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构架开发研究
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
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随着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如何实现汽车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汽车车身结构对车辆的性能、安全和舒适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从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需求和方法,汽车车身结构材料选择和应用,以及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案例研究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需求和方法在汽车设计中,汽车车身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决定了汽车的稳定性、轻量化和节能性能。
汽车车身结构设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稳定性: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应考虑各种行驶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轻量化:轻量化是一个常见的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目标。
轻量化能有效地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
3. 舒适性:汽车车身结构应该考虑到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并能减少噪音和震动。
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中,一些方法和工具可以用于优化设计,例如CAE、拓扑优化等。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能够通过数字仿真,快速计算车身结构下的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以便进行优化设计。
拓扑优化则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算法的方法,它可以自动生成最优的车身结构模型,以便实现轻量化和优化性能的目标。
二、汽车车身结构材料选择和应用汽车车身结构材料是决定其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环保节能是当前材料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 钢材和铝材:钢材和铝材是目前汽车车身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
高强度钢材和铝材能够有效地压缩车身的重量,并保证强度。
2. 轻质材料:在轻量化方面,汽车车身结构中不锈钢、镁合金等轻质材料也被用于汽车车身结构中。
由于这些材料有着很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底盘和车身的质量能够得到减轻。
3. 复合材料:由于汽车车身结构要求同时满足强度和轻量化的目的,因此复合材料正在成为汽车车身结构中的新兴材料。
这些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强度和轻重量,能够实现汽车车身的更好的强度和轻量化。
三、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案例研究在实际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中,优化设计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汽车轻量化和节能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随着人们对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日益关注,汽车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文将从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意义、方法与技术、优化设计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意义车身结构是汽车整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还与车辆的质量、制造工艺、成本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车身结构的设计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旨在通过优化车身结构的设计,达到提高汽车整车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和优化制造工艺等目的。
同时,优化车身结构还可以减少汽车的燃料消耗和排放,达到环保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与技术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模拟分析、参数优化和实验验证。
其中,模拟分析是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模拟分析可以通过对汽车的结构进行建模,对结构进行数字化仿真分析,以达到模拟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状态、力学性能、疲劳寿命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模拟分析还可以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并达到降低成本和优化制造工艺的目的。
在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中,参数优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技术。
参数优化可以通过对汽车结构的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优化汽车性能和安全性的目的。
同时,通过对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还可以减少汽车的燃料消耗和排放,达到环保目标。
实验验证是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和技术。
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对汽车结构实际进行测试和验证,以验证模拟分析和参数优化的结果。
同时,实验验证还可以为汽车的制造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达到优化制造工艺的目的。
三、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实际应用车身结构优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中,优化车身结构设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汽车设计制造的初期阶段,车身结构优化设计可以为汽车的整车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确保汽车的结构设计符合整车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车体结构设计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车体结构设计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一种替代产品,正在逐渐走向大众市场。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离不开汽车产业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其中车体结构设计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车体结构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1. 车体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车体是一个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车身、底盘、车门和车窗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车体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车身设计以及车门和车窗等细节问题的研究和调整。
