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治分析
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肝脓肿的临床分析肝脓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发热、上腹疼痛、乏力等。
本文将从发病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发病原因肝脓肿的主要原因是肝脏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化脓性细菌、阿米巴原虫和寄生虫等。
化脓性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又以厌氧菌感染较为常见,如肠道厌氧菌和肺脓肿菌等。
肝脓肿的感染途径多种多样,可通过血液播散、腹腔感染等途径进入肝脏。
二、病理生理肝脓肿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肝组织的坏死和脓肿形成。
感染初期,病原体侵入肝脏后引起炎症反应,血管充血、渗出现象和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可见。
随着感染的发展,肝组织开始坏死,形成脓肿。
脓肿通常为多个,大小不一,位于肝实质内。
脓肿周围常可见到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1. 发热:肝脓肿通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
发热常伴有寒战和盗汗等症状,是肝脓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2. 上腹疼痛:肝脓肿引起的上腹疼痛多数是持续性的,程度较重,常伴有胀痛感。
部分患者可出现放射性疼痛,疼痛可以向右侧肩背部放射。
3. 乏力和食欲减退:肝脓肿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倦怠和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炎症反应和感染导致的全身症状有关。
4. 肝区压痛和肿块:部分患者在肝区可触及明显的压痛和肿块,这是由于肝脓肿引起的肝实质破坏和炎症反应导致的。
四、诊断肝脓肿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1. 体格检查: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观察体格表现,如发热、上腹疼痛、肝区压痛和肿块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脓肿。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肝脓肿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特征。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初筛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等优点。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炎症指标和病原学检查等可以提供肝脓肿的辅助诊断。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常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也常升高。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组织坏死和化脓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如下:一、临床特点:1.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有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如肠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感染途径有胆道感染、血行播散和邻近器官的扩散。
2.症状:起病急骤,常有畏寒、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伴随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放射。
部分患者还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
3.体征:右上腹压痛明显,可伴有肝肿大、肝区叩击痛、肝脓肿穿破肝包膜时可有腹膜炎表现等。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炎性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快。
肝功能检查可有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异常。
5.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和MRI等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肝脓肿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二、治疗分析:1.抗菌治疗:细菌性肝脓肿需积极应用广谱抗生素,常选用青霉素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
根据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调整。
治疗时间通常为4-6周,且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2.引流治疗:对于肝脓肿较大或有明显脓肿壁积液的患者,需要进行引流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穿刺引流、经皮肝穿刺引流和腹腔镜引流等。
引流可以快速减轻腹痛和发热等症状,缩小脓肿的范围。
3.病因治疗:对于继发于胆道感染的细菌性肝脓肿,应积极处理胆道障碍,包括胆道引流、胆道造影和胆道内引流等。
4.支持治疗: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和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并及时纠正并发症。
5.手术治疗:对于肝脓肿无法引流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开腹探查引流、肝脓肿清除术、肝脓肿切除术等。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右上腹疼痛,治疗方案包括抗菌治疗、引流治疗、病因治疗、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一、临床特点
1. 发热: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常有高热,伴有寒战和畏寒。
2. 上腹痛:常表现为右上腹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断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3. 肝区肿胀痛:患者肝脾可触及明显肿大,压痛明显。
4. 乏力、食欲减退:患者常感乏力,食欲减退,出现消瘦。
5. 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主要是由于肝组织受损或胰脏受累引起的胆汁淤积所致。
6. 肝功能异常:患者肝功能检查可出现ALT、AST升高,球蛋白降低等异常。
7. 感染症状:患者可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如恶寒、发热、寒战、乏力等。
二、治疗分析
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为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基础,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二代、三代、四代、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等。
2. 脓肿穿刺引流:对于直径小于5cm且患者症状轻微的肝脓肿,可以选择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
该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对脓肿位于胆管旁较大的脓肿或患者症状重的脓肿不适用。
3.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单个较大、有较严重肝功能损害或有脓肿胆瘘的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肝切开引流、肝脓肿清除术等。
4.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旨在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总结: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包括发热、上腹痛、肝区肿胀痛、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
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脓肿穿刺引流、外科手术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肝组织坏死形成的脓液积聚,并形成包膜的病变。
该疾病常见于糖尿病、胆道梗阻、免疫抑制等疾病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肝区压痛等症状。
本文将对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详细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发热: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常伴有发热,体温可持续高热,伴有寒战和盗汗。
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1周以上。
