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定福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定福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定福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要欣赏诗词,须看诗词人“说话”的艺术。

李义山的《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说如今追忆,惘然之情,令人不可为怀;却说可待追忆,即在当时已是惘然不胜了。

如此,不但惘然之情,加倍托出,而且宛转低迴,馀味无尽。

晏小山作《鹧鸪天》,写道:“醉拍青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此词写怀人念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而归信无凭,空对来书,流泪循诵―—此本相思之极致也,而词人偏曰:来书纸上诉说相思,何能为据?莫如丢开,枉费伤心之泪,话似豁达,实则加几倍写相思之挚。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如果直言白讲,“我如何如何相思呀”,不但不能感人,而且根本不成艺术。

要欣赏诗词,不能不提“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讲诗词的,自以他为代表。

词他认为,诗有境界更佳,否则反是。

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欧公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着一“出”字而境界全出矣。

究其实际,境界仍然是我们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那个“传神”的事情。

人们讲诗词时,最尚者是神韵。

有神,方有容光焕发;有韵,方有言外之味,神与绘画密切相关,韵本音乐声律之事.可知无论“写境”(如实写照)还是“造境”(艺术虚构),都必须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否则不可能有神韵之可言。

由是而观,不难悟及:境界,并非最高之理想,盖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怎能说只要一有境界,便成好诗词呢?龚自珍尝笑不学之俗流也要作诗,开口便说“柳绿桃红三月天”,以为这俗不可耐。

能说这句诗没有任何境界吗?不能的,它还是自有它的境界,问题何在?就在于没有神韵。

东坡于同时代词人柳永,特赏其《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为“高处不减唐人”。

精品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精品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阅读材料一,完成1-3题。

材料一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

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

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

搜索引qíng 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

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

恶搞、嘲讽、质疑权威成为新媒体中一种常见的内容风格,并且能够迅速得到追捧和传播。

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正在从不同方面质疑传统话语权威,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

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

同时,要注意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权利的不平等。

技术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的权利的延伸,个人权利的保证与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以及其获取技术的难易程度相关。

“技术上和理论上的平等,绝不意味着参与者事实上的平等。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

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2020届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画者的悲哀王鱼洋李先生自认为算是个画家,他画了很多画,人物、风景、还有想象中的场景,可惜没卖出过几幅。

李先生总在想:是自己画得不够好吗?以前他有幸参加过一次画展,他的画夹在很多画家的画之间,很多看画的人站在他的画前停留了很长时间,也会感叹一句:“这幅画画得不错,很有意境。

”可是最后看了画的署名后,最终没人买他的画,因为没人见过他的名字,于是没人确定他的画未来是否会增值。

从此再没有画室愿意为他展示画作,因为觉得他的画不会卖出的。

他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坚持了两年,而后家人都劝他放弃这项事业。

李先生看着自己快要接近于零的存折,也决定放弃画画了,虽然放弃画画就像让自己放弃生命一样难受,但他还是决定选择明智的放弃了,他去电器公司做了名普通的业务员,过了一个月波澜不惊的生活后他病倒了,因为他的身心都被巨大的空虚笼罩着,是一种离开了自己狂爱生活像被抽走半条命似的空虚。

他有气无力地在床上躺着,沉沉地睡去。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脑袋被什么砸了一下,于是他醒了,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小了,而且在一个小学课堂里。

只听见老师严厉地对他说:“李云!你怎么又在课堂上睡着了!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么?”虽然李先生震撼了好一会儿,但他渐渐反应过来自己穿越回了自己的小学时代,也就是说,他要重新从小学开始成长了。

记得小时候他不喜欢学习,只喜欢画画,但是老师从来不说他画得好,只说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一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画画,甚至连市里的画画比赛也不让他参加,反而推荐了画画一般,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参加了比赛。

但既然时光重来了,李云不想让悲剧重演,他努力学习,成为了三好学生,虽然他不像从前那样业余时间画大量的画,但是老师还是马上发现了他在画画上的天赋,并对他说:“李云,你真了不起,不光学习好而且画画也很棒,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出息的学生,最近市里有画画比赛,你代表咱们班参加吧。