车体结构设计不仅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外观和美学,也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2. 车体结构设计的发展历史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车体结构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从传统的车身结构设计到现代的平台化车身设计,再到最近的多材料复合结构车身设计,车体结构设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面临着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需求。
传统的车身结构设计主要采用钢铁材料,具有结构坚固、耐磨耐用、安全可靠等特点,但存在重量大、制造成本高、无法满足环保要求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车体结构逐步向轻量化、高强度和环保方向转变。
车身采用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并且新型材料的使用不断增加,如碳纤维材料、铝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
3. 多材料复合结构车身设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多材料复合结构车身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该设计方案通过多种材料的相互搭配,实现车身结构的轻量化、高强度和环保。
通过对车身结构加入碳纤维材料、铝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高科技材料,能够大大降低车身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多材料复合结构车身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优点结合在一起,实现最佳的车身结构性能。
比如,采用加固性好的碳纤维材料,能够提高车身的强度和刚度,使得车身更加牢固稳定。
同时,采用铝合金材料,能够降低车身重量,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效率。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一、前言汽车行业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车身结构也随之不断进化。
从最初的单纯金属制造到现在的多材料结构,每一次的演变都让汽车更加安全与高效。
本文将从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汽车性能。
二、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1. 材料选择在过去,车身结构主要是由钢铁等金属材料构成,但现在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材料被应用于车身结构上。
比如碳纤维,它的强度和刚度比钢铁还高,同时它的重量却要轻很多,可以大大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节能性能。
2. 结构设计车身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工程师们通常会采用一些设计手段来确保车辆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性能。
例如,在汽车碰撞时,工程师必须确认车身结构能承受撞击力,并且车内乘客得到足够的保护。
设计车身结构时,还要考虑到气动以及流体力学特性,以确保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行驶。
3. 仿真计算与传统的试错方法相比,仿真计算可以更加快速而精确地对车身结构进行评估,减少时间和成本。
使用高效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工程师们可以对施力、载荷、应力、扭矩和应变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优异的车身结构,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三、车身结构性能分析1. 刚度车身结构的刚度对于汽车牵引、平稳行驶、路面过滤等方面的表现有极大的影响。
由于车身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取决于材料和构造,在材料性能相同时,通过合理结构设计和优秀的组装工艺可以极大提高车身的刚度。
2. 强度车身结构的强度代表着汽车在受到外力冲撞时对撞击力的抵抗能力。
因此,提高车身的强度可以保证汽车在各种行业标准测试下的安全性能。
3. 抗拉能力抗拉能力是车身结构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了车身在受到拉力时的能力。
因此,车身结构的材料和结构设计需要具备足够的抗拉能力,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易损坏。
4. 范德瓦尔斯力分析驾驶车辆时,车身的稳定性对乘客的感觉和安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车身构架开发研究
目前,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仅表现在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上,而且表现在产品价格上。
前者反映了企业的产品研发方法和能力,后者则更多表示了企业控制产品开发和生产成本的水平。
20年前一般全新产品(不包含构架)开发需要5~6年的时间,而目前轿车的开发周期只有2~3年左右,今后新产品的寿命周期还将进一步缩短为一年半~两年左右的时间。
驱动主机厂开发周期显著缩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采用了严格的质量法对产品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其二是采用了大量的虚拟仿真手段代替物理试验,其三是采用了构架(平台)策略,新产品的改型工作较小,开发验证工作少。
在此基础上,现在许多汽车厂每年都能推出新的产品(局部改型),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想采用一款产品长时间占据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构架策略的意义为降低成本,很多汽车巨头均在减少汽车的平台数,大众由原来的32个减为目前的5个;雷诺由25个减为10个;丰田也由15个减为5个;通用计划由原来的16个减为7个。
但是,各汽车巨头每年推出的车型并没有少。
福特汽车公司早在1990年就已开发了V8、V6等系列的模块式发动机。
通用汽车公司采用模块化技术将汽油发动机数量由27种减为13种,柴油发动机由7种减为4种,变速器从19种减为6种。
实际上,汽车构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如操纵稳定性、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碰撞安全性、结构耐久性和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等。
因此构架的开发和设计工作占用了整个产品开发的大部分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汽车已有的构架或者开发出满足多种车身型式的构架将大大降低开发风险和产品开发成本。
而对于国际化运作的汽车集团,汽车构架的策略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集团为了抢占全球不同汽车市场,不可能在某个细分产品为每个市场都开发一款全新的产品,而只需要选定某个构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款主导车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造型差异化、性能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就能达到构架最大化利用,多快好省地开发出系列产品。
基于整车架构的汽车研发技术探讨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 | 制造与工艺基于整车架构的汽车研发技术探讨吴小江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640摘 要: 本文先就整合架构的概念组成简要阐述,然后就整合架构特征和汽车研发技术优势体现进行分析,最后就整车架构的汽车研发流程和技术详细探究,通过对整车架构的汽车研发技术科学应用,就能为实际的汽车研发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整车架构;汽车研发;技术流程1 引言人们当中对汽车的应用需求愈来愈大,汽车的生产质量过程中,就要注重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这是当前汽车领域发展的一个总趋势,为能把握高效以及高质和低成本开发和产品个性化间的平衡,保障汽车研发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就有着整车架构的概念提出。
