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学

合集下载

01口腔黏膜病学概论

01口腔黏膜病学概论

Oral mucosa指口腔内的湿润衬里,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皮肤的特点,如两者有相似的组织学结构,均由上皮和结缔组织组成,其交界处呈波浪形。

其他自身特点: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除皮脂腺外,不具备其他皮肤附件。

Oral mucosal disease涵盖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组织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特点1、性别:某些疾病患病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多发生于女性;预后也与性别有关,如女性白斑癌变明显高于男性2、年龄:3、部位:不同部位易感性不同。

“危险区域”,口底-舌腹的U形区、口角内侧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4、损害:更迭性、重叠性;部位差异性;病损的共存性5、诊断方法: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分析病理6、治疗:同病异治(不同原因)、异病同治(相似发病机理)、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7、转归:大部分预后良好、癌变、全身症状的先兆癌前病变:潜在恶性疾患癌前状态:OSF、DLE、syphilis口腔黏膜正常结构1、上皮:基底层、棘层、粒层、角化层其他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2、固有层3、粘膜下层4、基底层口腔黏膜上皮的结构蛋白1、角蛋白keratin:中间丝超家族结构蛋白,定位于胞质,属于胞质蛋白,是所有上皮中的主要细胞骨架蛋白,维持细胞形状和生存角蛋白的表达有典型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单纯大疱性表皮松解:角蛋白5/角蛋白14白色海绵状痣:K4/K132、桥粒和桥粒蛋白细胞粘附附着体,为连接相邻的上皮细胞且提供角蛋白丝在上皮细胞表面的附着自身抗原寻常型:Dsg3落叶型:Dsg13、半桥粒和半桥粒蛋白细胞黏附复合体,实现上皮和上皮下黏膜固有层大疱类天疱疮抗原180 BP180口腔黏膜疾病的基本病损Macule、Patch:皮肤黏膜颜色改变,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无硬结改变Macule:直径小于2mm;Patch:直径大于2mm维生素C缺乏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加压不褪色(出血)艾迪生病或黏膜固有层陈旧性出血或粘膜内金属颗粒沉积——黑色素沉着Papule:粘膜上小的实体性突出,针头大小,直径小于1cm扁平苔藓Plaque:多数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滑或粗糙Vesicle: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上皮内疱(棘层内疱):被膜或疱壁较薄而柔软基层下疱(上皮下疱):疱壁较厚Bulla:疱损害直径大于1cm,典型大疱见于天疱疮、类天疱疮Pustule:脓疱Ulcer:黏膜上皮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浅层——上皮层,深层——粘膜下层Erosion:表浅缺损,上皮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层Nodule: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病损,团块,直径大于5cmTumor:Atropy: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血管分布清楚,病变位置略凹陷Rhagades:线状裂口Pseudomembrane:可擦掉、撕脱Crust:痂Scale:鳞屑Necrosis:Gangrene:。

口腔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口腔黏膜病学

一、口腔口腔黏膜病学2. 黏膜的基本病损:1、斑与斑片: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之为斑片。

2、丘疹与斑块:丘疹是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

斑块(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白色或灰白色。

3、疱: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

4、大疱: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

5、脓疱: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6、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7、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

8、结节: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病损。

9、肿瘤:是一种起自黏膜而向外突起的实体性生长物,大小形状颜色不等。

10、萎缩:为组织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

11、皲裂: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12、假膜: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可擦掉或撕脱。

13、痂:通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出现于唇红部,多为黄白色痂皮,如有出血则成深颜色,为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层粘连凝固而成。