2. 腹痛:脓肿形成后,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或右上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剧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
3. 肝区压痛:脓肿形成后,病人在肝区可有明显的压痛,肝大并有局限性肝脏肿胀。
4. 全身感染症状:除了局部症状外,细菌性肝脓肿常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肌肉关节疼痛等。
5. 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
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轻度升高。
对于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一般情况,及时合理地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经皮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
1. 药物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药物治疗常使用广谱抗生素,既可以单纯的静脉给药,也可以采用联合给药。
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具体用药方案应由医生制定。
常用的抗生素有第三代头孢菌素、甲氧西林等。
2. 手术治疗:对于细菌性肝脓肿直径超过3~5 cm,或抗生素治疗无效,或穿刺引流治疗失败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开腹肝脏切开排脓术、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和外科切除术等。
3. 经皮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对于细菌性肝脓肿直径小于3~5 cm的患者,且无其他禁忌证,可尝试经皮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
这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皮肤针刺进入脓肿并抽取脓液,可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常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脓液感染情况,调整抗生素的选择和用药方案。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症状明显的疾病,常伴有全身感染的症状。
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黄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
02
肝脓肿的诊断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 腹痛、恶心等症状,以及是否
有肝病、糖尿病等病史。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检查 肝脏是否有压痛、肿胀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进行血常规、肝功能、 血糖等实验室检查,以了解患 者的全身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 。
及时治疗
如出现感染症状,应尽早就医,及 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护理方法
饮食护理
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 食,避免辛辣、油腻食 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
响肝脏恢复。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遵从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 物治疗和复查,确保治
如短波、超短波等,可促进脓肿吸收和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病情恢复。
饮食调理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肝脏 负担并促进康复。
04
肝脓肿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增强抵抗力
通过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和充足 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
染。
避免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不洁食物、污 染水源等,减少感染风险。
疗效果和肝脏健康。
05
肝脓肿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患者X,男性,35岁,因高热、右上腹疼痛就诊。实验室检 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右 叶脓肿。
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形成,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如下:一、临床特点:1.发热:细菌性肝脓肿常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或定向波动性发热,伴有寒战,后期可出现高热持续不退。
2.右上腹痛:患者多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呈刀割样,常因活动、咳嗽、深呼吸加重。
3.肝大:患者常可出现肝大,肝脾可有触痛。
4.黄疸:黄疸是细菌性肝脓肿较常见的症状之一。
5.白细胞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也是细菌性肝脓肿的常见表现。
6.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常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
7.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细菌性肝脓肿可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脑脓肿、肺脓肿、骨髓炎等。
二、治疗分析: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基础,早期选用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待药敏结果出来后再进行调整。
治疗期一般为4-6周,必要时延长至8周。
2.引流治疗:对于较大的脓肿或伴有化脓性胆管炎者,应及早进行引流治疗。
引流方法有手术开腹引流、经皮经肝穿刺引流及内镜下经胆道引流等,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
3.营养支持治疗:由于细菌性肝脓肿使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患者营养不良,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补充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4.抗菌治疗后续预防:细菌性肝脓肿治愈后,应加强继发感染的防治,定期复查肝功、影像学及颅脑炎结核菌抗体等。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明显,并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及时引流是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关键,同时注意营养支持治疗和后续预防措施也很重要。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是指发生于肝脏内部的由细菌引起的局限性的化脓性病变。
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本文着重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一、临床特点1、病因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由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
病原微生物侵入肝脏后,形成病灶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脓肿形成。
2、临床表现肝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的有乏力、发热、食欲不振、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晚期重症病例可出现严重的症状,如剧烈腹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
严重的病例还可能伴随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呼吸困难等。
3、影像学表现肝脓肿的影像学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单个边界清晰、内部均匀、无明显血管影响的椭圆形、圆形、卵圆形脓肿。
另一种是由多个小脓肿融合形成的多发性脓肿,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合并症,预后差。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破坏病菌的代谢及增殖,直至体内病菌被完全清除。
首选的抗菌药物为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通常需要长期治疗,按照治疗反应随病情逐步调整和合理化疗。
2、手术治疗若经药物治疗仍无改善或出现合并症,需要通过手术手段治疗。
常用手术方法有脓肿穿刺、引流和手术切除等。
