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水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
关于发布《赣州古城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的公告
![关于发布《赣州古城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2a68727e21af45b307a882.png)
关于发布《赣州古城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的公告近日,《赣州古城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获赣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根据《江西省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办法》的要求现予以公布,具体内容公布如下:一、古城发展目标及定位通过塑造文化品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活力、优化人居环境、完善支撑体系、构建保障机制,最终形成赣州文化展示核心、旅游服务中心、创意创新中心。
文化品牌定位:因循自然的江南宋城典范;沟通江海的水上丝路重镇;阳明心学的成熟弘扬之地;人文荟萃的创新变革之城。
功能定位:赣州历史文化展示核心、区域文旅服务中心、文创产业孵化基地、区级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中心、高品质宜居古城。
产业定位:以文旅产业为引擎,成为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服务基地;大力发展与周边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历史街区、工业遗存,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丰厚土壤。
二、古城发展策略疏解非古城功能,优化人口结构,提升居住品质,营造宜居老城社区生活;形成差异互补的商业类型,构建商业线网,进行总量控制,实现有序供给,稳步提升经济活力;加强文化品牌塑造,提升自身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古城与城北、城南、水东、水西的旅游功能联动;以文化为核心,依托历史街区、工业遗存,推动“双创”,引领产业转型。
三、古城结构与功能布局古城功能结构:形成“一片,一带,三轴,七核”的古城功能结构。
古城特色空间结构:形成“一带两水现古城,丝路水运连七里,宋城六街十二片,赣南新貌显韵风”的古城特色空间结构。
四、古城风貌指引古城特色风貌彰显与塑造总体目标:保护宋虔州宋风宋韵;延续千年城历史文脉;创新新赣南地域特色。
古城风貌特色定位:以江南宋城特色为魂;以赣南明清与民国风貌为亮点;以具有地域特色的新赣南风貌为主体。
古城风貌塑造原则:城市特色塑造不可忽视城市连续的真实历史、而将其恢复至某一特定鼎盛时期难以考证的风貌;不可将城市特色与建筑风格特色混为一谈;城市特色塑造的关键在40%的特色空间。
五、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1、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品牌定位:唐宋遗址——郁孤台。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07b875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a.png)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8•【字号】赣市府发[2008]4号•【施行日期】2008.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赣市府发[200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为积极推进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市发改委编制了《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经2007年10月31日市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现予批转,请你们根据该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八年一月十八日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加快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00万,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产业经济繁荣、辐射带动力强,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为全面落实《决定》的各项任务,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根据赣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制定本项目规划。
本规划的范围涵盖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赣县和南康市的部分区域,实施期限为2008-2011年。
本规划总体思路是,以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00万为目标,通过政府监管、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提前布局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下大力气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的体制不顺、投资不足、各种设施不配套、综合效益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带动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各项建设任务全面展开。
赣州市水西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
![赣州市水西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57eeac880eb6294dd886c8d.png)
赣州市水西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一、规划范围水西基地位于赣州中心城区北部、都市区国家级产业发展轴北端,与中国稀金谷核心区智慧园、储潭城乡统筹示范区隔江相望,三面临江。
规划范围南以厦蓉高速为界,东临赣江,西接通天岩,北至和乐油库,规划用地面积约12.79平方公里。
二、地位与作用本规划是指导水西基地建设的法定性文件,是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
在水西基地内所进行的各项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遵循本规划执行。
三、发展定位近期发展定位:赣州都市区国家级产业发展轴的重要节点。
以生态循环经济为主导,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和节能环保产业,将水西基地建设成为生态循环产业基地。
远期发展定位:以科研、商业商务、居住、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为主的城市功能区。
四、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水西基地人口发展规模约3.0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近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86.79公顷,远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13.37公顷。
