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胃炎胃粘膜活检共识
b1识意见2012年上海之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1块(和大弯1块)和胃体小弯1块”,“对可能或肯定存在 的病灶要另取标本”。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上 海)[73废止了临床科研之分,修改为活组织检查取材块数 和部位由内镜医师根据需要决定,一般为2~5块。如取 5块,仍按悉尼系统要求Ⅲ。本次修改与前2次比较,偏离 国际标准越来越远了。 诚然,胃镜检查适应证在我国较为宽松,故常规活组 织检查似无必要,当然发现可怀疑病灶取活组织检查的意 义则不言而喻。但若涉及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的 诊治时,愚见不取活组织检查则已,取则最好按国际标准 而行。妥否?请指正。 深圳市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消化内科张厚德
主堡趟丝盘查;!!i生!旦筮ii鲞筮!翅堡垒也』旦壅!』!些;!!i!Y!!!ii!丛!:!
・读者来信・
商榷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 1 2年,上海)之 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张厚德
编辑部: 拜读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1],受益 匪浅。但亦感有关胃黏膜活组织检查部位与块数之建议 欠妥,提出商榷。 共识意见内镜部分第9条指出“活组织检查应根据病 变情况和需要,取2块或更多。内镜医师应向病理医师提 供取材部位、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等资料。有条件时,活 组织检查可在色素或电子染色放大内镜引导下进行。活 组织检查重点部位应位于胃窦、胃角、胃体小弯侧及可疑 病灶处”。共识意见病理组织学第2条再次指出“活组织检 查取材块数和部位由内镜医师根据需要决定”。窃以为, 意见混淆了可疑病灶诊断与慢性胃炎诊断的概念。这种 “让内镜医师看着办”取2块或更多进行活组织检查的方 式只适用于见到可疑病灶时,对于一般无明显病灶的慢性 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则极为不妥,尽管当下这种活组织 检查法在我国还很普遍。 问世于1990年的悉尼胃炎分类系统及1996年新悉尼 系统已是国际上普遍采纳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前者规定 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必须在胃窦大小弯、胃体大小弯至少各 取1块(总共至少4块),后者则要求在胃角再增加1块(总 共至少5块)[2’3]。近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国际指南及共识 如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operative
《胃黏膜定标活检技术临床应用共识》(2018)要点汇总
232.《胃黏膜定标活检技术临床应用共识》(2018)要点1背景2012年全球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三位(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倍。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根据2020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我国每年胃癌预估新发病例为67.9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高居第二位(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42.6%和45.0%。
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慢性胃炎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胃癌前病变(GPL)并定期随访监测其变化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
胃癌前病变通常为多灶性病变,内镜诊断敏感性较低,需结合病理检查结果确认。
由于胃内黏膜缺乏精确的定位标志,普通活检复查时极易造成定位的偏差和病灶的漏诊。
如何对胃癌前病变病灶进行准确定位以便于准确监测和评价疗效仍是亟待解决的临床技术难题。
定标活检技术(MTB)通过明显的黑色标记以及长期留存的稳定性,克服了该缺陷。
MTB技术是由浙江大学姒健敏教授等首先提出并获得国家专利,通过特制的定标活检钳进行活检同时于同点染色标记(便于复检识别)。
应用的定标液(印度墨汁)是使用最广泛的医用染料之一,广泛用于皮肤纹身术,而无毒副反应,用于胃肠道也同样安全。
用MTB技术标记于胃肠道黏膜可以存留约一年以上,保证了复查的准确性。
2胃黏膜定标活检技术应用对象胃癌前病变是指具有恶性转化可能的胃黏膜病理改变,通常包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其癌变风险依次增高,目前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是当前最为公认直接的胃癌前病变,是胃癌防治的关键环节,也是胃黏膜定标活检应用的最主要病变。
2.1慢性胃炎OLGA/OLGIM分期、期患者2.2胃癌筛查评分属高风险患者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将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Hp感染者;(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提高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
例 的选择标准难 以确 定。国际上舍 弃 3级 分级而 采用 2级 分级标准 , 经过 2 0余 年 的讨 论 , 准确 的应用 2级分级 系统 , 必需熟悉和掌握其病理 形态标 准 , 避免 过诊断 和不足诊 断 , 同时 2级分级对于早期 胃癌 的检 出和治疗也具 有实 际应用 价值 。 随着 内镜技术的发 展 , 内镜下 治疗 在我国也逐 步开 展 ,
谨 , 给 临 床 处 理 带 来 了不 少 困难 , 别 是 对 内镜 下 治 疗 病 也 特
《 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 和遗传学 》 分册提 出 胃黏膜 癌前病 变
的诊断标准 , 应用 了“ 皮 内瘤 (n apt l l epai) 并 上 it ei ei ols ” r h an a 的术语 。上述 国际分类 和诊断标准一再修订 , 目的是希 其 望能制定一个适用的 、 重复性 高的 、 理医师 和临床 医师 都 病 接受的共识 标准 , 同时也说明虽然 胃黏膜活检是常规工作 中
临床与 实验病理 学杂志
JCi x ahl 0 0D c2 ( ) l E pP to n 2 1 e ;6 6
・4 ・ 67
提 高 胃黏 膜 活 检病 理 诊 断 共识
朱 明华
关键 词 : 胃黏 膜 ; 组 织 检 查 ; 理 诊 断 ; 皮 内瘤 ; 型 增 生 活 病 上 异 中 图分 类 号 : 7 R5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9 (0 0 0 04 0 10 — 3 9 2 1 )6— 67— 2 2 0 和 20 0 0年 0 6年 在 井 冈 山 和 上 海 召 开 了 二 届 全 国 慢 性 胃
作 者 简介 : 明 华 , , 授 。T l(2 ) 17 7 0 E m i: hh 2 0 朱 男 教 e:0 1 8 83 0 , - alm zu 00
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PPT课件
10
