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明于天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
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时期天人观的一个基本问题,就儒家的观念而言,“天人合一”是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
时至荀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成为第一个对天人关系给予自然的解释的哲学家。
“他剥掉了从外面强加给天的神秘外衣,否定了从外面强赋予天的神灵本质,把天从一个虚幻不实的神秘世界,拉回到客观实在的物质自然界来了。
”[ 1]荀子的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他“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提出。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论争
“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是荀子哲学的重要观点,他突破了前期儒家“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2]的天人合一传统观念,荀子则以经验的进路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
他在《天论》中说: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3]“明于天人之分”的内涵引起了学界的不少争论。
如方立天教授认为:“荀子‘天人之分'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区别”[ 4],方克立教授认为“荀子的天人观是一种以‘明于天人之分'为前提的‘天人合一'”[ 5]等等。
黄忠晶先生和晁福林先生之间的论战颇具有代表性,晁福林认为:荀子只说过“天人之分” , 他自己并没有说过“天人相分” , 天人之分是要弄明白天和人各自的名分、职分;而天人相分是指两者的区分、划分,所谓“明于天人之分” 意即明白天、人两者的名分、职分而不可僭越。
[6]黄忠晶先生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以及人类社会的问题要靠人自己去解决;解决得好坏与否, 是治还是乱,
也取决于人, 而天在这里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黄先生还认为“天人相分”有两个层次关系。
一个是将天理解为万物的本原和根据,那么人的确是天的产物,所以也可以说人受命于天、依属于天;另一个层次是,将天解成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现象,那么就不能这样说了,而只能说“天人相分”。
[7]
本文认为荀子并没有受命于天、依属于天的本意,只有敬天之心,荀子说“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
这在表面上看是与荀子天人相分的观点是矛盾的,其实这正是荀子天人关系的重要特点。
荀子的天人关系有两个方向的联系,一个是由天而人的,即天对人的干预,荀子把它给断开了,否定人命天定的宿命论,这是天人之分;另一个是由人而天的,即人对天的主动性效仿,这是一个道德和治理的问题。
道德问题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天的至高之德是使人获得生的权利,而不是给他们带来伤害,因此人德必须通于天德。
同时天尊地卑在启示人们合理有序的治理结构一定是贵贱有等、尊卑有序的等级结构,而不是绝对的平均和划一,正如荀子所说:“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
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3]。
因此我们对待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必须要理解他的双层意蕴:天德即人德,天道即人道,这是天人合一的;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又是天人相分的。
二、“通于神明”的天人合一在对荀子天人关系的解读中,多数学者都以“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为根据认定荀子是天人分途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他“明于天人之分”还有另一个层面上的含义就是天人相合。
天人相合的理论基础就是天至高的道德属性,这是
他作为一个儒家的学者,对前期儒家天人观的继承。
他认为天的自然秩序形成的伦理就是天德,人正是通过对天德的效仿,建立人自己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治理体系,并且让天成为它们的最高评价标准,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伦即人伦,使人通于神明,是荀子天人合一的根本立足点。
“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
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
”[3] 由此可以看出,荀子虽然明确地反对天命决定论,但他却有明显的天德决定论。
换言之,天对人的荣辱富贵的安排,不再是通过消极的神示,而是通过隐形的道德耦合来决定,“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
”[3]荀子把人
的道德根源于天,人通过“心之征知”,“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体悟天德,才能通于神明,与天地参而为三,这就是他在道德价值层次上的天人合一。
任怀国教授有这样的论述:“把‘天命' 的得失与是否‘尚德'联系起来,赋予‘天'一种‘择德降命' 的理性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天'带上了‘罚罪降丧'和‘休
善界命'的道德品格。
于是,‘天'就有了人格化的理性和道德的属性。
君主通过‘敬德'既可以上达于天,成为“降命”的根据; 亦可以下达于民,起到“保民”的作用。
”[ 8] 荀子的“天人合一”,一方面是为人德建立一个形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为道德修养方法提供依据。
“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 3]。
在孔孟看来,人之德是出于“仁者爱人” 之心,而在荀子看来,人德是参于天德的结果,只有践行天德之人才能“微而明,短而
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
在修身的内容方面荀子主张:“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
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
尊老、不穷穷、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是天德的表现,“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王先谦云:“若不幸而有过,天亦佑之矣,此固不宜有大灾也”[3]。
在修身
的方法方面,荀子继承了《中庸》“诚”的方法,“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10],诚就是通于天德,通过一而不二的诚的功夫,明于天人,通于神明。
晁福林先生看到了荀子天德功用:“‘天'的道德属性里面, 荀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诚' , ‘天地为大矣, 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荀子强调王者之政乃是天意支配的结果,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 礼其尽也。
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认为人主的仁、礼等都是‘天施然'的, 由天命所决定的。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