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版

合集下载

心理学十大防御机制

心理学十大防御机制

心理学十大防御机制
心理学的十大防御机制包括:
1. 否认:面对不愉快的事实,拒绝承认或认为不存在。

2. 退行:在遇到挫折时,放弃成熟的应对方式,表现出类似幼儿的冲动行为。

3. 压抑:将不愉快的事情从意识中排除,不愿想起。

4. 投射:将自己的感受、态度、愿望等加到别人身上,推卸责任。

5. 反向形成:对内心的感受、欲望进行相反的表达,以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

6. 合理化:为自己的行为或情感找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以减少焦虑或避免面对真相。

7. 认同: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或特质,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8. 升华:将原本的攻击性行为或冲动转化为更建设性的行为,如艺术创作等。

9. 置换:将内心的愤怒和不满转移到其他人或事物上,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10. 理他主义: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接纳,而按照他人的期望和价值观行事。

这些防御机制是人们为了应对心理压力和焦虑而发展出来的适应性行为,但过度使用或不适当使用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或人际关系问题。

了解这些防御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防御机制 版

心理防御机制 版

2、否定(denial)
无意识地拒绝承认或接受某些不愉快的现实/事实,或 者说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当作它根 本没有发生,来获取理上暂时的安慰 。
否认是一种原始又简单的自我防御机制,意志薄弱、 知识结构单纯的人,常会不自觉地使用否认机制。
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像沙漠 中的驼鸟,敌人迫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 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
有一女学生,自从被班上同学嘲笑后。每当要上学时,就 会肚子痛而无法上学。
表现形式: 人向物的退化 成熟像幼稚的退化 不满足像超能量的退化 不熟悉向熟悉退化
自从知道丈夫有了外遇之后,每当其夫要外出时,她 就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
有一女学生,自从被班上同学嘲笑后。每当要上学时, 就会肚子痛而无法上学。
春娇与男人志明交往了三年,订婚的前夕,忽然志明 变心了,母亲知道春娇十分爱志明,担心她想不开, 就好言安慰她,哪知春娇说:“志明是谁?你能不能 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我和他是什么关系?为什 么我一点也想不起来?”春娇所用的防御方式就是压 抑。
李老师的岳母相当势利,又爱挑剔,由于她一直 觉得李老师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故此多年来每次 见到李老师就总是冷嘲热讽的,令李老师十分难 受和尴尬。上星期日李太太生下第一个儿子,于 是请李老师通知各至亲好友。李老师忙碌地打了 一连串电话后,在与太太复核有无遗漏时,才骤 然发觉自己居然忘了致电岳母大人。 李老师用 “压抑”的防卫方式来逃避面对岳母的痛苦。
某人极需要某种东西或名誉地位,却表现为极力反对、 推却或无所谓;
在班上暗恋某女生却故意对她冷嘲热讽或恶作剧,以减 少内心的焦虑;
当某人希望别人照顾自己却表现出明显地照顾别人
中国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以退为进”、俗语“ 赶狗人穷巷”也都是反向的表现

16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

16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

16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在遇到压力、焦虑或不愉快情绪时,为了保护自己心理健康而自发产生的心理策略。

以下是16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1. 拒绝承认:对于不愉快或痛苦的经历或情绪,认为这些事情从未发生过或不存在。

