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调研报告范文4篇

合集下载

当下城市低保工作调研建议的调研报告

当下城市低保工作调研建议的调研报告

当下城市低保工作调研建议的调研报告范文当下城市低保工作调研建议的调研报告范文在经济发展快速的今日,报告的运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当下城市低保工作调研建议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下城市低保工作调研建议的调研报告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最终一道防护网,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切和照看。

我区自20xx年全面推行低保政策以来,为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减轻政府压力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主动作用。

但在详细操作中还存在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1、对象收入的难以确定。

进入城市低保,一个最硬性的指标就是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作为审核部门的街道居委会和民政部门,只要申请对象供应了相关的收入证明,就可以此作为进入低保的依据。

而事实上,由于目前城市居民就业的多样性和隐藏性,对象的实际状况是很难驾驭到的,假如他们通过隐报、瞒报等手段掩盖自己的实际家庭收入,审核部门无法鉴别,特殊是一些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为给申请对象大开便利之门,可以毫无顾忌地随意开出一张与实际收入不相符的收入证明,不受任何约束,审核部门也奈何不得。

所以,我认为,申请对象收入的难以确定,势必给低保工作带来“错位”,即不该进来的进了,该进的有可能还在门外。

2、有“进”无“出”的现象严峻。

低保工作是一项动态管理,理应随着低保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经济条件未好转的,尚在低保范围的,应接着享受低保,经济条件好转的,超过低保标准的,理应退出低保。

这才能让低保金真正起到对困难群体的救剂作用,而不是演化成一种带有“工资性”、“福利性”的收入。

我区自推行低保政策6年以来,进入低保的人源源不断,每个月都有肯定数量的新增低保户,但退出低保的人,除个别退休及死亡的,几乎没有其他退出人员,出现了有“进”无“出”的现象。

低保工作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低保工作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低保工作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篇一:关于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唐山市县民政局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扎实稳妥地推进城乡低保工作,不断规范低保工作流程,提高保障标准和覆盖率,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低保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低保工作,近期该局对低保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和建议。

一、城乡低保基本情况按照全市统一要求,从20年1月起该县城镇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5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3550元/年。

截至20年底,全县共有城镇低保对象990户、1673人,城镇低保覆盖率为2.23;共有农村低保对象7448户、15873人,农村低保覆盖率为3.5。

20年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876万元,其中城镇低保资金699万元,月人均补差349元;农村低保资金3177万元,年人均补差 201元。

20年1月,有城镇低保对象953户、1548人,已发放城镇低保资金54万元;有农村低保对象7275户、15297人,已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54万元。

城乡低保对象主要分六类,一是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伤亡、重病、重残、家庭其他成员无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家庭;二是家庭成员中主要劳动力伤亡、重病、重残、家庭其他成员劳动能力较差,生活状况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变化,需要长期保障的家庭;三是因年老体弱,子女无赡养能力、生活困难的家庭;四是夫妻双方均为重病或重残,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子女未成年的家庭;五是无子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特困城镇家庭;六是重残人员超过18周岁,无家庭或无子女靠父母及其他亲属供养的无生活来源的人员,前四类为“按户施保”,后两类为“按人施保”。

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阳光低保”制度。

20年12月,经县政府同意,政府办印发了《县推行城乡阳光低保实施办法》,从20年1月开始实行,从申请受理、调查初审、阳光听证、公示、审批等五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实行“三级审核”(村初审、镇审核、县审批)和“三榜公示”(村初审后公示、听证后公示、县审批后公示)制度,建立了“审批督导在县、初审把关在镇(街道)、民主评议在村(居)”的责任体系。

低保核查调研报告

低保核查调研报告

低保核查调研报告低保核查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低保是指社会救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为了加强低保制度的管理与执行,我司开展了低保核查调研工作,旨在了解低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低保户的基本信息、享受政策情况、核查流程等进行了调查。

实地走访则主要针对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了深入了解。

三、调研结果1. 低保户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低保户中以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中年人为主,占比达到60%。