脓肿穿刺引流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体积较小的脓肿,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
手术切除适用于脓肿较大、数目多、病情严重影响生命安全等情况。
手术治疗一般需要在药物治疗后根据病情及时采取。
3、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病情严重时存在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的问题,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在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下,患者有可能提高自身抵抗力,促进恢复健康。
常用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肝脏通道营养、肠内营养、静脉营养等。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疾病,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制定。
细菌性肝脓肿如何进行临床诊断
细菌性肝脓肿如何进行临床诊断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以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导致局部化脓并形成脓包。
临床上,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是关于如何进行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诊断的详细介绍。
一、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病史询问是判断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手段。
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病程、症状的变化、既往疾病、手术史、外伤史、近期使用的药物等信息。
此外,体格检查对于发现肝区压痛、肝肿大、体温升高等体征也很重要。
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肝功能检查: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肝功能有时明显异常,如黄疸、肝酶升高等。
3.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通常升高,有助于判断感染的程度和炎症的活跃程度。
4.血培养:通过血培养可以找出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对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细菌性肝脓肿诊断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等,其中CT扫描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可以发现肝脏内的脓肿病灶,可见低回声区或混杂回声区,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
2.CT扫描:CT扫描可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可以准确地显示肝脓肿的位置、范围和数量等,有利于制定治疗计划。
脓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密度较低。
3.MRI检查:MRI能够提供肝脓肿的更详细的结构信息,对于定性诊断和评估病变范围也有一定的价值。
四、其他检查1.穿刺抽吸: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吸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通过抽取脓液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指导抗生素治疗。
2.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肝脏活检、纤维胃肠镜检查等,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和原因。
在进行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诊断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信息。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组织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并出现脓液积聚的病变。
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如下:一、临床特点:1. 发热: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热型多为弛张热,伴有寒战和多汗。
2. 上腹痛: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往往出现持续性剧烈的上腹痛,部分患者可放射至右肩胛区,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 肝区叩痛和压痛: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肉眼可见的肝大,肝区可有明显的压痛和叩痛。
4. 乏力和消瘦:由于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常伴有长期高热和食欲减退,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和消瘦。
5. 肝功能损害: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常伴有肝功能异常,如黄疸、肝酶升高等。
二、治疗分析:1. 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经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等。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血常规指标变化,必要时进行抗生素调整。
2. 经皮引流:对于肝脓肿较小、局限性的患者,可以选择经皮引流进行治疗。
经过超声或CT引导,将穿刺针插入到脓肿内进行引流,常常结合抗生素治疗,促进脓肿液排出。
3. 大脓肿外科手术:对于较大的肝脓肿和脓肿周围存在坏死组织的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常见的方法有开腹脓肿切除和腹腔镜下脓肿切除等,手术中同时进行Necrosectomy以清除坏死组织,并彻底引流脓液。
4. 对症支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需要进行对症处理,包括补液、营养支持、退热等措施。
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电解质水平、呼吸功能和循环情况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细菌性肝脓肿常有高热、肝区疼痛、肝功能损害等临床特点,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和引流手段,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肝脏局部化脓性炎症性病变。
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如下:一、临床特点:1.发病特点:细菌性肝脓肿常见于患有肝硬化、肝脏囊肿或胆道感染等疾病的人群。
多数病程较短,但在肝脏组织内发展迅速,容易形成脓肿。
2.症状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腹痛、恶心、呕吐等。
许多患者还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3.体征表现: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肝脏肿大、压痛和叩痛,但肝脏组织处于严重炎症状态,常无明显包块或脓肿触及。
4.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蛋白降低。
还可以通过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二、治疗分析:1.药物治疗:细菌性肝脓肿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2.脓肿引流:对于大部分细菌性肝脓肿,需要进行脓肿引流以加速病情的恢复。
脓肿引流可通过经皮穿刺引流、经内镜置管引流等方式进行,一般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脓肿引流,尽可能保留肝脏功能。
3.寻找原发病灶:细菌性肝脓肿往往是其他部位感染的继发病变,寻找和处理原发病灶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般包括彻底清创、胆道引流、治疗肝硬化等措施。
4.支持治疗:在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过程中,应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如果患者有高热、剧烈腹痛等症状,可以考虑给予镇痛药物和退热药物。
5.手术治疗:对于复杂的细菌性肝脓肿,如大脓肿、多个脓肿、分布广泛等,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可以选择开放性手术或腔镜手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且危险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一般需联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程进行合理选择,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细菌性肝脓肿如何进行临床诊断?
