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宗法分封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一轮复习:分封制和宗法制 PPT
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诸侯(土地与人口),广建封国,拱卫
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力,承担各种义务。
分封对象
阅读下列材料: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 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 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 鲁。 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文化:周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
历史一轮复习: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背景
武 王 伐 纣 牧 野 之 战
—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你会采取什 么措施来维护奴隶制统治?
夏
商 西周
强大的西周将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来维护奴隶制统治呢?
疆域辽阔
镐京
分封制基本含义
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王
周公子伯禽(鲁)
周
同姓王室
召公(燕)
王
成王弟(晋)
先代贵族
商后代(宋)
诸诸侯侯的的权权利利与与义义务务
根据材料分析,诸侯要对周王尽哪些义务?
诸
权利: 土地与人口
侯
世袭统治权
权
利
义务:
与
镇守疆土
义
随从作战
务
提供军赋和力役
定期朝觐述职
分封制的积极影响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从《三字经》中这段材料来分析分封制的积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政治:加强地方统治,稳定统治秩序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分封对象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课件
对中国历史的启示
这一时期的制度变革和经验教训为后世政治制度的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探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起源、实 施、意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这一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启示。
背景介绍: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距今约3000多年前。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
分封制
作用
宗法制帮助维持社会秩序、家 族纪律,并保障了家族内部的 和谐与团结。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
1 共同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西周时期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不同点
分封制注重地方封建制度,宗法制则关注家族和血缘关系。
总结
作用和影响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巨大 的作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起源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一种分配土地和封地的制度。
2
实施
分封制通过授予王位继承者和重要贵族一定的土地来确保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3
意义
分封制有助于巩固中央王权和地方贵族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社法制是西周时期一种以家族 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和法律制度。
要素
宗法制强调家族的血缘关系和 等级制度,并规定了家族成员 的权利和义务。
高中历史宗法分封制PPT课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鼠
牛
羊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鸡
狗
猪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商朝
1、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2、政治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概念) 3、政权特点: (1)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3)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 强化王权
B.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A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 6.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 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 )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
•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钻凿卜骨的工具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建立: (前1046年----前770年)
(二)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第1课 夏周商的制同度姓与召西公周封封国建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思考:西周 实行分封的 目的是什么? 分封有哪几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用诸侯之礼,甚至僭(jiàn)
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
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
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
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周王确立天下共主 形成严格等级序列
分封制ppt课件(微课) 通用
•
16.材料所述的中日两国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 )
•
17.欧美列强不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明治维新不利。( )
•
18.进入19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重重。( )
•
19.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列强侵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目标。( )
•
•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
妾一
大儿子(25岁)
妾二
二儿子(22岁)
分封的原则:血缘关系的亲疏
周王
嫡长子
诸侯
嫡长子
卿大夫
特点:层层分封
分封示意图
嫡长子 嫡长子
士 庶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森严的等级制度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民
权利和
内容
义务
对象
目的
分封制
原则
作用
分封制具有怎样 的作用?