其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达到55%。

低保户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占比80%左右。

2. 享受政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低保户享受了低保政策,但有部分低保户表示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不同地区之间,低保标准存在差异较大,一些地区低保标准偏低,导致一些需要低保的家庭无法享受到低保政策的支持。

3. 核查流程核查流程是保障低保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核查流程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核查流程的时间较长,导致申请人等待时间过长。

其次,核查流程的流程复杂,申请人需要提供的各类资料和证明过多,增加了低保户的负担。

四、存在问题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低保标准存在差异,一些地区低保标准偏低,导致一些需要低保的家庭无法享受到低保政策的支持。

2. 核查流程的时间较长,申请人等待时间过长。

3. 核查流程的流程复杂,申请人需要提供的各类资料和证明过多,增加了低保户的负担。

五、改进方向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方向:1. 统一低保标准,确保低保政策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2. 简化核查流程,减少办理时间,提高低保申请人的满意度。

3. 加强对核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核查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六、总结通过本次低保核查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低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城乡低保工作调研报告

城乡低保工作调研报告

⼀、基本⼯作情况**县辖16个乡(镇)147个村委会、37个居委会(社区),**年底总⼈⼝58.8万⼈,其中,城镇居民8.2万⼈,农村居民50.6万⼈。

现有城市低保保障对象7986⼈,占城镇居民⼈⼝9.74%,有农村低保保障对象63223⼈,占农村居民的12.5 %。

(⼀)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低保⼯作有规可依。

1999年4⽉,**县正式建⽴城市低保制度,并于2003年颁布了《**县城市居民最低⽣活保障发放管理办法》(巧政令〔2003〕1号);2007年4⽉,**县正式建⽴农村低保制度,颁布了《**县建⽴农村居民最低⽣活保障制度实施⽅案(试⾏)》(巧政办发〔2007〕68号);**年5⽉按照省市对农村低保版标施保的相关要求,及时对农村低保⼯作作出了新的部署,出台了《**县农村低保按标施保⼯作实施⽅案》(巧政办发〔**〕36号)。

**县在城乡低保15年的实施过程中,制定实施了最低⽣活保障审核审批、保障资⾦筹集和管理发放、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纳⼊政府绩效考核等⼀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涵盖⾏政法规、政府和部门规章、规范性⽂件的政策体系,实现了最低⽣活保障⼯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保障⽔平显著提⾼,保障范围逐年加⼤。

低保⼈数、⾦额稳步增长,低保标准稳步提⾼。

1999年⾄**年,**县城市低保保障⼈数从1143户1683⼈增加到4962户 7986⼈,增幅达374.51%,年发放城市低保资⾦从113万元增加到2176万,增幅达1825.66%;农村低保保障⼈数从14670户41238⼈增加到35336户63223⼈,增幅达53.31%,年发放农村低保⾦从1836万元增加到7860万元,增幅达328.10%。

⾃城乡最低⽣活保障⼯作实施以来,**县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已多次调整了最低⽣活保障标准,城市最低⽣活保障标准从⼈均56元/⽉提⾼到⼈均325元/⽉,增幅达480.36%;农村最低⽣活保障标准从⼈均693元/年提⾼到现在⼈均1932元/年,增幅达178.79%。

低保 调研报告

低保 调研报告

低保调研报告《低保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一部分人口的贫困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需求,我国各地积极开展低保工作,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提供经济救助。

然而,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需要对低保工作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

二、调研内容本次调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低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申请条件、救助标准、发放程序等;二是低保对象的生活状况,包括家庭收入情况、生活水平、医疗保障等;三是低保救助的实际效果,包括经济救助是否能覆盖基本生活需求、是否能够帮助低保对象摆脱贫困等。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低保对象及其家庭成员,调查内容涉及家庭经济状况、教育医疗情况等;实地走访则主要走访了低保对象所在的社区或村庄,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

四、调研结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低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救助贫困家庭的作用,让一些家庭得以温饱。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救助标准与实际生活需要不匹配、发放程序繁琐等。

