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企业最新版)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2篇)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1 目的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用于规范和管理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保存和使用。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包括劳动者、管理人员、临时工等。
二、档案建立与归档2.1 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建立2.1.1 档案建立原则个人职业卫生档案由企业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程度、工种特点、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建立,确保全员覆盖。
2.1.2 档案内容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内容。
2.1.3 档案归档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应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密,归档存放于指定的区域或设备内,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2 集体职业卫生档案建立2.2.1 档案建立原则集体职业卫生档案由企业按照不同工种和作业部门的特点进行建立,包括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方面的记录。
2.2.2 档案内容集体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职业病防控策略、职业健康监测结果、职业病工作场所检测结果、职业卫生培训情况等内容。
2.2.3 档案归档集体职业卫生档案应归档于指定的区域或设备内,并定期更新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档案保存与传递3.1 保存时间个人职业卫生档案保存期限为员工离岗后5年,集体职业卫生档案保存期限为3年。
3.2 档案保存要求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应设置密码或进行加密,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离职员工的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应尽快归档。
3.3 档案传递任何情况下,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和集体职业卫生档案均不得外传或私自带离企业,仅限于职业卫生、卫生检测、劳动保护监督等相关部门的合法要求。
四、档案使用与授权4.1 档案使用原则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和集体职业卫生档案的使用应遵循公正、客观、专业的原则,且需经过相关部门的授权和审核。
4.2 档案使用范围个人职业卫生档案的使用范围包括职业病防控工作、职业健康监护、医疗保险申报等方面。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职业卫生档案是一份记录和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信息的文件,它包括了员工的个人与工作信息、职业健康与安全措施、职业病防控措施以及职业卫生监测结果等内容。
下面将介绍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要求及格式。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要求如下:1.档案建立的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雇主应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监测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受到的健康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情况。
2.档案内容的完整性:职业卫生档案应包含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岗位及工作环境、职业暴露情况、职业卫生防护及检测措施、职业病情况等内容,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3.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建立职业卫生档案需要收集员工的真实个人信息、工作环境及职业病情况等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4.档案保密性:职业卫生档案涉及到员工的个人隐私信息,雇主应加强对档案的保密措施,确保档案信息不被泄露。
职业卫生档案的格式可以按以下内容进行组织:1.封面:包括企业名称、档案名称、档案编号、建档日期等基本信息。
2.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等。
3.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类型、环境因素情况、职业危害因素等。
4.职业暴露情况:记录员工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害物质、频次、暴露途径等信息。
5.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记录企业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
6.职业卫生监测:记录对员工进行的职业卫生监测项目、方法、结果等。
7.职业病情况:记录员工职业病的发生情况、治疗情况等。
8.档案管理记录:记录档案的查阅、维护、更新等管理活动。
以上内容只是职业卫生档案中的一部分,具体的建立要求和格式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建议企业建立电子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备份,以确保档案的安全保存和管理。
《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
《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企业必须建立和维护的重要文件,旨在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关于这两种档案的建立要求和格式。
1.建立要求:(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必须设立和维护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
(2)职业卫生档案必须包含全体员工的相关信息,包括职工基本信息、职业暴露情况、职业病检查和诊断结果等。
(3)职业卫生档案必须按照保密原则进行管理,保护员工的隐私权。
(4)职业卫生档案必须定期进行更新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建立格式:(1)职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证件号码、职业健康检查号码等。
(2)职业暴露情况:包括从业时间、从业岗位、工作场所、暴露的有害物质和工艺、防护设施使用情况等。
(3)职业病检查:包括定期体检、职业病预防接种情况等。
(4)职业病诊断结果:包括已确诊的职业病种类和程度等。
(5)其他相关信息:包括职业危害因素评估报告、职业健康监测数据、职业卫生培训记录等。
1.建立要求:(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必须设立和维护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必须包含全体员工的相关信息,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职业健康监护记录等。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必须按照保密原则进行管理,保护员工的隐私权。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必须定期进行更新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建立格式:(1)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包括从业时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个体防护措施等。
(2)职业健康监护记录:包括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生物学监测结果、职业健康评价结果等。
(3)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包括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种类、规格、发放和使用情况等。
(4)职业健康培训和教育记录:包括职业健康培训和教育的内容、时间、地点等。
综上所述,《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要求和格式主要包括建立要求和建立格式两个方面。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它记录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卫生状况,对于维护员工健康、预防职业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包括档案的建立、更新、保管和使用等方面。
一、档案建立1.1 员工基本信息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首先需要记录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岗位、入职时间等。
这些信息是档案管理的基础,有助于对员工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1.2 健康体检记录职业卫生档案还应包括员工的健康体检记录,包括体检时间、体检项目和结果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评估员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还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记录在档案中。
这些评估结果有助于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监测措施,保护员工免受职业病危害。
