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第五章-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第一节 概念
色谱分离技术
必备知识
色谱法又称层析法. 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 一种现代的物理化学分离, 一种现代的物理化学分离,分 析法. 析法. 一些基本母核相同, 一些基本母核相同,官能 基本母核相同 团略有不同的化合物 的化合物, 团略有不同的化合物,一般的 分离方法(萃取法,结晶法, 分离方法(萃取法,结晶法, 沉淀法)难以分离时,采用层 沉淀法)难以分离时,采用层 析法往往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往往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析法往往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当选用常用的硅胶或氧化铝这类亲水 一般来说, 性吸附剂时, 性吸附剂时,展开剂的极性若顺应被分离成分的 极性,解吸附能力就越强,否则就弱. 极性,解吸附能力就越强,否则就弱. 被分离成分的极性大,展开剂的极性也要大. 被分离成分的极性大,展开剂的极性也要大.根 据相似相溶原理, 据相似相溶原理,这样成分才能随着展开剂移动 而展开分离;反之, 而展开分离;反之,分离极性小的成分就要选择 极性小的展开剂. 极性小的展开剂.
(一)吸附剂
(2)氧化铝 2O3: )氧化铝Al
吸附性较强的极性吸附剂, 是吸附性较强的极性吸附剂,尤其对亲水 性较强的成分具较强的吸附作用( 性较强的成分具较强的吸附作用(相似相 溶原理),适用于亲脂性成分的分离. ),适用于亲脂性成分的分离 溶原理),适用于亲脂性成分的分离. 400° 左右加热6hr可得Ⅰ 400°C左右加热6hr可得Ⅰ~Ⅱ级的氧化铝 可得 分碱性,中性,酸性三种. 分碱性,中性,酸性三种.
(一)吸附剂
(3)聚酰胺 ) 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 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 吸附能力来源于酰胺基与酚羟基形成的氢 吸附能力来源于酰胺基与酚羟基形成的氢 键.
(二)展开剂
1,要求 纯化处理,除去杂质干扰. 纯化处理,除去杂质干扰. 展开剂常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溶剂按一定 展开剂常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溶剂按一定 的比例组成的溶剂系统 功能是解吸附. 溶剂系统. 的比例组成的溶剂系统.功能是解吸附. 2,种类 亲水性溶剂,亲脂性溶剂. 水,亲水性溶剂,亲脂性溶剂.
操作要点
盛有展开剂的容器要密闭一段时间再放入薄层板; 盛有展开剂的容器要密闭一段时间再放入薄层板; 将薄层板的一端浸入展开剂中,不要浸没原点; 将薄层板的一端浸入展开剂中,不要浸没原点; 溶剂展开至薄层板的3/4高度即要取出; 溶剂展开至薄层板的 高度即要取出; 高度即要取出 标记溶剂前沿,挥掉溶剂. 标记溶剂前沿,挥掉溶剂. 展开方法一般用上行. 展开方法一般用上行.
影响亲水性吸附剂吸附力的主要因素——含水量 含水量 影响亲水性吸附剂吸附力的主要因素 含水量多少称"活度" 表示( ①含水量多少称"活度",用"级"表示(有5极), 关系是 含水量↑ 活度↑→级别↑→吸附力↓ 活性↓ ↑→级别↑→吸附力 含水量↑→活度↑→级别↑→吸附力↓→活性↓ ② 加热除去吸附剂中水分使吸附剂吸附能力增强活 性增高的操作称"活化" 性增高的操作称"活化". ③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在吸附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使吸附剂吸附能力 降低活性减低的操作称"去活化" 降低活性减低的操作称"去活化".
三,吸附色谱的操作步骤
(一)吸附薄层色谱 步骤 制板→活化 点样→展开 显色→计算 活化→点样 展开→显色 计算Rf. 制板 活化 点样 展开 显色 计算 . 1,制板 , 软板:直接铺. ①软板:直接铺. 硬板: 加粘合剂0.1%~ ②硬板:按1g:3ml加粘合剂 %~ %CMC : 加粘合剂 %~0.5% -Na,可手铺,也可喷雾铺. ,可手铺,也可喷雾铺. 2,活化 , 105 ℃
吸附剂对被分离成分的吸附能力越强, 吸附剂对被分离成分的吸附能力越强,被分 离成分吸附得越牢固, 离成分吸附得越牢固,在色谱中移动的速度 就越慢,反之移动的就快. 就越慢,反之移动的就快. 如果被分离物质的极性较大, 如果被分离物质的极性较大,可选用活度较 低的吸附剂和极性较大的移动相; 低的吸附剂和极性较大的移动相;如果被分 离物质的极性较小, 离物质的极性较小,可选用活度较高的吸附 剂和极性较小的移动相. 剂和极性较小的移动相.