同时,一些低保对象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方式,摆脱贫困,不再依赖低保救助。

五、建议针对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是在制定低保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就业培训,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贫困;三是简化低保发放程序,提高发放效率。

六、结语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低保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改进低保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希望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积极采纳我们的建议,不断完善低保工作,让更多贫困家庭得到合适的帮助。

低保调研报告

低保调研报告

低保调研报告低保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低保是一个基本的民生保障政策。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低保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低保政策的调研,了解目前低保对象的情况、政策的执行情况、低保标准的合理性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等。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对面进行调查,共有100名受访者,包括低保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

三、调研结果1. 低保对象的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中大部分是家庭经济困难的群体,收入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劳动收入和低保补助。

很多家庭的人口结构复杂,不乏老人和未成年人。

此外,受访者中有一部分是因突发事件导致暂时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如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

2. 低保政策的执行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低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策执行存在差异化,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对低保对象的认定标准不一致。

其次,政策执行的流程繁琐,需要填写大量表格和提供材料,办理时间长,给低保对象造成了困扰。

再次,低保标准无法适应生活成本的上涨,导致一些低保对象依然处于一种边缘状态。

3. 低保标准的合理性从受访者的回答来看,低保标准确实需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有多位受访者表示,当前的低保标准不足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开支,如房租、医疗费用等。

因此,适当提高低保标准是有必要的。

四、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案1. 问题存在的原因调研结果显示,低保政策执行存在差异化的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对政策执行的理解和实施存在差异,以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低保标准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成本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

2. 解决方案针对问题的存在,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加强对低保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二是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低保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进行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及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024低保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2024低保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2024低保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一、引言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权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低保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低保制度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低保制度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研对象与方法本次调研选取了某市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低保家庭,访谈对象包括低保家庭成员、基层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

实地观察主要针对低保家庭的居住环境、生活状况等方面。

四、调研内容低保制度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标准:了解低保制度的覆盖范围、保障标准以及实际保障水平,分析低保标准是否能够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低保制度的申请与审批流程:调研低保制度的申请与审批流程,分析申请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提出优化建议。

低保制度的资金来源与管理:了解低保资金的来源、使用情况和管理模式,分析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低保制度与扶贫、就业等政策的衔接:调研低保制度与扶贫、就业等政策的衔接情况,探讨如何实现政策间的有效联动。

低保制度的社会影响与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低保家庭成员对低保制度的评价和期望,分析低保制度的社会影响。

五、调研结果与分析低保制度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标准:调查结果显示,低保制度的覆盖范围较广,但保障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中,食品支出是低收入家庭最大的开销,医疗、教育等支出也占据一定比例。

因此,建议适当提高低保保障标准,尤其要关注低收入家庭的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低保制度的申请与审批流程:调研发现,低保制度的申请与审批流程存在一定的问题。

申请材料繁琐、审批周期长、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了申请效率。

建议简化申请材料,缩短审批周期,增加流程透明度,提高申请效率。

同时,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城乡低保提标调研报告

城乡低保提标调研报告

城乡低保提标调研报告城乡低保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乡低保标准的提高成为必然趋势,本次调研旨在研究城乡低保提标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必要性1.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逐渐增加。

低保标准的提高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需求。

2. 保障功能:提高低保标准可以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3. 调动积极性:低保制度的提高可以激发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帮助其摆脱困境。

二、可行性1. 财政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来支持低保制度的提高。

鉴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逐步实施差别化的提标政策,即在城市地区提高幅度更大,在农村地区提高幅度适度。

2. 优化管理:提高低保标准要与优化管理相结合,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审核和监管,确保资源优先用于真正需要的人群身上,避免浪费和滥用。

三、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 资金压力:提高低保标准会增加财政负担,如何调配有限的资金成为一个挑战。

可以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税收收入等方式来缓解财政压力。

2. 区域差异: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低保对象和生活成本存在差异,如何在提高低保标准时合理考虑区域差异,是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滥用问题:低保制度的提高可能会导致滥用现象的增加。

应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审核和监管,建立健全的考评机制,严厉打击滥用低保的行为。