二、档案更新2.1 定期体检职业卫生档案应定期更新员工的体检记录。
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体检周期,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监测和评估。
2.2 职业病防护培训记录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应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培训,并将培训记录更新到档案中。
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增强他们对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理解和遵守。
2.3 职业病监测数据定期进行职业病监测,将监测数据更新到档案中。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程度,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改善措施。
三、档案保管3.1 安全保密职业卫生档案应妥善保管,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惟独授权人员可以查阅档案,避免泄露员工的个人隐私信息。
3.2 档案备份为了防止档案的丢失或者损坏,应定期进行档案备份。
备份的数据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3.3 档案归档当员工离职或者工作岗位发生变动时,应将其档案进行归档。
归档的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方式进行存放,方便查找和管理。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职业卫生问题,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工作,完善职业卫生保健体系,维护职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要求及格式展开讨论。
一、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1、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必要性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监管的重要依据,是整个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资料。
它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掌握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更加全面系统地展开职业病防治工作。
2、建档范围企业负责人应该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并负责档案的保存。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范围包括全体员工,包括承包商和接受培训的人员。
对于临时性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企业必须要建立档案。
3、档案内容(1)从事工作的人员的入厂体检记录(2)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3)职业卫生学识及技能培训情况记录(4)人员身体检查资料,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肺活量、血压、心电图、尿检、肝功能等。
(5)职业卫生风险评价记录,包括工作场所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暴露情况及职业病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6)职业健康监护记录。
企业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职业病筛查和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档案中应有相关记录。
二、职业卫生档案格式1、档案名称职业卫生档案2、单位名称填写建档单位名称。
3、单位地址填写建档单位的地址。
4、建档单位负责人填写建档单位的负责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5、建档责任人填写建档责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6、建档日期填写建档的日期。
7、档案编号填写档案编号,方便查找和管理。
8、职业卫生档案内容概述简要介绍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
9、从业人员档案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包括未入职、在职、离职人员,同时这些人员的档案应包括各自的身体信息、职业暴露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10、职业卫生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档案将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职业健康保护措施并记录,以便追溯和评估效果。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范本一、总则1.为了加强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
2.本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职工,包括本单位的员工、劳务派遣人员等。
3.本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机构为职业卫生部门。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依法依规。
遵守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科学规划。
根据职业卫生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流程。
3.统一标准。
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和流程,确保档案管理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4.保密安全。
对档案信息进行严格保密,建立健全的涉密档案管理制度,防止档案信息泄露和滥用。
5.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和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档案管理的内容和范围1.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2.职业病防治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3.公司内部职业卫生检测、监测和评估的记录和归档。
4.职工的职业暴露情况和健康状况的记录和归档。
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记录和归档。
6.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的记录和归档。
7.职业卫生事故的处理、调查和记录。
8.其他与职业卫生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
四、档案的建立和归档1.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1)职工档案:根据公司组织架构,每位职工建立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个人信息、体检记录、职业暴露记录、职业病防护情况等。
(2)职业病防治档案:对有职业病病史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包括诊断证明、治疗记录、康复情况等。
2.档案的归档(1)职业卫生档案按照员工编号进行归档,并分门别类进行管理。
(2)职业卫生档案应妥善保管,定期整理并进行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五、档案的查询和使用1.档案查询(1)职员可以通过申请书的方式查询自己的职业卫生档案。
(2)公司内部相关部门需要查询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时,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过相关审批程序方可查询。
2.档案使用(1)职业卫生档案的使用应遵守公司的相关保密制度,并经过相关审批程序方可使用。
(档案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
附件1:《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一、档案管理要求1、用人单位应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本通知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制定借阅登记等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用人单位为总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公司总部的职业卫生档案可适当简化,但其下属用人单位必须按本通知要求设立职业卫生档案。
2、《职业卫生档案》由一个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组成,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应分别使用统一的档案盒分类保存,档案盒应注明档案名称。
3、《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监察执法的重要依据,应永久保存,妥善保管。
当管理人员变化时,要做好交接工作。
4、《职业卫生档案》涉及职工个人隐私和单位的保密信息,应做好保密工作。
5、若用人单位涉及项目及人员较多,可参照样表增加表格予以补充。
6、《职业卫生档案》式样可根据工作实际做适当调整,但所涉及主要内容不能缺少,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的设置不能减少。
—1 —7、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职业卫生档案》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移交保管。
8、本通知下发前用人单位已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应按本通知要求重新完善,并分类归档保存。
