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前检疫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1.前期准备在生猪屠宰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卫生,并对可能存在的疫情进行控制。
2.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屠宰前,需要对待宰的猪进行检疫。
这一项工作通常由专业的检疫人员或兽医进行。
检疫的目的是排除有潜在传染病风险的猪,从而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行动能力,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检查猪只皮肤的状况,观察是否有病斑、疮疖等病变。
-检查猪只的体温,异常体温可能是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
-检查猪只的耳朵和尾巴,观察是否存在疥癣或剪耳剪尾的情况。
-检查猪只的肛门和外生殖器,观察是否有病变或分泌物。
3.屠宰环节检疫屠宰环节是确保生猪肉安全卫生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屠宰环节的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设备无污染、无生锈、能正常运转。
-检查屠宰设施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保证屠宰过程的适宜性。
-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检查是否有疾病病变、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检查猪只的肉质状态,观察其颜色、弹性、水分等,确保产品质量。
-进行瘦肉精检测,排除猪只体内是否有残留禁用药物。
4.屠宰后检疫屠宰后的检疫是为了确保生猪肉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对屠宰后的生猪肉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能够追溯。
-对肉类进行质检,检查是否存在疾病病变、污染物等情况。
-进行微生物检测,排除肉类是否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对屠宰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屠宰前检疫、屠宰环节检疫和屠宰后检疫四个环节。
前期准备包括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屠宰前检疫主要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皮肤状况、体温等;屠宰环节检疫主要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并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屠宰后检疫主要对肉类进行包装和标识,以及进行质检和微生物检测。
家禽屠宰检疫规程

家禽屠宰检疫规程家禽屠宰检疫规程一、前言二、家禽屠宰前的检疫工作1. 检查证明文件2. 检查屠宰场环境3. 检查家禽健康情况三、家禽屠宰过程中的检疫工作1. 家禽麻醉与宰杀2. 家禽内脏检查四、家禽屠宰后的检疫工作1. 家禽肉品外观检查2. 家禽肉品质量检查五、结论一、前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家禽屠宰的检疫工作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确保消费者食用到安全卫生的家禽肉,各地都制定了相应的家禽屠宰检疫规程。
本文将介绍家禽屠宰检疫规程的相关内容。
二、家禽屠宰前的检疫工作在进行家禽屠宰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疫工作,以确保待宰家禽数量和健康情况符合要求。
1. 检查证明文件在家禽屠宰前,需要检查家禽的来源证明文件,如养殖证、检疫合格证等。
只有符合规定的家禽才能进行屠宰。
2. 检查屠宰场环境屠宰场应该具备相应的设施和环境,如通风设备、消毒设备等。
同时,屠宰场内也需要进行卫生清洁工作。
3. 检查家禽健康情况在进行屠宰之前,需要对待宰家禽进行体检,并且检查其是否有疾病或者伤口等。
如果发现有问题,则不能进行屠宰。
三、家禽屠宰过程中的检疫工作在家禽屠宰过程中,需要对待宰家禽进行麻醉、内脏检查等工作,以确保肉品安全卫生。
1. 家禽麻醉与宰杀为了减少待宰家禽数量在被杀死后出现抗拒反应而引起的伤口和其他不良影响,需要对其进行麻醉处理。
同时,在杀死待宰家禽数量时也需要注意技术和方法,以减少损伤。
2. 家禽内脏检查在进行屠宰后,需要对家禽内脏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卫生。
如发现有病变或者其他问题,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家禽屠宰后的检疫工作在家禽屠宰结束后,还需要对肉品进行外观和质量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卫生。
1. 家禽肉品外观检查在进行外观检查时,需要注意肉品颜色、气味等方面。
如果发现有问题,则不能将其投放市场。
2. 家禽肉品质量检查在进行质量检查时,需要注意肉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如果发现有问题,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动物检验检疫:宰前检疫

(6)患有其他一般疫病的畜禽,实行急宰。 (7)凡判为急宰的畜禽,将其报告单及时通知检疫人员,
以供对同群畜禽宰后检验时综合判定、处理。
34
9
二、宰前检疫的程序和内容
5.候宰管理 (1)管理不当造成如下损失:
①屠畜消瘦,体重锐减,影响出肉率, ②体温升高,不能正常宰杀, ③发生疾病或传染病,肉品只能无害化处理后出售,
11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2
证明过期失效或证物不相符的,实施重检、补消毒。
6
二、宰前检疫的程序和内容
4.宰前检疫后的处理
(3)伪造、涂改和转让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的,实施补检、补消毒,按《动物防疫法》处罚,
(4)经宰前检疫发现猪水泡病、猪瘟、牛瘟、羊痘、鸡新城疫、
兔出血热等严重疫病时,病畜禽不放血扑杀销毁处理。
同群其它畜禽处理。
《动物检验检疫》
宰前检疫
目录 Contents
一 宰前检疫的作用 二 宰前检疫的程序和内容
一、宰前检疫的作用
1.及时查出患病动物,
早发现,早处理,防止疫病扩散。
2.有利于做到病、健分宰,减轻肉3品4 污染, 3.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维护动物防疫法的尊严。
3
二、宰前检疫的程序和内容
1.查证验物
(1)查验《动物检疫证明》以及其他所必须的检疫证明。 审验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以及免疫耳标
④动物病死,则造成大的经济3损4失。
10
二、宰前检疫的程序和内容
5.候宰管理
(2)宰前卫生管理