14、鳞屑:已经或即将脱落的表皮角质层细胞,常由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而来。

15、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称为坏疽。

3. 口腔黏膜病的病历书写:(1)口腔粘膜病的病史较口腔科其他临床学科所要求的更为详尽,这是由于粘膜病种类繁多且常与全身性疾病或皮肤病有一定的联系。

有完整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系统复习。

(2)在询问和记录病史中首先应注意主诉症状的特征、程度,性质、发作时间的规律、加剧或减轻的因素、部位。

口腔黏膜病学导论PPT课件

口腔黏膜病学导论PPT课件

认识口腔黏膜病
让患者了解口腔黏膜病的种类、症状、治疗方法等信息,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调整饮食习惯
指导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心理疏导
口腔黏膜病可能导致疼痛、不适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心理 压力。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也是必要的。
06 口腔黏膜病的研究进展与 展望
现代
现代口腔黏膜病学不仅关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注重预防和病因研究,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口腔黏膜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口腔学
口腔黏膜病学是口腔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与牙科学、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科学等学科相互关联。
免疫学
许多口腔黏膜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 有关,因此口腔黏膜病学与免疫学也
有着密切的联系。
皮肤病学
口腔癌
口腔癌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结节、 溃疡或菜花样增生,可伴有疼痛、 出血等症状。鉴别诊断包括口腔 炎、口腔乳头状瘤等。
03 口腔黏膜病的病因与发病 机制
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
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可引起口腔黏膜的疱疹性病变。
细菌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可引 起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的 药物,加速口腔黏膜病的康复

物理治疗
如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方法 ,促进口腔黏膜的愈合。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口腔黏膜病,可能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营养支持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有助
于口腔黏膜的康复。
患者教育
提高口腔卫生意识

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
第二节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病因、病损特点)
1.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 2.病损特点:
1)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成带状的成簇大水疱,单侧损害,不超过中线;三叉神经痛样的 剧痛。 2)第一支:除额外,可累及眼角黏膜,致角膜溃疡,甚至失明; 第二支:累及唇、腭及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 第三支: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 3)病毒侵及颅内膝状神经节,导致赖-亨综合症(Ramsay-Hunt 综合征):面瘫、耳痛及外 耳道疱疹。 4)多数患者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第二节 口腔黏膜的结构和功能
1. 口腔黏膜的结构。 口腔黏膜由上皮层、固有层、粘膜下层和基底膜组成。 1)角化型上皮的上皮层由深至表为基底层、棘层、粒层及角化层。上皮内分布有一些非 角质形成细胞,如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感觉感受器)。 角质化的细胞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呈扁平六角形鳞状,细胞内充满嗜酸性角质。细胞 核消失称正角化(orthokeratosis),细胞核存在而发生皱缩的称不全角化(parakeratosis)。 2)固有层是由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的致密结缔组织。 3)黏膜下层为富含腺体、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脂肪组织等的疏松结缔组织,为固有层 提供营养和支持,主要分布在被覆黏膜,牙龈、硬腭大部及舌背无黏膜下层。
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更明显。 3)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形成大面积糜烂,能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 4)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 7~10 天。 3.鉴别诊断: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与疱疹型 RAU 鉴别】 1)年龄:婴幼儿;成人,女性多见。 2)发作情况: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自然病程较短,约 7-10 天;周期性反复发作, 全身反应较轻,自然病程长,约 10-14 天。 3)病损特点: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①成簇小水泡,破溃后形成大片表浅溃疡;②损害遍及口腔黏膜各 处包括牙龈、上腭、唇颊舌黏膜;③可伴皮肤损害;④。 疱疹型 RAU:①散在溃疡,无发疱期;②损害仅局限于口腔的非角化黏膜;③无皮肤损 害。 【疱疹性咽峡炎】 1)病因:柯萨奇病毒 A4 型。 2)病损特点:累及口腔中后份(悬雍垂、扁桃体、软腭),不累及牙龈;成簇的小水疱; 全身反应轻。 复发性单纯疱疹 (年龄部位、病损特点、鉴别诊断) 1.年龄:成人;部位:唇部及唇周皮肤(唇疱疹); 2.病损特点:成簇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痂壳,自然病程约 7-10 天,愈合后不 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全身症状较轻。

口腔黏膜病学名词解释

口腔黏膜病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口腔黏膜的危险区:指口底舌腹的U形区(1分)、口角内侧黏膜的三角形区域(1分)、软腭复合体(1分),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口腔癌前病变具有更高的癌变可能性科布内现象:某些皮肤病(如BD、LP、银屑病、感染性湿疹性皮炎)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反应(1分),表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1分),在受到搔抓或外伤或衣物的压力(皮带)的刺激后,即出现上述皮肤病典型损害的现象(1分)。

过敏性接触性口炎:①是指口腔黏膜接触了外界的过敏原后而导致的局部炎症性反应,见于过敏体质者。

发病过程中还可能加杂化学毒性刺激因素的参与,②多属迟发型变态反应,③口腔治疗和修复材料、化妆品、药物局部使用均可导致发病。

固定性药疹:变态反应性口炎的一种,指服用或接触相同变应原后,在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式发生病损。

