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明于天人

合集下载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一、“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

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

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

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

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1、天道自然的思想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

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

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

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

荀子《天论》

荀子《天论》

荀子《天论》-28
思物而物之(思慕自 然物而想利用它—— 物之:利用它,利用 自然物。物,动词, 有支配,占有的意 思。)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哪里比得上治理自 然物而不失掉它呢)?
文选:荀子《天论》
荀子《天论》-题解

本文从不同方面论述 了天与人的关系,有
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
的“天命论”,发展 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思 想

是荀子唯物主义思想
的代表作。
荀子《天论》-1
天行有常(大自然 的运行有正常的规律 --天指大自然。常: 常规,规律); 不为尧存(不因为尧 而存在),不为桀亡 (不因为桀而消失-桀:夏朝最后的一个 君主)。



舍其所以参(舍弃那 用来参与配合的能力) 而愿其所参(而向往 那天地的恩赐——愿: 希望,向往。其所能: 指人们所参与的对, 即天地。) 则惑矣(那就迷惑 了)。

荀子《天论》-10



治乱,天邪(社会安定、 禹以治,桀以乱(夏 混乱是天造成的吗)? 禹凭这样条件社会就 曰(回答说): 日月、星晨、瑞历, 安定,夏桀凭之样条 (日月星辰和一切天 件社会就混乱) 象——瑞历:指历象, 天文岁时的自然现象。 治乱,非天也(安定 瑞,吉祥。古人重视历 象,故称“瑞历”), 和混乱不是天造成 是禹桀之所同也(这是 的呀) 禹桀时相同的)
荀子《天论》-11


时邪(是时令造成的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吗)? (这又是禹桀时相同 曰(回答说) 的) 繁启、蕃长于春夏(庄 禹以治,桀以乱(夏 稼在春夏季节普遍地萌 禹凭这样条件社会就 芽,茂盛地成长——繁: 安定,夏桀凭这样条 众多。启:萌芽。蕃: 件社会就混乱), 茂盛。) 畜积、收藏于秋冬(在 治乱,非时也(安定 秋冬季节聚积储藏起 和混乱不是时令造成 来——畜:犹“蓄” , 的呀)。 又 积聚。)

中国古代人物《荀子》介绍

中国古代人物《荀子》介绍

中国古代人物《荀子》介绍生平简介荀子20岁时,就已在燕国从事政治。

他反对燕王啥把王位禅让给其相子之,但燕王没有听他的劝告。

在燕国的游说失败后,荀子的行踪共有20多年不清楚。

但至公元前286年时,荀子以“秀才”见称于世。

此时齐国稷下之学正盛,齐囗王继齐宣王之后,招集天下贤才而“尊宠之”。

田骄、慎到、接子这些的学者,都齐聚齐国稷下学宫,号为列大夫,享受优越的待遇,不治而议论,作书以刺世。

荀子年50才始来稷下游学,但他对诸子之事都有批评,认为“非先王之法”。

前286至前285年,齐王灭掉了宋国,夸耀武功,不尚德治,荀子曾实行谏诤,但不获采纳,于是他就离齐赴楚。

前284年,燕将乐毅率燕、赵、韩、魏、秦王国之师攻齐,陷齐都临淄。

齐囗王逃宫,被淖齿杀死。

齐国几至灭亡。

前279年,齐即墨守田单乘燕惠王用骑劫代乐毅为将之机,向燕军发起反攻,一举收复失地,“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

齐襄王复国后,吸取齐囗王的教训,又招集亡散的学士,重整稷下学宫,“修列大夫之缺”。

这时,荀子在楚国,正逢秦将白起攻楚,陷郢烧夷陵,举国大乱,楚人仓惶迁都于陈。

荀子在战乱中离楚来齐,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

因为田骄等老一辈的学者已死,慎到、接子又不在齐国,荀子凭他的学识和才德,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三为祭酒”,成为稷下学宫的。