详见附表1、附表2。
五、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一心三区”的空间结构。
“一带”:沿赣江左岸控制200米左右的滨江旅游休闲带;“两轴”:以金边大道(G105国道)、冶金大道为依托的两条空间发展轴;“一心”:水西基地公共服务中心;“三区”:产业发展区、生活服务区、生态景观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按“街道级——社区级”两个等级划分水西基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级,兼顾基地长远发展,构建“一心多点”的公共设施格局,形成级配合理、分布均衡的公共设施体系。
“一心”:为水西基地公共服务中心,围绕湿地公园、山体公园设置行政办公、商业、科研、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
“多点”:布置多个邻里中心,服务于产业和居住社区,为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行政办公用地结合水西基地公共服务中心,规划行政办公用地1处,用地面积约4.35公顷,主要设置为产业基地服务的行政管理中心,包括基地管理中心、街道办及其它相关管理部门;结合冶金大道南侧已出让的水西工商分局设置1处1.10公顷行政办公用地。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ecb40f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9.png)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28•【字号】赣市府办字[2007]73号•【施行日期】2007.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07]73号)章贡区人民政府,赣县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2007年4月19日,市政府副市长、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委会”)常务副主任邓又林主持召开市规委会第十四次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规委会副主任尹礼山出席了会议,谢宝河、马玉福、周逸洪、李江、朱和生、韩振飞等23位市规委会成员到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黄华,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遵良和市地震局副局长曾谷林列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了《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赣州市水西湖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赣州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及周边地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赣江路地段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赣州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控制性规划》和《赣州市中心城区新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等六项规划以及经市规委会专家委员会咨询论证的有关地块建筑方案及规划技术指标调整问题。
现将会议议决的事项纪要如下:一、关于《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中几个问题1、会议原则通过《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水东梅林控规》”),会议要求,市城市规划建设局要再次征求章贡区政府、赣县政府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后,并结合本次市规委会委员的合理意见,督促规划设计单位对《水东梅林控规》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按法定程序提请审议、批准。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年)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cba28a340b1c59eef8c7b4e2.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2)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38)第五章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43)第六章中心城区住区建设规划 (54)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7)第八章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64)第九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73)第十章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8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84)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94)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 (101)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4)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绿地布局与景观系统规划 (111)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15)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 (119)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建设时序规划 (121)第十九章规划实施保障 (123)第二十章附则 (126)附表 (12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06版总规)自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赣州市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若干意见》出台,赣州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面临新的宏观发展环境;二是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南康、赣县相继撤市(县)设区,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亟需加快将南康区、赣县区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是重大设施和平台的建设,黄金机场扩建、昌赣深高铁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赣州综保区、赣州高新区、赣州港(铁路口岸)等重大产业平台的建设,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新时期国家提出一系列新的城乡规划发展理念和要求,为推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指导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省政府批准,赣州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特编制《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2号);《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9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4号);《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b149d5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1.png)