①候宰猪:候宰舍干净卫生,淋浴体表; ②牛、羊:牛羊待宰场舍应较宽大。 ③必须随时检查畜群。
牛屠宰检疫要点及无害化处理

牛屠宰检疫要点及无害化处理牛屠宰检疫是指在将牛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的一系列程序。
这一程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防止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牛屠宰检疫的要点及无害化处理方法。
一、牛屠宰检疫要点1. 检疫证明在进行牛屠宰前,需要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
这是确定牛是否患有传染病的重要证明,也是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2. 观测身体状况在进行牛屠宰前,需要对牛的身体状况进行仔细观测。
包括是否有发热、是否有异常体征等。
这是因为患病的牛肉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传播疾病给其他牛。
3. 检测传染病在进行牛屠宰前,需要对牛进行传染病的检测。
这包括常见的疫病如口蹄疫、疯牛病等。
只有确保牛没有传染病,才能进行屠宰程序。
4. 预防措施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比如戴好口罩、穿戴合格的防护服等。
5. 合格标识完成屠宰后,需要对牛肉进行合格标识。
这是确保合格牛肉与不合格牛肉的分辨,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举措。
二、无害化处理1. 尸体处理在牛屠宰后,需要对畜禽尸体进行处理。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畜禽尸体如果直接丢弃或随意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可能传播疾病。
2. 热处理对畜禽尸体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高温,能够有效杀死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
这一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合格操作人员。
3. 化学处理除了高温处理,化学处理也是一种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处理剂包括氯化钠、过氧化氢等。
这些化学处理剂能有效杀灭病原体,确保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畜禽尸体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无害物质。
这一方法在实践中效果明显,并且对环境友好。
5. 合法处置无害化处理完成后,需要将处理后的畜禽尸体进行合法处置。
这包括填埋、焚烧等方法,确保畜禽尸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不会造成危害。
三、牛屠宰检疫要点及无害化处理的意义1. 保障食品安全牛屠宰检疫的要点及无害化处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生猪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检疫和检查,以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屠宰产品的安全卫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生猪进场检疫生猪运抵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身体状况、行为举止、毛色等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步态是否正常、有无呼吸困难等。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的耳标进行核对,确保生猪的来源和身份信息正确无误。
经过进场检疫后,符合要求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这个环节是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检疫人员需要将生猪单独隔离,并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测。
一旦发现生猪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处理。
3.生猪体检在隔离检疫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检。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体温、呼吸、心率、皮肤、粘膜等进行仔细检查。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血液检测、粪便检测等实验室检测。
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疾病并且身体健康。
4.生猪屠宰前检疫在生猪进行屠宰前,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检疫。
确保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保证屠宰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1.疫病防控生猪屠宰检疫的核心在于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疫病。
遇到有疫病症状的生猪需要及时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2.检疫人员素质检疫工作需要严谨和细致,检疫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和可靠。
3.检疫设备和工具在生猪屠宰检疫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比如体温计、心率仪、血液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保持干净和消毒,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4.疫苗接种和防治生猪在进场前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保证生猪没有携带疾病。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定期的防治工作,确保生猪的健康。
5.合理的检疫流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需要合理设计。
屠宰检疫程序

屠宰检疫程序屠宰检疫程序是指在屠宰过程中对动物进行的一系列卫生检查和防疫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护公众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屠宰检疫程序的步骤和重要性。