4.萎缩:萎缩指胃固有腺减少,分为两种类型:(1)化生性萎
缩:胃固有腺被肠上皮化生腺体或被假幽门化生腺体替代;(2) 非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被纤维或纤维肌性组织替代,或炎性细 胞浸润引起固有腺数量减少。萎缩程度以胃固有腺减少各1/3来计 算。 轻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
中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介于原有腺体的1/3~2/3之间;
重度:固有腺体数减少超过2/3,仅残留少数腺体,甚至完全消失.
局限于胃小凹区域的肠上皮化生不能计入萎缩。黏膜层出现淋巴滤泡的区域不用于 评估萎缩程度,应观察其周围区域的腺体情况来决定。所有原因引起黏膜损伤的病 理过程都可造成腺体数量减少,如活检取自溃疡边缘,腺体减少不一定代表萎缩性 胃炎。标本过浅未达黏膜肌层者可参考黏膜层腺体大小和密度以及间质反应情况推 测是否萎缩,同时加上取材过浅的评注,提醒临床医师仅供参考。
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
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
内镜科
1
一、关于内窥镜下活检的建议
1.常规胃黏膜活检:建议取5块活检
2块取自距幽门2~3cm的胃窦处(1块取自胃小弯远端,另1 块取自胃大弯远端) 2块取自距贲门8cm处的胃体(1块取自胃小弯,1块取自胃 大弯) 1块取自胃角。取自不同部位的标本应该分开放置,并将部 位标记清楚。
11
5.肠上皮化生:
轻度:肠上皮化生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1/3以下;
中度:肠上皮化生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的1/3~2/3; 重度:肠上皮化生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的2/3以上。
AB-PAS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CD10、MUC2对不明显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很有帮助。 以AB-PAS黏液染色区分肠上皮化生亚型预测胃癌发生危险性的价值仍有争议。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2016年)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出现了某些新进展,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系统(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欧洲《胃癌癌前状态处理共识意见》、Maastricht Ⅳ共识提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及根除H.pylori的作用、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段的进步等,这些均促使我们要及时更新共识意见。
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的2012年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于2012年11月9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
8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病学专家对此前起草小组专家撰写的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并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通过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若选择①者所占比例>2/3或选择①和②者所占比例>85%即通过该条款。
全文如下。
一、流行病学1.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
估计的慢性胃炎患病率大致与当地人群中H.pylori感染率平行,可能高于或略高于H.pylori感染率。
H.pylori现症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胃炎(见后述条款),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阳性者绝大多数存在慢性胃炎。
除H.pylori感染外,胆汁反流、药物、自身免疫性等因素也可引起慢性胃炎。
因此,人群中慢性胃炎的患病率高于或略高于H.pylori感染率。
2.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这主要与H.pylori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有关,萎缩、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与“年龄老化”也有一定关系。
2020年最新中国慢性胃炎专家共识意见
主讲人:xxx
背景
自2012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 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出台了 《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意见》
欧洲Mastricht-5共识和我国第五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 识意见
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以及根除Hp的作用 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段的进步
8.基于内镜和病理诊断可将慢性胃炎分萎缩性和非萎缩 性两大类。胃黏膜萎缩可分成单纯性萎缩和化生性萎缩,胃黏膜腺体
有肠化生者属于化生性萎缩。
9.基于胃炎分布可将慢性胃炎分为胃窦为主胃炎、胃体 为主胃炎和全胃炎三大类。
临床表现
1.慢性胃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有无消化不良症状及其 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分类、内镜下表现、胃黏膜组织 病理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性。在前述的一项纳入8892例慢性胃炎
3.证实Hp阳性的慢性胃炎,无论有无症状和并发症,均应 行Hp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抗衡因素包括患者伴存
某些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哮喘、炎症性肠病等)、社区再感染率高、卫 生资源优先度安排等。
4.Hp胃炎治疗采用我国第五次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的铋 剂四联Hp根除方案。
治疗
5.Hp根除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应常规行Hp复查,评估根除 治疗的效果;最佳的非侵入性评估方法是尿素呼气试验 (13C/14C);评估应在治疗完成后不少于4周进行。
背景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暨上海市
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 2017年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于2017年7月1日在