北京市大兴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将拓拔鲜卑民族的发展盛衰刻录在一座山的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由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式州山“昙曜五窟”(16-20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的“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的政治主张.第5、6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第38窟“幢倒伎”的杂技浮雕,精彩再现了北魏时期民间百戏的高超技艺,让我们看到当时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状态.第61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结构造型;第9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12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宇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宇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被称作“音乐窟”的第12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术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当我们走进云冈石窟,漫天舞动的飞天像天使一样,为我们架起了通往北魏王朝的桥梁,使我们有幸与先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大佛双眸对视的瞬间,我们终于明白了:拜佛如同礼皇帝的狂热,令北魏佛教蒸蒸日上;多元化的碰撞,让雕刻艺术璀璨夺目;鲜卑人的激情与狂热,造就了云冈石窟的辉煌,让武州山成为了艺术的殿堂.云冈石窟融①、绘画、题记、碑刻、建筑、文物等为一体,是研究北魏王朝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是静态的、无声的DV.云冈石窟以宗教石刻的形式,折射出北魏王朝的②、社会发展、③ .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是一部石刻的《魏书》.(取材于《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对于云冈石窟文化元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山崖峭壁上雕刻石窟是拓跋鲜卑民族记录历史的需要B.帝王特征明显的大石佛反映出“政教合一”的主张C.“人”字型、狮子型斗拱体现出北魏的建筑风貌D.“音乐窟”里的乐器、乐队、舞蹈等展现出鲜卑族的艺术文化2.根据材料一,请在横线①②③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意连贯完整(3分)答:①②③材料二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中国石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在北魏时期,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时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采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中国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 【甲】 .跟长期分裂和战祸连绵的南北朝相映对的,是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与此相适应,在艺术领域内,从北周、隋开始,雕塑的面容和体态开始明显地变化,经初唐继续发展,到盛唐确立而成熟,形成与北魏的悲惨世界对映的另一种美的典型.秀骨清相、婉雅俊逸明显消退,隋塑的方面大耳、短颈粗体、朴达拙重是过渡特征,到唐代,便以健康丰满的形态出现了. 【乙】 .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他不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而是作为管辖世事、可向之请求的权威主宰.这当然是进一步的中国化,儒家思想渗进了佛堂.唐窟不再有草庐、洞穴的残迹,而是舒适的房间.菩萨不再向前倾斜,而是安安稳稳地坐着或站着.更重要的是,不再是概括性极大,含义不可提摸、分化不明显的三佛或一佛二菩萨;而是分工更为确定,各有不同职能,地位也非常明确的一铺佛像或一组菩萨.这里以更为确定的形态展示出与各种统治功能、职责相适应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式. 【丙】 .本尊的严肃祥和,阿难的朴实温顺,伽叶的沉重认真,菩萨的文静矜持,天王的威武强壮,力士的凶猛暴烈,或展示力量,或表现仁慈,或显映天真作为虔诚的范本、或露出饱历沧桑作为可信赖的引导.【丙】 .这样,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精神性减低,理想更分化,不只是那含义甚多而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了.自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互相攻讦辩论之后,在唐代便逐渐协调共存.而宗教服务于政治、伦常的儒家思想终于渗入佛教.在艺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充分表现了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这里的佛堂是具体而微的天上的李唐王朝、封建的中华佛国.它的整个艺术从属和服务于这一点.它的雕塑具有这样一种不离人间又高出于人间,高出人间又接近人间的典型特征.(取材于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3.下列词语的解释或加点词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矜(jīn)持:庄重严肃. B.攻讦(jié):攻击揭发别人的缺点.C.温柔敦(dūn)厚:待人温和、诚恳厚道. D.具体而微:形象具体但规模较小.4.根据材料二,不属于盛唐时期石窟雕塑“另一种美的典型”的一项是(3分)A.佛像健康丰满的形态B.菩萨安稳的坐姿或站姿C.超然自得的权威主宰D.与职责相适的神态5.将下面的句子填入原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处是(2分)与那种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和精神性不同,唐代雕塑代之以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A.【甲】B.【乙】 C.【丙】D.【丁】材料三莫高窟、龙门石窟的营造与兴建,都与北魏王朝和云冈石窟有着不解之缘.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断崖上,又名“千佛洞”.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迄今保存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唐、五代、宋、西夏、元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类型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为492座.壁画面积约45000平方来,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1900年,于藏经洞(今编号第17窟)内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及绘画作品5万余件.在莫高窟有壁画和彩塑的492座洞窟中,北魏窟占了32座.在这些洞窟中,无论造像题材的选择还是雕刻绘画的表现方式,无论是造像组合还是佛龛布局,均可找到云冈模式及北魏造像艺术的影子,特别是西魏洞窟中流行的“秀骨清相”似乎让我们回到了塞北.龙门石窟位于河南者洛阳南郊12千米处的伊河两岸.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今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在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在洛阳大量修建寺院、佛塔,并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依山开窟造像,创建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波、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瘦疲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晚期人们崇尚俊秀,因而“秀骨清相”成为一时的艺术风格.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北魏分裂的35年间,是龙门石窟雕造佛像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开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龙门的西山上,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药方洞等十几个大中型洞窟.开凿最早的是古阳洞,比较著名的是药方洞,药方洞因其洞窟内刻有140余方古代的药方而得名.这些药方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还要早.北魏王朝在洛阳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的终结以宾阳中洞的停工为标志.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后又一座由皇家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寺,是云冈样式的继承与发展.(取材于《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有删改)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不属于三大石窟共同特征的一项是(3分)A.依山开凿B.可窥见北魏的造像艺术C.发现了珍贵的历史遗物D.由皇家主持开凿7.某美术学院附中拟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游学活动,现在要制作宣传单.请依据三则材料,为宣传单撰写一段文字,介绍北魏造像艺术的特征和影响.(6分)答: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共17分)重修书院碑记侯方域①顺治八年,燕山王公来守归德②,首下教博士弟子,问以郡之政所宜先者,博士弟子对曰:“归有范文正公③书院,先太守郑公④,尝沿其意而创大之,以储归之材.居有号舍,赡有田课,试有约.行之既久,归之名公钜卿,接踵其间,出为当世用不绝,而士风因群感动淬厉,烝烝以变.今虽废,而人之讴吟思慕郑公之泽者,数十年不衰.窃以为佐朝廷,兴道育贤,郡国之政,宜莫此为大.”公曰:“博士弟子言是!凡书院之为舍者几楹?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资饩之田几区?其官守因而入其租税者几何年?其试士之期月几日?条约之议,详而要者几何?具趣所司,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盖自郑公去,而书院之费,垂四十年,公一朝复之.呜乎,伟矣!博士弟子曰:“是不可以无记.”谨按:书院之设,始于范文正公.公为诸生,即以天下为己任,其后参大政不久,未竟厥施,然所措置,率弘以远,即如在归,而归有书院,其随地收拾人才之意,是何可一日废也?范公往而继之来守者,不能识其意,亦浸以湮灭矣.历宋,而元而明,至万历间,始克有郑公再举行之.当时之人,亲被郑公之泽;至于今,其遗老有能言郑公时事者,犹过书院,仰首唏嘘,不忍辄去,岂人情固习近而遗远耶?抑所以继范公之遗绪,于兵火丧乱之余,久而不坠者,实郑公力也?然则郑公之遗绪,又岂不待后之人哉!夫天下法制,代有更变,惟学校弦诵之事,建国者卒无以易也.书院之设,与学校相表里,王化之本,而菁莪棫朴之盛所由自出,是诚不可一日废.乃自范文正公以来,上下千百余年,而其间之创而建,建而兴者,仅公继郑公而三.