总之,城乡低保提标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加大财力支持和优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资金压力、区域差异和滥用等问题,才能实现低保制度的有效落地。

只有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提标政策,并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4篇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4篇

.精品文档.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 4 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从制度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

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把惠及农村广大困难群众的实事办好,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保障民生解八难,加快脱贫奔小康”这一主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班对全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步探索阶段。

XX 年,** 县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截止XX 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为2214 户、5131 人,占农村人口的%。

人年均救助标准120 元。

这一阶段由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面过窄,致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其社会效果不太明显。

(二)过渡阶段。

XX 年,省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构建和谐湖北,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政府出台了《** 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将原农村特困救助对象重新分类评定审批过渡为农村低保,截至XX 年上半年,评定审批农村低保对象2392 户、5860 人,占农村人口的%,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0 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74 元。

其中:一类对象283 户、319 人,占保障人数的%,月人平保障水平70 元;二类对象1041 户、2613 人,占保障人数的%,月人平保障水平42元; 三类对象1068户、2928人,占保障人数的50%,月人平保障水平15 元。

这一阶段由于保障标准提高,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有了保障,引起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社会效果逐渐显现。

低保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低保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低保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低保情况调研报告1县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有效保障和改善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随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深化,出现了诸多问题,充分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完善某某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工作现状在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凡是持有某某县常住农业户口的,属某某县认定的特困户(年人均收入在670元以下)和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在670元-1067元)均纳入保障范畴。

目前,某某县农村标准是特困户每人每月80元;贫困户每人每月65元,保障标准既体现保障基本生活,又有利于克服依赖思想的原则。

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在参照城市低保基础上,坚持动态管理下的相对稳定,即一年一调整,特殊情况可半年一调整(残疾人、长期患大病、失去劳动能力的可一年不变)。

自2022年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以来,全县农牧民收益农村低保资金达到3500万元;对低保户各类助学、建房、节日慰问、大病救助等配套资金达到1000余万元。

通过农村低保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切实维护了农村困难群体基本利益,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了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权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低保对象家庭成员收入难以确定。

一是家庭成员界定困难,部分家庭把家中的老人从家庭成员中分离出来,成为独居老人,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子女的赡养义务,甚至把老人赡养义务推向社会,造成新的困难群体。

二是收入界定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油葵、牲畜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在价值转化过程中,收入难以货币化,存在较大随意性。

三是家庭成员中有经济来源的,如外出打工人员有收入,但不愿意提供单位出示劳动报酬证明或以各种理由少报、漏报、瞒报收入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四是有意隐藏隐型收入,如房屋出租、遗产赠予、家产继承、外地务工收入等都无法核实和统计。

2022年农村低保现象调研报告

2022年农村低保现象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现象调研报告兴峰乡农村低保工作调研报告申立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称“农村低保”),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维护农村安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

因此,总结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将兴峰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兴峰乡农村低保工作情况(一)主要做法和经验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一是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乡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实行乡联村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督促各村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的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二是及时召开了全乡农村低保工作会议,通报全乡农村低保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部署全乡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要求各村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抓紧抓实抓好农村低保有关工作;三是利用广播、会议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及操作程序。

2、保障措施切实有效。

一是设立了农村低保资金专户,确保农村低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和按时发放;另外,安排2009年度专项工作经费,保证了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指导各1村做好各项汇总和上报工作。

三是强化信息管理,确保低保信息准确无误。

四是减少拨付环节,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

减少中间环节,方便特困群众。

各村只负责低保对象的审核及上报工作,不涉及低保金的发放。

五是认真核实,防止错漏。

在分发过程中,要求低保对象必须持本人户口簿、身份证,经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并签名盖章后,方可领取银行存折和领取证,确保不出差错。

3、动态管理规范有序。

一是我乡农村低保工作按照县政府制定的试行办法和实施方案,严格审批程序,认真按章办事,坚持县、乡、村三级政务公开和张榜公布的原则,实行规范化操作;二是按照逐步完善和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建立抽查核实制度,保证一年重新核定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金额有升有降。

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4篇)