上海召开 7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病学专家 共识意见共包含48项陈述(条款)
目录
胃粘膜活检要点整理
如果2块、3块组织中仅一块见萎缩, 怎么报?
根据多灶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萎缩呈灶状分 布的特点,即使活检块数少,但只要病理活检
发现有萎缩,就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但需注意取材于糜烂或溃疡边缘的组织多为
修复性腺体,易当成萎缩。
胃镜能不能诊断萎缩?
直到现在,消化界的同仁都还认为:萎缩性胃 炎的诊断仍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即胃固有腺体 有减少时才能确诊。
2006年《共识意见》还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 的问题,包括根除Hp是否可逆转胃黏膜萎 缩和肠化生,Hp毒力基因在其感染后不同 临床结局中的作用,Hp感染在淋巴细胞性 胃炎、胃黏膜巨肥症(Menetrier病)和自身免
疫性胃炎发病中的作用,贲门炎的特点, 以及补充硒预防胃癌的剂量与剂型等。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上海 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
凭内镜发现黏膜下血管显露、皱襞变平甚至消 失,或者黏膜呈颗粒或小结节状,而无病理组
织学依据时,不能肯定为萎缩,
还是要按照病理学依据诊断萎缩性胃炎。
胃镜取材
胃角、胃体下部小弯侧
萎缩或肠化生经常以胃角部最重, 不典型增生的好发部位。
取材的块数≥5,有利于准确判断。 然而,胃镜医生没有耐心取5块的,能取2块就不错
关键是观察胃黏膜的固有腺,从细胞上讲 关键看是否有主细胞和壁细胞的减少,加 上炎症细胞及纤维间质增生的情况诊断萎 缩。
5.肠腺化生:
肠化部分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1/3以下 的为轻度、1/3~2/3的为中度,2/3以上为 重度。
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殊染色片上未见。
轻度:偶见或小于标本全长1/3有少数Hp。 中度:Hp分布超过全长1/3,而未达标本全长2/3
评述2006年_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_
・专家论坛・评述2006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朱明华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433)[摘要] 慢性胃炎为一常见病,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是病理科常规工作之一,而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
2006年9月中华消化病学会在上海召开《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参考新悉尼系统标准,对2000年制定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进行了修订,通过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本文介绍该意见中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部分,并与新悉尼系统进行比较。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共识意见; 活检[中图分类号] R36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096(2008)01-0001-03 随着内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胃镜活检病理学检查已成为各级医院病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和统一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病理和临床意义。
1990年在悉尼召开的世界胃肠病学大会提出了“慢性胃炎分类和分级指南”,称为悉尼系统[1,2],4年后在休斯顿对其进一步修订,称新悉尼系统[3]。
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江西井冈山会议上制订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4](简称2000年《共识意见》),但对其分类方法、内镜和病理诊断标准仍有一些不同意见。
2002年国际萎缩联谊会提出了慢性胃炎的萎缩诊断标准[5],联谊会多数人员是悉尼系统的执笔者,此意见可认为是对悉尼系统的补充和发展,有很高的权威性。
2006年9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5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病学专家、病理学家以及来自美国和芬兰的国际著名学者Pelay o C orrea教授和Pentti Sipponen教授对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
会议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Delphi阶层程序,应用投票机计算同意率来制定共识意见,通过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6](简称2006年《共识意见》)。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一、本文概述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慢性胃炎的认识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慢性胃炎的诊疗水平,我们组织专家对慢性胃炎的诊疗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深入探讨,形成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本文旨在概述慢性胃炎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学、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防与管理等方面的共识意见,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诊疗指南。
我们希望通过本共识的推广与实施,推动我国慢性胃炎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预防、诊断和治疗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自身免疫因素等。
其中,H. pylori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它能在胃黏膜上生存并引起慢性炎症。
长期食用过热、过咸、过于粗糙的食物,以及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引发慢性胃炎。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
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失衡、免疫反应的参与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的调节等。
H. pylori感染时,其产生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形成有利于H. pylori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同时其产生的空泡毒素等致病因子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