二、档案设置(一)汇总档案(二)分类档案1、分类档案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2、分类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3、分类档案三: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4、分类档案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5、分类档案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6、分类档案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档案7、分类档案七:职业卫生培训档案8、分类档案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档案9、分类档案九:职业健康检查汇总及处置档案10、分类档案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档案11、分类档案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12、分类档案十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其他管理档案—2 —三、档案内容(一)汇总档案内容1、本档案目录;2、分类档案目录;3、《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要求的通知》;4、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汇总一览表(附表一);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要求和格式
《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要求和格式1.建立要求(2)团队配备:配备专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确保档案的准确和及时性。
(3)设立统一存放地点: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统一的存放地点,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便于管理。
2.建立格式(1)档案封面:封面应包括档案名称、编号、建档日期、负责人等内容。
(2)目录:对档案内各个文件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编号,方便查阅和更新。
(3)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报告:记录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结果和相关数据,以评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4)职业健康监护记录:记录职工健康监护的信息,包括入职时的体检记录、定期体检和职前体检等。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对职工职业健康状况的清晰记录,确保职工的健康状态可追踪和监测。
以下是《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要求和格式:1.建立要求(1)明确监护对象:对于岗位存在职业健康风险的职工,应建立相应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制定监护计划:根据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必要的监护计划,明确监护频次、项目和方法等。
(3)加强记录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记录职工的健康监护结果,并定期进行管理和更新。
2.建立格式(1)档案封面:包括档案名称、编号、建档日期、监护对象等。
(2)监护计划:记录监护的内容、频次、项目等,确保监护工作按计划进行。
(3)个人基本信息:记录职工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位等。
(4)职业健康监测记录:根据监护计划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如体检、生物学监测等,记录相关结果。
总结:《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要求和格式对于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的建立要求和完整的建立格式,可以提供职工健康状况的有效记录和管理,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从而更好地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要求
8.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9
整理课件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 3. 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登记表 4.职业病患者、疑似职业病患者一览表 5.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 6.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处理记录 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汇总表
7.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 8.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 9.个人防护用品的购买、发放使用记录 10.警示标识与职业病危害告知 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 13.职业卫生监管意见和落实情况资料
7
整理课件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主要内容: 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2.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 证明 3.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 年度职业卫生宣传培训一览表(附:培训通知、培训 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 料) 4.年度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
3
整理课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应包括以下 内容:
1.建设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5.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控制效果
评价报告
4
整理课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8
整理课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档案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档案主要内容:
1.生产工艺流程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一览表
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范本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范本职业卫生档案作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范本,包含了相关的内容和操作流程,供参考。
一、档案管理制度1. 职业卫生档案的定义: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环境与健康状况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存档和管理的一种文件资料。
2. 档案管理的目的:确保用人单位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3. 档案管理的原则:(1)依法合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管理职业卫生档案。
(2)规范管理: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建立档案的结构和内容。
(3)完整可靠: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4)保密安全:依法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确保档案的保密安全。
二、档案的建立1. 档案的建立时机:职业卫生档案应于员工入职时建立,并定期更新维护。
2. 档案的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等。
(2)工作岗位信息:包括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部门、岗位职责等。
(3)从业经历:包括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就业单位等。
(4)职业健康状况:包括体检信息、职业病状况、工伤记录等。
(5)职业卫生培训记录:包括参加职业卫生培训的时间、内容、培训机构等。
(6)职业卫生监测记录:包括职业卫生监测的结果、监测时间、监测单位等。
(7)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使用记录: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8)其他相关信息:包括职业卫生事故记录、职工投诉举报等。
三、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采集和整理(1)入职时,由人力资源部门采集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并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2)定期从各部门收集职业健康状况、培训记录、职业卫生监测结果等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归档。
2. 档案的存储和保管(1)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库,确保档案的保密安全。