编
推
织
动
起
边
由
分
封
1000
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00
规
600 400
定
200
土地面积 军队数量
0 天子 公侯 伯 子男
周王在领地面积和军队数目上都远比诸侯国雄厚,
分封制 课件
历史 必修1
分封制
北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诸侯
“,率封土西建戎之亲—滨诸—侯戚,《,左莫周传以王非·僖蕃王公诸屏二臣侯十周。四东。年夷 》”
”
诸侯
——《诗经》
南蛮
姬贵立王周 姓族七族公 独后十;兼 居代一功制 五。国臣天 十 ,;下 三 先, 人代 。禽 商后代微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周天子
西
诸侯
周 等
卿大夫
级
士
示 意
平民
图
奴隶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 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 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周文武所封子弟
同姓甚众,然后属疏 远,相攻击如仇雠,诸 侯更相诛伐,周天子 弗能禁。”
——《史记》 诸侯争霸战争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分 封 制 的 作 用
目的
分
对象
封
制
作用
的
分封制
内 容
权利
瓦解
义务
西周分封示意图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赐之山川,土田附庸”
——《诗经》
秦孝公任朝命觐商述鞅职为左庶政长治 魏文侯以带吴兵起作为战将,编军练事新军 晋文公加交派纳鱼贡盐赋之税 经济
设置官员 拥有武装 征收赋税
“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周天子
历史必修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东夷西戎南蛮诸侯诸侯诸侯诸侯周成王弟叔虞商后代微子周公子伯禽西周分封示意图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设置官员拥有武装征收赋税朝觐述职带兵作战交纳贡赋政治经济军事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平民平民奴隶奴隶周天子周天子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
分封制
北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诸侯
“,率封土西建戎之亲—滨诸—侯戚,《,左莫周传以王非·僖蕃王公诸屏二臣侯十周。四东。年夷 》”
”
诸侯
——《诗经》
南蛮
姬贵立王周 姓族七族公 独后十;兼 居代一功制 五。国臣天 十 ,;下 三 先, 人代 。禽 商后代微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周天子
西
诸侯
周 等
卿大夫
级
士
示 意
平民
图
奴隶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 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 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周文武所封子弟
同姓甚众,然后属疏 远,相攻击如仇雠,诸 侯更相诛伐,周天子 弗能禁。”
——《史记》 诸侯争霸战争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分 封 制 的 作 用
目的
分
对象
封
制
作用
的
分封制
内 容
权利
瓦解
义务
西周分封示意图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赐之山川,土田附庸”
——《诗经》
秦孝公任朝命觐商述鞅职为左庶政长治 魏文侯以带吴兵起作为战将,编军练事新军 晋文公加交派纳鱼贡盐赋之税 经济
设置官员 拥有武装 征收赋税
“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周天子
历史必修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东夷西戎南蛮诸侯诸侯诸侯诸侯周成王弟叔虞商后代微子周公子伯禽西周分封示意图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设置官员拥有武装征收赋税朝觐述职带兵作战交纳贡赋政治经济军事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平民平民奴隶奴隶周天子周天子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
1 分封制和宗法制 课件(共23张PPT)[
•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 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 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 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 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3.诸侯权利: 青 衣
分封制
分封土地和人口。 1.分封对象: (1) 王族。(2)功臣。 (3)先代贵族(如分封黄帝之后于 祝,分封殷商遗民等)
宗法制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基本规则:
(1)嫡长子继承,其余分封;
内 容
(2)等级森严: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2.诸侯义务: 以贵不以长。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2.特点: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 (1)嫡长子继承制度; (3)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诸侯权利:拥有对封地的直接管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辖权,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4)血缘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 2.(2009年广东高考2题)“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 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 A.分封制度 • C.郡县制度 • 【答案】A • 【点拨】“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 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 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B.王位继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 5.(2009年江苏高考1题)“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 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 为它是( )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 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 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 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 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3.诸侯权利: 青 衣
分封制
分封土地和人口。 1.分封对象: (1) 王族。(2)功臣。 (3)先代贵族(如分封黄帝之后于 祝,分封殷商遗民等)
宗法制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基本规则:
(1)嫡长子继承,其余分封;
内 容
(2)等级森严: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2.诸侯义务: 以贵不以长。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2.特点: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 (1)嫡长子继承制度; (3)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3.诸侯权利:拥有对封地的直接管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辖权,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4)血缘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 2.(2009年广东高考2题)“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 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 A.分封制度 • C.郡县制度 • 【答案】A • 【点拨】“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 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 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B.王位继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 5.(2009年江苏高考1题)“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 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 为它是(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分封制课件