前264年,齐襄王死,荀子在齐不得志,秦国于此时聘请他入秦,荀子遂离齐赴秦,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以及自然地形等都实行了考察。

他建议秦昭王重用儒士,“力术止、义术行”。

秦昭王虽然口头称善,但他事实上正忙于兼并战争。

所以荀子之说在秦不可能得到采用,于是荀子又只好离秦而往游他国。

前259至257年间,荀子曾在赵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兵,提出了“善用兵者”“在乎善附民”的主张,以“王兵”折服了临武君的“诈兵”,使赵孝成王和临武君都不得不称“善”(《荀子·议兵》)。

但处于“争于气力”的当时,赵王“卒不能用”。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儒家思想的发展以魏晋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儒家始于先秦终于两汉;后期儒家起于魏晋盛于宋明。

儒家“天人观”作为其基本学说,在儒家思想的漫长历史中不断地被承继并发展。

一、孔子的天人观:知天命孔子身处周室衰微、社会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

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他把所做事情的成败交付于命。

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冯友兰先生认为,命就是“命运”“天意”,就是朝着一定目标前进的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不可言说,也是人无法左右的。

孔子在受到匡人围困时,就曾感慨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回答王孙贾的问题时,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法生先生通过分析《论语》里的 19 个“天”字的作用和功能,认为“孔子的天是宇宙之主宰,是政权变更、文明盛衰、个人德性、富贵穷达以及自然变化的终极原因,其主宰作用涉及自然与人事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远弗届。

因此,孔子的天依然是宗周的主宰之天,是宇宙万化背后的决定力量,是一个决定着社会、自然与人生命运的至上神”①.孔子的天是牟宗三所说的人格神,位于自然和社会之上,在人力的极限处显示其力量。

对孔子而言,天命主要是情感与信念所寄托的对象而不是理智的对象,因此,它不能被解构为自然的力量或者法则。

孔子的天人关系便是人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知“天命”,去体悟天命。

二、孟子的天人观:尽心尽性知天孟子生活于战国时代,从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儒家思想理论,也曾周游列国,试图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列国王侯。

他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主义一派。

孔子因对天命的体悟而提出“仁”,强调“推己及人”的“仁”的实践,但并未阐述人为何应当这样做。

天人相分

天人相分

荀子之天人相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每次想到《劝学》当中这两句,都会被荀子的那种富于哲理的思想所感染。

借此谈论一下我看完《天论》之后的一些认识及想法。

天人关系即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大致包括天命与人事的关系、自然界与人的关系、自然与人为的关系等。

对于天人关系,荀子在其《天论》一文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可概括为“天人相分”。

“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天人关系问题的两大思潮。

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想必我们大家很了解,他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注重自然界与人的联系和影响,反对以人为破坏自然。

这种思想在文学上也有体现。

比如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人以悠然的心情所看到的南山之景也是悠然的。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则展示了自然运动的勃勃生机与大自然的和谐圆满,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轻快欣喜和对于自然真谛的深刻体悟。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荒谬的违背科学的地方。

“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古代称皇帝为天子,君王自己也宣称是天之子,每逢重要节日祭天。

这实际上是要使人迁就乃至屈服于天。

如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荀子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在那种王权至上的时期能够提出不同于天人合一的观点,即天人相分。

荀子明确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两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

《天论》开篇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治乱“非天”、“非时”、“非地”,自然运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也决定不了人间吉凶祸福。

这种唯物论的观点大概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他认为人天各司其职。

天的职分在于造就万物,包括人类。

他将自然的这种功能称为“天职”、“天功”。

人也有人的职分。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人类的“治”是能够与天地并立的职能,其含义:一、面对自然界,人能主动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即“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精简版)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精简版)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201X-1-29更多2016年最新创业项目请访问:2016年最新创业项目论文关键词:荀子天人之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论文摘要:荀子独特的“天人之分”说主要包括“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

思想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在于,人应而地认识自然规律,进而自然规律,继而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既不要超过自然规律“与天争职”,也违反自然规律“倍道妄行”。