2. 投射:把自己的情感或行为归咎于他人,而不是承认自己的责任。

3. 取笑:使用幽默或嘲讽来掩盖自己的不安或不舒适情绪。

4. 回避:避免与不愉快的情境或人接触,以免产生痛苦情绪。

5. 否认:否认自己的情感需要或欲望,认为这些是不健康或不合适的。

6. 逃避:通过吸毒、喝酒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不愉快情绪。

7. 隔离:将不愉快情绪或经历和其他经历和情绪分离开来,避免情绪交叉影响。

8. 理智化:对于不愉快情绪,通过逻辑分析、事实证明等方式来缓解情绪。

9. 借酒消愁:通过饮酒来缓解压力和不愉快情绪。

10. 反抗:通过反抗或挑战有关自己的压力来源来缓解压力和不愉快情绪。

11. 替代:通过寻找其他的替代品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如吃甜食、购物等。

12. 转移:将情绪或需求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以缓解压力和不愉快情绪。

13. 供养:通过帮助他人或成为他人的赞助人来缓解自己的不快情绪。

14. 否认危险:对于危险或威胁,认为自己是无害的,没有必要采取行动。

15. 理性化:用逻辑和理性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情绪。

16. 掩饰:用假象或伪装来掩盖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情绪。

《心理防御机制》课件

《心理防御机制》课件
《心理防御机制》PPT课 件
欢迎来到《心理防御机制》PPT课件!本课件将解析防御机制的定义、分类及 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人类心理的奥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防御机制的定义
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心理冲突或压力时,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的心理策略 和方式,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心理安全感。
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和示例
无意识地将不愉快的思想、记 忆和欲望深埋于心,以免触动 情感上的痛苦。
理性化 (Rationalization)
将自己的决策或行为合理化, 以减少自责和不安的感觉。
转移(Displacement)
将不满或冲突的情绪转移到更 安全的对象/领域,以减少冲突 和争执。
影响心理防御机制的因素
• 个体的人格特质和发展历程 • 社会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 • 外部压力和生活事件的影响 • 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能力
否认(Denial)
拒绝接受一个事实或真相,以减轻自己的焦虑 和压力。
反应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表现出与真实感受相反的行为和情感,来掩饰 或对抗内心冲突。
回归(Regression)
在面临挫折或困难时,回到一个更幼稚或早期 的心理状态。
投射(Projection)
将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和想法归咎于他人,以避 免直面自己的问题。
家庭关系
良好的家庭关系需要合理运用防 御机制,缓解冲突并保持家庭和 谐。
减压活动
参与各类减压活动和爱好,是舒 缓压力和应对心理困扰的重要途 径。
如何应对负面心理防御机制
1
自我觉察
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负面的防御机制,接受反思和心理成长的机会。
2
寻求支持

12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说明

12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说明

12种心理防御机制举例说明一、拒绝:这是一种行为上的防御手段,它通常发生在思维上。

通过拒绝,人们可以把一种担心或感受转变为不和谐或不可能。

比如,当一个母亲发现自己孩子把一杯茶弄得满地都是时,她可能会说这个破活都不会做,也不值得她教。

这是一种拒绝,它可以将母亲的担忧转化为不安,让她松口气。

二、移情:这是一种情绪防御机制,它指的是把自己的情感对象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它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真实情况的伤害,从而获得安全感。

比如,一个孩子承受着他父亲的持续抨击,面对父亲,他可能会通过将他的抑郁情绪转移到他的老师和班主任身上来获取心理上的安慰。

三、投射:投射是一种情感上的防御机制,它将内在的愤怒和压抑转移到外部。

例如,有一个男生从来不在家里待太久,每次他到家就发脾气,责骂家人,其实把自己的愤怒投射到家人身上。

四、压抑:压抑是一种行为上的防御机制,它有助于人们减少认知上的担忧。

例如,当一个女孩面对家人对她的严厉批评时,她可能不会咆哮,而是把一切压了下去,她甚至不会去思考家人批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五、消极思维:消极思维是一种思维防御机制,它有助于人们降低自己对一件事情的期待,使自己不会失望。

比如,有一个员工在工作中老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无论他怎么试着去做到完美,他仍然会用消极的思维去覆盖所有可能的失败的情况。

六、反应酸化:反应酸化是一种情绪上的防御机制,它将愤怒和悲伤转移成愤怒、反愤或冷漠。

例如,当一个人受到别人的批评,总是想借口回敬过来,而不是直面批评,试图让人害怕、怀疑或反愤,以此来达到转移责任或掩饰自己对自己失败的情绪的目的。

七、隔离:隔离是一种情感上的防御机制,指的是把不想面对的情绪与自己的真实情感分离开来。

例如,当一个人经历到曾经的悲痛时,他可能会把自己的感受隔离开来,不去认真思考,从而避免太多的痛苦和痛苦经历。

八、抗拒:这是一种思维上的防御机制,它可以帮助人们把可能对自己具有威胁、不利情绪的事情转变为别的思维活动,从而缓解压力。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受到攻击、压力、挫折等不良情境下,通过自我防御来缓解负面情绪和不适感的心理机制。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 否认:否认可以减轻负面情感和痛苦,使人感觉似乎情况变得更好。

