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第一、二课时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d00f0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e.png)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寓言两则》的故事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2. 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寓言两则》的故事内容。
2. 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生字词。
2.2 教学难点1. 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能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2. 激发学生对《寓言两则》的阅读兴趣。
3.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寓言两则》,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通过字典或词典,学习故事中的生字词。
3.3 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
3.4 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寓言两则》。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5 小结与拓展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1. 抄写《寓言两则》中的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寓言两则》的读后感。
4.2 作业要求1.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 读后感要真情实感,能够反映出对故事的深刻理解。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5.1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读、讨论和表演等方面。
2. 课后作业评价:生字词抄写和读后感写作等方面。
5.2 反馈方式1.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反馈,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2. 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分和文字评语,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完美版)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完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c7523e6294dd88d0d26bef.png)
老师似乎看到: 他在狂风中练习,迎面吹来的风和灰尘几乎使 他睁不开眼睛,猛烈的风吹得他站立不稳。可 他毫不退缩,拉开弓,搭上箭,朝一片飞速旋 转的树叶射了过去,可由于风的阻力,箭的速 度也因此慢了下来。眼看着目标渐渐远去,纪 昌叹了一口气,又拿出了第二只箭。 你看到他哪里练习的呢?
纪昌是个 _肯_付_出_努_ 力 的人!
2.你认为纪昌是一个怎样 的人? 纪昌是一个勤奋而一丝不 苟,有毅力和恒心,对事 业执著追求的人。
课后练习:飞卫为什么先 要纪昌练习眼力?
眼力是射箭的关键,只 有练到看准目标不眨眼 和把大目标看成小目标 看大,才能百发百中。
你认为纪昌取得成功的 原因是什么?
一个劲儿劝蔡桓公治病的扁鹊,现 在却掉头就跑,这是为什么呀?
扁鹊治病
❖ 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 好;
❖ 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 ;
❖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 也还 能治好;
段落归纳法
❖ 扁鹊拜见蔡桓公 ❖ 病在皮肤,桓公不以为然 ❖ 病在皮肉,桓公不理睬 ❖ 病在肠胃,桓公非常不高兴 ❖ 病入骨髓,无药可治
题目扩展法
扁鹊 给谁 治病 ?怎么治?
结果怎么样?
六要素串联法
❖时间地点:中国古时候 ❖人物: 扁鹊 蔡桓公 ❖因: 扁鹊想给蔡桓公治病 ❖过:蔡桓公不愿接受医治 ❖果:蔡桓公病死了
鹊 发展
会加深
蔡
桓
公 的 态
毫不在意
很不高兴 没有理睬
度
不治会更 加严重
掉头就跑
逃秦
非常不 高兴
派人问
派人去请
扁鹊专用诊笺
日期: 有一天 患者: 蔡桓公 病状: 皮肤上有点病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6621b74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a.png)
寓言两则
课文分析
《寓言二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以“故事长廊”为专题的这组教材编排的目的确实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会正义和聪慧的无穷力量,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这两则寓言中,纪昌虚心、持之以恒,扁鹊医德高尚,蔡桓公自以为是,不听劝说,人物形象个个鲜活,个性个个鲜亮。
学情分析
寓意关于没有射箭和中医知识体会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第一则寓言时,引导学生聚焦“纪昌学射箭,什么缘故花那么大功夫练眼力”上,引导学生质疑“堪称名师的飞卫,什么缘故一再强调纪昌去练习眼力,而不教他开弓射箭呢?”从而让小孩明白这“不合情理”(不教射箭而叫练眼力)又在情理之中的关系——练好眼力是学射的差不多功。在初步感知《扁鹊治病》差不多内容后,抓住人物描写的语言和几次劝说过程中双方的变化,深入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明确寓意。
6.看动画:纪昌躺在织布机下练眼力的情形。相互交流:自己的眼睛如何样?有什么话要对纪昌说?
7.摸索:他如何做的?那个词引起了你的专门关注?什么缘故?
8.配乐读2、3自然段。
纪昌练眼力的部分是寓言的教学重点,在语言表达上也是重中之重,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进展的结合点,教学分四步:一读,让学生将自己对机场的评判从读中得出;二品,注重重点词句,咬文嚼字;三交流,交流自己的专门感受;四读,从古代原文中体会感悟,深入文本体会人物品质与文章内涵。如此有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的语言进展与精神感悟得到了同步提升。
1.带着质疑的问题,自由放声读课文容。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纪昌是一个如何样的人?