一、屠宰前检疫屠宰前检疫是指在动物进入屠宰场之前进行的检疫工作。
检疫人员会对动物进行外观检查和触诊,以确定其是否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同时,还会查看动物的耳标和耳标号码,以确保其身份和来源的合法性。
屠宰前检疫的目的是排除患病动物,避免疾病传播和食品安全风险。
二、屠宰中检疫屠宰中检疫是指在动物被宰杀的过程中进行的检疫工作。
检疫人员会对宰杀后的动物进行解剖检查,以确定其内部器官是否有病变。
同时,还会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动物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
屠宰中检疫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动物,避免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三、屠宰后检疫屠宰后检疫是指在动物被宰杀后进行的检疫工作。
检疫人员会对宰杀后的肉品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同时,还会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肉品不含有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
屠宰后检疫的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防止患病动物的肉品流入市场。
屠宰检疫程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屠宰检疫可以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动物,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
其次,屠宰检疫可以确保肉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公众健康。
最后,屠宰检疫可以追溯肉品的来源和流向,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为了保证屠宰检疫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培训,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农户和屠宰场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此外,还应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屠宰检疫的效率和准确性。
屠宰检疫程序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屠宰前、中、后的检疫工作,可以排除患病动物,防止疾病传播,保证肉品的质量和安全。
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屠宰检疫工作,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国家对畜禽产品实施的一项重要监管措施。
生猪屠宰检疫的目的是通过对生猪进行检疫、监管和检测,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疾病传播和食品安全问题。
(一)入场检疫1. 生猪进入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入场检疫。
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和行为举动,以及是否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和异常情况。
还需检查生猪的检疫证明、运输证明等相关文件。
2. 对于没有明显异常的生猪,入场检疫可以通过。
对于有异常情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并酌情处理,不合格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或者退回。
(二)屠宰前准备1. 入场检疫合格的生猪,需要进行屠宰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定点屠宰场的登记、称重、储存、分类等工作。
2. 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和清洁消毒,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三)屠宰检疫1. 屠宰前,对生猪再次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细致的观察,检查生猪的皮肤、毛发、眼睛、鼻子、口腔、耳朵、乳房、生殖器等部位,以及内部器官和腔体。
(四)宰前检验1. 屠宰前,需要对屠宰生猪进行宰前检验。
检验员对生猪的皮肤、肉色、肌肉质地、肿瘤、脓肿、肿胀、水肿、出血、异色、肠道杂物等进行检查。
(五)屠宰处理1. 进行屠宰处理。
屠宰刀具需要进行消毒并定时更换,避免屠宰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
2. 需要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包装等工序,确保屠宰后的猪肉卫生安全。
(一)检查生猪的外观和行为状态1. 注意观察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和行为举动,以及是否有异常情况。
(二)检查生猪的身体状况2. 对生猪的内部器官和腔体进行检查。
(三)检验生猪的肉品质和卫生状况(四)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生猪在屠宰前进行的检查和检疫工作。
检疫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疫病传播。
本文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
一、检疫流程1. 接收生猪:生猪到达屠宰场后,必须先进行接收检查。
接收检查的目的是确认生猪是否具备屠宰条件,是否存在明显的疾病症状。
2. 检疫检查:在接收合格后,生猪需要进行检疫检查。
检疫人员会对生猪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观察,以及对皮肤、粪便、呕吐物等进行检查。
还会对特定疾病进行检测,如猪瘟热、猪蓝耳病等。
如果发现疫病或可疑病例,将暂停该批生猪的屠宰。
3. 屠宰:通过检疫检查合格的生猪将进行屠宰。
屠宰过程中,屠宰场需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保证生猪肉制品的卫生安全。
4. 审查和验收:屠宰完成后,对屠宰车间、设备和卫生条件进行审查和验收。
只有通过验收的生猪肉制品才能出售和流通。
5. 封存管制:封存检疫合格的生猪肉制品,将其进行标识并进行管制,确保只有经过检疫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二、检疫要点1. 疫情查明:疫情查明是保证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接收生猪的时候,必须查明生猪的来源,确保生猪未受到疫病的感染。