(2)制定档案借阅、归还和查阅的制度,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审核流程。
{档案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
{档案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职业卫生档案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的重要工作。
建立合格的职业卫生档案对于科学开展职业健康监管、预防职业病和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重点介绍职业卫生档案建立的要求及格式。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的要求如下:1.完整性:职业卫生档案应包含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康评价结果、工作环境监测数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等内容。
档案中的信息应全面、准确、完整,并能够追溯到每一个从业人员。
2.可操作性:职业卫生档案应便于建立、管理和维护,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查询和调取。
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码规则进行组织,不同类型的信息应分别归档,以提高档案的可操作性。
3.机密性:职业卫生档案中包含个人敏感信息,如体检结果、职业病病程等。
档案管理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个人隐私,防止信息泄露。
4.可追溯性: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应具备较强的可追溯性,能够记录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的变化过程,并能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职业卫生档案的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健康评价结果:包括从业人员的体检结果、职业病筛查结果、疫苗接种情况等健康评价数据。
此外,还可以包括从业人员的家族病史、个人病史等信息。
3.工作环境监测数据:包括从业人员所在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如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噪声水平、照射剂量等数据。
4.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包括从业人员工作岗位上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和程度等相关信息。
5.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从业人员工作岗位上所实施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如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对照等。
6.职业健康教育记录:包括对从业人员进行的职业健康教育情况,如安全操作培训、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等。
以上是职业卫生档案建立的要求及格式的简要介绍。
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档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还能为职业卫生监管提供有效的依据。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记录和依据,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可追溯性,以促进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二、档案管理责任1. 企业应设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2.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部门应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3.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准确。
三、档案的建立和归档1. 档案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内容:a. 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b. 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包括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等;c. 员工的职业病体检结果,包括体检时间、体检项目、体检结果等;d. 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培训情况等;e. 员工的职业病事故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原因、处理情况等。
2. 档案的归档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a. 档案应按照员工的身份证号码或工号进行编号,确保唯一性和可检索性;b. 档案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时效性和可追溯性;c. 档案应存放在安全、防火、防潮、防尘的环境中,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d. 档案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清除过期和无效的档案。
四、档案的保密和共享1. 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2. 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需要提供档案信息,但需经过合法授权和审批。
3. 档案管理人员应建立档案共享机制,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和使用档案信息。
五、档案的查询和利用1. 员工有权查询和利用自己的档案信息,但需经过合法授权和申请。
2. 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提供档案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档案的保存和销毁1. 档案的保存期限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企业版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企业版本文将介绍关于“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企业版”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防护,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职业卫生档案作为职业健康防护的核心内容,建立和管理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的重要环节。
1.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基本要求(1) 确定实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和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本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实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和职业卫生标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建立相应的卫生检查制度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识别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
(3)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如:职业病健康检查档案、职业病诊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档案等。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和管理。
(4) 加强职业健康宣传和教育企业需要将职业健康防护纳入员工培训范畴,加强职业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保护意识和能力。
(5) 依法保护和管理职业卫生档案企业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妥善保管和管理职业卫生档案,确保其完整和安全。
职业卫生档案属于个人隐私,企业应加强保密管理,严格控制接触和使用权限。
2. 职业卫生档案的格式要求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标准规定,职业卫生档案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1) 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包括员工暴露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暴露时间、暴露程度等情况。
(3) 健康状况包括员工的健康状况、职业病防护措施实施情况、体检结果等。
(4) 病史包括员工的病史、疾病的类型、发病的时间等情况。
(5) 职业病诊断情况包括员工的职业病诊断结果、诊断时间、医院名称等情况。
(6) 医疗处理情况包括员工接受的医疗处理方式、医院名称、医疗费用等情况。
(7)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情况包括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防护设施是否完善、职业卫生防护培训情况等。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职业卫生档案是指记录和管理职业卫生工作相关信息的文件和记录,是企业实施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
良好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步骤。