《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 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下列哪一项能够说明材料所述现象( A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天子受命于天”
C.“周公摄政……四年建侯卫(指分封)……六 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解析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
承制,唐太宗、宋太宗、康熙帝四子均非嫡长子。
• 5、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 族群,“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按宗法制 规定,下列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 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 孙(B )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 ;C①③④;D ②③
知识整合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中央
夏 夏商的政治制度 相、卿、师等的设立 商 地方 封侯、伯 周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内容 的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政 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分封制 特点 治 作用 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重点) 制 破坏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 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内容 特点 作用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嫡长子继承制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
(重点)
姓氏的起源有:(1)以母系氏族社会部落符号为 姓氏,如姬、姜、姒、妫、姚、嬴等。(2)以居住 地为姓氏,如百里、西门、东闾、南宫等。(3)以 官名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粟、贾、宫、 上官、钱、农、师等。(4)以职业、技能为姓氏, 如优、巫、卜、陶、裘、甄、屠等。(5)远古时代 出于对自然物的崇拜,以崇拜对象为姓氏,如马、 牛、羊、龙、凤、熊、虎、鱼等;如红、黄、白、 黑、蓝等;如山、水、杨、柳、花、夏、冬等。(6) 以封地为姓,如齐、楚、燕、秦、韩、赵、魏等。
历史第一课分封制课件PPT
民族压迫与民族反抗
在民族压迫和民族反抗的背景下,分封制难以有效管理地方,导致 其逐渐衰落。
分封制的消亡过程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通过武力统一六国,结束 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
县制。
汉武帝推行郡县制
汉武帝时期,推行郡县制,逐步取 代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
唐宋元明清的演变
随着历史的演变,分封制逐渐被更 加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
感谢您的观看
家财政。
推荐人才
封君有责任向中央政权 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为国家建设出力。
03 分封制的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制通过将土地和权力分封给诸侯 ,建立起一个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封建 制度,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地位 ,扩大了其统治范围。
促进民族融合
分封制推行过程中,各诸侯国间相互 交流、通婚,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 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和凝聚力。
02 分封制的实施
分封的对象
01
02
03
宗室成员
分封制首先将宗室成员作 为分封对象,以确保王族 对国家政权的掌控。
功臣宿将
对于在国家建设中做出突 出贡献的功臣宿将,也会 进行分封,以奖励其功绩。
前朝贵族
为了稳定政局,前朝贵族 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获得 分封。
分封的等级和权利
公、侯、伯、子、男
分封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公、侯、伯、 子、男,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和 经济权益。
对后世的影响
形成中国封建制度
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它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 础,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进程。
促进地域文化发展
分封制使得不同地域得以独立发 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和 地方特色,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 样性。
在民族压迫和民族反抗的背景下,分封制难以有效管理地方,导致 其逐渐衰落。
分封制的消亡过程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通过武力统一六国,结束 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
县制。
汉武帝推行郡县制
汉武帝时期,推行郡县制,逐步取 代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
唐宋元明清的演变
随着历史的演变,分封制逐渐被更 加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
感谢您的观看
家财政。
推荐人才
封君有责任向中央政权 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为国家建设出力。
03 分封制的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制通过将土地和权力分封给诸侯 ,建立起一个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封建 制度,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地位 ,扩大了其统治范围。
促进民族融合
分封制推行过程中,各诸侯国间相互 交流、通婚,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 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和凝聚力。
02 分封制的实施
分封的对象
01
02
03
宗室成员
分封制首先将宗室成员作 为分封对象,以确保王族 对国家政权的掌控。
功臣宿将
对于在国家建设中做出突 出贡献的功臣宿将,也会 进行分封,以奖励其功绩。
前朝贵族
为了稳定政局,前朝贵族 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获得 分封。
分封的等级和权利
公、侯、伯、子、男
分封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公、侯、伯、 子、男,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和 经济权益。
对后世的影响
形成中国封建制度
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它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 础,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进程。
促进地域文化发展
分封制使得不同地域得以独立发 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和 地方特色,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 样性。
高中历史宗法制、分封制精品PPT课件
材料2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 分封制崩溃(瓦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概况(那两次大分封?) (4)内容(对象?权力?义务?) (5)主要封国? (6)影响(积极?消极?) (7)瓦解崩溃的原因? (8)瓦解崩溃的表现? (9)归宿:被郡县制代替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概况: (4)内容: (5)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楚)
周武王时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深入东北最远的姬姓贵族)
周公长子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最东)
周成王时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地
异姓 功臣
周王
同姓 王室 (王族)
姜尚(齐) 周公子伯禽(鲁)
召公(燕) 成王弟(晋)
先代帝王后 代和边远氏
族部落首 (先代贵族)
商后代(宋) 舜后代(陈) 尧后代(蓟)
目的是安抚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概况:
(4)内容: (5)主要封国: (6)积影极响作用:①稳定秩序,巩固统治。
②传播了先进周文化。
经济上:交纳贡赋