2. 体检观察:在检疫检查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体检观察,包括对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3. 环境卫生:屠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包括屠宰车间、设备和周围环境。
屠宰场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疫病传播。
4. 实验室检测:对特定疫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生猪不患有疫病。
特定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应有专门的实验室进行,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猪进行检查和检疫,可以防止疫病的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
检疫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检疫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疫情查明、体检观察、环境卫生、实验室检测和封存管制等要点,以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针对屠宰场内活体猪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下面是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1.进场检查:疫区内的猪只在运输到屠宰场之前,需要进行进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疫区内是否有疫情报告、病死猪处理制度是否完善、车辆、人员是否做好防护等。
2.入场检查:进场检查合格的猪只需要再进行一次入场检查,主要检查项包括体温、健康状况、耳号是否与证件一致等。
3.隔离观察:猪只入场后,需要在隔离区进行观察,观察期间对猪只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等。
4.屠宰前检查:进入屠宰环节之前,对隔离观察期内猪只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主要包括体温、体质、身体是否有异常等。
5.屠宰: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检查合格后,可以进行屠宰,屠宰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条件、环境温度、屠宰工具的清洁度等。
6.检疫取样: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对猪只进行检疫取样,取样部位包括腹腔淋巴结、肾上腺、肝脏等。
取样之后,需要送往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
7.屠宰检查:屠宰结束后,需要进行屠宰检查,主要检查项包括猪肉细菌总数、沙门氏菌、副溶血性链球菌等。
8.合格证明:经过检疫检查合格的猪只,可以获得相应的合格证明,作为放行和销售的依据。
1.健康检查:对猪只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查,包括体温、活动度、呼吸是否正常、毛色是否鲜亮等。
2.疫情检查:进场前、入场时、屠宰前等环节,需要对猪只来自疫区,或疫区内是否有疫情报告等情况进行检查。
3.耳号核对:入场时、屠宰前对耳号与证件是否一致进行核对,防止猪只流向混杂。
5.屠宰环境卫生:屠宰场内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包括保持通风、干净,清洁宰杀设备等。
6.检疫取样规范:取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保持取样器具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7.检疫报告及记录:对检疫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疫样品编号、检测结果、合格数量等。
8.对不合格猪只的处理:对于检测不合格的猪只,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将其投放市场。
简论牛的宰前检疫及处理方法

简论牛的宰前检疫及处理方法
牛的宰前检疫是指在牛被宰杀前对其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其健康状
况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护消费者健
康的必要措施。
宰前检疫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牛的外观
和行为,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皮肤病、眼病、呼吸道疾病等。
2.检查
牛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以确定其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3.对牛
进行血液检测,以检测是否有传染病,如口蹄疫、疯牛病等。
4.对牛进行
肉品检测,以检测是否有药物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在宰前检疫中,
如果发现牛有疾病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处理方法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有传染病的牛,应立即隔离治疗,直到病情得到
控制。
2.对于有药物残留或重金属污染的牛,应停止使用有害物质,并进
行适当的治疗和排毒。
3.对于有皮肤病、眼病等的牛,应进行适当的治疗
和护理,以保证其健康状况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对于有呼吸道疾病的牛,应进行适当的治疗和护理,以保证其健康状况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总之,
宰前检疫和处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执行。
只有确保牛
的健康状况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猪肉检疫流程

猪肉检疫流程猪肉检疫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从猪的屠宰、分割、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全过程。
猪肉检疫流程的目标是确保市场上销售的猪肉符合卫生安全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猪肉检疫的流程。