文本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根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活居住区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规划控制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规划实行方略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旳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旳保护与都市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合用于水东片区23.4平方公里范围内旳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旳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旳规定。
第三条文本波及旳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既有旳有关原则、规范指定旳,未波及旳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旳有关法规、标精确定。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开稿子-最终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开稿子-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4ea44f288762caaedd33d4de.png)
实用文档附:《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年)》(公布稿)一、规划期限、围与法律效力(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 2012-2030 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 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 年。
(二)规划围1、都市区都市区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大余县和开发区,总面积2.01万平方公里。
都市核心区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和开发区;同时考虑到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将崇义县的陡水湖水库周边的过埠镇、杰坝乡纳入,总面积7100平方公里。
2、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围包括:章贡区、开发区全域,南康区的蓉江街道、东山街道、唐江镇、凤岗镇、龙岭镇、镜坝镇、太窝乡、三江乡、乡、朱坊乡、横寨乡、赤土畲族乡;赣县梅林镇、茅店镇、江口镇、五云镇、储潭镇、大田乡;上犹县东山镇、黄埠镇。
区域总面积为2236平方公里。
(三)法定效力本规划是都市区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都市区各项规划建设管理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和《省城乡规划条例》,执行本规划。
二、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一)发展目标1、都市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建立;都市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都市区整体的社会经济、生态环保等指标位居全省都市区、城镇群发展前列。
到2020年,建立起辐射带动赣南区振兴发展的都市空间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与钨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区。
到2030年,将都市区建设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新兴开放高地和重要增长极、赣江源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2、都市区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15年,都市区城镇人口为300-310万,城镇建设总用地为340-350平方公里左右。
到2020年,都市区城镇人口为380-400万,城镇建设总用地为430-440平方公里左右。
赣州市蓉江新城(暂定名)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
![赣州市蓉江新城(暂定名)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d1e4a5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c.png)
赣州市蓉江新城(暂定名)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内容赣州市蓉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条⽂⽂本赣州市蓉江新城(暂定名)控制性详细规划公⽰1规划区位与规划范围1.1蓉江新城与章江新区、三江⽂化科技新区、凤岗⾼新技术产业园区隔江相望,三⾯环江,南靠峰⼭。
1.2本次规划范围东⾄赣州环城⾼速,南⾄樟⽊河,西北⾄章江,规划⾯积77.03平⽅公⾥,其中建设⽤地⾯积为56.03平⽅公⾥,⾮建设⽤地⾯积为21平⽅公⾥。
2编制背景与⽬的2.1⼀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意见》(以下简称”若⼲意见”)与《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都市区总体规划”)提出的相关要求与内容;2.2⼆是通过蓉江新城的开发建设,缓解和释放⽼城区的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压⼒,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特⼤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城市;2.3三是指导规划区内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案设计,以及为蓉江新城建设管理提供直接依据。
3现状基本概况现状已使⽤的城市建设⽤地⾯积1125.89公顷,主要集中在⾼校区、赣州出⼝加⼯区、潭⼝镇区、潭东镇区、豪德商贸物流园区等区域周边;⽤地性质以商业、居住、教育科研为主;区域以建好了赣南⼤道、蓉江⼀路、105国道、323国道等道路设施,交通出⾏得到进⼀步的改善。
4功能定位蓉江新城是章康新区核⼼区;是区域性⾦融商务与科研创新中⼼;是以⾦融商务、科研创新、商业会展、⽂化创意体育、旅游休闲服1赣州市蓉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条⽂⽂本务、教育创业培训、商贸物流为产业主导的赣州市CBD中⼼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是绿⾊低碳、智慧智能、宜居宜业、宜⼈宜⾏的⽣态⽂明⽰范新城。