苟子,又名苟况、苟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

自少年开始,多次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有的声望。

一度应聘到秦国,又曾在赵国“议兵”。

后任楚国兰陵令。

晚年定居兰陵,专心著述。

荀子对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很有,善于吸收和批判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从而自成高格,是先秦集大成型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其著作《苟子》大是苟子的自撰,少出自f-1人的记录,是苟子的材料。

著作开创了儒家学派中个人著作体的先河。

一、天人关系的演化早就开始对“天”是的问题思考。

最初认识的“天”主要在两个。

客观物质自然界,如季节、气候、日月星辰等,意义上的“天”是物质的“天”.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制约人们的活动,表明人们在农耕时代起来的与外部世界的物质性关系:于人们意识中的、超越人力控制的意志性力量。

意义上的“天”等同于现代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拥有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表明了人们在其蒙昧时代与外界的精神性关系。

早期的人们对自然力量顶礼膜拜,“天”被笼罩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早期人类所谓的‘天’,上是超越性的控制力量,其意志决定着自然界与人事的面貌,也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命’总是与‘天’相连。

”西周末年。

历史事变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了理性的思考,从而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摆脱,此时,天人关系先秦诸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百家各有其思考,但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天人合一”思想。

荀子天人说新解

荀子天人说新解

荀子天人说新解王俊才【摘要】天人说足荀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荀子有"天人相分"的主张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等,于是近代以来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相呼应,思想界主张荀子有"人定胜天"、"人能征服自然"思想的观点日渐增多.似乎荀子的天人关系主张是中国古代天人思想体系中的另类.实际当我们从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出发看他的完整的天人关系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绝没有强调"人定胜天"、"人能征服自然",而只是突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人类应该尽其所能了解、认识、适应、顺应、利用和改造自然,"敬天道而尽人事"是人类的努力方向,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期刊名称】《邯郸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0)004【总页数】5页(P35-39)【关键词】荀子;天道;人道;天人说【作者】王俊才【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6先秦诸子学发展到了荀子生活的战国后期已经进入了一个交融汇通、综合总结的新时期,而荀子是这个时期最典型的代表,因而他成为了诸子学中思想最博大、见解最精深的学者。

因此汉唐以来在近千年的历史中,他的思想学说无论在社会政治领域,还是学术思想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明以来由于理学的崛起,孟子受到了足够的尊重,而荀子从表面上看似乎不仅被淡出了社会政治领域,也被学术思想界所遗忘。

其实他的思想由于有在汉唐社会近千年的历史积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后段仍然一直在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近代便有学者针对历史对荀子的不公、为荀子的蒙冤而发出“后圣”的呼唤,① 如傅杰编《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后圣》载章太炎曰:“自仲尼之后,孰为后圣?……惟孙卿足以称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16页。

希望为这桩千年冤案昭雪平反。

关于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哲学命题之理论研究

关于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哲学命题之理论研究

关于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哲学命题之理论研究关于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哲学命题之理论研究王香林(200802110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贵州都匀,558000摘要:荀子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该哲学命题强调了人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之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在学术界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荀子过份强调人的积极能动性,使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严重对抗,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本文将以另一个角度阐述笔者对该哲学命题的不同理解,企图呼吁人类在加快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的关系。

关键词:荀子;天命;人;自然规律;价值About Xunzi" system of destiny and use" philosophy proposition of theory researchWang Xianglin2008021101(politics and law Department,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Guizhou)Abstract:Xunzi in" Ming Yu tianrenzhifen"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destiny and use" this famous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the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who emphasized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positive role, on the then emerging landlord class and after human society progress produced tremendous effect, but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vast most people think that Xunzi put so much emphasis on people's positive initiative, make people in dealing with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to produce serious confrontation, aggravate the nature of human destruction. This will be another angle, elaborated the author to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in an attempt to appeal to the human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uman and n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Key words: Xunzi;Destiny;person;Natural Law;Value作为先秦儒学三大代表之一的荀子,其思想恢宏博大。