一、屠宰前检疫在猪的屠宰前,需要对猪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会对猪进行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观察,以确定猪是否有疾病。
同时,还会对猪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皮肤病、肿瘤、瘢痕等。
此外,还会进行内脏检查,检查猪的内脏器官是否正常,是否有病变。
如果猪在检疫中被发现有疾病或异常情况,将不会被允许屠宰。
二、屠宰后检疫猪屠宰完成后,需要对猪肉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会对猪肉进行观察,检查是否有异常颜色、气味等。
同时,还会进行切割和触摸检查,以检查猪肉的质地和弹性。
如果猪肉在检疫中被发现有异常情况,将不会被允许进入加工环节。
三、加工前检疫在猪肉加工前,需要对猪肉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会对猪肉进行视觉检查,以检查是否有异物、血液、脓液等。
同时,还会进行嗅觉检查,以检查猪肉是否有异常气味。
此外,还会进行切割检查,以检查猪肉的质地和颜色是否正常。
如果猪肉在检疫中被发现有异常情况,将不会被允许进入加工环节。
四、加工后检疫猪肉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会对猪肉制品进行视觉检查,以检查是否有异物、血液、脓液等。
同时,还会进行嗅觉检查,以检查猪肉制品是否有异常气味。
此外,还会进行质量抽检,以检查猪肉制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猪肉制品在检疫中被发现有异常情况,将不会被允许销售。
五、运输过程中的检疫在猪肉运输过程中,需要对猪肉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会对猪肉进行外观检查,以检查是否有异常颜色、气味等。
同时,还会进行温度检查,以确保猪肉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符合要求。
此外,还会进行检验货运单据,以确保猪肉的来源和运输过程符合规定。
如果猪肉在检疫中被发现有异常情况,将不会被允许销售。
六、销售前检疫在猪肉销售前,需要对猪肉进行检疫。
宰前检疫的步骤及内容(精)

宰前检疫的步骤及内容宰前检疫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从畜群中迅速检出病畜禽,这就要求检疫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必须做好宰前检疫的组织工作。
宰前检疫,大致可以分为预检、住检、送检三个程序。
一、预检预检是屠畜由产地运到屠宰加工企业时进行的检疫。
预检是防止疫病混入的重要环节,检疫人员要认真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验讫证件、了解疫情检疫人员首先向押运人员索取《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了解产地有无疫情和途中病、死情况,并亲临车、船,仔细观察畜群,核对屠畜的种类和数量。
若屠畜数目有出入,或有途病途亡现象,须查明原因。
若产地有严重疫情流行,或途中病死较多,或发现有疫情,或有疫情可疑时,应将该批屠畜立即转入隔离栏圈,进行详细临诊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诊断,待疫病性质确定后,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2、视检屠畜、病健分群经过初步视检和调查了解,认为合格的畜群允许卸下,并赶入预检圈。
此时,检疫人员要认真观察每头屠畜的外貌、运动姿势、精神状况等。
如发现异常,立即涂刷一定标记并赶入隔离圈,待验收后进行详细检查和处理。
赶入预检圈的屠畜,必须按产地、批次,分圈饲养,不可混杂。
3、逐头测温、剔出病畜进入预检圈的牲畜,要给足饮水,待休息4h后,再进行详细的临诊检查,逐头测温。
经检查确认健康的牲畜,可以赶入饲养圈。
病畜或疑似病畜则赶入隔离圈。
4、个别诊断、按章处理被隔离的病畜或可疑病畜,经适当休息后,进行详细的临诊检查,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
确珍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住检预检合格的屠畜,在宰前饲养管理期间,检疫人员要经常深入圈舍观察。
发现病畜或可疑病畜应及时挑出。
三、送检进入饲养圈的健康屠畜,经2-3d 的饲养管理之后,可送去屠宰。
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病畜进入屠宰线,避免污染屠宰加工车间,在送宰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外貌检查。
送检认为合格的屠畜,签发宰前格疫合格证,送候宰圈等候屠宰。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的生猪进行检疫,以确保食品安全和疾病防控。
下面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1. 登记检疫:生猪进入屠宰场时,需要进行登记检疫。
登记检疫包括查验动物健康证明、识别标志、耳标、品种、数量等信息,以及进行身体外观的检查。
2. 隔离检疫:在登记检疫后,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是为了排除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猪瘟等重大疫病。
隔离检疫时间一般为14天,期间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温监测和身体状况观察。
3. 检疫审批:隔离检疫合格后,生猪可以进行屠宰。
在屠宰前,需要进行检疫审批,包括查验隔离检疫记录、疫病防控措施、生猪运输记录等,确保生猪符合相关检疫要求。
4. 屠宰过程监控:屠宰过程需要安装摄像头进行监控,以确保屠宰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监控视频需要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验。
5. 检疫查验:屠宰后,需要对生猪进行检疫查验。
检疫查验包括对内脏器官、淋巴结等进行观察,排除疾病。
还需要对肉品进行抽检,检测是否有病原体、残留药物等。
6. 核查合格:经过检疫查验,如果生猪和肉品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则核查合格,可以投入市场销售。
1. 健康证明:生猪进入屠宰场时,需要呈交动物健康证明,证明生猪有无传染性疾病,如猪瘟、猪流感等。
2. 隔离检疫:对进场的生猪进行隔离检疫,一方面确保生猪没有传染病,另一方面防止已感染病原体的生猪传播给其他生猪。
3. 消毒杀菌:屠宰场要定期对车辆、设备、场地等进行消毒杀菌,以预防病原体传播。
消毒杀菌要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操作。
4. 屠宰卫生控制:屠宰场需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控制措施,包括对生猪在屠宰前进行脱毛、清洗、消毒等处理,对屠宰场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5. 检疫记载:对登记检疫、隔离检疫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生猪的来源、检疫员的姓名、检疫时间、体温记录等,以备查验。
