点
11
辨证论治
寒邪内阻证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
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桂、干姜。
辨证论治
中脏虚寒证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
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内科学之腹痛

中医内科学之腹痛

问诊:了解患者 的饮食、生活习
惯、情绪等
切诊:通过脉象 来判断患者的腹
痛类型和病因
论治原则
1
辨证论治:根据 患者的症状、体 征、舌象、脉象 等综合分析,确 定病因、病机, 制定治疗方案。
2
3
整体观念:注重 脏腑、气血、经 络、阴阳的平衡, 治疗上注重整体 调节,而非局部 治疗。
治病求本:针对 病因、病机进行 治疗,而非单纯 缓解症状。
中 医 内 科 学 之 腹演

痛人
目录
01. 腹痛概述 02. 腹痛的辨证论治 03.
腹痛是指腹部的疼痛,包括胃、肠、肝、 胆、胰等器官的疼痛。
2
腹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疾病类型 而异。
3
腹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消化 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肥肉、冷饮等
宜多食富含纤维素 的食物,如蔬菜、
水果等
忌暴饮暴食,宜少 食多餐,保持饮食
规律
谢 谢
4
腹痛可能是急性的,也可能是慢性的,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腹痛的分类
01
急性腹痛:突然 发作,持续时间 较短,通常由急
性疾病引起
02
慢性腹痛:持续 时间较长,通常 由慢性疾病引起
03
04
功能性腹痛:无 明显器质性病变, 可能与精神心理
因素有关
器质性腹痛:由 器质性病变引起, 如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等
腹痛的病因
01
内科疾病:如 胃炎、肠炎、 胆囊炎等
02
外科疾病:如 阑尾炎、疝气、 肠梗阻等
03
妇科疾病:如 痛经、子宫肌 瘤、卵巢囊肿 等
04
其他原因:如 饮食不当、精 神紧张、药物 副作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 (中医内科学)腹痛、鼓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气滞腹痛宜选方A.大四七汤B.香连丸C.金铃子散D.半夏厚朴汤E.柴胡疏肝散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题:寒邪内阻腹痛的治法是A.消食导滞,理气止痛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C.泄热通腑,行气导滞D.散寒温里,理气止痛E.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题:实热腹痛证宜选方A.大承气汤B.泻青丸C.龙胆泻肝汤D.大黄黄连泻心汤E.玉女煎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王某,女,65岁。

形体消瘦,久病腹痛,喜温喜按,常在进食生冷后加重,伴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该病例腹痛属于A.寒邪中阻腹痛B.寒实积滞腹痛C.中脏虚寒腹痛D.寒积食滞腹痛E.脾肾阳虚腹痛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题: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的腹痛特点是A.脘腹胀满疼痛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B.脐中痛不可忍C.腹中雷鸣切痛D.腹中冷痛E.少腹拘急冷痛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6题:寒邪内阻腹痛的主要特点是A.腹部胀痛,攻窜不定B.腹部刺痛,痛处不移C.腹痛绵绵,时痛时止D.腹痛急暴,得温痛减E.饥则痛甚,得温稍减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7题:叶某,男,55岁。

久病腹痛,时作时止,喜温喜按,伴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便溏,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该病例中医方剂当用A.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B.大黄附子汤C.小建中汤D.附子理中丸E.保和丸合良附丸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8题:患者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空腹或劳累后更甚,得食稍减,面色无华,时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疗应首选A.小建中汤B.桂枝茯苓丸C.正气天香散D.参苓白术散E.痛泻要方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此患者为中虚脏寒之腹痛,故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第9题: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者为A.寒痛B.热痛C.气痛D.虫痛E.虚痛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0题:腹痛拒按,大便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应辨为A.饮食积滞B.气滞血瘀C.湿热壅滞D.中虚脏寒E.寒邪内阻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1题:感受寒邪引起腹痛的病机为A.气滞痰瘀B.寒凝血瘀C.寒凝气滞D.寒凝痰瘀E.气滞血瘀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2题:大腹痛者,多属A.肠痈B.膀胱病证C.虫病D.脾胃病证E.厥阴肝经病证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3题:下列哪项属脾胃病证的腹痛部位A.大腹B.少腹C.以上都不是D.胁腹E.小腹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4题:患者男青年,素体壮实,3天来出现腹痛胀满,按之痛甚,自述烦热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实有力。