然则政之举废存亡,岂不视乎其人欤!倘无以垂永久,则何以告于后之人,俾克守之!公曰:“博士弟子言是,其勒石为碑.”而属余为之记.呜乎!余之望于守是邦者久矣,其何敢辞!(取材于曾巩《喜似赠黄生序》注释:①侯方域:归德(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本文作于汪顺治九年,时新任归德知府王登进重修书院.②燕山王公来守归德:燕山王公指王登进,后文提到的“归”都是“归德”的简称.③范文正公:指范仲淹.④先太守郑公:即郑三俊.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尝沿其意而创大之沿:承袭②资饩之田几区饩:粮食③归之名公钜卿钜:有名望的④具趣所司趣:通“促”,督促⑤垂四十年垂:流传⑥未竟厥施竟:最终⑦犹过书院过:拜访⑧其勒石为碑勒:刻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储归之材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B.出为当世用不绝而属余为之记C.条约之议,详而要者几何范公往而继之来守者D.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其何敢辞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有号舍,赡有田课,试有约有学习的房舍供居住,有田赋提供费用,定期考试B.而士风因群感动淬厉因而读书人的学风也因多数人受触动鼓励而变得淳厚C.不能识其意,亦浸以湮灭矣不能明晓范仲淹的心意,书院也被淹浸而坍塌了D.而菁莪棫朴之盛所由自出于是人才辈出的盛况由此而生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倘无以垂永久,则何以告于后之人,俾克守之!答:12.作者在最后一段说“其何敢辞”,结合全文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5分)答:(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6分)13.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1)从这则语录看,孔子对《诗经》作用的认识是什么?(4分)答:(2)请用四字词语概括这则语录反映出的学习观: .(2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拟古诗八首(六)鲍照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①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苔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不谓乘轩③意.伏枥还至今.注释:①程课:定期的捐税.②兽藁(gǎo):喂兽用的禾杆.上林:皇帝射猎游乐的场所.③不谓:没想到.轩,古时大夫以上所乘的车.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竹林幽深难有柴,山涧阴寒难长黍”,开头两句赞叹人们在绝境中求生存的坚毅.B.“朔风”“号鸟”两个意象分别从触觉、听觉两个角度渲染出环境的极端恶劣.C.“岁暮”二句,从“讫”到相追寻”,时间上衔接紧迫,写出人们承担的赋税多.D.“田租”二句的“送”和“输”为“河渭”四句作铺垫,写出人们服徭役的各种悲苦.15.“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中的景物描写不仅渲染氛围,还强化了诗中人物的痛苦.下列诗句中的景物描写没有作用的一项是(3分)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撤.(白居易《卖炭翁》)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16.比较鲍照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答: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爱国情怀在经典作品中多有体现,如烛之武在大兵压境之际“①,见秦伯”;如曹刿在乡人劝阻之后依然以“②,③”为由入见庄公.爱国情怀还体现于杜甫《登岳阳楼》尾联“④,⑤”中的忧国之泪;体现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结句“⑥,⑦”中的愁苦幽愤;体现于《国殇》中楚国将士“⑧,援玉枹兮击鸣鼓”的不屈不挠.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寻味峄山①与五岳的巨大存在相比,守护于孟子故乡邹城的峄山,只能算作天地间的一个盆景.孔子的“登东山(指峄山)而小鲁”,不过是一时兴之所致罢了,况且那时的鲁国比现在的山东要小得多.②但是,最让我动心的仍是峄山.她是那样的耐人寻味,让人百睹不厌,常读常新.③庄子、老子、孔子、孟子来过,司马迁、蔡邕、李白、杜甫、李阳冰、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郑板桥来过,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来过.他们倾其心力歌其美,虽不能描绘其美之万一,峄山却将他们视为知已.④秦始皇、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乾隆等帝王来过,或封禅,或封赐,或求长生.峄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宠辱两忘,无意间,便将他们如浮尘般抚过.甚至当我们惊诧于峄山的成名之古之早,并列出记载过峄山的《书经》《诗经》《左传》《太平御览》《史记》等古籍以佐证的时候,已经生活过25亿年的峄山,正浑然憨然地度着她的青春岁月.⑤峄山的石头峄山的洞,在世界的山脉中堪称独步.海浪的手摩娑了多少亿年,风雨的手又雕刻了多少亿年,才造就下这些大慧若憨的巨型石蛋和噙满岁月的华丽石柱?而后又是在哪一次天翻地覆的地壳变迁中,让大自然的造化之手将其撒成石头的瀑布?抑或当年女娲并非为补天,只是为了人间的单调和寂寞才炼下这些丰富多彩的石头?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而这千姿百态的生命又构孕出峄山这浑然一体的大生命,那遍及全山相互通连的洞穴,便是这生命的脉胳了.曹雪芹仅仅偷走一块,便琢磨成感天动地的《红楼梦》.⑥1985年,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来峄山考察,意外地在这里发现了极具科学价值的古海蚀地貌,并且欣喜地预言:“很可能,这是我国虽经沧海桑田变化还能保留下来的距海最远的古海蚀地貌.”⑦峄山,和海是有不解之缘的.她是海的女儿.也许是爱之太深,大海才将女儿“放逐”,置于宇宙的祭坛上,使其在经受各种磨难劬劳之中铸成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迎接人类的来临.等啊等,不知变心的峄山从人类萌芽之时起,便以其女性的情怀给人类以深切的怜悯与关爱.⑧诞生于巨人时代的峄山,注定要受到侏儒们的各种伤害.污秽,砍斫,谩侮,战乱,匪患,她都无言地涵容.就是对于霸道骄横的帝王,她也以怜悯之心待之,告诫他们不要贪心:人类来到世上之前就已经有了江山,即使有一天人类消亡了,江山也还会继续存在;江山不能是哪一个人的私家财产,它只能是宇宙的一员、人类的朋友.⑨数千年间,她以一种明亮阔达的浩然之气,廓涤着人类心灵上的湫隘.于是,便有数不清的美好时光,长入峄山的生命里.⑩峄山五华峰前有一30米高的石柱,人们为了纪念2600年前的邾文公,把它叫做天表石.公元前615年春,邾文公将邾国国都由瑕(今济宁南5公里处)迁至峄山之阳.迁都前占卜时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利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既利也,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峄,果然是年5月邾文公卒,邾民却以“有功之土者得食其极.”“命在养民”从此成为百姓对官的渴望、官员的自律和历史对为官者良心的永久的拷问.⑪峄山有一别称“桃花峄”,记念着一个人:王尔鉴.王尔鉴是清雍正年间邹县县令,《峄山志》记述其“治邹清廉仁慈”.其政迹大多湮没于岁月的雾霭之中,唯独“植树造林”一事至今传为美谈.古传峄山有桐树,《书经·禹贡》“峄阳孤桐”的记载最为有名.不知何时何因,峄阳孤桐竟然绝迹.王尔鉴感其“牧竖采樵,牛羊践踏,孤桐老后,徒留濯濯空山”,于雍正寅卯两年,环山上下种桃杏万株,并禁约牧收,让近山的贫苦百姓培植.同时,还在桃杏疏稀处补以松柏青桐.不几年便“天半峄峰簇锦霞,孤桐老后补桃花.沃根不用人间水,红雨春风到万家”(王尔鉴诗),峄山也为后人名之曰“桃花峄”.⑫虽然峄山现在桃树几近绝迹,但在山的僻冷处,仍可见一株两株桃树从岩隙间伸出她古拙的枝干,似在向人们说:为官的命根不应是高升再高升,而应是为民办事再办事.诚然,能否不朽与万岁,不是二十四史或几幢碑就可定的,只有百姓的口和心最权威.不知来游山的人们,是否会在这寂冷的桃树前驻足?⑬无言的峄山,在诉说着一切.⑭大哉峄山,大自然的和谐杰作.善哉峄山,25亿年的苦难与悲悯造就出的旷世之美.人类是有福的,有希望娶到这位海的女儿,只要能进化得好一些,再好一些.多情的峄山在坚贞地等待着.(取材于李木生同名散文)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立足于峄山的人文积淀,由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引发感怀,充满文化气息.B.文中称峄山是“海的女儿”,形象地阐释了峄山的来源与其古海蚀地貌的科学价值.C.第⑨段承上启下,作者从对峄山包容大气的抒怀转到对历史典故的叙写.D.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希冀,凝练含蓄,余味悠长.19.赏析文中第⑤段划线的句子.(4分)答:20.从全文看,第⑪段画线处引用王尔鉴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答:21.请结合全文,概括题目中峄山之“味”的内涵(6分)答:(二)根据对《红楼梦》的理解,完成第22题.(6分)22.“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评价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评价王熙凤“都知爱慕此生才”.请各用一个词语评价二人的理解之才,并说出依据.答: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①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请你从“惊蛰”“芒种”“立秋”“大雪”……中任选一个,描写与此节气相对应的自然或人文景象.要求语言生动,具体形象;不少于150字.②近日某学校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严肃课堂纪律,在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识别每个进出教室的学生,还能识别学生发呆、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每个同学每节课的低头次数、举手次数等信息也会被记录在案,作为综合测评成绩的重要指标.对此有人表示支持,有人表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50字左右.③请从《平凡的世界》《呐喊》《红岩》《边城》中选择一个人物,以他(她)的口吻给同一作品中另一人物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抒发自己的悔恨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合乎情理;不超过150字.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①网民在网站浏览某种信息后,会发现相似内容不断出现在浏览界面.某网络运营商说:“现在网络利用大数据在后台统计客户的浏览记录,智能推送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用户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某政协委员说:“我们要警惕‘投你所好式’的网络推送,它会让你在自己的兴趣里沉迷而不会提升.”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②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新设立的雄安新区承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未来的北京和雄安令人憧憬.20年后北京与雄安两个城市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展开想象,以“双城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有细节.。