材料四: 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 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军事上: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幽王烽火戏诸侯, 可怜列国奔驰苦”
“分封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概况: (4)内容: ①分封对象:王族(为主)、功臣、先代贵族(土地、人口) ②诸侯王的权力:在封国内有世袭统治权 ③诸侯王的义务: 朝贡、 军赋 、力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概况(那两次大分封?) (4)内容(对象?权力?义务?) (5)主要封国? (6)影响(积极?消极?) (7)瓦解崩溃的原因? (8)瓦解崩溃的表现? (9)归宿:被郡县制代替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概况: (4)内容: (5)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楚)
周武王时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深入东北最远的姬姓贵族)
周公长子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最东)
周成王时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地
异姓 功臣
周王
同姓 王室 (王族)
姜尚(齐) 周公子伯禽(鲁)
召公(燕) 成王弟(晋)
先代帝王后 代和边远氏
族部落首 (先代贵族)
商后代(宋) 舜后代(陈) 尧后代(蓟)
目的是安抚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概况:
(4)内容: (5)主要封国: (6)积影极响作用:①稳定秩序,巩固统治。
②传播了先进周文化。
经济上:交纳贡赋
材料四: 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 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军事上: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幽王烽火戏诸侯, 可怜列国奔驰苦”
“分封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概况: (4)内容: ①分封对象:王族(为主)、功臣、先代贵族(土地、人口) ②诸侯王的权力:在封国内有世袭统治权 ③诸侯王的义务: 朝贡、 军赋 、力役
高中历史宗法分封制讲课教案36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中历史宗法分封制讲课教案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分封制和宗法制精品PPT课件
③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
【探究活动2】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 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吗?
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与现代的平等和 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二、商朝 1、商的兴衰: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2、商朝政治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②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拓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 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分封对象: 王族,前代贵族和功臣 诸侯的权利: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
以再行分封 对天子义务: 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分封规模: 分封作用: 在当时稳定了统治秩序;扩大疆域;传
播文化 分封制瓦解 周王室衰落,诸侯强大,分封制逐渐瓦解
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
受封诸侯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 势力的增长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巩固: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西周时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B
A 相互之间是绝对的 B土地等分配与继承关系 C 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方国联盟的基础
•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宋钦宗赵桓 南宋:宋高宗赵构——宋末帝赵昺 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元顺帝托权铁木耳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 ——明思宗朱由检 清朝: 清太祖努尔哈赤——宣统溥仪
【探究活动2】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 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吗?
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与现代的平等和 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二、商朝 1、商的兴衰: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2、商朝政治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②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拓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 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分封对象: 王族,前代贵族和功臣 诸侯的权利: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
以再行分封 对天子义务: 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分封规模: 分封作用: 在当时稳定了统治秩序;扩大疆域;传
播文化 分封制瓦解 周王室衰落,诸侯强大,分封制逐渐瓦解
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
受封诸侯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 势力的增长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巩固: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西周时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B
A 相互之间是绝对的 B土地等分配与继承关系 C 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方国联盟的基础
•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宋钦宗赵桓 南宋:宋高宗赵构——宋末帝赵昺 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元顺帝托权铁木耳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 ——明思宗朱由检 清朝: 清太祖努尔哈赤——宣统溥仪
分封制 教学课件 通用
——《墨子》
▲诸侯的义务:
1.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 侯国,保卫周王。
2.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 服役。
3.各诸侯国要保持密切联系,共 同抵御“蛮”“夷”“戎”“狄” 等少数民族的入侵。
权利和 义务
内容
目的 对象
分封制
周王会对哪些人进 行分封?
“武王追思先
分
封
1000
制
800
规
600 400
定
200
土地面积 军队数量
0 天子 公侯 伯 子男
周王在领地面积和军队数目上都远比诸侯国雄厚, 周王的权威也因此而得到建立和稳固。
权利和 义务
内容
目的 对象
分封制
原则
周王实行分封时 会依据怎样的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
假设
妻妾
子女
正妻
三儿子(20岁)
四儿子(14岁)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 在世上 ,你就 是你, 你痛痛 你自己 ,你累 累你自 己,就 算有人 同情你 ,那又 怎样, 最后收 拾残局 的还是 要靠你 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 与其费 尽周折 绕过去 ,不如 勇敢地 攀登, 或许这 会铸就 你人生 的高点 。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 来就成 了充满 负能量 的抱怨 。寻求 安慰也 无济于 事,还 徒增了 别人的 烦恼。
妾一
大儿子(25岁)
妾二
二儿子(22岁)
分封的原则:血缘关系的亲疏
周王
嫡长子
诸侯
嫡长子
卿大夫
特点:层层分封
分封示意图
嫡长子 嫡长子
士 庶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诸侯的义务:
1.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 侯国,保卫周王。
2.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 服役。
3.各诸侯国要保持密切联系,共 同抵御“蛮”“夷”“戎”“狄” 等少数民族的入侵。
权利和 义务
内容
目的 对象
分封制
周王会对哪些人进 行分封?