中医辨证为A.实热证B.虚寒证C.食滞证D.气滞证E.寒实证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5题: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腹痛的常见病因A.情志失调B.饮食不节C.外感时邪D.阳气紊虚E.外感风燥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6题:脘腹胀痛。

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宜用A.大承气汤B.枳术丸C.小承气汤D.保和丸E.枳实导滞丸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7题:以腹痛的部位辨证,胁痛、少腹疼痛者,多属A.膀胱病B.肝胆病C.肠痈D.胃痛E.虫证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8题:腹痛发生的基本病机是A.外邪内传,阻塞气机B.腹部气血郁滞,脉络痹阻C.肝气郁结,胃失和降D.肝脾湿热,络脉不和E.食滞肠胃,痞塞不通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9题:某女性患者因受凉诱发腹痛,腹冷痛,得热稍减,小便清利,大便可,舌苔白,脉沉紧。

该病例中医方剂为A.通脉四逆汤B.附子理中丸C.乌头桂枝汤D.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E.黄芪建中汤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0题:患者腹痛拘急,得温痛减,遇冷更甚,饮食减少,口不渴,小便清利,舌苔白腻,脉沉紧。

其证候是A.气滞B.虚寒C.实热D.实寒E.血瘀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寒为阴邪故得温痛减,遇冷更甚。

小便清利,舌苔白腻,脉沉紧为里寒之征。

第21题: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舌质紫暗,脉细涩者,治疗主方为A.大黄牡丹皮汤B.复元活血汤C.桃核承气汤D.失笑散合丹参饮E.少腹逐瘀汤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2题:湿热壅滞,腹痛拒按,治宜A.温中补虚,缓急止痛B.消食导滞,理气止痛C.泄热通腑,行气导滞D.散寒温里,理气止痛E.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3题:患者,女,42岁,有腹痛病史3年。

腹痛较剧,痛处不移,伴有月经不调,舌质紫暗,脉弦。

该病例中医辨证为A.肝气郁滞B.血瘀夹虚C.气滞血瘀D.瘀热互结E.寒凝血瘀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4题:血瘀腹痛宜选方A.桃红四物汤B.血府逐瘀汤C.复元活血汤D.失笑散E.少腹逐瘀汤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5题:除哪项外。

均为腹痛的常见病因A.它病转移B.阳气素虚C.外感时邪D.情志失调E.饮食不节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6题:张某,男,27岁。

因暴饮暴食诱发腹痛,脘腹胀满,按之不舒,暧腐吞酸,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苔厚腻,脉滑实。

中医辨证为A.饮食积滞B.气滞食阻C.寒积食阻D.热结食滞E.食滞痰阻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7题:腹痛的临床辨证,应明辨A.标本邪正,在气在血,在表在里B.标本邪正寒热虚实C.阴阳表里寒热虚实D.阴阳气血虚实邪正E.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在脏在腑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8题:湿热壅滞的腹痛,治疗主方为A.小承气汤B.龙胆泻肝汤C.大承气汤D.三仁汤E.甘露消毒丹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9题:若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者,用何方温中散寒A.大建中汤B.补中益气汤C.附子理中丸D.小建中汤E.枳实导滞丸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0题:刘某,男,31岁。

夜卧贪凉,诱发腹痛,以少腹拘急疼痛为主,得温可减,舌苔薄白,脉沉紧。

其中医病机为A.寒邪直中太阴B.寒邪直中少阴C.寒凝血瘀D.寒凝气滞E.厥阴经受寒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1题: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神疲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主方为A.补中益气汤B.四逆汤C.保和丸D.附子粳米汤E.小建中汤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2题:患者,男,17岁。