斑:黏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大小不定,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无硬结改变。

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1.5分);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1.5分)。

口腔白斑病: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性损害(1分),在临床和组织学上均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1分),是癌前损害(1分)药敏性口炎: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1分),在过敏体质者(1分)的黏膜上所造成的炎症反应和功能障碍(1分)。

尼氏征阳性:用手指侧向推压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1分),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推赶水疱能使其在皮肤上移动(1分);在口腔内,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1分),这些现象称尼氏征。

为寻常性天疱疮的典型临床特点之一。

斑:指皮肤黏膜上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改变;直径小于2cm称为斑斑片: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为斑片。

丘疹: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

斑块(丘斑):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

口腔粘膜病学

口腔粘膜病学

口腔粘膜病学第一章口腔粘膜病学概论口腔粘膜(mucosa):是口腔内的湿润衬里正常的口腔粘膜:湿润、光滑、呈粉红色,除皮脂腺外,没有其它附件。

如果达不到此标准,就会发生疾病。

如口干症、口腔粘膜溃疡、粘膜白斑、肿瘤等。

分类:被覆黏膜、咀嚼黏膜、特殊黏膜结构:上皮层(基层、棘层、粒层、角化层)、固有层、黏膜下层、基底膜功能:1、屏障保护功能(唾液屏障、上皮屏障、免疫细胞屏障、免疫球蛋白屏障)2、感觉功能3、温度调节及分泌功能等口腔黏膜病oral mucosal diseases:是涵盖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组织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口腔黏膜病的基本特点(1)性别:某些疾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如RAU发生于女性者明显多于男性(2)年龄: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好发于青壮年(3)部位:口底-舌腹的U形区、颊粘膜内侧三角形口角区、软腭复合体为口腔黏膜危险区域。

1(4)损害:①更迭性与重叠性(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更迭性;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出现相同的损害称为重叠性)②部位的差异性③病损的共存性(5)诊断方法:①结合临床病损诊断,②结合病理检查,③治疗性诊断(6)治疗:①同病异治、②异病同治、③局部疾病全身治疗、④中西医结合治疗(7)转归:大多预后良好,某些也有癌变的可能口腔黏膜病的基本临床病损(1)斑macule与斑片patch: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常较周围颜色变深,直径小于2cm称为斑,大于2cm称为斑片。

斑与斑片一般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

(2)丘疹与斑块丘疹papule:黏膜上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

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以为尖形、圆形或扁平形,颜色呈灰白色或红色,消退后不留痕迹。

扁平苔藓为典型的丘疹,常排列成网状、环状、带状、斑块。

斑块plaque或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

口腔黏膜病学--第一章知识点和注释

口腔黏膜病学--第一章知识点和注释

第1章口腔黏膜病学概论知识点:口腔黏膜与口腔黏膜病的概念口腔黏膜疾病的基本临床病损知识点注释:#口腔黏膜#是指口腔内的湿润衬里,在功能或结构上具有皮肤和消化道黏膜的某些特点,正常口腔黏膜湿润且光滑,呈粉红色。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口腔黏膜疾病的基本临床病损#1.斑与斑片为皮肤黏膜上的较局限的颜色异常损害,大小不定,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节改变。

如果小于2cm 的颜色异常称为斑,大于2cm者称为斑片。

2.丘疹是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3.斑块是一种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

4.疱是黏膜内贮存液体而呈疱,呈圆形,突起。

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

若疱的部位位于皮内,称上皮内疱;若疱的部位在皮下称上皮下疱。

5.大疱是直径大于1cm的疱性损害,典型的大疱,见于天疱疮或类天疱疮。

6.脓疱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7.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面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8.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病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

常见于上皮内疱破溃后,可有痛感。

9.结节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性病损,颜色从粉红至深紫色。

10.肿瘤是一种起自黏膜而向外突起的实体性生长物,其大小、形状、颜色不等。

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真性肿瘤和各种肿瘤样病变,前者又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后者如脓性肉芽肿与血管性肉芽肿或囊肿性损害。

11.萎缩为细胞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可见,病变部位略呈凹陷。

12.皲裂为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皲裂线仅限于上皮内,愈后无瘢痕,如深达黏膜下层,能引起出血,灼痛,愈后有瘢痕。