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4篇)

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4篇)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精选4篇)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篇1郊区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了“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这一明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战略。

目的是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一目的体现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但由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却存在相关问题,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果能够完善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建设,对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推进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促进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抚养压力有巨大的作用。

必将更加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护好社会稳定,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显化村现行社会保障的主要方式通过对_年显化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显化村现行的养老保障方式总要有以下几种:1、家庭保障方式。

可以说,“以家为主”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家庭生活的重要作用。

对于保障和维持年老体衰的人群的生活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家庭保障,包括赡养老人和哺育幼儿不仅仅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被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认了老年人被赡养的权利,以及从侧面规定了年轻儿女有义务抚养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_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

实际上,家庭赡养一直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

家庭赡养形式中最主要的又是子女供养。

根据显化村的统计,按照六十岁以上人员统计,目前显化村完全由家庭抚养的老人有_人,这些老人的抚养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这部分家庭的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有点困难。

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城乡低保工作逐渐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相关政策和法规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落实,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调研背景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明显,底层人民生活困难。

为解决基本生活不保障问题,我国实行了城乡低保制度。

随着国家对低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城乡低保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包括政策落实不到位、标准不统一、资金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解决。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城乡低保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和建议。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全国各地的城乡低保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负责人和低保户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三、调研结果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全国各地的城乡低保工作相关负责人和低保户,共涉及超过2000个样本。

其中,城市低保户约占40%,农村低保户约占60%。

2.低保户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我们了解到城乡低保户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保户的家庭收入较低,生活水平较低。

大多数低保户的家庭收入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衣物、住房、医疗等。

(2)低保户的家庭结构单一。

约40%的低保户为单亲家庭或者老人家庭,而且多数低保户的家庭成员并不稳定,政策配套也并不完善。

(3)低保户的文化素质较低。

低保户文化素质的平均值较低,大多数只受过小学教育。

3.城乡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1)政策执行存在漏洞。

在实施城乡低保政策时,存在政策执行不够到位的问题。

政策表述模糊、补贴标准低,导致了低保户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2)低保对象的识别常犯错误。

一些地区存在低保户审核不到位、或者审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导致其它对象也被录入低保户。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调研报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调研报告一、农村低保根本情况多伦县辖2乡2镇,7个社区,64个行政村,398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农业人口6.9万人。

2023年实行农村低保制度以来,经过几年开展,低保对象从原来的1602人增加到了如今的4578户,6388人,人均补助标准从当年的每人每年360元增加到了如今的年人均1040元。

2023年起,施行了农村低保分类施保制度,根据低保对象家庭情况将低保对象分为A、B、C三类。

2023年A 类低保人员占到享受低保总人数的10%,补助标准由2023年的1200元/人/年,增长到1680元/人/年; B类低保人员占到享受低保总人数的70%,补助标准由2023年的800元/人/年,增长到1040元/人/年; C类低保人员占到享受低保总人数的20%,补助标准由600元/人/年,增长到720元/人/年。

二、农村低保调研情况2023年历时6个月对全县低保对象开展了整村入户调研工作。

2023年4月23日由局长带着普查小组将蔡木山乡白城子村作为此次农村低保调研试点村,由此开场了对多伦县的蔡木山乡、大河口乡、诺尔镇和大北沟镇共计64个行政村、398个村民小组进展了全面调研,为了准确地掌握低保对象的根本信息,摸清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调查组人员对全县农村低保申请户逐户进展核查,普查工作作到了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整村整户地入户调查,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那么,实在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问题,详实掌握全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

调查的内容包括低保家庭的经济收入、住房和享受低保人员的安康状况等。

调查人员如实填写《农村低保家庭情况调查表》。

根据普查过程中理解到的情况,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低保对象当时取消救助资格,并说明原因。

对于其他收入低于保障线的家庭召开座谈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共同讨论评议,按照“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的原那么,公开、公平、公正的议定低保救助对象,彻底解决上访和局部村干部厚亲近友的现象。

2024年低保自检自查报告(三篇)

2024年低保自检自查报告(三篇)