例如,当一个人受到批评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否认或贬低所听到的消息,以减少负面情绪和紧张感。

2. 转移:转移注意力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从不良情境中摆脱负面情绪和痛苦。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焦虑或愤怒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以缓解负面情绪。

3. 解释:解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自己情感和行为的原因。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悲伤时,他们可能会寻求他人解释和解释,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4. 压抑:压抑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避免表达负面情绪和情感。

例如,当个体感到愤怒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以避免发生冲突或伤害他人。

5. 合理化:合理化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解释和合理化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例如,当一个人遭受攻击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受到攻击是合理的,以使自己感到更加安全。

6. 逃避:逃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摆脱不良情境中的压力和责任。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时,他们可能会选择远离压力源,以逃避紧张感。

7. 反向形成:反向形成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控制和改变负面情绪和情感。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思考积极的事物来缓解负面情绪。

8. 转移注意:转移注意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从不良情境中摆脱负面情绪和痛苦。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焦虑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9. 投射: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他人的行为上。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嫉妒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他人的行为上,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10. 模仿:模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从他人的行为和情绪中获取力量和安慰。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10、压抑(Repression)——表面上看起来是显得莫明其妙的天真行为,口误笔误,或者不能承认某一感官所输入的信息。可以说这是:感情留在意识之中,而观念却被忽视了。
压抑所造成的“遗忘”是很特别的,往往有高度象征性的行为可以提示这种压抑并不是真正的遗忘。压抑与压制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有效地无意识地抑制冲动甚至达到放弃目标的地步,而不只是推延。与否认不同,它只是让人们不能在意识中感知到自己的本能和感情,而不是否定人们对于外界事件的认识和反应。如果有一个正在哭泣而却忘了为谁哭泣,这就可能是压抑;如果他否认自己流过眼泪,或者坚持认为所哀悼的人实际上还活着,那就可能是否认。
2. 否认 否认就是不承认心里痛苦。女朋友跟别人走了,他心里很痛苦,这个时候别人来劝他:"哎,失恋了一定很痛苦。""没有,没有,我没事儿!早就不想跟她了,走了更好!"否认不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这样很难争取到周围人的支持、社会的支持。
3. 文饰 文饰是指遇到挫折后,杜撰一些理由摆脱困境或内心的痛苦。考试没考好,真实原因是那天睡懒觉,耽误了考试,却编了一个瞎话,比如说是在路边勇斗歹徒,结果误了考试。如果是通过一个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排解,也未尝不可,也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但是,这种文饰的方式一定不能违背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
7. 抵消 抵消指的是发生问题时,以另外一种象征性的方式来缓解矛盾。比如,最常见的道歉就是一种抵消挫折的方法。抵消也是一个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
8. 幽默 幽默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幽别人的默,一定要幽自己的默,要学会自嘲。一个人要是会自嘲了,那他的心理就成熟了。说明他认识了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强了。幽默很容易缩短你与周围人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你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即使你这次没做好,别人也能容忍你。

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应对策略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类在面对现实中产生的压力、焦虑和冲突时,为保护自己的心理平衡和稳定而自动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防御策略。

这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困难和挑战,但有时也可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并提供应对策略。

1. 否认(Denial)否认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否认来拒绝承认或接受某种现实或真相。

当我们面对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件、情绪或想法时,可能会选择否认它们的存在。

然而,否认并不能改变现实状况,只会导致问题的积累和难以解决。

应对策略是认识到并正视问题的存在,寻求真相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2. 投射(Projection)投射是指将内心的冲突、欲望或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心理防御机制。

