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考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一)教育学的萌芽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
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
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概念1.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用法:作为一种“影响";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或工作领域2.日常生活中“教育”概念的内涵:(1)“教育”意味着一种影响,但它常意味着好的影响,即“教育"的目的具有“正当性"、“向善性”.(2)“教育"的对象是人,实施教育的主体通常也是人,通常具有明确的教育意识。
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施教方则不仅限于人,也未必具有教育意识。
(3)虽然“教育”常指是“想对人实施好的影响”,但“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结果也是多样的.(4)“教育”的意义有广有狭.3.不同外延下的“教育”内涵:广义的“教育”:对人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根据积极的价值取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施加影响的活动。
又称“学校教育”;最狭义的“教育”:在我国,根据积极的价值取向,对人的政治、宗教、民族等方面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施加影响的活动,又称“思想道德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1。
中文“教育”的词源(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
(2)《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但这两个字没有构成一个有着确定含义的词,在后来的一二千年时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语汇。
(4)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
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5)“教”左上部读为“yao",《辞海》解释其意思是“卦词”,表明“教”是让人学习以占卜算卦为内容的知识。
“教"左下部为“子",意为“教”的对象。
“教”的右侧是手执物,是一个动词记号.(6)“学"的含义,《礼记·王制》中解释为:“学者,觉也,以反其质”.“反”同“返”。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 教育的性质和任务B.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C. 教育的发展和变革D. 教育的历史和地理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教师B. 学生C. 教育现象及其发展D. 学校管理3.教育学原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因为它:A. 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B. 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和发展规律C. 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更高的职位D. 可以帮助教师掌握管理学4.教育的实质是:A. 传授知识和技能B. 塑造人的个性和个人品质C. 传承文化D. 提供社会交往机会5.教育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A. 教育者的积极性B. 学生的学习兴趣C. 社会需求D. 教育投入二、答案解析1.答案:D. 教育的历史和地理解析: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而教育的历史和地理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答案:C. 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解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而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是教育学的研究范畴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3.答案:B. 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和发展规律解析:教育学原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原理并不直接帮助教师获得职位或掌握管理学。
4.答案:B. 塑造人的个性和个人品质解析:教育的实质是塑造人的个性和个人品质。
尽管传授知识和技能、传承文化、提供社会交往机会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品质。
5.答案:C. 社会需求解析:教育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社会需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者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育投入都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社会需求是最基本的动力。
以上是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的选择题题目及答案解析。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和运用教育学原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等师范学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课程名称 教育学 教师 学时 学分一、判断是非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年轻一代。
2.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3.一定教育发展水平往往反映出该时代文化水平。
4.教师的全部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5.教师是双专业人员。
6.教学方法就是就是教师教学生的办法。
7.教学原则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
8.课堂教学是唯一的组织形式。
9.德育内容有民族性。
10.德育有多种途径。
二、选择题1.社会教育学主要研究的是(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自然形态教育 2.教育规律是( )A . 教育内部诸因素间的本质联系B . 教育和其它社会现象间本质C . 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D . 教育内部诸因素和其它社会现象间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 3. 影响教育学研究课题选择中价值取向的是( ) A.实践因素 B.文化因素C.科学因素 D.社会因素 4.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在(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5.最早使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伦理基础上,使之成为科学的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培根6.教育的历史性是说( ) A.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学 号 姓 名 学 院……………………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B. B.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C.教育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D.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占有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说()A.教育与既同步又不同步B.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C.教育有历史继承性D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性8.凡是对别人的知识、技能、思路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叫()A.教师B.教育者C.受教育者D.教育措施9.教育具有等级性是()特征A.原始的教育形态B.古代学校教育形态C.现代学校教育形态D.封建社会教育形态10.教育全民化、终身化是()的特征。
大学_《教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教育学》期末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2、教与学的矛盾3、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4、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5、不均衡性6、最近发展区7、内容的广泛性8、发展价值 9、教书育人二、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每题1分,共15分)1、D2、C3、D4、B5、B6、 B7、C8、B9、A 10、D11、D 12、C 13、D 14、D 15、D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双轨制双轨制,就是把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两个不同的方向和要求,构成学制上两个不同的轨道和系统。
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教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4、教育合力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在于:(1)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实践。
2、简述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到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2)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3)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4)重视个性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5)加强改进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
3、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学记》。
2.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3.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5.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是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6.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7.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是以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8.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主。
9.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度。
10.德育过程是出境学生的知、情、意、行综合发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结合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作用。
二、判断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错)2.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大教学论》。
(错)3.早在封建社会就有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与实践。
(错)4.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对)5.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错)6.终身学习是当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