我国在整车架构的汽车研发技术的发展方面也有着很大的进步,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也会受到整车架构的研发技术应用。
2 整车架构概念及组成简述关于整车架构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也愈来愈流行,应用愈来愈广泛,这就使得人们对整合架构的概念愈来愈熟悉。
这一概念主要指将整车架构零件进行构成的总成,把零件依照系统分类,按照汽车的物理构件来合理的搭配组合,从而来形成整车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汽车产品。
从这一整车架构的概念理念来看,共用是其重要的内涵体现,是深层协同。
整车架构是多个部分所组成的,如其中动力总成,底盘,空调,内饰,车身,电子部分。
每个系统的零部件组成都是不同的,如车身的组成,主要是下车体,其中含有前后纵梁以及前中后地板,前后防撞梁等。
再如电子系统,主要是车身控制模块和蓄电池所构成的。
而空调系统主要是空调箱以及散热器等部分所组成的。
3 整车架构特征体现整车架构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整车架构的共用零件是促进研发产品的方案能够保持相同,将汽车中的一些需要的关键性零件能够加以共用,也就是在一套产品上的零件能够使用,而在另一套产品中也能将这一零件体系得以应用,保障零件的共用。
汽车车身设计的结构优化研究
汽车车身设计的结构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身设计和结构优化已成为影响汽车性能、安全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汽车车身设计的结构优化研究,旨在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
一、汽车车身的结构优化汽车车身的结构优化包括材料选择优化,设计参数优化和结构优化三方面。
材料选择优化是建立在对材料的了解和选用的基础之上,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达到提高强度、降低重量和减轻燃油消耗的目的。
设计参数优化则是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车身时遵循一定的参数选择原则,从而优化车身的性能和安全性。
结构优化则是针对车身的各个部位,通过最优化设计和模拟分析,来降低材料使用量,提高结构刚度和强度,同时实现安全性设计和舒适性优化。
二、汽车车身设计的材料目前,汽车车身设计所采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铝合金、镁合金和复合材料。
其中,钢材是最常用的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铝合金和镁合金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塑性良好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实现减轻燃油消耗的目的。
复合材料则是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强、抗疲劳性好和塑性良好等优点。
由于复合材料较为复杂,制造难度大,所以目前仅在一些高档车型中采用。
三、汽车车身设计的参数汽车车身设计的参数包括长度、宽度、高度、轴距、接近角、离去角、过程角和悬挂调校等。
长度和宽度的选择应该根据乘员空间和行李空间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驾驶性能和燃油消耗。
轴距则要根据前后轮的相对位置,来确定车身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接近角、离去角和过程角则是车身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要求车身在行驶过程中,能够通过各种路况和障碍物时,确保车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悬挂调校为了提高汽车的操纵性和乘坐舒适性,需要针对不同的路面状况和驾驶方式,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汽车车身设计的结构优化汽车车身设计的结构优化包括车身强度分析、刚度分析和疲劳寿命分析三方面。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趋势。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特点。
而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是新能源汽车研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旨在提高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能、舒适性能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提供参考。
二、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特点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需要满足电池、电机等新能源部件的布置要求,确保这些部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需要考虑轻量化设计,以降低整车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还需要考虑碰撞安全性、NVH性能(噪声、振动、刺激)等因素,以满足用户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需求。
三、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1. 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是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车身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车身结构进行静力学、动力学等分析,以评估车身结构的性能。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预测车身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为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 多目标优化方法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涉及多个目标函数,如车身质量、碰撞安全性、NVH性能等。
因此,需要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各个目标函数,寻求最优解。
常用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
3. 拓扑优化方法拓扑优化方法是一种新兴的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通过对车身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可以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拓扑优化方法可以在设计初期对车身结构进行概念设计,为后续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四、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实例以某款纯电动汽车为例,其车身结构优化设计过程如下:1. 建立有限元模型首先,利用CAD软件建立车身结构的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有限元模型。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燃油汽车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替代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对其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这是确保新能源汽车性能、安全和舒适性等方面的重要保障。
车身结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优化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整体性能。