5规划⽬标(1)⽬标⼀:章康新区核⼼区;《若⼲意见》中提出应科学规划建设好章江新区,蓉江新城应成为章康新区经济增长的核⼼区与引擎。
(2)⽬标⼆:区域级⾦融商务与科研创新中⼼;以国家南⽅稀⼟矿产、脐橙产业链为产业发展特⾊,占据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级层⾯的⾦融商务与科研创新核⼼平台,形成区域级的⾦融与科研创新研发中⼼。
赣州市水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
![赣州市水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f764d1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c.png)
赣州市⽔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内容赣州市⽔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内容⼀、规划范围⽔西组团位于赣州中⼼城区的北⾯,赣江(章江)的左岸,规划范围为东⾄赣江(章江)、西⾄105 国道、北⾄厦蓉⾼速、南⾄宋城路,规划⾯积约为9.48 平⽅公⾥。
⼆、地位与作⽤本规划是指导规划范围内⼟地使⽤和建设管理的技术性⽂件,是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
在规划范围内所进⾏的各项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循本规划。
三、功能定位以⽣态休闲旅游、⽣态居住⽣活功能于⼀体的都市休闲客厅。
四、发展规模(1)⼈⼝规模:⽔西组团规划⼈⼝为5.5万⼈。
(2)⽤地规模:规划城市建设⽤地总⾯积为617.96公顷。
详见附表1。
五、规划结构规划⽔西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轴两⼼,⼀带四区”。
“⼀轴”——是指沿⾦东北路形成的南北向⽔西公共服务功能发展轴。
“两⼼”——是指区域性⽂化娱乐中⼼和⽔西公共功能中⼼。
“⼀带”——是指沿章江-赣江滨江地区配置⽂化、旅游、商业等设施形成的滨江活⼒带。
“四区”——分别指北部⽂化娱乐⽚区、中部城市居住⽚区、南部城市居住⽚区和滨江⽣态旅游⽚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着眼于⽔西在赣州中⼼城市承担的⾓⾊和⾃⾝发展需求,规划构建“⽅便快捷、宜居宜业”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政办公⽤地规划保留赣州市公安局交警⽀队办公⽤地,规划新增1处社区中⼼、4处邻⾥中⼼和1处派出所。
社区中⼼需设置街道办事处、⽂化活动中⼼(青少年活动中⼼、社区活动室)、商业、社区居家养⽼服务中⼼、社区健⾝中⼼、电信⽀局、邮政⽀局等功能,另需预留⽂化⼴场、户外活动场地;邻⾥中⼼需设置⼩型商业、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化活动站、⽼年⼈活动站、卫⽣服务站、公共厕所和环卫⼯⼈倒班房等设施。
(2)⽂化设施⽤地规划布局“⽚区级-居住区级-⼩区级”⽂化设施,利⽤宝葫芦农庄打造⽚区级⽂化中⼼,结合社区中⼼和邻⾥中⼼配建居住区级⽂化活动中⼼和⽂化活动站。
(3)教育科研⽤地规划布局12所幼⼉园(7所独⽴占地,5所居住⼩区配建)、4所⼩学、1所初中和1所完中,。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e6b422ad02de80d5d8401b.png)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的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特制订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适用于水东片区23.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的规定。
第三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指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的有关法规、标准确定。
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3、国家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国家标准(GB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6、国家、江西省相关法规和规范7、《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9、《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10、《赣州三江六岸城市设计》(美国龙安公司)11、《赣州市中心城区水东片区规划》(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五条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1、生态优先原则2、区域协调原则3、效益统一原则4、人文特色原则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第六条发展目标1、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将水东片区建设成为赣州中心城区东部的园林化新城区。
2、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注重文化内涵,将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水东建设成为赣州中心城区“绿肺”,人们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和都市农业生产基地。
3、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422128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c.png)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7.06•【字号】赣市府办字〔2019〕40号•【施行日期】2019.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19〕4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赣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7月6日赣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着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做好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为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着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可靠的规划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二)编制原则1.坚持上位要求与下位需求相衔接。
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增强规划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