(二)展开剂
3,解吸附能力 展开剂的解吸附能力与展开剂及被分离成 分的极性大小有关. 极性大小有关 分的极性大小有关. 对极性吸附剂,展开剂极性越大解吸附能 极性吸附剂,展开剂极性越大解吸附能 吸附剂 力越强, 力越强, 对非极性吸附剂,展开剂极性小则解吸附 非极性吸附剂,展开剂极性小则解吸附 吸附剂 能力强. 能力强.
(一)吸附剂
3,吸附能力 , 亲水性吸附剂: 极性大的化合物吸附能 亲水性吸附剂:对极性大的化合物吸附能 力强.吸附能力与其自身的含水量有关. 力强.吸附能力与其自身的含水量有关. 含水越多,吸附活性越小,吸附能力越小. 含水越多,吸附活性越小,吸附能力越小. 所以必须加热活化除去水分. 所以必须加热活化除去水分. 亲脂性吸附剂:对极性小 亲脂性吸附剂:对极性小的化合物吸附能 吸附剂 力强. 力强.
(一)吸附剂
2,种类 , 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氧化铝 硅胶和聚酰胺. 氧化铝, 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氧化铝,硅胶和聚酰胺. 另外,市场上还有氧化镁,硅酸镁,碳酸镁, 另外,市场上还有氧化镁,硅酸镁,碳酸镁, 硅藻土,活性炭等. 硅藻土,活性炭等. 只有活性炭 亲脂性吸附剂 其余均是 活性炭是 吸附剂, 均是亲水性 只有活性炭是亲脂性吸附剂,其余均是亲水性 吸附剂.它们对水和极性大的化合物吸附能力 吸附能力强 吸附剂.它们对水和极性大的化合物吸附能力强.
(一)吸附剂
中性氧化铝分离:中性成分,酸碱不稳定成分. 中性氧化铝分离:中性成分,酸碱不稳定成分. 氧化铝分离 生物碱, 如:醛,酮,萜,生物碱,皂苷 碱性氧化铝分离:碱性成分,中性成分. 碱性氧化铝分离:碱性成分,中性成分. 氧化铝分离 生物碱, 如:生物碱,甾醇 酸性氧化铝分离:酸性成分, 酸性氧化铝分离:酸性成分,中性耐酸成分 氧化铝分离 有机酸, 如:有机酸,酸性氨基酸
色谱法的发展
仪器化 仪表化 自动化 高速化 联用技术
第二节 吸附色谱
一,原理 利用吸附剂对样品中各成分吸附能力不同, 利用吸附剂对样品中各成分吸附能力不同, 吸附剂对样品中各成分吸附能力不同 洗脱剂或展开剂对它们的解吸附能力的不同, 或展开剂对它们的解吸附能力的不同 及洗脱剂或展开剂对它们的解吸附能力的不同, 使各成分达到分离. 使各成分达到分离. 分离 吸附作用主要由于物体表面作用力,氢键, 吸附作用主要由于物体表面作用力,氢键, 表面作用力 络合,静电引力,范德华力等产生 产生. 络合,静电引力,范德华力等产生. 吸附强度决定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吸附强度决定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还受被 吸附成分的性质影响 更与展开剂的性质有关. 吸附成分的性质影响,更与展开剂的性质有关.
三,色谱分离法的应用
非极性成分——吸附色谱 吸附色谱 非极性成分 极性较大成分——分配色谱 极性较大成分 分配色谱 碱两性成分——离子交换,吸附,分配 离子交换, 酸,碱两性成分 离子交换 吸附,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差异——凝胶色谱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差异——凝胶色谱 组分 极性 非(弱)极性 吸附剂 活性小 活性大 流动相 极性 非极性或弱极性
按操作形式分类 平面色谱——薄层色谱(TLC),纸色谱(PC) 薄层色谱( ),纸色谱 平面色谱 薄层色谱 ),纸色谱( ) 柱色谱( ) 吸附柱色谱, 柱色谱(CC)——吸附柱色谱,分配柱色谱, 吸附柱色谱 分配柱色谱, 离子交换柱色谱, 离子交换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 毛细管电泳色谱 按流动相的不同分类 液相色谱( ): 固色谱 ):液 固色谱( 液相色谱(LC):液-固色谱(LSC) ) 液色谱( 液-液色谱(LLC) 液色谱 ) 气相色谱( ): 固色谱 ):气 固色谱( 气相色谱(GC):气-固色谱(GSC) ) 液色谱(GLC) 气-液色谱 液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
(一)吸附剂
4,常用的吸附剂 , (1)硅胶SiO2xH2O )硅胶SiO xH 多孔性的硅氧烷交链结构,极性吸附剂, 多孔性的硅氧烷交链结构,极性吸附剂, 吸附性较氧化铝稍低,既适于分离亲水性成分, 亲水性成分 吸附性较氧化铝稍低,既适于分离亲水性成分, 又可用于分离亲脂性成分. 亲脂性成分 又可用于分离亲脂性成分. 其吸附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游离硅醇基的数 也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达17 以上, 17% 目,也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达17%以上,则 失去吸附性,所以需105℃活化30分钟. 105℃活化30分钟 失去吸附性,所以需105℃活化30分钟.