2019-2020学年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下铁凝①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

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

自此,老于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

②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

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

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

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

女儿前不久刚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

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

③找找她又有何妨?谁让她总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呢,谁让她是这城市的父母官呢,难道老于不是归她管辖的一个市民么。

再说找她又不是为我老于,是为我的女儿啊,她是个人才,人才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民族属于国家的,让属于民族和国家的人有好一点的居住条件又有什么不对呢?他想起前两天,深夜苦读书的女儿双脚踩在炭火盆的边沿上,炭火烤着了女儿的棉鞋,差点烧着女儿的脚。

要是房间有暖气,何至于女儿要围着一只小小的炭盆取暖呢。

老于越想越觉得理直气壮,便有些后悔前两次同学聚会没去参加。

那本是联络感情的形式之一啊,倘若在那样的场合不断见面,再开口求人办事就显得很自然。

不过,即使没有参加那几次的聚会,项珠珠也否认不了老于是她的中学同班同学。

这么一想,老于心里安定了。

④老于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市长打了电话。

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

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

2020届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届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届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水在滴苏沧桑①中午十一点半,徐师傅等人都吃饭去了。

捞纸房像被突然摁进了寂静的井底。

②有两种水声,在空旷的寂静里,缠绕回响。

③第一种,滴答,滴答,滴答……不急不慢,不变的节奏和密度,这是榨纸声——徐师傅上午做的几百张湿纸抄在杉木仝板上,摞成一尺多高的湿纸垛,用千斤顶压上去,把水榨出来,在晒纸房里经过晒纸的工序,就成为一张真正的元书纸。

④此时,水顺着纸垛边缘滴下来,滴在铺在底下的竹帘上,迅速汇集在竹帘的四角,滴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滴答……让人想起赤脚踏在青石板上的脚步,想起南方屋檐下慵懒的雨滴,想起小满时节前三天的山林,嫩竹拔节,万物萌动。

雨滴在每一棵竹子的头上,被它们吮吸进身体,满山的嫩竹——元书纸的前世——的身体里,便流动着雾岚的气息、草木的幽香、覆盆子的酸甜、笋的青涩,流动着砍竹的当当声、竹子顺着坡道滑到山脚的哗哗声、杀青的唰唰声、砍竹人的咳嗽声,以及路过的山民呼出的烟草味、他或她的汗味、饭菜的味道、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棵竹,裹着整个山林的日月精气,一张元书纸的胚胎,在滴答声中渐渐成形。

⑤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亮。

它来自幽暗的捞纸房某个角落,水从一只装满纸浆的槽缸里溢出来,匍匐进地面。

几近难以察觉的流水声,被无边的寂静扩大了。

水声泠泠,像由远及近的银铃声从云霄洒落大地。

⑥这两种水声,在此地,已经回响了一千多年,也许更久远。

冬去春来,世事更替,水声从未停息,改变的,是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

⑦此时,在村的另一头,作坊里年纪最大的捞纸师傅徐师傅,用手端起了饭碗。

那双手已经在纸浆水里浸泡了四十五年,比白纸更白的手掌,已看不出掌纹和指纹,老茧连着老茧,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又被纸浆水浸泡得更白。

这双手,放进发酵捣烂的竹纸浆里,不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⑧这双手已经不痛了,但很怕冷。

2020年大兴区太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大兴区太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大兴区太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旧怀表敬爱的父亲去世两年了,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物也就一直放在他生前常呆的那间小屋里,没人去动它们。

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姐姐终于打起精神和母亲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

一个破旧的皮箱打开了,母亲从里面翻出了一只旧怀表。

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旧表,大声地说:“这是你父亲当年一直在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喜欢?我想送给他。

”德瑞克是我儿子。

“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她接着说。

我的手指轻轻地划过旧怀表的外壳,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抚摩着这只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

它多像我的父亲!那么朴实、无华、简洁,而又如此忠实、可靠。

这只旧怀表令我想起父亲曾经买过的旧车。

“爸爸,你买这车干吗呀?油漆都掉了,这么破烂,这么旧,这么难看。

”“傻丫头,你不懂,它虽然旧,可它的引擎还相当管用呢。

尽管它的外面已经油漆剥落,破旧不堪了,可它跑起来可轻快了。

嘿,爸爸可捡了个便宜啦!”原来爸爸看中的是更重要的东西,真的,旧车的引擎还相当完好。

我还想起早年父亲在我们的房子外面搭建的卫生间,它里面虽然干干净净,但外表简陋,甚至显得寒碜。

我想到了父亲收集在他小房子里的东西:一个旧燃气炉,一盏好用的灯,一张舒服的躺椅。

在这间房子里,他常常自己动手修理着各种收集来的旧玩意儿。

他捣鼓好了被别人扔掉的坏收音机,为丢弃的破玩具配上零件。

这些都是别人因为坏了随手扔掉的,他,默默地捡回来,修好,再用。

是不是那会儿我们的家庭经济很困难?两年前,在父亲的葬礼上,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悲伤地,带着怀念的口吻问我姐姐:“女士,你可知道,早些年,我们家因为有你父亲的帮助,才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年关?全家因为有了你父亲经常的照顾,才免于饥饿?”我们都摇头说,从没听父亲说起过这码事儿。