同时,要立足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提出的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0b106f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5.png)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18•【字号】赣府字〔2023〕78号•【施行日期】2023.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赣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批准〈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赣市府文〔2023〕5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赣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和创新智造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和区域性流通节点城市、“世界橙乡”和富硒农业产业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赣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36.855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69.017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1659.5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008.25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省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5.97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赣州章贡区水东镇科盈路农贸场经营权公开招租
![赣州章贡区水东镇科盈路农贸场经营权公开招租](https://img.taocdn.com/s3/m/e7fcd918fd0a79563c1e72e7.png)
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科盈路农贸市场经营权公开招租招标文件(2018年第23号)项目地点:章贡区水东镇科盈路赣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江西宏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八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招标文件 (2)一、招标公告 (2)二、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科盈路农贸市场经营权招租项目简介 (6)三、投标经营者须知 (7)(一)总则 (7)(二)招标文件 (8)(三)投标文件的编制 (9)(四)投标文件的递交 (11)(五)开标与评标 (12)(六)授予合同 (15)四、招租项目需求 (18)六、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科盈路农贸市场经营权租赁合同 (24)第二章投标文件(格式) (27)一、封面(格式) (27)二、投标函(格式) (28)三、投标文件资料清单(格式) (29)四、投标经营权招租报价(格式) (30)五、投标经营者关于资格声明函(格式) (31)六、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32)七、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格式) (33)八、产权交易服务费缴纳承诺书(格式) (34)九、资格证明文件 (35)9-1.营业执照(副本)(彩色扫描件) (36)9-3.上一年度或上一期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原件备查) (36)9-4.投标经营者关于具有本次招租农贸市场管理能力并具备农贸市场管理制度、并加盖单位公章确认 (36)9-5.依法缴纳税收证明(格式) (36)9-6.投标经营者关于无重大违法记录及未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书面声明函(格式) (37)9-7.缴纳投标保证金的银行凭证(格式) (38)第三章中标通知书(格式) (39)第一章招标文件一、招标公告受委托,江西宏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科盈路农贸市场3年经营权招租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现欢迎国内符合资格条件的投标经营者前来参加投标。
(一)项目编号:GZCQ201823(二)招标方式:公开招标(三)招标内容:项目名称招租经营年限经营服务事项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科盈路农贸市场(面积约㎡,其中早餐类4个、3年详见招租项目需求水果区40个、蔬菜区80个、卤食品区40个等)经营权招租(四)投标方式: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五)投标经营者资格要求:1、具有工商注册的法人实体,经营范围有集贸市场管理或市场管理类相关经营范围,确保中心农贸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公司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本次招租所必需的农贸市场管理能力并具备农贸市场管理制度;4、参加本项目农贸市场经营权招租活动前两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和未列入失信人员名单记录;5、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实体不得参加投标;6、具有依法缴纳税收的良好记录;7、投标保证金:人民币贰拾万元整。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开稿 - 最终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开稿 - 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f8969d5e10a6f524ccbf85c6.png)
附:《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布稿)一、规划期限、范围与法律效力(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1、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区范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大余县和赣州开发区,总面积2."01万平方公里。
赣州都市核心区范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和赣州开发区;同时考虑到赣州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将崇义县的陡水湖水库周边的过埠镇、杰坝乡纳入,总面积7100平方公里。
2、赣州中心城市赣州中心城市范围包括:章贡区、赣州开发区全域,南康区的蓉江街道、东山街道、唐江镇、凤岗镇、龙岭镇、镜坝镇、太窝乡、三江乡、龙华乡、朱坊乡、横寨乡、赤土畲族乡;赣县梅林镇、茅店镇、江口镇、五云镇、储潭镇、大田乡;上犹县东山镇、黄埠镇。
区域总面积为2236平方公里。
(三)法定效力本规划是赣州都市区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都市区内各项规划建设管理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执行本规划。
二、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一)发展目标1、都市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赣州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建立;都市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都市区整体的社会经济、生态环保等指标位居全省都市区、城镇群发展前列。