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刻和主动权还给学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a762226edb6f1aff001fc0.png)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不要讳疾忌医,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 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 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 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 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 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 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再服二 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 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幺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 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 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幺?结果怎幺样?练习简要 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 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 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 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 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 2、3 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 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 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 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 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 分是“”不是“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 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462e2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8.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寓言阅读的经验。
3.在阅读中体会寓言语言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的特点,积累“聚精会神”“下功夫练眼力”“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等生动语言,学习分类积累语言的方法。
4.认识“妻、虱”两个字,会写“昌、妻、刺”三个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寓言的经验,积累和发展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红、蓝两支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以每一则寓言都会给我们以启迪这一原有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预测本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探究性阅读。
(二)初读课文,分享启示1.学生默读课文,批注。
2.全班交流分享阅读启示。
预设:学生通过初读可能会感受到“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成功”“学习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学习中不能骄傲自满”等启示。
3.教师伺机引导学生争论,这则寓言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今天阅读的这则寓言与以往不同,它会带给我们多方面的人生启迪,以此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
(三)再读课文,探寻寓言的多重寓意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批注。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相机引导,丰富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经验。
教师引导预测(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这样的语言,发现“要想成功得有名师指导”这一启示。
寓言两则四年级下册_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寓言两则》
![寓言两则四年级下册_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寓言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8e1af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7.png)
寓言两则四年级下册_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寓言两则》课件网权威发布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寓言两则》,更多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相关信息请访问课件网。
【学习目标】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2、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交流讨论,感悟课文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b.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本领,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c.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识字、写字、写词1、识字:妻、虱。
2、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八组寓言两则
![四年级下册第八组寓言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310eb5c8700abb68a982fb44.png)
四年级下册第八组29 寓言两则(第一课时)执教:山师附小孔明珠▲课前游戏1.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猜测故事名字。
2.变换图片位置,将六幅图片排成三行,第一行为两则童话故事,第二行为两则寓言故事,第三行为两则神话故事,问:你发现了什么?3.你读过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小结,明确各类故事的基本特点:童话——美丽;寓言——蕴含道理;神话——神奇。
评:课前的游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为后面的学习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同时,把以往所学的故事进行了明确的归类并点明了各自特点,实现了“温故知新”,帮学生形成了清晰的概念。
一、导入新课1.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第八组课文——走进故事长廊。
今天,咱们就先来学习第二十九课《寓言两则》。
提起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这些都是咱们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
(出示图片和故事题目,请学生自由读,相机纠正易错字音)问:有什么发现吗?(这些寓言都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2.这节课,咱们再学习两则新的寓言,出示题目,指名读。
强调“纪”的读音:jǐ。
二、字词检查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
2.强调其中“虱子”“妻子”:(1)什么是虱子?补充介绍:虱子很小,跟课本上的句号一样大。
(2)出示“妻”的篆书,并拆分出上面的两部分,让学生猜测像什么?小结:“十”代表发簪,“彐”代表手,这个字表示女子手拿发簪在盘头,盘起头发才能出嫁为人妻子。
(3)指导“妻”的书写:写这个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教师边指导边板书,学生在练习纸上写。
评:对于书写的指导非常扎实有效,明确了字中每个部件的含义,学生可以很牢固地记忆字形。
更重要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环节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和趣味无穷,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三、学习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一)把握课文结构层次及主要内容1.咱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板书课题,齐读,问: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2.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具体写了纪昌学射箭的过程?引导学生互相补充,确定2—4自然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3240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9.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
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难点:学习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说说怎样学习寓言故事。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则寓言故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想办法识记字形。
再画出新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齐宣王编排蒙混过关(2)理解词语: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竽,一种乐器;充数,凑数;这个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装腔作势:腔,腔调;势,姿势。
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某种姿势,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待遇:本课指报酬。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寓意。
1、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混到乐队里,最后还是露出了马脚,只好偷偷逃走。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文,针对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问题)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3、研读课文,解决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平阳西)
![四年级年级下册23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平阳西)](https://img.taocdn.com/s3/m/9a939b0076eeaeaad0f33044.png)
课题四年级年级下册24课《寓言二则》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
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机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意思。
2、学会本文生字,理解词语,学会“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点词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让小组里谈谈学习成语后的体会。
关于寓意的概括,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其善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
学习本篇课文,不仅要记住本文的成语,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积极去收集更多的成语故事,以扩大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事要认真、谦虚,刻苦学习,具有真才实学,成功是靠诚实的劳动所得。
教学重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1、运用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成语故事中的形象。
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这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1、导入:我们在上节课一起学习了《自相矛盾》一文,那么,谁知道成语是什么意思?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集体背诵)锐利矛板书自相矛盾{ (戳)——张口结舌 (道理)坚固盾2、讲述学习方法:学习《自相矛盾》时,我们是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3、这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滥竽充数》。
(板书课题)4、讲解题意:“滥”是失实的意思。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滥竽”是吹不成调的竽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找关键1、下面请哪一位同学读课文?(评议朗读情况)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个成语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2、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故事。
2021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 (1)教学课件
![2021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 (1)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e2fe030975f46526d3e162.png)
我来说……
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这样的 事呢?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么?
