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项目简介
**长江公路大桥起始于江北岸合安高速公路**接线处,穿越**市区,在**市东门汽车轮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分区域,终点与318国道新改建路线相交,全长5.9km。该项目已由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1]1186号文批准建设。
**长江公路大桥的主桥施工标段划分为A标(北)和B标(南)。A标段起止桩号为K20+118.5~K20+638.5全长520m,.
1.1.1 结构布置
**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50+215+510+215+50米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040m。
主桥采用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倒Y型双塔,空间双索面扇形钢绞线斜拉索。
钢箱梁采用主梁梁高3.0m(桥中心线处),梁上索距15m型式。
斜拉索每个索面16对斜拉索,在梁上锚固标准间距为15m,在塔上锚固间距为2.0~2.5m,与索塔的连接采用钢箱式锚固,与主梁的连接采用锚箱式锚固。斜拉索在塔上张拉。
索塔采用钢筋砼倒Y形形式,锚索区上塔柱为单箱双室整体多边形截面,塔体空心结构。索塔总高179.126m,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比为0.2695。
主桥两座索塔均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状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米。钢围堰高度A标为51.0m。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高6.0m。承台顶面高程-3.25m。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呈梅花形排列,桩间中心距为6.0m。封底采用水下C25号砼厚7.0m。
主桥边跨及辅助跨处各设一个辅助墩和一个过渡墩,其中辅助墩为双柱式实心结构,基础为8根直径3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过渡墩为分离式实体结构,基础为4根直径2m的钻孔灌注桩。
1.1.2 主要技术标准
桥梁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
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桥面宽度:31.2m,四车道桥面标准宽度26.0 m,中间设2.0m宽中央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主桥斜拉桥两边增设锚索及检修宽度。
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最大纵坡:3.0%
桥面横坡:2%
设计洪水频率:1/300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Ⅵ度,按Ⅶ设防
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最低通航水位2.480m
通航净空:最小净高24m,主通航孔双向航宽不小于460m,边通航孔单向航宽不小于204m
1.2 桥址区自然条件
1.2.1地理位置
桥位位于长江**河段振风塔以下、鹅眉洲分流口以上部分。该处江段单一、顺直、稳定。桥位处两岸江堤堤距1660m,河床断面表现为北岸边坡较陡,南岸边坡较缓。其中深泓区中线靠近北岸,距北岸约580m,宽约1100m,平均水深约35.9m,最大水深距北岸大堤347m,水深为38.9m。漫滩主要分布于南岸,宽度约560 m,平均水深约4.9m。
1.2.2 气象、水文条件
桥址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温差较大。春季以风和日丽为主,夏季炎热,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月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5℃。**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最大风速20m/s,瞬间极大风速24.2 m/s。
长江**段的平均水面比降,九江至**段为0.0203 ‰,**至大通段的为0.0189 ‰。根据1925~1998年统计资料,**站多年平均水位8.27m(黄海高程),历年最高水位16.84m,历年最低水位1.62m。枯水期水位在6m左右,相应水深北墩为27m。
桥位处20年一遇、100年一遇、300年一遇各典型年洪水作用下,斜拉桥北墩周围的冲刷坑最大深度为14.9、18.4、20.1m。300年一遇冲刷坑范围为上游50m,下游147m.。
长江**段位于长江下游非感潮河段,根据实测的洪、中两级水位的流速、流向资料,桥位附近河段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流速相对较小。中水期,桥位处流速为0.91m/s~1.31m/s,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左4°~右7.8°之间。洪水期,桥位处流速为1.83m/s~2.33m/s,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0°~左7.5°之间。
1.2.3 地质条件
北塔地面高程在-19.8~-21.3m,覆盖层厚度为11.4~13.8 m,覆盖层上部为细砂、砂砾石层,下部为砂卵石层,卵石层厚2~3m,卵石粒经一般为5~8cm,最大为12cm,弱风化基岩厚度为0.9~4.6m,弱风化基岩顶面高程为-32.9~-35.0m,微~新鲜基岩顶面高程为-34.3~-39。下覆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宣南组红色碎屑,其主要岩性为粉细砂岩、含粘土团块的粉细砂岩及粘土质粉砂岩、疏松砂岩。前者属软岩,在主塔墩处占比例85~87%,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20Mpa;后者属极软岩,占比例13~15%,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0.5~1Mpa。
主塔墩基础施工
3.1 主塔墩基础概况及施工方案概述:
北主塔墩里程桩号为K20+383.5m,位于长江主河道北侧,距北岸堤顶控制桩385 m左右。多年平均水位8.27m,相应水深29.3m左右。主塔墩基础为深水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桩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m。顶面高程取15.0m,底面高程为-44.0m,由于北塔处覆盖层较浅,仅11.4~13.8m,覆盖层下部有一层约2m厚的砂卵石砾层,设计钢围堰底部穿越该层,刃脚进入弱风化层,钢围堰高度51m。封底采用水下25号砼,厚度7m。
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承台顶面高程-3.25m,底面高程-9.25m,承台厚6.0 m。采用30号砼,砼体积3963.1m3,属大体积砼。
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超长钻孔桩,从基岩面算起的钻孔长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