30min
3,点样 , 样品浓度: %~ %~1%. 样品浓度:0.1%~ %. 点样量: ~ 点样量:1~20l. . 点直径: ~ 点直径:2~3mm. . 间距:15mm. 间距: . 起始线距底: 起始线距底:20mm. .
× ×
4,展开 , 含义
将点样溶剂挥散后的薄层板放在盛有展开剂的密闭容器 中,进行色谱过程. 进行色谱过程.
常见的取代基极性大小比较如下: 常见的取代基极性大小比较如下:
烷基( 烯基( 醚基( 烷基(-CH2)<烯基(-CH=CH-)<醚基(-OCH3) 烯基 ) 醚基 <硝基(-NO2)<二甲氨基 [-N(CH3)2]<酯基(硝基( 酯基( 硝基 二甲氨基 酯基 COOR)<酮基(-CO)<醛基(-CHO)<巯基() 酮基 酮基( 醛基( 巯基( ) 醛基 ) 巯基 SH)<氨基(-NH2)〈酰胺基(-NH-COCH3)< ) 氨基 氨基( 酰胺基( 羟基( 酚羟基( 羧基( 羟基(-OH)<酚羟基(Ph-OH)<羧基() 酚羟基 ) 羧基 COOH). ).
(一)吸附剂
注意温度超过150 ℃则游离硅醇基之间脱 超过150 吸附能力. 水形成硅氧醚结构丧失游离硅醇基的吸附能力. 为酸性吸附剂适于分离中性或酸性成分. 酸性吸附剂适于分离中性或酸性成分.
常用硅胶: 常用硅胶: 硅胶H(不含黏合剂) 硅胶 (不含黏合剂) 硅胶G(含黏合剂) 硅胶 (含黏合剂) 含煅石膏, 硅胶GF 含煅石膏 硅胶 254(含煅石膏,另含有一种无机荧 光剂).硅胶GF 光剂 .硅胶 254nm紫外光下呈强烈黄绿色 紫外光下呈强烈黄绿色 荧光背景, 荧光背景,在荧光背景下通过紫外光照射成分 斑点为暗斑, 斑点为暗斑,常用于一般显色手段不易显色的 成分的分离. 成分的分离.
(三)被分离成分
被分离成分: 被分离成分:分析任务所要完成分离的样品 中的有效成分 . 被分离成分的极性决定于其母核结构类型及 官能团极性. 判断方法复习第二章) 官能团极性. (判断方法复习第二章)
化合物极性大小判断原则一般如下: 化合物极性大小判断原则一般如下: 分子中母核相同,极性基团越多,极性越大; 分子中母核相同,极性基团越多,极性越大; 分子中双键,共轭双键越多,极性越大; 分子中双键,共轭双键越多,极性越大; 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小,极性越大; 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小,极性越大; 在同一母核中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比能 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极性大. 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极性大.
二,吸附色谱基本构成要素
三要素: 三要素:吸附剂 展开剂 被分离成分
(一)吸附剂
1,基本要求 颗粒细致,大小均匀( 颗粒细致,大小均匀(亦即有较大的表面积 和适当的吸附活性); 和适当的吸附活性); 不能与样品组分,样品溶剂,展开剂发生化 能与样品组分,样品溶剂, 反应; 学反应; 更不能与溶剂及展开剂发生溶解. 能与溶剂及展开剂发生溶解. 溶解
分类
按色谱原理分 1, 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成分吸附 , 吸附色谱: 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离. 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离. 2, 分配色谱:利用被分离成分在两种互不相 , 分配色谱: 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 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 3,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被分离成分对离子交 , 离子交换色谱: 换剂亲和力的不同进行分离. 换剂亲和力的不同进行分离. 4, 凝胶过滤色谱:利用凝胶对分子大小不同 , 凝胶过滤色谱: 成分的阻滞作用不同进行分离. 成分的阻滞作用不同进行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