通过投射,个体在潜意识中将自己无法接受的特征或情感归咎于他人,以减轻自身的不安和负罪感。

然而,投射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和沟通障碍。

应对策略是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来源,并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3. 转移(Displacement)转移是指将情绪或冲突从一个对象或目标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目标上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我们无法直接面对或处理某个问题时,会将情绪转移到更容易处理的对象上。

然而,转移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我们逃避现实和延误解决的时机。

应对策略是正视原本的问题,并寻找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和表达情绪。

4.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合理化是指通过找到合理的理由或解释来减轻或解释自己的冲突、行为或情绪的心理防御机制。

通过合理化,我们试图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解释那些在现实中不太能够接受的方面。

然而,过度合理化可能导致对问题的忽视或逃避现实,进而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应对策略是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寻找更客观和全面的解释,以促进个人的理性思考和成长。

5. 反抗(Reaction Formation)反抗是指通过表面上的相反行为或情感来掩盖不满或冲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种类很多,可归纳为20余种。

根据其形状可分为排他、幼稚、神经症及成熟性防御四大类。

1)排他性防御又称精神病性或自恋性防御,其特点是精神病态的自我中心,无视客观现实。

诸如:曲解:当挫折出现时,主观上将它歪曲解释,虚幻地满足内心的企求,如“打肿脸充胖子”便是曲解。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在我国并不少见,阿Q的“精神胜利”也属于曲解,挨人打骂后便称“儿子打老子,活该!”否认:当正视现实、直面人生感觉实在受不了时,否认能挽一时之溃。

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均属于否认机制。

大凡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又单纯的人,常会情不自禁地使用否认机制。

2)幼稚性防御又称不成熟性防御,为幼儿中普遍使用,成年人中也常不弃尽。

幻想:受条件限制达不到主观上企求的目标而心神不宁时,不少人会“画饼充饥”或做“白日梦”,从幻想中求得满足。

退行:又称退化。

面对某尴尬与不幸时,一些人表现出幼稚的举动,大人象孩子一样,便是退行。

因为孩子不承认社会责任,其行动可任性些,故自己不自觉地成了孩子般后,生活会相对显得轻松些,紧张或苦恼也自然有所减轻。

3)神经症性防御此种防御机制有人认为神经症患者用得更多,具体分析时,非神经症患者也广泛使用。

转移:遇到冲突时,将对立面移向无争抗能力的他人它物,以方便地达到宣泄恨怒等紧张不安的情绪。

如窝囊的男人在社会生活上受了委屈后回家打骂妻子儿女,迁怒家人。

有些青年恋爱失败后,把悔恨泛化地推向所有异性,决定独身一辈子。

合理化:又称文饰。

这一防御机制或许是人们用得最多的,当际遇到不顺意时,会找出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文饰不愉快。

如丢了钱就说“破财消灾”,贫困拮据者尤为欣赏“知足者常乐”。

最出名的合理化防御是“酸葡萄”、“甜柠檬”心理。

4)成熟性防御这种防御机制是健康人主要使用的,不良副反应小,比较受称道。

升华:个人的欲念受到阻抑困扰时,跨越痛苦而不消极沉沦,转而焕发崇高的理念,把自我的不满足抛在一边,全身心投入某种有价值的活动,创造出卓越的成就。

常见的20种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20种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20种心理防御机制一、与分裂有关的防御机制:分裂、投射、投射性认同、病态理想化和贬低化、否认、解离、付诸行动、退行。

(1)分裂:来访者把好的情感与不好的情感分别分割到不同的人身上,用来保护好的情感。

来访者可能会把好的情感全部投注在母亲身上,而把所有不好的情感全部投注在父亲身上。

(2)投射:来访者自己不能接受的一些思维与情感,认为这些思维和情感是别人的。

来访者可能会认为治疗师对自己是有敌意的,而实际上是来访者对治疗师怀有敌意,只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敌意。

(3)投射性认同:来访者发出投射,治疗师体验到这种被投射的感觉,并且对投射情感的认同。

来访者认为治疗师是有敌意的,这是来访者的投射,当这种敌意发出以后,治疗师可能认同了这种情感,结果治疗师拒绝了继续治疗。

(4)病态理想化和贬低化:来访者可能会把会把治疗师进行理想化,对生活中的人会贬低。

理想化与贬低化会出现互换,现在会把一个人想得很好,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觉得这个人什么都不是。