细菌性肝脓肿如何进行临床诊断?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首先,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热、腹痛、肝区触痛等症状出现的时间、性质、持续时间等。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一般情况和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以及有无黄疸、腹胀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2.1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伴有核左移;贫血常见。
2.2 肝功能检查:肝脏受损时,肝功能的改变常见,如ALT、AST、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的升高。
2.3 C-反应蛋白测定:C-反应蛋白是一种较早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其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存在。
2.4 凝血功能检查:可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
2.5 其他检查:血培养、尿培养、胸片、腹部CT等有助于寻找病因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影像学检查**3.1 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便捷、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肝脓肿的存在以及其形态、大小、数量和位置。
3.2 CT扫描:能更准确地显示肝脓肿的位置、大小、数量、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3 核医学检查:如放射性核素扫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可以帮助确定病灶的活动性和炎症程度。
**4.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于疑似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需收集病灶分泌物、血液或穿刺抽取物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目的是确定细菌类型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后续的抗感染治疗选择。
**5.其他辅助检查方法**5.1 病原学检查:通过PCR技术检测病原体的核酸,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该疾病。
5.2 病理学检查:在罕见情况下,需要进行肝组织的活检或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和病因。
**6.费氏试验**费氏试验是细菌性肝脓肿早期诊断的一种特殊检查方法,它通过参考肝脏穿刺液的气体生成来判断感染性肝脓肿的可能性。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侵入肝脏组织后引起的一种局部脓肿。
常见于肝脏血行性感染或胆道感染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常见但危害较大的疾病。
本文将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临床特点1. 发病特点细菌性肝脓肿常见于肝脏血行性感染或胆道感染的患者,多见于40-60岁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胆固醇结石、胆道蛔虫、胆石症、胆囊炎等。
2. 临床表现患者可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寒战、恶心、呕吐等。
肝脓肿破入胆道时,可出现黄疸、轻度肝大等症状。
在临床上,患者的血象可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高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
3. 影像学表现肝脓肿的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肝脓肿的大小、部位、形状等。
在影像学表现方面,肝脓肿常表现为肝脏局部密度减低,边缘模糊,周围可见到肉芽组织和炎性渗出。
4. 诊断依据诊断肝脓肿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查,如穿刺抽吸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才能初步确诊。
二、治疗分析1. 抗感染治疗对于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首先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呋喃妥因等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疗程一般为4-6周。
2. 根本治疗对于胆道感染引起的肝脓肿,应积极治疗胆囊炎、胆道梗阻等疾病,以防止感染的再次发生。
对于存在胆道梗阻的患者,可考虑行胆管引流术或胆囊切除术。
3. 脓肿引流对于肝脓肿较大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脓肿引流术,将脓液进行引流排出,以减轻脓肿的压力,缓解症状。
目前常用的脓肿引流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引流术、内镜下经胆道引流术等。
4. 营养支持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营养充足,避免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加强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肝脓肿的临床分析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本文将对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常见病因以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一、肝脓肿的临床特征肝脓肿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特征:1. 发热:患者常伴有高热、寒战等感染性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9℃。
2. 腹痛:脓肿形成时,患者常会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疼痛程度可因脓肿的大小和位置而异。
3. 乏力:肝脓肿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4. 消瘦:慢性脓肿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等表现。
二、肝脓肿的常见病因肝脓肿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胆道感染:胆道感染是肝脓肿的主要病因之一,胆囊炎、胆管结石等疾病可导致胆道感染,进而引发肝脓肿。
2. 肝脏损伤:肝脏损伤后易发生细菌感染,如外伤、手术等。
3. 其他感染灶:某些部位的感染灶,如肺脓肿、腹腔感染等,可以经血液循环或淋巴传播到肝脏,引起肝脓肿。
三、肝脓肿的诊断方法肝脓肿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1. 临床症状与体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脓肿。
