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氧气制备教案
化学初中氧气制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制备方法。
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理解氧气在实验中的生成过程。
2.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燃烧器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氧化铁、酸等。
3. 教学PPT或实验演示视频。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2. 理论讲解: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包括过氧化氢分解、氧化铁燃烧等过程。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氧气制备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氧气的生成和收集。
4. 学生探究:让学生自行进行氧气制备实验操作,指导他们观察实验过程和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延伸:1. 深化理解:引导学生探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拓展他们的化学知识。
2. 拓展实验:让学生设计新的氧气制备实验方案,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反馈: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结果分析等内容。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氧气制备实验结果讨论和分享,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互动和交流。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2. 实验结果:评估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知识应用:评估学生对氧气制备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氧气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4.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关心社会问题,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在理解制氧原理、实验安全意识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面仍需加强。此外,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对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了解不同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如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分解等;
2.学会使用实验室制氧设备,掌握操作要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熟悉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助燃性、氧化性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4.了解氧气的应用领域,如医疗、焊接、登山等,增强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总结等环节,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不同制氧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回顾氧气的制取方法、性质、应用及实验安全等方面内容。
化学氧气的制取初中教案
化学氧气的制取初中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制取方法;
2. 实验操作过程。
教学难点:
1. 实验环境的控制;
2.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教具准备:
1. 锌粉;
2. 烧杯;
3. 砂纸;
4. 醋酸;
5. 试管;
6. 水;
7. 火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入氧气的制取方法。
2. 提出问题:如何制取氧气?
二、实验操作(20分钟)
1. 将锌粉用砂纸打磨,放入试管中;
2. 加入少量醋酸,放在烧杯中;
3. 用火柴点燃试管口,观察反应过程。
三、实验结果(10分钟)
1. 观察试管内的变化,记录气泡产生情况;
2. 将试管倒置在水中,检验气体的性质。
四、思考拓展(10分钟)
1. 思考氧气的制取方法有哪些?
2. 如果想大规模制取氧气,应该如何操作?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氧气的制取方法及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回答课堂提出的思考问题;
2. 搜集有关氧气的知识。
教学反思:
1. 实验操作环节需要严格控制火源,确保实验安全;
2.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7篇】作为一位不辞艰辛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反应装置、实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三、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胶塞、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火柴高锰酸钾药匙棉花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9月20日天舟三号载物飞船发射升空,你知道发船发射用的助燃剂一般用的是什么吗?空气行不行?而纯净的氧气又是如何制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取氧气。
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黑板上的资料卡片,总结归纳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实验探究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探究(1)发生装置A固固加热型 B固液常温型(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a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b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3)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4)实验现象:a导管口有气泡产生,集气瓶中的水逐渐减少,产生无色气体。
b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实验注意事项:A检查装置气密性b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c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稍微露出橡皮塞d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收集气体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f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六、小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七、课堂小测八、拓展板书设计:制取氧气一、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富氧膜法二、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篇2(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初中生物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制取氧气教案设计目标:让学生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在实验中亲自进行制取氧气的操作。
教学内容:1. 氧气的重要性2. 制取氧气的原理3. 制取氧气的方法教学准备:1. 试验器材:试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火柴、点燃棉花2. 实验操作区:安全操作区域,保证学生操作时的安全性教学流程:1. 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并引出制取氧气的原理。
2. 介绍制取氧气的方法: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倒入试管中,点燃一根棉花后,将其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3. 学生亲自操作制取氧气:每组学生按照实验步骤,一起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4.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带领他们进行讨论:观察试管内的气体变化,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5. 总结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和讨论,让学生总结出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反馈:1.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确认学生是否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分享。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制取氧气的方法解决环境问题或改进生产工艺。
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按照实验步骤正确进行操作。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评估他们对制取氧气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学要点:1. 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3. 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操作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实验步骤不当导致不正确的实验结果。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培养其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学会使用加热分解法制取氧气。