(对)7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之中的人(对)8.现代学校有了开发课程的权利(对)9.教学就是上课。
(错)10.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有条件的。
(对)11.巩固性原则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教育学生。
(错)三、名词解释1.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收的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教育。
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所有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对教育的结果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A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制定教育政策答案:B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5. 教育的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社会进步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技能C. 塑造人格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以上都是答案:D8. 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A. 德育B. 智育C. 体育D. 以上都是答案:D9. 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
A. 班级授课制B. 小组合作学习C. 个别辅导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改进教学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及其规律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3. 教育的三大功能是传授知识、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培养技能、塑造人格4.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5. 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德育、智育、体育6. 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及答案详解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教育学的定义,不正确的是:A.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B.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目标和实施手段的一门科学C. 教育学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科D. 教育学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科技答案:B详解: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现象和规律,而不仅仅是研究教育目标和实施手段,因此B选项不正确。
2.教育学的特点之一是:A. 实证性B. 超越性C. 规范性D. 主观性答案:B详解:教育学是一门超越性学科,它超越于其他学科,研究的是教育的规律和现象,而不仅仅是实证、规范和主观。
3.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A. 实证研究法B. 比较研究法C. 抽样研究法D. 实证、比较和抽样研究法答案:D详解: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抽样研究法,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4.以下哪种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的再生产过程?A. 功能主义理论B. 创新主义理论C. 进步主义理论D. 社会交往主义理论答案:A详解: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的再生产过程,通过教育对新一代进行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结构的传承和再生产。
5.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A. 价值问题B. 方法问题C. 目标问题D. 教育问题答案:C详解:教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目标问题、方法问题、内容问题和组织问题,其中目标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答案详解1. A 项是正确的,教育学的定义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2. B 项是正确的,教育学是一门超越性学科,它超越于其他学科,研究的是教育的规律和现象。
3. D 项是正确的,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抽样研究法。
4. A 项是正确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的再生产过程。
5. C 项是正确的,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目标问题,研究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根据以上解答,本文详细说明了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题目及答案的详解,从中可以了解到教育学的定义、特点、研究方法和核心问题。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题
第一章教育的概述(25分)一、教育的概述(解答)广义的教育定义为: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
二、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三、学制的形成:双轨制:欧洲单轨制:美国中国分支制:苏联和德国(选择)四、义务教育的特点: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公共性(简答)五、当代教育义务教育的特征:全民化、终身化(朗格朗)、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六、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题因素七、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差异性,主体性,开放性课程(15分)一、课程的概念(辨析题)1、课程作为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综合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综合;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把课程是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一九年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二、课程的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2、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4、人本注意课程理论三、课程的类型(优缺点):1.分科课程:一种单科的课程组织模式,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优点:剔除了与本课程无关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较短时间快速便捷了解学科基本内容;便于组织教学与评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缺点: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视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2.活动课程:优点:有助于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有利于学生在文化、学科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缺点:容易导致学科知识的支离破碎;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施具有风险性3.综合课程:优点:实现课程内容以及教育价值的有机整合;增进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学生心理的整体发展;缺点: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组织的难度较大;课程实施的难度增大;四、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简答)1.影响课程因素的种类:课程自身因素;教育条件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社会性因素;自然性因素;2.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知识;社会;学生;五、“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含义主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简答)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3、寻求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性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简述)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成人教育《教育学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教育要素( C )。
A. 教师B.学习者C. 教育形式D.教育影响2.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 B )。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区教育D.网络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C )。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4.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癸丑学制5.教学艺术的( B )是教学艺术的核心。
A.情感性B.审美性C.创造性D.科学性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A )。
A.西欧国家 B.美国C.前苏联D.中国7.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是( A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8.( C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批改作业B.备课C.上课D.课外辅导9. 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 B )。
A.个性化功能B.社会化功能C.选择功能D.保护功能10.在中国,“教育”二字合用最早出现在( A )。
A.《孟子·尽心上》B. 《学记》C. 《中庸》D. 《说文解字》11.教育名著《爱弥儿》的作者是 ( A )A.卢梭B. 柏拉图C.康德D. 斯宾塞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 B )A.本体性知识B. 条件性知识C. 实践性知识D. 一般知识13.教育是非盈利事业,学校是公益性机构,表明了教育的 ( A )A.公共性原则B. 民主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行原则14.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 ( D )A.民主关系B. 政治关系C.保护关系D.权利和义务关系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 )A.1995B. 1996C. 1986D.200116.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观点否认了教育是 ( C )A.模仿活动B.神话活动C.有意识有目的活动D. 学习活动17.与学科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是 ( B )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论C.认知课程论D.经验课程论18.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D )A.教学目标B.教育目标C.课程目标D.教育目的19.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了教育具有 ( D )A.生产性B.阶级性C.民主性D.相对独立性20.《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一、教育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与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经历了哲学教育学、实证教育学、实践教育学三个阶段的发展。