2024年低保自检自查报告乡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低保工作,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我村把农村低保自查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自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我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自查自纠,摸清底数我村享受农村低保共153户461人41049元,实行一、二、三、四类救助。

其中,一类22户47人6439元,二类60户142人14200元,三类62户227人18160元,四类9户45人2250元。

根据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各村委会对所有低保户进行逐户核实,看申报程序是否合法,是否上榜公示,是否发放到“一折通”,是否存在“拼户报”“分户报”等情况,对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

经核实,没有存在截留、挪用、私分和平均分配农村低保资金等其他问题。

二、规范申报程序:我村严把申报程序,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力求做到申报审批程序化、审核过程公开化、对象管理动态化、资金发放社会化、档案管理标准化的“五化”目标。

农村低保待遇按照个人申请、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民政部门审批、乡村两级公示的程序办理。

1、个人申请。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常住地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家庭收入情况等相关材料。

家庭成员均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由村民小组提名并代写申请。

2、村民委员会调查评议。

村民委员会组织调查小组对申请人提供的情况和实际生活状况入户调查核实,由村民评议小组分户进行评议,申请保障人员必须经民主评议成员2/3以上通过。

村委会统一签署意见后,连同申请材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

3、乡镇人民政府评审。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复查小组对村委会上报的初审低保户进行复查,重点复查申报低保的家庭成员、居住情况、收入情况、实际生活情况、致贫原因等情况是否真实,村委会民主评议记录是否完整,4、县民政局审批。

民政局组织核查小组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分户《靖远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表》,按不低于上报保障人数20%的比例进行抽查,重点核查工作程序是否到位、对象是否正确、分类救助是否合理、档案是否齐全,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按分类救助的方法进行审批,并将审批结果书面通知乡镇,反馈到村再次公示。

社工走访低保户调研报告

社工走访低保户调研报告

社工走访低保户调研报告社工走访低保户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低保户的情况,探索可行的帮助方式,我们社工团队进行了一次低保户的走访调研。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旨在了解低保户的生活状况、经济状况及他们对于政府的帮助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制定社会工作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某一城市的低保户群体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家庭、面谈低保户及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三、调研结果1. 家庭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低保户家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家庭成员多为老人或残疾人,无其他收入来源;家庭成员多有身体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居住条件较差,部分低保户住在简陋的房屋中,生活环境恶劣。

2. 经济状况调研结果显示,低保户家庭的经济状况普遍较为困难:收入来源仅来自低保金,无其他经济来源;生活费用较高,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家庭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

3. 对政府帮助的评价和建议调研结果显示,低保户对政府提供的帮助表示感激,但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物质帮助,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改善低保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项目,帮助低保户脱贫致富。

四、调研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和经济状况,也了解了他们对政府的帮助的意见和建议。

在接下来的社会工作实践中,我们将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帮助计划。

首先,我们将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和物质帮助,为低保户提供更好的经济支持。

其次,我们将与医疗机构合作,争取更好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改善低保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最后,我们将积极开展就业培训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助力低保户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五、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低保户的帮助力度,提高低保金的标准,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加强与社会工作人员的合作,共同为低保户的帮助提供更好的服务。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农村低保问题,本次调研前往多个农村地区开展了深入的实地调查。

通过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面访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低保户及其家庭成员、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低保政策的认知度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低保户对低保政策的内容以及申请程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也有一部分低保户对政策内容存在误解或不清楚,未能真正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2. 低保户的生活状况调研发现,农村低保户的生活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和务工,家庭贫困程度较深。

由于缺乏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低保户的就业机会有限,收入不稳定。

此外,低保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病致贫的,医疗费用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

3. 低保政策的执行情况调研发现,农村低保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低保户申请流程繁复,审批周期较长,办理手续不便捷。

其次,有些低保户虽然符合低保条件,却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得到充分的救助。

最后,由于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存在腐败和不公正现象,导致低保救助的对象和数额分配不公平。