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1. 档案建立(1)企业应制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建立、使用、保管和销毁等方面的规定。
(2)职业卫生档案应按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建立,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监测、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查等内容。
(3)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单位应及时将档案报送给上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备案。
2. 档案内容(1)企业应按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记录职业卫生工作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监测报告、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实施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测报告、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查记录等。
(2)档案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罗列和整理。
3. 档案保管(1)职业卫生档案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采取防火、防潮、防盗等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2)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单位应定期进行档案的检查和整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3)职业卫生档案的保管期限应按照像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定,并及时销毁过期的档案。
4. 档案使用(1)职业卫生档案应由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使用,用于指导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和决策。
(2)档案使用时应注意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档案中的信息。
5. 档案销毁(1)职业卫生档案的销毁应按照像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档案销毁前应进行备案,并由专人进行监督和记录。
三、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操作步骤1.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建立、使用、保管和销毁等规定。
2. 按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监测、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查等内容。
2024年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3篇)
2024年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第二条适用范围第三条定义第二章档案建设与管理第四条职业卫生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机构第五条职业卫生档案的建设原则第六条职业卫生档案的建设内容第七条职业卫生档案的建设方法第八条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制度第九条职业卫生档案的保密制度第三章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与要求第十条个人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第十一条个人职业卫生档案的要求第十二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第十三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档案的要求第四章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第十四条个人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第十五条个人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第十六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第十七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第五章档案的查询、使用与归档第十八条职业卫生档案的查询第十九条职业卫生档案的使用第二十条职业卫生档案的归档第六章职业卫生档案的评价与回顾第二十一条职业卫生档案的评价第二十二条职业卫生档案的回顾第七章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第二十三条管理制度的执行第二十四条管理制度的监督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五条管理制度的修订第二十六条管理制度的解释第二十七条本管理制度的正式生效2024年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并应向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加强培训。
第三条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分为健康档案管理、职业病档案管理和职业卫生检查记录管理。
第四条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劳动者个人隐私。
第五条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应与劳动者个人健康档案管理衔接,实现信息共享。
第二章健康档案管理第六条劳动者进入本单位后,应建立个人职业卫生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劳动者的个人信息、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职业暴露情况等内容。
第七条劳动者个人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岗位、入职时间等;(二)职业卫生检查记录,包括入职前体检情况、定期职业卫生检查记录;(三)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种类、数量等;(四)职业病防护措施使用情况,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职业病防护宣传教育情况等;(五)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劳动者从业以来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六)职业卫生培训情况,包括参与的职业卫生培训项目及培训情况;(七)其他有关职业卫生健康的信息。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版(3篇)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版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对公司各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专人保管。
二、职业卫生档案包括: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2、厂区各生产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厂区各生产单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3、厂区各生产单位工艺流程简图(用箭头表示);4、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5、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6、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8、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9、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10、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11、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1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14、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1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16、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17、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三、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包括:1、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禁忌证名单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6、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7、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
四、“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五、“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六、随时、定期地根据公司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____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七、“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模版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模板模版一、目的和依据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全体员工。