《口腔黏膜病学》学习指南

《口腔黏膜病学》学习指南

《口腔黏膜病学》学习指南目录第一章黏膜病临床操作 2 第二章溃疡类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 5 第三章斑纹类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9 第四章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14 第五章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16 第六章发疱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18 第七章性传播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21 第八章唇舌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24 附录口腔黏膜病常用药物30第一章黏膜病临床操作一、口腔黏膜检查[检查工具]口镜、纱布、棉签、镊子[检查方法]口腔黏膜常规检查需遵循一定的顺序,例如唇红-唇颊黏膜-口底舌腹-舌背舌缘-腭-咽-牙龈。

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并随时调节照射灯光,仔细观察各部位黏膜有无异常。

[检查要点]1.唇红:观察色泽,有无肿胀、皲裂、脱屑及痂皮,口角区黏膜有无皲裂和糜烂。

2.唇、颊黏膜:颊白线;腮腺乳头为正常结构。

3.口底及舌腹:观察有无肿胀。

4.舌:注意观察舌的对称性、伸舌有无歪斜或震颤;舌背乳头有无增生或萎缩;舌苔的形态和颜色。

可用纱布包绕舌前份,用手握持并向前轻柔拉出,可较清楚地检查舌背后份和舌侧缘。

5.腭:观察有无隆起、结节。

6.咽:观察有无充血肿胀。

7.牙龈:观察形态、色泽,有无起疱及上皮剥脱。

二、局部封闭临床上将皮质激素混悬液局部注射损害部位,一般每周一次,可促进愈合,减轻疼痛。

[操作方法]1.唇部注射:酒精消毒唇部注射点,注射针筒与唇部形成10度以下夹角,注射针头缓慢刺入唇部,进针深度约1.5cm,回抽无血,缓慢推入药液,边推边退针头,注射完毕后用纱布压迫注射点。

2.口内黏膜注射:用干棉球擦干黏膜注射点(注射点于黏膜溃疡或糜烂边缘的正常黏膜上),碘酊消毒,酒精脱碘。

注射针筒与黏膜形成45度左右夹角,注射针头缓慢刺入黏膜,进针深度约0.5cm,回抽无血,缓慢推入药液,注射完毕后用纱布压迫注射点。

若损害范围较大,可分点注射。

所用的皮质激素混悬液为“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Triamcinolone Acetonide AcetateInjection)”,本品主要成分为:醋酸曲安奈德,分子式:C26H33 FO[性状] 为微细颗粒的混悬液,静置后微细颗粒下沉,振摇后成均匀的乳白色混悬液。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标准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标准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15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修课方式:限选教学时数:16学时总学分数:1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口腔黏膜病学是研究口腔黏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它所研究的疾病种类繁多,而且与机体的全身状态之间联系密切,它主要是探讨与口腔疾病有关的内科学原则以及采用药物进行口腔疾病治疗的规律。

2.课程性质:这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型课程。

本课程注重实用知识的讲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临床具体病例诊断与治疗能力的培养,推行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的临床案例教学。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口腔黏膜病学》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临床课程,是在口腔组织病理学、牙周病学等专业临床知识的基础上开设。

4.课程作用:课程以培养能够阐述口腔黏膜病学的发展史、基本概念及理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的病因、病理;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熟悉主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初步具有口腔黏膜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初步具有诊疗口腔黏膜疾病常用相关技术的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黏膜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良好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制订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

口腔黏膜病学重点

口腔黏膜病学重点

口腔黏膜病学重点第一章口腔黏膜病学概论·口腔黏膜:口腔内的湿润衬里·口腔黏膜病: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组织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的总称·口腔黏膜病学:研究口腔黏膜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治的学科·癌前病变:一种比正常组织发生癌的可能性更大,在形态学上已有变化的组织,如白斑、红斑。

·癌前状态:处于常态,但伴有癌变危险。

如口腔扁平苔藓,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黏膜的危险区域:口底舌腹U型区口角内侧三角区软腭复合体·基本临床病损:(1)斑:皮肤黏膜不高出表面的颜色改变,直径小于2cm·完全抗原:多为大分子物质,具有免疫原和反应原的特性,进入机体后即可引起超敏反应。

·半抗原:分子量小,不能引起免疫应答反应,,但进入机体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后成为大分子,具备抗原性和诱发超敏反应的条件。