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目的论原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性论原理:人是有自己的本性和潜能的。
•社会历史论原理: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原理: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规律等。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的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统计研究、实验研究等。
•教育学的应用领域: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改革等领域。
四、教育思想与教育学派•传统教育思想:包括儒家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等。
•西方教育思想:包括柏拉图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罗素教育思想等。
•现代教育思想:包括启蒙运动教育思想、进步教育思想、教育人本主义等。
•国内教育学派:包括“中国教育学会”倡导的“实事求是学派”、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等。
五、教育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趋势•新理论:包括学习理论、教育评估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
•新趋势:包括教育信息化、多元智能教育、个性化教育等发展趋势。
六、当代教育问题与教育改革•教育公平问题:包括城乡教育差异、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等。
•教育质量问题:包括教育教学效果、教育评价等问题。
•教育机制问题:包括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培养机制等问题。
•教育创新和改革:包括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体制改革等。
以上为教育学原理的期末考试重点内容,每个部分都包含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顺利通过考试。
教育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该项法律是【】A.《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的是【】A.弗兰西斯.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3.以下哪个功能不属于教育的文化功能【】A.传递功能B.选择功能C.交流功能D.创新功能4.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主要培养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和【】A.数B.文C.算D.武5.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进步教育之父”之称的美国教育家是【】A.马斯洛B.罗杰斯C.帕克D.涂尔干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亦称【】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A.本科化趋势B.多元化趋势C.时代化趋势D.信息化趋势8.学生发展的规律包括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和【】A.均衡性B.差异性C.渐进性D.跳跃性9.下列哪项不属于课程目标的功能【】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测度功能D.指导功能10.有一种课程的目的在于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这种课程是【】A.国家课程B.校本课程C.核心课程D.地方课程1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包括观察分析法、资料分析法、个别谈话法、调查访问法和【】A.实证研究法B.调研考察法C.文献研究法D.案例剖析法12.1918年,美国学者在他的一篇同名论文中提出“项目教学法”这一名词,这位学者是【】 A.基尔帕特里克 B. 杜威C. 罗杰斯D. 马斯洛13.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网络教育14.以文字为主、用表格组成的板书形式是【】A.结构式板书B.表格式板书C.纲目式板书D.综合式板书15. 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教育学大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大一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定义学习的最佳方式?a. 静观默察b. 反思总结c. 实践运用d. 熟能生巧答案:c. 实践运用2.在教育学中,"二律背反"是指什么?a. 概念的对立存在b. 行为的矛盾冲突c. 学习的非线性关系d. 意识的主体性答案:a. 概念的对立存在3.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个体在学习中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a. 行为主义b. 社会认知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心理分化理论答案:c. 社会文化理论4.在知识的层次中,最高层次的是:a. 知识点b. 知识技能c. 知识体系d. 知识网络答案:c. 知识体系5.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更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a. 成绩排名b. 班级评比c. 自我评价d. 老师评价答案:c. 自我评价第二部分:简答题1.请简述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蒙特梭利教育法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通过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和工具,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这种教育法鼓励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儿童的协作和社交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倡导儿童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2.请简述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概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在学习中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完成的任务,但还需要适度的帮助和支持。
维果茨基认为,通过与成年人或其他更有经验的同龄人的互动,儿童能够在"近发展区"内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挑战性但不过于困难的任务,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进入和发展在"近发展区"内。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3.请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及在学习中的应用。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A.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B.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C. 教育机构的运行模式 D. 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答案:B2.以下哪个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学与指导? A. 行为主义教育理论 B.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C. 社会认知理论 D. 心理分析理论答案:B3.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以下哪个不属于教育目标? A. 学生全面发展 B.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C. 让学生能够记住更多的知识点 D.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答案:C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需要经历下列哪一个过程? A. 预习 B. 复习 C. 思考 D. 接受答案:C5.教育学实验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哪一个不是教育学实验的分类? A. 实地实验 B. 控制实验 C. 自然实验 D. 实用实验答案:D二、简答题1.请简述教育哲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意义及其哲学基础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教育哲学为教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导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教育学可以借鉴教育哲学的思想,通过对教育哲学观点的分析和解释,为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提供指导;而教育哲学又可以通过对教育学实践的研究和总结,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思想。
2.请简要说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动学习者,学习是通过个体的活动和经验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
其核心观点包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建构主义教育的基础,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构建知识;学习是建构个体心智结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个体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自身已有知识的连接与调整,建构新的知识框架和认知结构;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的影响十分重要,社会性和文化性是个体学习的重要环境,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参与来建构知识。
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1.以下哪个是教育的目标? 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C.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D. 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
答案: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育的本质是指: A. 传授知识的过程 B.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C. 提高学生的成绩 D. 提供学习资源
答案:B.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3.以下哪个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A. 统一性 B. 科学性 C. 全面性 D. 相对性
答案:C. 全面性
4.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教育的理论基础 B. 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C. 学习和教学的心理过程 D. 教育体制与政策
答案:C. 学习和教学的心理过程
5.以下哪个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A. 颠倒学习 B. 被动
接受 C. 多元化学习 D. 积极回避
答案:C. 多元化学习
…
注:本文档参考教育学相关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776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说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2.德国的梅伊曼拉伊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3 环境在人的进展中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作用。