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B超、CT和MRI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肝脓肿的位置、大小、数量等特征。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脓液等样本,进行血常规、血液培养等检验,以确定感染的病因及病原体。
4. 腹腔穿刺:对于疑似肝脓肿的患者,医生可以进行腹腔穿刺,采集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病因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发热、腹痛、乏力和消瘦等症状。
其常见病因包括胆道感染、肝脏损伤以及其他感染灶等。
对于诊断肝脓肿,临床症状与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腹腔穿刺等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确诊的肝脓肿,及时采取精确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是一种严重感染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PLA因其沉默表现和多样化病因而具有较大的临床难度。
本文将综述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一、临床特点1.病因分类细菌性肝脓肿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
以前的一些研究生长在肠道中的细菌对PLA的发病起到许多作用。
近年来,由于全球旅行和移民等原因引入的病原体也越来越多。
根据此种筛选方法,可将PLA分为四类:(1)肠源性PLA;(2)肝硬化并发PLA;(3)胆道疾病相关PLA;(4)其他来源的PLA。
2.症状和体征PLA的症状和体征有很多种,具体表现为:发热、乏力、厌食、腹痛、肝区疼痛、肝大、腹胀等。
病灶早期的患者大多无特异性症状,仅有一部分患者感到乏力、全身疲劳等症状。
当病灶快速扩大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压痛和胀痛。
3.诊断和鉴别PLA的困难之处在于其临床特点与其他肝部疾病相似。
明确诊断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上述症状和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其中,B超、CT及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胆囊造影、胆系造影等,可随时观察病变的演变并了解病情。
二、治疗分析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PLA治疗的基础,主要是对细菌进行抗感染处理。
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呋辛、甲硝唑、喹诺酮类等。
但是,由于PLA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扩大抗生素治疗范围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2.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needle aspiration)和手术治疗均可改善PLA的预后。
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尤其是对于较大的PLA,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是可考虑的方法。
3.导管引流和内窥镜治疗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研究表明,人源化抗IL-6受体单抗Tocilizumab在PLA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摘要】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肝脏局部感染并形成脓肿。
本文介绍了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包括细菌侵入肝脏引起感染和炎症反应导致脓肿形成。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右上腹疼痛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肝脓肿的典型特点。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脓肿引流和手术治疗等,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并发症包括脓毒症和感染扩散等,需及时治疗和管理。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策略应个体化,预后评估需要考虑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随访和复发预防是重要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治疗策略、预后评估、随访、复发预防1. 引言1.1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较为复杂。
本文将从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等方面对细菌性肝脓肿进行综合分析。
病因及发病机制:细菌性肝脓肿常由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侵入肝脏引起。
感染途径多为消化道感染、胆道感染、血源性感染等。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细菌侵入肝组织、炎症反应导致脓肿形成等。
临床表现: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疼痛等。
严重病例可出现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败血症表现。
影像学特点:影像学检查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CT、MRI等检查能够显示肝脓肿的大小、位置、形态等特征,并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治疗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常包括抗生素、消炎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脓肿穿刺引流、开放性手术引流等。
并发症:细菌性肝脓肿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败血症、肝脏功能衰竭、脓肿破裂导致腹膜炎等。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策略、预后评估、随访和复发预防将在后续内容中进行深入探讨。
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加强外科、感染科、影像科等多学 科之间的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 案,提高肝脓肿的治愈率。
对未来工作展望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进一步探讨肝脓肿的发病机制, 为开发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
理论依据。
强化临床研究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 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证据
。
VS
肝叶切除术
对于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多段的患者,可考 虑行肝叶切除术,以彻底清除病灶。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感染性休克