·药物过敏性口炎的临床表现特征和危重性?(1)口腔黏膜:充血红肿,红斑,水疱,糜烂,溃疡,假膜(2)皮肤:好发手足颜面,红斑,水疱,糜烂,丘疹,痂皮(3)固定性药疹: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态发生的病损,好发口唇口周眼周,有色素沉着(4) 重症药物过敏性口炎:即莱氏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黏膜,脏器。

·过敏性接触性口炎的临床表现特征?(1) 接触抗原物质,2—3d 后口腔局部黏膜充血红肿,红斑,水疱,糜烂,溃疡 (2) 银汞合金接触的黏膜发生白色条纹状病变,成为苔藓样反应 (3) 致敏原斑贴试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临床表现特征?(1) 头面部疏松结缔组织如上唇,肥厚翘凸 (2) 一般数小时或者1—2d 内消退·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的临床表现特征和危重性?(1) 口腔黏膜:唇部大面积水肿,糜烂,渗出,假膜,易出血,结厚血痂,脓血痂(2) 皮肤:颊、舌、手、足、四肢伸侧、面部,斑疹,丘疹,红斑合并水疱,虹膜样或靶样红斑 (3) 重型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即斯-约综合征(多窍糜烂性外胚层综合征),起病急,高烧,全身各腔孔,口、眼、鼻、生殖器、皮肤发生糜烂和炎症,出现多窍性病损。

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pdf

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pdf

口腔黏膜病学第5版pdf一、口腔黏膜病学概述 口腔黏膜病学是一门研究口腔黏膜疾病的学科。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口腔的外观、功能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本章节将介绍口腔黏膜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最新进展。

二、口腔黏膜病的症状与诊断 口腔黏膜病的症状多样,包括疼痛、肿胀、溃疡、斑块等。

本章节将介绍如何通过观察、检查和诊断口腔黏膜病,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三、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四、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的异常反应。

本章节将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五、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口腔黏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本章节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溃疡及其治疗方法,并讨论溃疡的预防措施。

六、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是指口腔黏膜上出现的水疱或大疱。

本章节将探讨大疱类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并介绍一些特殊类型的大疱病。

七、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是指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的各种斑纹和色素沉着。

本章节将探讨斑纹类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斑纹类疾病。

八、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章节将介绍肉芽肿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并讨论肉芽肿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九、口腔黏膜其他疾病 除了上述疾病外,口腔黏膜还可能发生其他多种疾病。

本章节将简要介绍一些较为少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以便读者对各种口腔黏膜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十、口腔黏膜病的治疗与预防 最后,本章节将总结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替代疗法等,并讨论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来预防口腔黏膜病的发生。

同时,还将介绍口腔黏膜病的康复和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单纯疱疹组织病理:由于上皮细胞发生气球样变和网状液化而在上皮内形成疱。

气球状细胞的胞核内有病毒包涵体(嗜伊红性病毒小体),常位于水疱底部。

上皮下方结缔组织中有水肿、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

早期水疱基底部细胞涂片(巴氏染色),毛玻璃样核,多核合包体、核内包涵体。

临床表现: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①前驱期: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史;潜伏期4-6天,后有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1-2天后,口轻黏膜广泛性充血水肿、附着龈和龈缘也常出现急性炎症。

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可发生成簇小水疱,邻近乳磨牙(成人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较明显;水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③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引起大面积糜烂,可造成继发性感染,上覆黄色假膜(唇和口周皮肤也有类似病损),后形成痂壳。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病程约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成簇的疱。

②常复发于原先发作过得位置或邻近发作过的位置。

治疗原则:①全身抗病毒治疗(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

②局部治疗(口腔黏膜局部用药:洗必泰;物理疗法:复发感染可用氦氖激光治疗)。

③对症和支持治疗。

④中医中药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组织病理:增厚的不全角化上皮,其中有念珠菌菌丝侵入。

病损常在棘细胞层上方,接近上皮表面,棘层常有增生,固有层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念珠菌性口炎)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 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但以新生儿最多见;②新生儿鹅口疮多发生于出生后2-8天,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黏膜充血,有散在雪白小斑点,后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可扩大蔓延,严重者波及扁桃体及咽部;早期充血明显,陈旧病损充血减退,斑片呈淡黄色,斑片用力可擦去。