到20年,建立起辐射带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都市空间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与钨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到2030年,将赣州都市区建设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新兴开放高地和重要增长极、赣江源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2、赣州都市区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到2015年,都市区城镇人口为300-310万,城镇建设总用地为340-350平方公里左右。
概念规划设计及城市设计计划表
![概念规划设计及城市设计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ab4d4cbf65ce050876321339.png)
赣州市水东片区概念规划(项目策划)及城市设计一、概念规划1.前期分析区位分析(江西、赣州市域、赣州市区)场地分析(用地功能、景观界面、交通、绿地)案例研究(?)GIS分析(可建设用地、生态廊道、安全廊道)旅游专项分析(客源市场、旅游资源类型、分析和评价等)SWOT分析2.总体定位与发展策略在总体规划中的定位结合现有资源确定水东定位特色(?)3.总体布局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道路断面)步行系统分析图公共交通图绿化分析图景观结构图水系分析图(河道水系断面)建筑高度图竖向设计图夜景照明图植物配置图分期建设图4.重点地段详细设计1)虔东大道详细设计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绿化分析图景观结构分析图道路断面2)虔东商住区详细设计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绿化分析图景观结构图3)滨江休闲带详细设计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绿化分析图景观结构图河岸断面图4)七里镇详细设计功能分析图交通分析图绿化分析图景观结构图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图5.专项设计城市街道小品(座椅、路灯、雕塑、铺装、艺术小品)开放空间设计(空间种类、空间的设计城市立面(建筑立面、街道立面、滨河立面、城市立面)公共服务设施(标识系统、服务建筑设计、照明系统、垃圾箱)绿植6.设计控制导则7.鸟瞰及人视图二、专题1、《土地及项目资源盘点及评估报告》2、《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开发模式研究报告》3、《区域规划设计调整建议及启动策略》4、《区域营销战略及土地出让策略》。
赣州市水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
![赣州市水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587da8fdd88d0d233d46a8d.png)
赣州市水西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内容一、规划范围水西组团位于赣州中心城区的北面,赣江(章江)的左岸,规划范围为东至赣江(章江)、西至105 国道、北至厦蓉高速、南至宋城路,规划面积约为9.48 平方公里。
二、地位与作用本规划是指导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和建设管理的技术性文件,是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
在规划范围内所进行的各项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循本规划。
三、功能定位以生态休闲旅游、生态居住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客厅。
四、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水西组团规划人口为5.5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17.96公顷。
详见附表1。
五、规划结构规划水西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为“一轴两心,一带四区”。
“一轴”——是指沿金东北路形成的南北向水西公共服务功能发展轴。
“两心”——是指区域性文化娱乐中心和水西公共功能中心。
“一带”——是指沿章江-赣江滨江地区配置文化、旅游、商业等设施形成的滨江活力带。
“四区”——分别指北部文化娱乐片区、中部城市居住片区、南部城市居住片区和滨江生态旅游片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着眼于水西在赣州中心城市承担的角色和自身发展需求,规划构建“方便快捷、宜居宜业”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保留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公用地,规划新增1处社区中心、4处邻里中心和1处派出所。
社区中心需设置街道办事处、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活动室)、商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健身中心、电信支局、邮政支局等功能,另需预留文化广场、户外活动场地;邻里中心需设置小型商业、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活动站、卫生服务站、公共厕所和环卫工人倒班房等设施。
(2)文化设施用地规划布局“片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文化设施,利用宝葫芦农庄打造片区级文化中心,结合社区中心和邻里中心配建居住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站。
(3)教育科研用地规划布局12所幼儿园(7所独立占地,5所居住小区配建)、4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完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水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
一、规划范围
赣州市水东组团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东面,贡江、赣江右岸,与河套老城组团、水西组团隔江相望。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厦蓉高速,西南邻赣江、贡江,东至贡江大道及自然山体,用地面积23.64km2。
二、地位与作用
本规划是指导本地区建设的法定性文件,是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
在本地区内所进行的各项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循本法律条文。
三、发展定位
赣州中心城区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滨水生态新城。
四、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规划水东组团人口规模为15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水东组团建设用地面积为1275.14公顷。
详见附表1。
五、规划结构
规划水东组团的空间结构为“一核、二轴、四心、四区”。
一核:以宋城旅游、水西民俗休闲、水东田园度假为主要内容的三江口文化旅游核心。
二轴:沿江文化旅游发展轴及虔东大道城市发展轴。
四心:商业中心、田园度假旅游中心、马祖文化中心、七里瓷窑文化中心。