“武王追思先
分
封
1000
制
800
规
600 400
定
200
土地面积 军队数量
0 天子 公侯 伯 子男
周王在领地面积和军队数目上都远比诸侯国雄厚, 周王的权威也因此而得到建立和稳固。
权利和 义务
内容
目的 对象
分封制
原则
周王实行分封时 会依据怎样的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
假设
妻妾
子女
正妻
三儿子(20岁)
四儿子(14岁)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 在世上 ,你就 是你, 你痛痛 你自己 ,你累 累你自 己,就 算有人 同情你 ,那又 怎样, 最后收 拾残局 的还是 要靠你 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 与其费 尽周折 绕过去 ,不如 勇敢地 攀登, 或许这 会铸就 你人生 的高点 。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 来就成 了充满 负能量 的抱怨 。寻求 安慰也 无济于 事,还 徒增了 别人的 烦恼。
妾一
大儿子(25岁)
妾二
二儿子(22岁)
分封的原则:血缘关系的亲疏
周王
嫡长子
诸侯
嫡长子
卿大夫
特点:层层分封
分封示意图
嫡长子 嫡长子
士 庶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分封制和宗法制24页PPT
分封制和宗法制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礼乐制度
问题1、什么是礼?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问题2、周礼的实质是什么?
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级礼服。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第1课制夏度商的制度特与西点周封建 有哪些?
有国法,家有家 ”、“家 处置” 、
“一有有罪,株连 ”、“传男不传
”、
“任人唯 ” 、 “一人得道,
”、
“君 ,臣 ,父 ,子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材料: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
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
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种类型?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1、分封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目的:巩固周朝的统治 (2)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等 (3)权利与义务:
权利-诸侯建立诸侯国(土地、人口和设官员、 建武装、征赋役等 ) 义务-诸侯要服从、朝觐、纳贡、出征
(4)作用:疆域势力范围扩大
钻凿卜骨的工具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建立: (前1046年----前770年)
(二)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第1课 夏周商的制同度姓与召西公周封封国建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思考:西周 实行分封的 目的是什么? 分封有哪几
周王确立天下共主 形成严格等级序列
(5)弊端: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 天第子1课统治夏商天制下度,与西周封建
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 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 法炮制。
管辖王畿。
天子
公周 侯代
管辖国邑 诸侯
伯分 子封
管辖食邑 ﹝卿﹞大夫 男 制
服务,食禄
士
度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庶民
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第1天课子夏的商制实度力与西周封建
•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 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知识导航
知识结构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朝 出现公共权力
商朝 西周
内外服联盟
天下共主
(对家族) 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对政权) 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请思考:宗 法制与分封 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主要依据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联系:带有宗法色彩的词汇
“四海之内皆 ” 、“光 耀 ” “国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鼠
牛
羊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鸡
狗
猪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商朝
1、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2、政治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概念) 3、政权特点: (1)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3)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 强化王权
1、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2、地位: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3、特点:
(1)出现公共权力 (2)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记日食卜骨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商卜狩猎的牛胛骨
这是一块完整 的牛胛骨。牛骨长 32.2厘米,宽19.8 厘米,正面刻辞四 条,背面2条,共 160余字,字内填 朱。刻辞所记内容 为商王武丁狩猎、 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 是研究商代社会历 史和天文气象的重 要资料。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封邦建国 ■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中,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
(正面俯视)
其中一座基址中心建筑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
画出内外服制度示意图
外服
外服 内服 外服
外服
-
8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弥漫着神权色彩
商人占卜刻字过程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 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
1000 800
千亩 六军
600
三军
400
200
0 天子 公、侯 伯
三军 一军
百亩
子、男
土地面积 军队数目
周天子凭借军事、经济实力维护自己的 权威,号令四方。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2、宗法制
问题1:什么是宗法制?