③成人患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易复发,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为乳白色绒状假膜不易剥离(自觉症状: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黏膜病学[A1型题]1.不属于感染性疾病的是A.口腔结核B.复发性疱疮性口炎C.愿发性疱疮性口炎D.鹅口疮E.天疱疮2.原发性疱疮性口炎的病因是感染了A.HSVⅠB.HSVⅡC.HIVⅠD.HIVⅡE.柯萨奇病毒A43.引起口腔单纯疱疹的主要致病菌为A.金黄色葡萄球菌B.单纯疱疹病毒C.变形链球菌D.柯萨奇病毒A16E.白色念珠菌4.疱疹性龈口炎的病因是A.细菌B.病毒C.真菌D.立克次体E.衣原体5.坏疽性口炎的发病原因可能是A.局部创伤B.维生素缺乏C.口腔卫生不良D.病毒感染E.特殊细菌感染6.I型单纯疱疹病毒复发感染的常见部位是A.颊黏膜B.舌背黏膜C.舌腹及舌侧缘黏膜D.唇黏膜E.唇红及周缘皮获7.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成年人、老年人可引起A.唇疱疹B.手-足-口C.疱疮性咽峡炎D.带状疱疮E.水痘8.下面哪种菌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A.白色念珠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草绿色链球菌D.溶血性链球菌E.肺炎双球菌9.与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是否致病无关的因素有A.病原体毒力B.病原体数量C.入侵途径与机体的适应性D.龋病E.机体的抵抗能力10.不属于口腔念珠菌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A.口干B.烧灼感C.疼痛D.溃疡E.味觉减退11.口腔念珠菌病好发于新生儿的有A.义齿性口炎B.鹅口疮C.抗生素口炎D.念珠菌唇炎E.念珠菌口角炎12.哪种药物不能用于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A.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B.氯己定C.西地碘D.泼尼松,E.制霉菌素13.不会发生恶变的疾病有A.白斑B.慢性盘状红斑狼疮C.扁平苔藓D.口腔红斑。

E.复发性阿弗它溃疡14.治疗急性疱疹性龈口炎首选的全身药物为A.广谱抗生素B.无环鸟苷C.B族维生素D.皮质类固醇E.口炎冲剂15.关于腺周口疮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损害常为多个大溃疡,罕见单发B.溃疡直径为l~3cm或更大C.常累及深层黏膜腺组织D.溃疡周围组织红肿或微显隆起E.病程可达数周至数月,愈后可留瘢痕16.复发性口疮是一种有自限性疾病,通常轻型复发性口疮患者病程为A.2~4天B.7~10天C.1个月D.数月E.一年之内17.发作不频繁的较大的孤立阿弗它溃疡,用何种药物烧灼可促进愈合并止痛A.3%碘酊B.70%酒精C.50%三氯醋酸D.3%过氧化氢E.碘伏18.治愈后会留下瘢痕的疾病是A.创伤性血疱B.口炎型口疮C.疱疮性口炎D.腺周口疮E.血管神经性水肿19.以下哪项不能作为鉴别复发性疱疮性口炎和复发性疱疮样口炎的依据A.病损位置B.发病年龄C.病损大小D.病损数目E.性别20.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哪几型A.轻型、口炎型、巨型B.轻型、疱疹型、重型C.轻型、疱疹型、坏死型D.普通型、特殊型E.充血型、溃疡型、坏死型21.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A.6个月~3岁婴幼儿。

B.学龄前儿童C.青少年D.中年人E.老年人22.与口角糜烂无关的因素A.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营养不良B.细菌感染C.先天遗传D.真菌感染E.老年无牙患者,牙合间距缩短23.地图舌是一种A.慢性增生性舌炎B.急性萎缩性舌炎C.慢性萎缩性舌炎D.病毒感染性舌炎E.慢性营养不良性舌炎24.白斑的好发部位是A.口底黏膜B.舌腹黏膜C.颊、舌黏膜D.软、硬腭黏膜E.唇红及唇黏膜25.组织学表现为恶性者所占比例很高的疾病是A.白斑B.红斑C.扁平苔藓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口腔黏膜下纤维化26.梅毒的病原体是A.细菌B,病毒C.真菌D.螺旋体E.寄生虫27.治疗梅毒首选A.红霉素B.氯霉素C.金霉素D.青霉素E.链霉素28.艾滋病的病原体是A.巨细胞病毒B.EB病毒C.人类乳头状瘤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29.以下哪项不是舌体上分布的乳头A.轮廓乳头B.叶状乳头C.丝状乳头D.切牙乳头E.菌状乳头30.下列哪项与沟纹舌和肉芽肿性唇炎组成梅罗综合征A.面神经麻痹B.三叉神经痛C.迷脂症D.菱形舌E.地图舌31.关于颗粒型白斑下列哪项肯定是A.属于均质型白斑B.一般不伴有溃疡C.甲苯胺蓝染色阴性D.属于非均质型白斑E.很少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32.白斑的诊断最确切的是A.组织病理检查B.血液生化检查C.家族史D.临床检查E.直接免疫荧光检查33.下列哪项不是扁平苔藓的口腔表现A.糜烂B.水疱C.丘疹D.斑块E.皲裂34.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好发于口腔黏膜的A.颊部黏膜B.舌背黏膜C.下唇黏膜。