(5)否认:来访者可能通过拒绝承认自己难以接受的情感来保护好自己。

当治疗师与来访者面质时,来访者的沉默时对治疗师的愤怒和不满,来访者不愿意接受自己是可以表达愤怒的人,可能会否认自己的情感。

(6)解离:来访者可能难以承受当下的痛苦,因此选择与现实切断联系用来保护自己。

来访者可能被父亲毒打,为了保护好自己,进入解离状态,感受不到任何痛的感觉,就好像来访者看到一个父亲在打他的孩子一样,这个孩子与来访者没有关系。

(7)付诸行动:来访者用行动来逃避痛苦的感觉。

直接脱落不来了,可能是来访者的付诸行动。

(8)退行:来访者可能会退行到早期的母婴关系中。

来访者因为厌倦了职场的勾心斗角,于是回到了老家,每天享受父母亲的照顾。

二、与压抑有关的防御机制:情感隔离、理智化、合理化、替代、躯体化、抵消、反向形成、认同、过度情绪化、外化、性欲化、压抑、转向自我。

(1)情感隔离:来访者压抑自己的情感,但是思想还停留在意识层面。

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自我)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定义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

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

既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概述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

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

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1、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

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

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堵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purposeful 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

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 ,“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在日常牛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压抑作用,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已把事情忘记了,而事实上它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某些时候影响我们的行为,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所做的事情。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十种心理防御机制
1. 否认:拒绝承认某个事实或真相存在,以避免撼动自己的信念或价值观。

2. 投射:把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以逃避自己的不安和责任。

3. 转移:转移情绪或行为,以避免处理或面对某个问题。

4. 克制:控制或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以避免出现过激或不恰当的行为。

5. 回避:避开或回避某个问题或情境,以避免面对可能带来的不适或困难。

6. 幻想:把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和愿望转化为心理防御机制,以缓解内在冲突和压力。

7. 责备:把自己感到不满和失望的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归咎于他人来缓解自己的不适情绪。

8. 转移目标:把注意力和行为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以避免焦虑和困惑。

9. 着眼将来:通过关注未来的目标和希望,以避免对当前的现实和困境产生过度压力。

10. 压抑:抑制或压制自己不适的情绪和需求,以避免向外表露和表达自己的内在经验。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使用的目的⏹修正个体与现实的关系⏹使个体接受挫折和应激⏹缓解痛苦和不安⏹自我保护判断正常和病态的标准⏹1、看与现实的歪曲程度。

经常被欺负:“虎落平阳被犬欺”——“我是胡锦涛”⏹2、看使用的时机。

撒娇:家里——单位里分类——按成熟性分⏹1、“自恋”心理防御机制(Narcissistic)——精神病性⏹2、不成熟的防御机制(immature)⏹3、神经症性的防御机制(Neurotic )⏹4、成熟心理防御机制(Mature“自恋”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定、歪曲、投射。

⏹婴儿最早使用的心理机制。

⏹特点:婴儿自我意识尚未形成,自己与现实的界限混为一体,并且只会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

否定denial⏹最原始最简单。

⏹把痛苦的事情当作没有发生。

⏹(鸵鸟)案例:拒绝女儿已死亡的妈妈⏹真正的否定是在潜意识进行的,个体有没有意识到,区别于害羞。

⏹如果不但否定事实,而且真正相信没有这个事实,有时会达到妄想地步,则为精神病。

歪曲distortion⏹把事实加以曲解,符合自我需要。

曲解的典型表现为妄想,即扭曲事实,且坚信不疑。

⏹夸大妄想(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疑病妄想(内脏已腐烂;只剩下一个躯体空壳)⏹嫉妒妄想(配偶对自己不忠)⏹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爱情)⏹妄想不同于不合理信念(通过说理可以改变)妄想分类⏹原发性: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它精神异常的病态信念。

⏹分类1、突发性妄想2、妄想知觉(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予妄想性意义)3、妄想心境(不详的预感——被害妄想)继发性妄想⏹在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疾病基础上产生;⏹或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