腹膜炎
由于细菌等病原体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导 致机体免疫反应失控,出现血压下降、器 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肝脓肿破裂导致脓液流入腹腔,引发腹膜 炎症,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05 康复管理与随访策略
康复期管理要点
药物治疗管理
确保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等药 物,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
作用。
伤口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营养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促进伤 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随访策略制定
定期随访
败血症
肝功能衰竭
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大量繁殖 ,引发全身性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 皮疹等症状。
肝脓肿导致肝脏受损严重,无法完成正常 代谢和解毒功能,表现为黄疸、腹水、肝 性脑病等症状。
预防措施建议
01
02
03
04
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肝脓肿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 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
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鉴别诊断
肝脓肿的诊治完整版
肝脓肿的诊治完整版未经治疗的肝脓肿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本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肝脓肿是指肝脏内充满脓液的肿块,可由肝脏损伤或门静脉播散的腹腔内感染发展而来。
肝脓肿以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常见,还有少部分由寄生虫和真菌引起。
细菌性肝脓肿(又称化脓性肝脓肿)临床更常见,通常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
一项Meta分析显示,我国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
大多数阿米巴性肝脓肿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引起的。
真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念珠菌。
虽然肝脓肿的发生率较低,但未经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因此本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对肝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以帮助医患进一步认识该疾病。
一、肝脓肿的病因细菌性肝脓肿:目前,胆道疾病(胆道结石、狭窄、恶性肿瘤和先天性异常)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半数细菌性肝脓肿由胆管炎发展而来。
较罕见的原因是肝动脉菌血症、门静脉菌血症、憩室炎、胆囊炎或穿透性创伤。
主要的病原菌如上文所述,通常为多种细菌合并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是东南亚地区的突出病因,被认为与结直肠癌有关或相关,患者通常不存在肝胆系统疾病,仅为单一细菌感染。
阿米巴性肝脓肿:最常见的微生物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它首先引起阿米巴性结肠炎,然后播散门静脉系统并迁移到肝脏,引起阿米巴性肝脓肿,从而影响肝脏。
二、肝脓肿的临床表现肝脓肿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发热、寒战、盗汗、不适、恶心或呕吐、右肩疼痛(由于膈神经刺激)、右上腹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厌食或近期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90%的患者存在发热,约50%-75%的患者存在腹痛。
体格检查有时可触及患者的肿大肝脏、肝区有叩痛等。
少数肝脓肿患者可出现窘迫甚至明显休克(葡萄胎破裂时出现感染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
三、肝脓肿的诊断肝脓肿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必要时可行超声引导下诊断性穿刺,并行细菌学检测。
细菌性肝脓肿如何进行临床诊断?
细菌性肝脓肿如何进行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明显,可
达(20-30) X10VL,阿米巴肝脓肿粪中偶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中抗阿米巴抗体,可帮助确定脓肿的性质,阳性率为85%-95%。
肝穿刺阿米巴肝脓肿可抽出巧克力色脓液;细菌
性可抽出黄绿色或黄白色脓液,培养可获得致病菌。
X线检查右叶脓肿可见右侧膈肌抬高,活动度受限,有时可见胸膜反应
或积液;左叶脓肿有时可见胃小弯受压、推移现象。
必要时可做CT 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对诊断及确定脓肿部位有较肯定的价值,阳性诊断率达96%。
早期脓肿液化不全时,需与肝癌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 丙转 氨 酶 增 高 ( 9例 ) 以及 碱 性 磷 酸酶 增 高 (4例 ) 1 。本 组 中 糖尿 病 可 能 是 细 菌 性 肝 脓 肿 最 常 见 原 因 ( 3 %) 4 . ,其 次 是 5 胆道 结 石 ( 7 % ) 1 . ,也 有 3 .%病 人 原 因 不 明 。 4 91
本组死亡 l 例,为多发性肝脓肿伴糖尿病病人 , 死于肝功
能衰竭 。 其余 2 例均 临床 治愈 , 2 治疗各随访 l ~5年, 无复发 。
3 讨 论 31 诊 断 .
性肝脓肿的治疗方法 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 过去主要是内科保 守 治疗和开放外科手术引流, 而现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脓
溃疡 。
为大肠埃希 氏菌、 肺炎克雷伯菌,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 hu C o
等 [] 道 ,4 3 细 菌 性 肝脓 肿 中 绝 大 多数 均 忠 有基 础 疾 病 。 2报 8例 其 中 以糖 尿病 和 胆 道 系 统疾 病 为最 多 。本 组 l 合 并 有糖 尿 0例
<5ml ,5 1c 2例 ,最大直径达 1c c 0例 ~ 0ml 3m。本组 2 例病 O 人行细菌培养 ,阳性 l 4例 ( 0 ,阴性 6例 (0 。主要 7 %) 3 %) 以大肠埃希 氏菌 、 肺炎克雷伯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厌氧菌
无开腹手术 的风险及围手术期并发症 、 患者易于接受、并适用
于 年 老 体弱 者 。 于 是选 择 单 纯 穿刺 抽 脓 还 是置 管 引 流 , 们 对 我
・1 40 ・
21 0 0年 6月 第 1 第 1 9卷 2期
C ia el ae hn H a hC r t
・
临床研 究 ・
1 9 , 2 : 3 4— 3 9 97 1 8 8.