胃黏膜在长期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萎缩、肠化等病理变化。
免疫反应也在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胃炎就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胃黏膜损伤的典型例子。
神经内分泌因素如胃泌素、生长抑素等也在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解读
13
.
自身免疫性胃炎
——发病机制
Presotto等对壁细胞抗体阳性的无症状者79例,恶性贫血24例和 壁细胞抗体阴性者66例做了胃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检测幽门螺 杆菌
结果
➢ 壁细胞抗体阳性的79例无症状者中14例(18%)有萎缩性胃 体炎,58%幽门螺杆菌为阳性
➢ 大肠型化生:肠化与胃癌发生有关,检出率与活检块数相
关
肠化亚型预测胃癌发生危险性的价值仍有争议
近年来更强调重视肠化的范围,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3
越高
.
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
胃炎
轻度异型增生 癌前病变(异型增生)
重度异型增生
癌前疾病:指临床疾病,例如胃癌的癌前疾病是萎缩性胃炎、胃 息肉、胃溃疡和残胃等
✓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
✓ 胃酸分泌功能检查
✓ 胃镜检查
✓ 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
✓ 血清胃泌素检测
✓ 血清维生素B12含量测定
✓ Schilling试验
24
.
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常规
➢ 三系细胞均低,尤以红细胞为甚
➢ 红细胞比正常为大,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10 μm3
周围血涂片
➢ 红细胞大小不等或有异形红细胞,或者红细胞中有嗜碱性点彩或嗜 多色
➢ 有癌前病变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未能预防胃癌的发病
7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定期随访
目的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不同程度萎缩性胃炎的随访时间
不伴肠化或异型 中~重度萎缩伴 轻度异型增生者 重度异型增生者
增生者
肠化者
1~2年
1年
2022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解读
慢性胃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推荐意见1-2: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 增长而上升(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推荐)
英国胃肠病学会的胃癌管理指南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风险与年龄呈正相关, 且男性略高于女性。美国一项研究对6年期间接受胃镜检查的48万例受试者进行分析 ,其中慢性活动性胃炎患病率约由50岁的5%升至40岁的12%,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 率约由60岁的5%升至80岁的10% , 此后年龄每增长10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 约增高5%。
慢性胃炎内镜诊断、随访的意义与人工智 能的应用
推荐意见4-2:推荐内镜下初步评估胃炎的Hp感染状 态。(证据质量:中等;推荐强度:强推荐)
Hp未感染的胃黏膜平滑而有光泽,胃体部大弯的皱襞细长、笔直,有时可见胃底腺 息肉。胃角、胃体部小弯处观察到黏膜上皮下规律排列的集合小静脉( RAC )是无 Hp感染的重要特征,通过胃角、胃体部小弯RAC阳性作为排除Hp感染标准的灵敏度 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 Hp感染内镜下通常表现为弥漫性发红、黏膜肿胀和黏液白浊。 除此之外,内镜下还会出现萎缩、皱襞异常、黄色瘤和增生性息肉等表现。
推荐意见4-8:人工智能具有综合胃黏膜图像信息、辅 助识别Hp胃炎的价值,其真正的临床应用潜力需更多 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条件 推荐)
Hp胃炎准确的内镜诊断需要足够的技能培训,耗时、耗力且存在一定主观性。近年 来,利用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多个医学领域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医学成 像方面。
慢性胃炎内镜诊断、随访的意义与人工智 能的应用
推荐意见4-9:人工智能具有辅助识别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异型增生的潜在价值(证据质量:低;推荐强 度:条件推荐)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
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者发生胃癌的危险度增加,在临床上越来越引起重视。
中医药在本病的诊疗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曾于2009年组织制定了《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对慢性胃炎的诊疗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近年来,中医药在诊治慢性胃炎方面取得诸多进展,有必要对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满足临床需要,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4年8月在合肥牵头成立了《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
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慢性胃炎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之后按照国际通行的德尔斐法进行了3轮投票。
2015年9月在重庆进行了第一次投票,并根据专家意见,起草小组对本共识意见进行了修改。
2015年12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投票。
2016年6月在厦门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召开核心专家审稿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名脾胃病学知名专家对本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第三次投票,并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修改。
2016年7月在哈尔滨第28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专家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审定。
并于201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本共识的最终定稿会议,完成了本共识意见。