外射projection⏹将自己的动机、态度、欲望投射到别人或外界,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

⏹不能区分想法和现实、主观和客观。

⏹投射测试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内射introjection⏹不加选择地将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我里面,变成自我的一部分。

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隔离(情感)
• 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 在地震中,有些人的亲人已经遇难,但他仍能救人,这说明他已将自己的情感隔 离。 – 田二飞了起来,大头朝下奔着马路牙子就去了,拿脑袋跟石头做了一个轻微的较 量……田二输了 (谈笑间,田二血肉横飞)
外化
• 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 潜逃的罪犯往往一听到警车的声音,看见警察,以为都是抓自己的,其实是他自 己内心感觉应该被抓的。 – 这是投射的一种,把自己对自己的监视,变成了外界对自己的监视。把自己内心 的东西投射到了外在的世界。 – “你哭什么哭,你委屈了?你怪我了?我知道你心里一直恨着我……”
• 你像你喜欢的英雄一样行事
向父母潜意识的和意识的希望和 幻想认同
• 你父母禁止什么你就做什么,把他们堕落的愿望见诸行动,并受到惩 罚。 • 很多优秀的父母孩子却非常糟糕!原因可能是父母的潜意识中压抑了 很多堕落的东西,这些东西投射给了孩子。孩子向父母潜意识的希望 和幻想认同,就变成了如此糟糕的孩子。所以,教育孩子关键的是看 父母怎么想,而不是怎么做。 • 三种基本情绪:
• 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 有些人只和老乡,或者同学交往,这样的人“玩不出去”。中国自古以来,就存 在党同伐异的现象。
敌意的攻击
• 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 生活中有一些不扯皮就难受的人,这是满足攻击驱力和性驱力。 – 打人是有性快感的,尤其是父母打孩子。 – 张三买了瓶矿泉水,喝了一口骂道“假的”“怎么说是假的?”“兑水了”
压抑
• 你忘掉不应该忘掉的想法或情感。 • 我想和老爷子做一门亲戚,其实他女儿很喜欢我的,就是女婿反对。
否定性幻想
• 你对发生在你面前的灾难视而不见。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策略,个体使用这种策略来应对内心的冲突、焦虑和压力,从而保持自我形象的良好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 否认: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防御机制,个体拒绝接受某些痛苦的现实或事实。

例如,亲人去世的人可能会否认这个事实,认为亲人只是暂时离开,而不是永远的离别。

2. 压抑:当某些想法或情感被认为是不允许或不可接受的,个体可能会主动地将其从意识中排除。

例如,一个经历过严重车祸的人可能会努力忘记那个经历,以减少焦虑。

3. 投射:个体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感受或特质归咎于他人。

例如,一个经常感到内疚的人可能会指责他人有过错。

4. 反向形成:个体为了对抗某些不能接受的想法或情感,可能会采取完全相反的态度或行为。

例如,一个感到自卑的人可能会表现出过度的自信。

5. 合理化: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感,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或情感找到合理的解释。

例如,一个拒绝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理由。

6. 升华:个体将不被社会接受或自我否定的冲动转化为可接受的行为或创作。

例如,一个愤怒的人可能会通过运动或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7. 退行:在面对压力或焦虑时,个体可能会退回到更简单、更幼稚的行为模式。

例如,一个成年人可能会在面临工作压力时变得像孩子一样任性。

8. 固着:固着是指心理发展停滞在某一阶段,这是由于过度的满足或者过度的挫折导致的。

比如过度溺爱导致一个人成年后还表现出幼儿的特征。

9. 认同:认同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个体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特征,以减少自身的焦虑或增加自我价值感。

例如,一个追星的人可能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偶像的行为和语言。

10. 幽默:个体使用幽默来减轻压力和焦虑,通过戏谑和玩笑来转化负面情绪。

例如,面对困境时,幽默的人可能会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紧张气氛。

11. 幻想:当个体无法处理现实中的困难或痛苦时,可能会通过幻想来逃避现实。

例如,面对失恋的痛苦,一个人可能会通过幻想与恋人重聚来暂时缓解自己的痛苦。

简述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简述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简述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一、认知型防御机制
1. 否认:拒绝承认不愉快或不舒适的事实。