论荀子天人学说及其现代价值

论荀子天人学说及其现代价值

论荀子天人学说及其现代价值(一)荀子的天人学说荀子乃战国末期赵国人,他的学术渊源于儒家,以继承仲尼、子弓的学说为己任。

天人关系问题是儒家研讨的问题之一,孔孟是以天人合一的方式来解决天人关系的,而荀子认为自然界之天和人类社会各有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主张“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相分方式。

其天人学说可分为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四个层次。

荀子认为“天”客观存在,其运行规律也是客观的。

并且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差异运动的结果:“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这就给天以唯物主义的解释。

荀子的天人相分论是以否定天有意志、天有人格、并能支配和干预人的吉凶祸福为其立论基础的。

所以,荀子认为天是物质性的自然存在,不具有人格和意志。

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逆之以乱则凶。

”人们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取得好的结果;若违背自然规律,就要遭殃。

并言:“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其在规定天的自然物质性的基础上,认为天和人、自然和社会各有不同的职能。

所以,人应“明于天人之分”。

人与其对天顶礼膜拜,企求吉祥,不如积极发挥人的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为人造福。

故言:“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天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强调发挥人的作用,遵循自然,改变环境,造福于人。

通观荀子的天人相分论,其“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充分体现出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积极思想,这与孔子“君子畏天命”的主张是根本不同的。

总之,荀子天人关系学说继承了孔、孟肯定人的能动性的积极成分,克服其消极成分,并吸取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使先秦的天人关系论达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但是他为了批评“尊天”、“畏天命”的天命观而否定人对自然界进行探索和认识的必要性,并且没有认识到人民改造自然的主体意义,因此韩愈评价其学说为“大醇而小疵”。

荀子的正义思想

荀子的正义思想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荀子的正义思想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学理论指导教师:***20070508摘要荀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作为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人,他集儒家之大成,强调“礼义”在现实中的功用,注重社会制度的建构,基本形成了儒家的正义思想。

荀子的正义思想以其自然观与人性论为哲学基础,前者强调“天人之分”,后者强调“性伪之分”。

由此出发,荀子认为,社会的基本原则也应是“分”。

这个“分”,主要是指等级之分,同时包括伦理层次、社会职业、物质产品的分别与分配。

荀子认为,只有坚持“分”的原则,使人们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社会秩序才能形成,社会生活才有可能。

这就是他“明分止争”的基本含义。

只有如此,才能建成一个美好的社会,达到“群居和一”的理想状态。

荀子的思想,涉及到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层面,是关于社会结构的一项制度性安排。

他认为,这一原则不仅是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而且是国家与社会生活的最高标准,为“天下之大本大经”。