(表决选择:①完全同意;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③同意,但有较大保留;④不同意,但有保留;⑤完全不同意。
如果>2/3的人数选择①,或>85%的人数选择①+②,则作为条款通过)。
现将全文公布如下,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概述1.病名慢性胃炎中医病名诊断以症状诊断为主。
以胃痛为主症者,诊为“胃脘痛”;以胃脘部胀满为主症者,诊为“痞满”。
若胃痛或胃脘部胀满症状不明显者,可根据主要症状诊断为“反酸”“嘈杂”等病[1-3]。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一、本文概述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为了规范慢性胃炎的中医诊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我们组织专家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诊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形成了《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本文旨在总结慢性胃炎的中医诊疗经验,明确诊疗原则和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指导,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慢性胃炎患者。
二、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慢性胃炎在中医理论中,多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脾胃虚弱等多个方面。
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过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均可损伤脾胃,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发为慢性胃炎。
情志失调:情绪不稳定,长期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亦可引发慢性胃炎。
外邪犯胃:外感风寒湿热等邪,侵入胃腑,损伤胃气,使胃失和降,亦可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当,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常,水谷精微不得输布,气血生化乏源,胃失濡养,发为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以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为核心,涉及饮食、情志、外邪、脾胃虚弱等多个方面。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恢复脾胃功能,调和气机升降,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三、慢性胃炎的中医诊断慢性胃炎的中医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四诊合参。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感受外邪等因素导致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从而出现胃痛、胃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中医诊断中,慢性胃炎常分为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胃不和等证型。
脾胃虚弱型表现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泄等;脾胃虚寒型则表现为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畏寒肢冷等;胃阴不足型则表现为胃痛灼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肝胃不和型则表现为胃痛胀满、情绪不稳、胸胁胀满等。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xx年xx月xx日•慢性胃炎概述•慢性胃炎的病理生理•慢性胃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慢性胃炎的治疗目•慢性胃炎的预防与康复•慢性胃炎的共识意见解读录01慢性胃炎概述慢性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定义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分为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
分类定义与分类病因慢性胃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自身免疫、年龄因素等。
发病机制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从而导致胃黏膜的萎缩和变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主要包括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诊断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综合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02慢性胃炎的病理生理炎症细胞浸润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其通过产生多种毒素和炎症因子导致胃黏膜炎症。
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包括腺体萎缩、黏膜肌增厚、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减少等。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导致胃黏膜对各种刺激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黏膜受到进一步损伤。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黏膜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导致胃黏膜充血和水肿。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黏膜细胞凋亡和坏死,导致胃黏膜结构和功能受损。
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表明,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与某些基因的多态性和突变有关,例如与胃酸分泌相关的基因等。
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信号转导分子等在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激活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导致胃黏膜炎症和损伤。
胃肠道黏膜保护临床专家共识(2021年)
胃肠道黏膜保护临床专家共识(2021年)胃肠道黏膜屏障与防护【陈述1】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黏膜屏障,是立体网络防护结构,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也包括内分泌和神经系统。