D.上唇黏膜E.上腭黏膜35.维生素B缺乏除有口角炎外,还表现为A.鼻炎、唇炎B.鼻炎、舌炎C.舌炎、唇炎D.咽炎、唇炎E.鼻炎、咽炎36.毛舌发生在A.舌背B.舌尖C.舌根D.舌缘E.口底37.不是HIV相关性牙周病的是A.牙龈线性红斑B.HIV相关性牙周炎C.急性坏死性牙龈炎D.坏死型牙周炎E.坏死性口炎38.以下哪项不是丝状乳头萎缩的原因A.贫血B.舔舌习惯C.维生素B缺乏D.真菌感染E.地图舌39.下列各项除了哪项以外不是口角炎的常见症状A.皮肤、黏膜充血B.黏膜丘疹C.口角湿白D.口角皲裂E.口角糜烂40.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在皮肤的典型表现是A.多形红斑.B.蝶形红斑C.靶形红斑D.疱形红斑E.萎缩性红斑【A2型题】1.患者,女,8个月,3天前出现轻度发热、流涎、拒食、烦躁不安。

昨日出现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有成簇小水疱及小溃疡。

今日形成大面积糜烂,患儿疼痛、拒食、哭闹。

拟诊断为A.疱疮样口炎B.多形红斑C.原发性疱疹性口炎D.复发性疱疹性口炎E.重型口疮2.患者,女性,36岁,主诉上唇中份疼痛3天,进食刺激性食物可加剧疼痛。

口腔检查:相对右上第一中切牙唇侧黏膜见一直径为2mm溃疡,上覆假膜,溃疡基底充血,触痛明显,基底柔软。

主诉近似病史约3年,每年发作8~10次,溃疡7~10天可自行愈合。

拟诊断为A.盘状红斑狼疮B.天疱疮C.轻型口疮D.重型口疮E.多形红斑3.患者,男,23岁,一周来熬夜备考,前日出现乏力不适,开始并没有在意,觉左口角区有烧灼感、痒感、张力增加。

晚上出现成簇的小水疱7~8个,周围发红,不适感明显。

今日疱破后糜烂结浅黄结痂,触之有清亮液体流出。

回忆几年前口角曾有类似病损出现。

拟诊断为A.天疱疮B.疱疮样口炎C.原发性疱疹性口炎D.复发性疱疹性口炎E.手-足-口病4.女性患者,40岁,患病前有感冒史,前天唇周感觉灼痒半天后出现红斑及成簇的饱满小水疱,张力大且疱液清亮,一天后疱破糜烂后结痂。

拟诊断为A.口角炎B.盘状红斑狼疮C.唇疱疹D.扁平苔藓E.鹅口疮5.患者女婴,4个月,1周来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的斑点及斑块,可擦掉。

患儿啼哭,哺乳困难。

应怀疑为A.鹅口疮B.复发性龈口炎C.疱疹性龈口炎D.球菌性口炎E.克隆病6.男性患者,39岁,口内多处溃疡,疼痛不能进食。

检查见唇颊及舌缘黏膜有小米粒的溃疡十余个,散在分布,周围黏膜广泛充血红肿。

以往曾有多次类似病史发作。

该患者应诊断为A.天疱疮B.疱疹性龈口炎C.自塞病D.带状疱疹E.疱疹样口疮7.女性患者,56岁,佩戴全口义齿一年.近日义齿区黏膜疼痛不适,影响进食活动。

检查:在上颌义齿腭侧面区域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有斑点状假膜。

涂片见孢子和菌丝,患者同时有口角炎。

该患者应诊断为A.球菌性口炎B.扁平苔藓C.白斑E.义齿性口炎8.男性患者,24岁,主诉舌部疼痛4天,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加剧疼痛。