中年男子接着告诉我们,当年,他们家兄弟姐妹一大堆,经济拮据,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2020届北师大大兴附中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北师大大兴附中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北师大大兴附中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消费主要为满足温饱;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结婚必备的“三大件”;9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渐成生活标配;进入21世纪,智能家电、汽车消费越来越普遍;近年来,人们的“购物车”越来越丰满了,里面除了有曾是“主角”的食品、衣服之外,文化、旅游、健身等也成为重要选项,折射出我国消费的变迁。

实际上,悄然而变的不只是消费,产业亦是如此,大量企业都在随市场需求而创新求变、转型发展。

然而,整体来看,无论是消费,还是产业,都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特别是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公共服务消费是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短板,特别是在高质量医疗、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供给不足,大量三甲医院、高等院校等优质公共服务和消费品集中在大城市。

解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平衡问题,保障消费的均衡性等性,需要下大功夫。

(摘编自刘坤《消费“富矿”亟待产业来“挖宝”》)材料二:近年来,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居民购买力提升,物质生产日渐丰裕,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食品供给实现从匮乏到富足的转变,已经全面超越吃饱饭的初级阶段,向着品质消费的阶段大踏步迈进。

如今,很多人不再操心填饱肚子的问题,而是对食品的要求愈发严苛,对食品安全的容忍度降低。

消费升级不仅是简单的零售领域,也倒逼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由此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包括大米等主食以及蔬菜、瓜果、肉类等。

显然,消费升级是一个指挥棒,其发挥了市场引导作用,促使整个产业链转变方向,由单纯的追求产量,逐渐转向追求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显然,这是一种良性的发展模式,具有更持久的发展潜力,亦会构建消费者和商家、社会的多赢格局。

2020届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朝志人的小说非常简单,同志怪的差不多,这有宋刘义庆做的《世说新语》可以做代表。

如:“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卷上《德行篇》)这就是所谓晋人的风度。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去,阮光禄烧车是觉得有些奇怪的,但在晋人却并不以为奇怪,因为那时看重的是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谈。

这种清谈,本从汉代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一开始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却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之前还有《语林》、《郭子》,不过现在都没有了。

而《世说》乃是纂辑自后汉至东晋的旧文而成的。

后来有刘孝标给《世说》作注,注中所引的古书多至四百余种,而今又很少传下来;所以后人对于《世说》看得更贵重,到现在还很通行。

此外还有一种魏邯郸淳做的《笑林》也比《世说》早。

它的文章比《世说》质朴些,现在也没有了,不过在唐宋人的类书上所引的遗文中还可以看见一点,内容不外俳谐之谈。

《笑林》、《世说》两种书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发达,因为只有模仿,没有发展。

如社会上最通行的《笑林广记》,当然是《笑林》的支派,但是《笑林》所说的多是知识上的滑稽;而到了《笑林广记》,则落于形体上的滑稽,专以鄙言就形体上谑人,涉于轻薄,所以滑稽的趣味就降低多了。

至于《世说》,后来模仿的更多,从刘孝标的《续世说》一直到清代王晫所做的《今世说》,现在易宗夔所做的《新世说》等,都是仿《世说》的书。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已审阅)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已审阅)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阅读材料一,完成1-3题。

材料一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

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

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

搜索引qíng 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

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

恶搞、嘲讽、质疑权威成为新媒体中一种常见的内容风格,并且能够迅速得到追捧和传播。

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正在从不同方面质疑传统话语权威,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

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

同时,要注意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权利的不平等。

技术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的权利的延伸,个人权利的保证与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以及其获取技术的难易程度相关。

“技术上和理论上的平等,绝不意味着参与者事实上的平等。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

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2020届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届大兴区垡上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现代学术不断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追求“高精尖”对学者具有极大吸引力。

相比之下,文化科学普及工作显得有些简单。

无论在学者的科研项目里,还是在学术评价体系中,普及都是一个不那么“高大上”的领域。

有意思的是,社会大众对普及读物的需求却空前强烈——他们期待了解科技新发展,希望掌握经济、法律、心理相关知识,愿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界的“高冷”和大众的“热情”形成鲜明反差,反映出当前我国学者撰写的科学普及读物缺乏。

在科学领域,以天文学为例,在近年译介的普及读物中,我们看到包括引力波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名字。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方面,近年来我们取得不小进步,但仍有较大提高空间。

比如,目前学者撰写的汉字普及读物中,影响较广的是瑞典学者林西莉的《给孩子的汉字王国》,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国作者在创作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文化科学普及是基础教育与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关乎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的树人大计,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

在这样一个领域上,亟待中国当代学者投入更多精力,拿出更多高水平作品。

学术大家从事普及工作是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

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向大众的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播,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担当。

不少名家,如朱自清、顾颉刚、王力、朱光潜、李长之、陆宗达,他们笔下的科普读物篇幅不大、内容平易、语言轻松,却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教育热忱。

朱自清《经典常谈》,用朴素清晰的笔触介绍经史子集中的经典著作,为初学者娓娓讲述传统文化要义与精神;李长之《孔子的故事》饱含深情地讲述孔子生平,展现孔子在风雨飘摇中的理想与坚持;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从东西方的科学传统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的方法与世界观……无论“常谈”“故事”还是“纵横谈”,前辈学者的努力形成了中国文化科学普及的优良传统。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定福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定福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定福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

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

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

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

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

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

百年中国新诗的合法性,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

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和里程碑式的诗篇。

在“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冰心、冯至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大家。

抗战时期,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田间、李季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中华民族危亡时用血肉筑起长城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以及郭小川、邵燕祥、闻捷、公刘等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一个站起来的新中国所激起的浪漫情怀。

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等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的气象……百年新诗历史中,对于与时代与民族紧密联系的诗人,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单子,写一部厚厚的专著。

坚守中国新诗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不忘中国新诗与中华民族同呼吸、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使命,中国诗歌一定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

2020年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大兴区朱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0年七大领域“新基建”年内投资规模“新基建”领域投资内容预计新增规模(亿)5G基站建设三大运营商建设覆盖50个重点城市地区超55万座基站及资本开支,不包括各类5G应用的带动3000特高压今年在建和待核准高压工程共16条线路,具有明确投资规模的共7条l500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拟通车线路共l4条,其中专线250和专线350各7条,通车有望为3696公里,对应投资规模为6207亿元6200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预计新增公共充电桩l5万能,私人桩约为30万台,公共充电场站8000座300大数据中心IDC业务发展(包括托管业务、CDN、公共云laaS/PaaS等业务)1200人工智能底层AI芯片等硬件发展,通用AI平台搭建工业互联网工业五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摘编自《新基建5年,全面梳理细分领域新风向》)材料二:新基建的“新”,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