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设计需要兼顾轻量化和强度的要求,以确保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整车的能耗。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在车身结构中的布局也需要得到合理的考虑,以降低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并提高车辆的整体效率。
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需要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首先,材料的选择对车身结构的轻量化和强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高强度、轻质的材料可以有效减轻整车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结构设计应该注重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同时确保车身在碰撞和扭曲等极端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制造工艺的优化也是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通过现代化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结构的精度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和能耗。
除了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还需要考虑车辆的整体性能表现。
例如,在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同时,还需要兼顾车身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降低空气阻力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电动驱动系统的布局和散热问题,以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和性能。
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个方面的因素,并通过数值仿真、实车测试等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调整。
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安全和舒适性的最佳平衡,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建模及优化的开题报告
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建模及优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客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对于客车的性能、安全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车身骨架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承载能力、稳定性、振动噪声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客车车身骨架的建模和优化已成为客车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针对客车车身骨架进行有限元建模和优化。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客车车身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包括前后桥、车架、车体等部分;2.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验证其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吻合程度,确保模型的精度;3.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骨架的优化设计,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4.通过优化设计,提高车身骨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减少振动噪声等方面的目标。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客车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客车车身骨架的承载能力、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振动噪声等方面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本研究还将促进我国客车行业的发展和提高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客车车身骨架的建模和优化设计。
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建模所需的部位和参数,采集有关数据和信息;2.使用CAD软件绘制车身骨架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和材料属性设定;3.建立数值模型,进行静力、动力等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4.进行优化设计,设定优化目标和限制条件,寻找最佳设计方案。
五、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2022年3月-2022年6月):收集和分析客车车身骨架相关数据和文献,熟悉有限元建模和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2.模型建立(2022年7月-2022年9月):使用CAD软件进行车身骨架的三维建模,并导入有限元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和属性设定。
3.模型验证(2022年10月-2023年1月):使用实验数据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精度。
4.优化设计(2023年2月-2023年5月):设定优化目标和限制条件,进行骨架的优化设计。
汽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汽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汽车车身结构的设计已成为汽车工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汽车车身结构不仅影响着汽车的外观造型,更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开展汽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对于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汽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车身结构的概念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技术等方面。
我们将对汽车车身结构的概念设计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阐述车身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我们将介绍一些先进的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拓扑优化等,并探讨这些方法在车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我们将重点研究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技术,旨在通过优化算法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车身结构的轻量化、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多目标优化。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汽车车身结构的概念设计提供一套科学、高效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我们也期待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激发更多的学者和工程师关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共同推动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二、汽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概述汽车车身结构的概念设计是汽车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汽车的基本形态、性能表现和用户体验。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和工程师们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制造工艺以及成本控制等因素,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细致的规划。