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屠宰场生猪和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保障食品安全。
宰前检疫的步骤及内容(精)

宰前检疫的步骤及内容宰前检疫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从畜群中迅速检出病畜禽,这就要求检疫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必须做好宰前检疫的组织工作。
宰前检疫,大致可以分为预检、住检、送检三个程序。
一、预检预检是屠畜由产地运到屠宰加工企业时进行的检疫。
预检是防止疫病混入的重要环节,检疫人员要认真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验讫证件、了解疫情检疫人员首先向押运人员索取《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了解产地有无疫情和途中病、死情况,并亲临车、船,仔细观察畜群,核对屠畜的种类和数量。
若屠畜数目有出入,或有途病途亡现象,须查明原因。
若产地有严重疫情流行,或途中病死较多,或发现有疫情,或有疫情可疑时,应将该批屠畜立即转入隔离栏圈,进行详细临诊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诊断,待疫病性质确定后,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2、视检屠畜、病健分群经过初步视检和调查了解,认为合格的畜群允许卸下,并赶入预检圈。
此时,检疫人员要认真观察每头屠畜的外貌、运动姿势、精神状况等。
如发现异常,立即涂刷一定标记并赶入隔离圈,待验收后进行详细检查和处理。
赶入预检圈的屠畜,必须按产地、批次,分圈饲养,不可混杂。
3、逐头测温、剔出病畜进入预检圈的牲畜,要给足饮水,待休息4h后,再进行详细的临诊检查,逐头测温。
经检查确认健康的牲畜,可以赶入饲养圈。
病畜或疑似病畜则赶入隔离圈。
4、个别诊断、按章处理被隔离的病畜或可疑病畜,经适当休息后,进行详细的临诊检查,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
确珍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住检预检合格的屠畜,在宰前饲养管理期间,检疫人员要经常深入圈舍观察。
发现病畜或可疑病畜应及时挑出。
三、送检进入饲养圈的健康屠畜,经2-3d 的饲养管理之后,可送去屠宰。
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病畜进入屠宰线,避免污染屠宰加工车间,在送宰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外貌检查。
送检认为合格的屠畜,签发宰前格疫合格证,送候宰圈等候屠宰。
猪肉检疫标准

猪肉检疫分为:产地检疫、宰前检疫、宰后检疫一、产地检疫在活猪供应地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对无公害猪饲养场或养殖户进行严格检疫。
二、宰前检疫1、入场检查(1)查证验物:检查有无免疫证或免疫标记(耳牌)、产地检疫证和无公害猪耳号牌,了解证物是否相符,以及途中猪只病、死情况等。
如果猪只来源于外地,还要检查有无出县境检疫证和车辆消毒证等;(2)卸载后的群体检查: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的方法对可疑病猪进行个体检查,发现病猪后立即转送病猪隔离圈。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2、待宰检查经过入场检查,将健康猪只放入饲养圈继续观察,送宰前再进行一次群体检查,挑出可疑病畜后,转入待宰圈,停食、饮水、观察,确实证明为健康猪只后,由兽医检疫人员签发“送宰合格证”,猪只方可进入屠宰间。
三、宰前检疫处理1、经宰前检疫发现猪口蹄疫、猪传染性水疱病、猪瘟及可疑病猪时,必须按下列规定处理:(1)禁止屠宰,停止调动猪只,采取紧急防疫措施,并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疫情,按相关法令处理;(2)病猪用密闭运输工具送至化制间,或当地指定地点,采取不放血的方式扑杀,尸体化制或销毁;(3)同群猪送急宰间,胴体、内脏送有条件可食用车间按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处理后方可出厂(场),皮、毛、血、骨进行消毒后方可出厂(场);(4)对宰前管理区、病猪管理区以及所经过的道路实施严格的消毒,并采取防疫措施,经农牧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2、经宰前检疫发现猪钩端螺旋体病、李氏杆菌病、急性猪丹毒、布鲁氏菌病、猪密螺旋体病和结核病,按下列规定处理:(1)病猪用密闭工具送急宰间,采取不放血的方式扑杀,然后送化制间进行化制或销毁;(2)宰前管理区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恢复生产;(3)同群猪可继续送宰。
3、除了上述所列传染病外患有其他疾病的猪只,除患病猪只送急宰间急宰外,其他同群猪只正常送宰。
急宰的病猪,根据具体情况,或送“有条件食用肉处理间”加工利用,或采取化制或销毁方法处理。
宰前检疫的结果方法及结果处理方法

宰前检疫的结果方法及结果处理方法宰前检疫是指在宰杀动物前进行的一系列检测和评估,以确保这些动物没有被携带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
宰前检疫的结果方法包括动物健康状况检查、病毒检测、细菌检测和寄生虫检测等。
这些结果处理方法包括:
1. 动物健康状况检查:通过询问、观察和体检等方式,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检查项目包括体温、食欲、精神状态、粪便和尿液等。
2. 病毒检测:使用特定的检测试剂盒对动物体内的病毒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血清学检测和抗体检测等。
3. 细菌检测:使用特定的检测试剂盒对动物体内的细菌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检测、培养检测和抗原检测等。
4. 寄生虫检测:使用特定的检测试剂盒对动物体内的寄生虫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血清学检测和抗体检测等。
在进行宰前检疫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隔离和饲养,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动物排泄物的正确处理,以及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宰前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安全,以及检测和处理方法的科学合理,可以有效避免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
因此,宰前检疫应该被广泛实施,以保障人民的饮食健康和安全。
宰前检疫流程