卒发腹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腹痛泻后痛减,舌苔厚,脉滑实有力。

应诊断为A.湿热泄泻B.饮食积滞型腹痛C.饮食积滞型胃脘痛D.气机郁滞型腹痛E.湿热壅滞型腹痛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3题:患者腹部刺痛较剧,痛处不移,触之痛甚,舌质紫暗。

脉弦涩。

其治法是A.理气活血B.化痰祛瘀C.活血化瘀D.化瘀散结E.理气和胃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刺痛较剧,痛处不移,触之痛甚,舌质紫暗。

脉弦涩,瘀血之征,故宜活血化瘀。

第39题:鼓胀病变过程中,可出现下列除哪项以外的病证A.昏迷B.痰证C.瘀证D.癃闭E.血证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0题:下列哪项不是鼓胀的特征A.浮肿多从眼睑开始B.以腹部胀大为主C.四肢肿不甚明显D.兼见面色青晦E.腹皮青筋显露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1题:臌胀患者腹胀以上腹为重,按之不坚,胁下胀满,食少暖气,食后胀甚,尿少,舌苔白腻,脉沉弦。

其证候是A.脾肾阳虚B.湿热蕴积C.寒湿困脾D.气滞湿阻E.肝脾血瘀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肝郁气滞,脾不健运,故见腹胀以上腹为重,按之不坚,食少嗳气,食后胀甚。

肝失条达,见胁下胀满。

肝郁湿阻则舌苔白腻,脉沉弦。

第42题: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暧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治疗方法首选A.疏肝理气,化瘀散结B.疏肝解郁,行气利水C.疏肝理气,运脾利湿D.疏肝理气,活血化瘀E.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3题:下列哪项除外,均为鼓胀的主要特征A.胁下或腹部痞块B.皮色苍黄C.下肢水肿D.四肢枯瘦E.腹大如鼓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4题:鼓胀中较易诱发肝昏迷的证型是A.瘀结水留证B.水热蕴结证C.气滞湿阻证D.阳虚水盛证E.阴虚水停证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5题:柴胡疏肝散可用于下列除哪项以外的病证A.气滞血瘀型腹痛B.胆道阻滞型黄疽C.气滞湿阻型鼓胀D.肝气犯胃型胃痛E.肝气郁结胁痛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6题: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主要用于A.鼓胀之气滞湿阻证B.鼓胀之水湿困脾证C.鼓胀之瘀结水留证D.鼓胀之阳虚水盛证E.鼓胀之水热蕴结证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7题:贺某,男,45岁。

平素嗜酒10余年,每日饮酒8两,近半月来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暗黑,面颈胸臂有多个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口渴不欲饮,舌质紫红,脉细涩。

此鼓胀证属于A.气滞湿阻型B.寒湿困脾型C.湿热蕴结型D.肝脾血瘀型E.肝肾阴虚型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8题:患者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缓。

其治疗的主方为A.胃苓汤B.实脾饮C.调营饮D.柴胡疏肝散E.中满分消丸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9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鼓胀的病理特点A.血瘀B.气滞C.痰凝D.正虚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E.水停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0题:气滞湿阻型鼓胀的治疗宜用何方A.平胃散B.实脾饮C.五苓散D.胃苓汤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1题:实脾饮主要用于A.鼓胀之阳虚水盛证B.鼓胀之水湿困脾证C.鼓胀之气滞湿阻证D.阴虚水停证E.鼓胀之水热蕴结证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2题:寒湿困脾型鼓胀的治疗宜选用何方剂A.中满分消丸B.调营饮C.以上都不是D.实脾饮E.胃苓汤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3题:下列哪项不是鼓胀的病因A.情志刺檄B.酒食不节C.外感六淫D.病后续发E.虫毒感染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4题:左某,男,45岁。

患慢性肝炎10余年。

近一周来出现腹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疼痛,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爽,小便短少,苔白腻,脉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