汽车车身结构的概念设计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车身的造型设计,这涉及到汽车的外观、内饰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等。
设计师们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使汽车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和便利性需求。
其次是车身的结构设计,这包括车身骨架、底盘、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
结构设计需要确保车身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行驶过程中的各种载荷和冲击。
同时,还需要优化车身结构,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其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汽车性能、降低能耗、增强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研究和优化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提高汽车性能、降低能耗、增强安全性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在设计时需考虑到动力系统、储能系统等多个方面因素。
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机、电池等关键组件,而储能系统则是关键的能源储备部分。
在车身结构设计中,需要将这些关键组件合理布局在车身内部,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组件的功能,确保汽车整体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其次,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汽车的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设计是提高汽车能效和行驶里程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等高强度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汽车整体重量,提高电池使用效率,从而减少能耗,延长汽车行驶里程。
另外,在车身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汽车的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电池过热、电路故障等安全隐患,因此在车身结构设计中需要增加保护措施,如在车身外部加装保护装置,增加碰撞吸能结构等,以确保车辆在发生意外时能够有效保护乘客和车辆本身。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车身空气动力学特性。
通过合理设计车身外形、底部护板等部件,可以有效减小汽车行驶时的阻力,提高汽车的行驶效率,进一步延长汽车的续航里程。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是提高汽车性能、降低能耗、增强安全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动力系统、储能系统、轻量化设计、安全性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贡献。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第一章:绪论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汽车成为人们敞开心扉的必需品之一。
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是当前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车身结构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可以降低整车开发的成本和时间。
针对此,本文将深入探讨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车身结构设计2.1 车身结构组成车身结构主要由车门、车顶、车底、车前端和车尾部分组成。
2.2 车身结构材料车身结构材料有钢、铝合金、碳纤维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密度、强度和刚度。
此外,不同材料的冲压成形难易程度也有所差异。
2.3 车身结构设计方法在车身结构设计中,有效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车身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车身结构设计方法有拓扑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三维模型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
第三章:车身结构优化3.1 车身结构优化的意义车身结构优化是为提高车身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轻量化而进行的。
对于汽车制造厂商,降低汽车的重量可以降低油耗和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并且轻量化的车身结构,还能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3.2 车身结构优化方法车身结构优化主要分为参数优化、材料优化、构件优化等。
其中,参数优化指的是对车身结构的尺寸、形状、壁厚等参数进行优化;材料优化指的是对车身结构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优化;构件优化指的是对车身结构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优化。
这些优化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优化目标和优化需求进行综合优化。
第四章:仿真分析4.1 仿真分析的意义仿真分析是在车身结构设计、优化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模拟不同行驶条件下汽车的运行情况,包括车身结构的受力状态和振动情况。
对于汽车设计师来说,仿真分析可以帮助他们预测汽车设计的可靠性,并为车身结构的优化提供指导意见。
4.2 仿真分析方法常用的仿真分析方法有有限元分析(FEA)、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结构优化方法等。
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车身结构的受力情况;计算流体动力学可以模拟车身周围的空气流动情况;结构优化方法则可以为车身结构的优化提供指导意见。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及优化研究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及优化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能源汽车是以新型动力系统为核心的汽车,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车身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分析方法探讨
行, 这样才能切实地保证产品开发的周期。 如果未进 行充分的结构设计分析,就进行车身 )* 线框和面 模的设计构造, 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巨大的隐患, 甚至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 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