四区:北部居住区、田园度假区、南部居住区、七里瓷窑文化体验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水东组团以京九铁路、虔州大桥-水东大道为界限分为3个街道,虔州大桥上游地区至京九铁路地区为东河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京九铁路至贡江大道地区为贡江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虔州大桥下游地区为虔东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
(1)行政办公设施
规划行政办公设施按居住区级、小区级两级设置。
保留水东镇镇政府和水东镇派出所;新建1处派出所。
其余行政办公设施结合社区中心、邻里中心设置。
(2)文化设施布局
规划文化设施按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级设置。
规划区级文化设施一处,居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社区中心内,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邻里中心内。
(3)教育设施布局
规划共设置小学8处、初中3处、高中2处。
(4)体育设施布局
规划体育设施按区级(独立占地)、居住区、小区级(配建)三级设置。
规划设置区级体育设施3处。
居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社区中心内,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邻里中心内。
(5)医疗卫生设施布局
规划医疗卫生设施按市(区)级、居住区、小区级三级设置。
其中市区级规划扩建赣州市肿瘤医院,新建两处综合性医院。
居住区级卫生服务中心附设在社区中心内,小区级卫生服务站附设在邻里中心内。
(6)社会福利设施布局
规划保留红星老年公寓,新建1处市级养老院,1处水东街道养老机构。
保留社会救助站,利用现有设施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七、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规划目标
建成适应水东组团总体发展、布局合理、快速畅通的道路系统,保证水东组团内部主要干路与区域路网系统衔接顺畅,利用“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建立完善、便利的公共交通体系。
(2)道路交通结构
规划水东路网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以次干路、支路为辅的路网体系,整体为“四横三纵”的路网结构。
“四横”:螺溪洲大道、金龙路、旭日路、赣南大道。
“三纵”:虔东大道、水东大道、贡江大道。
(3)公共交通体系规划
形成以“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的区域全覆盖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规划在各级道路均匀布置公交线路。
城市公交依托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部分次干路,构建区域内公共交通线路网,分为“大站快车”线路和普通公交线路。
(4)其他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设置独立占地的社会公共停车场20处,配建停车场3处。
规划建议独立占地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宜采用停车楼的形式,提高停车场利用率,增加组团内社会停车的数量。
八、生态与绿地景观规划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294.02hm2,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33.82hm2,防护绿地面积60.20hm2。
生态绿地面积1039.50hm2。
规划水东组团形成“一核、一带、四廊、多点”的绿化结构体系。
一核:指位于东南侧的马祖岩文化生态公园。
一带:一条纵向生态绿带,为沿贡江-赣江打造的“滨江绿化带”。
四廊:厦蓉高速交通防护廊道、通天岩—水东生态廊道、河套老城区—马祖岩生态廊道、京九铁路交通防护廊道。
多点:结合水东组团内部的绿地,形成和谐钟声、花田锦簇、造船新景、码头新韵、水东滨江公园、青龙山公园、七里古瓷窑遗址公园等多个景观节点,打造水东田园度假区域新景观。
九、旅游体系规划
规划规划形成“三线、四心、四区”的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三线”:特色文化游线、滨江休闲游线和水上游线三条旅游线路。
“四心”:结合四个旅游分区,建设四个旅游服务中心。
“四区”:现代休闲旅游度假区、田园度假旅游区、马祖文化旅游区、七里瓷窑文化体验旅游区。
十、公用设施体系规划
(1)给水系统规划
水东组团规划最高日用水量为5.8万m³,用水主要由赣州市二、三水厂供给。
规划沿虔东大道、赣南大道、贡江大道及金龙路布置供水主干管,与各组团供水管网形成环状供水。
(2)排水工程规划
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现状部分已建的合流区域,规划对其逐步分流改造,远期实现雨、污分流。
规划新建一座排涝泵站。
(3)污水工程规划
水东组团平均日污水量为3.9万m³,规划将对赣县污水厂进行改造,处理赣县梅林片区污水。
规划水东污水厂处理水东组团的污水,兼顾考虑稀金谷片区的污水。
规划沿滨江路布置污水主干管,收集污水由南往北送至水东污水处理厂,
同时沿桃源河建设污水主干管,收集东北侧的污水。
在其他道路下建设污水管,收集道路两侧的污水,并汇集至沿江污水主干管。
(4)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水东组团总用电负荷为182.1MW。
规划维持现状220kV虎岗变及110kV 七里变的装机容量,新建两座110kV变电站,装机容量均为3×50MVA,电源引至220kV虎岗变。
(5)通信及邮政工程规划
规划水东组团总电话需求量约为6.3万门。
规划设置两处电信支局和邮政支局,结合组团邻里中心附设了电信所和邮政所7座。
(6)燃气工程规划
水东组团天然气输配管网采用中压一级制系统,规划中压干管沿规划道路环状敷设。
规划设置一座次高—中压调压站。
(7)综合防灾规划
水东组团的整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其中,七里古镇区域采取设防后移。
排涝标准为30年一遇暴雨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道路中至少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且积水时间t≤1h。
规划共设置两处城市普通一级消防站,一处专职消防队。
(8)环卫设施规划
规划水东组团每日转运的生活垃圾总量约为165吨。
规划生活垃圾全部采用分类袋装化的收集方式实行清运;或在收集时间上可区别对待不同类别垃圾。
垃圾由环卫车辆集中到小型垃圾转运站,压缩后运到大型转运站进行二次压缩,然后用重载密闭运输车运至王母渡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
水东组团内共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5处,公共厕所48处。
十一、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七里镇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目标为多元文化展示平台、靓丽江景长廊、休闲度假和文化观光好去处、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的示范。
七里镇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定位为展示以瓷窑文化为主的,集庙会文化、竹木商贸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的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
七里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层次: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切实对其进行保护。
附表1: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