掌握氧气的收集、储存和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会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培养遵守实验规程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 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室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加热设备、氧气收集装置等。
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搭建加热装置,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
加热高锰酸钾,观察实验现象。
收集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氧气制取方法。
激发学生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兴趣。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演示。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取氧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等材料。
2. 加热设备、氧气收集装置等实验仪器。
3. 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实验:进行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对比实验,探讨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 氧气性质探究:利用制取的氧气进行燃烧实验,探究氧气的助燃性质。
进行氧气溶解实验,观察氧气的溶解性。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时,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 实验操作安全:加热高锰酸钾时,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防止火焰过大。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课程教案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课程教案主题:制取氧气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用途。
2.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3. 能够进行实验制取氧气。
教学重点:1. 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制取氧气。
2. 掌握氧气的安全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漏斗、试管、蜡烛、盛水瓶等。
2. 实验药品:碳酸氢钠、氯化钙等。
3.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氧气的重要性和用途。
2. 显示一些实际应用氧气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分别讲解碳酸氢钠分解法和氯化钙吸收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展示碳酸氢钠分解法和氯化钙吸收法的实验过程。
2. 解释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氧气的制取过程。
四、学生操作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取氧气。
2. 老师进行指导和辅导,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五、实验结果讨论(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2. 老师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氧气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关于氧气的相关作业。
2.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和用途,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确保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做到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仪器药品:高锰酸钾、大试管、酒精灯、棉花、橡皮塞(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小烧杯、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再现【提问】【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课件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3)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讨论】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5、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陈述】(口答上述问题,略)【讲述】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查气密性(2)装药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再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实验名称: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目的:1.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3.观察氧气性质及其与物质的反应。
实验原理:氧气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气体,能燃烧、促进呼吸等。
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高温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加热后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实验器材和试剂:1.过氧化氢:30%过氧化氢溶液(H2O2),稀释至3%;2. 试管:直径1.3 cm,长15 cm,具有直口和颈口;3.胶塞;4.锥形瓶:容积50mL;5.水盘;6.筷子;7.火柴;8.水;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0.5mL的3%过氧化氢倒入试管中;-在试管的颈口插入胶塞;-准备好锥形瓶和水盘。
2.实验操作:-将试管倒置,露出胶塞的颈口,并将它插入锥形瓶中的水槽中;-慢慢将试管倒立放入水槽中,使颈口总是浸没在水中,保持试管稳定;-用火柴点燃试管内的过氧化氢;-观察试管内,会有气泡产生,并挤到试管的上部;-将试管稍稍摇动,将水倒入试管口;3.结果观察:-观察水进入试管后,上浮的气泡是氧气,倒入水中的液体是水;-将筷子放入试管中,观察发生的反应。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2.实验时应注意火源和试管的稳定,避免发生火灾或试管破裂的危险;3.实验后要及时将废液处理。
实验原理解释: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过氧化氢)→2H2O (水)+O2(氧气)。
当试管中的过氧化氢稀释至3%时,在点火后,过氧化氢中的氢氧化合物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由于氧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氧气会冒出试管,并在试管的颈口上部积聚。
实验结果解释:1.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可以使火焰变大、使燃烧更旺盛,用于促进呼吸等生理过程。
2.反应解释:加热过氧化氢会使其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当水进入试管后,与余留的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试管内的氧气可以重新促进燃烧过程。
实验结果: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内会冒出气泡,往上上浮,挤到试管颈口及上部。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教学用具:药品:高锰酸钾仪器:试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导管、烧杯用品:火柴、棉花、玻璃片教学过程:【预习案】: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____ 体,密度比空气略,溶于水。
2、实验室中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常采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得氧气。
3、KMnO4制氧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H2O2制氧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KMnO4是一种色的体,H 2O2是一种色的体,MnO2是一种色的体。
【教学案】:环节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几种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结合上节课的所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KMnO4制O2的过程。
用KMn O4制O2,第一过程应考虑实验原理,即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请位同学上黑板来书写我们上节课学过的KMnO4制O2的表达式)环节2: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我们知道任何一套制气体的实验装置都可以分为二个部分,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
下面让我们探究KMnO4制O2应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什么样收集装置?①多媒体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的二种类型呈现:KMnO4的外观问:KMnO4是什么状态?KMnO4制O2的反应条件是什么?思考:KMnO4制O2应选择哪一套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②多媒体投影:三种收集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复习:这三种收集方法分别可以收集什么样的气体?问:O2应该怎样收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环节3: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