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铁路、公路、机场等建设项目,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新基建旨在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的教字化转型。

在线教育远程会议、云买菜、到家服务、在线问诊……一系列数字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2020年春节到现在,以“宅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生活方式成了中国人的“标配”,人们只需点点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

正是有了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诸多数字化工具的服务能力才得以实现。

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标签,而新基建则是让智能经济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舱”。

新基建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2020年北师大大兴附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师大大兴附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师大大兴附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历史上,家教是促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对基层社会治理起着有益的作用。

如今,吸收借鉴古代家教在传承主流价值观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更好发挥家教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十分有意义。

(一)传承家训:主流价值观的通俗化。

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家庭内部施教,最主要的特点是通俗易懂。

家训大都是训主结合个人成长生活经历对人伦亲情、世道人心、社会变化做的深入阐述,说理透彻明了,读来亲切可感。

历史上的很多家训,不仅对训主一家一时产生了影响,且还泽被后世。

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家训专著,内容十分广泛。

从中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著训立说的主要用意和家教的基本内容,也为后世家训树立了样本。

清人王钺曾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整体看来,《颜氏家训》体现了进德修业的理念、知行结合的家教方法、重教崇化的价值诉求,对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遵行家礼:主流价值观的日用化。

古人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把学礼、尊礼看作人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托。

家礼是传统中国人优良教养的载体,我们常说一个人教养好,是与家庭范围内遵礼行礼分不开的。

家礼的内容不单涉及家庭成员行为处世的言行要求,且还对家庭生活中的冠婚、丧、祭等事宜的具体开展、实施做出了仪式化的要求,说明了相关的程式和具体操作规仪,这也是家礼中最主要的内容。

古人制定家礼,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落实“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和“纪纲人道之始终”,即夯实人伦亲情。

古人认为要使人伦亲情和谐有序,就需从家庭生活中的点滴言谈举止入手,通过时常练习行为规仪,方能做到临事自然应对。

对整个社会而言,千千万万家庭遵行家礼,有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阅读材料一,完成1-3题。

材料一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

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

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

搜索引qíng 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

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

恶搞、嘲讽、质疑权威成为新媒体中一种常见的内容风格,并且能够迅速得到追捧和传播。

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正在从不同方面质疑传统话语权威,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

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

同时,要注意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权利的不平等。

技术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的权利的延伸,个人权利的保证与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以及其获取技术的难易程度相关。

“技术上和理论上的平等,绝不意味着参与者事实上的平等。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

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2020年北京大兴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北京大兴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北京大兴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形象侯志那天中午,丽娟正在办公室享用午餐,父亲突然来了。

父亲推开门那一刻,丽娟又急又窘,还带着气。

父亲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看就像多天没洗过,胡子也没刮,穿得比平时下地时齐整一点,但还是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泥星……若是办公室就丽娟一个人倒还罢了,偏偏那天她的几个姐妹都在。

她们大眼瞪小眼,好像父亲是个外星人。

父亲也真是的,您来就来吧,好好把自己收拾一番啊。

没等丽娟开口,父亲讪笑了一下,磕磕绊绊地说:“这不端午节吗,你娘起五更包的粽子……我、我就搭车来了。

”说着话,父亲解开了背着的挎包。

丽娟的闺蜜红红缓过神来,轻轻搡了丽娟一下,熟稔地说:“叔叔,要不是您提醒,我们几个今天真还就错过端午节了。

”父亲把粽子一拿出来,屋子里一下子升腾起粽子的香味,是丽娟熟悉的那种久违的香味。

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旋风似的围了过去,有的给父亲让座,有的给父亲倒水,喊伯的,叫叔的,亲热得不得了,倒是半点没有嘲笑父亲的样子。

看到姐妹们的表现,丽娟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这才感觉对父亲有点苛刻了,再怎么说,也还是自己的父亲。

不待父亲发话,丽娟就拿起粽子分起来。

红红急忙接一个,使劲闻着,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夸张地叫着:“香,真香”。

丽娟和其他几个姐妹们都笑了起来。

父亲也附和着嘿嘿呵呵地笑了。

丽娟这才问道:“爹,您吃饭了吗?您没吃我带您去外边吃去。

”“吃了,吃了,我在外边吃的烩面。

”看着桌子上的泡面,父亲很是心疼,“光吃这个会中?没钱了给家里说。

”红红抢先说道:“叔叔,我们偶尔吃一次。

”红红说的也是实话。

丽娟掏出500块钱,对父亲说:“街对面有家洗浴中心,您去洗洗澡,理理发……然后我去给您买一身衣服。

”推让了半天,父亲才接下。

等了两个多小时,父亲转了回来,还是来时的形象。

丽娟瞪着父亲:“爹,您没去?”父亲支吾着,说不出个囫囵话。

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20.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以一座山的雕刻将拓跋鲜卑的发展盛衰刻录在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

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

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

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

文成帝和平元年(460) ,由高僧昙曜主持,在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的“昙曜五窟” (16-20窟) ,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自“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的政治主张;第5、6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魏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

第38窟“幢倒伎”的杂技浮雕,精彩再现了北魏时期民间百戏的高超技艺,让我们看到当时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状态。

第61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结构造型;第9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12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字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字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

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 “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

被称作“音乐窟”的第12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

当我们走进云冈石窟,漫天舞动的飞天像天使一样,为我们架起了通往北魏王朝的桥梁,使我们有幸与先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大佛双眸对视的瞬间,终于明白了:拜佛如同礼皇帝的狂热,令北魏佛教蒸蒸日上,多元文化的碰撞,让雕刻艺术璀璨夺目,鲜卑人的激情与狂热,造就了云冈石窟的辉煌,让武州山成为了艺术的殿堂。

2020年大兴区魏善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大兴区魏善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大兴区魏善庄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诗论普遍认为,真正的好诗是“神品”“逸品”,其中有一种似乎是人力难以达到的“东西”,可称之为“天机”“灵气”等。

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

这种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是怎样发现的呢?中国古代诗学对此的回答是有分歧的,形成了“苦吟”和“快吟”的对立。

“苦吟”派以中唐以后的幸郊、贾岛等为代表,“快吟”派以苏轼为代表。

苏轼认为写诗不必冥思苦搜、琢刻藻绘,要快吟,要“冲口而出”,“无意于佳乃佳”。

苏轼的观点作为古代诗学的一种理论,广有影响。

“无意于佳乃佳”“冲口而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诗学悖论。

一方面,诗人无意于诗,无意于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冲口而出”,而有了诗,有了佳诗。