三、主要内容1.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1)每位员工就职时,必须经过体检,以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2)建立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体检报告、职业病防护措施培训记录等内容。
2. 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1)由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和维护。
(2)职业卫生档案应妥善保存,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3)员工有权查阅自己的职业卫生档案,但不得随意更改档案内容,如需修改应提出申请。
3. 职业病防护培训(1)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职业病防护培训,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护培训,强化员工对职业病防护的认识和意识。
4. 职业病危害评估(1)依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估。
(2)对危害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的管理(1)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选择、购置和更新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3)建立相应的记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记录。
6. 职业病危害监测(1)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环境安全。
(2)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7. 职业病预防和申报(1)建立并完善职业卫生预防控制措施。
(2)如有职业病病例发生,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申报,并采取相应的救治和控制措施。
8. 外部监督与检查(1)接受相关部门的外部监督与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2)对外部监督与检查的结果,及时整改并报告相关部门。
四、职责和义务1. 员工的职责和义务(1)保护自己的健康,遵守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规定。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范本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范本人员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范本1. 介绍职业卫生是一项关系到员工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职业卫生风险,建立并维护人员职业卫生档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人员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范本,以便用人单位能够规范地管理和维护职业卫生档案。
2. 档案建立2.1 档案命名:每个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应以其姓名和工号进行命名,例如:“张三_12345.docx”。
2.2 档案分类:根据员工的工种、从业工龄等因素,将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分类存储,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2.3 档案保存:职业卫生档案应以电子形式保存,并保持与实物档案的一致性。
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3. 档案内容3.1 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号、工作部门、联系方式等个人基本信息。
3.2 健康体检记录:记录员工的健康体检情况,包括体检日期、体检项目、体检结果等信息。
3.3 工作环境监测:记录工作环境的监测结果,包括空气质量、噪音、辐射等监测数据。
3.4 职业病防护措施:记录员工进行的职业病防护培训情况、佩戴防护用品情况等相关信息。
3.5 职业病发病情况:如果员工患有职业病,需记录其发病情况、就诊医院、诊断结论等详细信息。
3.6 事故记录:记录员工曾经发生的工作相关事故,包括事故经过、造成的伤害程度等信息。
3.7 法律法规文件:包括有关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备案。
4. 档案更新和维护4.1 定期更新:每位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应定期更新,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更新,确保档案内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2 档案维护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卫生档案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避免档案遗失或损坏。
4.3 档案保密措施: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职业卫生档案的隐私,严禁非授权人员查阅和使用档案信息。
5. 应用和查询5.1 职业卫生评估:根据职业卫生档案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标题: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也关乎企业的形象和发展。
规范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员工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风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规范。
一、建立档案管理制度1.1 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制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规定档案的保存、更新、借阅、报废等流程。
1.2 确定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制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档案的分类、命名、存储方式、保密措施等,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1.3 建立档案管理流程:明确档案管理的流程,包括档案的建立、整理、归档、检索等环节,确保档案管理的有序进行。
二、建立档案管理系统2.1 建立档案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2.2 建立档案管理数据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数据库,包括员工的职业健康档案、职业暴露史、职业病病史等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查询。
2.3 定期更新档案信息:定期更新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信息,包括体检结果、职业暴露情况等,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保密措施3.1 制定档案管理的保密制度: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保密制度,规定档案信息的保密范围、保密责任人员等,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3.2 加强档案管理的权限控制:设置不同级别的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和修改档案信息,防止档案信息泄露。
3.3 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措施:采取物理和技术手段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措施,包括档案的存储、备份、传输等,防止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损坏。
四、定期进行档案审查和整理4.1 定期进行档案审查: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审查,检查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2 定期进行档案整理: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整理,清理过期和无效的档案信息,确保档案信息的清晰和有序。