主断面反映的是车身主要结构件的位置关系、 焊 接件的搭接关系。 断面的设置位置由车身结构主断面 图的布局确定, 车身主要零部件的基本形状也在上面 反映出来, 所以, 对其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是汽车车身 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分析结果反过来指导断面结 构的修改, 这个过程不断反复, 以获得最佳的车身结 构性能, 如强度、 刚度等, 同时, 也更好地满足产品制 造工艺性。 采用主断面分析法, 首先根据车身的具体 结构, 确定车身结构主断面的布局图, 主要目的是为 了确定需要作重点分析的断面, 只有在初步完成才便 于进行后续工作, 才能有的放矢, 少做多余的工作, 使 结构分析工作恰到好处。图’为某车型的车身主断面
图 !’’分析前的结构 %
图 &’’修改后的结构
( #)在零件型面变化大的部位, 把产品的冲压 工艺性作为产品的分析重点 在对某车型背门的结构断面进行分析时,其背 门外蒙皮上的安装高位制动灯的安装面与顶面的角 度 " %&!’ , 较小, 且造型上对该处的 ( 值要求也较 甚 小, 为 (%)。这样的结构在冲压成型时非常困难, 至无法成型, 经过与造型工艺人员进行探讨, 将" 改为 *!’ , 解决了产品制造问题, 修改前后的结构见 图 )。 图 !、 ( $)在闭合件与主车体的分块位置, 以分析其 运动关系、 产品装配关系和使用功能为主。
在车身结构中, 全车车门、 背门、 前罩等本身的 结构比较复杂,与车身主体的运动关系和装配关系 很重要。 在车身结构分析的过程中, 分析闭合件与车 身主体之间的运动关系, 是很重要的内容, 因为这直 接关系到车身关键、 重要零部件设计的成败。 这些部 位 的 主 断 面 的 数 量 占 整 个 主 断 面 分 析 数 量 &"+ 左 右, 而且对这些部位的分析, 不但要详细研究车身产 品自身的使用性能, 更要仔细的分析其冲压、 焊接、 总装、 涂装工艺性。 ( !) 布置在对车身结构刚度和强度有重要影响 的位置, 主要考虑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 以某车型 , 立柱的结构断面分 析为例, , 立柱加强件是置于外蒙皮 之外, 还是置于外蒙皮之内, 这是值 得认真分析的问题, 通常的做法是将 其置于外蒙皮之内,这样有利于外 观、 同时也要经济一些, 因为不需要 图密封胶; 但另一中方法是将其于外 蒙皮之外, 尽量使零件的断面形状远 离其质心, 当断面积一定时, 其壁厚
基于整车架构的汽车研发技术探讨
基于整车架构的汽车研发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也愈加繁杂,工程师们更加关注如何分析多个平台的设计关系,以及平台策略与架构策略的区别、架构的概念。
从架构概念来看,它是将平台概念的要点升华为一种技术的解决方式。
以工业领域模块化架构开发策略的研究为例,其提出了一种涉及前期规划、架构元素定义和模块开发的流程方法,能够以此提高国内汽车制造厂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成本竞争力。
关键词:整车架构;汽车研发;技术流程引言:人们对汽车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必须注意提高汽车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高质量汽车的成本。
这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即在高效率、高质量、低开发成本和产品定制之间取得平衡,并推广整车架构的概念,使汽车研发能够满足市场要求。
中国在发展整车架构的研发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将受到整车架构研发技术的影响。
1.整车架构概念以及组成简述在新时代,汽车架构发展越来越广泛,故而人们对于整车集成架构概念也越来越熟悉。
这个概念指的是以汽车结构的部件为基础,开发汽车产品,根据系统进行分类,合理组合汽车物理部件,从而形成汽车功能要求。
这些组件是车辆架构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种深度协同作用。
整个车辆结构由不同部件组成,如动力系统、底盘、空调、内饰、车身和电子装置[1]。
每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不同的,例如,车身主要由带有前、后纵梁的车底,前、中、后地板,前、后保险杠横梁等组成,而电子系统主要由车身控制模块和电池组成。
空调系统主要由空调箱和散热器组成。
1.整车架构特征体现2.1保障零件共用整个车辆的结构是独一无二的。
整车架构的共用零件能促进研发产品的方案能够保持相同,将汽车中的一些需要的关键性零件加以共用。
这意味着组件可用于一套产品,同时也可用于另一套产品,使组件得以共享,与此同时,变速器和发动机等部件可以共享。
2.2共同层面与性能方面整体车辆结构的特点在通用特征层面以及操作约束层面也有很明显的体现。
车身平台架构集成开发应用研究
车身平台架构集成开发应用研究车身平台架构是车辆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车辆的结构、性能和安全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便利性和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车身平台架构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在车身平台架构的研发与设计过程中,集成开发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将就这方面的研究进行探讨。
车身平台架构集成开发应用的定义集成开发应用是目前在软件开发领域中较为常用的开发方式,它可以将各种开发工具和技术整合在一起,通过通用的接口实现不同工具之间的交互和数据共享。
在车身平台架构的研发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将多种软件工具和技术进行整合,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车身平台架构集成开发应用的优势1.提高开发效率:车身平台架构的研发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使用不同的软件工具和技术进行开发和测试,采用集成开发应用可以将这些工具和技术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无缝传递和共享,从而提高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2.优化软件工具的使用:不同的软件工具在不同的环节中有着不同的作用,通过集成开发应用,可以将这些软件工具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操作和数据转移,从而实现优化软件工具的使用。
3.提高研发质量:集成开发应用可以将多种测试工具集成在一起,通过统一测试方案,实现对车身平台架构的全方位测试。
不仅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还可以发现软件缺陷,对车身平台架构的研发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车身平台架构集成开发应用的实际应用在车身平台架构的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软件工具和技术进行开发和测试,其中最常用的包括MATLAB/Simulink、CATIA、AUTOSAR等。
这些软件工具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车身平台架构的研发效率和质量,但也存在着不同工具之间的数据不兼容性、接口不统一等问题。
因此,集成开发应用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
一些车身平台架构的集成开发应用案例:1.在车身平台架构的研发过程中,可以采用集成开发应用将MATLAB/Simulink、CATIA、AUTOSAR等软件工具整合在一起,通过通用的接口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共享。
汽车车身构架开发研究
汽车车身构架开发研究
彭岳华
【期刊名称】《汽车与配件》
【年(卷),期】2009(000)027
【摘要】汽车构架作为同级别各种车型开发的基础,成为备受汽车企业关注的核心技术。
如何打造汽车构架,尤其是车身构架成为国内汽车企业目前必须解决的一项紧迫的工作。
本文重点给出了构架的定义以及搭建方法,并重点阐明了车身开发的重点工作和评价方法。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彭岳华
【作者单位】上海汽车秉用车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安全常识:车身构架的安全性 [J],
2.Audi A2车身铝合金空间构架 [J], 钱人一
3.汽车车身蒙皮对汽车车身动态性能的影响 [J], 王艳辉;孙庆鸿;朱壮瑞;吴炳洋
4.重视车身技术促进自主开发——记CAPA第四届北京国际汽车用品、汽车零部件暨汽车车身展览会 [J], 于永初
5.我国车身生产工艺及装备应与国际同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车身技术分会秘书长谢文林访谈 [J], 于永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研究