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问题2:为什么要实行宗法制?(目的)
巩固
宫殿。同时,遗址中出土有制陶、铸铜、制骨、制石
的手工作坊和一些陶器、铜器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龙
山文化而早于商代二里岗文化;经碳—14法测定,遗
址年代约当公元前1900—前1600年,与文献中所记夏
朝时间相符。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
夏文化。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用诸侯之礼,甚至僭(jiàn)
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
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
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
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解决
问题3、宗法制的内容如何?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相对、双重)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小 宗
西
周
宗
大
法
宗
制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相对的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观察下表:周天子年老了,按照西周 宗法制的规定,谁有资格继承王位?
*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问题4、宗法制的作用如何?
1、分封制 2、宗法制 3、礼乐制度
1、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问题1、什么是礼?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问题2、周礼的实质是什么?
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级礼服。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第1课制夏度商的制度特与西点周封建 有哪些?
有国法,家有家 ”、“家 处置” 、
“一有有罪,株连 ”、“传男不传
”、
“任人唯 ” 、 “一人得道,
”、
“君 ,臣 ,父 ,子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材料: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
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
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种类型?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1、分封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目的:巩固周朝的统治 (2)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等 (3)权利与义务:
权利-诸侯建立诸侯国(土地、人口和设官员、 建武装、征赋役等 ) 义务-诸侯要服从、朝觐、纳贡、出征
(4)作用:疆域势力范围扩大
钻凿卜骨的工具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建立: (前1046年----前770年)
(二)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第1课 夏周商的制同度姓与召西公周封封国建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思考:西周 实行分封的 目的是什么? 分封有哪几
周王确立天下共主 形成严格等级序列
(5)弊端: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 天第子1课统治夏商天制下度,与西周封建
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 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 法炮制。
管辖王畿。
天子
公周 侯代
管辖国邑 诸侯
伯分 子封
管辖食邑 ﹝卿﹞大夫 男 制
服务,食禄
士
度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庶民
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第1天课子夏的商制实度力与西周封建
•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 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知识导航
知识结构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朝 出现公共权力
商朝 西周
内外服联盟
天下共主
(对家族) 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对政权) 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请思考:宗 法制与分封 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主要依据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联系:带有宗法色彩的词汇
“四海之内皆 ” 、“光 耀 ” “国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鼠
牛
羊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鸡
狗
猪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商朝
1、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2、政治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概念) 3、政权特点: (1)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3)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 强化王权
1、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2、地位: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3、特点:
(1)出现公共权力 (2)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记日食卜骨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商卜狩猎的牛胛骨
这是一块完整 的牛胛骨。牛骨长 32.2厘米,宽19.8 厘米,正面刻辞四 条,背面2条,共 160余字,字内填 朱。刻辞所记内容 为商王武丁狩猎、 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 是研究商代社会历 史和天文气象的重 要资料。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封邦建国 ■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中,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
(正面俯视)
其中一座基址中心建筑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
画出内外服制度示意图
外服
外服 内服 外服
外服
-
8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弥漫着神权色彩
商人占卜刻字过程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 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
1000 800
千亩 六军
600
三军
400
200
0 天子 公、侯 伯
三军 一军
百亩
子、男
土地面积 军队数目
周天子凭借军事、经济实力维护自己的 权威,号令四方。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2、宗法制
问题1:什么是宗法制?
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问题2:为什么要实行宗法制?(目的)
巩固
宫殿。同时,遗址中出土有制陶、铸铜、制骨、制石
的手工作坊和一些陶器、铜器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龙
山文化而早于商代二里岗文化;经碳—14法测定,遗
址年代约当公元前1900—前1600年,与文献中所记夏
朝时间相符。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
夏文化。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用诸侯之礼,甚至僭(jiàn)
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
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
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
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解决
问题3、宗法制的内容如何?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相对、双重)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小 宗
西
周
宗
大
法
宗
制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相对的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观察下表:周天子年老了,按照西周 宗法制的规定,谁有资格继承王位?
*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问题4、宗法制的作用如何?
1、分封制 2、宗法制 3、礼乐制度
1、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