个人、社会与国家都有责任保证这一原则性制度的贯彻执行,即使是最高的君主也不例外。

为此,荀子格外重视“君子”人格的养成,把制度实现的希望寄托于“德才兼备”的先进分子。

他把好的制度与高素质的人才看作正义的两个必备条件,同时又坚持制度的原则性与至高无上性,这一观点在人类历史上是经得起检验的。

一般来说,中国人对个人的正义很敏感,而对制度的正义却有些麻木。

其实,制度的正义更具根本性。

在良善的制度之下,才有普遍的福利和普遍的正义。

我们研究荀子的正义思想,也就是要吸取他的智慧,以资古为今用。

关键词:荀子;正义;好的制度;君子ABSTRACTAs the last Confucians before Qin dynasty, Xunzi is a great materialistic ideologist of ancient China. He absorbed and developed Confucianism, emphasized the function of “Li” and “Yi” to the society. And he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ety system, formed the thought to justice of the Confucianism.The thought to justice of Xunzi is based on his views to the Nature which emphasi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and Humanity which emphasi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atural matters and artificial ones. Xunzi took the “differentiation” as the principle of society, which means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thic, vocation, and wealth. Xunzi thought the practice of this principle mak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be content to the social status, to receive what they deserve, and for the social order to be formed. That is the basic sense of his “differentiation” and “peace”, only which would lead to a perfect society, and to harmony of the society.Xunzi’s theory reaches the fundamental levels to social life, and is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He took his principle as the norms not only for people, but also to the nation and society. He took it as the bedrock.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people, as well as the nation and the society, to comply to this principle, even the supreme prince. To this purpose, Xunzi emphasized the emergence of “gentlemen”, focusing the institutional realization on the advanced people with “morality and capability”. In his opinion, sound institutions and high-qualified persons are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justice. Mean-while, institutions have their principle and supremacy. These ideas can stand the test of time.Generally speaking, Chinese are subtle for the individual justice, but ignore the institutional justice. Factually, the institutional justice is more basic and fundamental. Only under the sound institution, there are common happiness and justice. Researching Xunzi’s theory on justice can absorb his wisdom and is meaningful for today’ people and life.Key Words: Xunzi; Justice; Sound Institution; Gentleman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及译文(天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及译文(天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及译文(天论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天论篇【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译文】大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它不为有尧这样的贤君而存在,也不为桀这样的暴君而灭亡。

用导致安定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吉利,用导致混乱的措施去适应它就凶险。

加强农业这个根本而节约费用,那么天就不能使他贫穷;衣食给养齐备而活动适时,那么天就不能使他生病;遵循规律而不出差错,那么天就不能使他遭殃。

所以水涝旱灾不能使他挨饿,严寒酷暑不能使他生病,自然界的反常变异不能使他遭殃。

农业这个根本荒废而用度奢侈,那么天就不能使他富裕;衣食给养不足而活动又少,那么天就不能使他保全健康;违背规律而恣意妄为,那么天就不能使他吉利。

所以水涝旱灾还没有来到他就挨饿了,严寒酷暑还没有迫近他就生病了,自然界的反常变异还没有出现他就遭殃了。

这种乱世所遇到的天时和社会安定时期相同,而遇到的灾祸却与社会安定时期不同,这不可以埋怨上天,这是遵循上天的规律造成的。

所以明白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区分,就可以称作是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了。

【原文】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

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

最新荀子《天论》原文和译文

最新荀子《天论》原文和译文

荀子《天论》原文和译文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

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译文: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常规,不会因为尧统治天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统治天下就消亡。

荀子与法家

荀子与法家

(二)它是产生上述事物的功能、运动或机制,这种功能、运动 或机制是人所看不到的。荀子把这种功能称为天职,有时又称其 为阴阳的运动。 天无论就其存在或是功能而言,其特点即在其客观性。它具有 自身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亡”。它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人讨厌冬天的凛冽,但天不 会因此取消冬天。人不喜欢路途的漫长,但地也不会因此减少其 辽阔。 人的特点刚好与天相反,人是有为的。他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经过有意识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天是不可学、不可事的,但人 是可学可事的。比如说,像天时、寒暑这些现象就属于天;但强 本节用,养备动时这些活动就属人。正因为二者有这种区别,所 以二者的职能是不同的:天的职能是生长万物,但不能治物。人 的职能相反,只能治理万物而不能指令万物必然要生长成什么。
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 欲、人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认为,人性是指人生下来就有的、原始的质朴的本性,它是 不可学、不可事的,而人生下来都是好利恶害的,所以说人性是 恶的,善是后天经过人为的加工而形成的,是可学可事的,故善 不是人的本性。 为什么说人性是恶的呢?荀子也提出了以下证明:(一)心理 学证明:依荀子上述一段话,显然,他是用诉诸人的本能的方法 来证明其命题。荀子说,什么叫性呢?“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而人生来就是好利、残忍、追求享乐的,顺其发展,肯定会导致 争斗、罪行和淫乱,这就说明人性是恶的。(二)逻辑的证明: 荀子借用了逻辑上类比的方法。他说,就像弯曲的树木要经过整 治才能直、钝的工具必须经过磨砺才能锋利一样,人后天如果没 有圣人的教导,就会变成小人,可见人性原本是恶的。
自己学都绰绰有余,何必一定要和我住一起呢?因为,“学问之 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的结论是,既然大家生来都是 善的,所以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只是有些人自己不想成为圣 人而已)。先王就是因为人人都有这不忍人之仁心,才制订出仁 政的政策的。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其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但是, 当是各诸侯国对他的理论与主张并不首肯。各个国家、各个阶层 不但不行仁政,而且相互之间的争夺日趋激烈。正是在这种背景 下,荀子提出他的性恶论。荀子称: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