证据等级:Ⅰ;推荐等级:A;陈述同意率:100.0%【陈述2】胃黏膜屏障和保护主要与"黏液-碳酸氢盐-磷脂"屏障、上皮细胞间连接和胃液成分有关。
证据等级:Ⅰ;推荐等级:A;陈述同意率:100.0%【陈述3】黏液和肠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是肠黏膜屏障的主要特点证据等级:Ⅱ;推荐等级:A;陈述同意率:93.8%【陈述4】胃肠激素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胃肠道黏膜屏障维护。
证据等级:Ⅱ;推荐等级:B;陈述同意率:100.0%【陈述5】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是胃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证据等级:Ⅰ;推荐等级:A;陈述同意率:100.0%【陈述6】黏膜免疫稳态在胃肠黏膜防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证据等级:Ⅰ;推荐等级:A;陈述同意率:96.9%【陈述7】胃肠道干细胞参与消化道黏膜上皮更新与修复。
证据等级:Ⅲ;推荐等级:B;陈述同意率:100.0%【陈述8】肠道菌群在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证据等级:Ⅱ;推荐等级:B;陈述同意率:100.0%【陈述9】亚洲人群胃酸最大分泌量低于西方人群,在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中,黏膜防御和修复功能受损为主要病因。
证据等级:Ⅱ;推荐等级:B;陈述同意率:100.0%胃肠道黏膜损伤与相关疾病【陈述10】胃肠道黏膜损伤可由理化、感染、应激、心理等多种因素导致。
证据等级:Ⅱ;推荐等级:B;陈述同意率:100.0%【陈述11】药物,尤其是NSAID、抗血小板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化学治疗药物,可通过各种局部或全身、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全消化道黏膜损伤,包括小肠和结肠黏膜。
证据等级:Ⅱ;推荐等级:B;陈述同意率:100.0%【陈述12】长期禁食或依靠肠外营养者,可因肠黏膜缺少食物和消化道激素刺激,造成肠绒毛萎缩和黏膜更新修复能力降低,损害肠黏膜屏障。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除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外,还有其他一些诊断方法,如血清学检查、X线钡餐等。 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辅助诊断,但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对较低,一般不作为首选。
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评估
01
02
03
轻度
炎症浸润深度较浅,局限 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腺 体变化轻微,无或仅有少 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中度
慢性胃炎的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 高公众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了解其危害及预防措施 。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治 疗,避免滥用药物,同时 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 调整用药方案。
提供心理支持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存在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 供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 者的不良情绪。
炎症浸润深度较深,可累 及黏膜下层或肌层,腺体 变化明显,中性粒细胞浸 润较多。
重度
炎症浸润深度深达肌层或 更深,中性粒细胞大量浸 润,腺体破坏或消失。
04
慢性胃炎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策略
抑酸药物
抑酸药物是慢性胃炎的常用治疗药物 ,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 拮抗剂,可以缓解胃痛、反酸等症状 ,促进胃黏膜修复。
可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慢性胃炎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6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的意义与影响
对临床医生的指导意义
提供了明确的慢性胃炎诊断标 准,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制 定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因提出了具体的治 疗建议,为医生提供了更为详 细的治疗指导。
强调了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根除 治疗的重要性,指导医生更好 地管理慢性胃炎。
2024慢性胃炎病理共识
慢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饱胀、嗳气 、反酸等症状。
胃镜检查
通过胃镜观察胃黏膜病变,包括充血、水肿、糜烂、 出血等。
组织学检查
通过活检取得胃黏膜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评估。
病理诊断标准及分型
病理诊断标准
根据胃黏膜组织学改变,结合临床表现 和胃镜检查,可作出慢性胃炎的诊断。
VS
分型
生活方式改善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适 当进行运动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心理治疗
针对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进行心理干 预和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5
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胃溃疡
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进而引发胃溃疡 ,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行业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行业合作
促进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 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慢性 胃炎的研究和治疗进步。
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慢性胃炎研究和治 疗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 和支持行业发展。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慢性胃炎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促进早诊早治。
THANKS.