检查见左舌缘及舌腹有一直径1mm溃疡,“黄红凹痛”表现,基底柔软,有复发史。

溃疡一周左右可自行愈合。

拟诊断为A.疱疹性口疮B.球菌性口炎C.轻型口疮D.重型口疮E.多形红斑9.女性患者,38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近来溃疡此起彼伏影响进食及工作.经检查诊断为疱疹样口疮。

下列治疗措施不妥者是A.氯己定溶液含漱B.西地碘C.0.5%达克罗宁D.转移因子E.氨苯砜10.男性患者,48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此次右颊黏膜已溃疡20天,仍疼痛不适明显。

检查见牙周及牙齿健康,右颊黏膜近磨牙后垫见一深在溃疡,火山口状深至肌层,直径Icm左右.周围充血明显。

拟诊断为A.轻型口疮B.单纯疱疹C.癌性溃疡D.腺周口疮E.疱疹样口疮11.男性患者,24岁,双颊出现白色条纹病损半年。

查:双颊及下唇内侧黏膜有条形白纹。

临床应诊断为A.球菌性口炎B.扁平苔藓C.癌性溃疡E.白色念珠菌病12.女性患者,65岁.发现舌背红色斑块1年,病损时常变换位置,无自觉症状,偶有刺痛。

患者可能的诊断不可能是A.游走性舌炎B.地图样舌炎C.地图舌D.剥脱性舌炎E.萎缩性舌炎13.女性患者.41岁,下唇糜烂半年不愈。

临床见下唇唇红缘有一lcm×1.5cm 红色萎缩斑,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有放射状白色角化条纹。

口内未见其他病损。

下列因素中可能与患者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内分泌因素B.消化道因素C.心血管D.冷热刺激E.日光照射14.男性患者,39岁。

出现口腔溃疡1周,经检查舌背有一钱币大小孤立溃疡,表面有棕色薄痂,触之有软骨样感觉。

患者承认与另一梅毒患者有性接触史。

该患者的病损属于A.二期梅毒损害B.一期梅毒损害C.先天梅毒损害D.后天梅毒损害E.三期梅毒损害15.女性患者,56岁。

舌背后1/3处存在散在肿大突起,轮廓清晰,发红。

疼痛不明显,患者无意间发现,恐慌来诊。

患者的诊断为A.叶状乳头炎B.菌状乳头炎C.轮廓乳头炎D.舌癌E.丝状乳头炎16.女性患者,42岁,下唇唇红发生椭圆形红斑糜烂,边缘稍隆。

周边有红晕并见毛细血管扩张及红晕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细短白纹。

病损区超出唇红缘累及皮肤,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

拟诊断为A.糜烂性唇炎B.唇扁平苔藓C.唇盘状红斑狼疮D.腺性唇炎E.变态反应性唇炎17.男性患者,45岁,发现左颊黏膜白色斑块1个月,临床检查:除左颊孤立性白色斑块外未发现其他病损。

下列哪项提供的信息不足以作为本病的发病因素A.吸烟习惯’B.病损局部机械刺激C.白色念珠菌感染D.唾液pH值偏高E.嗜酒习惯18.男性患者,63岁,左颊黏膜出现一白色斑块,均质状,不能被擦去,触诊无明显疼痛,涂片镜检三次未找到芽孢或菌丝,左下尖牙至第一磨牙为不良修复体,无吸烟、酗酒史。

治疗措施不妥者是A.去除不良修复体B.口服维生素AC.0.2%维A酸局部涂擦D.硝酸银局部处理白色斑块,以促进斑消退E.定期随访,如出现恶变指征,可考虑早期手术切除19.女性患者,55岁.右上后牙牙龈反复起疱,探针不能探入疱周围黏膜下。

可发现抗基底膜区抗体的方法是A.直接免疫荧光检查B.间接免疫荧光检查C.脱落细胞检查D.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E.组织病理学检查20.女性患者,38岁,自觉左颊黏膜粗糙半月,有时伴有刺激痛。

临床检查见双颊黏膜有网状条纹,左颊黏膜充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