在生活中有的商家蒙混过关想以次充好,把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流向市场,损害消费者权益。还有一些黑心的作家冒名顶替,借大 家、名家的名号写一些粗制滥造的恶俗作品,危害广大青少年。
走进第二课时
邯郸学步
认真朗读课文,想一想:第一那么寓 言主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学步的结果
新的没学会,旧的又忘了, 爬回自己的国家。
走路的姿势十分优雅,很有特 点,有风度。
要“彻底忘掉〞自己原来 的走法
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 〔抬腿、跨步、摆手、扭腰〕
看到得燕国少年“抬腿、跨步、摆手、扭腰”这样机械地模仿邯郸 人你觉得可笑吗?为什么?
很可笑,因为燕国少年只是一味机械性模仿,亦步 亦趋,不会结合实际、活学活用,最终什么也没学到,爬 着回家了。他学习邯郸人走路是应该经过理性的思考和选 择,想想邯郸人走路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先进的,自己 的缺乏在什么地方,有效的借鉴和学习确实能给自己带来
极大的好处。
联系生活,谈谈在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人做事,应该怎 样去学习别人的长处?
学习别人的长处应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学习, 如果机械模仿,生搬硬套,不但没有学到东西,反而丧失了
自己原有的东西。这也本文提醒的道理。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和邯郸学步类似事情。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不考察实际情况,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最终 既耽误事情又闹大笑话。例如:
喜欢一个一个地吹给他 听。
南郭先生的做法
南郭先生鼓起腮帮子很会装 腔作势。
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混 不下去,想着。逃之夭夭。
南郭先生的结 果
受到和别人一 样的待遇。
偷偷溜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 桓公……”“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 拜见……”“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 疼痛……”“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 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
月余,蔡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 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 道理。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 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 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要勤奋好学、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否则就不可能学到 硬本领。
扁鹊治病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扁鹊几次见 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课文主要写什么?
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 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 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 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 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
1、飞卫让纪昌怎样练眼力?用“——” 画
2、纪昌怎么练习眼力的?用“﹏﹏”画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 练习起来。”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 和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真 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 一刻也不耽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 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 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能够跨越时空, 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蔡桓公听了你的 话会说什么?
❖ 纪昌学射
❖ 牢牢盯住目标
❖ 练眼力
百发百中
❖ 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
❖
名师指点 苦练基本功 不断努力
chāng qī
昌盛 妻子
biǎn què cài
w扁èi鹊 蔡桓公
cì
bǎng
刺杀
cǎi
理睬
绑住
cháng
肠胃
tàng jì tāng
敷烫 几剂 汤药
纪昌学射
纪昌学习射箭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 么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 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等 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
1、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 相信他? 2、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 而再再而三地说? 3、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3、“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他。”“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蔡 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 请扁鹊”。
这些句子,前几个句子都以蔡桓公对扁鹊的 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 怒。后来他的“奇怪”,是奇怪扁鹊的行为 不同以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 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病入膏肓 后再找扁鹊,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 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 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 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 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 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 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 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 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
❖
有小病
❖
发展到皮到肠胃里
❖
深入骨髓
防微杜渐
❖
病死了
悟写:
读了《扁鹊治病》,你 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呢?把 你想说的话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