4. 社会融入问题低保户在乡村社区中的融入程度较低。

调研发现,低保户经常面临着邻里关系紧张和冷漠的问题,社会交往和相互帮助较少。

一方面,低保户因经济压力大,既不能参加小区活动,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社交;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低保户的偏见和歧视也增加了其融入社会的难度。

四、问题原因分析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

1. 低保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农村低保户对该政策的了解主要源于政府宣传和邻里传言,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导致部分低保户并不清楚政策细则。

2. 缺乏有效的职业培训由于缺乏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低保户的就业机会有限。

提供职业培训的机构不足,导致低保户无法获得合适的职业技能,难以脱贫致富。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4篇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4篇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4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从制度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

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把惠及农村广大困难群众的实事办好,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保障民生解八难,加快脱贫奔小康这一主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班对全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现状**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探索阶段。

XX年,**县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截止XX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为2214户、5131人,占农村人口的2.7%。

人年均救助标准120元。

这一阶段由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面过窄,致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其社会效果不太明显。

过渡阶段。

XX年,省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构建和谐湖北,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政府出台了《**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将原农村特困救助对象重新分类评定审批过渡为农村低保,截至XX年上半年,评定审批农村低保对象2392户、5860人,占农村人口的3.1%,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0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74元。

其中:一类对象283户、319人,占保障人数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70元;二类对象1041户、2613人,占保障人数的44.5%,月人平保障水平42元;三类对象1068户、2928人,占保障人数的50%,月人平保障水平15元。

这一阶段由于保障标准提高,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有了保障,引起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社会效果逐渐显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4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从制度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

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把惠及农村广大困难群众的实事办好,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保障民生解八难,加快脱贫奔小康这一主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班对全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现状**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步探索阶段。

XX年,**县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截止XX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为2214户、5131人,占农村人口的2.7%。

人年均救助标准120元。

这一阶段由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面过窄,致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有效改1/ 38善,其社会效果不太明显。

(二)过渡阶段。

XX年,省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构建和谐湖北,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政府出台了《**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将原农村特困救助对象重新分类评定审批过渡为农村低保,截至XX年上半年,评定审批农村低保对象2392户、5860人,占农村人口的3.1%,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0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74元。

其中:一类对象283户、319人,占保障人数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70元;二类对象1041户、2613人,占保障人数的44.5%,月人平保障水平42元;三类对象1068户、2928人,占保障人数的50%,月人平保障水平15元。

这一阶段由于保障标准提高,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有了保障,引起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社会效果逐渐显现。

(三)规范提高阶段。

XX年,**县民政局根据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开展年度核查和适当扩面提标工作,加强了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受理、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开公示和资金发放等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县农村低保工作。

截至XX年底,全县农村低保对象累计增加2880人,取消1243人,类别调整565人。

实际在册保障人数为3286户、8176人,占农村人口4.3%,月人平保障水平为45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112.6元。

其中:一类对象282户、325人,占保障人数的4%,月人平保障水平为80元;二类对象1419户、3462人,占保障人数的42%,月人平保障水平为55元;三类对象1585户、4389人,占保障人数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5元。

这一阶段由于加大了年度核查和动态管理力度,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了特殊保障,进行了适度扩面和提标,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农村低保工作取得的成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由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它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对传统社会救助工作的重大改革。

从全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看,这项工作所取得成效是十分明显的。

(一)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基本生活是政府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由传统的社会救助过渡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覆盖面扩大到全部农村困难居民,解决了他们特别是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的步伐,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民政分管的这一块看,主要由救灾救济、临时救济等所组成。

社会救济主要是解决资金保障,只有与资金保障结合才能构成比较完整的生活保障。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确立,解决了资金保障,从社会救济工作内容和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正因如此,这项制度的实施从一开始就进展顺利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四)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过去,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主要靠救济生活款进行安排,零打碎敲,随意性较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未得到根本解决。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保障对象、保障标准、资金来源、审核审批、管理监督都规范化,使社会救济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加快了脱贫奔小康的步伐,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通过制度有力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改善了社会风气,使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三、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县自XX年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以来,这项工作从去年进展明显加快,纳入农村低保的人数和低保资金支出大幅度增加,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经过两次提标以后有明显提高,管理操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是,农村低保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理监督机制和操作程序还不健全。