误区提示
慢性胃炎并非所有胃部不适的“万能诊断”,需结合患者具体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避免误诊误治。同时,慢性胃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分型及病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一概而论。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
04
择
治疗原则和目标设定
缓解症状
01
通过药物治疗等方式,减轻或消除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
吐等症状。
慢性胃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医疗条件的差异,慢 性胃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匪浅 。但 亦感 有 关 胃黏 膜 活 组 织 检 查 部 位 与 块 数 之 建 议
欠妥 , 提出商榷 。
海) [ 废 止 了临 床 科 研 之 分 , 修 改 为 活 组 织 检 查 取 材 块 数
和部 位 由 内 镜 医 师 根 据 需 要 决 定 , 一般 为 2 ~ 5块 。如 取 5块 , 仍按 悉 尼 系 统 要求 。本 次 修 改 与 前 2次 比较 , 偏 离 国 际标 准越 来越 远 了 。
6 3 卜6 3 6 .
[5] Di n i s — R i b e i r o M, Ar e i a M, d e Vr i e s AC, e t a 1 .Ma n a g e me n t
o f p r e c a n c e r o u s c o nd i t i o ns a n d l e s i o n s i n t h e s t o ma c h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9 )
作 者单 位 : 5 1 8 0 5 2 广东省深圳市 , 广 东 医 学 院 附 属 南 山 医 院 消 化 内 科
( 本文编辑 : 冯缨 )
的 萎 缩 性 胃炎 之 腺 体 萎 缩 、 肠 上 皮 化 生 的 范 围 与 严 重 程
度, 进 而 影 响 到 治 疗 随访 决 策 。 在我国 , 2 0 0 0年 江 西 全 国慢 性 胃 炎 研 讨 会 共 识 意 见 l _ 6
是接近国际标准的 , 指 出“ 用 于研究 时 , 希 望 根 据 悉 尼 系 统 要求 取 5块 标 本 ” , “ 用 于 临床 时 , 建议取 2 ~3块 : 胃窦 小 弯
[4] Ru g g e M ,Me g g i o A, P e n n e l l i G,e t a 1 .Ga s t r i t i s s t a g i n g i n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t h e OLGA s t a g i n g s y s t e m. Gu t ,2 0 0 7, 5 6 :
全 胃炎 ) , 也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全 面 评 估 与 胃癌 发 生 密 切 相 关
[2] P r i c e AB . Th e S y d n e y S y s t e m: h i s t o l o g i c a l d i v i s i o n .J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He p a t o l , 1 9 9 1, 6: 2 09 — 2 2 2 .
诚然, 胃镜 检 查 适 应 证 在 我 国 较 为 宽 松 , 故 常 规 活 组
共 识 意见 内镜 部 分 第 9条 指 出 “ 活 组 织 检 查 应 根 据 病
变情 况 和 需 要 , 取 2块 或 更 多 。 内镜 医 师 应 向 病 理 医 师 提 供 取 材部 位 、 内 镜 所 见 和 简 要 病 史 等 资 料 。有 条 件 时 , 活 组 织 检 查 可 在 色 素 或 电 子 染 色 放 大 内镜 引 导 下 进 行 。 活
张 厚 德
编辑部 :
拜读 中 国慢 性 胃 炎 共 识 意 见 ( 2 0 1 2年 , 上海 ) l 1 ] , 受 益
1 块( 和 大 弯 1块 ) 和 胃体 小 弯 1 块” , “ 对 可 能 或 肯 定 存 在
的病灶要 另取 标 本” 。中国慢 性 胃炎共 识 意 见 ( 2 0 0 6 , 上
[1 ] 中华 医 学 会 消 化 病 学 分 会. 中 国慢 性 胃炎 共 识 意 见 ( 2 0 1 2年 ,
上海) . 中华消化杂志, 2 0 i 3 , 3 3 : 5 - 1 6 .