宰前检疫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原标题:宰前检疫流程详解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宰杀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流程,以下就是宰前检疫的详细流程:一、宰前检疫准备阶段1. 确定检疫人员:确保检疫人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
屠宰检疫程序

屠宰检疫程序屠宰检疫程序,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屠宰检疫的流程,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指导和了解。
首先,屠宰检疫程序在屠宰前进行,以确保只有健康的动物被屠宰。
在动物到达屠宰场之前,必须经过预检。
预检是通过观察动物的体态、行为、食欲和精神状态来初步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
若发现有明显异常,如行动迟缓、抗拒进食等,就会被暂时隔离并接受更详细的检查。
接下来是在屠宰过程中的检疫程序。
屠宰场必须具备适当的设施和设备,以保证动物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屠宰。
在屠宰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和规定。
屠宰前,动物必须进行术前处理,如洗净皮毛、剪指甲等,以防止有害物质污染食品。
而屠宰的方法必须要卫生和无疼痛,以减少对动物的痛苦。
屠宰后,动物的内脏将被取出,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许多疾病和病原体可能隐藏在动物的内脏中。
专业人员将仔细检查肺、肾脏、肝脏和其他内脏,以确保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或潜在危险,如瘤、疾病和感染等。
随后是畜产品检测。
此过程是为了检验畜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专业人员将对畜产品进行蓝洞检测、传染病检测、药渣残留检测和重金属检测等,以确保产品没有受到污染或潜藏了潜在的危险物质。
最后还有行政检查。
这是由监管机构负责的,对屠宰过程中是否遵守监管规定进行检查。
包括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屠宰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以及屠宰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
若发现任何问题,监管机构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或者通报相关部门。
通过以上屠宰检疫程序,我们可以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这项工作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屠宰场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屠宰检疫的工作,积极执行并加强监管,从而提供安全可靠的畜产品,保障大家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个体检查
是对在群体检查中标记剔除的患病动物 和可疑患病动物集中进行详细的个体临 床检查。即使经过群体检查认为健康无 病的动物,必要时可抽5%-20%作个体检 查;如果经抽检发现传染病时,可继续 抽查10%,有时甚至全部进行个体检查。 对受检的个体应按看、听、摸、检四大 要领进行。
2、个体检查
2、住场检疫
经进场验收合格进入健康饲养圈的动物, 检疫人员应经常深入圈舍,对动物群进 行静态、动态和饮食状态的观察和宰前 的饲养管理指导,以便发现漏检的和新 发现的患病动物,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送宰检查
进入健康饲养圈的动物,经过2-3天的休 息管理后,即可送宰。但为了最大限度 的控制患病动物被屠宰,在送宰前再进 行一次以群体检查为主的健康检查,必 要时可重点进行测温,这对控制急性传 染病有重要意义,经过检查认为健康合 格者,可开具送宰证明准予屠宰。
二、宰前检疫的目的和意义
1、在收购和入场验收时进行严格的检疫, 可以避免购入患病动物,不但有利于加 工出高质量的肉品,还可减少因患病动 物给屠宰加工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2、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实行病、健隔离, 病、健分宰,防止疫情扩散,减轻对加 工环境和产品的污染,保证产品的卫生 质量和肉品的耐存性。
一看精神、被毛和皮肤
此外,马属动物在颈部、胸前、腹下等
处的皮下发生炎性肿胀,且呈现有热痛 时,应怀疑炭疽痈的可能。羊的皮肤型 炭疽痈初期红、肿、热、痛,后期疼痛 与局部发热的症状皆消失,故凡在羊的 皮肤上发现单在的痈肿结节时都应作炭 疽病的鉴别诊断。
二看运步姿态
各种动物都有其特有的姿势和步样。一般健康 动物运步稳健,动作自如。动物运步异常,常 给诊断某些疫病提供帮助。重点查看是否有跋 行、僵硬、四肢弯曲、行走不稳,运步不协调 等。如破伤风时,患病动物表现头颈伸直、耳 竖尾翘、腰腿僵直,行走似木马状。脑炎或脑 膜炎时,患病动物呈现盲目运动、意识紊乱不 听呼唤。牛羊的定向转圈运动是脑包虫病的表 现。猪的转圈运动可能与李氏杆菌病以及某些 中毒病有关。
三、宰前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一)宰前检疫的程序 宰前检疫程序包括进场(厂、点)验收、 住场检疫、送宰检查三个环节。在进行 宰前检疫工作中,必须具备健康圈、疑 似患病动物隔离圈、患病动物隔离圈、 急宰间、消毒器械和消毒药品。
(一)宰前检疫的程序
1、进场(厂、点)验收 2、住场检疫 3、送宰检查
1、进场(厂、点)验收
(二)宰前检疫的方法
动物的宰前检疫一般只做临床检查,再结合屠宰场 (厂、点)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由于进场(厂、点) 的动物数量、批次较多,待宰的时间又不能拖长,尤 其在屠宰旺季,实行逐头临床检查是比较困难的,所 以在生产实践中多采用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相结合的 办法,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 一般对猪、羊、兔、鸡、鸭及鹅的宰前检疫都采用群 体检查为主,辅以个体检查;对牛、马等大家畜的宰 前检疫是以个体检查为主,辅以群体检查。其具体做 法可归纳为静、动、食的群体检查的三大环节和看、 听、摸、检的个体检查的四大要领。
四看可视黏膜及分泌物
注意观察眼结膜、鼻黏膜、口腔黏膜及
阴道黏膜有无苍白、潮红、发绀、黄染、 肿胀、出血以及分泌物的性状等。鼻黏 膜和口腔黏膜还应检查有无结节、水疱、 溃疡、疤痕等。
四看可视黏膜及分泌物