荀子天人观略论文

荀子天人观略论文

荀子天人观论略摘要:天人观是荀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天人观上,荀子既主天人的原始同一和相分,亦主二者之间的相合与相参。

无论天人之分,或者其后的合一与相参,其关节点都在于人之主体性的凸显与张扬上。

荀子思想中的天人论最终要落实到人之自身中的心、性关系中去。

关键词:荀子;天人相分;天人相参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86-0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所著《荀子》一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天人观是荀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天人观上,荀子既主天人的原始同一和相分,亦主二者之间的相合与相参,且其相合与相参正建立在它们相分的基础之上。

我们分别论之。

一、天、人同一所谓“天、人同一”,指在《荀子》中,“天”创生万物,也创生人类,“人”由“天”所生,是“天”的产物,因此与“天”在原初的意义上是同一的,二者之间具有同一的属性与特征。

关于“天”之创生万物,《荀子》说:天地者,生之始也。

(《荀子·王制》)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荀子·天论》)在荀子之前,天命思想盛行,将“天”人格化、道德化乃至神秘化是殷商以至先秦时期的普遍性思潮。

与此不同,荀子将“天”自然化、客观化和规律化,天就是自然之天,而不是意志之天,或者道德之天,所谓“神”是指其之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而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就叫做天。

相应地,由于“人”由“天”生,“天”“人”同一,故荀子论人,亦着眼于人之自然情性,认为人生而具有的感官本能、生理欲望和心理反应等,它们是人之为人的自然特性所在。

如他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

……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_天人之分_天人相参_与_天人和谐_荀子天人关系学说的朴素管理学意蕴

_天人之分_天人相参_与_天人和谐_荀子天人关系学说的朴素管理学意蕴
[1 ] (《 》 ) 可得而闻也” 公冶长 。孟子所谓“尽其心者, 知其 。 , 。 , , 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 [2 ] (《 》 ) 天也” 尽心上 的说法, 则直接把天与人同一起来, “天人合一 ” 把 视为不需证明、 不必解释、 不容置疑 的公理, 显然是过于简单化了。 荀子作为集先秦儒
天人关系是战国晚期以后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 要内容, 但在孔子和孟子的时代, 天人关系似还没有 得到足够的关注, 也就是说, 孔、 孟并没有像同时代 的道家与墨家思想家那样把天人关系看作自身理论 当然, 这是由孔、 孟思想体系建构 体系的重要方面, 的着眼点所决定的。孔子对于天道与天人关系基本 上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是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不
明于天人之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人来主导人在充分则可谓至人矣天脚只有认识到社会治理分尊重和正确认识自然秩序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人的好坏在人不在天知道天职与人职的差别问秩序并着力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万物的良性互动体现在天人关系上就是管理主体的活动遵循客观规才可以享受天功天用并尽力于人事从而从容地管理社会和国家
[4 ] (《 》 ) 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 礼义无统 ” 王制 。 在人 与天之间, 人是管理的主体, 天或自然界是管理的客
体, 而对于人类社会自身来说, 人既是管理者也是被 管理者。君主施政不能求于天,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 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是上天赐予的 , 他必须行仁政, 这 样才能获得民心。因此, 在人类社会的管理过程中, 天是无为的裁判者而不是君主的保护神, 社会能否 、 “非 治理好, 在人不在天, 即所谓天下治乱“非天”
[4 ] ( 《天论》 ) ” 、 “非地” 。 而由人 时 “天人之分” 并非是荀子的最终结论, 而是其天