消 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郑 立 军
( 龙 江 省 齐 齐哈 尔 市泰 来 县人 民医 院 120 ) 黑 64 0
[ 摘
要] 目的 了解消化性 溃疡 的临床特征及 治疗情 况。方法
通过对我 院收治的 5 例 消化性溃疡病人 资料的分析 ,提 2
高对 消化性溃疡疾病 的认识 。结果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中 图 分 类 号 :R 6 . 34 1
5 例 患者的 治疗 总有效率 9.%。结论 2 81
治疗
文献标识码:B
消化性溃疡患者只要 坚持正规药物 治疗 , 强 加
自我 护 理 和 临床 护理 ,适 时复 查 ,就 可 以提 高 治愈 率 。
超 声无法排除肝癌时可再选用肝脏 C T检查 , 以进一步 明确诊
断。其治疗应根据脓肿 的直径、大小、数量 以及所具有 的治疗 条件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 。 参考文献
[】吴孟超. 家驷外科学 []北京: 民卫生 出版社 , 0 0 1 黄 M. 人 2 0:
11. 2 6
323 手术治疗手术适应 证为多 次超 声介入治疗后病 情 ..
和 ( )置 管 引流 术 已成 为细 菌 性 肝脓 肿 的治 疗 首选 。且有 以 或 下 优 点 :采 用 局 麻 而麻 醉 风 险 小 、导 管细 而 对 组 织 损伤 小 、且
细 菌 性 肝脓 肿 是 一 种严 重 的消 耗 性 疾 病 , 由细 菌 引起 的 是 肝 化 脓 性 炎 症 ,细 菌 可 经 胆 道 、门静 脉 、 动 脉 和 可 开放 性伤 肝 口直 接 进 入 肝脏 。 脏 接 受 肝 动 脉 和 门静 脉 的双 重 血 供 ,并通 肝
12 方 法 .
所 有病 人 均 静 脉 使 用 抗 生 素 , 本 组 中 2 例 ( . ) 由于 8% 7
肝 脓 肿 病灶 小而 采 用 内科 保 守 治疗 。 l 例 ( 7 %)采 用 经 皮 1 4. 8 肝 穿刺 抽脓 术 , 1 穿刺 治 愈者 5例 ,2次 5 ,3 1 ;7 次 例 次 例
未见 明显 好 转 ,局部 压 痛 、反 跳 痛 和 肌紧 张 明显 者 ;出 现 弥 漫
[】 C o F h e C e M h n S t a1 S n l n 2 h u F ,S e n h r S ,C e Y ,e . i g e a d t
m t P e p o e i i e b c s e : c1 n c 1c u s , ul i l y g n c 1 c r a s e s s i i a o r e
次 ,服 2周后,单服奥美拉唑 2 mg 0 ,每 日2次 ,连服 4周为
1 程 。急 性 消化 道 出血 患 者 先行 止 血 处 理 ,停 止 出血 后 ,再 疗
实 施 上 述 治 疗方 案 。
以来治疗 的 5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一分析讨论 , 2 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方 法
[ 摘
要] 以往肝脓肿的治疗多以手术引流 为主 ,随着影像 学技 术以及介入超声技 术的不断发展 ,现今绝大 多数病人 可以
采用超 声引导经皮肝 穿刺抽脓 和 ( )置管引流。我院于 2 0 或 0 0年 1月至 2 0 年 1 09 2月共收治 2 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现报
道如下。
关键 词 :细 菌 性 肝 脓 肿诊 治 中 图分 类 号 :R 7 3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2 3例 患 者 中 ,男 1 O例 ,女 1 3例 ;年 龄在 1 ̄ 7 5 6 岁 ,平 均 5 . ;病 程 7 l ,平 均 2 d 临床 表 现最 常 见 1 2岁 ~3 d 1。 的 症状 体 征 有 发 热 ( 56 ) 寒 战 ( 56 ) 右 上腹 痛 ( 82 9. 、 % 5. 、 % 7. %) 及 右 上 腹 压 痛 ( 78 ) 4 . 。其 中 有 l 患 者 伴 发有 其 他 疾病 , % 4例 包 括糖 尿 病 ( 0例 ) 1 、胆 道 结 石 ( 4例 ) 、高 血 压 病 ( 3例 ) 、 文 献 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0— 4 4( 00 60 4 — 2 0 4 7 8 2 1 )0- 10 0 过 胆 道 与肠 腔 相 通 , 因此 肝 脏 受细 菌 感 染 的机 会 和 途 径较 多 ,见,糖尿病和胆道疾病已成
为较 常 见 的 原 因 。
32 治疗 .