1、实验室制取O2,第一步操作应该做什么?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操作。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氧气可以通过加热过氧化钾、过氧化铁等化合物产生。
过氧化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气。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 实验器材:燃烧瓶、烧杯、试管、烧杯夹、试管架、气水分离装置、酒精灯、火柴、试管钳、玻璃棒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钾、过氧化铁、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将燃烧瓶洗净并晾干。
2. 取适量过氧化钾溶解于蒸馏水中得到过氧化钾溶液。
3. 将过氧化钾溶液倒入燃烧瓶中,装好燃烧瓶塞。
4. 将燃烧瓶倒放于试管架上,将试管架放置在酒精灯上。
5. 点燃酒精灯,加热燃烧瓶底部,观察燃烧瓶内气体的变化。
6. 当燃烧瓶内气体排出时,用火柴点燃气体,观察气体燃烧现象。
7. 将试管放置于气水分离装置中,收集氧气。
8. 将试管中的氧气取出,进行性质和应用的进一步观察。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加热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燃烧瓶破裂。
2. 燃烧瓶底部不能直接接触火焰,应该用试管架隔开。
3. 点燃气体时要注意安全,保持安全距离。
4.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中观察到燃烧瓶内气体排出,点燃气体时会发生燃烧现象。
2.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制取到了氧气。
3.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
七、实验拓展1. 可以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实验,观察其对燃烧的影响。
2. 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制取氧气,如电解水、超声波分解等。
八、实验延伸1. 可以进行氧气的性质研究,如氧气的密度、溶解性等。
2. 可以研究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氧气的医学应用、工业应用等。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取到了氧气,并观察到了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对氧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安全意识。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教案标题: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目标:1. 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氧气实验制取的兴趣。
实验目的:1. 说明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
2.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材料和设备:1. 锌粉2. 硫酸3. 水4. 漏斗5. 导管6. 反应瓶7. 水槽8. 灯芯纸9. 灯柴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锌粉放入反应瓶中。
2. 加入足够的硫酸,使其与锌粉充分接触。
3. 在反应瓶口放置一端连有导管的漏斗,将漏斗的另一端放入水槽中。
4. 用灯芯纸或灯柴点燃反应瓶中的氢气,观察反应瓶内的现象。
5. 收集气体,观察气体性质。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室安全眼镜和手套。
2.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剧烈摇晃反应瓶。
3. 在点燃氢气时要小心,保持安全距离。
实验结果和讨论:1. 观察到反应瓶中的氢气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2. 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和气体性质进行判断。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其他制取方法,例如通过分解过氧化氢。
2. 探讨氧气的应用领域,如燃烧、呼吸等。
评估方式:1. 提问学生关于氧气性质和制取方法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2.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讨论部分。
教案扩展:1.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深入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2. 进一步研究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
教案反思: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操作。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
制取氧气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制取氧气”课题是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 , 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变演示实 验为随堂探究实验。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 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 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 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案二单三、学案[名师导学]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所起作用叫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反应条件,要求“一变二不变”。
2.氧气有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变化)①、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②、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热③、高锰酸钾―加^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是生成物)3.化学反应中,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梯度导练]1.下列与催化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发生了变化B.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能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在化学反应中,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2. “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0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则NiFezQ在该过程中是(“) 2 2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3.加热氯酸钾能缓慢地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向b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能正确表示两管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示是()4.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_____________ 。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篇一: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实验2-7】及学习另一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学会倾听、欣赏、分享,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初中氧气制取试验教案
初中氧气制取试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能够运用氧气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 氧气的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方法,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的实验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氧气的制取过程和氧气的性质实验。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的制取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演示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 总结与讲解(1)总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强调实验操作要点。
(2)讲解氧气的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和原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认识了氧气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同时,通过问题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效果。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
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
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教学过程
一、工业制取氧气: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物理变化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原理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装置
(1)发生装置:固体和固体反应反应需要加热
(2)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3、操作步骤
查、装、定、点、收、移、熄
4、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内,复燃则是氧气。