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哲学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集大成者。

《荀子》一书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

他的唯物主义自然主要包括:(1)“明于天人之分”①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荀子首先批判了传统的“天命”决定人事、“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要区别自然界的规律与社会人事的变化。

即所谓“明于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②天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祸福荀子对自然界的一些少见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认为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任何神秘性。

他认为,最可怕的倒是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的昏暗、社会等级制度、道德关系的混乱等等这些“人妖“(人为造成的灾祸)。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者?曰,无何者,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奢,则天不能使之富。

”(2)“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反对人在自然界规律面前无所作为、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他认为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万物。

即“大天而思之,孰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于有物之所以成?固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的这一朴素的“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在与天命论和消极无为的天道观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它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专题二:“叩天问地”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讨论的主要问题
天人关系讨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 置,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 意义的关系问题。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形成 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天人相分,天 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相分
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各有不 同的职分:自然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 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 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 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
1、“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对,西方哲学 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天人相分”。这一思想不 但表现在哲学上,也表现在科学上。从哲学上 来说,这种自然和人对立的思想发展成为主客 二元对立的思想,这个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割裂 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从科学上,天人相分的 观点,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独立的外在世界,把 自然作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对象,那么 人就可以驾驭自然,战胜自然,发现规律为人 类所用,这种现象导致了科学的发展。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 起……天能生物, 不能辨物也;地 能载物,不能治 人也”——《礼论》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不 为尧存,不为 桀亡”
——《天论》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大天而思之,孰 与物畜而制之;从 天而颂之,孰于制 天命而用之。”
——《天论》
最尊也”。
家、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一切臣民都应 该服从,从而使统治 者的地位更加神化。
“唯天子受命于 天,天下受命于 天子”。
天人感应——“灾异谴告”
“天人感应”还表 现在人类社会的治 乱与天道运行之间 的关系上。具体来 说,人类社会的治 乱兴衰会影响到天 道的运行;反过来, 天也会通过灾异或 者是祥瑞来体现它 对人间社会治理情 况的评判。

明于天人之分

明于天人之分

明于天人之分
王志跃
【期刊名称】《三联竞争力》
【年(卷),期】2008(073)004
【摘要】这是先秦儒学大师苟子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表达了他对天人关系问题认识的基本观点。

所谓明于天人之分,简单的说,就是苟子认为天有天的职能,人有人的职能。

敬天而事是传统天命神学的基本内容,通过事天活动,让神与人、天与人相沟通,因而事天成为贯通天人的桥梁。

儒家在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时,一方面保留了它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又消解了它的神学内涵。

【总页数】1页(P65)
【作者】王志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6
【相关文献】
1.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 [J], 余海舰
2.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 [J], 吴树勤
3.论"解蔽"意义上的"明于天人之分" [J], 董祥勇
4.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文子》思想体系新探 [J], 祁志祥
5.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之再考察 [J], 崔宜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
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时期天人观的一个基本问题,就儒家的观念而言,“天人合一”是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

时至荀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成为第一个对天人关系给予自然的解释的哲学家。

“他剥掉了从外面强加给天的神秘外衣,否定了从外面强赋予天的神灵本质,把天从一个虚幻不实的神秘世界,拉回到客观实在的物质自然界来了。

”[ 1]荀子的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他“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提出。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论争
“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是荀子哲学的重要观点,他突破了前期儒家“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2]的天人合一传统观念,荀子则以经验的进路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

他在《天论》中说: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3]“明于天人之分”的内涵引起了学界的不少争论。

如方立天教授认为:“荀子‘天人之分'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区别”[ 4],方克立教授认为“荀子的天人观是一种以‘明于天人之分'为前提的‘天人合一'”[ 5]等等。