张厚 德
检 查 法 在 我 国 还很 普遍 。 问世 于 1 9 9 0年 的 悉 尼 胃炎 分 类 系 统 及 1 9 9 6 年 新 悉 尼 系 统 已是 国际 上 普 遍 采 纳 的 慢 性 胃炎 诊 断 标 准 , 前 者 规 定 胃黏 膜 活 组 织 检 查 必须 在 胃窦 大 小 弯 、 胃体 大 小 弯 至 少 各 取 1 块( 总 共 至 少 4块 ) , 后 者 则 要 求 在 胃角 再 增 加 1 块( 总 共 至 少 5块 ) ¨ 2 。 ] 。近 年 来 一 些 影 响 较 大 的 国际 指 南 及 共 识 如慢性 胃炎 的 分 级 分 期 评 估 ( o p e r a t i v e l i n k f o r g a s t r i t i s a s s e s s me a t , 0 l G A) 系统 、 欧 洲 胃 癌 癌 前 疾 病 与 癌 前 病 变 处理共识 意见 也一 直强 调和 沿用 _ 4 ] 。之 所 以 这 样 规 定 , 是 因 为慢 性 胃炎 特 别 是 萎 缩 性 胃炎 的 内 镜 诊 断 并 不 可 靠 , 需 要 活组 织 检 查病 理诊 断 。而 病 理 诊 断 唯 有 胃 窦 、 胃体 均 活组织检查才 能明 晰慢性 胃炎地 形 图( 胃窦 炎 、 胃体 炎 或
[3] D i x o n MF,G e n t a R M ,Y a r d l e y J H, e t a 1 .C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g r a d i n g o f g a s t r i t i s . The u p d a t e d S y d n e y Sy s t e m.
[6] 中华 医学 会 消 化 病 学 分 会 . 全 国 慢 性 胃炎 研 讨 会 共 识 意 见.
中华 消 化 杂 志 , 2 0 0 0 , 2 0 : 1 9 9 — 2 0 1 .
[7 ] 中华 医学 会 消 化 病 学 分 会 . 中 国慢 性 胃炎 共 识 意 见 ( 2 0 0 6 , 上
中华消化杂志 2 0 1 3年 6月 第 3 3卷 第 6期
Ch i n J D i g , J u n e 2 0 1 3 , Vo 1 . 3 3 ,No . 6
-
—
—
4 25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读 者来信 ・
商榷 中国慢 性 胃炎 共 识 意见 ( 2 0 1 2年 , 上海) 之 胃黏 膜 活组 织检 查
海) . 中华 消 化 杂 志 , 2 0 0 7 , 2 7 : 4 5 — 5 0 , 1 1 8 — 1 2 0 .
DO I : 1 0 . 3 7 6 0 / c ma . j . i s s n . 0 2 5 4 — 1 4 3 2 . 2 0 1 3 . 0 6 . 0 2 0
织 检 查 似无 必要 , 当然 发 现 可 怀 疑 病 灶 取 活 组 织 检 查 的 意
组织检查重点 部位 应位 于 胃窦 、 胃角、 胃体 小 弯 侧 及 可 疑 病灶处” 。 共识 意 见 病 理 组 织 学 第 2 条再次 指出“ 活 组 织 检 查 取 材 块 数 和 部 位 由 内镜 医 师 根 据 需 要 决 定 ” 。窃 以为 , 意 见 混 淆 了 可 疑 病 灶 诊 断 与 慢 性 胃 炎 诊 断 的 概 念 。 这 种 “ 让内镜医师看着办 ” 取 2块 或 更 多 进 行 活 组 织 检 查 的 方 式 只 适 用 于 见 到可 疑 病 灶 时 , 对 于 一 般 无 明显 病 灶 的 慢 性
( M AP S) : g u i de l i n e f r o m t he Eu r o p e a n S o c i e t y o f G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1 En d o s c o p y( ES GE)。Eu r o p e a n He l i c o b a c t e r S t u d y Gr o u p (EHS G) , Eu r o p e a n S o c i e t y o f Pa t ho l o g y ( ES P) ,a n d t he S o c i e d a d e Po r t u gu e s a d e En d o s c o p i a Di g e s t i v a( S PED) .En d os c o p y,2 01 2 , 4 4: 7 4 — 9 4 .
胃炎 特 别 是 萎 缩 性 胃炎 则 极 为 不 妥 , 尽 管 当 下 这 种 活 组 织
义 则 不 言 而 喻 。 但 若 涉 及 慢 性 胃炎 特 别 是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诊治 时, 愚见不取 活组 织检 查则 已 , 取 则 最 好 按 国 际 标 准 而行 。 妥否 ?请 指 正 。 深圳 市 广 东 医 学 院 附 属 南 山 医 院 消化 内科 参 考 文 献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Wo r ks h o p o n t he Hi s t o p a t h o l o g y o f Ga s t r i t i s ,
Ho u s t o n 1 9 9 4 . Am J S u r g Pa t h o l ,1 9 9 6, 2 0: 1 1 6卜1 1 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