5、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复燃则收集满.。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质疑释疑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1.教师的实验准备:二氧化锰、过氧化氢、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2.学生分组实验:(共十组,每组包括)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玻璃片、木条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总结→课外拓展→练习巩固一、引入新课播放神州九号飞船升空时的视频,引出运载飞船的火箭的助燃剂是液氧。
在生活中登山,潜水,航空,医疗这些领域都用到了氧气,化学实验过程中也需要纯净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制取氧气呢?引出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一:1、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
(见课本P87活动天地)【分组讨论】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高锰酸钾(KMnO4)双氧水(H2O2)甲烷(CH4)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活动探究二:[学生分组探究]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见课本P88活动天地)[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设疑] 在此过程二氧化锰本身发生什么变化了吗?[讨论]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设问] 实验2的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能否继续进行?如果能进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活动探究三:[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案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制取氧气
学段: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3. 学会在实验中注意安全,并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
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集气瓶、试管、斜颈瓶、酸性过氧化钠溶液、火星棉等;
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等;
3. 实验安全措施:戴护目镜、穿实验衣、避免接触实验药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氧气的重要性和用途;
二、理论讲解:介绍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步骤;
三、实验演示:老师进行制取氧气实验,并讲解实验过程;
四、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制取氧气实验;
五、总结讨论: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问题。
教学反馈:
1.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实验表现、回答问题等;
2. 学生评价:听取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反馈和意见。
延伸活动:
学生根据所学制取氧气的方法,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演示。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成果、讨论表现等,进行评价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3. 使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能运用氧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
2.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3. 氧气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氧气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氧气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试管、酒精灯、导管等。
2. 教学课件与资料。
3. 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制取方法。
2. 讲解实验原理:介绍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解释反应过程。
3. 演示实验操作: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5. 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防止药品腐蚀皮肤和呼吸道。
2. 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避免焰心加热导致试管炸裂。
3. 导管要插入集气瓶底部,以利于空气排出。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品的颜色变化,及时添加药品。
5.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取出导管,防止水倒流进试管。
八、氧气性质探讨:1. 氧气的助燃性:进行氧气支持燃烧实验,如铁丝燃烧、蜡烛燃烧等。
2. 氧气的氧化性:进行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实验,如铁丝生锈、铜丝氧化等。
3. 氧气的溶解性:进行氧气溶解实验,观察氧气的溶解度。
九、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1. 供给呼吸:介绍氧气在医疗、登山、潜水等领域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
姓名:汪祎晨学号:39班级:09化本1班,2012年3月19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
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
法,会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实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
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
三、教学课时安排10分钟
四、教学准备
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带胶塞)集气瓶水槽氯酸钾二氧化锰火柴药匙纸槽小木条
五、板书版面安排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氧化锰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加热
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比空气重的气体),向下排空气
法(比空气轻的气体)
实验现象:①排空气法:收集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会复
燃。
②排水法:有气泡生成,集气瓶内水逐渐下降直至没有。
六、教学过程设计
时序教师活动(教学技能指令和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1分30秒【上课】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了。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氧气及其性
质,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在实验室里怎样制
取氧气。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下实验室制取
氧气有哪些方法?板书,写出课题名称。
学生回答:实验室制取氧
气的方法有三种,分别
是:高锰酸钾制氧法;氯
酸钾制氧法;过氧化氢制
氧法。
2分【讲解】非常正确,今天我们就利用氯酸
钾制氧法。
板书,写出反应方程式。
所要
用的实验器具及药品已经在桌面上了。
由
于时间关系,仪器的组装及药品的放置我
们已经准备好了。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
3分【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实验室收集气体
的方法有哪几种呢?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收集氧气可以使用
什么方法呢?板书,写出收集方法。
学生回答:排上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收集氧气可以使用排水
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4分【讲解】好,看来大家之前学的知识掌握
的挺好的,非常好。
那我们今天就用这两
种方法来收集氧气。
首先我们用排空气法
收集,这就是我们的实验装置了。
学生观看老师操作
5分【边做实验边讲解】我们在做气体收集实
验组装仪器时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
呢?
【边做实验边讲解】我们点燃酒精灯开始
加热。
学生观察回答:防止加热
时有水发生回流现象,使
试管底部破裂。
6分30秒【讲解】好了,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由
于氧气是无色的,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瓶
气体有没有收集满呢?
【演示讲解】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演示讲解】放好集气瓶,将准备好的水
槽,集气瓶等放好,开始准备排水法制氧
气。
学生讨论,回答:可以通
过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若是木条复
燃,则说明已收满。
学生观看老师操作。
8分【演示讲解】排水法比较好观察氧气是否
已经收集满了,但是在氧气收集满了之后,
我们是应该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为
什么?
学生回答:应先撤酒精
灯,防止倒吸。
9分【演示讲解】大家非常聪明,现在已经收
集完毕了,我们先将集气瓶从水槽中拿出,
然后撤掉酒精灯,将导管从水中撤出。
然
后拆卸仪器,摆好。
学生观看老师操作。
10分【总结】好了,我们现在小结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怎样用氯酸钾制取氧
气,我们用了两种收集方法。
这节课的内
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
容就是这么多了,大家下去后做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