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研究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和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在购买汽车的时候越来越多人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文章主要是在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背景下引出了新能源汽车,指出新能源汽车的车身设计特点进而重点写到影响新能源汽车车身设计的影响因素。
文章主要写了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人机工程学相关因素,空气动力学的因素,车身新材料的应用等影响因素。
最后分析了未来新能源汽车车身设计趋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车身设计;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前言:近年来,面对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难题,传统汽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消费者的支持,而车身造型的好坏也是消费者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将论述新能源汽车车身设计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新能源汽车车身设计特点首先,现有新能源汽车的车身设计会借鉴成熟的传统汽车车身设计,这样能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成本。
其次,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系统等底盘设计方面与传统汽车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可以根据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新能源汽车独特的车身造型。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一些汽车企业由于技术和经验欠缺的原因沿用外国的汽车造型风格。
但是随着慢慢完善,很多的企业开始发展属于自己的车身设计特点。
2、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安全要求汽车车身,特别是乘用车车身,已经成为影响整车性能的最大系统之一。
特别是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和常规能源汽车一样,新能源汽车车辆的安全落脚点也在车身,车身的安全性能评价以车身碰撞测试为主要參考依据,目前全球汽车碰撞测试认可度比较高是欧洲的NCAP,5星是最高标准。
具有坚硬的中段车身,具有吸能结构的前部和后部车身是一个安全的车身的基本要求。
坚硬的中段车身,是驾驶员、乘员所处的位置,中段车身在碰撞中以坚硬的框架抵抗变形,给驾驶员、乘员提供生存空间。
前段、后段车身也需要高的强度,低速碰撞时保证车身不产生变形;而在高速碰撞时,前后段车身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使前后段车身能在碰撞中产生弯曲变形或者被压溃,从而在碰撞中吸收车辆高速运动的动能,减少能力对中段车身的冲击,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汽车智能化设计方案中的智能车身结构研究
汽车智能化设计方案中的智能车身结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汽车智能化设计方案中,车身结构的智能化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汽车智能化设计方案中的智能车身结构进行研究。
一、智能车身结构的定义及功能智能车身结构是指在汽车设计中融入智能化技术,实现车身结构的智能化,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功能。
智能车身结构的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增强:智能车身结构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对车身的实时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安全隐患,提高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2. 节能环保:智能车身结构可以通过优化车身材料和结构设计,减轻车辆整体重量,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3. 增加驾驶乐趣:智能车身结构可以通过调整车身刚性、减少风噪等方式改善车辆的悬挂系统和优化驾驶舒适度,提供更好的驾驶乐趣。
4. 改善车内空间利用率:智能车身结构可以通过创新的内部空间布局和设计,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和乘座率,实现更好的空间利用效果。
二、智能车身结构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车身结构的基础,通过搭载传感器设备,实现对车身结构各部分的监测和检测。
如车身强度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等。
2. 控制系统技术:智能车身结构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车身结构的智能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对车身结构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材料技术:智能车身结构需要使用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以实现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
新型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智能车身结构的制造中。
4. 集成技术:智能车身结构的实现需要将多种技术进行集成,确保各个部分的协调工作。
集成技术包括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集成、车身结构与材料的集成等。
三、智能车身结构在汽车智能化设计方案中的应用案例1. 预警功能:智能车身结构通过传感器对车身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以避免潜在的碰撞或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车身构架开发研究目前,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仅表现在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上,而且表现在产品价格上。
前者反映了企业的产品研发方法和能力,后者则更多表示了企业控制产品开发和生产成本的水平。
20年前一般全新产品(不包含构架)开发需要5~6年的时间,而目前轿车的开发周期只有2~3年左右,今后新产品的寿命周期还将进一步缩短为一年半~两年左右的时间。
驱动主机厂开发周期显著缩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采用了严格的质量法对产品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其二是采用了大量的虚拟仿真手段代替物理试验,其三是采用了构架(平台)策略,新产品的改型工作较小,开发验证工作少。
在此基础上,现在许多汽车厂每年都能推出新的产品(局部改型),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想采用一款产品长时间占据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构架策略的意义为降低成本,很多汽车巨头均在减少汽车的平台数,大众由原来的32个减为目前的5个;雷诺由25个减为10个;丰田也由15个减为5个;通用计划由原来的16个减为7个。
但是,各汽车巨头每年推出的车型并没有少。
福特汽车公司早在1990年就已开发了V8、V6等系列的模块式发动机。
通用汽车公司采用模块化技术将汽油发动机数量由27种减为13种,柴油发动机由7种减为4种,变速器从19种减为6种。
实际上,汽车构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如操纵稳定性、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碰撞安全性、结构耐久性和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等。
因此构架的开发和设计工作占用了整个产品开发的大部分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汽车已有的构架或者开发出满足多种车身型式的构架将大大降低开发风险和产品开发成本。