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和《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职业卫生档案是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中形 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各类文件材料,是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 记录和反映,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料。 第四条 企业应依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做好职业卫生档案及资料的收集与归档。职业 卫生档案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 第五条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由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健康工作资 料等内容组成。 (一)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主要包括: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 2.企业基本概况、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3.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应急救治预案及演练等有关内部文件; 4.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分布、车间工艺流程示意图、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布图、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分析评价报告、检测与评价委托书;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料(可提供保存清单,注明保存地点)与申报资料、建设项目职 业卫生审查登记; 7.企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资料、工艺改造技术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 8.员工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清单和使用维护情况; 9.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职业禁忌人员、职业病观察对象、职 业病患者登记和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1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明资料(法人证明和资质证明材料)等。 (二)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主要包括:员工健康基本情况、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婚 姻生育史、个人史、家族史、职业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断情况等。 (三)职业健康工作资料主要包括:职业健康工作计划与总结、有关工作会议记录、职业健康 与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检查、职业病危害隐患治理、事故管理、考核与奖惩等。 第六条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主要由局(公司、总厂)和二级单位(分厂)两级构成。基层单位应 建立相应的职业健康工作资料,具体内容由局统一确定。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则上由二 级单位负责建立与保管,鉴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可由局级单位建立与保管。 第七条 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准确、及时填写有关内容,并 妥善保管。每年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内容进行复核。集团公司统一职业卫生档案样式及标识。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中的《职业健康检查表》参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统一 的样式印制。 第八条 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管理、借阅和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认真归 档。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和擅自翻印。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调离时,必须办 理职业卫生档案交接手续。 第九条 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通风等项工作, 并有应急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一、档案管理要求1、用人单位应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本通知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制定借阅登记等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用人单位为总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公司总部的职业卫生档案可适当简化,但其下属用人单位必须按本通知要求设立职业卫生档案。
2、《职业卫生档案》由一个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组成,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应分别使用统一的档案盒分类保存,档案盒应注明档案名称。
3、《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监察执法的重要依据,应永久保存,妥善保管。
当管理人员变化时,要做好交接工作。
4、《职业卫生档案》涉及职工个人隐私和单位的保密信息,应做好保密工作。
5、若用人单位涉及项目及人员较多,可参照样表增加表格予以补充。
6、《职业卫生档案》式样可根据工作实际做适当调整,但所涉及主要内容不能缺少,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的设置不能减少。
7、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职业—1 —卫生档案》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移交保管。
8、本通知下发前用人单位已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应按本通知要求重新完善,并分类归档保存。
二、档案设置(一)汇总档案(二)分类档案1、分类档案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2、分类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3、分类档案三: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4、分类档案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5、分类档案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6、分类档案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档案7、分类档案七:职业卫生培训档案8、分类档案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档案9、分类档案九:职业健康检查汇总及处置档案10、分类档案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档案11、分类档案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12、分类档案十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其他管理档案三、档案内容—2 —(一)汇总档案内容1、本档案目录;2、分类档案目录;3、《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要求的通知》;4、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汇总一览表(附表一);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二)分类档案内容1、分类档案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1)本档案目录;(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立或指定文件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任命文件;(3)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一览表(表1-1);(4)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2、分类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档案(1)本档案目录;(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览表(表2-1);(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文本;(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文本(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与安全生产等其他操作规程合并的,也可在其他档案中存档,但必须在“本档案目录”中注明其所存档案和位置);—3 —(5)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表2-2);(6)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文本;(7)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3、分类档案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1)本档案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图(表3-1);(3)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岗位分布及人员接触情况表(表3-2);(4)人员变动表(表3-3);(5)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也可保存在劳动人事管理等部门档案中,但必须在“本档案目录”中注明其所存档案和位置);(6)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及警示标识一览表(表3-4);(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产品中文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相关中文说明书也可保存在设备管理等部门档案中,但必须在本档案目录中注明其所存档案和位置);(8)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4、分类档案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1)本档案目录;—4 —(2)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配置表(表4—1);(3)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合格证、使用说明、保养维护说明、定期检定证书(相关证书、说明书也可保存在设备管理等部门,但必须在本档案目录中注明其所存档案和位置);(4)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检修/维护/更换汇总表(表4—2)(相关记录也可保存在设备管理等部门档案中,但必须在“本档案目录”中注明其所存档案和位置);(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5、分类档案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1)本档案目录;(2)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日常监测记录(表5-1)(相关记录也可保存在监测部门档案中,但必须在“本档案目录”中注明其所存档案和位置);(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超标整改一览表(表5-2);(4)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委托书、机构资质;(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与评价报告;(6)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报告回执表;(7)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6、分类档案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档案(1)本档案目录;(2)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参照GB/T11651、—5 —GB/T18664、GBZ/T195等标准制定);(3)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更换/维护记录(表6-1);(4)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生产单位及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等;(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7、分类档案七:职业卫生培训档案(1)本档案目录;(2)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证书登记表(表7-1);(3)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证书或复印件;(4)职业卫生日常培训一览表(表7-2);(5)职业卫生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签到表、试卷、成绩表、影像资料(相关资料也可保存在劳动人事管理等部门档案中,但必须在本档案目录中注明其所存档案和位置);(6)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8、分类档案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档案(1)本档案目录;(2)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应急处置记录;(3)职业病危害事故性检测报告、技术鉴定材料;(4)事故现场取证材料(照片、证言、证词等);(5)医院诊断、治疗相关材料;—6 —(6)事故赔偿相关材料;(7)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报告及责任追究文件;(8)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9、分类档案九:职业健康检查汇总及处置档案(1)本档案目录;(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表9-1);(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处理、安置记录(表9-2);(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记录(表9-3);(5)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委托协议;(6)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个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诊断结果存入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10、分类档案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档案(1)本档案目录;(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登记表(表10—1);(3)建设项目审核(备案)、审查、验收许可意见书;(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内审意见表、自验收报告;(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11、分类档案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7 —(1)本档案目录;(2)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登记表(表11-1);(3)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变更/延续证书副本;(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登记表(表11-2);(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变更材料、申报/变更回执;(6)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12、分类档案十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其它管理档案(1)本档案目录;(2)职业卫生检查和整改记录表(表12—1);(3)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业卫生监督检查下达的执法文书及相关记录和资料;(4)用人单位自查的现场检查记录、整改意见书、处罚决定书、隐患整改记录等;(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8 —填表人: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填表时间:年月日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每年1月份填写,所填内容为上一年度数据;2)所属行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填写至小类;3)企业规模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填写;4)从业人员包括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外协工是指通过劳务派遣或承包单位到本单位从事生产、检修、工程建设、服务等作业人员;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是指由取得国家认可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的检测和检查;6)主要负责人是指董事长、经理、厂(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站长等。
—9 —表1-1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一览表填表时间:年月日注: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人员变化时本表应重新填写并同调整前表格一并存档。
—10 —表2-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一览表Array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每年度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应及时归档;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可与其他操作规程合并,但内容必须有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操作的相关规定。
—11 —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收集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文件,文件包括上级机关发文和企业发文;2)发布部门是指发文机关或企业发文部门。
—12 —表3-1 生产工艺流程图2) 生产工艺流程图按产品或车间流程绘制;3)生产工艺流程用方框标明工艺、装置和设备的名称,用箭头标明工艺流程;4)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及时更新生产工艺流程图,并将变化前工艺流程图一并归档。
—13 —填表人:部门负责人: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分布、人员接触情况,每年1月份填写,内容为上年度数据;2)接触时间是指每个班接触时间,以小时计,可在危害因素种类后以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如矽尘(6);3)合计是指一个部门或车间汇总情况,总计是指用人单位汇总情况;4) 其他危害因素是指生物因素、放射性危害因素等;5)岗位人员变动时,应及时将变动情况填入表3-3。
—14 —注:本表记录用人单位各岗位人员每年变动情况。
本表应和表3-2一并存放归档。
—15 —填表人:部门负责人: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材料是指各种原辅材料及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2)设备、材料名称按工艺流程顺序填写,先填设备,后填材料;3)产量的单位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4)警示标识设置种类是指“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告知卡”等,详见GBZ158-2003。
—16 —填表人:部门负责人: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配置情况,按工艺流程顺序填写;2)使用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停用等状态;3)如配置发生变化应重新填写,并与变化前配置表一并归档。