4 中国第一具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5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明白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6 教育目的要紧包括身心素养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7 依照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别同,能够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 学生品德的进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9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独特的制造性、空间的连续性和时刻的延续性。
10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二.(推断只写出对或者错别必讲明理由每题1。
5分共15分)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着是《学记》。
(√)2 信息论研究咨询题的基本办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传递和转换消解过程来研究。
(×)3 XXX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是社会进展的必定。
(×)4生产力的进展妨碍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5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是XXX成立后颁布的。
(×)6 教学大纲是依照教学打算,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基本部分是讲明部分。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进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进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进展的前面。
并且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
(×)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10 热爱学生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三.简答(共37分)1.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6分)P61~63(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2.怎么样明白人的进展过程中的时期性规律?(10分)从总体上看,在个体进展的别同时期会表现出别同的年龄特征及要紧矛盾,面临这别同的进展任务,固然,别同的进展时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上一时期妨碍着下一时期的进展,因此人一辈子的每一具时期关于人的进展来讲,别仅具有本时期的意义,而且具有人一辈子全程的意义3.怎么样认识教师主导性?(9分)p215三个层次4.怎么样评价班级上课制?(6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别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效率,但别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集体教育,但别利于因材施教。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旨在从教育的本质、目标、原则、方法等方面加深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个别差异原理、社会化原理、认知发展原理等。
二、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
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其全面成长。
三、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设计等。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
教学反馈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通过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促进其积极学习态度和动力。
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间的互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育问题。
六、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教学行为规范、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处理等。
教师应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保持职业操守和道德责任。
七、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改革和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
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教育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变革。
创新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结语本文针对教育学期末考试,总结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教学评价与反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以及教育改革与创新等重点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祝大家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学试题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学试题
原文地址:36a32d82c7.html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学试题 2009—2010
一、填空。
1、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___________服务,必须与 __________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小学生的思维以___________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贯彻
___________教学原则的依据。
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 _________学制。
4、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
5、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能。
6、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指。
“四有新人”是指。
7、从纵向上看,学生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 ___________。
8、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
9、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和教科书。
10、因材施教原则是强调要根据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单项选择。
1、被中国教育界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大学》
2、《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3、教育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属于教育的。
A、协调功能
B、社会功能
C、个体功能
D、基本功能
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是理论的观点。
A、环境决定
B、生物科学
C、教育决定
D、遗传决定
5、以下属于西周国学。
A、塾 B、庠 C、成均 D、序
6、教育学生的前提是。
A、理解学生
B、和谐相处
C、教育期望
D、自我意识
7、学校教育活动所需要的诸多客观条件的综合称为。
A、教育媒体
B、教育手段
C、教育环境
D、教育内容
8、构成学生科学素质的首要因素是。
A、科学精神
B、科学知识
C、科学方法
D、科学素养
9、杜威倡导的课程是课程。
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10、“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巩固性
11、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属于评价。
A、总结性
B、形成性
C、诊断性
D、客观性
1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小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班级上课
D、分组教学
三、名词解释。
1、教育预见能力: 2、课外活动: 3、讨论法: 4、教学评价:
四、简答题。
( 1、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3、谈话法有哪些优点? 4、课堂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说明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和落实直观性原则?
参考答案一、填空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劳动 2、形象直观性 3、壬寅癸卯 4、孟子 5、促进个体社会化 6、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7、社会文化素质 8、实现人的现代化 9、课程计划教学大纲 10、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二、ABCACACBADBC 三、名词解释。
1、教育预见能力: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2、课外活动:指教育机构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4、教学评价:是指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四、简答题。
1、a、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b、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c、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2、a、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b、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c、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d、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3、a、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获得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有利于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c、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因材施教。
4、a、了解学生的需要;b、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c、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d、建立教学常规。
五、论述题。
1、答题要点: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协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影响;e、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学习成绩;f、做好学生操行评定。
G、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2、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或组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充分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力。
贯彻:a、运用感知规律,加强直观教学;b、加强目的性和针对性;
c、恰当地使用直观方式;
d、语言指导与启发思考相结合;
e、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维等活动,提倡师生自制直观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