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就有:“求美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

”《历代名画记》也有:“夫运思挥毫,自p以为画,则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

”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对这一思路的新的发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反对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写诗的社会功利目的,强调有感而发。

这样,诗就是不吐不快、无所避讳的率真之词,无意为诗而终为传世之佳作。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意于佳”,即在写诗时精神完全放松,不把写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冲口而出”倒创作出了佳篇。

表面上看,诗人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却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首先,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十分必要,但对写诗这种审美创造活动来说有时就未必好。

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诗人处于有意识注意中。

有意识注意,使诗人完全清醒,意识聚焦并高度活跃,这样诗人的思维是准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谨严、规范而陷入狭隘,不能自由挥写,无法寻找到“灵气”与“天机”。

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将拓拔鲜卑民族的发展盛衰刻录在一座山的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

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

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

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

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由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式州山“昙曜五窟”(16-20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的“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的政治主张。

第5、6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

第38窟“幢倒伎”的杂技浮雕,精彩再现了北魏时期民间百戏的高超技艺,让我们看到当时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状态。

第61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结构造型;第9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12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宇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宇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

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

”被称作“音乐窟”的第12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术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

当我们走进云冈石窟,漫天舞动的飞天像天使一样,为我们架起了通往北魏王朝的桥梁,使我们有幸与先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与大佛双眸对视的瞬间,我们终于明白了:拜佛如同礼皇帝的狂热,令北魏佛教蒸蒸日上;多元化的碰撞,让雕刻艺术璀璨夺目;鲜卑人的激情与狂热,造就了云冈石窟的辉煌,让武州山成为了艺术的殿堂。

云冈石窟融①、绘画、题记、碑刻、建筑、文物等为一体,是研究北魏王朝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是静态的、无声的DV。

2020年大兴区魏善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大兴区魏善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大兴区魏善庄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学教师[法]巴比塞天气很热,可以听见苍蝇在飞。

除了苍蝇嗡嗡地叫之外,还有一种有节奏的、单调的嘈杂的低语声传到墙外。

这是一所小学,这所小学的内部和世界上所有的小学内部一样:一排排黑色的小书桌,许多个小脑袋也是黑的(在桌子的方形上露着小脑袋的圆形)在这些中间,一个男子好似巨人样出现在那儿:那是小学教师。

像世界上所有的小学教师一样,他施展着出奇的技巧和耐心,以吸引和集中三十个小脑袋的注意力,并要把现实世界的广阔形象往这些小脑袋里面灌输一部分。

这位小学教师名叫巴多梅罗·佐里。

他是一个安详,淳朴而又温和的人。

全村人都说他认真仔细,在村子这狭小的圈子里,他那严格守时的习惯人人称暖。

要是万一他上课迟到,人们就会下这样一个结论:那一定是时钟跑快了。

他在思想上也像在生活上一样以严正的态度要求自己。

他的一些主张并非是大家都欢迎的,特别是那些有关于团结与合作的主张。

所以有些人说他是一个赤色分子,有些人在他们内心里,在他们那可怜的奴隶的内心里感到奇怪:一个人竟然同时又是赤色分子,又这样诚实。

但就是这些人也不禁对巴多梅·佐里肃然起敬。

卡瓦达的两位重要人物,两位穿黑袍的人,神甫和他的助理,他们却别有看法。

他们挑不出一点可以攻击小学教师的地方——除了他对于自由以及大众福利的魔鬼般的见解之外——因此就越发怀恨他。

神甫和神甫助理监视着小学校——这是塑造下一代的车间。

假如要想掌握未来,就应当先把学校抓在自己手里。

神甫和他的影子——神甫助理对这个过于诚实、过于独力自主的小学教师怀有不共戴天之仇——特别是由于小学教师得到大家的同情,他的危险性也就愈大。

然而因为在他的行为和言论中找不到一点真正具有破坏性的东西,那就得想别的办法来整他了。

在今天这个不幸的西班牙,教士们有权闯进学校,监视教学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北京大兴高三(上)期末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将拓拔鲜卑民族的发展盛衰刻录在一座山的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

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

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

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

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由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式州山“昙曜五窟”(16-20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的“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的政治主张。

第5、6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

第38窟“幢倒伎”的杂技浮雕,精彩再现了北魏时期民间百戏的高超技艺,让我们看到当时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状态。

第61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结构造型;第9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12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宇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宇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

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

”被称作“音乐窟”的第12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术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

当我们走进云冈石窟,漫天舞动的飞天像天使一样,为我们架起了通往北魏王朝的桥梁,使我们有幸与先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与大佛双眸对视的瞬间,我们终于明白了:拜佛如同礼皇帝的狂热,令北魏佛教蒸蒸日上;多元化的碰撞,让雕刻艺术璀璨夺目;鲜卑人的激情与狂热,造就了云冈石窟的辉煌,让武州山成为了艺术的殿堂。

云冈石窟融①、绘画、题记、碑刻、建筑、文物等为一体,是研究北魏王朝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是静态的、无声的DV。

云冈石窟以宗教石刻的形式,折射出北魏王朝的②、社会发展、③。

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是一部石刻的《魏书》。

(取材于《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对于云冈石窟文化元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山崖峭壁上雕刻石窟是拓跋鲜卑民族记录历史的需要B.帝王特征明显的大石佛反映出“政教合一”的主张C.“人”字型、狮子型斗拱体现出北魏的建筑风貌D.“音乐窟”里的乐器、乐队、舞蹈等展现出鲜卑族的艺术文化2.根据材料一,请在横线①②③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意连贯完整(3分)答:①②③材料二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中国石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

在北魏时期,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时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采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中国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

【甲】。

跟长期分裂和战祸连绵的南北朝相映对的,是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

与此相适应,在艺术领域内,从北周、隋开始,雕塑的面容和体态开始明显地变化,经初唐继续发展,到盛唐确立而成熟,形成与北魏的悲惨世界对映的另一种美的典型。

秀骨清相、婉雅俊逸明显消退,隋塑的方面大耳、短颈粗体、朴达拙重是过渡特征,到唐代,便以健康丰满的形态出现了。

【乙】。

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

他不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而是作为管辖世事、可向之请求的权威主宰。

这当然是进一步的中国化,儒家思想渗进了佛堂。

唐窟不再有草庐、洞穴的残迹,而是舒适的房间。

菩萨不再向前倾斜,而是安安稳稳地坐着或站着。

更重要的是,不再是概括性极大,含义不可提摸、分化不明显的三佛或一佛二菩萨;而是分工更为确定,各有不同职能,地位也非常明确的一铺佛像或一组菩萨。

这里以更为确定的形态展示出与各种统治功能、职责相适应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式。