3 . 内科保守治疗仅适合于病灶较小的、 .1 2 不适合穿刺或
手术的病人。 3 . 经 皮肝 穿刺 抽脓 和 ( )置 管 引流 术 近 年来 ,细菌 .2 2 或
2 结 果
1 诊 断及 疗效判定标准 . 5 参照卫生部《 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 》进 行 。治 愈 :临床 主 症 与 次 症 全部 消失 :胃镜 检 查溃 疡 消
1 一 般 资 料 . 1 我院 2 0 0 7年 1 至 2 0 年 l 月 09 2月共 收 治 消 化 性 溃 疡 (u) P 患者 5 2例 ,其 中男 3 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 6 1 4岁 , 平均 3 . 。包 括 十 二 指 肠 溃疡 ( 65岁 DU)2 例 , 胃溃 疡 ( 2 GU)2 2
以为单纯 穿刺抽脓 比经皮置管方便, 不仅可 以减少病人带管不
适及引流 不畅, 而且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 降低住 院费用 , 我们 主张直径 <5 的脓肿 应首先采用超声 引导 下经皮肝 穿刺 抽 伽 脓,经皮置管 引流适用于较大的脓肿 ( 直径 ≥5m) c ,估计 需
多 次 穿刺 抽 脓 或 经 2次 以 上抽 吸 不 能 治 愈 的脓 肿 。
例 ( 0 %)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2例手术 ,为胆总 3. 4
管 结 石 合 并肝 脓 肿 ,行 脓 肿 切 开 引流 + 总管 切 开取 石 。 1例 胆
手术为左肝外叶肝 内胆管取石, 反复并发脓肿且肝组织 明显萎
缩 ,行 左肝 外 叶切 除 。单 发 性 脓肿 1 5例 ,多 发性 脓 肿 8例 , 右 肝脓 肿 1 ,左 肝 脓 肿 7例 ,左 右 肝 脓 肿 6 。脓肿 直径 0例 例
失 ,局部轻度充血,无 明显水肿。显效 :临床主症 与次症均有 明显改善,或个别主症轻度 改善 ,但其他症状全部消失;胃镜 检查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 。有效 :临床主 、次症均有
改 善 ,或 主 症 未 有 改善 ,次症 消 失 ;胃镜 检 查 溃疡 面 缩 小 5 % 0
例,食 管溃疡 ( u)8例 ,全 部病例均经 胃镜证实 为活动期 E
・
临床 研 究 ・
2 0 月 9 第1 Cn eha 0 年6 第1 1 卷 2 ha a Ce 期 iH l r t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治分析
杨兴利 张春 肖
( 黑龙江省富裕县二道 湾镇卫生院 ( 齐齐哈 尔市富裕 二道 湾精神病 医院
1 13 6 22) 1 13 ) 6 2 2
性腹膜炎 、膈下感染 、脓胸或胆道出血;合并结石 或梗 阻而有
胆 道 探 查 指 征 者 ;肝 脓 肿 位 置 不 宜 穿刺 ;不 能排 除恶 变 可 能 。 总 之 ,细 菌性 肝 脓 肿 的 诊 断 ,我 们 的体 会 是 首 选超 声 ,在
e i l g ,a dr s l so r a m n [】 W r d JS r , t o o y n e u t ft e t e t J . o l u g
临床特征
文章 编 号 :10 - 4 4(0 O 0 - 1 10 04 78 2 1 ) 60 4 — 2
消化 性 溃 疡 是 临 床 中 的 一种 常 见病 , 探 讨 消化 性 溃疡 的 为 临床 特 点及 治疗 方 法 , 们 对 我 院 2 0 年 1月- 0 9年 1 我 07 20 2月
冠心病 ( 3例) 、慢性呼吸性疾病 ( ) 2例 。实验室检查最常见
的异 常 指 标 包 括 : 白细胞 增 高 (0例 ) 2 、低 蛋 白血 症 ( 8 ) 1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