而对于国际化运作的汽车集团,汽车构架的策略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集团为了抢占全球不同汽车市场,不可能在某个细分产品为每个市场都开发一款全新的产品,而只需要选定某个构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款主导车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造型差异化、性能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就能达到构架最大化利用,多快好省地开发出系列产品。
此外,构架的共用,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整车构架零件的共用,也就是说零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共享。
除构架件外,还有很多小到如内饰灯、转向灯、门拉手、门铰链、门锁、点烟器、加油小门,大到后视镜、天窗、蓄电池等。
在多个车型,乃至多个构架之间实现零部件的共用也是降低开发成本的重要方法。
如果能从广义的范围内实现产品部分共享或者设计概念的共享,也能减少因为产品验证方面所带来的费用,共享所降低的成本更为可观。
构架特点构架是由一系列的零部件和总成构成的,代表了整车的关键性能。
如果将这些零件按照系统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如果将这些构架零件装配在一起,就得到图1所示的整车构架。
汽车构架(architecture),也指我们经常所说的平台(platform),它是汽车产品开发的基础,它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基于该构架开发的系列产品的主要性能。
它具有以下特点:1.共用的零件和系统(在多个产品中最大化共用物料清单)在某个构架下的产品,共用了一套构架件,或者可替代件。
共用的策略通过可视化物料清单表示。
共用的零件包括如发动机、变速器、悬架、轮胎最大外径和宽度、前后副车架、转向系统(型式)和动力总成悬置(型式)等。
2.相似的功能和性能表现(确保功能要求)该特征表达了构架下的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和性能。
这些性能通常包括安全性能如NCAP星级、车身一阶结构模态、安全系统的配置如安全带、底盘悬架跳动范围、前后轴最大载荷、整车扭转刚度、承载能力、牵引能力、最大侧向加速度和质心高度等等。
3.共同的制造系统(最大化共用制造工艺)制造策略能支持工艺驱动的设计,工厂链接,制造工艺,特殊的工厂条件以及达到制造基地迁徙的公司目标。
制造工艺包括车身钣金件的冲压成型工艺,总装零件的装配工艺如转向机构在发动机舱和乘客舱的连接方式,主线的工序(如油漆线、总装线、焊接线),轮罩的翻边工艺,料架和物流(模块化还是层叠化),是否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定位孔和传输孔,门铰链工艺(焊接还是螺接)、制动系统装配工艺(开环还是闭环)、是否采用硅铜焊接,焊接翻边的长短等等。
4.一定的尺寸变幅通常构架必须具备一定的尺寸变幅范围,以满足该构架下不同产品的尺寸变动的要求,包括长宽高、轴距、前后轮距、转向半径、踵点到前轴的距离、R点到踵点的距离、R点到地面距离、行李箱容积、前后H点距离、乘客中心到整车中心距离、前风窗下支点、前悬、后悬、白车身名义中心、白车身最大宽度和高度,油箱容积和上车台阶高度等尺寸。
5.共同的系统边界条件为确保上述构架零件和系统共用,车身夹具共用,尺寸变幅和制造工艺共享策略,必须有一套关键的物理界面(如紧固件类型)和功能界面(如承载能力)。
这些边界条件包括车身侧围和门槛梁,与前门铰链内板的搭接关系、前地板和前围板、中地板到前地板、中地板和后地板、地板纵梁到地板的搭接关系、铰链内板和门槛梁和前地板、前后防撞梁和纵梁、前围上横梁和前门铰链内板、前排座椅支架到地板连接关系、车身下体前部布置、车身下体后部布置、车身和前后车架的安装点、后座椅安装点和行李箱容积。
构架几何搭建方法整车构架的构造如同积木一样,是可以通过一些最基本的元素搭建起来的。
他们是前端模块、前风窗下支点位置(前后和上下)、地板模块、后行李箱模块。
前端模块中最为关键的是轮胎的规格,因为轮胎在给定整车宽度的条件下决定了前纵梁的宽度和整车的离地高度;其次是前纵梁的长度,它决定了发动机舱的长度,为不同的动力总成配置提供了必须的空间,同时还需要满足各种不同安全性能的前撞要求。
前风窗下支点有前后上下四种组合,前后位置决定了前围板的位置,从而决定了乘客舱前端边界条件和发动机舱的后部边界;前风窗下支点上下位置在给定整车高度的情况下将决定风窗玻璃的倾角,以及发动机舱的后端高度。
地板的状态也有长短两种,如果结合轮胎规格的大小就有四种,分别为短轴距低地板,短轴距高地板,长轴距低地板,长轴距高地板。
这样就决定了乘客舱的内部空间的长度,离地间隙和乘客上下台阶高度。
而行李箱模块主要的参数是行李箱的长度,它决定于后悬长度,决定了行李箱的大小以及给定轮胎情况下的离去角。
如果我们对上述模块进行不同组合,就可以搭建不同的模型,满足某构架下不同产品的需要。
通常车身的型式有三门和五门的两厢轿车3/5HB(Hatch Back),NB三厢轿车(Notch Back),多用途轿车MPV (Multi-Purpose Vehicle),旅行车SW (Station Wagon),双人跑车Couple,运动型汽车SUV (Sports Utility Vehicle),厢式货车VAN,客货两用车Pickup等多种。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车身型式的杂交型式Crossover等,但是可以按照构架搭建的元素分为三类车型,小轮胎短轴距低风档下支点的(包含HB,NB,Couple),大轮胎长轴距高前风挡下支点的(包含SW、VAN和MPV),大轮胎高前风档下支点的四轮驱动SUV,这样便于组合进行构架的变化,尽可能提高构架零件和系统之间的共用率。
但是不管这些车身型式如何变化,均能通过上述几何元素的变化和组合方法得以实现。
通常,小轮胎适合三厢和两厢的轿车,大轮胎适合MPV和SUV等需要满足离地间隙较高的车身型式;风窗下支点下前和下后位置适合三厢和两厢轿车,而风窗下支点上前上后满足乘客姿态布置较高的车身型式如MPV和SUV。
车身构架开发假设我们在构架开发过程中,已经选定了发动机动力总成、车轮和其它构架件,我们要开发满足多种车身型式的车身构架,那么车身构架的开发主要体现如表2所示的几个重要的方面:●车身型式:如3/5门的两厢、三厢、敞篷车、旅行车、货车、SUV和客货两用车等;●车身骨架类型: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地板高度:低地板、中地板和高地板三种;●驾驶员位置:左驾和右驾;●乘客的人数:从2个~8个不等。
选择何种车身骨架作为车身构架决定于整车性能要求,如整车的安全性能,操纵稳定性和NVH等性能,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安全性能。
通常不同市场有不同的安全性能要求,大体上可以将这些众多的NCAP归纳为ENCAP,USNCAP 和两者的混合体。
因此如果要针对全球市场,必然要考虑这些NCAP的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满足不同市场的安全性能要求。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承载式车身在轿车上无论是高档轿车还是中低端轿车,都是主流和发展趋势,即使在SUV运动性轿车上也是如此。
日本汽车公司本田和丰田最新推出的CR-V和RAV4 等SUV车型都是基于轿车平台开发出来的,它既具备了传统非承载式车身的安全性能、操纵稳定性和NVH性能,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车身的重量,保证了整车的加速性能和油耗。
因此在开发车身构架时,优先考虑承载式车身,这样便于在各种车型之间实现最大化的零件共享。
对于通常的轿车和跑车,一般采用的都是低地板方式确保整车的良好空气动力学、低油耗(风阻面积小)和操纵稳定性(低质心);而对敞篷车、旅行车以及MPV和城市SUV通常采用中地板确保大部分城市工况和小部分郊区的通过性要求,而经济性和操稳性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对于SUV和皮卡车和厢式货车,需要非常好的越野性能,因此通常采用高地板。
在车身构架设计时,地板高度的变化是通过轮胎规格的变化来实现的,地板(或车身)本身的变化是较小的。
以下从发动机舱、乘客舱和行李箱三个部分来说明车身构架如何搭建的。
通常,确定其中某一个车身型式作为研究对象,比如5门的两厢车,其它车型都是在该车型上衍生出来的。
为了实现各种车型之间的车身零件共用最大化,或为了达到构架共用的目的,两厢和三厢之间应采用相同的轴距和轮距,整车的高度应尽量相同,而整车的长度尽量差别应控制在500mm内。
图2所示为四种车型的前舱和乘客舱的构架设计要点。
两厢和三厢通常都属于低H点的车型,除左右驾造成的不同前围板以外,其它前舱结构设计都是相同的。
而对于H点不同的车型,前围板分成上下两块板,下板相同,而上板则根据前风窗下支点进行分别设计。
此处的MPV和Van是高H点的车型,通常比低H点的车型具有较大的整车重量。
MPV为多种用途车,但主要载客,关注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员安全性,而后者客货两用,更多的时候载货,安全性能要求偏低。
因此对于MPV需要设计更强的安全吸能结构,如增设门槛加强板和中地板加强板,以及加强前碰撞吸能块的材料。
由于乘客坐姿通常比普通轿车高,因此通常将座椅安装支架增高,风挡下支点支撑板抬高。
而Van车型则没有实施安全碰撞加强措施,也没有采用增高的座椅支架,但是前风窗下支点支撑板抬高了。
同样,图3所示为车身构架行李箱的设计要点。
对于低H点的两厢和三厢,车身地板主体是一样,但是因为三厢和两厢长度不一样,后地板和后纵梁需要根据后悬长度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