黄忠晶先生和晁福林先生之间的论战颇具有代表性,晁福林认为:荀子只说过“天人之分” , 他自己并没有说过“天人相分” , 天人之分是要弄明白天和人各自的名分、职分;而天人相分是指两者的区分、划分,所谓“明于天人之分” 意即明白天、人两者的名分、职分而不可僭越。

[6]黄忠晶先生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以及人类社会的问题要靠人自己去解决;解决得好坏与否, 是治还是乱,
也取决于人, 而天在这里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黄先生还认为“天人相分”有两个层次关系。

一个是将天理解为万物的本原和根据,那么人的确是天的产物,所以也可以说人受命于天、依属于天;另一个层次是,将天解成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现象,那么就不能这样说了,而只能说“天人相分”。

[7]
本文认为荀子并没有受命于天、依属于天的本意,只有敬天之心,荀子说“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

这在表面上看是与荀子天人相分的观点是矛盾的,其实这正是荀子天人关系的重要特点。

荀子的天人关系有两个方向的联系,一个是由天而人的,即天对人的干预,荀子把它给断开了,否定人命天定的宿命论,这是天人之分;另一个是由人而天的,即人对天的主动性效仿,这是一个道德和治理的问题。

道德问题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天的至高之德是使人获得生的权利,而不是给他们带来伤害,因此人德必须通于天德。

同时天尊地卑在启示人们合理有序的治理结构一定是贵贱有等、尊卑有序的等级结构,而不是绝对的平均和划一,正如荀子所说:“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

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3]。

因此我们对待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必须要理解他的双层意蕴:天德即人德,天道即人道,这是天人合一的;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又是天人相分的。

二、“通于神明”的天人合一在对荀子天人关系的解读中,多数学者都以“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为根据认定荀子是天人分途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他“明于天人之分”还有另一个层面上的含义就是天人相合。

天人相合的理论基础就是天至高的道德属性,这是
他作为一个儒家的学者,对前期儒家天人观的继承。

他认为天的自然秩序形成的伦理就是天德,人正是通过对天德的效仿,建立人自己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治理体系,并且让天成为它们的最高评价标准,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伦即人伦,使人通于神明,是荀子天人合一的根本立足点。

“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

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

”[3] 由此可以看出,荀子虽然明确地反对天命决定论,但他却有明显的天德决定论。

换言之,天对人的荣辱富贵的安排,不再是通过消极的神示,而是通过隐形的道德耦合来决定,“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

”[3]荀子把人
的道德根源于天,人通过“心之征知”,“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体悟天德,才能通于神明,与天地参而为三,这就是他在道德价值层次上的天人合一。

任怀国教授有这样的论述:“把‘天命' 的得失与是否‘尚德'联系起来,赋予‘天'一种‘择德降命' 的理性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天'带上了‘罚罪降丧'和‘休
善界命'的道德品格。

于是,‘天'就有了人格化的理性和道德的属性。

君主通过‘敬德'既可以上达于天,成为“降命”的根据; 亦可以下达于民,起到“保民”的作用。

”[ 8] 荀子的“天人合一”,一方面是为人德建立一个形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为道德修养方法提供依据。

“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 3]。

在孔孟看来,人之德是出于“仁者爱人” 之心,而在荀子看来,人德是参于天德的结果,只有践行天德之人才能“微而明,短而
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

在修身的内容方面荀子主张:“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

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

尊老、不穷穷、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是天德的表现,“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王先谦云:“若不幸而有过,天亦佑之矣,此固不宜有大灾也”[3]。

在修身
的方法方面,荀子继承了《中庸》“诚”的方法,“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10],诚就是通于天德,通过一而不二的诚的功夫,明于天人,通于神明。

晁福林先生看到了荀子天德功用:“‘天'的道德属性里面, 荀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诚' , ‘天地为大矣, 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荀子强调王者之政乃是天意支配的结果,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 礼其尽也。

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认为人主的仁、礼等都是‘天施然'的, 由天命所决定的。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