【丙】。

本尊的严肃祥和,阿难的朴实温顺,伽叶的沉重认真,菩萨的文静矜持..,天王的威武强壮,力士的凶猛暴烈,或展示力量,或表现仁慈,或显映天真作为虔诚的范本、或露出饱历沧桑作为可信赖的引导。

【丙】。

这样,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精神性减低,理想更分化,不只是那含义甚多而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了。

自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互相攻讦..辩论之后,在唐代便逐渐协调共存。

而宗教服务于政治、伦常的儒家思想终于渗入佛教。

在艺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充分表现了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

这里的佛堂是具体而...微.的天上的李唐王朝、封建的中华佛国。

它的整个艺术从属和服务于这一点。

它的雕塑具有这样一种不离人间又高出于人间,高出人间又接近人间的典型特征。

(取材于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3.下列词语的解释或加点词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矜.(jīn)持:庄重严肃。

B.攻讦.(jié):攻击揭发别人的缺点。

C.温柔敦.(dūn)厚:待人温和、诚恳厚道。

D.具体而微:形象具体但规模较小。

4.根据材料二,不属于盛唐时期石窟雕塑“另一种美的典型”的一项是(3分)A.佛像健康丰满的形态B.菩萨安稳的坐姿或站姿C.超然自得的权威主宰D.与职责相适的神态5.将下面的句子填入原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处是(2分)与那种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和精神性不同,唐代雕塑代之以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

A.【甲】B.【乙】 C.【丙】D.【丁】材料三莫高窟、龙门石窟的营造与兴建,都与北魏王朝和云冈石窟有着不解之缘。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断崖上,又名“千佛洞”。

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迄今保存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唐、五代、宋、西夏、元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类型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为492座。

壁画面积约45000平方来,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

1900年,于藏经洞(今编号第17窟)内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及绘画作品5万余件。

在莫高窟有壁画和彩塑的492座洞窟中,北魏窟占了32座。

在这些洞窟中,无论造像题材的选择还是雕刻绘画的表现方式,无论是造像组合还是佛龛布局,均可找到云冈模式及北魏造像艺术的影子,特别是西魏洞窟中流行的“秀骨清相”似乎让我们回到了塞北。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者洛阳南郊12千米处的伊河两岸。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今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在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在洛阳大量修建寺院、佛塔,并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依山开窟造像,创建龙门石窟。

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

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波、清秀、温和。

这些北魏造像,脸瘦疲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

北魏晚期人们崇尚俊秀,因而“秀骨清相”成为一时的艺术风格。

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北魏分裂的35年间,是龙门石窟雕造佛像的第一个兴盛时期。

这一时期开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龙门的西山上,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药方洞等十几个大中型洞窟。

开凿最早的是古阳洞,比较著名的是药方洞,药方洞因其洞窟内刻有140余方古代的药方而得名。

这些药方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还要早。

北魏王朝在洛阳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的终结以宾阳中洞的停工为标志。

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后又一座由皇家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寺,是云冈样式的继承与发展。

(取材于《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有删改)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不属于三大石窟共同特征的一项是(3分)A.依山开凿B.可窥见北魏的造像艺术C.发现了珍贵的历史遗物D.由皇家主持开凿7.某美术学院附中拟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游学活动,现在要制作宣传单。

请依据三则材料,为宣传单撰写一段文字,介绍北魏造像艺术的特征和影响。

(6分)答: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共17分)重修书院碑记侯方域①顺治八年,燕山王公来守归德②,首下教博士弟子,问以郡之政所宜先者,博士弟子对曰:“归有范文正公③书院,先太守郑公④,尝沿.其意而创大之,以.储归之材。

居有号舍,赡有田课,试有约。

行之既久,归之名公钜.卿,接踵其间,出为.当世用不绝,而士风因群感动淬厉,烝烝以变。

今虽废,而人之讴吟思慕郑公之泽者,数十年不衰。

窃以为佐朝廷,兴道育贤,郡国之政,宜莫此为大。

”公曰:“博士弟子言是!凡书院之为舍者几楹?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资饩.之田几区?其官守因而入其租税者几何年?其试士之期月几日?条约之议,详而.要者几何?具趣.所司,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

”盖自郑公去,而书院之费,垂.四十年,公一朝复之。

呜乎,伟矣!博士弟子曰:“是不可以无记。

”谨按:书院之设,始于范文正公。

公为诸生,即以天下为己任,其后参大政不久,未竟.厥施,然所措置,率弘以远,即如在归,而归有书院,其随地收拾人才之意,是何可一日废也?范公往而.继之来守者,不能识其意,亦浸以湮灭矣。

历宋,而元而明,至万历间,始克有郑公再举行之。

当时之人,亲被郑公之泽;至于今,其遗老有能言郑公时事者,犹过.书院,仰首唏嘘,不忍辄去,岂人情固习近而遗远耶?抑所以继范公之遗绪,于兵火丧乱之余,久而不坠者,实郑公力也?然则郑公之遗绪,又岂不待后之人哉!夫天下法制,代有更变,惟学校弦诵之事,建国者卒无以易也。

书院之设,与学校相表里,王化之本,而菁莪棫朴之盛所由自出,是诚不可一日废。

乃自范文正公以来,上下千百余年,而其间之创而建,建而兴者,仅公继郑公而三。

然则政之举废存亡,岂不视乎其人欤!倘无以垂永久,则何以告于后之人,俾克守之!公曰:“博士弟子言是,其勒.石为碑。

”而属余为.之记。

呜乎!余之望于守是邦者久矣,其.何敢辞!(取材于曾巩《喜似赠黄生序》注释:①侯方域:归德(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

本文作于汪顺治九年,时新任归德知府王登进重修书院。

②燕山王公来守归德:燕山王公指王登进,后文提到的“归”都是“归德”的简称。

③范文正公:指范仲淹。

④先太守郑公:即郑三俊。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尝沿.其意而创大之沿:承袭②资饩.之田几区饩:粮食③归之名公钜.卿钜:有名望的④具趣.所司趣:通“促”,督促⑤垂.四十年垂:流传⑥未竟.厥施竟:最终⑦犹过.书院过:拜访⑧其勒.石为碑勒:刻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储归之材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B.出为.当世用不绝而属余为.之记C.条约之议,详而.要者几何范公往而.继之来守者D.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其.何敢辞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有号舍,赡有田课,试有约有学习的房舍供居住,有田赋提供费用,定期考试B.而士风因群感动淬厉因而读书人的学风也因多数人受触动鼓励而变得淳厚C.不能识其意,亦浸以湮灭矣不能明晓范仲淹的心意,书院也被淹浸而坍塌了D.而菁莪棫朴之盛所由自出于是人才辈出的盛况由此而生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