苍白(贫血):结膜呈淡白色或灰白色。多见于慢性 消耗性疾病和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马传染性贫血、 牛结核、马鼻疽、焦虫病、慢性消化不良等。如果是 骤发性苍白,一般见于大出血或内出血(肝、脾破裂 等)。 潮红(充血):结膜呈弥散性发红。多见于发热性疾 病(如肺炎、胃肠炎、咽炎等)和某些传染病的初期。 发绀:结膜呈现不同程度的蓝紫色或紫红色。发绀表 示血液含氧量不足,是病情严重和危急的象征。多见 于血液循环障碍和呼吸困难的疾病。如牛肺疫、猪肺 疫、气喘病、心肌炎、肠变位和中毒性疾病等。 黄染(黄疸):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过多,致使结膜 染成不同程度的黄色。多见于肝胆疾病、血液病以及 胃肠疾病。如肝炎、胆结石、梨形虫病、马传染性贫 血、胃肠炎、砷和有机磷中毒等
(3)逐头测温,剔除有病动物
对来自农村散养的动物,按上述检查入 圈后,让其安静休息,供给饮水,4小时 后逐头测温。将体温异常者转移到隔离 圈。对来自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按上 述检查后,经休息4小时后可抽查检测体 温,如有体温升高者,再进行逐头测温。
(4) 个别诊断,按章处理
隔离出来的动物,经适当休息后,进行 仔细的临床检查,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 查,予以确诊,对确诊的动物,按照有 关规定进行处理。
(2)视检动物,病健分离
经以上查验认可的动物,准予卸载,并施行外 貌和动态检查。在卸载台到圈舍之间设置的长 廊旁,检疫人员在适当的位置视检动物行进中 的精神状态和行走姿势,家禽则采用飞沟检验 法或障板检验法,对发现有异常的动物,分别 进行标记,在走廊的端口,由检疫人员将带有 标记的动物转移到隔离圈内。
五看排泄物
血便:即粪中混有血液,表示消化道出血,一般多见 于中毒性疾病、肠壁损伤及某些传染病等,尤其应注 意,若发现牛的血便,往往有炭疽的可能。 血尿:一般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的多属于膀胧或尿道 出血。尿中血液分布均匀且伴有尿少及水肿的多属肾 炎。总之,血尿多见于尿道炎、急性膀肤炎、急性肾 炎、泌尿系统损伤、及炭疽等。 血红蛋白尿:即尿中有血红蛋白,尿呈棕红色或黑红 色(茶色),多见于梨形虫病、败血症、马麻痹性肌 红蛋白尿症等。
(1) (2) (3) (4) 看就是观察动物的外貌和表现 听 摸 检
(1) 看就是观察动物的外貌和表现
一看精神、被毛和皮肤 二看运步姿态 三看鼻镜和呼吸动作 四看可视黏膜及分泌物 五看排泄物 六看口色和舌苔
一看精神、被毛和皮肤
健康者:一般精神活泼,膘肥体壮,耳目灵敏, 对周围环境反应敏感,被毛整齐有光,不宜脱 落,皮肤颜色正常、弹性良好,无肿胀、溃疡、 出血等。 患病动物:则表现兴奋不安或沉郁呆滞,如惊 恐不安、刺激过敏、狂躁嚎叫、前冲后撞、不 听呼唤、离群呆立、嗜睡昏迷、反应冷淡、闭 目缩颈等;被毛不洁、粗乱无光或成片脱落; 皮肤变厚变硬或弹性不良,出现痉痒和擦伤, 颜色异常,出现肿胀、皮疹或溃烂等;蹄、趾 部、趾间有肿胀、丘疹、水疱、脓疱及溃疡等。
(1)查验证件,了解疫情; (2)视检动物,病健分离; (3)逐头测温,剔除有病动物; (4)个别诊断,按章处理。
(1) 查验证件,了解疫情
收购的动物到达屠宰场(厂)后,在卸车 之前,检疫人员应查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或运输检疫证明及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核对检 疫证明中所列的全部应检项目,检查检疫证明 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有涂改、伪造或过期 等,了解产地有无疫情,并亲临车、船,仔细 检查动物,核对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果发现 数量不符,或有途病、途亡情况,必须查明原 因。若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时,应立即将该批 动物转入隔离圈内,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必要的 实验室检查,确诊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宰前检验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兽医内诊教研室
二00七年七月
一、宰前检疫的概念
宰前检疫属于屠宰检疫。宰前检疫 是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活体进行的检疫。
二、宰前检疫的目的和意义
是对动物屠宰加工过程施行动物防疫监
督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控制疫情、及早消灭疫情和保证肉品 质量的重要措施,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宰前检疫的目的和意义
3、及早检出宰后检疫难以检出的疫病,如破伤风、 狂犬病、脑炎、李氏杆菌病、胃肠炎、口蹄疫、脑包 虫病及某些中毒性疾病等。因为这些疾病在宰前检疫 时根据其临床症状不难做出判断,但在宰后其一般无 特殊的病理变化或因解剖部位(如脑部、肠系膜等) 的关系,在宰后一般不进行详细的检查,往往被忽略 或漏检。 4、及时发现疫情,并为疫病防治积累资料。同时, 可根据动物的来源,查找到疫病的疫源地,报告当地 或疫源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可以尽快控制和扑灭疫 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5、可以防止违章宰杀,尤其是国家明令禁止宰杀的 动物。因此加强宰前检疫,从一定意义上讲,比宰后 检疫更重要。
四看可视黏膜及分泌物
肿胀:结膜发炎肿胀。多见于眼病外,
还见于牛恶性卡他热、猪水肿病、马腺 疫等。 出血(出血点):结膜上有大小不等的 点状出血。常见于急性猪瘟、猪丹毒、 血斑病、马传染性贫血等。
四看可视黏膜及分泌物
分泌物(眼哆、鼻液、涎水):是指从天然孔中流出 的液状液体。健康动物一般情况下,天然孔不流出液 体,只有母畜在发情阶段,从阴道流出一些黏液。通 常情况下,天然孔有分泌物都是有病的表现。在观察 时,应注意分泌物的颜色、数量、性状,眼和鼻孔还 应注意是单侧或是双侧性的等。分泌物的性状一般分 为浆性、粘性、脓性。 眼有分泌物(即眼哆),单侧者,多见于眼病;双侧 者,除见于眼病外,还见于多种传染病。 鼻有分泌物(即鼻液或鼻漏),单侧者且在低头时大 量流出,可能为上领窦蓄脓;双侧者多见于上呼吸道 感染和一些传染病,如马腺疫、马鼻疽、牛肺疫等。 口流涎水多见于口内有异物、水疱、溃疡等,如口蹄 疫、猪传染性水疱病等。 阴道有分泌物多见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 布鲁氏杆菌病等。
五看排泄物
注意观察排泄动作,有无便秘、腹泻、失禁、痛苦及 里急后重,重点是排泄物的气味、硬度、颜色、血便、 脓便、黏液便、异物、血尿、血红蛋白尿等。 便秘:排粪常有困难、粪便干小,如伴有体温升高, 常见于发热性疫病。猪瘟、猪肺疫的初期常排出干小 带污红色黏液的粪球。 腹泻:排粪频繁或失禁,粪呈稀糊状或水样。轻度腹 泻,表现粪液分离,粪中混有未消化的饲料,一般多 见于受凉、消化不良等。严重腹泻,粪呈粥状或水样, 具有腥臭味,多见于胃肠炎、仔猪副伤寒、牛副结核、 猪瘟后期等。
一看精神、被毛和皮肤
牛表现有哞叫,以头顶物,狂奔乱跑,
多见于脑炎和某些急性中毒性疾病。在 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某些代谢障碍疾病时, 则表现被毛蓬乱无光,容易脱落等。Βιβλιοθήκη 一看精神、被毛和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