一是民主评议机制不健全,评议依据不足。

民主评议的基础是入户核查。

从以前组织评议的情况来看,部分乡村没有坚持入户核查,就是将指标一分解,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没有任何调查核算评议依据,完全由评议人员凭印象、凭感觉选择、其评议结果随意性很强,不公平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入户核查机制不健全,轮流坐庄的现象较为严重。

低保对象准不准,入户核查是关键。

由于有的乡村干部在包村核查工作中对入户核查认识不高,怕得罪人,简单地召开一个评议会,把所分指标一评完就了事,由村干部说了算,造成对象不准确,轮换坐庄的现象无法有效解决,给农村低保工作带来了一定损害。

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着人情保,关系保的现象。

由于部分乡村干部受利益驱动,放宽低保条件,搞唯指标论,硬是将自己的关系户纳入农村低保,造成了群众的不满情绪,损坏了群众利益,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低保机构不健全、人员少、工作压力大。

一是县级低保机构与日益增长的保障对象不相适应。

目前,**县民政局低保股编制只有1人,无法行使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二是乡镇民政办没有配备专门的低保工作专干,与日益繁杂的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日前,乡镇只有1名民政员、无法应付县直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而且民政员还要包村,根本就谈不上城乡保障对象的规范化管理。

三是村支两委干部素质不高,变动较为频繁,对低保工作不熟悉,加之县乡两级低保工作人员偏少,致使城乡低保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导致基层操作不规范,入户核查和民主评议把关不严,造成该保的没保,不该保的保了,伤害群众感情,败坏社会风气,违背低保制度的宗旨。

(三)低保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监管工作无法到位。

随着**县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保障人数逐年增加,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没有必需的工作经费、人员和设备作保障,很难完成管理监督工作任务。

四、农村低保工作的思考与对策(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是要建立年度核查制度。

从XX年开始,每年6月底之前,对所有农村低保对象一年进行一次全面核查。

二是要建立重点对象跟踪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是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家庭,重点是第三类对象。

要根据劳动力变化情况、就业情况,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又可适时新增符合条件的对象。

三是要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确保真正困难的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低保救助政策,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四是要建立相关政策衔接机制,要与扶贫开发、合作医疗、临时救助、计划生育、优抚安置、入学救助等有关政策相互衔接,充分发挥政策的整体效益,避免低保养懒汉的现象发生。

(二)进一步争取加强城乡低保机构建设。

一是要加强县民政局低保工作机构。

今年**县将按州民政局的统一要求,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取下半年成立县社会救助局,编制人员争取5-7人。

二是争取乡镇组建城乡低保工作站,聘请低保工作员2-3人。

三是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给每个乡镇解决1-2个公益服务岗位,用于缓解低保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

(三)进一步加大争取城乡低保工作经费预算力度。

按照农村低保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的要求,争取县政府将工作经费按不低于农村低保资金支出总额的3%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聘用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及调查核实,制证建档,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费用支出。

市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了了解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建立和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协的工作计划,从10月下旬起,市政协就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赴各县(市、区),召开了由当地民政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分管民政工作领导、民政助理、村委会干部以及部分低保对象参加的座谈会10个。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基本情况(一)低保工作有规可依,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1999年国务院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市人民政府于2月出台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多年来,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下功夫抓低保规范化建设,在低保的申请、审核和审批上认真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的有关规定办理,总体取得较好成效。

城市低保工作比较规范,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低保标准逐步提高,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低保工作方面,从1997年启动,补助水平从开始时月人均25元逐步提高到目前150元,保障人数从开始时5千多人扩大到目前5万多人,1-10月发放低保金7432.61万元,城市低保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农村低保工作方面,从10月份开始实施,当时保障人数约6万人,补助水平为月人均15元左右。

按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实行扩面后,到10月份,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22.72万人,占农村人口4.09%,1-10月发放低保金10309.2万元,月人均补助为45.6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