2. 逃避:从现实中逃避来自外界的压力、焦虑和痛苦。

3. 理智化:在面对强烈情感时,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二、行为型防御机制
1. 反应形成:通过表现与自己真实想法相反的行为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

2. 投射:由于无法接受自己的某种情感,将其归咎于他人,认为他人具有这种情感。

3. 转移:将目标从现实中的不愉快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三、情感型防御机制
1. 抑制:把自己的情感或冲动压抑住,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退行:回到过去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以应对当前的压力和痛苦。

3. 合理化:通过寻找理由和解释来减轻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以上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些常见类型,每个人都会使用其中的一些方式来应对心理问题。

但长期依赖防御机制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建议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 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 理病理状态。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防卫机制的类型四大类(按心理成 熟度分类)
“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Psychotic Mechanism) 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 (Immature Mechanism)
“生命无常”、“每个人都会死”这样显见的事实也常 常被人遗忘或抑制起来,这样可以避免焦虑;
梦是很重要的释放压抑的方式,以减少自我的压力,所 以,如果做了很荒诞、很不道德的梦,不必自责,不必 焦虑,应该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因为你的压抑在梦 中得到了释放。
有一些曾遭受极悲伤或目赌惊恐事件的人,会把 那次经历忘得一干二净,无法再回想起来。比如 战场上的士兵、从火里逃生的人、失恋的人…… 在事件过后,以失去记忆来免去面对的痛苦与悲 伤。
平常如有重大事情发生时,有时我们会大叫一声“妈 呀!”其实是一种退行行为;
夫妻吵架,妻子跑回娘家向母亲哭诉,也是退行行为
自从知道丈夫有了外遇之后,每当丈夫要外出时,她 就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
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 必要的。
做父亲的在地上扮马扮牛给孩子骑 做妻子的偶然向丈夫撒娇
第三层:“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这些机制常见于3岁至90岁的“健康”人、神经症 和正在对付急性应激的时候的个体。对于应用者说来, 这些机制能够改变个人的感受或本能的表达。在旁观 者看来,它们是个人的借口或“神经症的苦衷”。它 们往往能在传统的、短程心理治疗性解释之后,作出 戏剧化的改变。
“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Mature Mechanism)
第一层:“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Psychotic Mechanism)
这些机制常见于5岁以内的“健康”孩子,也常 见于成人的梦中和幻想中。对于应用者说来, 这 些机制能够改变现实。在旁观者看来,他们是在 “发疯”。我们往往不能靠传统的心理治疗性解 释来使它们得到改变;但却能改变现实来改变它 们(就像服用氯丙 嗪、消除应激、发育成熟)。 在治疗时,为他提供强有力的人际关系上的支持, 或让他直接面对所被忽视是现实,都能使应用者 暂时放弃它们。
第四层: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Mature Mechanism)
这些机制常见于几乎任何年龄的“健康”人。对 于应用者说来,这些机制能够把现实、人际关系、和 个人感情整合在一起。在旁观者看来,它们是美德。 在应激越来越多时,它们也有可能改变成较不成熟的 防御机制。
按行为性质划分: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只有个人主观认定极端可怕的经历,才会导致失 去记忆。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将潜意识意识化,以 了解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忘记了 最好”。若一定要找回那 “失去的记忆”,通常也会 找回那“失去的哀伤”。
丁校长是个爱车如命,太太常常取笑他简直将自己的 汽车当作了儿子。一天早上,当他在赶往教育局参加 会议时,不幸发生了交通意外,他的车子被尾随的货 车碰撞了一下。当时丁校长只是下车随便望望被撞毁 的车尾部分,然后便冷静地匆忙与对方交换电话,在 抄下对方的车牌后,就马上开车驶往教育局,同时, 再集中精神构思在会上个人要作的重要陈词。在这事 件中,由于撞车时是八点三十二分,二十八分钟后会 议就要开始,而重要的事情亦急待决定,丁校长一反 常态的表现,只是因为他采用了压抑防御机制。
利用自己的退化行为来争取别人的同情与照顾,用以避免 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其退行就是一种心理症状了,临 床上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常见这种退行行为。
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 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 儿时期的行为;
一个成年人,当遇到困难无法对付时,便觉得自己身上的 “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来退回到儿童时期被人照 顾的生活中去,这就是无意识地使用精神防御的退行机制
选择性或目的性遗忘常表
现在失去记忆
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 生在十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 遗忘”了。可以说感情留在意识之中,而认知却被忽 视了。这些潜意识中的记忆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 ,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 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 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 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 防卫机制有以下三种形式:
1、压抑(repression)
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 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冲 动、想法、情感和经历,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 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
有一女学生,自从被班上同学嘲笑后。每当要上学时,就 会肚子痛而无法上学。
表现形式: 人向物的退化 成熟像幼稚的退化 不满足像超能量的退化 不熟悉向熟悉退化
自从知道丈夫有了外遇之后,每当其夫要外出时,她 就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
有一女学生,自从被班上同学嘲笑后。每当要上学时, 就会肚子痛而无法上学。
心理防卫机制的特征:
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 意识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 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 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 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 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 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 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心理防御机制
认同权威
回避
认同自己
心理防御机制定义
心理防御机制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指自我 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 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 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 调整。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 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 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 会本能他说“这不是真的,用“否定” 来逃避伤痛。其他如“眼不见为净”、 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心爱的人已死亡,可仍相信或认定他还活着或即将回 来,甚至还为他做些什么。一名深爱妻子的鳏夫在妻 子死后很久,仍然表现得好像她还活着一样。他在饭 桌前给她留一个位子,告诉朋友们她走亲戚去了。对 这名鳏夫而言,跟清醒地承认妻子已经死亡相比,这 种假装更能让他容易接受。
某人极需要某种东西或名誉地位,却表现为极力反对、 推却或无所谓;
在班上暗恋某女生却故意对她冷嘲热讽或恶作剧,以减 少内心的焦虑;
当某人希望别人照顾自己却表现出明显地照顾别人
中国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以退为进”、俗语“ 赶狗人穷巷”也都是反向的表现
一位继母根本不喜欢丈夫前妻所生之子,但恐遭人非 议,乃以过分溺爱、放纵方式来表示自己很爱他。
2、否定(denial)
无意识地拒绝承认或接受某些不愉快的现实/事实,或 者说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当作它根 本没有发生,来获取理上暂时的安慰 。
否认是一种原始又简单的自我防御机制,意志薄弱、 知识结构单纯的人,常会不自觉地使用否认机制。
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像沙漠 中的驼鸟,敌人迫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 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
“俄狄浦斯情结”、“偷窥冲动”是比较原始的压抑, 在潜意识层很活跃;
中国文化中的“忍”、“隐忍”是一种压制,形成忍的 习惯可能会成为无意识的自动机制,忍无可忍时,就超 出了自我的控制,不能忍而强忍,对心身有害;
中国成语中“触景生情”有时是因为压抑物被唤醒;
“口误、笔误”也是压制内容不小心冲破了自我的控制 ;
一位好吃糖,但被告诫吃糖会至牙,且不为妈妈所喜 欢的女孩,每每与母亲逛超市,总指着糖果对母亲说: “不可以吃糖,吃糖会至牙,且妈妈不喜欢。”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 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 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 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 法称为“合理化”,
这是一种 “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 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堵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 (purposeful 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 (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
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 ,“我不要再想 它了”,或者在日常生活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 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否认的心理在癌症患者中较常见
3、退化(regression)
倒退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 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 的倒退现象——放弃成人模式,退回幼儿模式。
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 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 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
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御机制是指童年生活经 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 法越远,越近似于变态心理。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
固定化——以某种模式反复出现 目的性——保护自我和自尊免受威胁 缓冲性——避免焦虑、挫折、压力使其受伤 间接性——间接为某些需要提供出路 经常性——正常时候有,变态时候也有 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